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子九-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臣心情更加复杂了,就说镇北将军是别有所图吧,瞧瞧,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再一想他是从宫里出来的,那圣上的态度,不就不言而喻了吗?大臣们心中默默比较了一下自己的儿子或侄子与这镇北将军,无比心塞地发现,自家儿子或侄子的腰好像还没有镇北将军的大腿粗。这要是对上了,哪是对手?
再瞧瞧九王爷的表情,更加心塞了。九王爷的审美可真与众不同,不爱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反倒好粗俗的莽汉这一口。此刻,求诸位大臣的心理阴影面积。
大理寺,京兆府,五城兵马司,就连紧闭着大门毫无人气的锦衣卫衙门,宁非就拽着阿九从门前走了一圈。哎呦,这一路狗粮撒的呀!
宁非可高兴了,笑得最都要歪了,对阿九道:“阿九你等着,顶多半年,我就回来了,到时咱们就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了。”
转了这一大圈还嫌不够,还要跟着阿九再回御书房,被阿九撵走了,既然已经在京中公开露面,连家都不回一趟像话吗?而且现在他也不适合住在睿亲王府了,不然,明日弹劾的折子又该漫天飞舞了,内容他都能预料到,伤风败俗呗!
宁非何尝不明白?他依依不舍地与阿九告别回了大将军府,那个爹没什么好见的,可是不还有个娘吗?娘一直对他掏心掏肺的。
大将军府上,宁氏早就等着了,一直等到太阳偏西都没见儿子的身影。特意告了假回府的徐其昌脸黑得能拧出墨汁,“这是浪到哪里去了?”语气很不耐烦。
宁氏看了徐其昌一眼,立刻就不急了,端起茶徐徐抿了一口,“你不是说他进宫面圣了吗?许是圣上留着说话呗,顺便再留着用午膳呗,你急什么?他都回京了,还能不回家?”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徐其昌心里微哂,心道:他早就回京了,也没见他回过家。他也曾派人留意过,包括睿亲王府,都没有找到儿子的踪迹,这混小子,也不知道是窝在什么地方了。
宁非打外头进来的时候,徐其昌再也按捺不住了,心中虽然急着想知道圣上都说了些什么,但出口的话却是,“你还知道回来!”
宁非一怔,宁氏先护上了,“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凶他做什么?”转头对上宁非却是满脸慈爱,“小非过来,给娘瞧瞧。”
宁非向前走了两步,给宁氏请安,“儿子不在家里,娘您都还好吧。”一脸关心的样子。然后才转向徐其昌,“这里是儿子的家,儿子不回来会去哪里?”
把徐其昌堵得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宁氏见儿子这么惦记着她,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娘好着呢。倒是小非你,又瘦了。这次能在府里留几天,娘给你补补。”
徐其昌也悄然竖起耳朵。
------题外话------
虽然和和没上榜,但依然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鲜花。
hy清的2朵,暗夜寻梦的9朵,bluekey1的1朵,alinda砚子的1朵,百里千夜的9朵。应该还有两位亲的,消息被顶掉了,和和本来记下来了,可是放在单位了。总之是感谢大家了。
☆、第375章 你想多了
宁非眼睛眨了一下,一脸愧疚,道:“儿子不孝,明日便要领兵去西疆………………”
宁氏的眼睛一下子睁得老大,震惊无比,“什么?西疆?不是该回漠北吗?”她的儿子是漠北的守将,为什么要去西疆呢?西疆那里…………………一想到西疆哪里西戎正作乱,宁氏就忍不住心慌。
徐其昌也脸色不好的看着宁非。
宁非更加愧疚了,他去平西戎的事很快就会在京中传开了,即便他现在瞒着也没用。于是他道:“儿子请旨领兵西下平戎。”
宁氏的脸变得煞白,身形晃了晃,“你去?为什么是你去?你不知道西疆正开战吗?刀枪无眼,伤着了怎么办?你都还没有娶媳妇,连个子嗣都没有留下。”一听是要去打仗,宁氏的心就慌了,上一回漠北打仗,她这心就提的高高的,好不容易漠北稳定了,怎么又要去西疆打仗?
宁非道:“娘,就因为儿子还没有娶媳妇才去西疆呀,等立了功劳才好娶媳妇。”
宁氏不明白,红着眼圈看着儿子。徐其昌却是秒懂,“圣上答应了你的婚事?”
宁氏忙问:“什么婚事?小非你原来说的那位贵女?”
宁非微笑道:“娘,是九王爷,儿子心悦的姑娘便是当今的皇太弟九王爷。”顿了一下又道:“您也知道他身份贵重,所以儿子才请旨去西疆,待立下赫赫战功,才有资格提与阿九的婚事呀!”一说到阿九,宁非眼底满是柔情。
宁氏却是大吃一惊,“你心悦之人是九王爷?”仔细想想,却又觉得没什么意外的,儿子跟九王爷的关系本就好,在京的日子有一多半都是呆在睿亲王府的。“圣上答应了?”难怪以前自己一提让他娶媳妇他就推脱,原来是心悦九王爷呀!宁氏对阿九一点意见都没有,可是他现在的身份毕竟今非昔比了呀,他可是要做女帝的呀!她是做母亲的,能不担心儿子受委屈吗?
宁非点头,“答应了,待儿子凯旋而归之日便是圣上兑现承诺之时。”一眼瞥见母亲脸上的担忧,宁非安慰道:“娘放心吧,儿子武艺好着呢,定会平安归来的。娘,儿子能和阿九在一起,您该为儿子高兴才是。”
“高兴,对,高兴。小非有了心悦的姑娘,娘高兴,高兴着呢。”宁氏一边擦泪一边说。看着儿子眼底的雀跃,宁氏一句扫兴的话都说不出,难得儿子这样高兴啊!想想儿子这么多年在外受的苦,难得有个人能让儿子这般高兴,宁氏心酸的同时也十分欣慰。
罢了,尚主就尚主吧,九王爷那孩子也挺好的。打仗就打仗吧,只要儿子高兴,她这个做娘的,还有什么话好说。
徐其昌若有所思,“你拿战功换婚事?你有把握取胜?”
宁非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没把握。不过,不是还有爹您吗?您若是愿意帮儿子,儿子就有把握了,所以,爹,把您手里的人借点给儿子使使呗!还有您的私库,也拿出来给儿子应应急。”宁非候着脸皮讨要。
徐其昌还没说话,宁氏就替他做主了,“对对对,你赶紧帮儿子一把。”
徐其昌却是眉梢一扬,道:“你要人也就罢了,怎么还要钱粮,朝廷不拨粮草吗?”
爹啊您真相了!宁非很想给他爹点个赞,嘴上却是不承认,“哪能啊,可户部什么情况爹您不清楚吗?指望朝廷拨粮草,多耽误事呀!朝廷拨的那点子粮草,够大军用几日的?还不如儿子自个想办法呢。
徐其昌一想也是,倒没有多怀疑,嘴上却道:“现在知道找爹了?”平时都是怎么气他的?徐其昌冷哼一声。
宁非丝毫不惧他爹的冷脸,“那是啊,谁让您是我爹呢,儿子遇到了难处不找老子找谁?”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徐其昌依旧冷着脸,其实心里已经答应了,怎么说这也是自个的儿子,熊是熊了一些,常把他气得火冒三丈,可是能干却是真能干,何况去西疆虽然危险,但富贵险中求,这何尝不也是机会?皇夫,未来太子的父族,想想就令人激动啊!
宁氏不高兴了,瞪着徐其昌,“怎么,你还拿上乔了?不想帮是不是?那你的私库是想留给谁?徐令宽吗?我的儿子就这么不得你眼?你可别忘了,这么多年他因为什么受的苦,难道你这个做爹的不该补偿他吗?”
徐其昌一脸无奈地望着宁氏,“我什么时候说不帮了?瞧你个急性子,都一把年纪了,说发火就发火。”又看向宁非,“为父手底下还有一支精锐,可以借给你使。”
宁非一边悄悄朝他娘竖了个大拇指,一边对着他爹怪叫,“借?难道不是送给儿子的吗?爹啊,您手里的好东西将来不都是儿子的吗?一支哪够,爹您多给儿子点人手呗。”
宁氏也一脸担忧地跟着帮腔,“是呀,将军,西疆那般凶险之地,你多给他些人手他就多几分安全。”
徐其昌看着这两张相似的脸,可无奈了,真当他手里的人很多?对着儿子,他能骂能吼,可对夫人,舍不得,也不能。夫人本就依仗着这臭小子,对他也不大上心了,他哄还来不及呢,哪里敢说一句重话?
“不是我不多给,而是能给的都给了。”徐其昌对宁氏解释着,“我手里一共也就这么三支得用的,前年漠北战事,已经给了他一支人马了,现在再给他一支,我自己手里也剩那么几个人。咱家树大招风,怎么也得留些人手吧。”
宁氏一听他手里的人大多都移到自己儿子手中,顿时放心了,“那你就留着吧。”然后转头殷殷地问儿子:“明日一早就走?那你先回院子洗漱歇歇,还有晚上你想吃什么,等晚饭好了我让奴才叫你。”
事儿问清楚了,宁氏立刻就心疼地打发儿子回去休息了,这待遇让徐其昌看了真眼红啊!何时锦娘要是也能如此待他该多好呀!
宁非回了院子并没有歇着,而是坐在书房里思索着。别看他在圣上跟前表现地那么有把握,信誓旦旦的样子,其实心底也是没底。西戎都已经攻下五座城池了,情况不太妙呀,他得好好思索一番才行。
虽然宁非没有细说,但阿九仍是从他皇兄那知道了他立下的军令状。“不要粮草?他咋不上天呢!”阿九气乐了,不要兵还能说是精兵在精不在多。可你连粮草都不要是个什么鬼?不要粮草大军吃什么?喝西北风去?
还什么自掏腰包,你腰包里还剩几个钱?你确定不是要掏本王的腰包?阿九不高兴了。他私库里的东西都还没捂热呢,眼瞅着又要往外出了。
昭明帝一听阿九的抱怨,不厚道地笑了,“小九啊,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阿九果断地摇头了,“不用,就他了。”前期都已经投资进去那么多了,现在换人,他的亏损找谁要?他是跟皇兄说不要朝廷拨粮草,现在朝政是他管着,他不会偷偷地调拨亮骚吗?反正只要皇兄不知道就行了呗。
再说了,大不了让桃林领着商队跟着去呗,解决粮草问题的同时还能赚点钱,收点成本回来,不至于太亏。
宁非来的突然,走的亦突然。等他领着大军都出发了,朝臣都还没反应过来,什么?你确定镇北将军是去西疆,而不是回漠北?圣上并没有重派将领镇守漠北呀!那漠北主将不在谁人主事?
什么,是副将和徐令扬?徐令扬是谁?也姓徐,难道是徐家的族人?朝臣费了好大的劲打听,才弄清楚这个徐令扬是谁,然后整个人都风中凌乱了。
徐令扬原来是镇北将军的庶弟,大将军府上的三公子。不过众人对他的另一个身份更加了解,那就是京中出了名的纨绔。靠,就他那样的还能主事代兄守边?别开玩笑了好吗?许多人愤怒,许多人嫉妒,许多人心中不服,许多人慨叹: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但很快这些言论就被推翻,不知是谁把徐令扬到漠北后脱胎换骨的现状嚷嚷了出去,于是先前愤怒的,嫉妒的,不服的,全都改了嘴脸,一致夸赞。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呀,什么虎父无犬子呀,什么镇北将军教弟有方呀………………
真是夸什么的都有,末了还捎带上了徐令宽,惋惜他腿脚受了伤,不然也该和其兄其弟一样有出息。
这惋惜传到徐令宽的耳朵里,人前他面无表情,回到自个的院子里却是面目狰狞,一把拉过身边的一个丫鬟狠狠地抽着,直抽得那丫鬟浑身哆嗦。徐令宽却觉得心头涌过一阵快意,扔掉鞭子把这丫鬟压在身底狠狠地蹂躏着。
满院子的奴才心中虽同情,却全都垂着头无一人上前。只要公子发泄了就好,那个丫鬟虽然可怜,可不是那个丫鬟,就是自己了呀!自私是人的天性,他们谁也不愿意为那丫鬟求一句情,生怕波及到自己身上。
徐其昌却是很得意,哼,以往不都说老子的三儿是个纨绔,是个废物的吗?现在睁开你们那大眼框子瞧瞧,老子的三儿是废物吗?老子的儿子个顶个都是有能耐的。对上同僚羡慕的眼光,徐其昌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叫了一壶好酒,徐其昌在书房里自个有滋有味地喝了起来。喝到一半的时候似是想起了什么,站起身拎着酒壶就往外走。边上服侍的小厮立刻上前,“将军,您想要什么吩咐奴才一声就行了。”
徐其昌皱着眉头斜了小厮一眼,道:“我出去走走,都不许跟着。”
书房服侍的几个小厮都面面相觑,这大晚上的,将军这是要去哪?还拎着酒壶。主子吩咐了不让跟着,他们自然不敢不听,可不跟着又不放心,按说在自个府上将军是不会出事的,可若是将军喝多了呢?
几人对视一眼,很快做出了决定,跟着吧,远远地跟着。
几个小厮见将军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打着灯笼,进了刘姨娘的院落,他们才停住了脚步,黑暗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反倒不明白了。
虽不知刘姨娘是怎么惹得将军厌弃,但将军都许久没踏进刘姨娘的院子了,若不是瞧在二公子和三公子的面子上,刘姨娘恐怕是要被送到外头庄子上的吧。
徐其昌把院门擂得嘭嘭响,“开门,快开门!”
守门的婆子正在烫脚,听到有人打门,有些不高兴,待听清是将军的声音,连脚都顾不上擦,踩着鞋就出来了。
“将军。”守门婆子小心翼翼的。
徐其昌却是理也不理就往里走,守门婆子眼珠子一转,心道:这大晚上的将军一身酒气来这里,只能是来找刘姨娘的,难道将军又想起刘姨娘的好?刘姨娘这是要翻身了?
想到这里,守门婆子一边往里跑,一边高声喊:“姨娘,将军来啦,将军来啦!”只希望刘姨娘瞧在她报信的份上能记她一个好。
刘姨娘尚未安歇,她正在小佛堂里念经,听到喊声她猛地睁开眼睛,眼底是惊喜,是激动,是不敢置信。
徐其昌不管满院子被惊起的下人,径自朝着小佛堂走出。刘姨娘从小佛堂出来,正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那个人朝着自己走来,她激动地两行清泪就流了下来,“将军,您终于来看卑妾了!”
徐其昌看都没看她一眼,从她身边错身而过,进了小佛堂,错身之际道了声,“进来。”
刘姨娘激动万分,忙不迭地就进来了。
小佛堂里只点了一盏油灯,室内有些昏暗,徐其昌把手里提着的灯笼往地上一搁,室内顿时亮了起来。徐其昌盘腿坐在蒲团上,拎着酒壶就对着嘴倒了一口。
刘姨娘在徐其昌对面的蒲团上跪坐下来,仍是掩不住内心的激动,“将军,卑妾知错了,卑妾真的知错了,您,您来看卑妾,是原谅卑妾了吗?”她小心翼翼地看着徐其昌。
徐其昌嗤笑一声,“你想多了。老子好好的儿子差点就被你给毁了,就凭这,老子关你一辈子你也不冤。”
刘姨娘脸色一僵,“将军!”似是不敢相信将军对她这般绝情。
徐其昌却不关心刘姨娘伤不伤心,他喝着酒,脸色带着微笑,“我是来告诉你一个消息的。”他打了个酒嗝,“宁非领兵去西疆了,知道漠北是谁主事吗?是小三,是老子的三儿子,被你可以养废无比嫌弃的小三。瞧瞧这才多长时间,小三就改头换面出息了。哈哈,真不愧是老子的种!”
刘姨娘呆若木鸡。
“你不行,你果然不行,你不会养孩子,你连宁非都不如。这才多久他就把小三教出来了?”徐其昌嫌弃地瞥了刘姨娘一眼,“当初老子怎么就瞎了眼,觉得你很贤淑安分懂事识大体呢?老子果然是被你给骗了,敢骗老子的人,你是第一个,好,很好,你有种!”徐其昌也许是喝醉了,话特别多。
“扬儿,扬儿出息了吗?”刘姨娘眼底迸发出惊喜,脸上无比复杂。
徐其昌嘲讽一笑,“是呀,小三出息了,可出息了,你高不高兴呀?他还给我来信了,你知道他信上说什么吗?”
刘姨娘下意识地便问:“说什么?”心底浮上希望。
徐其昌又灌了一口酒,“他问我,他的姨娘是谁,还在不在?若是在,他想把她接到漠北奉养,若是不在了,那坟在哪?他想去拜祭。”
“不!”刘娘姨脸色大变,深受打击般地捂着胸口,“不,扬儿不会的,扬儿是个心善的孩子,他不会这样对我的。”眼泪纷落。
徐其昌斜睨了她一眼,面色一厉,“你也知道他是个心善的孩子?可你当初是怎么对他的?现在不是如了你的意吗?刘氏,你哭什么?你后悔了?哈哈哈,早在你要养废小三的时候,你就想到有今天!”他的心中浮上快意。
“报应,这都是你的报应!”徐其昌摇摇晃晃站起身往外走,“哈哈哈,报应啊!”
只留下刘姨娘痛苦地倒在地上。
☆、第376章 都是骗人的
宁非急行军,只用了半个月就到了前线,休整了一天,立刻就投入了与西戎的战斗。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攻下了一城,挟着雷霆之势,追击西戎大军,后又用了四天的时间攻下另一城,西戎朝着西边逃去。
短短十天之内就拿回了被占的两座城池,消息传回京城,昭明帝高兴地大笑,连道了三声好,“不愧是朕瞧中的人。”
底下的宫人内侍纷纷拍起昭明帝的马屁,才拍到一半就惊呼出声,原来是昭明帝乐极生悲晕了过去。
这一次昭明帝并没有很快醒来,太医们折腾来折腾去,也没有发现有中毒的痕迹。
阿九和朝臣都担忧极了。
直到第三天,昭明帝才醒过来的。醒过来的昭明帝特别虚弱,却强撑着身子召见臣子,阿九在旁听着,可伤心,可伤心了。
皇兄这分明就是在安排后事呀!
昭明帝对以梁首辅为首的内阁道:“朕时日不多了,在朕去前,朕希望能亲自为九王爷加冕,看着他登基。”
梁首辅痛哭流涕,昭明帝却紧紧盯着他,“爱卿啊,咱们君臣一辈子了,临了,临了,没想到朕却走在了你前头。朕就只剩这么一个心愿了,爱卿啊,你就让朕走的安心些吧。”
阿九捂住嘴巴,把头扭向一旁,眼底全是泪水。他的皇兄,到了这个时候,心中想着的还是为他铺路。
“皇兄,您说这干什么?你好生养着身体呀,别操心这些了。”阿九看着昭明帝的眼睛,认真地说道。
昭明帝却摇了摇头,“小九,这一回皇兄怕是挺不过去了,皇兄去前一定要亲眼看到你登基为帝。”他怕他去后,这些臣子联合起来反对小九,小九又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一气之下索性远走江湖,到时这一堆烂摊子怎么办?穆家的江山怎么办?他死不瞑目啊!
所以,趁着现在,趁着他还能说话,他要把身后事安排好,
“皇兄。”阿九声音哽咽,他呆不下去了,猛地站起身往外走。
“小九!”昭明帝喊了一声,却又放下来手,也好,小九不在,有些话他才更好说。
阿九一个人去了御书房,那里头的内侍全都赶出去,一个人失声痛哭。在现代他不是没有哥哥,可唯有这一世的皇兄给了他温暖和亲情啊。
好人为何总是不长命?阿九不服气。
昭明帝托孤没有托成,说到半截的时候他又晕了过去。昭明帝是真龙天子,有紫气加身,他到底没有死成,拖着一口气挨了七天,阿九的师傅便到了,又把他救回来了。不过人是救回来了,却不能再留在宫里了,宫里种种条件都不适合他调养身子,大和尚准备把他带回山上去,山上空气好,还有山灵,说不定他还能长命百岁呢。
这下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虽然自此不能再见到圣上,但心中到底还有个念想不是?总比只能去皇陵拜祭强吧。
昭明帝坚持,临走前要看到阿九登基为帝,不能这心不能放下来。
这一回朝臣倒是没说什么,哦,昭明帝顺便还告知他们大和尚的身份,仁德太子呀!这可是无比牛逼的人物,他们哪里敢说人家徒弟的一个不字,这不是找削吗?
鉴于昭明帝的身子骨太差,为了让他有力气观礼,给阿九加冕,阿九的登基大典定于两个月后,也是过年之前那个月的初八,据说是个黄道吉日,好的不能再好的日子。
这些日子阿九一刻都不得清闲,一边要处理朝政,一边要学习皇家的各种礼仪,听礼部的官员讲解种种仪式。即便如此忙碌,哪怕再累,他每天都要去看皇兄一趟,陪他说说话。
许是卸下了重担,昭明帝神态无比轻松,加之也有了生的希望,即便不能住在宫里,他也能随时知道朝中的动向,小九就是捅出了什么篓子,他也可以帮着出谋划策。况且有他在山上遥遥镇着,相信朝臣会老实许多。
昭明帝这般一开看,整个人的精气神立刻就不一样了,脸上也有了淡淡的红晕。凡是见过昭明帝的臣子心中都暗暗称奇,对仁德太子就更加敬畏了,连带着也不大敢挑阿九的刺了。有些人甚至暗戳戳的讨好阿九,毕竟人吃五谷,还能没个病痛,他们不敢奢望能请动仁德太子,能请个他老人家的徒子徒孙也是好的呀!
大和尚并没有住在宫里,而是住在阿九的睿亲王府。开始的一个月,他每隔三天就进宫给昭明帝扎针,后来变成了五天一次,再后来就是七天一次了。每次都是扎过针就走,昭明帝想和他多说几句话都不成。渐渐的,昭明帝也就释然了,反正他是要跟着曾伯祖去山上调养的,还能没有说话的时候?
大和尚虽然住在睿亲王府,但大多数的时候没人知道他在哪里,他住的院子,王府的下人任何人都不得靠近,他的衣食住行全是桃花一个人打理。就是阿九这个亲亲徒弟,也并不能日日能见到他。
阿九并不担心,他心里明白大和尚厉害着呢,这个世上能伤到他的人还真没有。他在京中除了皇觉寺,其实应该还有别的去处。只是大和尚没说,阿九便不会去问。阿九从小就知道,他和他的师兄们是不一样的,大和尚看似慈悲,其实是个心性十分薄凉的人。他收的那些徒弟,不过是心血来潮之下的随手而为罢了。
唯独阿九是个意外,当初大和尚也不过是本着救小辈一命,其实没想养他的。不过后来大和尚瞧不出他的命运,加之又他这个伪婴儿又颇为古怪,大和尚一时好奇就养了他一段时间,养着养着就养出了感情,舍不得丢给别人了。
大和尚养了他,教了他,在他身上花了无数心血,阿九其实不仅是大和尚的后辈,还是他唯一的衣钵传人。将来大和尚故去,他的一切是要交到阿九的手中的。
这一日,阿九回到府里,破天荒地看到大和尚坐在屋子里等他,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副棋盘,棋盘上落有黑子和白子。阿九的嘴角一抽,大和尚又自己跟自己下棋了。
“阿九,过来陪为师下盘棋。”大和尚招呼阿九。
阿九老实地走过去坐在他对面,开始清理棋盘上的残子。
大和尚看着阿九眼底的疲倦,眸中闪过什么,“阿九,你可曾怨过为师?”
阿九一怔,随即明白大和尚的意思,他飞快地摇头,“没有,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我感激您救了我的命教我这么多还来不及呢,哪里会怨恨?师傅您把我当什么人了?您自个养出的孩子您还不知道吗?”
大和尚欣慰一笑,“是你自己懂事,为师养你并没有费什么功夫。”
阿九抿嘴一笑,并不反驳,心里却是不赞同的。大和尚对他有多好,那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
大和尚看了阿九一眼,又道:“女子为帝,艰难颇多,阿九,这是一条并不好走的路哇!”
阿九点点头,“师傅,我懂!但既然我选择了,哪怕路上有再多的坎坷荆棘,我都会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好!是为师教出徒弟!”大和尚赞了一声,眼底满是欣赏,阿九身上这股狂傲劲跟他是一样一样的。
当年那么多人,包括他的父皇都震惊他好好的太子不做,跑去出家做和尚。他不过是觉得做太子没什么意思罢了,甚至连帝王都没有一点挑战性。他的父皇沉迷酒色,不大过问朝政,朝政大都是他这个太子处理的,就是将来父王大行他继位登基,也无非就是如此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眼就看到几十年之后。这样的日子想想就可怕。所以他果断把太子之位丢给了同母胞弟,自己出家为僧游历天下去了。
一晃,已是百年,他的父皇,他的兄弟,当初那些臣子,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唯独他还老妖怪般地活着,大燕穆家的江山还在延续,当今的帝王都是他的曾孙辈了。而他,离大限也没有多少年了。
面对死亡他非常坦然,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这个意外,他的小徒弟,他一手养大的小女娃阿九。
“阿九,当初为师一观你的面相就大吃一惊,帝王之相,一个女娃不是凤命,却是帝王之命,是不是很奇怪呢?”大和尚捻起一颗棋子落下,“除此之外,你的命运却是一片模糊,什么都看不出来。”
阿九微微一怔,帝王之相的事大和尚以前可从没和他说过呀,难怪大和尚打小就教他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自己也不解说,直接扔书让他自己看。难怪他一满十七就被大和尚踢下山游历,还不许自己回去,大和尚那时的心情也很复杂吧!
“这么说我是注定要做女帝的了?”阿九耸了下肩,很快便接受了,“做就做吧,反正也是顺应天道。”
大和尚却有些不能释怀,“就是委屈了小九你!”在大和尚看来,帝王这活计实在没什么意思,他养小九是希望他恣意一生,随自己的心意生活的。没想到最后却得背负起这么个苦差事,这对一个女娃娃来说何其不公平?他舍不得!
“师傅,阿九还是那句话,路是人走出来的,我若是不想委屈,谁能让我委屈?”阿九眉梢一挑,恣意而狂傲,“师傅放心吧,我不会亏着自己的,也就是这几天,朝堂上那几个呲牙的,我不太好收拾他们,等我登基之后,您再瞧着,哪个敢在我跟前放肆?”待他大权在握,他就是把这天倾了,也无人敢说什么。
大和尚笑了,面上无比慈祥,他最喜欢看阿九这样不可一世的样子,跟他年轻时是一样一样的啊!
“你这样,我便放心了!”又放了一颗棋子,“有事也不要自个扛着,你那些师兄师侄,能用的就用,别把自己累坏了。”
想了想,觉得不放心,又交代了一句,“女子操劳易老,为师教你的保养法子要勤练勤用。你若是想彻底解脱出来,那就赶紧生下嫡子,辛苦教上个十年,你就可以隐退了。至于男人,你是女帝,本就不同于寻常女子,全天下的男人你喜欢哪个就要哪个,别苦了自个,阴阳调和也是很重要的。那个叫宁非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