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子九-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那掌柜的眼睛都直了,请了好几位大儒鉴定,结果一致认为是真迹,直接就被其中的一位大儒五千两银子买走了。”阿九洋洋得意。
昭明帝却哑然失笑,看着阿九跟看个狡黠顽劣的孩童似的,顽劣虽顽劣了些,却顽劣地可爱。
阿九陪着昭明帝上了两天早朝就不耐烦了,这是谁定的规矩?早朝早朝早上上朝不就行了,为什么非得乌漆嘛黑就得起来?金銮殿光是蜡烛一年就得浪费多少银子?
这时辰定得太不合理,太不人性化了,得改!必须得改!
于是阿九便给昭明帝建议,“皇兄,你这身子骨可经不起折腾了,要不把早朝的时辰改了吧?改在卯时末,让大臣们在府里用过早饭来正好,吃饱饭才有劲干活不是?”卯时末也就是早晨七点钟,这对在现代过惯了朝九晚五的阿九来说仍是太早,不过对于大半夜就爬起来上早朝的大臣们来说却是很晚了,所以阿九忍了忍,没敢提把早朝时辰改到辰时末。
昭明帝却不赞同,“五更上朝乃是多少朝传下的规矩,怎么能擅自更改呢?”若是他在位的时候改了,史书上岂不是要评判他安于享乐不勤政爱民?
阿九也不灰心,眼珠子一转,继续鼓动,“皇兄您是五更起床,大臣们却要寅时就得在午门外等候了,住得远的岂不是丑时就要起床?夏季还好,天亮的早,也不冷,大臣们上朝无非困了点。可冬季呢?半夜就得爬起来上朝,走夜路多不安全?尤其是路远的还得坐大半个时辰的轿子,多冷呀!年轻的臣子还好些,扛扛也就过去了。可那些老大人们受得了这折腾吗?再冻病了,或是干脆一命呜呼了,这对咱们大燕朝来说是多大的损失啊!”
“只不过就稍稍改了一下上朝的时辰,还可以昭显您对臣子们的体恤,这是好事!改吧!改吧!”
昭明帝迟疑了,动摇了。经不住阿九的舌灿莲花,他终于答应了,“这事可以在大朝会上议一议,若是内阁能通过,绝大多数的大臣同意,就改!若是大臣们都不同意,那这事小九你就不用再说了。”
阿九点头,“行,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顿了一下又补充道:“皇兄,他们肯定都同意,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傻子才会反对呢?”
昭明帝扬扬眉梢没有说话,心道:就让小九去领教领教那帮大臣的顽固吧,让他也尝尝踢到铁板的滋味,省得他成天想一出是一出的。也不是说不好,说白了小九想要改了早朝的时辰还不是担心他的身体想让他多睡会?初衷是好的,就是小九在佛门长大,在世俗人情上还是欠缺,他哪里懂得早朝的时辰哪是说该就能改的?
事实证明,阿九若是铁了心想要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成的。也不知道他怎么跟内阁的几位阁老沟通的,反正大朝会上改早朝时辰的事一公布,满朝哗然,阁老们却沉默不语,昭明帝都意外,这,这是默认了?
不能啊,内阁的这几个老家伙可是最顽固的了,他每每提出改革,他们就搬出种种道理来驳斥,弄得自己一肚子火气,还什么事都没做成。怎么这回这么听话了?该上朝的时辰这可是大事呀,与之相比,他以前的那些都是小打小闹,这么重大的变革他们怎么就同意了?虽是没表达意见,可不说话不就是默认了吗?默认不就等于同意了吗?小九到底是怎么说通他们的?昭明帝好奇极了。
内阁之所以默认,那是阿九的话切中了他们的心思。起先他们也是反对的,强烈地反对!
改早朝的时辰?几百几千年来,哪朝哪代不都是五更上朝?怎么传到大燕朝圣上这里就非得改了?肯定又是九王爷的主意。这九王爷也真是的,他一亲王,逾越替圣上批阅奏折,他们咬咬牙睁只眼闭只眼忍了,他倒是得寸进尺改革上瘾了!细枝末节的小事也就罢了,还把主意打到早朝上了,不行,绝对不行,他们不答应。
一个个可气愤了,瞪着阿九好似他多大逆不道似的。
阿九呢也不生气,就勾起唇角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们,“几位大人也别急着反对呀!改了早朝时辰对几位可是最有利的了。冬日上朝的滋味大家都还没忘吧?诸位都一大把年纪了,一场小小的风寒都可能要了老命,诸位辛苦努力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入阁了,还没来及为家人族人谋点福利就鞠躬尽瘁了,诸位甘心吗?诸位别嫌本王说话难听,可话糙理不糙,诸位好好想想,是不是本王说的这个理儿?”
能入阁做阁臣的就没有一个泛泛之辈,细细想来,九王爷的话还真就说到他们心坎上了。一个内阁大臣,一个活着的内阁大臣,能给家中族中带来的利益和荣耀是难以估量的,所以,他们自然愿意在内阁长久的呆下去。
可内阁五位大臣,除了相爷宋庭声还在壮年,其他四位最年轻的也五十多岁了,最大的都以年近七十。年纪大了,身体变差了,活力也不如年轻小伙子们了,还真如九王爷说的一个不慎可能就要了老命。
想起冬季上朝的滋味他们就心有余悸,那个小风呀直往人的骨头缝里钻,冷得整个人都要冻僵,许多的老大人便是没有熬过冬天。其他的大臣上了年纪还可以上折求个免了早朝恩典。可他们是内阁大臣,却是不行的,不光得上早朝,还要轮值,漫长的冬夜,虽然有火盆,也仍是冷啊!
心里这么一合计,他们就心照不宣地沉默了,其他的都是假的,他们能好好地活着,才能手握重权风光荣耀,才能为家人族人带来利益。
朝臣们都炸开了,几百几千年的规矩怎么能改?不行,绝对不行!
本来改奏折他们心中已经憋着一股气了,改革后的奏折虽然又简单又好写,可好写是好写了,干巴巴的几句话,怎么能昭显他们过人的文采和学问呢?
得,他们把奏折当成他们炫技的工具了!
阿九面无表情地站在上头不说话,冷冷地看着大臣们吵吵,心中鄙夷:这哪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读书人,跟菜市场买菜的大妈没什么两样。
吵着吵着便有部分机灵的大臣发现形势的不对,怎么五位阁老全沉默不发表意见呀?难道说内阁也支持这事?呵,内阁都同意了,他们还反对个什么劲?心里一思量便闭了嘴。
当然反对的大臣仍占多数,他们慷慨激昂,言词激烈,搬出了诸多的礼法和道理,又列举了好多事例,希望能打消圣上改革的主意。
阿九等他们都说得差不多了,才徐徐开口,把他们一个个全给怼了回去!
“这可是好事,圣上体恤诸位,怜惜诸位大人上朝太过辛苦,尤其是冬季,对上了年纪的大人们来说简直就是闯鬼门关。在府里睡足了吃饱了才有力气为圣上为朝廷分忧不是?本王就不明白了,明明是圣上的好意,诸位怎么就不同意呢?”
------题外话------
谢谢相知婼苦的12朵鲜花,zhangxu6611的9朵鲜花
网站抽了,才上来。
☆、第260章 气场强大
阿九冷冷的目光扫过全场。
“你们自己不拿自己的身体当一回事也就罢了,毕竟是你们自己身体,谁也管不着。可你们不能要求圣上也陪着呀,明知道圣上操劳过甚不能过度劳累,你们是不是想要把圣上累死呀?啊?”
这罪名谁敢应呀?大臣们脸上带怒瞪着阿九,“九王爷,你,你岂能信口雌黄?你这是欲加之罪!”跪在地上朝昭明帝喊冤,“圣上明鉴,臣等对圣上一片忠心,绝没有那等大逆不道的心思。圣上明鉴啊!”磕头如捣蒜。
垂着眸子的宋相爷嘴角微勾,无比的讽刺。真是一群拎不清的,自打九王爷归朝,你们见过圣上驳过九王爷的话吗?就是磕死在殿上也是枉然。这一点他可是有过血泪的教训的,所以他现在学乖了,绝不和九王爷对上。
果然,昭明帝轻咳了一声道:“诸位大人赶紧起来吧,九王爷也就是这么一说,并不是怀疑诸位的忠心,当然朕是绝对相信诸位大臣的。”
昭明帝替阿九开脱,让这帮大臣虽然心中不满,却也只能见好就收,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
可他们还没刚爬起来就听阿九冷哼一声,他压根就没瞧他皇兄给他使得眼色,继续把他的毒舌发挥到淋漓尽致,“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皇兄您就是性子太软了,以至于让一帮臣子骑到头顶上。这明明是对谁都有好处的事情他们为什么不同意?您是帝王,是国君,是天子,什么事不应该是您说了算的吗?为什么还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是不是您要睡个女人还得问问他们同不同意?”
有大臣嘴角抽搐,圣上性子太软?九王爷你是怎么理直气壮说出这句话的?圣上能从被架空的傀儡走到今日把权柄收回己手,岂是性子软的人?
阿九这话说的昭明帝的脸都有些挂不住,小九,你这是忘了自己是女儿身了?哪有妹妹操心哥哥睡女人的事?不过仔细琢磨还真有几分道理,这么些年他不就是跟臣子们博弈扯皮过来的吗?于是脸色淡淡的,“小九不得对诸位大人无礼。”任谁都能瞧出这训斥有多么敷衍。
大臣们悲愤欲绝,嘭的一声又跪回去,“臣冤枉,求圣上主持公道,九王爷,九王爷欺人太甚。”大有昭明帝不发落阿九,他们就不起来的架势。
阿九嗤笑一声,看着这些大臣跟看傻子似的。还混朝堂呢?也太没眼色了吧?没瞧见皇兄是在袒护他吗?他们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皇兄又不傻,能向着外人才怪呢。
“本王欺人太甚?本王就这个脾气,你们也不是一天两天才知道了。哼,当初本王为户部催讨欠银的时候你们怎么不嫌本王欺人太甚?南蛮国挑衅,本王出头力挫南蛮勇士保住了你们的脸面的时候怎么不嫌本王欺人太甚?”
昭明帝一想,对呀!小九就是个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拐弯的直脾气,你们这般作态逼着朕处罚他这是几个意思?看向大臣们的目光不善起来。
跪着的大臣心中叫苦不迭,怎么忘了九王爷曾中过文状元,歪理邪说一大堆,最会胡搅蛮缠了,是出了名的牙尖嘴利,跟他打嘴仗这不是自寻死路吗?大臣们悔得肠子都青,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生无可恋啊!
阿九却仍不放过他们,“本王就不明白了,这等好事你们到底反对个什么劲?哦,本王知道了,你们是看到皇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觉得圣上碍眼了,巴不得圣上累死算了,你们好另择新君,什么拥立之功呀,什么从龙之功呀,好得到更多的权利和荣华富贵。嘿,你们的心咋那么黑呢?”
这下所有的大臣心中咯噔一下,全都站不住了,九王爷这话可是诛心之言啊!底下跪倒一片,就是几个内阁大人也不例外。
他们连连请罪,“臣等忠忠耿耿,若是一点大逆不道的心思,天打雷劈。”矮油,连诅咒发誓都出来了。
阿九气场无比强大,道:“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有没有你们自个心里知道,圣上和本王哪知道你们的心是黑还是红?明知道该早晨时辰对圣上龙体休养有利,若真忠心耿耿,怎么就死活不同意呢?起来个人给本王说说,本王就只想知道这个。”
昭明帝的脸格外冷凝,本来他也不属意改早朝时辰,之所以把这事抛出来议不过是想让阿九撞个南墙,杀杀他的性子。现在他却改变了主意,皇帝嘛难免多疑,昭明帝也不例外。大臣们如此反对勾起了他的疑心,难道真如小九所说?这些臣子觉得他手段强硬想要扶植个软和的新君?
“行了,诸位不要再说,这事就这么定了。从明天起早朝的时辰改在卯时末!爱卿们可还有本要奏,若无便退朝了吧。”昭明帝威严的声音响了起来。
满殿一片寂然,这回没有一位大臣跳出来反对,他们低垂着头,心中暗暗叫苦。敢反对吗?没听见九王爷的话?谁反对谁就是罔顾圣上龙体安危,就是有异心,就是不忠!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他们——咳,平白讨了圣上不喜。可世上哪有后悔药?他们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看了眼前头站着的阁老们,心中酸涩极了!阁老们都不出言,他们跳出来反对个什么劲?难怪人家是阁老,他们却是小臣。
阿九高高在上,虽看不见他们脸上的表情,但想也知道他们的脸色不好看,心中畅快极了。让你们反对!让你们不同意!该!活该!
早朝时辰不改,他皇兄就得每天五更起来上朝,超负荷的工作量,还没有充足的睡眠,身体怎么能好?皇兄的身体不好他就得跟着,他跟着就要每日起早操劳,他一起早操劳就心情不好,他心情不好别人也别想痛快,尤其是反对改时辰的这些大臣,他不怼他们怼谁呀!
昭明帝环顾一下,见无人作声,便道:“既无人奏本那便退潮!”袖子一甩走了。
阿九心中得意地俯视了一下众位大臣,屁颠屁颠地跟在昭明帝后头也走了。心里有个小人正比着剪刀手欢呼着:耶耶耶,终于可以不用再起早!
圣上走了,九王爷走了,梁首辅苦笑一下,“都散了吧。”带头出了金銮殿,心中道这都什么事!他活了一把年纪了,从没见过九王爷这样胡闹的,可——算了,反正江山是他们老穆家的,他就是有心拦也拦不住呀!
殿内诸臣这才三三两两地散去,心中不由祈祷着:圣上的龙体赶紧好起来吧,圣上龙体无恙,九王爷就不会来上朝了,就没有人成日盯着他们揪错儿了。可惜他们的愿望注定要落空了。
阿九依旧每日陪着昭明帝上朝,依旧按时出现在御书房,只是从一开始的他看他写改成了坐一旁喝茶当监工,每过半个时辰他一定会抽走昭明帝手中的奏折,“皇兄,该休息了。”也不管昭明帝多么的无奈,扯着他就往外走,在外头的小花园或是人工小湖转悠一刻钟,再把昭明帝送回来继续批阅奏折。
什么时辰用膳,什么时辰休息,什么时辰加餐,多久休息一刻钟,时间点卡得可准了。短短几日的功夫,昭明帝的消瘦的脸上就有了红润,也长了些肉,高兴得福喜公公热泪盈眶,心中对阿九的感激简直都不能用语言来形容,听说阿九喜欢看话本子,就让手底下的小太监满京城去寻,堆在御书房阿九专属的桌案上。为了让阿九看话本子看得舒服些,福喜公公把躺椅都给搬过来了,其实他是想弄张软榻的,想想委实不像样子,便作罢了。
阿九对此满意极了,在他皇兄跟前把福喜公公一顿好夸,夸得昭明帝看福喜公公的目光都不善起来,好你个老东西,跟着朕二十多年了也没见你这么谄媚,小九你来,瞧你那卑躬屈膝的丢人样!
福喜公公两眼含泪:圣上,老奴对您的心日月可鉴啊!老奴因何对九王爷好您还不清楚吗?老奴还不都是为了您吗?
阿九的小日子过得可舒服了,躺在躺椅上吃着点心喝着茶看看话本子,边上还有人殷勤服侍。每每有大臣进来禀事,尽管都竭力控制自己眼神不要乱瞟,可目光总是忍不住朝那翘着二郎腿晃荡着躺椅的人看去,内心是无比的崩溃啊!九王爷太会享受了,这日子过得他们嫉恨眼红啊!
以至于昭明帝都生出恍惚,开始怀疑人生了,他这么多年恭谨勤政牺牲了无数就真的是对的吗?
当然无论是大臣的侧目还是昭明帝的若有所思,阿九都不知道,即便知道也不会理会。在他的严格督促下皇兄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他也不需要像刚开始那般劳心劳力了。其实他皇兄的作息时间都被他养成习惯了,即便他不出声提醒,到了半个时辰他就会自动停下出去走一走歇歇眼睛。
阿九之所以还日日到御书房报到,纯碎是这儿的环境太好了,这种心理大概跟现代人夏天爱去图书馆商场蹭空调是一样的。并不是他在睿亲王府就没这条件,可哪里比得上蹭来的?不用花自个的银子,隔三差五还能瞧瞧皇兄训斥大臣,哪找这风水宝地去?
窝在御书房看了几天的话本子,阿九觉得骨头都硬了,于是就开始溜达,到处溜达。
内阁离得太近,所以阿九经常过去串门,自来熟般地打招呼,“梁老,陈老,嘿宋相,都忙着呢?来来来,歇会,歇会。”手一挥,身后穿着太监衣裳的桃花便把手里拎着的食盒放到了桌上,打开盖子一样一样往外拿东西。
阿九背着手,这瞧瞧,那瞅瞅,悠闲自得的样子,“都过来吃点东西,这都半晌午了,肚子饿了吧?公务重要不假,可诸位都一把年纪了,身体更重要不是?有了好身体才能更好的办差不是?你们是大燕的中流砥柱,多活几年就是对圣上最大的忠心了。来吧,来吧,本王也不知道你们爱吃什么,就叫小桃子到御膳房随便弄了点。”
小桃子撅嘴,还有比这更难听的名字吗?公子就是会埋汰人。
多活几年——这是好话吗?怎么听着那么不得劲呢?几位阁老被阿九的碎碎念扰得心烦,又不能赶出去,索性就都放下了手头的活计,“臣等就多谢九王爷体恤了。”
阿九不在意的摆手,“应该的,应该,谁让大人们劳苦功劳呢。我大燕的江山社稷就有赖各位了。小桃子,还不给老大人们倒茶递点心?”
阁老们无语,大人就大人呗,干吗还带个老字?他们即便年纪大了,可也是从青葱年少时过来的,九王爷这说的他们好似生来就年老似的。
待看过摆着的点心小食却是心中微凛,说是随便拿的,可分明却全对他们口味。小太监笑嘻嘻地把东西递到他们手中,看似随意,其实他们拿到手的都是他们各自喜欢的,他们的这点小爱好连同床几十年的枕边人都不知,九王爷却是如此笃定,他们真不知是该惶恐还是该感激。
随着阿九来窜门的次数增多阁老们也就麻木了,甚至到了时辰就忍不住伸头往门外瞅,说句实话,他们对九王爷委实讨厌不起来。长得好看,满面含笑,说话又好听,无论什么话题他都能插上两句,还颇有见地。这样的年轻后生谁不喜欢?几次之后虽面上不说什么,其实都恨不得自家有个这样的子侄才好呢。回到府里瞧见自个以往觉得还不错的儿孙们,那心就塞得满满的。这人和东西都是一样的,最怕比较了。
阿九不独到内阁闲逛,六部也是去的,当然去六部他都是空着手的,用阿九的话来说并不是谁都由资格吃他的东西的。若是他茶水美食到处送,怎么显出内阁的不一样来?那他在内阁的功夫不白下了?
六部的官员自然也没有阁老们的那份处惊不变,看到九王爷过来惶恐不已,还以为哪里做的不好惹到这个煞神了呢。阿九倒是和颜悦色,摆摆手示意他们忙自己,他就是过来走走。那好脾气的样子跟每日在金銮殿上虎视眈眈盯着他们简直是判若两人,他们都恍如觉得那一日怒怼满朝大臣的人不是九王爷一般。
阿九去的次数多了,六部官员便由开始的惶恐不安到后来的习以为常了,只是恭敬地起身一礼便各自办公去了。阿九也不以为忤,一个人背着手溜溜达达,这看看那瞧瞧,偶尔问上一句两句的,逛了一圈便回去。
时间久了,六部的官员都习惯了阿九的出现,要是哪天阿九未去,他们还觉得不习惯呢,纷纷问:“咦,九王爷今儿怎么没来。”
再后来,昭明帝那里不需要阿九时时监督了,他便逛得远些了,京兆府啦,兵马司啦,大理寺寺啦,甚至连锦衣卫衙门,阿九都去逛过。尤其喜欢在京兆府听审案子。
京兆府和大理寺不同,京兆府的案子多是些鸡零狗碎市井小事,谁家偷了谁家的鸡,谁又偷了谁的媳妇,百姓往堂上一跪,你指责我,我攀扯你,多少年前的事都能翻出来,阿九听着觉得可有意思了。
府尹大人由初始的战战兢兢,到后来直接视阿九如无物,反正九王爷也只是来听听,听完就走,从来不过插手他问案。
☆、第261章 请立太子
这一日早朝,诸臣一进金銮殿便觉得和往日很不一样,可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一样,正纳闷着呢,忽听圣上道:“小九,你今日怎么跑下头站了去了?”
他们才恍然反应过来,他们就说哪儿不一样呢?原来圣上边上少了一个九王爷呀!再一瞧,九王爷可不就站到下面来了吗?跟几位阁老站在起呢。
阿九清越的声音响起,“臣弟站在上头本就于礼不合,前些日子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现在诸位大人们都自动自觉自发,自然不需要臣弟再站在上头监督了。而且臣弟觉得还是站在下头比较舒服,不用面对诸位大人们的怨念的眼神。”
众臣无语,他们现在都习惯了九王爷的惊人之语。
昭明帝也笑了两声,“你呀,就是爱胡说八道。”轻描淡写的便把此节揭过去了,“今日各位爱卿有何事要上奏啊?”
话音刚落,阿九就站了出来,“圣上,臣弟有本要奏。”
昭明帝很意外,笑着道:“哦,小,九王爷有何事要奏啊?”他望着阿九那张肃穆的小脸就想笑,本来是想喊小九的,心思一转,便换成了九王爷。
阿九沉声道:“回圣上,臣弟要奏请圣上立太子。”
这话一出,惊得满朝文武大臣都不知该如何反应了。昭明帝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不辨喜怒地问:“哦,依你说,该立谁?”这一句,已不亚于诛心之问了。
你想立谁?你要立谁?你打算立谁?
不少大臣的心脏骤然缩紧,已经提到了半空,厚道的如梁首辅等人,低垂的眸中不禁闪过一丝担忧。九王爷到底还是年轻,太冒进了,难道是因为恃宠而骄?
阿九眼神清澈,坦坦荡荡,声若铁石,“该立谁?臣弟不知。只是臣弟想着,无非是立嫡立长立贤三种了,臣弟以为,国储安方人心安,人心安方天下安,以天下安定计,臣弟请圣上早立储君。”其实还有一个理由阿九没说,那就是赶紧早点培养个接班人,圣上也能轻省一些,也省得众皇子兄弟争得跟乌鸡眼似的,再把他卷进去就不美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自打阿九强势地怒怼大臣,改奏折改早朝时辰,他几位皇子对他可热情了,今儿这个来请教问题,明儿那个说家中设宴,弄得他不厌其烦。
昭明帝这下算是看明白了,这是他家小九自个的意思,虽然他不知道小九怎么想起要请立储君的,但这绝对是小九一个人的主意。因为倘有朝臣串联的话,这会儿该有人接着上本了,但此时,朝臣大都有些犹豫或者是各自思量。最重要的一点是小九是女儿身。想明白之后,昭明帝心中才升起的一点不舒服即可散去,“此事不急,容后再议。”
阿九利落的退归原位,他也就是这么一提议,说完了他的事就完了,至于立谁?那就不是他的事了。
阿九放的这一颗雷,委实大了些,导致许多人都神情恍惚,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昭明帝给压下去了,当然也主要是昭明帝那一问,“依你说,该立谁?”
九王爷是昭明帝的亲兄弟,他经得起这一问,也敢答。朝臣可不一定经得起,当下也没人敢说话了,于是,此事容后再议。
阿九放过雷后就百无聊赖地站在那里,可其他的朝臣却都神情恍惚,连事先准备上本的也没心思上了。于是很快昭明帝就宣布散朝。
散朝后,昭明帝直接就把阿九拎到御书房了,问他:“你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上本之前,怎么不先和皇兄商议?”
阿九心道:我若是和你商议,你会允我上本吗?自然要先斩后奏了。面上作出懵懂的样子,“啊”了一声,方道:“臣弟想,皇兄您每天那么辛苦,要是有人替您分担一些就好了,太子不就是好人选吗?现在皇兄您带在身边教着,以防万一呗!啊呸,皇兄,臣弟不是咒您啊!您自然是长命百岁,臣弟这不过是未雨绸缪哈!而且臣弟想储君定了也利于安定国本呀!”
昭明帝被阿九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本来挺不高兴的,现在听他这么一解释,脸虽然有黑了一个色度,但气倒是不怎么气了,说到底小九的心是好的,也是为他为国着想。想想也是,小九一个姑娘家,要不是为了他这个皇兄,他管立什么储君太子?
不过小九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什么样的篓子都敢捅,这一回他一定得给他个教训,不然下一次他捅个他兜不住的篓子可怎么办呢?于是昭明帝依旧沉着脸,“别在这杵着了,朕看着心烦。”
阿九眼神一身,小心翼翼地道:“皇兄您生气了?要不明儿早朝臣弟把话收回了得了。”
昭明帝气笑了,他还从没听说过说出的话还能收回来?朝堂上的事能是闹着玩的吗?“别在这气朕了,赶紧滚去慈恩宫陪母后说话去吧。”
阿九也怕把昭明帝给气得狠了,连忙诚惶诚恐地“滚”了。快步出了御书房,见四下无人,阿九一掸衣袍,重新端起自己严整且威仪的面庞,大摇大摆朝慈恩宫去了。
阿九在朝堂上放了一颗大雷就撩开手了,可朝臣们的心思却浮动起来了,尤其是占了嫡长贤的三位皇子及他们的外家岳家和各自阵营下的臣子们,都觉得有必要趁此机会把立太子的事砸实了。
前头这三位皇子心里对阿九可感激了,大皇子跟他媳妇道:“满朝也就九皇叔这么一个实在人。”二皇子也对二皇子妃道:“九皇叔可真是个公道人,他面色虽冷淡,其实心里头有准绳。”三皇子也道:“九皇叔是个好人!”还记得他孝敬厨子的孝心呢。
阿九是撩开了,可请立太子的事却在朝堂上正式拉开了序幕。继阿九之后,一向默默无闻的五皇子也放了一颗大雷,他上书请朝廷明示嫡庶尊卑。
五皇子这颗雷放得可比九王爷那颗还令人震惊,好歹朝臣都知道九王爷是状元郎,且颇有才干和见地,说白了就是靠谱,十分靠谱。可五皇子是谁呀?昭明帝成年皇子中才干最差的一个,又素来傻气,没什么存在感,依他的脑子绝对想不到什么嫡庶尊卑,这肯定是有人背后给他支招。
有此想法的朝臣不是一个两个,只是到底是哪位高人给五皇子支招的呢?不少人的目光看向了礼部尚书,五皇子可是在礼部观政的,难道是这老头拍得马屁?转念又一想,不对呀,要是有这好主意老唐自个上书不是更好?对于百姓或是低微小官来说也许会觉得五皇子高高在上,可对于这些混了一辈子朝堂的官场老油子们来说五皇子真不算个什么。
那难道是五皇子妃娘家所为?于是有人的目光看向了五皇子妃的祖父刑部尚书程松。想一想也不大肯定,为何呢?程尚书虽是五皇子妃的祖父,可也是三皇子的外祖父,是支持闺女还是支持孙女?这不是很清楚吗?何况把三皇子和五皇子放在一起一比较,三皇子能甩五皇子八条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