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市井贵女[封推]-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奋起来,追着蹴鞠跑,把火火都吸引过去了。
  书杰走出院门,叫了一声:“你们还不过来扶你们家老爷?横在这里也不怕挡着街坊们走路?”
  甄大富被抬了进来,端着两个大瓷坛子正要出门的徐家两位婆子一脸嫌弃地避开,孙大媳妇和那位管事妈妈则掩着鼻子偷笑,看甄大富的眼神满满都是鄙视。
  甄大富再跋扈、再嚣张,毕竟还知道难堪,自己吓得屁滚尿流的事若是传了出去,真的不要做人了。
  邪门!这个院子跟他绝对犯冲!甄大富暗自咬牙,此次不管成不成功,以后无论慕容家说什么,他都一定不会再踏入这里了。
  他们虽然进了院子,还是靠着门边,不敢再进去,惊恐地看着树下那一红一白的两只正玩得欢腾。
  书文很不喜欢这对大舅舅大舅母,也不理会他们,跑去许木匠那缠着他先搭一个兔子窝,昨日书瑶他们带回来的四只小兔仔让书文和秀桃喜欢得不得了。
  书瑶则带着秀桃收拾碗筷,看都不往这边看一眼。
  甄大富见书瑶姐弟都不甩他,面前只站着非“直系”的书杰,无法从“亲情”入手,只好直接要东西:“书杰,你们爹娘曾经向我借了八百两银子,现在他们都没了,就你还吧。”
  书杰“哦?”了一声,“请问甄老爷,可有借据?”
  甄大富皱了皱眉,“都是亲戚,哪里用什么借据?我这不是相信你们爹娘吗?谁知道他们突然都没了。”
  林氏又想以“声势”压人,提高了嗓门:“你什么意思?我们可是书瑶姐弟的亲舅舅亲舅母,还能欺诈你们三个小孩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林氏的声音太尖利,小乖倏地一下冲过来,挡在书杰身前,“啊呜”吼了一声,声音里明显带了怒气。
  “滴滴答答”,林氏抖得不行的双腿下,很快湿了一片。
  送走徐家管事妈妈,刚刚折回来的孙大媳妇嗤道:“你们俩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怎么都这么喜欢随地方便的?这可是在人家杰少爷的院子里,不是在你家!”
  许木匠一脸羡慕地夸赞:“小乖真是好样的,知道有人欺负杰少爷呢,冲得比闪电都快。”他几乎只看到一道白光闪过,小乖就从院子的一头到了另一头。
  甄大富抖着声音:“欠……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看……看在……书瑶姐弟面子上,我……我……也不逼你们拿……拿出那么多银子来,就……就拿你爹的那张黑色弓箭来抵了。”
  书瑶冷笑,果然来了。她蹬蹬蹬跑到书杰面前:“大哥,娘也说过,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大舅舅家欠我们的两千两银子,大哥怎么还不收回来?他们没有借条,我们有呢,上面盖着好多指印呢。”
  林氏颤声道:“什……什么两千两?你这死丫头不要胡说。”
  书杰听到林氏骂宝贝妹妹“死丫头”,立刻怒道:“是不是胡说,是谁胡说,我们上官府不就知道了?借条上有签名有指印谁也赖不掉。”他听书瑶说过娘的妆奁盒里有一叠文书字据,前一阵子忙,一直忘了好好看看,这会儿听书瑶这么说,就知道必是其中有一张甄大富借钱签下的字据。
  甄大富二人当然知道确实有那张借据,不过翠竹不是说被她撕了吗?甄大富狠狠瞪了翠竹一眼。
  翠竹惶恐地低下头,上次大少爷和姑娘坚持把她卖了300两,却没有提那张2000两的借据,她以为他们不知道有那张借据,以为太太把借据放在妆奁盒里,被大火烧光了,以为……
  甄大富看翠竹的表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被这个贱蹄子害死了!
  
  
  第23章 委托追债
  更新时间2013…9…23 17:25:53  字数:2021
  
  甄大富刚想说什么,就听到门口传来欢快的声音:“来了,来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杨大人您说是不是?人家这儿正准备上官府呢,您就来了。”
  书瑶一愣,这不是昨天那个金舌头的声音吗?他怎么来了?还有杨县令也来了?
  甄大富和林氏则是暗暗叫苦,不仅是银子的问题,还有……他们俩现在的衣服都湿了一大片,不好见人啊!
  果然,下一刻就有人嚷道:“啊哟,这什么味?怎么一股尿骚味呢?”是九斤嫂的声音,她刚到门口就看到孙大媳妇的暗示,一眼瞥见林氏的难堪,赶紧很不厚道地宣扬出声。
  林氏简直像找个地洞钻进去,无奈此刻已被书杰抱在怀里的小乖圆圆的一双虎眼仍然瞪着她,令她一动不敢动。
  这到底哪里跑来的老虎啊?有人养猫养狗,就没听说还有人养老虎的!
  跟在杨县令和金舌头后面的几位邻里看到甄大富和林氏的狼狈样,都哈哈大笑,他们是接到小孩子报信,说又有人上门找夏家麻烦了,所以都赶紧赶过来。
  金舌头却是被小乖和书瑶肩上的火火吸引住了,直溜溜地盯着这两只看。
  不料小乖迅速把头埋进了书杰怀里:不给你看,俺就不给你看。
  火火则不高兴地“吱吱”一声转过身去,屁股对着金舌头晃。
  金舌头身旁跟着的徐念儿笑了:“金叔叔,它们都不喜欢你呢。”
  金舌头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不认识嘛,它们怕生。”
  书瑶轻轻拍了拍火火的大尾巴:“臭火火,不准对客人没礼貌,给金先生和杨大人打招呼。”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金舌头昨天可是帮了他们。
  火火心不甘情不愿地转过身来,朝金舌头几位“吱---”了一声,算是打招呼了,小乖也冒出脑袋晃了晃。
  金舌头大感惊奇:“灵兽啊,真是灵兽。小瑶儿,这是你们养的宠物?”
  书瑶摇头:“它们不是宠物,是我们兄妹三人的朋友和家人。”这个金舌头好奇怪,“小瑶儿”?他们很熟吗?
  书杰恭恭敬敬道:“杨大人,金先生,不知二位大驾光临寒舍,有失远迎。”
  金舌头摆了摆手:“没有什么大驾不大驾,我是你们爹娘在京城的朋友,来拜祭一下他们,杨大人有心,陪我一起来了。”说完指了指甄大富,“他们这是来讨债,还是来还钱的?”
  甄大富赶紧抢声应道:“没有,没有,都是一家人,什么欠不欠的。”
  书瑶嗤道:“大舅舅,您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你们一直在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呢。”
  书杰接腔:“正是,现在刚好这么多人在此,我们就都把借条拿出来请杨大人公断吧!甄太太刚才可是说不会欺诈我们三个小孩呢。”
  杨县令接过书瑶递过来的借条:“总额两千两,立据人甄大富,借款时间秀武(当今皇上年号)七年,保人石坚、李大春,双方四人都摁了手印,嗯,没有问题。甄大富,你这两千两银子已经借了五年了,还不还?还有,你说的借条呢?”
  甄大富冷汗淋漓:“没……没写借条,都……都是一家人不是?哪用借条?”
  金舌头笑道:“这么说来,甄老爷你还真仁义,欠夏家的银子要写借条,夏家向你借银子就不用借条啊?呵呵,不过你们还真奇怪,若是你借银子给夏家在前,这张欠条上扣除那八百两不就行了?若是在这之后,那就更奇怪了,他们不向你追两千两银子的债,倒向你借八百两?”
  甄大富继续冷汗淋漓:“这……这……”转而恼羞成怒:“你是什么东西,要你管我们的家事?”
  杨县令急道:“住口,你竟敢对金公子无礼!”
  金喜达不在意地笑笑:“在下确实不是什么东西,我只是夏捕头和夏太太的至交好友,你欺负到他们子女头上,我自然要管,不但要管,还要管到底。三日之内,你不把银子还清,我会请你们大名府城的张知府帮忙催债。”说完“抢”过杨县令手上的借条塞进自己怀里:“杰哥儿,小瑶儿,借条放在金叔叔这,你们可放心?”
  书瑶赶紧点头:“瑶儿相信金叔叔”。她很确信金喜达不会有兴趣贪这两千两银子,只要他金舌头想要,多的是人巴不得送银子给他。
  书杰也恭敬地答道:“金叔叔既是先父母的好友,也就是我们三兄妹的长辈,有您为我们做主,是我和弟弟妹妹的福分。”
  金喜达对甄大富灿烂一笑:“可听到?我现在受杰哥儿的委托负责收回这笔银子,三天之内送齐银票过来,到中书令徐大人府上找我即可。或者送到这边来,杰哥儿请个人到徐府通知我一声也行。”
  中书令徐大人?住在徐府的客人?甄大富真想哭了,他就不该来,不该来啊!真的要白白损失两千两银子吗?
  杨县令的一声厉喝“回答”了他心里的疑问:“金公子的话你听清楚没?等到金公子真的去找张知府,你们就不仅仅是还本金这么简单了。”其实杨县令真的是在好意提醒甄大富了。
  甄大富和林氏本来还存着侥幸的想法,这个姓金的男人可能只是虚张声势,狐假虎威,现在听到杨易山这么一警告,所有“美好的愿望”烟消云散,看样子这两千两银子保不住了。
  甄大富诞着脸:“杰哥儿,瑶姐儿,最近酒楼生意不好做,舅舅手头比较紧,你们看这笔银子可不可以……,反正你们仨小孩也花不了多少钱,上次卖翠竹不是还有三百两银子?听说你们现在还卖豆腐豆浆呢。”
  书瑶一派“天真”地看着他:“大舅舅,为什么你们明明没有借据,却要我们还银子,还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们有借据,你却不想还钱呢?”
  “你……”甄大富气结,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揪着话头不放,油盐不进的?
  
  
  第24章 撑腰
  更新时间2013…9…24 17:30:44  字数:2165
  
  金喜达牵起书瑶的一只小手:“小瑶儿,带我去给你爹娘上柱香,放心,你舅舅一定会把银子还上的。”说完冷冷地扫了甄大富一眼,让甄大富生生打了个冷颤。
  书瑶连忙应了,领着金喜达进了厅堂,徐念儿则被孙大媳妇带去跟书文、秀瑶一起看兔仔。
  金喜达燃了三支香,向夏霖轩和甄子柔的牌位拜了三拜,然后望着甄子柔的牌位发愣,似乎在回忆什么。
  书瑶很乖巧地侯在一旁,默不作声,没有去打扰他。
  而院子里,因为小乖和火火又被书杰打发去树下玩,金喜达也不在,甄大富与林氏顿时觉得松了一大口气:“杨……杨大人,那位金公子是……是徐大人的亲戚?”
  杨县令鄙视地瞟了他一眼:“你做酒楼的,尽然不知道”金舌头”?他与徐大人是世交,但更重要的是,他可是今上从小一起长大的挚友。”
  甄大富悔得肠子都青了,金舌头,金舌头啊!只要他说一个“好”字,他们甄家的“美味楼”就发达了!可是可是,自己刚刚还骂他“是什么东西”来着,完了,全完了!别说张知府,就是慕容家,也不敢得罪这个金舌头吧?两千两银子啊!想想都心疼、肉疼!
  他恨啦,听到人家姓金,又那么“张狂”,还有杨县令一副阿谀讨好的模样,就应该想到是“金舌头”嘛!他怎么就没想到?
  甄大富现在已经全然相信这个院子与自己相克,甄子柔与夏霖轩的魂魄还留在这个院子里“暗算”他,所以他不但讨不到半点好处,还屡屡遭殃。
  林氏听到说那位金公子是“今上一起长大的挚友”,也吓得面无颜色,他们这是得罪到皇上身边去了?
  之前他们也知道甄子柔在京城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是什么侯夫人,但再怎么样,一个女人,还远在京城,也很难把手伸到这来吧?何况现在甄子柔死了,他们三个小孩子应该也没办法跟京城联系。
  谁想到那短命的夏霖轩和甄子柔竟然还有这么一个更可怕更势大的朋友,想想就生气啊,明明知道他们甄家做的是酒楼生意,有金舌头这个朋友竟然不吭一声。
  现在别说讨好了,他们根本是已经得罪那位金舌头了!看这个阵势,这次不交出那两千两,金舌头恐怕不会放过他们。
  更糟糕的是,有金舌头护着,为三个孩子撑腰,他们还有可能拿到那个什么“擎月弓”吗?
  书杰看着神色瞬息万变的两人,暗自冷笑:“甄老爷,甄太太,我们家没有合适您二位的衣服,你们不如早些赶回府城去更衣比较好。”
  甄大富二人的脸色更难看了,虽然这是明眼人都看得见的事实,但书杰这么当面点破,还是让他们非常气愤,他们觉得书杰就是在讥讽他们,这个没大没小,不敬长辈的孽种!
  “我们走”甄大富狠狠剜了书杰一眼,“来人,你们都愣在那里干嘛?还不抬我去马车上?”
  两个下人赶紧过来把他扶上轿椅抬了出去,林氏一把抓住翠竹的手臂将她拖到身前挡着,颇有掩耳盗铃的味道。
  “啊哟”一声,林氏踩掉了翠竹的鞋子。
  院子里众人哈哈大笑,邻里也相继告辞回去了:“杰少爷,有什么事高声叫唤一下,在家里的人听到都会赶过来。
  “好的,谢谢大家了。”书杰对邻里们鞠了一躬,与这条街上街坊邻居们的良好关系是他们爹娘留给他和弟妹的最好的礼物。
  书杰领着杨县令到厅堂的时候,金喜达还在“神游千里”。
  杨县令不敢近前去燃香祭拜,怕惊扰了沉默中的金喜达。
  倒是金喜达很快醒神回来,对着甄子柔的牌位暗道了一句:“你放心,从今往后,我会帮你照应着三个孩子。”
  从厅堂出来,当着杨县令的面,金喜达将一块圆形玉佩戴在书瑶脖子上,又拿出一张鎏金的名帖递给书杰:“杰哥儿,五日后,我会离开玉林,你收好我的名帖,以后有什么事可以拿着这张名帖请徐府的人帮忙,也可以托人到京城给我捎个信,当然,我会经常跟你们联系的。”
  书杰双手接过名帖:“是,金叔叔,谢谢您。”
  杨县令赶紧表态:“金公子放心,我跟夏捕头也是结拜兄弟呢,一定会多多关照这三个孩子,有什么事我会及时知会金公子。”
  “如此就多谢杨大人了。”金喜达并不看好杨县令,从那天在公堂上的表现,他就看出这个人是个唯利是图、两面三刀的家伙。不过,无论如何,杨易山毕竟是这玉林县的老大,明面上与他交恶对三个孩子没有好处。
  金喜达暗自盘算着,等三个小孩过了孝期,跟自己也熟悉了,就把他们接到京城去,反正书杰也是要进京科考的。
  “应该的,应该的”杨县令一脸阿谀,这金舌头是夏捕头的至交,他自己是夏捕头的结拜兄弟,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和金舌头的关系也很近?他总算看到了联系自己和京里高阶层人士的一丝纽带,尽管目前还是那么那么的细。
  书瑶心里头冷笑?结拜兄弟?
  不论是书瑶,还是书杰,倒是都能看出金喜达是真心实意地对他们好,连杨县令这会儿也是因此才又搬出同他们爹的交情吧?
  书瑶感觉奇怪的是,上辈子金喜达有没有出现呢?
  前世的这个时候,自己已经成了慕容府的“嫡长女”,在大舅舅家等着“亲生父亲”慕容紫烨来接她。而大哥书杰也因为书文的病奔波,好像已经卖了这个院子。
  难道是因为这样错过了金喜达的来访?
  还有,金喜达同爹娘到底是什么关系?书瑶六岁的小身子里面装的可是二十一岁的灵魂,刚才在厅堂那么长时间,金喜达眼里的悲痛和眷念她看得清清楚楚。难道那个让金喜达蓄起胡须,并一直未娶的女子就是娘?
  金喜达和杨县令离开后,书瑶取下脖子上的玉佩细细看了看,入手温润,绝对是一块难得的极品墨玉,色重质腻,纹理细致,漆黑如墨,玉佩上镂空雕刻着一朵盛开的莲花。
  书杰将鎏金名帖也递给书瑶:“瑶儿,好好收起,这位金叔叔看起来真是爹娘的好友,我们以后很有可能会需要求助于他。”
  书瑶点头应下,将名帖收进宝箱,玉佩则重新戴好藏进衣内。
  
  
  第25章 梅花字帖
  更新时间2013…9…25 17:30:58  字数:2587
  
  夏家三个人读书习字,笔墨纸砚消耗得快,书杰要去购买,书瑶和书文也缠着要一起去。
  书杰跟梅姨交代了一声,就带着两个弟妹上街去了。
  西塘街离玉林镇的主街八丁街并不远,步行过去只要一刻钟左右。
  八丁街也是整个玉林县最繁华的街道,比其它街道宽了近一倍,街道两边都是商铺。玉林县最好的商铺、酒楼、客栈基本上都在这八丁街上,因此,街上来往的行人也多。
  这些行人中,还有很多风尘仆仆的外地人,或者一看就是惯于南来北往走货的客商。
  玉林县地处大周南北交界的交通要塞,四通八达,从这里搭乘马车到京城只要六七天的行程。玉林不但是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也是南北商人的必经之地,在玉林县还有一个很大的“易货中心”,来自大周各地的客商经常在那里易货。
  因此,玉林县虽然是个小县城,经济繁华的程度并不下于大名府城,很多时兴的东西反倒经常是从玉林县传到大名府城去的。
  走在大街上,书杰一边一个,紧紧牵着弟弟妹妹,反复交代他们紧跟着他,不要乱跑。大街上人多,外地人更多,经常有小孩走失、被拐的事情发生,何况他这一对宝贝弟妹生得粉妆玉琢,机灵可爱。
  到了“墨香斋”,书杰很快挑选了一些合适的笔墨纸砚。
  因为买得多,加上书杰也算是“墨香斋”的老顾客,掌柜很热情,让伙计一会儿送到夏家院子去。
  书文刚开始学算术,书杰又为他定制了一个小算盘,说好五日后做好,送货上门。
  店铺的角落里堆着一堆散乱的书本,满是尘埃。书瑶一眼瞥过去,刚好一阵风吹过,其中一本书被风掀起了两页,书瑶顿时被吸引过去,蹲在书堆前拿起了那本书。
  翻开一看,果然是字帖,而且如书瑶所料,正是十年后兴起的“梅花小字”
  “梅花小字”是一种花形字体,据说是几百年前一位在深山寺庙中带发修行的才女所创,以“远看为花,近看为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花字融为一体”为特点,将文字与梅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字体很美,但很难练习,书写困难,几乎失传。前世,书瑶记得是在十年后突然兴起的,不过能找到的字帖少之又少,据说整个大周不超过五本,还多是残缺不齐的,都在那些世族大家手里。
  当年京城双美之一的妍郡主司马妍就写得一手颇为漂亮的“梅花小字”,书瑶与薛明郎和离后,在威远侯府住了三个多月,恰逢威远侯夫人兰姨在侯府办了一次“梅花宴”,宴上各家小姐大显身手,司马妍当场用梅花字体写了一副对联,惊艳全场。
  不过,书瑶偶然听到司马妍的大嫂安国公世子夫人跟兰姨说他们安国公府珍藏的梅花小字字帖只有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被撕去了,所以有一些字她家小姑还是没办法写好。
  现在书瑶手上的这本“梅花小字”字帖却是一本非常完整的原本字帖,而且可以看得出来,之前应该是保护得很好的,平平整整,没有卷曲折痕,只是不知为何现在堆在这里,还满是灰尘。
  书瑶试探地问了一句:“掌柜伯伯,这些书卖吗?”
  掌柜瞥了一眼:“那些是我们伙计刚从乡下刚收上来的旧书,还没来得及整理呢,小姑娘有看上的,就一本给四十文吧,你手上那本薄一些,就三十五文。最近我们店里缺人手,还真顾不上。”
  书瑶大喜,赶紧又拿了一本刚刚翻到的教刺绣的书,对书杰嚷道:“大哥,我要这两本,共七十五文。”
  掌柜一听,笑道:“原来是夏公子您的妹妹,这样吧,算便宜些,就七十文吧。”
  书瑶用帕子把两本书擦干净,紧紧抱着,书杰见妹妹这么喜欢,也没有管那是什么书,直接付钱买下:“那就谢谢掌柜了。”
  也是有趣,书瑶买了那两本书之后,店里不少人都像刚发现那堆书似的,纷纷走过去挑书。你两本,我三本,一律厚的四十文,薄的三十五文,把掌柜乐得合不拢嘴,心里直道这个小姑娘真是旺财啊,多来他们店铺就好了。
  他们收书的时候,一般每本最多二十文左右。收回来后要有人专门去挑选整理,比较新、内容比较好的就四五十文、差些的就二三十文。今天倒是好,省力又包赚。其实这样卖旧书多好,以前总想着能不能掏到一些孤本、名作之类就赚大发了,可是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碰到过一本。想想也是,那些书都被人当宝贝珍藏起来,谁又会不小心给卖掉?
  书杰三人走出了“墨香斋”,到一个拐角处,书瑶把书往怀里一塞,收进了红木箱。
  激动啊,书瑶的小手还有点颤抖,情不自禁地转回头看看,生怕有人跟上来要回那本书似的。
  书杰笑问:“怎么?瑶儿还有想买的书?”
  书瑶摇头:“没有,大哥,我还想买些针线,可以跟九斤嫂学刺绣。”甄子柔不会女红,所以书瑶也还没有学过刺绣,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地发挥出她前世掌握的绣技,现在必须找个由头“学”。
  “好,大哥带你去买”,书杰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次章伯伯来的时候,大哥托他和章伯母问问,找一个绣娘教你,每日来一个时辰就可以。”条件好的人家,姑娘都是要学习琴棋书画、女红、厨艺……这些都是以后谈婚论嫁的资本。
  书瑶很高兴:“大哥,能不能给我找一个会双面绣的绣娘?娘说过,江南的双面绣可好看了。”甄子柔自己不会女红,但一直念叨着要找教习来教书瑶。
  书瑶前世的绣技已经达到了顶级绣娘的水准,甚至还有两种绝技---流彩绣和“五光十色”绣,倒是有一种源起于江南的双面绣她不会,一直想学,听说江南一带很多的高级绣娘都会。
  书杰也记得甄子柔提过江南绣娘,遂笑道:“好,我们托章伯母打听打听,年后,大哥再给你找一个女先生或者教习妈妈回来。”
  爹生前总说,男儿要粗养,女儿要娇养,书文可以去学堂,他还可以自己教导。瑶儿是他们家唯一的闺女,需要精细地教养才好。
  兄妹姐弟三人边说笑边往“云彩坊”走去,“云彩坊”是玉林县里最大最好的绣坊,不但有卖各种绣品,还有一应刺绣用具以及各种质地、颜色最齐的绣线和绣布。
  快到“云彩坊”的时候,在“福运来”客栈门口不远处的空地上,围着好多人,书杰下意识地握紧了两个弟妹的小手。
  有几个看客从人群里走了出来,不屑地笑谈着:
  “唉,说来说去不就是卖药的?还搞得那么清高,说什么被偷了盘缠才不得不卖药丸。”
  “就是,什么名医,还南阳高氏后人?我从来就没有见过药还可以做成那样一丸一丸的,谁敢吃?还那么贵?”
  “吹呗,骗钱呗,你们也信?”
  ……
  书瑶的脚步一顿,南阳高氏后人?高明德?
  
  
  第26章 高明德
  更新时间2013…9…26 17:30:44  字数:2458
  
  高明德,南阳名医世家高家的后人。
  南阳高家曾经誉满杏林一百多年,不过在高明德的祖父和父亲手上都平淡无奇,几乎已经没落,直到高明德再次破土而出。
  高明德第一次打出名声是揭榜救治得了怪病,全身皮肤发硬、呈金黄色的宰相府嫡长孙。后来,高明德还医好了困扰太后多年的老毛病,救了大长公主奄奄一息的孙女……总之,都是让太医院一众御医、太医束手无策的重病怪病。
  年仅17岁的高明德到京城后,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了名动天下的“神医”,为南阳高家重新赢回了声誉。
  可悲的是,这么一位医术高明的神医,在重新振兴家族后,却被族人活活烧死,原因是他勾搭长嫂,即长兄高明远的结发妻子,并被当众捉奸在床,侮辱了南阳高家的百年声誉;高明德死时年仅30岁。
  高明德死后,他的妻儿被逐出家族,高明远接掌了他的所有医馆,据说,高明远手上有一本高明德多年以来整理出来的病症分析、治疗方法和药方。
  前世,高明德曾救过威远侯府的老侯爷,之后与威远侯成了好朋友。高明德的死讯传到京城时,威远侯气愤难当,断定高明德一定是被人陷害,可惜没有凭据,而且人已经死了。
  书瑶听威远侯夫人兰姨说过,高明德刚从云城出来闯荡的时候,曾经在前往京城的路上遭遇窃贼,迫于无奈摆地摊卖过药,难道就是现在?在这里?
  “大哥,我们也去看看吧。”书瑶晃着书杰的手撒娇道。“说不定我们也可以买些药备用呢,还能帮帮那个人。”
  书文正是看见人多就爱凑热闹的年龄,见书瑶也想去,立马跟着央求起来:“去吧去吧,大哥,我们去看看。”
  书杰对弟弟妹妹的请求一向无抵抗力,只是要求他们握紧自己的手,不许松开,不许乱跑。
  三人走了过去,不过这时围观的人群已经开始松散稀少了。这个时候的人都是用汤药的,没有人相信他们从没见过的药丸,也没有人愿意相信那卖药的人是所谓的名医。
  再说了,谁还能预料到自己会得什么病?没有病买些药放在家里,岂不晦气?
  可是书瑶知道,一两年后,京城里的富贵人家多备了些药丸、药粉在家里,都是针对风寒、发热、坏肚子、割伤之类的病症。
  那时,书瑶在慕容府里,有一次慕容芷推她下水,她却紧紧扯着慕容芷的袖子,结果两人在大冷的天里一起落入池塘。
  当天夜里,两人都发起高热,府里备有从高明德那里买来的药丸,不过刚好只剩下一颗,当下煮化成汤药给慕容芷喝了。
  等郎中赶到的时候,慕容芷已经开始退热,而她差一点就烧坏了脑子,跟当年的书文一样。
  书杰看见地上那木盒子里摆着的十来个瓷瓶,再看见卖药的人是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少年郎,好奇地问道:“这些瓷瓶子里装的都是药吗?”
  少年郎脸上已有颓败之色,不过还是赶紧回答了书杰的问题:“是的,这里有风寒药、伤药、补血丸、解毒丸,如果你买下,我会给你详细地写下使用方法。
  这位小兄弟,请你相信我,我不是卖假药的骗子,我叫高明德,是南阳名医高家的后人,此次是跟着一个远房表兄一起前往京城,谁知道刚才结帐的时候才发现我身上的银子银票都被那个表兄偷了,他人也不见了。
  如果不能付了房钱,他们就要抓我去官府。而且我去京城这一路上也需要盘缠,这才想着把这些药丸卖了。小兄弟,这些药丸都是用上好的药材制成,比一般汤药的效果好多了,也方便快速。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