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夺权-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看长孙逊越满意的文德帝,挥手赶女儿离开。
望舒有些啼笑皆非,又知父皇有很多事要问阿逊,这才寻了理由打发她离开,无奈应下之后,她看了长孙逊一眼后才带着白芍茯苓四人离开。
“阿逊贤侄,请坐。”
女儿一离开,文德帝就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看着长孙逊。
长孙逊从善流的坐下,文德帝才道,“阿逊贤侄,朕今日有接见大周皇帝派来的使臣,大周欲和我楚漠两国结盟,朕听太女说,阿逊贤侄你和大周太子师出同门,那大周太子,品行如何?”
看着文德帝饶有兴致的眼,长孙逊脑中过了一圈后,面不改色地回道,“贺兰叔叔,大周太子只是曾跟着阿逊的师傅学了几年,师傅并不曾收他为弟子,所以阿逊和大周太子,称不上师出同门,至于他的品行,阿逊听闻,他不但阴险狡诈、更是心狠手辣,表面上看世人对他评价甚高,实则他是一个惯于借刀杀人、口蜜腹剑的两面三刀之辈。”
听完长孙逊对大周太子的评价,回想自个女儿对大周太子的评价,文德帝心中了然,看来长孙逊是知道大周太子此行企图,所以才这般不遗余力的狂贬大周太子啊。
“阿逊贤侄,舒儿对大周太子的评价可不像你所言这般,舒儿告诉朕,大周太子乃光明磊落的谦谦君子,阿逊贤侄你是不是对大周太子有失偏颇?”
咳嗽一声后,文德帝正义凛然地看着长孙逊道。
长孙逊面无虚色地摇头,很是义正言辞地回他,“贺兰叔叔,大周太子惯会骗人,绾绾单纯善良,一时被大周太子温润如玉的外表所欺骗而已,贺兰叔叔你放心,绾绾她很快就会识破大周太子伪善的面貌。”
听他说自个女儿单纯善良,文德帝的眼皮忍不住狠狠一跳。
将整个北漠攻下改朝换代的大汗,似乎和单纯善良沾不上边啊……
阿逊贤侄,你撒起谎来,面不改色心不跳,这样真的好吗?
忍着心头的笑意,文德帝一脸讶然地道,“朕还以为那大周太子和善英明,看来道听途说终不可信啊!”
“贺兰叔叔英明。”
长孙逊适时拍上一句马屁,心中却将宴殊二字狠狠咀嚼了一遍。
他就知道,宴殊那样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怎么会巴巴远离大周跑来西楚,哦,现在已经是楚漠国了。
“阿逊贤侄,舒儿说及笄之后要去秦古国,你——”
文德帝探询地看着长孙逊,如今他已是一国君王,只怕是不能随舒儿前往秦古国了。
长孙逊却道,“贺兰叔叔放心,阿逊会陪绾绾一起前往秦古国。”
得了他的回答,文德帝才算是真正放下心来,身为一国君王,肯离开朝堂陪女儿去秦古,可见在这长孙逊的心中,女儿要比皇权来得重要。
“你如今已是燕梁君王,若久离朝堂,怕是有所不妥?”
文德帝正眼看着他道。
长孙逊浅浅一笑,“您放心,燕梁朝堂很是安稳。”
云家早就倒了,不安份的人也早成了他刀下亡魂,这几年他没陪在绾绾的身侧,就是回了燕梁处理早该解决的事情。
见他这般自信,文德帝也就不再多说,转了话题道,“再过三日就是舒儿的及笄日,朕想在她及笄日上将你二人的事定下来,你看?”
长孙逊心中一喜,“好,阿逊愿意。”
“朕该问的也都问清楚了,阿逊贤侄,陪朕走走吧。”
文德帝起了身,缓缓向外行去,长孙逊也跟着起了身,紧紧跟在他身后。
二人慢慢朝御书房的方向行去,到了御书房后,文德帝迈进去看着女儿道,“舒儿,长孙逊在外面,你带他在宫中转转。”
望舒迈出御书房,看向在门口等着的长孙逊,浅浅一笑,“阿逊,你随我来。”
她带着长孙逊朝御花园行去,花园中百花盛放,端的是妍丽之极。
“阿逊,等过了及笄,我们就去秦古可好?”
行至一丛花前,她停了脚转了头,看着长孙逊道。
长孙逊轻轻点头,“好。”
“父皇他可是想在我及笄当日,宣布我们的婚事?”
长孙逊目中带了笑意,“是,绾绾,你可愿嫁我为妻?”
望舒轻轻点头,旋即又皱着眉头道,“可我暂时不能随你回燕梁,至少得等——”
“将来你登基为帝之后,世上就再无燕梁国,只有楚漠,绾绾,这些我早就考虑好了,你不用担心。”
长孙逊打断她的话,上前一步握住她的手,又道,“等将来,我们生下皇儿,等他长大之后,你将皇位传给他,我们就可以隐居山林,好不好?”
望舒小脸染上红霞,娇嗔地瞪了他一眼,亲都还没成,他就想得这么长远。
不过,若是将来皇儿长大,她的确有将皇位传给皇儿,然后和他隐居山林的打算。
“绾绾,宴殊不是你想的那般光明磊落,你离他远一点。”
看着她红艳艳的小脸,长孙逊好不容易才将心中想要凑过去亲上一口的冲动压下,逼着自己不去看那诱人之极的小脸蛋,轻声道。
望舒不由摇头浅笑,总是这样,只要她一提及宴师兄,阿逊就会不开心,她能理解阿逊为什么会这样,毕竟重生以后,她记得宴师兄却忘了他。
“阿逊,晏——他如今已是大周太子,我也不是从前的郦望舒了,我和他,此生再无相认可能。”
正眼看着长孙逊,她无奈地道。
那一句我和他,此生再无相认可能成功地取悦了长孙逊,他含笑点头,“绾绾,他这次是有所图而来,只怕不会轻易放弃,你可得小心谨慎行事。”
望舒只是摇头,这里是楚漠国,宴师兄又是光明磊落之人,哪会做出什么出格之事,阿逊过于小心了一些。
只是这些话她并不想和阿逊说,毕竟阿逊对宴师兄成见很深。
*
楚漠行宫,西宫主院。
偌大的宫殿里,地上铺着厚厚一层毛毡,靠西的墙侧,放着一张软榻,软榻的边上,摆着一张美人椅,椅上坐着的男人,闭着双眸,似已进入梦乡。
男人身后,两个宫女装扮的女子静静站着。
“太子殿下,萧大人求见。”
内侍轻手轻脚走了进来,小心冀冀地禀报。
男人陡然睁开双眼,“让他进来。”
内侍弯着腰退了出去,不多时,就有一面容清秀的身着大周朝服的年轻公子迈了进来。
“回禀太子殿下,微臣已经查明,行宫东宫,住的是燕梁君王,文德帝已命人将燕梁君王带进宫中。”
萧怀安恭声禀报,心中却有些惴惴不安。
太子殿下此行,是为求娶楚漠太女殿下,可文德帝却只召燕梁君王进宫,自家太子却没一同召见,两相对比,显然文德帝更看重燕梁君王。
“那个太女殿下,你们可有查到什么没有?”
宴殊眸中精光一闪而逝,心中却有着淡淡的疑问。
长孙逊心中,明明只有着师妹一人,师妹死后,长孙逊性格大变,短短几年时间,将燕梁朝堂控于他手,如今,更是坐上燕梁君王之位,若他心系师妹,此次前来楚漠,又是为何?
“太子殿下,微臣听闻,几年前,燕梁国君尚是国师时,曾到过西楚国,说是追随神谕而至,并言季姑娘乃巫神之女,当时西楚的建元帝,这才封了季姑娘为长安郡主,不过随后,燕梁国师就回了燕梁。”
萧怀安将他探听到的事一一转述,末了道,“殿下,会不会因为那太女是巫神之女的身份,燕梁国君才会这般看重于她?”
巫神之女?
宴殊眉头微微皱起,燕梁信奉巫神,长孙逊若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离开燕梁前来楚漠,倒也说的过去。
“殿下,七公主求见。”
内侍又奔了进来,小心冀冀地禀报。
宴殊向萧怀安看过去,萧怀安会意,弯腰退了出去,门口正等着的七公主见了他,柳眉轻蹙,“二公子如今,倒是唯太子哥哥马首是瞻了。”
萧怀安眉眼纹风不动,“七公主说笑了,微臣乃奉皇上之命护送太子殿下出使楚漠,奉的乃是皇命,七公主还请慎言。”
他说冠冕堂皇,七公主却是冷笑,还想说什么,内侍已经奔了出来,“七公主,殿下让您进去。”
七公主就瞪了萧怀安一眼,冷哼一声后莲步轻移,迈了进去。
萧怀安看着她的身影,目中却也露了一丝讥诮。
不过是个被皇上放弃了的前来和亲的公主而已,却还在他面前摆着公主的架子,只可惜的是,这公主的架子,也摆不了几天了!
“云彩见过太子哥哥。”
进去之后,七公主看着坐在美人椅上的宴殊,弯腰福礼。
宴殊摆手,淡淡看着她道,“七妹可是有什么要和本宫商量?”
七公主点头,坦然道,“太子哥哥,让云彩和亲可以,但需得让云彩自己选择。”
起初听到父皇命她随太子哥哥一道前来楚漠,她心中就已明了,父皇是让她来和亲的,她原也没想到,曾经那么疼爱他的父皇,只因为太子哥哥一句话,就将她送到楚漠来和亲,从前父皇的宠爱,转眼就成了刮骨的刀刺进她心口,身为皇家公主,这是她的不幸,亦是她的命。
她能博得父皇的宠爱,无非是因为她向来善于察言观色,不会说一句让父皇不满的话更不会做让父皇不喜的事,是故,在父皇命她随太子一同前往楚漠国时,她没有闹腾,坦然接受。
因为她知道,即便她闹,父皇也不会改口,既然这般,倒不如乖巧听话,反倒能让父皇好歹怜惜她这个女儿一些。
因为她的乖巧听话,这才让她有足够的底气和太子谈条件,要她和亲可以,让她自己选择和亲的夫君人选。
015
终于,到了太女殿下的及笄日,因着文德帝非常看重太女殿下的‘及笄礼’,所以这一日,文备帝大赦天下,普天同庆,百姓们很是爱戴太女殿下,听了皇帝大赦天下,自然更是欢喜。
一大早,宫中就忙碌不停,宁公公亲自监管,安排一众大小太监和宫女们准备太女殿下行‘行笄礼’所需的物品,夜郡影带着两万锦衣将整个皇宫守得有如铁桶一般,以防出什么岔子。
皇室宗亲、满朝文武百官各自携带着家眷往东宫参加太女殿下的及笄礼。
不同于以往各地藩王不愿进京,这一次太女殿下及笄,宣亲王府的老王妃老王爷和宣亲王贺兰离墨一家三人,早早就由陇西回了上京参加太女殿下的及笄礼;战北王府,如今已是战北王的边墨砚也在两天前赶回上京城。
不但楚漠两位藩王主动回京参加太女殿下的及笄礼,燕梁君王和大周太子殿下也不远千里来到楚漠上京,文武百官们对这两位的到来意图心知肚明,女子一过了及笄就可嫁人,这两位显然是打算求娶太女殿下。
只是——太女殿下将来可是要登基为帝的人,所以百官们对燕梁君王和大周太子的求娶,并不抱热忱。
一国太女,怎么可能嫁到异国,将来这偌大的楚漠,还得靠太女殿下支撑呢!
庄重大气的东宫大殿,丝竹管弦之乐欢快无比,随着一曲高山流水音毕,担任赞礼的礼部尚书秦大人宣布开礼,文德帝率先发话,一番感慨过后,文德帝就请宣亲王府的老王妃出席为太女殿下加冠笄。
宣亲王老王妃起身,走向大殿中央,乐起之后,赞者宣亲王府老王妃和太女殿下皆入场。
一身明黄太女袍服的望舒缓缓行至大殿中央的宣亲王老王妃身前,缓缓坐在殿中央的软席上,老王妃高声吟颂祝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念完颂辞之后,老王妃亦跪坐下来,拿起羊脂玉雕双龙逐日的梳子给她梳头。
梳完之后老王妃净手,文德帝拿出太女正式发冠为她束上,待文德帝为太女殿下束上发冠之后,老王妃才从站在一侧的赞者手中所端的托盘缓缓取过一枝冠笄、冠朵,细心地插到太女殿下的头上。
完成后,太女殿下揖手拜谢,然后退了下去。
等她换好一身素衣襦裙再次迈进大厅,然后面向文德帝行正规拜礼,是为第一拜,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之后老王妃为她行二次加礼,宫女奉上发钗,老王妃伸手接过,行至太女殿下面前,高声吟颂祝辞,“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念完之后,老王妃将太女殿下头上的发笄取下,然后为太女殿下簪上发钗。
二次加礼完成之后太女殿下再次退下,换上曲裾深衣出来,面向长辈再行拜礼。
拜完之后是加次加礼,老王妃接过宫女奉上的钗冠,行至太女殿下身前,高声吟颂祝辞,“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然后又取下太女殿下头上二次加礼时她亲自簪上去的发钗,再将钗冠冠上。
太女殿下再次退出大殿,更换上宫中公主的大袖长裙礼服出来,面向挂图,行拜礼,这第三拜,是表明传承楚漠文化报效江山社稷的信念。
当她拜完之后,文德帝肃穆的脸上,就有了淡淡的怅然,一晃女儿就长大成人了,行完这及笄礼,就代表她已成人可以嫁人了,一想到女儿转眼就要嫁给长孙逊,文德帝的心里,又是欣慰又是失落。
在经过置醴、醮子步骤后,便是为太女殿下取字。
文德帝看着跪在他膝前的女儿,开始念祝辞,“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辰德甫。”
望舒恭敬答,“儿虽不敏,敢不祗承!”
然后伏身拜下,而后起身一一向正宾宣亲王老王妃、宾客纷纷行礼言谢。
她一一谢过之后,礼部尚书宣布,“礼成。”
一声礼成之后,坐在右席之首的大周太子正准备起身,左席之首的燕梁君王长孙逊却抢先一步起身,很是诚恳地看着文德帝道,“朕对太女殿下是爱慕已久,故此次不远千里而来,为的便是求娶太女殿下,两国缔结秦晋之好,从此往后,两国唇齿相依,共建两国辉煌。”
文武百官们听了长孙逊这大胆直接的求娶之言,一个个不由在心里掂量开来。
燕梁国乃强国,燕梁君王又是个有手段的明君,这太女殿下若是嫁给燕梁君王,两国自然不会再有战事,可问题在于,太女殿下将来也要登基为帝的,两个君王,一嫁一娶,住在谁的国家显然都不成,异地而居?更不现实!
于是百官们纷纷朝高座上首的文德帝看过去。
文德帝面上似有为难之色,正欲开话,那边右席之首的大周太子宴殊,豁然起身道,“皇上,本宫对太女殿下亦是倾慕已久,本宫在此恳请皇上您将太女殿下嫁与本宫为妻,本宫在此立誓,今生只娶太女殿下一人,永不纳妾。”
百官们没想到大周太子在燕梁君王求娶之后,还不肯放弃,紧跟而上,一个个不由得有些瞠目结舌。
相较燕梁君王的求娶之言,大周太子的求娶似乎更有诚意啊。
一句永不纳妾,岂不代表着大周皇室将来的子嗣,只能出自他们楚漠的太女殿下所出,若果真是这样,大周的江山将来就由他们楚漠太女殿下所出来继承了,这对楚漠来说,可谓是赚了啊!
两相权衡之后,百官们心中的天平自然倾向大周太子,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文德帝,心道这么好的事,皇上您就应了吧。
文德帝朝大周太子望了过去。
但见这太子一袭深色华服,神态从容温和,额头高洁,眉如淡月,眼如寒星,鼻梁秀挺,肤色洁白,极为清俊,虽比长孙逊稍逊了那么一筹,可显然也是个人物。
自家女儿对这大周太子评价相当高,而长孙逊则说这大周太子是个惯会口蜜腹剑的两面三刀之人,虽对长孙逊所言不尽信,可由他刚刚求娶所说只娶太女殿下一人为妻,永不纳妾之言,文德帝却是半信半疑的。
这世上,立誓的人多了去,真正能做到信守誓言的,却寥寥无几,大周太子这一言行,倒当真有些符合口蜜腹剑这一说辞。
文德帝久久不说话,宴殊的心中便有些不安,同时又有些懊恼。
他当真是小看了长孙逊,只道长孙逊心中只得师妹一人,再不会娶妻,如今想来,却是他看错了人。
长孙逊既然已成燕梁君王,身为一国之君,看重的自然是这大好的江山社稷,至于儿女私情,怕是早就抛一边了,而他却深信长孙逊心中只得师妹,完全没有想到长孙逊竟也是打着求娶楚漠太女殿下的念头,失策啊!
长孙逊贵为一国之君,燕梁在他的带领下又很是强悍,他虽是大周太子,身份虽也不低,可比起长孙逊,始终还是差了一点,楚漠皇上,怕是更看重和燕梁结盟,而非和大周结盟。
楚漠早已不是昔日那个弱国,若楚漠和燕梁联姻结盟,大周的江山,岌岌可危!
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长孙逊也会求娶楚漠太女,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感觉可当真让人难受之极!
长孙逊淡淡的眼光朝宴殊扫过来,唇畔勾出一抹讥诮。
转头看着文德帝,长孙逊道,“我以为,这天下立誓之人多如过江之鲫,可真正能做到信守誓言的却又屈指可数,大周太子这一誓言,不足以让人信服,当然,我也能做到,此生只娶太女殿下一人为妻,永不纳妾。”
百官们听了这话,一个个又不由得在心中掂量起来。
而宴殊,在听了长孙逊的话后,面色无并波动,更无气恼,只淡淡一笑道,“太女殿下人中凤姿,宴殊敬慕不已,自是会信守誓言。”
望舒不由讶然,前世宴师兄给她的感觉,就像跳脱尘世的仙人,不会沾染尘世半点,哪里能想到,有朝一日,这世外仙人,竟然也会动了七情六欲,而他求娶的人,还是她。
想了想,她缓缓走向大殿中央,看着文德帝道,“父皇,儿臣于危难之时,燕梁君王曾多次伸手相助,儿臣意属燕梁君王,还请父皇下旨。”
一边是阿逊,一边是宴师兄,她不愿这二人因为她而闹得如此之僵,也不愿父皇为难,索性站了出来自己决定,这样一来,阿逊也不会再气恼宴师兄,而宴师兄,也会知难而退。
百官们见太女殿下表了态,就朝大周太子投去一个惋惜的眼神。
早在长孙逊出言求娶之后,宴殊就知会有这样结果,是以这会子倒也没什么失态,只淡淡道,“既然太女殿下意属燕梁,倒是本宫唐突了。”
他这番言语,倒让文德帝高看了他一眼,虽有些惋惜,却也松了口气,点头道,“如此,甚好,朕今将太女殿下,许与燕梁长孙逊为妻,将来太女所出子嗣,回楚漠继承帝位,长孙逊,你可同意?”
长孙逊微笑点头,“朕愿意。”
反正将来燕梁都要并入楚漠,两国合二为一,不管将来是皇儿还是皇女,得早早养大成人,他才能和绾绾隐居于山林悠闲度日。
文德帝甚是满意的点头,宴殊眸光一闪,又起身道,“皇上,我大周愿意将七公主嫁入贵国和亲,以结两国和盟,不知皇上可否同意?”
文德帝一怔过后立时点头,又道,“贵国有此诚意,我楚漠自是欢迎之至,只是朕无意纳妃,如今楚漠也只得两位尚未婚配的皇室宗亲,怕是会委屈了贵国公主。”
坐在宴殊身侧的七公主宴云彩悄然起身行至大步,弯腰福礼过后方道,“皇上,云彩不远千里为结两国和盟,并不委屈,贵国宣亲王年少有为,云彩仰慕已久,愿嫁宣亲王为妃,还请皇上成全。”
宣亲王府的老王妃不由愕然,招了眼朝那大周公主细细看了过去,见这公主一件长曳及地的五色彩裾,身材高挑,乌黑如云的秀发被一根玉簪优雅的绾于脑后,丰姿嫣然,淡雅闲逸,倒也不失一国公主的气度。
打量完大周公主,老王妃又转头看向自个孙子,见他神色淡淡,虽没欣然却也没厌憎,恍似如今在讨论的,并不是他的亲事一般。老王妃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孙子年少有为是实话,可这性子,委实冷冽了一些。
文德帝听见大周七公主的话,看大周太子并未出声,显然也是赞成的,他心中也就有了数,转头看向宣亲王老王妃道,“皇姑祖母,您意下如何?”
老王妃转头看着贺兰离墨,贺兰离墨轻轻点头,老王妃就起身道,“臣妇但凭皇上做主。”
这也就是愿意的意思了。
文德帝看着大周太子宴殊道,“如此,贵国七公主可下嫁我楚漠宣亲王为妃,太子可是同意?”
宴殊起身道,“多谢皇上成全。”
文德帝点头,然后道,“传朕旨意,兹有大周公主娴熟大方,端庄贤惠,朕见之甚悦,特赐婚于宣亲王为妃,择日完婚。”
“云彩谢皇上隆恩,皇上万福金安。”
没料到这桩婚事竟来得这般容易,宴云彩不由得松了口气,福身行礼谢恩。
宣亲王老王爷老王妃以及贺兰离墨也上前谢恩,宴云彩偷偷瞄了一眼贺兰离墨,见他一脸淡然并无喜悦却也没有不喜之意,她心中这才放了心。
太女殿下的及笄盛礼,最终完美结束。
而这隆重的及笄盛礼,在很多年以后,还让大臣们津津乐道不已。
夜幕降临,倚在院中的宴殊眺望着天空,一颗颗亮闪闪的星星,镶嵌在黛色的夜幕上,像熠熠生辉的宝石。淡淡的弯月,隐隐地悬在天之一隅,酷似那人笑弯了的眉……
只可惜,那人,早已不在人世!
“殿下,微臣失察,甘愿领罪。”
萧怀安惴惴不安的上前,跪地请罪。
他没能查探出燕梁国君长孙逊竟也是为求娶楚漠太女殿下而来,才让太子殿下的求娶落空,一想到太子殿下回到行宫之后,那森寒的脸色,萧怀安心里,就一直揪着。
宴殊回头,淡淡看着他,半晌方道,“连本宫都没能想到,何况是你。”
萧怀安一愣,太子这话,难道是不追究他的责任了?
“起来,随本宫前去拜访燕梁国君。”
宴殊转身,负着双手朝庭院外行去,萧怀安拭去额头冷汗,暗道一声侥幸,紧紧跟上。
进了行宫的东宫之后,有护卫进去禀报,尔后请二人进去。
看着坐在椅上一脸慵懒的长孙逊,宴殊淡淡一笑,“多年不见,阿逊已变得让我刮目相看。”
萧怀安听了这话,心中不由盘算开来,听太子这意思,太子和这燕梁国君,竟是旧识?
长孙逊凤眸一眯,看着宴殊略显讥诮,“你却还是没变,还和从前一样阴险狡诈。”
萧怀安不由皱眉,朝太子望了过去,任谁听见这样的话,只怕都会生气。
宴殊眉头轻轻皱起,“阿逊,你对我的成见如此之深,可是有什么误会不成?”
跟着无上真人的那几年,他自认对长孙逊很是客气,并无得罪之处,可长孙逊却不知为何,总是看他不顺眼,无论他说什么,长孙逊总是眼不是眼鼻不是鼻的看他。
长孙逊淡淡摇头,“没有什么误会,我只是不喜欢你,看你不顺眼而已。”
宴殊哑然无语,若他只是因为看他不顺眼,就对他百般挑剔,那任他再怎么做,也顺不了长孙逊的心。
“阿逊,你这性子倒还和从前一般,若师妹知道你如今也已定亲,想必会很欣慰。”
半晌,他转了话题,双目略带欣慰地看着长孙逊。
长孙逊嗤笑一声,“你不必用拿师妹来试探我,也不必用这假惺惺的表情看着我,我如今对你客气,还是念在师妹的情份上。”
晏殊脸色稍显僵硬,不过片刻又恢复淡然,垂眸道,“你纵然再看我不顺眼,我也不会怪你,再过几日就是师妹的忌日,我想回师傅身边祭拜师妹,你可要同行?”
“我劝你别去扰了师傅的清静,你即便去,师傅也未必就会见你,至于师妹,更用不着你去祭拜。”
长孙逊冷然的双眸紧紧盯着他,又道,“还有你最好老实一点,将你放在秦古边境的兵收回去,若不然,我不介意先替修远灭了你大周。”
宴殊淡然的脸色,并未因他的话而生变,只目光淡然地道,“我将兵放在秦古边境,并不是想攻打秦古,而是因为阿逊你,你不是放了十万大军在秦古边境吗?”
------题外话------
再过几章节就要大结局了,谢谢亲们一直的支持
016 大结局(一)
秦古国,京都昭京。
自女帝驾崩,新帝登基之后,秦古国并未因为女帝的驾崩而崩塌,新君沿用女帝的规制,将朝堂掌控于手中,倒也称得上国泰民安。
一辆马车悄然入城,驶至昭京最有名的一品轩。
一品轩乃昭京生意最是兴隆价格最是昂贵的酒楼,自然,也有着强硬的后台,一般官宦人家是不会在一品轩闹事的,勋贵的官宦冲着这幕后主子的情面,更加不会在一品轩闹事。
“这位公子、夫人,您二位是要雅间呢还是普通的客间?”
一见由马车下来的夫妇容色上乘,通身气度更是不凡,店小二笑咪咪的上前招呼。
气质容颜皆上乘的年轻妇人道,“要你们二楼最好的雅间。”
店小二的笑容更显真诚,“好呃,两位客倌楼上请。”
二楼最好的雅间名为‘翠玉斋’,位置自然也是最好的,临窗可见昭京的烟子湖,价格嘛,自然也是最贵的,寻常人等是点不起这翠玉斋的。
随店小二进了翠玉斋后,店小二就开始推荐一品轩里的招牌菜,年轻貌美的妇人点了十来道菜后才算停下,店小二笑咪咪的退了出去。
“绾绾,我们不直接进宫吗?”
店小二退出去之后,长孙逊看着身侧的望舒问道。
望舒叹了口气,“直接进宫,怎么说?修远又会信?”
她是重生,样貌年龄都和前世大不一样,弟弟纵然再聪慧,只怕也想不到她这个姐姐会重生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
长孙逊则淡淡一笑,回她,“先不必禀明你的身份,他总会见我的。”
望舒思量一番后点头,也只能这样了,乔府已然败落,即便想从乔府着手,也是不可能的。
很快,店伙计就端着各色菜肴走了进来,满满当当的摆了一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