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市井贵女[封推]-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紫锦对这个小弟弟爱到骨子里了,让奎叔常常冒酸水:有了小铜钱,媳妇和女儿都不待见他了,句句话都是围绕着铜钱转。哎,搞得他这个做爹的对还只会咿咿呀呀的儿子是无限的羡慕嫉妒恨啊!
  
  蓝锦收好书瑶昨日收到的一些首饰类贺礼,才神秘兮兮地笑道:“姑娘,老夫人找梅姨聊话呢,好像是昨日有几位夫人都探问秀桃姑娘的亲事,有意保媒呢。”
  
  “噢?”书瑶立马抛下了了自己的尴尬,关注了过去“有说是什么样的人家吗?”秀桃今年也已经13岁,是时候寻摸亲事了。
  
  秀桃娇小秀丽,一张圆圆的苹果脸红润娇艳,是典型的南方小美人。前世的时候,薛明郎刚接了她们进京的时候就暗示想收了秀桃作姨娘,只不过被书瑶以承诺过梅姨秀桃不卖身不为妾为由拒绝了。
  
  今生,秀桃也算娇养了,跟着书瑶兄妹也长了不少见识,除了刺绣、女红一般些,气质、识字、规矩礼仪都不输于一般大户人家的姑娘,管账理事更是出挑。谁不知道永平侯爷三兄妹都是将从小在夏家长大的秀桃姑娘视为亲妹的?现在秀桃还是忠义大将军府的外孙女呢。
  
  自身条件不差,又有两侯府和忠义大将军府为靠山,只要不那么挑剔,寻一门好亲事还是不难的。
  
  蓝锦笑mimi道:“听说有一位姓林,是吏部尚书夫人的娘家侄孙。林公子同我们二爷一样准备今年下场,明年大比。林公子的父亲是五品官,母亲是大富商姚千贯的幺女,说是林夫人听说秀桃姑娘喜欢算术、擅长管账,笑言同她年轻时候很像呢。”
  
  书瑶听说过那位林夫人,六七岁就打的一手好算盘,十岁时在姚家一年一度的算帐大赛中将一堆老帐房“打”趴下了。姚千贯对这个幺女疼宠得不得了,曾坦言若是儿子必是他最满意的继承人。
  
  说起来,秀桃若是嫁到这样的人家倒是蛮好,相公争气、婆媳投缘。
  
  只是,呵呵,书瑶想到前几日二舅母说,二舅父在家信中也问了秀桃的亲事,还让二舅母探问梅姨是否介意找个武将做女婿……
  
  别人都以为云德清只是关心一下义妹和这个外甥女,书瑶却是想到了云德清麾下爱将大强。
  
  呃,或许她也要探问一下秀桃的心思了。上辈子秀桃一心护她,到死都没有嫁人,今世,她希望秀桃有一份好姻缘,圆圆满满。
  
  主仆俩正在闲谈,柳妈妈进来了:“姐儿,安国公、安国公世子带着妍郡主去了福满园,听说是宁世子和大爷让人去请的。对了,忠国公世子也回来了,你说巧不巧?是同李公子一起回来的。我已经让人去忠义大将军府和李家报了信,免得他们担心李公子。”昨日李挺之没有同宁世子一起回来,不免让人担心,那是云丽的未婚夫呢。
  
  书瑶一震,不是说李挺之去找贾云凹了?今早回来的,那么受重伤的是贾云凹?(如果是李挺之,柳妈妈就不会说“免得他们担心李公子”)
  
  那么安国公父子俩和司马妍被请去福满园就不奇怪了……
  
  贾云凹的伤势有多重?能救过来吗?说起来他同雍亲王父子的缘分还真深啊,前世为了救雍亲王而死,今世还没去西南,却是为了宁世子重伤。
  
  “姐儿,姐儿,你怎么了?”柳妈妈的手在书瑶眼前晃了晃,突然想起刚才勇进来取伤药的事,书瑶同云丽姐妹情深,自然会着急,忙道:“受重伤的不是李公子,姐儿你不用替表姑娘担心的。”
  
  书瑶被柳妈妈晃得醒神,笑笑:“哦,不是,我只是奇怪大哥和宁世子一早请安国公府的人做什么?呵呵,墩子哥哥没有赶上我和文儿的生辰,文儿一定要大大敲他一笔了。”
  
  钟嘉义奉旨带了一批擅长农耕的好手去吞武里的拉都城协助驻扎在那里的雍亲王的西南军,按照计划在十日前就该回京了,还说要给书瑶和书文带生辰礼物的。结果竟然晚了一日,昨天书文就在哇哇叫,说等墩子回来要罚他礼物加倍。
  
  如书瑶所料,没多久,就有消息传回府里,那位舍身救宁世子的贾云凹竟然是安国公府已故二老爷的亲生儿子,妍郡主同父异母的庶兄,本名应该是司马云凹。
  
  司马云凹的娘是司马二老爷纳的妾欧氏,因为欧氏的娘家同司马老太夫人的娘家有过节(那时司马老太夫人还在世),司马二老爷怕老娘不喜,没有让欧氏进府,不过他的妻子和兄长安国公都是知道的)。司马二老爷带兵去边关时,把欧氏和两岁的幼子也带去了,后来司马二老爷父子为了救祺亲王丧身边关,欧氏母子也不知所踪,安国公有派人找了一阵,无果,也就放弃了。
  
  如今,二房的唯一男嗣回来了,不但长得同司马二老爷极像,还带着司马家的信物,又是救雍亲王世子立下大功,安国公府还不赶紧将司马云凹接回安国公府养伤,认祖归宗?要知道,安国公府很久没有什么功绩了,这几年传出的可都不是什么好事。这次二皇子落败,安国公府虽然逃过一劫,没有收到大牵连,但是说一点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柳妈妈也道:“这时候冒出一个兄长,还是同宁世子交好的有潜力的年轻将领,妍郡主的运气真不赖。”伯父和堂兄再好,怎么能比得上自己的亲兄长?说起来司马妍孤身一人在安国公府还真算是寄人篱下,安国公这个伯父在还好,一旦安国公过世,隔房的堂兄能到哪里?
  
  第441章 紧张(一更)
  
  齐浩宁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巴巴地看着书杰,那神情像足了向书瑶讨要珍贵花朵吃的火火。
  
  这小子!书杰在心里暗啐了一口,忍住笑在他的肩头敲了一拳:“刚回京,今天同我一起回府用饭吧,你昨天昏睡过去,祖母和你嫂子她们都吓坏了,义父刚才不也说要跟你聊聊么?”
  
  齐浩宁立马鸡啄米似地点头,脸上的笑容欢欣又谄媚:“嗯嗯,我正想去给祖母和大嫂问安呢,还有看看书文和两个小家伙。”
  
  书杰好笑地摇摇头,暗道:这哪里还是什么“玉面阎罗”?整个一傻小子!自己成亲前虽然也时时刻刻都想看到淼儿,可也没有这么副傻样不是?
  
  云霄嘴角抽抽:惨不忍睹啊!爷,您好歹端着些、矜贵些嘛。像这样,以后在岳家哪里还有地位?还有呢,今日影二初来乍到,就看到这样一幕,您这主子也太丢脸了有没有?
  
  影子伤重,为了不留下后遗症,至少需要养大半个月,而云霄身上也有伤。皇上不放心,担心那些黑衣杀手后面的主子不死心,另给了齐浩宁一个暗卫,就叫影二了。
  
  齐浩宁才不管书杰和云霄心里多么“鄙视”他,达成心愿的他此时正乐呵呵地想着待会儿怎么找个机会同书瑶单独相处,他有好多话要同她说呢。要想有这样的机会,讨好岳父和大舅哥、装可怜扮乖巧可是很有必要的。
  
  两人一回到两侯府,书文就迎出来同准姐夫勾肩搭背,追问刺客的事。自从齐浩宁同书瑶定亲后,书文对他是各种不满意,昨日见他一路惊险还惦记着书瑶的及笄礼,才“勉强”地肯定了他“准姐夫”的身份。
  
  小舅子的热情让齐浩宁受宠若惊,嘴咧得更高了,自然是有问必答。早在书瑶将仅剩的一颗洗髓果给了他,他就知道岳父和大舅哥心疼他、看重他。可这个小舅子,之前还同他很好的,赐婚后却似乎不怎么愿意待见他了。当然,即便如此,他也从来不敢忽视小舅子,小舅子同小妻子可是孪生姐弟呢。
  
  两侯府从上到下对宁世子的来访似乎都已经预知了似的,云陌早让人准备好了宁世子喜欢的茶点和菜式,南宫淼甚至让人准备了客院:“他们爷儿几个一喝酒就要喝到趴下,还是先备着好。吃完饭云霄你先去歇着,你们世子爷能回去时再叫你,你身上有伤就别陪着他们折腾了。”
  
  云霄感动得眼泪差点夺眶而出,别说世子爷喜欢往岳家跑,他一个侍卫都喜欢这啊,总是给人温馨的感觉。这样的府邸出来的人自然都是让人喜欢的,呃,他突然想到了准世子妃身边那个会制毒药的、瞪着他眼睛圆溜溜的小丫鬟。
  
  书瑶今日仍然戴着那个血玉月季簪,着一身粉色的烟纱散花裙,整个人看起来娇俏玲珑,让人忍不住想揪一揪她垂在耳畔的那两缕可爱的小辫子。
  
  齐浩宁这么想着,手就伸了出去,幸好才伸手就回神了,赶紧拐了个弯握拳移到嘴边并“咳咳”了两声遮掩。
  
  好在这会儿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突然咯咯笑的滚滚和嘟嘟身上,加上齐浩宁反应快,动作一气呵成,除了书瑶之外没有人察觉异样。书瑶感觉灵敏,直觉齐浩宁的那只手是冲着她的辫子而来,正想着避开,那只手转弯了。看见齐浩宁脸上的尴尬和懊恼,书瑶又好气又好笑。
  
  齐浩宁心里则大呼一声“好险!”,若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非礼”了小妻子,小妻子羞恼了不说,岳父和大小舅子一定不饶了他,到时候一句“大婚前不宜见面”,他可没地找哭去。
  
  见齐浩宁一副迫不及待同书瑶说话的小样,书杰再次摇了摇头(他发现,面对这个准妹夫,他都快成摇头翁了),对书瑶笑道:“瑶儿,宁儿对太后娘娘赐给你的那株姚黄牡丹很好奇呢,正好义父还没回来,你先带他去看看牡丹,回来我们正好开饭,免得待会儿喝酒真喝趴下了看不成。”
  
  齐浩宁激动得差点没直接冲上去拥抱书杰,这个大舅兄真是太善解人意了!呵呵,讨好大舅兄真是明智之举。虽然书杰暗示了时间不可太长(没有特殊情况,金喜达回府的时间都是几乎固定的),但对快两年没看到书瑶,相思成灾的齐浩宁来说,还真是及时雨啊,好似“三月春雨贵如油”,即使不多也满足了。
  
  书瑶知道今日大哥一定会让她和齐浩宁单独说几句话,只是没想到这么快。齐浩宁不眠不休赶回来参加她及笄礼的表现大大取悦了家人,连书文都不挑刺了,抬眸正好看到老夫人和陌娘一脸笑mimi地看着齐浩宁,大有“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之势,不禁抚额:要不要满意得如此明显?
  
  罢了罢了,看齐浩宁满脸的期待,她也不忍心让他失望,就带他去看看牡丹吧。他们是未婚夫妻,有丫鬟跟着,又是在自家府里,倒没什么。否则即使大哥点头,祖母、义母、和大嫂也不会同意,何况她身边还有个柳妈妈呢。
  
  柳妈妈让四个大丫鬟跟着,墨锦、白锦昨日是第一次看到宁世子,只觉气宇轩昂、气度不凡。今日宁世子精神了,少了昨日的一丝狼狈,更显得俊逸英武,让墨锦二人啧啧惊叹,尤其是好奇心强、动作快的白锦,拉着蓝锦在耳边叽叽咕咕地问了一大堆问题,四人一下子就落后了很多,让齐浩宁很是满意:瑶儿的丫鬟都是聪明懂事的。
  
  “瑶儿,”齐浩宁顿了顿脚步,不肯让书瑶像之前一样落后于他一步,他喜欢与她并肩走。当然,如果能牵着小手就更好了,他好怀念那种柔若无骨、细腻嫩滑的手感。
  
  “嗯?”不知怎么的,书瑶真的有点紧张,她有些担心齐浩宁像在信上那样口无遮拦说些让人脸红心跳的话,又……好像有些隐隐的期待,也不知在期待什么。
  
  
  第442章 大手牵小手(昨日二更)
  
  书瑶难得懵懵的表情让齐浩宁呆怔住了,他的小妻子好似西洋万花筒(他正好带了两个回来给滚滚和嘟嘟,不过三车物品没有跟着他们同行,还在路上呢),似乎每一天,呃不,每一眼看都是一种风采,给他不一样的感觉。而哪一种都能立时嵌入他的心,他都好喜欢。
  
  书瑶没等到齐浩宁的回答,抬眸,却见他嘴角含笑盯着自己发怔,黑黑亮亮的眸子里只有自己的倒影,脸唰地红了,轻轻一跺脚,就要转身向前走去。
  
  出于本能反应,齐浩宁立刻抓住了书瑶的左手:“瑶儿”
  
  书瑶大急,一边回头看,一边试图挣脱那只滚烫的、隔着衣袖都能感受到热度的大手。却见蓝锦四人落在好后面,且两个两个正低着头咬耳朵。
  
  齐浩宁也看到了,借着书瑶抽手的动作,偷笑着将自己的手从小手腕上下移,握住想念了好久的芊芊柔荑,然后动了动,两人的袖子恰恰遮住了交握的大手和小手。
  
  “好瑶儿,让我握一会儿,我牵着你走,”齐浩宁的声音里有祈求,还有一丝因紧张导致的颤抖,“她们那么远,看不见的。瑶儿我真的好想你。”掌心里的小手柔滑到不可思议,梦里他曾无数次这样牵着她的小手,可是都无法跟如此真实美妙的触感比。握一会儿,让他握一会儿就好。
  
  书瑶的右手轻轻整了整左边的衣袖,轻声道:“就一会儿,到了牡丹园你就松开。”她今日穿的是广袖裙,衣服的布料很好,软软柔柔地垂着,应该看不出来。
  
  “嗯嗯,好,到了那我就松开。”齐浩宁哪有不应的?
  
  两人继续慢慢前行,只是心都跳得好快,脸颊上泛着红云,好在齐浩宁麦色的皮肤不那么显,而书瑶,女子多敷胭脂,双颊飘粉不是很突兀。
  
  人,尤其是情窦初开、且尝了点甜头的年轻男人,得了寸自然就会进尺。一不紧张了,手就慢慢不僵硬了,甚至开始小心地“探秘”掌握中的柔荑,小小的,软软的,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既不太长,也不太短。
  
  他的大拇指慢慢移动到她的掌心,轻柔地抚弄,用心去感受……然后,小心地松了松手,再握住,十指交握,掌心贴着掌心,如心贴着心……
  
  两只手的温度急剧升高,烫得书瑶有些宁乱了,两世为人,她从来没有这样与人十指交握过。可是,不也只是牵着手吗?前世成亲后薛明郎也拉过她的手,哪有这样让她烫到心颤的奇怪感觉?
  
  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要烧起来了,书瑶挣了挣,想要抽出自己的手,只是,哪里抽得出来?
  
  “瑶儿乖,只有十几步就到了。”齐浩宁的声音里充满了委屈,下意识地紧了紧手掌。小妻子明明答应了,可不能反悔,减少了他的福利。
  
  成亲前这样温香软玉在手的机会可难得,对了,成亲,大舅哥刚才是不是说了两侯府的姑娘要18岁才嫁?他一心想着见到瑶儿说些什么,没注意听清,这会儿突然想起,好像是这么说的。
  
  天哪,瑶儿昨日才及笄,18岁?不是还有三年?怎么可以?他非要憋疯了不可。不行不行,他今晚就要跟义父和大舅哥好好磨磨,实在不行只能去求皇叔父了,大不了先得罪一下义父和舅兄,成亲后再好好补偿就是。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恨不得马上将瑶儿娶回家日日抱在怀里才安心,更别提再等三年了。
  
  齐浩宁这边琢磨着借皇上的势“逼婚”,早日抱得美人归,手里握得更紧了。
  
  书瑶那边只得无奈地放弃了挣扎,以免动作太大反而被远远跟着的丫鬟们察觉。她真的很疑惑啊,这样“急色”的宁世子,真的能舍得拒绝粤城第一清倌顾香菱吗?真的舍得推开送上门的痴情苏妙婵吗?……
  
  不过想想也是,宁世子今年都20岁了,大户人家的公子一般十五六岁就会安排通房,十七八岁成亲的多,二十岁弄不好都有两三个子女了(除非嫡妻生育艰难,否则,讲规矩的人家多不会弄出庶长子来,尤其是在嫡妻进门前弄出庶子庶女。)
  
  宁世子独自在江南多年,没有带回什么侧妃、侍妾的,也算是维护她的体面了。难不成还想让他也像自家大哥一样只娶一妻?就算他愿意,雍亲王和太后、皇上也不会允许的。雍亲王府可是大周唯一的世袭亲王府,齐浩宁是将来的雍亲王爷呢。
  
  唉,总之,能尊重她这个嫡妻、顾及她的体面和心情,爱护他们将来的子女,她就满足了。否则,也不要怪她不懂得委曲求全。
  
  齐浩宁哪里想得到乖顺下来、不再坚持抽出手去的小妻子竟然有那样的疑问,还想到那么远去了,否则必定要大呼冤枉,他只对自己的小未婚妻“急色”好吧?别的女子,倾城绝色也好,没皮没脸贴上来也好,他正眼都没瞧过,有没有“色”都不关心,何谈急色?至于什么侧妃、妾侍的,他压根就没有想过,怎么他的小妻子就对他如此没有信心呢?
  
  俩人一个喜滋滋,一个游思万里,倒是如齐浩宁所愿一路大手牵着小手到了牡丹园。
  
  为了以后能继续有福利,齐浩宁很自觉地赶紧松开书瑶的手:“瑶儿,我都没有看见过你跳莲花舞呢,以后你要跳给我看,只能我一个人看。瑶儿,我的笛子也吹得不错,以后我吹笛,陪你练习飞燕踏莲好不好?”
  
  书瑶微笑着点头:“好”,练功是不能断的,对她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以后俩人既是夫妻,他陪着她练功也是正常。
  
  齐浩宁立马兴奋得高高勾起了嘴角,想象着成亲后自己和小妻子夫唱妇随、琴瑟和谐的美好景象。
  
  书瑶却是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单独谈话的机会不多,这会儿倒是同齐浩宁说的好时机。她机警地朝四周看了看,牡丹园很精巧,除了十几株牡丹,很空旷,也没有什么大树,藏不了人,蓝锦四人很“知趣”地站在数丈之外,只确保能看到她和齐浩宁就是。
  
  第443章 见微知着(一更)
  
  齐浩宁一愣,随即笑眯眯地看着书瑶,他的瑶儿这是有“悄悄话”要同他说?他很期待啊。
  
  书瑶压低了声音:“宁哥哥,那些黑衣人追杀你,不管他们是东北边的、倭国的、还是缅甸国的,雍亲王爷他,安全吗?”
  
  齐浩宁一愣,他没想到书瑶会突然问这样的问题。他这几年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此次一路遭遇追杀虽然是九死一生,可是也没有多“意想不到”。要真论起来,那些冒出来帮他的黑衣人倒是更吸引他费心琢磨呢。
  
  可这会儿书瑶一提醒,他的心也提起来了,这次的黑衣杀手明显是有规模有组织,不可能是赵侧妃之流买凶可以做到的。
  
  而如此费人费劲费大力要杀他的动机,一是报复他,二是报复他父王,三是冲雍亲王府而来,也就是要打击皇上。
  
  不论以上哪种可能,找他下手可以,找他父王下手自然也可以。
  
  可是,他们已经在查了,一点线索都没有,除了加强警备,还能怎么办?
  
  让父王回京?不可能的,西南边陲至关重要,缅甸国又虎视眈眈、心怀不轨,在没有培养出合适的接班人之前,父王是不可能安心回京的。
  
  皱了皱眉,齐浩宁勉强道:“瑶儿不用担心,父王身边有许多忠心耿耿、武功高强、跟随父王多年的人。”
  
  书瑶摇头:“我相信王爷身边的下属多数如你所说,可是宁哥哥,那年义父和我爹先后受袭,后来查出来都是潜藏在王爷府里的奸细出卖。这说明西南大将军府不是没有漏洞的,王爷身边不是都干干净净的。宁哥哥,身边的老随从越多,有时并不是越安全,万一其中有一人叛变出卖了主子,那……”
  
  “……”齐浩宁眯起了眼睛,沉默了。
  
  书瑶捏了捏拳,她是不是心急了点?这样似乎很容易让人怀疑,她一个未过门的准儿媳妇好好的怀疑起雍亲王身边的部将随从来,而且是毫无头绪、毫无根据的怀疑。
  
  可是,今世的变化很大啊,宁世子没有被黑鹰杀害,皇上得到了火枪制造配方,二皇子和马家提前轰塌了……谁知道雍亲王身边那个处心积虑的奸细会不会也奉命提前对付王爷?要是司马云凹还没去西南军那事就发生了,雍亲王爷会不会丧命在西南?
  
  虽然前世今生都没有见过雍亲王,书瑶对这位王爷准公爹还是很有好感很敬重的。从每次收到的礼物、还有雍亲王写给玥儿的书信上看,那就是一位面冷心热、很爱护子女的父亲。
  
  可气的是,虽然她上辈子确实有听人家提到出卖雍亲王的那个人的名字和身份,可是,毫无关联的她哪里会去注意听,更别提记住了。
  
  呃,不对,书瑶蹙起了眉头,她虽然不知道那人的名字、身份,但是她知道一件事,就是那人家里的媳妇是母老虎。那些夫人谈论雍亲王之死时绘声绘色地说,雍亲王是死在女人手上的,就因为那女人娘家出了两个好赌好色的垃圾兄弟,需要大笔钱还债,那奸细才被收买,枉费雍亲王对他一向信任。
  
  对了,据说,事发后,人们才恍然大悟,那人的岳家怎么突然富裕起来,不但还清赌债,还购田置产,那人的媳妇也是新衣、首饰不断,口口声声说是娘家兄弟贴补的……
  
  不管了,怀疑就怀疑吧,总比雍亲王爷枉死的好。书瑶迎着齐浩宁黑亮的眼睛,继续道:“尤其是那些众所周知的素日里得王爷信任的人更要小心,人家要收买,自然是看中那样的人。”
  
  齐浩宁沉声问道:“瑶儿的意思是,对父王身边的人、特别是那些信任、重用的人都要过滤清查一遍。”那样可是弊大于利,得让多少人寒心啊?父王身边很多人都是跟了他十数年甚至几十年的。
  
  齐浩宁倒没有怀疑书瑶什么,相反的,他相信书瑶会这样问必定是想了很久的,是把他们父子当作自己的亲人、家人了。
  
  “傻哭啦”的事、还有今日书杰告诉他他差点同水龙王的匪窝一起沉入海中时书瑶在京城很不安的事,让他看到书瑶敏锐的直觉。齐浩宁忍不住伸手抚了抚书瑶的发髻,他们第一次见面书瑶救了他那次,他就知道她是不一般的,与众不同的。
  
  所以,她会问出这样一个其他闺阁女子提不出的问题,说出这样一番话,他一点也不奇怪,又怎么会怀疑她呢?
  
  更重要的是,齐浩宁觉得书瑶说的话很有道理。
  
  书瑶点头:“其实也不难,不用像你想的那样大动干戈,只要让暗卫暗查这些人家里有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比如突然暴富,或者家里什么人突然失踪、又或者突然多出什么人之类。呃,那些家里母亲或者妻妾特别贪婪的更要注意。如果真有,再锁定这些人细查行踪和可疑之处就可以了。”
  
  齐浩宁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完全可以“不露声色”,相信父王也会接受的。
  
  不过,他饶有兴趣地问道:“后院女子不懂政事,要收买细作的人也不会同她们打交道吧?你为什么认为那些家里母亲或者妻妾特别贪婪的更要注意?”
  
  书瑶笑道:“我不知道那些,我只知道玉林镇上那个二舅舅的程舅母就是那样的女人,还有念儿姐姐的二婶。”
  
  齐浩宁一怔,随即哑然失笑,这两人的事因为都跟书瑶三兄妹有关,他都听说过。别说,有那样的妻子或者母亲,呃,一切都有可能。
  
  他的小瑶儿怎么就如此聪明呢?举一反三,见微知著。齐浩宁乐呵呵地伸手右手又想摸书瑶的脑袋。
  
  书瑶佯瞪了他一眼,偏开头。两世加起来,她的年纪都可以做他娘亲了好吧?老是喜欢摸她的脑袋,她又不是小千千。
  
  呃,不过,想到有一个宁世子这么大的儿子唤她娘亲,不禁一阵恶寒。
  
  齐浩宁被书瑶的动作和脸上表情逗得哈哈大笑,他的小娘子真是太可爱了,那嘟起的红润润的小嘴就像一颗可口诱人的红樱桃,让人直想品尝一番。
  
  念头一起,他的身子一僵,眼神幽暗了几分,盯着面前的娇人儿,只觉口干舌燥,喉头情不自禁地滚动了一下。
  
  书瑶敏感地发现了他的变化,虽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还是直觉当前的氛围不太妙。
  
  “宁哥哥,你那位朋友贾云凹是安国公的侄儿?”书瑶赶紧找了个话题,并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与齐浩宁拉开距离。
  
  “啊?……嗯,是的,他以为自己要不行了,才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希望在死前能认祖归宗。”齐浩宁俊脸涨红,眼神躲闪,不敢看书瑶。此时的他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他怎么起了那样的念头?太亵渎瑶儿了!
  
  不过……不过……,他今晚一定要将岳父和舅兄灌醉,让他们松口允他尽快将瑶儿娶进门才行。齐浩宁仗着在军营中锻炼出来的酒量,暗自下定决心。却没想到他家舅兄有父亲的遗传,天生好酒量,他都抱着桌角呼呼大睡了,人书杰还跟没事人似的。当然,这是后话,在此就不赘述了。
  
  书瑶叹道:“也是喜事一桩,太后娘娘一直感慨司马二老爷父子为了救祺亲王而死,以致司马家二房断后呢。”也正因为如此,太后和皇上对司马妍才格外给了几分恩典。
  
  齐浩宁也笑了:“是呢,皇祖母和皇叔父知道了都很开心,还赞云凹是虎父无犬子。命安国公府好好照顾他养伤,尽快安排开祠祭祖、认祖归宗。我出宫的时候,皇祖母还安排了不少赏赐去安国公府,皇叔父也命顾太医每隔一日去安国公府为云凹复诊。”
  
  他是真心为司马云凹高兴,司马云凹本是要去西南军的,碰巧知道他回京路上可能危险,海勇将军在精选人护送,自己特意跑去要求先护送他回京,再从京城去西南,否则也不会受这么重的伤。如果不是有高神医留下的上好伤药,太医都说很危险呢,这么重的一份情他哪能不放在心里?
  
  书瑶没觉得意外,司马家二房有后了,他们心里的遗憾也少一些,如今司马云凹又为救齐浩宁立下大功,他们没有重赏才奇怪呢。
  
  更何况,皇上现在最渴求的就是年轻有为的将帅之才,像司马云凹这样的忠臣之后,又是海勇将军认可、推荐去西南军的,真正正合了皇上的心意,自然希望重点培养,以期重用。
  
  书瑶突然想到什么,轻轻一笑:“可惜了,司马公子若是早两年出现,早两年为了救你受伤,你同妍郡主岂不早就成就了一段佳缘?也免得妍郡主险些受二皇子拖累。”
  
  话一出口,书瑶立时回神,几乎被自己的话窘到,她怎么不知不觉就将脑中所腹诽的东西说出口了呢?呃,自己都感觉到了话里的酸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