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贵女-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才带头行礼婆子疾步走到人群前面开了门躬身肃立一旁其余仆人都跟样学样看得出这里管事。
谨进了二进院上房里面干干净净正中案几擦得一尘不染上面放了一个花瓶里面插了一支盛开荷花还一个花骨朵一片大大绿叶让人一看便心中舒服。
房屋京城王府上院高大但很精致窗户很大显得房间亮堂堂案几旁边椅子上都搭素色暗花椅袱和谨在京城布置几乎一样显然安排这些人心了。
谨落座芒果和桂圆坐在身边春明夏阳一左一右地护四个小丫鬟站在主子身后人送上茶点。
茂城这边仆人开始给谨见礼那个管事秦妈汇报:“娘娘饭食茶点都已备好沐浴热汤也准备了。”
“哦略休息下先沐浴。”
“!”
谨看利落便让继续负责指了指春明和夏阳:“什么事情请示这两个妈妈就成不明白多问问。”
“!”秦妈行礼然后又和春明夏阳见礼带春明去看谨卧室布置。
谨沐浴之后钱隽也做好了安排回到内院一家人吃了午饭小睡了一会儿然后便默契地各自去忙。
谨带多少行礼过来茂城果然和京城风貌大不同这里衣服深受外洋影响京城里做衣服在这里穿便显得挺土气桂圆来到新环境还些认生黏母亲芒果却兴奋地和谨。
“母妃果然没带衣服对好少人穿咱们这样。”芒果星星眼闪狡黠光芒。
“呵呵那咱们下午就让人请裁缝过来做新衣如何?”
“嘻嘻母妃。”
桂圆芒果那么爱美站在一边不。
谨接下来还事务要忙随时会出门自然先要定做衣服了入乡随俗坚持京城风俗只会让人感觉不好接近什么好处。
秦妈个干练人儿很快便带了茂城最好裁缝娘子过来还几家衣料铺子掌柜娘子也提包袱拿了好些尺头让谨挑选。
永昌帝虽然对钱隽处处设防但在物质上多少得表示一下恩宠谨平时穿都皇家贡因而茂城虽然丝织场很多街面上出售衣料在谨眼里便一般。
“更好了?”谨问。
“没了这都时下最兴也最好娘娘们铺子茂城最大谁家东西也都越不过们去。”提了好几大包袱云锦轩掌柜娘子笑吟吟回其余几个掌柜娘子都低头不敢言声看来实情了。
既然入乡随俗谨也不在矫情在里面挑选了几身衣料又帮女儿选了几身打发们走了。
裁缝铺掌柜娘子倒个妙人不光带皮尺还带了好几款时兴成衣。茂城此刻虽然喜欢西洋人衣服样子但和辛亥革命后中国不一样们不原样照搬而走了一条中间路谨只做了小修改让自己穿衣服既不出格也自己特色而对女儿衣服改动略微大了些使衣服显得更别致。
一连三天谨都忙了衣服首饰以及家里仆人配置和厨房饮食等第四天也算歇过来没了旅途劳累钱隽似乎也摸清了外面实际情况做好了相应准备早饭过后派了护卫由夏阳带两个姑娘出去游玩夫妻俩坐在花厅开始商量大事。
谨提出张贴告示晓谕百姓钦差将和百姓推举代表对商议这次事件解决办法钱隽对很感兴趣事情做了安排第一步告诉百姓自己打算第二步便让百姓推举代表第三步对。
谨打算办个报纸想自己为做点什么因此告诉丈夫不然钱隽肯定怕劳累自己一肩挑了。
钱隽手里人倒不至于自己多辛劳但谨怕做不好毕竟那些东西对来根本就听所未听见所未见自己好歹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走呢。谨这些天也想好了若丈夫问起来就听做生意番女们到了江南才知时候世界时间已经到了十七世纪中叶那边已经了尼德兰、坡石告等资本主义国家们已经占领了茂城外四百里海岛巨荣朝没人意识到这对国家主权个挑衅也没人觉得海疆也自己再巨荣人和前世中国人一样觉得自己才天底下最正统最高贵人外国人都看做开化蛮夷夜郎自大孤芳自赏以至于越来越落后最后被侵略被蹂躏令国家和人民遭受了难以忍受屈辱。谨看到这些情况时一度很自责好歹时代只个穿越就应该担负起拯救国家与民族重担可这几年日子过得顺当锦衣玉食奢侈娇矜这些责任都忘记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 书局
其实这也谨和自己过不去就一个小人物内宅女子若不机缘巧合到了江南如何能窥知世界变化?能洁身自好保持做人底线已经很不错了。
谨个急性子人既然了打算立刻便要实施起来无奈春明夏阳唯恐出事儿不许出门乱走谨只好叫来宝儿过来让帮找书局。
来宝儿很快就找到了几家其中一家因为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来宝儿到这里时候还摇头叹息了一声。
“怎么了?”谨奇怪地问。
“这家东家就个什么都不懂少爷还不知如何挣钱哪就花钱装修门面又弄了好大店面听活字都买比别人好结果还没开张手头钱就花完了现在难以为继伙计掌柜都准备跑路了。”
“为什么不开张?”春明很奇怪。
“书局得在官府备案那些小吏黑呢开口就上百两银子拿不出来。”
谨点头好些没经验年轻人做生意就这样眼大肚子小最后资金周转不灵被迫关门。
“娘娘若想要印书不如这家盘下来官府那边熟打声招呼就行。”来宝儿认为谨想要开书局肯定要开最好最大因此才了建议。
谨点头别人书局开好好自己想要插脚进去也不容易来宝儿建议很能打动心。
“们去看一看。”
春明和夏阳一起劝阻:“娘娘让来先生帮看看不就行了?”
谨摇头那个书局人现在还没走还要看看没可以留下人这如何能假手人?
谨要来几身军装装扮成一个军官春明和夏阳穿钦差侍卫服们这才点头同意但最后决定骑马出去们又不愿意了谨考虑自己也奔五人身体远年轻时灵活最后同意带上钱隽留几个侍卫坐马车去了茂城东街。
住在市中心南北大上东街也就拐个弯儿走了没多久便看到茂林书局匾额挂在一座二层楼阳台上书局大门也因此显得比邻居高了二尺门面大装修气派正想要效果。
书局大门口围一群人人看到来了军人悄悄跑了其余看热闹太投入了都还一个个伸长脖子看津津味。
谨隔窗户听到一个蛮横声音:“答应开业请老子吃饭给老子交保护费饭呢?钱呢?”
一个年轻声音充满气愤和委屈:“这不没开业吗?”
“一辈子不开业老子饿死去?”
“又不欠请仁义不请应该凭什么给钱。”
“哟呵嘴巴硬起来了?信不信店子给砸了。”
“敢若店子给砸了就报官!”
“报去报去快点去难不成官老爷老舅能为撑腰?也不撒一泡尿照照自己什么德行!”
个人路过听到这句气愤地呸了一口来宝儿急忙拉住:“请问大哥这怎么回事?”
“张三选又害人呢们这条街那一家没白吃白拿过?唉谁不知‘张三选白瞪眼’?”
来宝儿唯恐理解错了:“白瞪眼就不付款还恶人先告状返回头瞪?”
“唉可不!”
“可这些看人——”
“好东西都跟张三选混吃混喝。”
虽然知任何社会里都少不了混混但真看到了谨还非常生气下了车往人群中走。
张三选正揪一个年轻人胸口衣服往里面拖:“欠了两个月保护费了再不交好看。”
年轻人穿长衫显然个没力气读书人一边挣扎一边骂:“什么欠张三选当年没了父母娘没少给饭吃良心喂了狗了要不娘接济早就饿死了娘啊好心办了坏事啊养活了一个白眼狼——”
张三选丢下年轻人抬脚就踹:“打死敢骂老子!”
跟谨几个年轻侍卫早就看不下去了看到主子一摆手饿虎扑食一般冲过去一个人抢出了倒地年轻人旁边一个论起拳头就揍上去。
张三选一脚踢空还奇怪人呢正愣神间拳头已经到了正正打在鼻梁上周围人都听到咔嚓一声骨头断了声音。
张三选疼得声音都失了真那怪叫特别思父霭镄琢⒖塘成锥盼魍低狄镒摺
“留下!”谨下令其余几个侍卫立刻便伸手抓人。
倒地年轻人从愣神中醒过来普通一声便跪下了:“谢谢恩人谢谢恩人!”
“起来快起来。”谨示意“还事要帮忙呢。”
“恩人请讲。”
“听这几个坏蛋鱼肉乡邻去通知一下那些被祸害人录下口供然后送到衙门去!”
“唉恩人不知姐夫总督府经历管这一片呢谁也告不下呀不然哪里肯就那么忍气吞声?好歹还念过几天书呢。”
“只管去叫人总督管不下还钦差呢听过?钦差大人青天。”
“听过就前几年在这里灭了福神教可钦差大人不还没来吗?”
“来了都看见了。”
年轻人高兴地欢呼一声给谨行礼然后边跑边喊:“大叔大妈都来看啦官府抓了张三选要罪恶记下来送到钦差那里去快来人——”
刚才人看到谨们身影了现在听见喊便信了几分很快附近店铺和住户都来了人。
“去拿了纸笔大家都记下来到时候给钦差看治罪!”
年轻人刚才被拖行脚还些痛一边欢笑一边一瘸一拐进了店铺拿出纸笔还搬了个小凳子一本正经地抿嘴等记录。
谨示意来宝儿主持。
来宝儿当过地方官问起来一板一眼那年轻人奋笔疾书写了一页又一页纸。
“青天大人不钦差大人呀?可要为们做主啊——”一个老太太便哭起来“这张三选原本就一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穷光蛋前几年姐从良嫁给了章经历这才发起了四处敲诈勒索才了宅子还穿起了绫罗绸缎这一片老街坊都快坑死了呜呜家就被拿走了二十多两银子!”
“哪那么多!”张三选嘴巴都被打歪了还不忘狡辩。
“每个月都要收家二钱银子一年就二两四五年就十二两还拿走媳妇织布三匹也值一两银子还盖房子拿走了家一根桴子十几根木椽值八两银子呜呜还呢还不算逢年过节在家白吃白拿鸡蛋、老母鸡还家大花猫都让杀了吃了呜呜——”
老婆婆哭周围人都跟哭然后都开始控诉竟然每家都一本血泪账。
“来来别哭了大家好好。”来宝儿无奈只好放下正事先人打发了再足足一个时辰才算结束谨派了两个侍卫押那几个坏蛋去了衙门。
那个章经历若再敢包庇钱隽肯定连一锅端了。
没时间了宝儿只好和那年轻人约好第二天再来。
“准备写手也叫上们东家要瞧瞧。”
“好!”
回程路上谨才知那年轻人叫祝新运父母过世给留下庭院门房以前出租每月租金也不少够舒舒服服过日子可总想自己闯出一片天地读书人别生意不会觉得卖个书总会便打算开书铺谁想被一个番子商人一通蛊惑高价买了这套印书机器书铺开成书局折腾到现在没钱了可衙门小吏心狠手黑不给钱不开执照给钱少点都不行祝新运被卡住了。
第二天早上谨又带人出来到了地界来宝儿下马上前搭:“掌柜在吗?”
一楼大厅里坐了几个人们翻翻白眼却都没吭声来宝儿只好提高声音只听见楼梯上一阵通通响祝新运下来穿西式制服头上带士巾别提多别扭了谨一看忍不住想笑这样人如何能赚钱?
祝新运本来愁眉紧锁看到谨立刻露出笑脸给打听几个懒洋洋人介绍:“这就客户。”
那几个人立刻打起了精神。
“们想印什么?”祝新运问。“看看不知们能不能印得了。”“能能们来看。”
第四百二十九章 弹劾尤俊敏
? 年轻人说着,指了指大厅后面的庭院。
来宝儿跟着进去,过了一会儿笑嘻嘻地出来,请文谨去看:“他们买的西洋印书机,说是一天能印出五千张。”
文谨暗想,五千张如何能够?但这已经比她预想的好多了,便高高兴兴跟着来宝儿进去,让文谨意外的是,竟然是铅字印刷,她仔细拿了铅字看了看。
“外洋的人,专门请咱们这边的匠人做的,本来想开书局,因为衙门那边不允许,只好把机器卖给我了。”祝新运介绍道。
他一直毕恭毕敬地跟在文谨右后方,把房屋、机器都介绍了,文谨还算满意。
硬件设备没的说,剩下,就是软件——人了。
文谨在一楼大厅一张空桌子前坐下,春明和夏阳就站在身边:“祝先生,若是我帮你把书局的执照办下来,你能不能马上开始印书?”
“能的,我手里已经有了好几个本子,都很好看的。”
“拿来我看看。”
祝新运一愣,心说,你要我帮你印书,这现在怎么成东家了?但他现在被逼到了死角,再加上又没什么社会经验,最后还是听从了文谨的话,从屋里拿出几册抄本。
几本,都很没价值,风花雪月就罢了,全都是肉文,文谨厌恶地丢到面前的桌子上:“垃圾!”
大厅里坐的几个人呼啦一声全站了起来,瞪着眼睛看向文谨,但文谨的武官服还是起了作用,他们虽然咬牙切齿,却不敢过分。
“你们写的?亏你们还是读书人,写这些于国于民,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文笔晦涩,有几个人看得懂?印出来也没有人买,浪费资金。”
祝新运虽然不敢惹文谨,但这家伙还是有些愣头青素质,憋不住了,结结巴巴道:“别家书局也都印的这些。”
“他们是他们,你们是你们,难道看到别人偷窃,你们也去偷窃吗?写这些烂文,也不怕自己孩子看到,替你们害臊。”
祝新运低头说不出话来。
一个年龄略大点儿的走过来:“我有好文,可惜没人看啊,若不是为了生活,谁肯写这些。”
“拿来我看看。”
“在我家里,你肯等吗?要半个时辰。”
“行,我等着。”
“我们也有好文,你看吗?”其余几个人围过来,满脸希冀地看着文谨。
“都取来。”
屋里剩下祝新运和文谨带来的人,祝新运嘴唇蠕动了几下,艰难地问道:“长官你不是想找我印书吗?怎么……”
“我不光印书,还想请几个枪手,我看他们在逼你买文,这不是帮你解围吗?”
祝新运一怔,他当初是承诺买这些人的文,但后来没钱,这几个便不依了,说为了他写的文,他必须履行诺言。
“你自己写不写?”
“也曾写过。”
“我看看。”
祝新运跑上楼,很快下来,是个手写的线装本子,文谨打开,祝新运一笔好字,整整齐齐的蝇头小楷,可惜又是一篇风花雪月、卖弄文字、却没什么好情节、也没任何教育意义的书,文谨忍不住摇摇头。
“我还有一本。”祝新运不敢看文谨,低着头道。
“你写的?”
“表哥写的,他去世了。”祝新运从怀里取出一本发黄的册子交给文谨。
这是一部四幕剧,写一个商人的孩子,和一个秀才的女儿相爱,商人家很富有,无奈秀才逼着女儿嫁给一个举人做续弦,女孩子拗不过父亲,出嫁前一夜跳楼死了,男孩子听说之后,便去剃度出家。
文章通篇,都是文人士子看不起商人的字眼,让人看了心中悲愤不已,文谨完全看进去了,只觉得喉咙发堵,眼眶直酸,若不是当着人面,估计都流下眼泪了。
“这个好!”文谨称赞了一句,“不过,我不打算出书,而是编排成戏剧,一定能红起来。”
祝新运搓搓手,有点祈求地道:“那,你能给多少钱?”
“你想要多少?”
祝新运咬了咬牙,最后却泄了气,低声道:“你是有本事的,帮我给官府说一声,让我开张吧,再,再有,你不是让我印什么吗?只要让我开张就好。”
“我不仅可以让你开张,还能让你赚钱,但有一条,你怎么做,得听我的。”
祝新运有些犹豫。
春明开口道:“那就算了,你等着赔光了,关门大吉吧。”
夏阳却道:“我们主子把这里买下来,雇了你,你还不得乖乖听话。”
一句话提醒了文谨:“对,我把这些机器什么的买下来,你家的房子,我也租下来,你是不是听我话了?”
“那是当然,你是东家。”祝新运沮丧地回答。
办报纸,说不定会有一定的政治风险,文谨想了想,让祝新运承担这些,也的确太不负责了,那几个写手很快返回,每人手里,竟然都有好几个本子,文谨拿起来大概翻阅了一下,只有年龄大的那个人的,有两个本子还不错,其余的根本就无病呻吟。
看到她冷淡的样子,一个小个子年轻人还不想就这样放弃,他拿出一篇短文:“你看看这个,我其实不善于写,而善于写时文。”
文谨接过来看了一眼,便忍不住认真起来,这是一篇上佳的评论,很有煽动性。
“好吧,你们两个过两天来看结果,其余的人,若都是这样的水平,就算了,若是有好文,回头送到这里来,一经采纳,自然有稿酬,按质量、长短论价。”
那两个人面露欣喜,其他几人还有些不服,刚想理论,几个侍卫立刻站在文谨的前面,脸色不善,秀才遇到兵,本来心里就是怕的,何况自己是什么水平,想必也是清楚的,他们恹恹地离去了。
“我们回去商量一下,给你一个章程,祝先生,不会让你吃亏的。”
祝新运点点头,能保住房子,书局虽然卖了,但自己还能再里面做事,虽然不是最好的结局,但也不算差了。
文谨回到家里,想了又想,最后决定吧祝新运留下来,让他以房租为投资,做个小股东,自己不常过去,祝新运就得全面负责,给点股份,让他更有责任感,至于在官府办手续时,就不用他名字了,万一被查封,他也不至于落很大罪名。
文谨把这些都告诉了钱隽,她所做的,只是钱隽大局中的小部分,男人正在下一盘大棋,自己在里面瞎捣乱,虽然好心,万一办了错事呢?
钱隽很高兴文谨做的事儿,原来,他到茂城后,悄悄查访了一番,这才去见总督尤俊敏,尤俊敏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有错,口口声声说茂城是贼城,遍地刁民,把钱隽惹怒了,他把尤俊敏训斥了一顿:“沈大人在这里当了四任的总督,后来的刘宇也担任了一届,他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朝廷嘉奖,只有你,闹了这么大的风波,还怪百姓不好,你有没想过自己有错没?”
尤俊敏拧着脖子不肯认账,刚好文谨送来了张三选,钱隽给尤俊敏道:“我今天让你看看,自己到底有没错,看看你的手下是怎么处理问题的,走吧。”他出门叮咛陈凯,让他跟着一个总督府的小吏,去看着怎么处理问题,自己拉着尤俊敏,坐了马车出去,转了一圈,然后把马车停在总督府附近的一个胡同口。
章经历一看小舅子这回竟然被抓进来,还有一大摞居民的控诉,顿时来了气,把扭送张三选的几个百姓骂了一通。那几个侍卫没有王爷命令,不敢表露身份,进去送人的是祝新运,祝新运见到官儿,便忍不住心中打鼓,见陪伴自己的人撑不住,还当被人骗了,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章经历给负责刑狱的典吏打了个招呼,便把张三选放了,还把他送出衙门,在外面骂了几句,然后给了点钱,让他去买饭吃。
看到此情此景,尤俊敏脸色很不好看,不过,还替章经历辩解:“怎么说张三选也是他小舅子,谁没个三亲两故?再说,你给我看的这些口供,到底谁写的?这不是私设刑堂吗?”
钱隽气得拂袖而去,回到家里便在书房写弹劾尤俊敏的奏折,然后发了快件,让人八百里送到京城,他建议太子把尤俊敏调走,不然,积怨越来越深,对当地局势不利。
张三选还没回到家,就被人抓了起来,这一回没有送衙门,直接关到了军营的号子里。那是关不听话士兵的,环境还干净,就是不给饭吃,张三选刚开始还大声嚎叫,说他冤枉,第二天便饿得蔫趴趴的了。
就在文谨去书局的这天傍晚,吃过晚饭,夫妻照例一起散步,茂城的宅子还不到京城的一半大,但院子里也有一个小的池塘,不仅种着荷花,在池塘一角,还有一小片睡莲,文谨最爱睡莲的楚楚之姿,便让人在这里设了一把长椅,她和钱隽走累了,可以坐一坐。
“今天出去了一趟。”文谨开场。“这几天局势还有些不稳,还是少出去些。”钱隽关切地道。“你也不问问我,出去干什么了?”
第四百三十章 诱惑
钱隽摇头呵呵笑了一声:“能做什么?又不二十年前还怕年轻冲动。”
谨撇嘴:“哼没听过老比小吗?人老了跟小孩子一样呢。”
钱隽挑了挑眉被逗笑了然后问:“怎么?成了老小孩了?”
“想买个铺子开书局今天还看到了一个好本子准备编一出戏剧。诺现在心情听这些闲不?想知怎样一部戏吗?”
钱隽点点头问:“怎样?”
谨大概讲了一下情节然后:“故事虽然老掉牙才子佳人但这一部悲情戏而且其中会反复强调凭什么商人就要低人一头?戏里面男女主人公都期望世界大同婚姻自主但们心愿没法达到最后不得不以悲剧收场。”
“嗯。”
“买了个书局就想借这部戏引起一场大讨论唤醒人们心中对自由平等渴望。”
“不行!”钱隽摇头“不行书局还没办两天章护就会报给太子了饭要一口一口吃事儿要一件一件做先找一个本子激发起人们挣钱**渴望富裕渴望过上好日子人之常情这样投身商人阶层人就多起来即使不这样至少羡慕商人就会多这样就容易提高们地位再接演刚才那部戏但不能多加评论让那些痛苦压在人们心里先酝酿。”
“没事啦虽然理可别忘了皇上根本看不起下等人戏子演什么戏不会管。”
“小心为上戏子皇帝看不起但人可盯得紧呢戏剧本子哪个不人写?不要小看了皇帝。”
“好知了。”
过了两天京城来了圣旨尤俊敏调到了礼部为右侍郎这贬黜了若不王英诚帮尤俊敏还不知会多惨呢。
太子给江南府再派总督而让钱隽暂代也想到了钱隽钦差江南府总督最少也个副一一山难容二虎还不如等钱隽江南理顺在派个官员来摘桃子好。
钱隽一看就知永昌帝意思遇到这样情况也不一次两次了萧逸开发***带人建设南海最后都由皇帝派官员给接收了。
尤俊敏办完交接便走了连和钱隽辞行都这恨上了钱隽也不当回事——尤俊敏还不够资格当敌人。
这天谨突发奇想给丈夫建议:“太子虽然聪明但发现因为以前次子皇帝和王妃都按储君要求培养太子生活比较奢华比灏瑥喜欢钱。”
“呵呵什么都知前不久太子在面前抱怨了当了储君还不如以前日子好呢皇上和王妃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赐予好东西了。”
“那就鼓动插手做生意自己给自己赚零花钱。”谨。
钱隽吓了一跳:“胡闹!”
“才不呢哪个怎么胡闹?没听啊那些番人国王都们国家最大商人。”谨辩解并且强调“皇帝带了头臣子们还不也加入到了商人行列?这样们势必利用特权和下面民众冲突就会增大然后要挟民意逼们就范。”
钱隽摇头:“好好想想别出馊主意。”
谨也不急痛快地点头:“那慢慢想先写信让丹娘过来家戏班还在呢这里可比梁中省好挣钱遍地都商机。”
钱隽无奈地笑了笑些宠溺地:“好真不知这脑袋瓜里怎么想出那些歪主意。”
谨做了个鬼脸逗得哈哈笑起来但最后还表情严肃地强调了一句:“注意安全出门不光带上春明夏阳最好再俩男人也带上茂城不比京城人多治安也乱。”
“嗯!”谨收起嬉皮笑脸模样也一本正经地回答不然丈夫出门办事不放心无端增加心理负担。
谨提议钱隽虽然听了但开始觉得很荒唐本来就要抛诸脑后谁知也不知怎么搞再想想又觉得很理明引诱太子经商但却暗地让人诱惑章护人。
章护虽然小心但在茂城暗桩钱隽还找到了一两处然后故意让出赚钱机会给那几个人暗桩虽然每月章护给费用但人心不足顺便捞一事儿还不愿意放过尤其在茂城这样纸迷金醉名利场里。
章护另外几处暗桩**也监视其暗桩很快消息就报了上去章护和郭公公不一样旧太子扶持起来虽然永昌帝和新太子对也不错但内心里还些觉得自己个孤儿无依无靠随时都会被主子废弃了于阴差阳错也想赚点钱给自己备养老。
钱隽早就摸透了章护心态和行事方法知肯定会拉太子一起下水这样章护自己腰包满了太子知也绝不会所不满。
果然大概一个多月章护人来找钱隽让帮开个“菜园”(财源)。
钱隽很豪爽地点头答应在京城出了名财阀也出了名挥土如金不爱钱挣钱机会拱手让出事情做了章护也不觉得出格再钱隽一直意和章护交好因而根本引起对方怀疑。
“要这茂城什么最赚钱当属出海章大人既然为了内务府开拓财源那就名正言顺做大买卖小打小闹没什么意思。”钱隽。
“内务府买大船出海?”来人摇头“船员船长从哪里来?”
“嘿嘿不愿出海去造船也好啊茂城一艘十万斤大海船能卖到十万两银子既然内务府插手能工巧匠便不成问题。至于造船匠工也好办买一条旧船在船坞一块一块拆开再装上别人怎么做便跟怎么做先来个小慢慢做大保准赚钱。”
来人喜上眉梢快马加鞭跑回报告去了。
出主意让造船也跟谨嘀咕关系钱隽刚开始也意识到茂城外面小岛被人占领对国家会造成什么样影响只下意识地护食觉得自家东西白白给别人用只为那点银子心里不舒服而已嘴上却这样:“方圆不过二十里大地方没吃没喝全凭茂城运过去一年还给朝廷交一万两银子租金呢。”
谨当时就急了瞪眼急:“哎哟好人啊没注意啊那些番子过来旧船和新船之间差距多大新船比旧船大了十来倍船头还包了铁皮比们海船厉害多了们若再船上架上火炮茂城危在旦夕。”
“火炮?番子火炮还不如巨荣厉害。”
“事情不会一成不变番子以前海船比咱们也差多了这才十几年时间便超过了巨荣假以时日难们在火炮上就不能超越吗?”
钱隽倏然而惊拍了拍脑门:“相了。”沉默了半天忽然长长叹口气“若上书给皇帝还不知怎么想可不上折子憋在心里又特别难受。”
“王爷英雄盖世怎么时候忽然变得无用了?”谨开玩笑。
钱隽笑:“少不了得用些非常手段皇帝和太子可就不能怪了。”
钱隽挑唆章护造船要知船那么好造?修一个船坞得多少钱?绝不从户部挪借些就可以太子毕竟还不皇帝就皇帝也不能大笔一挥让户部拿出一千万两银子借给。
太子听了章护汇报些头疼:“难不成放白花花银子就没办法了?真不明白天下将来都偏偏户部银子就不能归只能赈灾、救济拨付兵部这几年国库很充盈呢。”
“唉没法子老祖宗规矩国库银子不可私用。”章护叹口气心里却喜忧参半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