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贵女-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被冒顿杀了的。”
“嗯,若是这一切属实,董爱卿以为该怎么办呀?”
“啊?这是真的?那经办的人,一个都不可轻饶,哼,这不是欺君之罪么?”
“且不说那些,眼下这烂局,该如何收场?”
“皇上,依臣看来,惩罚办事不力的官员,把娜仁公主退回去,严斥呼伦尔的大不敬,若是对方不肯将乌云其其格送过来,北疆停战的和议也废止不再执行,他现在腹背受敌,肯定不敢在皇上面前拿乔,我们不趁这时候拿捏他,还待何时?”
“可是如果这样,呼伦尔就算表面臣服,肯定心有不忿,或者他的麾下那些个部落头儿看他如此窝囊,转而投靠冒顿,那我们岂不又回到从前,要面对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鞑子王庭?北疆边关再吃紧了。”
“吾皇不必忧虑,经过这三年的充分准备,我北疆大营厉兵秣马,已经是兵强将广,雄兵百万,别说对付刚刚统一草原的冒顿,就是所有的鞑子都过来也不怕,皇上,和鞑子议和,这事儿本来就很不靠谱,能和则已,不和,我们也不怕他们,让呼伦尔只管放马过来,我北疆英雄,定叫他们有去无回。”
永昌帝不由得热血沸腾,忍不住赞了一句:“好!这话朕爱听,董爱卿可有高招?”
董进才大着胆子走到墙上挂的堪舆图前,指着大黑山附近:“这个大黑山马场,现在就掌握在冒顿手里,而它真正的主人,乃是来和亲的娜仁公主的,我们不如趁此机会,拿下马场,然后强留娜仁为人质,今后,何愁北疆和西疆大军缺马呢?”
永昌帝听了不由一喜,这也算是一个好办法,不仅解决了自己眼下的尴尬,还能彰扬国威:“董爱卿可有具体的谋略?”
“皇上且听微臣细说,北疆大营经过三年刻苦训练,新组建的快马营已经有了很强的实力,宝剑锋从磨砺出,快马营不拉出来实际演练,如何知道他们是不是能够打得了鞑子?我看,这一仗,就交给他们,具体指挥嘛,就让北疆元帅麾下的刘自力当,此人谋略过人,北疆军营中的将士,没有不佩服的。”
沈明熙说服了仁亲王,两人一起返回来,永昌帝已经被董进才蛊惑得心动不已,他忍不住盘算是不是让北疆军将出击一次,把大黑山马场抢回来。若是能够成功,不仅彻底灭了呼伦尔的威风,说不定从此以后,乖乖俯首称臣,成为巨荣藩国,连冒顿都深受打击,再也不敢和巨荣拼火。
永昌帝禁不住沉浸在自己的美妙幻想中拔不出来,沈明熙来了,和皇上没说几句话,就发现昔日的小伙伴又犯了异想天开的毛病:“皇上,实战演练的确是提高作战能力的最好方法,可是不是先打打小仗,让将士适应适应,然后再打这个打仗呢?何况,大黑山马场处在冒顿、呼伦尔和巨荣三国交界,防备本来就特别严密,守将也极为凶悍,只适合智取,不适合强攻,若是让钱隽带兵攻打,还勉强有几分获胜的可能,其他人,我很不看好。”
董进才哪里肯放过和沈明熙作对的机会,他给皇上说:“沈大人身处京城,连北疆到底是什么模样都没见过,哪有资格品这个评那个?”
沈明熙说话,从来不会给人留面子,并且,刻薄起来,那话说的,比刀子砍人还令人难受,他答道:“皇上,微臣是见识少,出的主意都是馊的,哪里没臣还好说,凡是臣插手的地方,日子没有好过的,比如说漕运,若不是宁大人帮着收拾烂摊子,咱巨荣这南北交通,早瘫痪了。”
前年冬天,大学士宁林提出改漕运为海运,董进才受几个漕运官员的蛊惑,似模似样地写了一篇很长的奏折,给皇上建议这个建议那个,结果照他的办法来,最后海运没改好,漕运却几近瘫痪,永昌帝大怒,把宁林发配去做漕运总督,宁林刚去那两个月,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人瘦得都脱了形,才把漕运理顺了,去年冬天,宁林不动声色开始了漕运改海运,现在成效卓然,不知为朝廷节省了多少银子,朝廷上下,都背后议论董进才,说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听到沈明熙提起漕运的事儿,董进才的脸涨成猪肝色,牙齿咬得腮帮子筋肉冒出,饶是他脸皮厚,此刻也是掩不住的恼羞成怒。永昌帝不耐烦地摆摆手:“就事论事!”“皇上,你好像忘了咱北疆大军和鞑子打仗,总是凭人多取胜,一般是四、五个打一个,新建的快马营,才两三万的人,可对面防守的鞑子兵,也有近两万的,什么时候我们的兵这么厉害,可以二对一了?建这个快马营最初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防止鞑子突袭,是专门救援用的,现在让他们当尖刀,别折了才好。”
第三百章 辩驳
董进才气得:“你不懂别瞎掺和,乌鸦嘴,出师不利,都怪你。”
“我说话要是那么顶用,那就每天诅咒你三遍好了。”
“你——”
永昌帝脸黑下来,是的,他是去过西疆的,当时若没有钱隽神出鬼没的用兵,那一场战争,还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仁亲王带着二十万大军,对付的鞑子也才三万余人,巨荣的兵,死的那个惨烈,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动不动就要面临野狼的威胁,鞑子兵有多彪悍,他是清楚的,他内心,一直有个心结,希望巨荣朝兵强马壮,不再受那些鞑子的威胁。可这个,到现在也不过是他美好的心愿而已,刚才董进才的话,只是勾起了他昔日的梦想,沈明熙兜头一瓢凉水又把他泼醒了。还是议和的好,然后和呼伦尔合作,巨荣出钱出粮出地盘,呼伦尔出兵马出将士,拿到大黑山马场,两家利益均分,巨荣得马,给呼伦尔一些粮食。
董进才一心希望北疆打起来,他不相信钱隽会比久经沙场的老将更会打仗,觉得他的名气,都是被人吹出来的,可惜到现在为止,巨荣再也没有一场像样的战争,没能再出一个英雄,把令他厌憎的人名气盖下去。钱隽不倒,沈家兄弟就不会倒,他董进才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没法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境界,他好恨!
永昌帝看着站在一边的仁亲王,老王爷竟然有些羞涩地低下头,他猜想肯定是沈明熙又出什么损招儿了,便摆手让董进才退出:“董爱卿,沈爱卿说得对,我们对付鞑子,必须出奇招才行,不可以兵对兵将对将的硬打,就算我们快马营的兵将已经很厉害了,也不能和他们硬拼,你回去好好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好计策。”
知道是皇上要把自己支开,董进才十分气馁,他蔫蔫地行礼退了下去。
永昌帝看着沈明熙:“好了,下一步怎么办,你说吧。”
“微臣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最好呢,让王爷大人向娜仁高娃公主求亲,咱们这边是三媒六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草原上却是自己挑婆家的,她只要点头,没人敢说不字。”
“可是……”
“这么说吧,微臣悄悄放出风去,就说娜仁高娃公主本是议和特使,见到王爷大人之后,便夜不成寐,是她闹着要替代乌云其其格公主来和亲,因为她是草原之王完颜格的唯一的传人,呼伦尔也无可奈何,这样,就不存在呼伦尔欺君的问题,同时,娜仁高娃公主肩负冒顿杀敌篡位的深仇大恨,嫁给仁亲王,是被王爷的英雄气概折服,是希望王爷帮她带兵打冒顿,这样,就没人议论什么了。”
永昌帝有些不太满意,沉吟着不说话。
“皇上,这样吧,第一步先放出风,就说娜仁高娃公主父王驾崩,弟弟被害,丈夫也被冒顿杀了,她肩负深仇,四处流浪,现在求到皇上这里。”
“嗯。”
“先激起诸臣和百姓的同情心,然后再让仁亲王去求亲,皇上觉得这样的安排好不好?”
永昌帝自嘲地一笑,他就不该担心沈明熙做不好,尤其是这忽悠人的事儿,没见过比他更精的,刚才他是故意说得含混而已。永昌帝走过去,伸脚去踢沈明熙:“你就作吧,小心王爷回头给你小鞋穿。”
“这个嘛,皇上放心吧,王爷有了新王妃,家庭和美,感谢我还来不及,哪里舍得让我难受?万岁爷,你的眼睛比我亮,难道看不出,朝廷里像董进才这样卑鄙无耻的没有第二个,像老王爷这样厚道的,也没有第二个的吗?”一句话不仅打击了他的政敌,还顺道把旧日姐夫的马屁拍了一下,仁亲王心情不由大感舒爽,觉得这昔日小舅子可比现任的大舅子好多了,同时,也多少激起一丝内疚,觉得愧对前妻留下的儿子,回到家碰上儿子,都忍不住挤出笑脸来了个和颜悦色,把钱隽惊讶得以为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因为北疆的事情一时没有定局,钱隽和文瑾就不得不滞留京城,虽然关于钱钱的流言不再猖獗,但文瑾带孩子参加宗亲之间的交往时,依然免不了有人对孩子特别关注,甚至背后指指点点,连金金都感觉到了,悄悄给母亲道:“宗学里有人说钱钱坏话。”
“别搭理,有人在害钱钱,他们想害你父亲,一时没法下手,便拿了钱钱下手,钱钱小,容易伤害。”
“这些坏蛋!母亲,我要好好读书,跟着爹爹练武,谁要再敢说弟弟一句坏话,我就把他打翻在地,让他永远记住这个教训。”
“好的,金金。但是,你要先保护好自己,明白吗?”
“明白,娘,你跟爹爹说的一样,不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呵呵,我儿好聪明。”
文瑾和钱隽仔细追查流言的起源,虽然最后没有确切的结果,但矛头却指向仁亲王妃和董侧妃。结合钱钱上一世带来的记忆,董侧妃的嫌疑最大。
显而易见,钱轩不成器,若是没了钱隽,金金又小,获益最大的自然非她莫属。另外,钱隽若是有了意外,沈明昭沈明熙兄弟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董进才趁机落井下石,说不定真的就把沈家兄弟打压下去,他爬到首辅的位置上。文瑾把自己的推测告诉了丈夫,她并不认为自己疑神疑鬼,无端给丈夫树敌,董进才所作所为明摆着呢。钱隽告诉文瑾,他会小心对付,并让文瑾千万不可鲁莽,有事一定要告诉他:“董进才心狠手辣,你千万不要轻视了他,一定要谨慎。”“夫君,他不会把目光放到我的身上,你才是董进才想要加害的,世子,告诫我的时候,你有没告诫一下自己?若是没有你,我和孩子的日子,可就悲惨了,钱钱总做噩梦,就是回想起上一世的事儿。”
第三百零一章 对付
钱隽好一会儿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他严肃地拍拍文瑾的手:“我不知道上一世发生了什么,既然能重新来过,我一定不会让你们母子重蹈覆辙。”
“嗯,我信你!”
沈明熙从皇上那里出来,并没有发动什么人去散播谣言,那样会引起皇上的防备,虽然他现在,只是个五品的上书房行走,不算是什么正式的官员,和兄弟俩都在皇上身边,这是很容易让人抓住把柄攻击的。
沈三夫人在生了儿子之后,如愿又有了第二个儿子,现在夫妻和谐,家庭宁静幸福,她苦守十多年,也算是终成正果了。
沈三夫人对丈夫言听计从,但她却不是没有能力的人,沈明熙回到家,想好计策,便问妻子:“你过几天不是要参加刘夫人儿子的大婚宴吗?她家邀请的客人中,有没有这样的女人——泪点低容易被感动,爱说话,并且也有感染力,为人信誉也过得去的?”
“老爷可是想要传开什么话吗?”
“嗯,这么回事。”
沈明熙把娜仁高娃的悲惨身世讲了一遍,他的口才,那首先把自己的夫人感动了,沈三夫人眼泪婆娑地道:“娜仁公主好可怜,也好有志气,一个女人家,到处奔波为丈夫和弟弟报仇,实在太不容易了。”
“是啊,所以,想让人帮她一把。”
沈三夫人想了想:“户部郭侍郎夫人可以试试,她是个好人,平日里朋友又多。”
户部就是后世的财政部,自然巴结的人多,郭夫人又是那样开朗热闹的性格,自然朋友多,沈明熙才不会让自己的夫人做枪呢,他追问:“这个郭夫人的朋友都有谁,说上几个。”
沈三夫人想了想,果然报出几个名字,沈明熙问清楚之后,便有了计划。
礼部尚书这天下朝,请工部秦侍郎吃饭,两人该说的说完,出来碰上了沈明熙和几个回京述职的同年,别人可以不理会,但没人不敢不把沈明熙当回事,于是一群人又重打鼓另开张,返回雅间,另叫了一桌酒席,两拨人遇上,各打各的算盘,回京述职的几个,官儿都不大,很想巴结上尚书大人和侍郎大人,而当着大家面儿,谁也都不敢开口,但都希望能多聊会儿,于是东拉西扯,各种不会引起别人反感但又能说嘴的事儿都被拉了出来,期间沈明熙状似无意地感慨了两句娜仁高娃公主乃女中丈夫,巴结他的人是最多的,于是就有人问到底什么意思,沈明熙便让礼部尚书给大家介绍,他已经定位为女中豪杰了,礼部尚书自然极尽可能地说娜仁高娃公主的好话,沈明熙偶尔补充两句,引导舆论导向,于是一群男人讲了半个时辰女人的故事。
秦侍郎当年是个穷举子,蒙岳父青眼,将女儿嫁给他,从物质到精神多方支持他科举,然后又一路提携,他才有今天成就,因而对夫人极好,他回家晚了,便自然而然地给夫人报告,遇到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娜仁高娃公主的事迹又是最容易赚取女人眼泪,引起她们共鸣的,于是在其后几天,秦侍郎夫人把故事讲给了郭侍郎夫人,郭侍郎夫人在刘家婚宴上又讲给了几个好朋友听,她的口才和影响力都比秦侍郎夫人强多了,于是,短短半个月时间,京城里的高门女子都知道了娜仁高娃公主的事迹,很多女人为她胆大包天竟然代替堂侄女来和亲捏一把汗,她们下意识地左右着丈夫的意识形态,等永昌帝真的在朝堂上召见鞑子和亲特使时,竟然多数人都对娜仁公主抱着同情和钦佩的心态,董进才纠集一帮门生跳起来横加指责,竟然没有几个人支持,沈明昭一句话都没有说,就把事情压下去了。
这天,在朝廷上正式论证此事,多数朝臣都持支持态度。
美云长公主的驸马出班奏对:“吾皇万岁,仁亲王妃失明已久,太医也束手无策,偌大府邸,不能没有女主人,不若皇上把娜仁高娃公主赐给仁亲王吧,和王妃并嫡,照顾老王爷的生活。”
钱先聪经过十多年的苦熬,现在也位列朝堂之上,他也往前一步,附和道:“正该如此。虽然我朝没有先例,但老王爷功高盖世,而王妃又有眼疾,不能掌控内庭,是该由皇家出面,为他解决这一问题。”
董进才这两天晚上几乎睡不着,但却怎么也想不出如何把这个提议压下去。虽然仁亲王再娶新妃,对世子钱隽没好处,但对他董进才,坏处却更大,妹妹这个侧妃,就再也没有出头的肯能,新仁亲王妃肯定会压制侧妃和瞎子王妃,那么,他的外甥钱浩,肯定也会深受打击的。钱浩在床上一躺就是小半年,现在虽然走路没有问题,但太医说了,绝对不可以劳累,更别提什么骑马射箭武术之类的训练了。妹妹不能掌控仁亲王府,他的发家计划便没法实施。
沈家把他盯得太死,董进才空有高高在上的权势,却没有发家致富的机会,他甚至还不如一个工部和漕运、盐道的实权官员来的富裕,仁亲王府那可是一座金库啊,他眼睁睁看着,却没法拿出来花费。
董进才坚决反对娜仁高娃公主嫁给仁亲王,他只能从鄙视娜仁的角度劝说皇上:“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娜仁高娃公主如此抛头露面,伤风败俗,怎能匹配仁亲王爷?不可!”
一下子出来十几个大臣,反对董进才的观点:“娜仁高娃公主怎能是不守妇道的女子?她为国家为丈夫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多少男儿都做不到这一步啊,虽然是异族女子,我们也该加以旌扬才是,现在经常有人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是我朝官员百姓真的道德败坏,而是我们对这方面的人和事旌扬不够,普通百姓没有效仿的范例。”
永昌帝深以为然,虽然他并没有最后下结论,但表情和行为,表明他是支持的,是喜闻乐见的。
董进才很不甘心,他再提反对的理由:“娜仁高娃父母兄弟全都横死,乃是不祥之人,她会把厄运带进仁亲王府的。”
“闭嘴!”皇上怒了,“娜仁公主明明是被冒顿害惨了,什么不祥之人,不祥的人能出生在王族之家吗?此事休要再提。”永昌帝害怕仁亲王不肯娶娜仁高娃,他后面的安排就没法进行下去了。
董进才当着满朝文武,被训得灰头土脸,这人丢得实在太大了,他不敢再说什么,朝廷上跟随他的人,也都闭上了嘴巴,永昌帝在七嘴八舌的支持声中,满意地露出笑容。退朝回宫,他歇了午觉起来,宗正大人求见,他就站在朝堂上,早朝发生的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他对娜仁高娃公主是赞赏的,同时,也觉得让她联姻,好过给皇上身边,再塞一个异族女人要好。好歹梅贵妃还有汉人血统,她的孩子又是皇上唯一的子嗣,将来继承皇位也勉强可以接受,但鞑子女人就不一样了,是绝不可以在宫里给予很高的地位的。
这个想法宗正大人当然不能说出来,若是娜仁嫁给仁亲王,和亲就算完成了,皇帝便没有理由非娶一个鞑子女人。
“皇上,娜仁高娃公主在北疆女扮男装签署了和平协议,和老王爷有一面之缘,皇上也该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对这样刚烈能干的女子,多一份包容和庇护吧,若她嫁给仁亲王,谁还敢说一句抛头露面之类的话呢?这事儿于朝廷于个人,都是有好处的。”
“宗正大人所言极是。”永昌帝颌首表示赞同。呼伦尔送给他的两个舞姬,现在正得宠,皇帝唯恐外面的人知道,御史上书说东道西,因此,尽量让娜仁高娃公主吸引了多数人的目光,他才能暗度陈仓,不动声色地将两个绝色美人安置下来。这两个鞑子女人,并不是普通舞姬,一个是冒顿篡位前右贤王之女,父亲被冒顿杀了,一个是呼伦尔王妃兄弟的女儿,她们恨冒顿,希望和亲成功,对永昌帝也特别崇敬,觉得他是比她们的大汗还要有能耐的博格达汗,永昌帝每次看到她们崇拜到如敬神一般的目光,男人的虚荣心里就得到大大的满足,现在对这两个女子特别好。
有沈明熙暗中推动,朝臣上下都接受了娜仁高娃公主,永昌帝见时机成熟时,下旨让仁亲王和娜仁高娃公主成亲。
董侧妃见兄长没能顶住压力,竟然让这件事情做成了,非常失望,也非常伤心,仁亲王现在又有了一个正妃,那她就再也没什么戏唱了,别说将来能被扶正,就连眼下主持中匮的权利,也保留不下。杨侧妃见事情对她很不利,果断掉头抱文瑾的大腿,好歹男人活着,还能庇护一二,等男人死了,仁亲王府的正经女主便是世子妃,她一直拉拢示好,不信将来容不下自己一年几百两银子吃饭穿衣带丫鬟婆子伺候的费用。这一回仁亲王特别清醒,当宗正来问婚事谁负责时,毫不犹豫地说是世子妃,宗正一走,他就让王妃交权,家里的中匮,无论大小事务,全部由世子妃负责。他知道儿媳妇能干,也知道儿媳妇和自己的几个女人不和,仁亲王猜测,世子妃会趁此机会,反攻倒算,借口整顿内院,肯定会清理一遍账目和库房,这样,等新王妃进来时,世子妃该得罪的人都得罪过了,该整理的内务也整理好了,他心仪的女人就能顺顺当当坐享其成,并且还能和现有的几个女人和平相处。
第三百零二章 连锁反应
文瑾当时设计时,钱隽把呼伦尔家族的女子挨个研究了一番,从年龄到长相以及性格和经历,最后挑出娜仁高娃,她人长得美,性格刚强,但该低头时,也懂得以柔克刚,父亲弟弟丈夫这些都是她人生中的依仗,一夜之间,都没了,她穿着男仆的服装潜逃出来,投奔呼伦尔,在这里,她一面积极配合呼伦尔,说服父亲的旧部反对冒顿,一面又能够一切围绕着呼伦尔转,放弃自己乃是草原最高贵的身份。文瑾觉得,她为了收回封地,消灭冒顿,肯定愿意来和亲,并且,她是个聪明女人,也肯定愿意委屈自己,迎合仁亲王,嫁到巨荣来,获得这边的支持,完成她的报仇大业。
事情果然如此,仁亲王代皇帝去北疆见呼伦尔的特使,娜仁高娃果然听从安排,先是女扮男装和仁亲王接触了一下,随即便对这个老男人十分满意,仁亲王虽然年纪大,但他不像其他贵族男子,整天声色犬马酒池肉林,而是坚持锻炼,生活也比较节制,到了现在,依然身板挺直,风度不减,反而因为年龄,使他显得更加成熟稳重、威风凛凛,这样的男人,才是女人心目中可依赖的对象。
娜仁高娃公主这才以女性面目和仁亲王接触,并且不放弃任何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快,她的美丽热情、刚柔并济、狡黠可爱、风流体贴,给仁亲王留下很深的印象,把仁亲王迷得不知今夕何夕。
刘彩琴瞎了之后,仁亲王就再也不爱她,只是需要这样一个傀儡而已,现在,他的一腔爱意终于有了着落,就是回到京城,还对娜仁高娃念念不忘,只是苦于没法给皇上说明,只好压抑一肚子的爱恋,躲在王府自怨自艾,这时,沈明熙让礼部的官员和仁亲王接触,趁机蛊惑他去皇上那里,一是为娜仁高娃说情,二,也是为自己争取。现在,一切都随了他的心愿,仁亲王高兴地走路都轻飘飘的。
仁亲王自己满意了,却把麻烦一股脑扔给了世子妃萧文瑾,钱隽闻讯去找王爷要帮老婆说声拒绝,内院的女人已经和文瑾杠上了——王妃是第一个去找文瑾的,这个瞎子,还不接受教训,依然用她的眼泪攻势对付文瑾,她当然不会像对付仁亲王那样未语泪先流,而是坐在文瑾的花厅,先是责问,然后就是嚎啕。
“王妃,你这眼疾,就是眼泪流的太多了,太医不是一再告诫让你别哭吗?”文瑾连心情都不用隐瞒,满脸的讥讽,冷冷地道。
仁亲王妃果然抽噎了一声,停下了。
“王妃呀,我一向对管理中匮的事儿不感兴趣,并且现在也不想从你手里接什么账目,关于这个问题,我劝你最好去找王爷,把账簿都给他算了,至于府里迎娶新王妃的事儿,那也是有宗室那边管着,我没必要操那么多心,你也别在我这里哭哭啼啼,瞧,把子夜都吓哭了。”
“你别说得这么好听,若不是你在王爷跟前蛊惑,他能让我交出中匮吗?”
文瑾烦了,不客气地道:“王爷什么时候听过我的话?我若是想要管中匮,也容不得你一个眼睛看不见的人一直攥着这个权力。我是不屑和你争,不要以为谁都是好欺负的,春兰,送客!”
“你,你,你敢把我赶出去?”仁亲王妃气得跺脚,喋喋不休地指责文瑾不孝,却听见脚步声和小孩子依依呀呀学语的声音从身边经过,一路去了外面,世子妃这是懒得搭理她,仁亲王妃一口气差点没上来,就这么气死过去。
“走,去王爷那里。”她还当自己是当年那个花容月貌娇媚无比的年轻小女人呢,一路上由老妈子搀扶着,哭哭啼啼去找王爷,仁亲王身边的太监景烟却早早就拦在半路上:“王爷有国事要忙,不管是谁,都暂且回去,切勿打扰。”
“不行,我要你立刻给我通传,我要见王爷。”
景烟懒得和她一个蛮不讲理的瞎子罗嗦,叮咛手下几个小太监:“挡在这里,若是放了谁过去打搅了王爷处理大事,板子伺候。”说完一甩袖子走了,仁亲王妃被几个小太监死死挡着,无论威胁利诱还是撒泼耍赖,对方都是一副极其耐心的解释:“王妃请体谅小的,王爷发的话,小的哪有敢违背的?”
仁亲王妃也哭累了,闹也闹乏了,最后灰溜溜返了回去,她知道,在这个富丽堂皇的王府里,她的好日子将要一去不复返了。
最焦急的要数董侧妃了,她听到消息,就去了娘家,董进才正在家气恼呢,他没想到自己的如意安排,就这么轻易被对手搅黄:“仁亲王个老匹夫,都多大年纪了,还要娶妻子,全国上下,没你这么不要脸的,几百年没有第二例——并嫡,亏你想得出来。”他是后悔啊,当时为何自己没想出这一招儿,让妹妹早点坐上王妃的宝座呢?为何傻傻地只知道等待仁亲王妃自己去阎王那里报到,腾出空位给妹妹?他又气恼,为何给仁亲王妃下的是慢性的毒药,最少要一年才会发病,半年后才会死亡?若是用急一些的毒药,现在问题不就已经解决了?还有这个仁亲王妃,动不动便请什么太医,害得他不得不小心谨慎,唯恐有一丝的疏忽,露出狐狸尾巴来。两年来,妹妹做小伏低地与她虚与委蛇,这些委屈竟然都白受了。董夫人面对哭哭啼啼的小姑子,心里十分厌烦,当年她被选入宫,因为丈夫的官位不够,按道理只能做宫女,可消息过来,说是被太后看中,留在慈宁宫,全家人别提多高兴了,谁不知道皇上至孝,而且后宫空虚,原以为美丽绝伦的董艳萍,会和皇上不期而遇,然后成功吸引了陛下的注意,再然后,一步一步升上来,成为皇上的嫔妃,那时候的董家人孤陋寡闻,以为董艳萍已经是人间绝色,他们翘首以待,满腔希望她能迷住皇上,董家也弄个皇亲国舅过过瘾,谁想美梦还没来得及做出来,一瓢凉水便倾泻而下——董艳萍被太后赐给了仁亲王,还是个侧妃,虽然还挂了个妃字,可这亲王侧妃和皇帝的嫔妃,差距岂止天和地?为了培养小姑子,丈夫和她节衣缩食,请了最好的女先生教读书识字,还有从宫里出来的老嬷嬷教她规矩,董夫人节衣缩食,没想竟然是这样的结果,就在她心灰意冷时,男人先想通了:“亲王的侧妃,好歹也是妃,总好过给太后做宫女吧?我打听了,宫女只能升为女官,要想成为皇上的女人,还有好大的距离。”
第三百零三章 挑唆
“可是,我们的一番心血,不就白费了吗?”
“不妨,听说仁亲王对自己的女人很好的,而皇上对他又很好,咱们不如找个借口,多去亲近亲近。”
当时仁亲王妃眼睛看不见,钱隽失踪,钱轩不成器,仁亲王在多重打击下,过得特别颓废,王府的规矩也讲究不起来,董进才厚着脸皮频频造访仁亲王府,在王爷面前卖弄本事,又指点妹妹邀宠卖好,终于哄得王爷对他们青眼有加,在仁亲王的关心下,董进才的官儿顺溜溜就升了上来,董侧妃怀孕后,杨侧妃莫名其妙得了一场大病,差点去了阎王殿报到,虽然最后活了过来,太医却断言她再也不会生育,董侧妃生下儿子,在王府的地位,一度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