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市井贵女[封推]-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郁正然却在郁先生瞟过来时心惊回神,猛然想起自己刚才所想,吓了一跳:他什么时候已经认定了君傲(齐浩宁的字)是他弟弟?
  
  虽然太多的“巧合”和迹象都指向了那个结果,可是,万一不是……
  
  郁正然想到那个“万一不是”,心里竟然很不舒服,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他有多么期待齐浩宁和玥贵郡主能唤他一声“大哥”。
  
  看着还坐在那琢磨齐浩宁会不会上钩的郁先生,郁正然状似不耐地挥了挥手:“你先出去吧,我有些乏了,想休息一下。”
  
  郁先生很是愧疚,是啊,他怎么忘记了少主昨日刚刚从外地办完差赶回来,连忙应下退了出去。
  
  郁正然看着郁先生已见有些佝偻的背影出了门,叹了一口气,为了避免让郁先生对他之后可能会有的反常举止起疑心,他现在表现出对父亲明显的不信任、提防、和抵触是最有效、也最“合情合理”的办法。
  
  至于齐浩宁被“美人恩”要挟那事。他是一点不担心,多大点事儿,都不能自己搞定,还怎么做这雍亲王世子?看着尊贵的位置都是不好坐的。
  
  郁正然想了想,决定还是要派人分别驻扎在喀城和粤城,如果最后证明自己还是父亲的儿子,视情况,撤不撤回探子都可;可是万一自己真的是……,雍亲王爷和齐浩宁因为他的疏忽出任何差错,他一定无法原谅自己。
  
  不出郁正然所料。此时的齐浩宁正一派悠然地看着面前跪着的苏妙婵和她的堂叔堂婶:“本世子没有追究你们妄图暗自给本世子下毒。你们不自求多福。还敢来闹?”
  
  下毒?苏妙婵三人眉头一跳,脸色大变,这位宁世子怎么可以如此冷情?不感动已经很过分,竟然还红口白牙颠倒是非?
  
  刚刚闻听消息赶出来的海勇将军蹙了蹙眉:宁世子有点太过分了吧?虽然蝉儿的心思过于明显。也只是少女痴情,最多就是不自量力而已,至于这样吗?要知道,意图谋害皇亲国戚,尤其面前这位皇上最宠爱的侄儿,可是大罪。
  
  周围看热闹的人也交头接耳:不是说割肉治病吗?怎么变成了下毒?啊呸,害他们还被那姑娘感动得眼泪花花的,感情这三人自说自话啊?难怪宁世子不肯进去“私下谈”,让人搬来了太师椅。连茶几子和整套茶具都搬出来了,决意要在将军府外公开论理!
  
  也是,堂堂雍亲王世子,怎么能让那么无耻的人诬陷、破坏名声?还是意图给他下毒的人。
  
  苏妙婵呆怔之后,看着齐浩宁冰冷的俊脸。心碎了一地,宁世子怎么能这样对她?她的一片痴情感天动地,她的左手臂如今还包扎着,虽然伤口很小,但是,再小,那也是割肉啊!那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为了他,她都忍下来了,甚至还想着,以后手上留下的伤疤将是他们情意的见证,宁世子每次看到,就会多疼惜她一些。
  
  不曾想,齐浩宁不但没有丝毫感动和怜惜,还当众冤枉她下毒谋害他。他还是人吗?还是男人吗?
  
  苏妙婵的堂婶苏太太“咚咚咚咚”地猛然大力磕起头来,片刻间,额上已经渗出血:“宁世子,您不领情就算了,可不能冤枉草民的侄女啊。您可以请郎中当众验验,蝉儿只是担心您病重,在那汤药里加了她自己的肉而已,哪有什么下毒的事?”
  
  苏老爷也大声说道:“宁世子,您是高贵之人,可也不能凭白冤枉蝉儿,谁不知道风寒症严重了会烧坏脑子、会死人的?蝉儿仰慕世子爷,焦急之下不顾自己的安危忍痛割肉给您做药引子,怎么还成了下毒之罪?”
  
  他失算了吗?明明天衣无缝的绝佳妙计,明明有十足的把握让苏妙婵成为宁世子枕边最好的棋子,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第390章 下毒?(三更)
  
  苏老爷想不通中间出了什么差错,能让宁世子如此绝情,丝毫不顾名声、不顾海勇将军的面子?
  
  虽然苏妙婵的“人肉汤药”被宁世子身边的人发现挡住了,没有服用,但她那割肉治病的情意是有目共睹、催人泪下的啊。
  
  不说苏妙婵年轻美貌,又是海勇将军疼爱的侄孙女,就是一般的女子如此“情深意重”,宁世子为了名声也该欣然接受才是,大不了就是个姬妾嘛,又不是娶世子妃。哪个王爷、世子爷之类的人物后院不是一堆姬妾?
  
  齐浩宁悠闲地饮了一口茶,冷声道:“三年前高神医就明确说过‘人肉治病’纯属荒诞,跟一些药材混合还会变成剧毒。朝廷特意让各州府衙贴出公告警示提醒百姓,你们的意思是粤城知府衙门欺上瞒下没有执行?”
  
  众人集体怔住,连正要走过来的海勇将军都顿住了脚步。对啊,他们只为“割肉救人”的痴情感动,怎么都忘了曾经有那么一份公告?
  
  那时的公告还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只是很快就风轻云淡、被人遗忘了。毕竟,“割肉治病”只是话本里的传奇,谁真的用这么残忍的药引子?就算用了,病人也不敢喝呀,否则不成了吃人肉喝人血了?不病死也被吓死了。
  
  这会儿被宁世子这么一提醒,众人才想起了当年府衙贴出的公告里确实警告大家不要盲目相信什么“人肉药引子”的说法而去伤人。原来人肉同一些药材混合会变成毒药的话是高神医说的,高神医是谁?众所周知的天下第一活神医呢,他的话还能不信?
  
  苏妙婵慌了,大叫:“不,不,我没毒,我的肉没毒。”
  
  云霄怒喝:“闭嘴。吵什么吵?你的肉没毒?你是郎中吗?你知道世子爷汤药里都有什么药材?就敢随便割一块臭肉进去?就是没毒都让人觉得恶心。还鬼鬼祟祟,你若不是想谋害世子爷用得着偷偷摸摸吗?”
  
  “我……我……”苏妙婵有口难言,她不偷偷摸摸。宁世子怎么会喝那药?谁知道药里有一块人肉还喝的下去?若是她,十日之后都还能吐出来。
  
  不曾想。她都那么小心了,竟然还能被发现?该死的云霄偏偏在她的丫鬟放好了就要离开的时候在厨房门口堵住了。(她不知道的是,齐浩宁始终没有解除对她的怀疑,所以她一直是被人暗中盯着的。
  
  海勇将军忍不住了,正想抬脚走过去,被人从后面拉住了,塞了一张纸条到他手里:“将军请慎行。先看一下我们刚收到的情报吧。”
  
  话音刚落,拉着他的手就松开了。海勇将军没有回头,那人声音虽小,他却听出来了。是影子的声音。
  
  他借着袖子的遮挡,展开手中的小纸条瞄了一眼,立马变了脸色,神情复杂地朝那边看了一眼,转头回府里去了。虽然刻意抑制了。脚步还是有些踉跄,那些人竟然早早就将暗桩设到他身边来了吗?他终究是对不起长姐啊。若不是因为有他,敌人也不会将主意打到一个小姑娘身上吧?
  
  苏老爷夫妇俩是看到海勇将军站在那儿的,眼见着就要过来,却被宁世子的毒药之说吓住。甚至掉头进去了。
  
  啊呸,不是说多么多么疼爱苏妙婵吗?不是很尊敬他长姐,重视长姐留下的唯一血脉吗?这么一下就退缩了?怕被连累,躲起来了。
  
  不过偷骂归偷骂,他们还是慌了,海勇将军是他们最后的倚仗,他都躲起了,他们还能躲过这个劫数么?
  
  齐浩宁冷声一哼:“看在海勇将军的面子上,本世子就暂时不与你们计较了,你,苏姑娘,记住,以后莫要再出现在本世子面前,否则休怪本世子不客气。”说完站起身走了。
  
  齐浩宁前脚踏进门,众人还没来得及散去,一个婆子拎着两个大包裹出来了:“婵姑娘,这些东西都是你的东西,夫人说了,你毕竟是苏家的嫡姑娘,还是所有家产的继承人,总住在将军府也不像样,今日就回去吧。
  
  苏老爷,苏夫人,这是誊抄一份的家产清单和姑老太太婆媳俩的私房嫁妆单子,按照大周的律法,苏老爷留下的苏家财产,呃,我指的是婵姑娘的祖父,他留下的家产至少有三分之一必须作为婵姑娘的嫁妆,而她祖母和母亲的私房别人更加碰不得。
  
  苏姑娘,三日之后,知府衙门会派人去帮你清点财产并做记录,将军府也会拍管家过去,你有这些财产,嫁个本分人好好过日子吧,请好自为之。”
  
  苏妙婵瘫软在地,舅公舅婆这是放弃她了,除了帮她得回该得的财产,不会再管她的其他事,也不欢迎她在来将军府了?
  
  周围啧啧声四起:
  
  “唉,本来多好的条件啊,现在被赶出将军府了”
  
  “活该,哪有好姑娘家这么不要脸的?什么割肉治病,就是算计着想进雍亲王府吧?”
  
  “就是就是,宁世子是这么好算计的吗?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德行,还想比福星郡主先进门不成?”……
  
  苏妙婵再也忍不住了,也顾不上旁边都是人,嚎啕大哭,边哭边指着苏太太大叫:“都是你,都是你们,都是你们出的什么瞎主意,还说没有男人能抵住这样的‘美人恩’,都是你们害死我的。”
  
  众人再度唏嘘不已:果然是算计啊,还“美人恩”呢。
  
  苏太太气急,一掌打在苏妙婵手臂上:“住嘴,乱说什么?”她正烦着呢,一想到那些财物、银子都不得不还给苏妙婵,她的心就生疼。
  
  苏老爷也是气急,吞进肚子里的东西还要掏出来,搁谁身上都不高兴。更重要的是,“战绩”已经报上去了,要不了多久奖金都要来了,他还能成为主公派在南海地区的大总管,现在出了这样一个乱摊子,他该怎么跟主公交代?
  
  他正烦呢,就见苏妙婵“啊”了一声向后昏倒过去,手上伤处包扎着的白棉布瞬间染红,这个死婆娘!
  
  苏太太也吓到了,正想让丫鬟扶起苏妙婵赶紧离开,将军府门房处站着的婆子大喊:“杀人啦,苏太太要杀死婵姑娘夺产,快来人啊。”
  
  几个手上拿着绳子、木棍的家丁很快冲了出来,将苏老爷和苏太太扭去官府,并让人送了苏妙婵去医馆。
  
  
  第391章 处理
  
  苏青(苏妙婵的堂叔苏老爷)夫妇因“教唆侄女谋害宁世子未遂,又意图伤害侄女、逃避归还嫁妆”双罪并罚,被剥夺了继续“照顾”苏妙婵的权利。
  
  知府衙门派专人直接上门清点苏家财产,苏老太太(苏妙婵的祖母)财产清单上的全部产业财物归苏妙婵所有,被苏青夫妇“送掉、卖掉”的,折价偿还。而新增的产业、财物就作为苏青夫妇前些年照顾苏妙婵的报酬。
  
  正好,苏青前不久刚买了另外一座宅院(养外室用的,没想到被衙门给挖出来了),衙门限令他们一家十日内搬离。
  
  苏青一家恨得咬咬牙,无奈粤城是海勇将军的地盘,他们再恨也没用,只能乖乖地交出所有该交出的东西,搬了出去。那宁世子口口声声看在海勇将军的面子上绕过他们,他们哪里还敢造次?海勇将军现在可是他们的“护身符”呢!
  
  没过多久,苏妙婵的另一位堂叔苏墨(也是苏青的亲弟弟)带着妻子和一字一女来到粤城,住进了苏府,成了苏妙婵祖父祖母的嗣子,苏妙婵的叔叔。
  
  苏妙婵从叔叔的嘴里知道,舅公海勇将军写了封信给苏氏族长,表示当年他的长姐曾拜托他帮忙与苏氏族里商量,在侄儿辈中挑选一房过继到苏妙婵祖父这一支,一来继承香火,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可以照顾苏妙婵。
  
  因为那时海勇将军还在西南,只能先暂时搁着,没想到苏青夫妇接走了苏妙婵,接手了苏府。本来海勇将军到了粤城后也想过同苏青商量过继的事,如果苏青自己不愿意过继(苏青是长子),也可以将儿子过继一个到苏妙婵父母的名下。
  
  但是见过一次苏青夫妇和他们的子女后,海勇将军打消了念头。
  
  时至今日,他真是万分庆幸自己那时因为觉得“看不顺眼”而放弃了,也庆幸苏青一家没有想过过继,否则他还真不好拒绝。(海勇将军不知道的是。苏青夫妇不是没有想过,而是直觉海勇将军会反对,过继到苏老太太名下是要经过娘家人同意的。)
  
  苏青一家被迫搬走,海勇将军虽然不便再将苏妙婵留在将军府,但也不忍心让她孤苦无依。即使苏妙婵已经长大,女子嫁人后没有娘家人依靠也是可悲的,何况她亲事未定,也需要长辈张罗。
  
  海勇将军再次想到了长姐过继嗣子的打算,于是修书一封去了苏氏家族,并提出了对过继人选的要求。
  
  苏家除了一些中、小商户。大多数只是小户人家。苏妙婵祖父这一支已经差不多算是家境最好的了。再加上有海勇将军这么一个“嫡亲舅舅”在,哪有人不愿意?简直恨不得打破头了。
  
  当然,苏家族长和族老们也不敢怠慢,按照海勇将军提的条件精心选出了三个人选。最后。海勇将军选择了苏墨。
  
  自从苏墨一家正式过继进了苏府,海勇将军才彻底松了一口气,将来去了地下,也算是对长姐有了一个交代。他独自来到齐浩宁的书房,正式向他道歉和道谢。
  
  齐浩宁一手拉住正要行礼的海勇将军:“靖叔见外了,这里没有外人,我们像一般的世叔世侄就好,哪里讲究这么些礼?”
  
  海勇将军叹道:“我作为南海军队的最高元帅,竟然如此大意。还差点去帮敌人促成在你身边安钉子的阴谋,我真是有愧于皇上和王爷的信任。”回想起来,自从苏妙婵“割肉治病”的事爆出,他虽然极度气愤苏妙婵的做法,但还是希望宁世子能纳了她。就算是给他一个薄面。苏妙婵只是痴心太过,并没有什么恶意不是?她毕竟还只是个闺阁女子。为了让长姐在天之灵安心,他也必须安顿好苏妙婵。
  
  齐浩宁忙道:“靖叔过虑了,敌人太狡猾,我们都难免会有疏忽。我也是事先被警告过太特别留心一二,让人盯着苏妙婵。没想到就在我们要放弃的时候,发现了苏青夫妻俩有问题,靖叔莫怪我先前瞒着你才好。”
  
  海勇将军摇头:“哪里话?莫说苏妙婵与我还有关联,就算没有这层关系,不该我知道的,也绝没有透露的道理。”除非特殊情况,军队和暗力量是两条并行、又各自独立的线。
  
  说起来还要感谢苏青发给他主子的密信中概述了将如何利用苏妙婵对付齐浩宁和海勇将军的计划,让齐浩宁有了足够的理由将海勇将军摘出来。
  
  至于苏青夫妇同之前抓获的两拨细作有何关联?他们确切的主子是谁?粤城里还有没有苏青的同党?海勇将军严守规矩,没有问。他相信,齐浩宁自有计划,否则直接以细作之名将苏青二人处置了就是,也不会搞出那么两个罪名将他们“审”了一圈,又“看在他的面子上”放了,
  
  当然,海勇将军心里清楚,齐浩宁会这么处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他把苏妙婵剔出来。
  
  也因此,他更加觉得羞愧,从事情爆出来起,他不是想着希望齐浩宁给他面子纳了苏妙婵,就是误会齐浩宁太过冷情跋阜。现在想想,自己真是太无耻、太自私了。一把年纪,与不到二十岁的宁世子比起来,真是……惭愧啊!宁世子像王爷,英武睿智又重情义,心还比一般男人都细。
  
  海勇将军突然感悟,从霸道自我、又厚重仁义的皇上,到果断狠厉、又粗中有细的雍亲王爷,再到那位决绝狠厉、野心勃勃的北齐王……,齐家的男人不论性情、秉性如何,似乎都很细致、很敏感呢。
  
  同样,在感情上也是多情又痴情。唉,若不是当初的孽缘纠葛,世子爷的长兄应该也不会……
  
  海勇将军暗叹了一口气,北齐王那么憎恨雍亲王爷,只因为于公于私,雍亲王都是他的死敌。只是他从来不去想想,于公,皇上是先皇遗诏确定的皇位继承人;于私,先王妃是雍亲王爷自小定亲、明媒正娶的夫人。
  
  
  
  第392章 准备囤货
  
  李挺之的到来不但让齐浩宁多了一个得力的帮手,还让他得以详尽地知道这一年多来京城、两侯府发生的事,真是恨不得拉着李挺之秉烛夜谈。
  
  李挺之是皇上派来协助齐浩宁下一步动作的,又是准世子妃的准表姐夫,同宁世子也算是自家亲戚了,海勇将军自然不肯让他去住驿站,将军夫人很快腾出一个小院子给李挺之住。
  
  齐浩宁抱着书瑶做的荷包、腰带、帕子、还有一件说是过年时穿的镶了毛皮领子的锦袍,美的不行,就像被灌了一坛子蜂蜜,从头甜到脚。他的小妻子(齐浩宁世子爷自动忽略了“未婚”两个字)怎么可以这么“惯着”他?每次都是要一样给两三样。嗯,以后自己想要什么,得减了分量要,可不能累到了他的瑶儿,做这么多东西多辛苦啊。
  
  齐浩宁直接将包裹放在枕边,睡觉的时候嘴角都是高高翘起的,感觉着淡淡的莲花香。每次他靠近书瑶的时候,都能闻到这种似有若无的莲花香,是他此生闻到的最好闻的香味,沁人心脾。
  
  连着两晚,他都梦见自己楼着书瑶在怀,醒来时却沮丧地发现怀里抱着的是那包裹……
  
  不过,齐浩宁是那种很能从不利环境中挖掘有利局面的乐观的人,这不,转眼又得意起来,他的小丫头就快及笄了,要长成大姑娘了,可以成亲了(这才是重点)。嗯,那时候,他就可以每晚都抱着小丫头共眠了。
  
  想着想着,他的身子就渐渐有些发热起来……
  
  齐浩宁赶紧站起来灌了一杯凉开水,还好还好,自己领了皇命南下,不得不远离了京城,否则这么多日子可怎么熬?光想想就难受了,若是日日见着,却抱不得摸不得岂不难受死?
  
  这么一想。齐浩宁立马又开心起来,满心筹划着回京以后如何说服金喜达和书杰早点点头,他才好抱得美人归,早日将小妻子迎娶进门。只要一想到自己掀开红盖头,看见小妻子那如花的容颜、看见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对他眨一眨,他就禁不住想仰头大笑几声。
  
  将军府的人这几日都惊呆了,皇上不是暗中给宁世子什么嘉奖、恩赏之类的吧?一向冰山脸的世子爷这几日竟然满脸笑容灿烂,那嘴咧的哟……小丫鬟们都不敢看。
  
  世子爷笑起来真是好俊啊!难怪婵姑娘恨得下心肠割自己的肉了。别说忍痛割一点肉能做有名分的侍妾,就是做个通房丫鬟,她们也愿意啊。可惜。世子爷不吃这一套。
  
  齐浩宁哪里想到。自己难得地控制不住傻笑。又俘获了无数芳心?他的小丫头真是福星啊,刚给他送来一个“马到成功”的荷包,盯着苏青的人就传来好消息,这次苏青收到的密信似乎能确定他的主子来自京城。因为用的纸是才推出没几个月的新品种,比一般的纸白一些,目前只有京城的大户人家才有。只是,这次的自己似乎与之前有些不同。
  
  敌人太狡猾谨慎,他们一直无法确定这些细作到底是前朝复辟势力,还是东北边的人,甚至,或许还有其他。
  
  现在总算是有方向了啊!也证实了皇上几人之前推测的京城里也有细作的想法。
  
  从截到的情报看,他们也知道现在粤城里余下的只是几个蹦达不起来的小喽罗。就算这次截到的情报与前几次截到的不是出自同一处,至少也能断定,京城里潜伏着的钉子,要比粤城这几个小虾米有价值的多。
  
  天越来越冷,就意味着年关又要到来了。
  
  京城里的年味总是到的特别早。也特别明显,因为大户人家多,而大户人家要采购的东西也多,需要尽早开始采买,所以商户们的备货、竞争也随着提前了。
  
  火红的灯笼、新式的装饰摆设、大周各地收来的干货都很快摆出来了,各商铺门口都有伙计在吆喝:“最新最全的年货诶”、“红红火火过大年喽”、“下手要快,晚了就没有啦”……
  
  书瑶今儿也难得带着柳妈妈和四个大丫鬟亲自到云彩坊“抢货”,云彩坊东家裴大老爷为庆贺嫡女裴嫣然即将成为二皇子侧妃(婚期已定在正月二十八),大周各地的云彩坊不但推出三种极为划算的大套装,三种新色彩,还将连着三日全部货品让利三成。
  
  书瑶早几年就囤了不少云彩坊的绣线以及其它一些优良的货品,这几年价格飞涨后就几乎很少买了,红木箱里还藏着不少呢。而且,其它店铺里买的绣线进红木箱增色后,效果与没有增色过的云彩坊丝线差不多,也可以用了,何必凭白浪费银子。
  
  增色过的云彩坊丝线,书瑶多数只用于绣大屏风,还有给太后绣寿礼之类。
  
  不过今次云彩坊的大优惠活动,书瑶可是一定要来的,还在第一天就兴致勃勃地亲自来了。
  
  因为书瑶知道,这次大优惠活动是云彩坊最后一次实打实、大手笔的让利优惠。裴嫣然成亲之后,云彩坊货品的价格更加飞涨了,然后再过不到三年,云彩坊一夜倾覆,裴大少爷在官兵踢进门前吞金自杀,裴家染料秘方也从此销声匿迹。
  
  没有人能找到秘方,后来有知情的裴家下人说了,所有秘方都在裴大少爷的脑袋里,他从来不写出来。
  
  前世,书瑶是在刺绣攒了一些银子之后,实在忍不住心痒才咬牙在他们县上的云彩坊买了一些相对便宜一点的绣线,好在那县城小,云彩坊店铺也小,卖的还多是经年的旧货,价格自然比其它大地方便宜一些。
  
  后来裴家跟着二皇子倒台,各地云彩坊的存货被悉数抄走送进皇宫里的针线房。书瑶还拍着胸脯庆幸自己那次难得狠心奢侈了一回,否则一辈子都没机会用上那么好的色彩绣出让自己都经验的绣品。
  
  书瑶一直藏着舍不得用的那些云彩坊绣线,进京后都用在为薛明郎打点绣的那些屏风上了。
  
  住在威远侯府的时候,她还经常听到夫人、姑娘们“悔恨”之前没有多买一些囤着,尤其是这次庆贺裴侧妃定亲的大优惠,太划算了。
  
  所以,书瑶今日定是要大量采买、准备囤货的。
  
  
  第393章 心满意足(二更)
  
  书瑶亲自来,是因为她对颜色的敏感度无人能比,另外,她对自己宝箱里哪些颜色的绣线有多少、自己最常用什么颜色、最喜什么样的色彩搭配最清楚。
  
  京城里的店铺,伙计都是贼精贼精的。书瑶虽然带着帷帽,但马车刚停下,眼尖的迎客伙计就赶紧小声让另一个小伙计跑进去通知了掌柜。
  
  所以,书瑶还没走到云彩坊店门口,掌柜就亲自带着迎客伙计迎上来了:“福星郡主大驾观临,云彩坊蓬荜生辉,郡主快里面请。贵宾室已经安排好了,郡主可以慢慢挑选,绝对没有人会进去打扰。”大概是都知道福星郡主低调,掌柜的声音放低了,只有书瑶几人能听清。
  
  书瑶就怕被人认出来,特意让车夫将马车停在拐弯处,而不是直接驶到这边来再下车。没想到伙计眼睛那么尖,老远就看到马车上两侯府的标志,还知道她是来云彩坊的。
  
  掌柜和那位伙计要是知道书瑶所想,肯定哭笑不得,在京城里,能上云彩坊这样的店铺做事的人,哪个不要眼尖耳灵?还要熟记那些富贵人家的马车标记、各种明显或不明显的特征、甚至那些夫人、姑娘身边婆子、丫鬟的特征(大户人家的女子在外面通常会戴帷帽,就算没戴,他们也不敢正面盯着看不是?)。
  
  至于知道书瑶会进店来,更简单了,这附近几家店铺就云彩坊最大,而且靠这边方向最近的只有两家店铺,一家是点心铺、另一家就是他们云彩坊。
  
  谁不知道夏家是大周第一旺点心铺“巧味居”的东家?谁又不知道福星郡主擅绣,虽然年纪小、还未及笄,却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刺绣大师了。
  
  刺绣大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自然是色彩光亮、品质好的绣线了。今日云彩坊一次推出三种新色彩,还有三款限量的精品套装,会吸引福星郡主亲自光临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
  
  云彩坊经常接待贵客,当书瑶被引进一等贵客室时,不得不惊叹云彩坊贵客室的温馨豪华及其人员的反应之快。
  
  贵客室里的家具简单不繁复,但用料和工艺上佳。一色的红木。
  
  一进屋,迎面就是墙上的一副巨幅绣品“百花齐放”,精湛的绣功更加突出了云彩坊绣线色彩的精良。
  
  发式、服装一模一样的两位侍女上前行礼,引书瑶和柳妈妈坐下,一看就是训练有素,且极有眼色,能看出柳妈妈与一般人家妈妈的不同(主要是大家都知道福星郡主身边有一位供养嬷嬷,只要有些眼色,还是比较容易推断的)。
  
  茶是刚刚冲泡的,一闻就知道是第一泡的极品好茶。时间掌握的刚刚好。正好让她们一坐下就可以品茶了。点心也是热腾腾的。
  
  靠墙的一张长长的台子上,正中间摆放着三个精致非常的椭圆形扁竹筐,此刻盖子都打开了,斜靠在旁边。盖子上系着一张粉色的丝帕,上面绣着套装包含的物件和数量。
  
  云彩坊主打色彩的丝线也按照推出时间在台子上排列开来,越是新出的排在越前面,丝线上方的墙上挂着的丝帕上,就是用这种丝线绣成的花朵、叶子、或者其它小图形,显然,是给顾客看效果的。
  
  书瑶暗叹,裴家不仅出了个在染丝和绘画方面天赋异秉的大少爷,这经营的手段也是非凡。可惜了。怎么就偏偏热衷于权势,还卷入了夺储之争?白瞎了如此绝世的好功夫。
  
  感叹之余,书瑶更是决定这次要多囤些绣线。能省下大笔银子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等裴家倒台,想买都买不到了。
  
  前世是三年后。今世变化诸多,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变化,或者时间上会否提前或推迟。
  
  不过,红木箱里的东西是不会坏的,且放的越久,丝线越好用、颜色越好看。即使二皇子不倒台,裴家不倾覆,云彩坊的绣线也不可能便宜下来,只会越来越贵,趁现在备着总不吃亏。
  
  书瑶看此次推出的套装确实很精致很超值,而且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