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市井贵女[封推]-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字刚贴上,陈夫人的脸唰地一下白了,这比平日里写的还要差些!
  
  不能怪陈月莹啊,她心虚,边写字边偷看云家三人,见她们一脸从容,专注于写诗,完全没有害怕的感觉,不知怎么的,脑海里突然想起那日弹筝时的尴尬,越想越虚,结果……
  
  
  
  第369章 云家姐妹的亲事
  
  马家八夫人再一次丑名四扬,因为在场很多姑娘说了,提议并坚持所有人一起写诗“表心意”的正是马八夫人陈月莹。
  
  马家没有公开表示什么,但是此后,一直到马家倒下,男子砍头、女子流放之前,马八夫人陈氏一支没有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当然,这是后话了。
  
  很快,诚意伯府对外宣称,陈家两位庶出的姑娘不得嫡母欢喜,这几年一直由长嫂负责教养。
  
  没想到的是,这一消息一放出去,上门为陈家两位庶出姑娘做媒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连诚意伯爷听到消息都愣住了,他让人放出消息去,只是怕陈月莹的名声连累了另外两个女儿,那两个庶女还是很不错的,乖巧知礼,现在还跟着徐念儿学管家。
  
  陈家本是清贵世家,姑娘只要不像陈月莹那样“心气太高”,是不愁嫁的。现在有了陈家自己传出去的话,一来,不是陈夫人教出来的才让人放心,免得娶回一个如陈月莹般不着调的;二来,既是跟着陈大奶奶徐念儿的,姑嫂关系应该不坏,陈家大爷虽然不能袭爵,但口碑很好,岳家也有力,前程还是很不错,加上陈大奶奶同福星郡主的交情好谁人不知?
  
  种种思量之下,陈家的两位庶女自然就成了不错的儿媳人选,高门庶子,门第低一些人家的嫡子,有年龄相当的,当家主母都有意相一相,议一议。
  
  因为有了这意外之喜,而徐念儿也是陈夫人当年相中的,陈伯爷倒是没有直接将陈夫人送去家庙,只是让她在自己院子里“安享儿孙之福”,不准再插手中馈之事。陈伯爷离开之前淡淡说了一句:“事实证明,你没有当家主事的能力,否则不会连唯一一个亲生嫡女都教养不好,我不能让陈家败落在你的手里。”
  
  陈夫人想哭都没有眼泪,不用陈伯爷禁止。她自己都不敢出门去了,没脸见人啊!娘家众姐妹早就对外宣布与她自小性格不合,极少来往。
  
  陈夫人想不明白,她只是对陈月莹娇宠了些,在她的琴棋书画、女红等各方面也是用心要求的,怎么就造成了她们母女俩如今的局面,她究竟是哪里做错了?
  
  陈月莹一心想让云家三姐妹出丑,却没想到,最后出丑的是她,云亭三人、云家却是传出了极好的名声。云家姑娘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还能用木棍在泥上识字。云家男儿就更不用说了。
  
  有这样坚韧的家风。难怪云家二老爷能够从一个最低等的兵士做到如今的西北大将军。能够有勇气冒险申请“倚功换恩”。
  
  这样的家庭教养出来的姑娘都这么出色,刚从西北回到京城就展现出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的气度,可想而知,少爷们更不能是京城里那些混迹在青楼酒楼赌场的纨绔子弟可以比的。
  
  何况云家如今的门第不低。先不论与两侯府的关系,一门父子两位二品大将军(云老将军和云德清)就已经够风光了。
  
  一时之间,云家还未婚配的两位少爷、三位姑娘成了抢手的香馍馍,一众官媒私媒蜂拥而至。
  
  云老夫人搂着书瑶心肝宝贝地叫,说这个宝贝外孙女就是上天赐给云家的福星。
  
  书瑶红着脸道:“外祖母就是偏心瑶儿了,这是两位表姐和意儿妹妹自己出色,为云家争光,与瑶儿哪里有什么关系?”
  
  “怎么会没有关系?”二舅母姜氏笑道,“若不是你带着她们出去。人家哪里会这么快注意到她们?四公主提携她们,不也是因为你?”
  
  大舅母罗氏也笑道:“就是,瑶儿你也不用担心她们仨吃味,别说你外祖母说的是事实,就是她老人家多偏疼你一些。她们也不敢不服气。”
  
  云丽沉不住气了:“哪有不敢不服气?我们根本就完全服气。祖母有没有偏疼瑶儿我不管,反正我是偏疼瑶儿的,以后谁敢欺负瑶儿我就揍他。”
  
  姜氏指着她佯嗔道:“听听,听听,这哪是一个姑娘家说的话?在外面还表现的像模像样,这一回府来就露馅了。”
  
  云丽笑着滚到姜氏怀里:“在外人面前要端着,在自个儿家里,在祖母和大伯母、母亲面前,可不就自在些?”
  
  姜氏搂着云丽,脸上也绷不住了,好笑地点了一下她的额:“都及笄了,还没长大,你什么时候像亭儿一样稳重,我就不用操心了。”
  
  姜氏自幼没有兄弟姐妹,很小的时候母亲也去了,与疼爱她的父亲相依为命,当年父亲看重了云德清,她的外祖家还出来闹,说父亲为了自己的利益将她卖给一个流放犯,流放犯能有什么出息,再能干,也永远只能呆在那七品小把总的位置上。且子孙还不能回中原,不能参加科考。
  
  姜氏却相信一心疼爱她的父亲的眼光和良苦用心,也知道外家贪图她家的一点财产,还一直想着要父亲帮忙让她的表哥在军中发展,既不要有危险,又要能升官,能得到樊老将军的器重,所以一心想让她嫁给她的表哥。
  
  姜氏也是个大胆泼辣的,要求与云德清见上一面。结果交谈了不到五句话,她就被那位英武、实诚、又倔强的男人折服了,不在乎他的罪臣儿子的身份、不在乎他一辈子只能做七品把总,不在乎他比她大许多,还有两个女儿。
  
  进门后,她在村里住了一年多才带着两个女儿和小侄女回安城的。婆家的氛围好,不论是公公婆婆,还是大哥大嫂都是和睦好相处的,两个女儿也乖巧。她很珍惜这个家,庆幸自己的选择。
  
  如今苦尽甘来,事实证明她的男人让她骄傲、让她引以为豪。离开安城时,云德清还很贴心地告诉她,等岳父退役了,他就派人将岳父护送到京城,买个离云家近的小院子,让岳父在京城养老。
  
  忆苦思甜,姜氏抚摸着云丽的发髻,她还真是舍不得两个女儿嫁人呢。
  
  罗氏似乎看出她的心思,笑道:“我们好好挑一挑,家世钱财什么的都不重要,要紧的是男孩子人品好,府里不要太复杂,然后不要太远,在京城里就可以了。再说了,亭儿、丽儿都才刚及笄不久,即使定下来,等个两年再出嫁也是正常的。”这个弟媳是个好的,对两个侄女可以说是掏心掏肺,视如己出,不容易啊。
  
  姜氏释然,不好意思地笑笑:“女儿大了,总是有这么一日,让嫂嫂笑话了。”她是一定不会让云亭姐妹远嫁的,娘家太远,万一受了欺负怎么办?不是所有的婆家都像云家这么和睦的。
  
  不等姜氏慢慢挑,太后召见了云亭三姐妹,并很快为云亭、云丽赐了婚。云亭稳重,被赐给了四皇子为侧妃,云丽直爽明朗,太后将她赐婚给了上一届的武科榜眼、在御林军中任职的李挺之,几日前刚刚立了宫升职到五品。
  
  李挺之今年二十二岁,也是寒门出身,人品耿直,皇上很器重,所以科举之后不到半年就进入了御林军。
  
  李家除了李挺之,就只有父亲和一个妹妹。他的母亲身体弱,很早就去世了。
  
  太后最初是想将李挺之配给司马妍的,可惜司马妍没看上,而李挺之也吱吱唔唔地请求太后说,他家是小户出身,没有根基,太有大户人家规矩的儿媳妇怕父亲不自在,希望能找一个开朗爽直、愿意帮助李家慢慢规矩起来的媳妇,只要知书识理就好,还要能孝敬父亲、教养妹妹。因为母亲身体一向柔弱,又早早去了,父亲希望儿媳妇是身体强健的,不要太娇弱,以免让儿子也受到自己一样的苦。
  
  李挺之的期望看起来要求不高,对京城里那些大户人家却很不适合。但是皇上看好李挺之,太后也挺喜欢他,又觉得他随便娶个小家碧玉太可惜了。太后没有松口,李挺之的父亲不敢擅自做主,而李挺之刚刚进入御林军忙得很,也没有精力顾及亲事,便一直耽搁了下来。
  
  结果今日太后一见到云丽,觉得云丽同李挺之真是天作之合。云丽也算是能文能武了,既乖巧知礼,又不喜欢刻板地守着那么多规矩,相信李家会喜欢这么个当家主母,而云丽在李家也不会被拘得难受。
  
  虽然李挺之年龄大了些,而云家不希望云亭姐妹这么快嫁,但李挺之正好接了任务,要到南边粤城去配合雍亲王世子齐浩宁做些事,一来一回估计也要一两年,倒也合适。
  
  皇后对云亭是满意的不得了,秀丽大方又稳重,还有一点,皇后身边的嬷嬷们都说,云亭姐妹仨看着就是好生养的。
  
  四皇子妃刚刚生下一个女儿,太医说亏了身子,以后只怕再难生养。四皇子妃本就体弱,生下的女儿也是小的像只小猫咪,让皇后担忧不已,若不是怕四皇子妃多想,都想抱到自己身边抚养了。
  
  
  
  第370章 猜(一更)
  
  太后赐婚前召来李挺之,让他同云丽见了一面。
  
  李挺之一见到云丽,目光就舍不得从她身上移开,觉得云丽就像一抹温煦的阳光般让他感觉舒服自然,等知道云丽还习武,恨不得立马将眼前的人儿娶回家。
  
  太后却笑道:“云家熬了那么多年苦,这刚回京,自然想多养着姑娘一两年,也是人之常情,如果爱卿……”
  
  李挺之急了,生怕太后说他急着成亲就算了,赶紧抢先道:“不急,不急,臣正好要去南方一趟,云家认为什么时候可以放心让云姑娘嫁……嫁过来了,臣再成亲。”开玩笑,都等了这么多年了,还差这一两年?碰到一位这么好的姑娘容易吗?
  
  那些娇滴滴、刁蛮高傲的大小姐他真心不喜欢,落落大方、开朗爽直、又带着些巾帼英姿的云丽简直就是为他而生的,她就怕云丽嫌他年纪大了些。
  
  “哈哈哈哈,”见到李挺之的紧张模样,太后开心极了,可见他对这桩亲事非常满意。
  
  云丽也没有觉得李挺之“老”,她爹比现在的娘大十二岁,可疼娘了。而且李挺之高大挺拔,像西北汉子。
  
  进京以来,云丽总觉得京里的公子哥儿太“面”,甚至还看到有男子像姑娘一样抹粉打胭脂。她暗中跟姐姐云亭撇嘴:“京里的年轻男子不会也是“娇养”的吧?除了杰表哥,我就没看到几个像男人的男人,比14岁的文儿都差太多了。”
  
  当时云亭吓得赶紧捂住她的嘴:“别乱说话,你见过几个男子?”不过就是在路上、还有参加宴会时,透过马车窗帘看到的几人。
  
  今日,李挺之总算让云丽看到了,京城里除了杰表哥,还有一位像男子汉的年轻男子。
  
  听到李挺之急巴巴地连声说“不急”的时候,已经退到屏风后面的云丽脸上泛起红晕:嗯,这个人好像还不错。
  
  云丽虽然性子跳脱些。但自小也是乖巧伶俐,进京这一个多月来又接受了各种密集速成的训练,大面上的东西一点都不含糊。
  
  太后赐婚,就算是个“错”的,她也不敢说什么,现在这个还“不错”,自然更没有声音了。
  
  只是,姐姐云亭被赐婚给二皇子做侧妃,她有些惶惶,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嫁入皇家听起来是挺荣光。但侧妃也是妾啊。
  
  云亭淡淡道:“好不好又能怎样?雷霆雨露皆是皇恩。云家好不容易才有今天,别说让我做四皇子的侧妃,就是让我进宫做宫女,我也得去。”刚才在坤宁宫。皇后同她说了一些话,似乎还不是太可怕,四皇子坐在皇后身旁看着她,眼神还挺……亮晶晶的,好像也不令人反感。
  
  云丽叹了口气,是啊,“雷霆雨露皆是皇恩”,她们*岁的时候在书上看到这句话,问大伯父意思。大伯父脸上掠过痛色:“你们祖父被人诬陷,全家人被夺了产业流放到这儿,可是你们祖父心心念念的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洗清冤屈,对先皇没有一点怨念,这就是‘雷霆雨露皆是皇恩’了。”
  
  书杰一回府就听到南宫淼说云老将军来了口信要他过去一趟。书杰了然,他本也是准备先回来看一下南宫淼就过去的。南宫淼现在已经九个月了,怀的又是双胞胎,随时都有可能生产。府里的产婆、奶娘都准备好了,太医院的太医、回京没多久的高明德那里都打了招呼。
  
  书杰安抚地看了南宫淼一眼:“放心,没事的,皇后和四皇子对亭表妹都很满意,定然不会亏待了她。”
  
  这话说的苦涩,皇家儿媳不是那么好做的,而且还是庶媳,侧妃也是妾。可是,太后娘娘已经直接下懿旨赐婚,就是不容拒绝的了。
  
  书杰上次能先暗着紧急定亲堵住了马家的联姻,再明着拒绝马贵妃牵线的“平妻”,是因为皇上还没有下旨,而且他可以感觉到皇上并不乐见马贵妃嘴里的“双喜临门”。
  
  而二皇子盯上书瑶那次,由“眼明手快”的齐浩宁挡掉了。
  
  这两次的前提都是皇上无意,如若皇上有意,或者直接赐婚,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的。抗旨?博的不是他一个人的命。
  
  可是,这次是皇上的决定(太后娘娘最维护皇上,明面上是太后直接下的懿旨,实际上事先必定同皇上商议过,或者根本就是皇上请太后下的懿旨),没有人可以更改。
  
  好在,也正是因为这是皇上下的旨,是皇上有意为之,云家和两侯府应该不会因此卷入所谓的夺嫡之争。书杰几乎是贴身跟在皇上身边的,对皇上还是有两分了解,皇上对云家、对云德清的“执着”很满意。
  
  书杰带着勇进赶到忠义大将军府,立马就被等候在门房处的荣叔带去了正院云老将军的书房。大将军府寻了一位之前忠仆的儿子做管家,荣叔正带着指导。那人也是个灵活的,在自己赎身回家之前还有过多年大管事的经验,估计再有十天半个月荣叔就可以回两侯府了。
  
  荣叔一脸的焦急:“大爷,云老将军正等着您呢。”大户人家的大管事们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很关心朝政的,不少人(如荣叔)还很有敏感度。
  
  知道表姑娘被赐婚给二皇子做侧妃,荣叔不像那些天真的小厮丫鬟婆子似的,因为大将军府成了皇亲国亲而欣喜自得,他的见识让他能够认识到,以两侯府为中心的关系网如今已经有些“太强势”了。
  
  书杰点点头:“荣叔你忙去吧,我们自己过去就可以了。”
  
  荣叔见书杰的脸色似乎挺平静,不由地就安下心来,赶忙应了,离开去忙将军府的事。虽然是太后赐婚,定亲的程序还是要走,两位嫡姑娘同时定亲,大将军府上上下下都要开始忙起来了。
  
  书杰一进书房,云老将军和云德延就焦虑地看过来:“杰儿,你看这……有没有……”
  
  书杰摇摇头:“应该不会,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的意思。”书杰的右手食指往上指了指,意指皇上。最了解皇上的人是义父,但义父去了晋州,估计要过几日才会回京。
  
  云老将军听书杰这么说,轻轻呼出一口气,这个外孙年纪不大,却很是成稳老道,又离皇上近,总比他们多了解一些,书杰话里的意思他听明白了。
  
  云德延还是犹豫道:“杰儿,那位四皇子……怎么样?”二弟长年在军队,两个侄女都是在他跟前长大的,与自己的两个女儿一般无异。云丽的那桩亲事他看着还是很中意,但云亭嫁入皇家做侧妃……
  
  书杰实事求是:“我个人认为四皇子还是很不错的,谦逊有礼、好学、勤奋,这几年那几位……呃……,四皇子却没有什么动静,倒是把皇上交代的事都做得很漂亮。另外,听说四皇子府目前除了正妃外,就只有一个侍妾。”
  
  云老将军一锤定音:“如今也已经成了定局,且走且看吧,总之我们守好自己的本分就是。亭丫头自小就聪慧,心性也稳,相信她应该能做好自己。”
  
  说到这里,云老将军有些庆幸:“这也幸好是亭丫头,如果是丽丫头,唉,还真得让人操心。”
  
  书杰笑了:“外祖父多虑了,太后娘娘慈善,既是给两位表妹赐婚,定是让人对表妹的性格各方面做了一些了解。那位李榜眼口碑很好,上司很是器重,同袍中也很有人缘,他府里的情况对丽儿表妹来说倒是挺合适。外祖父,李榜眼的前景很不错的。”书杰说话的时候,右手食指又指了指上面。
  
  云老将军和云德延明白了书杰的意思,当下又更放心一些。看来,皇上或许是在为四皇子铺路了。如果四皇子是皇上的选择,他们顺其自然就是。总之,他们云家只忠于真正坐在那龙椅上的人。
  
  书杰他们能想到的事,自然还有不少人也能想到。有些人已经开始不安了,有些人还在犹豫:这赐婚,到底是太后娘娘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
  
  主要是皇上行事一向让人捉摸不透,大家在那里七谏议八谏议的时候,他老人家什么反应都没有,大家沉默了,他突然毫无预警地一连封了两位王爷。
  
  再比如上次的“两侯府失宠”闹剧,真是让不少人捶胸顿足。
  
  最擅长运筹帷幄的郁先生也有些茫然了:“不是说皇上曾经当众指责四皇子太过犹豫不定、优柔寡断吗?”所以,虽然四皇子是嫡出,且母后还在掌理后宫,二皇子和之前的大皇子、三皇子才不把他放在眼里。
  
  要知道,作为一个储君,将来的一国之主,犹豫不决的性子可是个致命伤。而且皇上自己就是个非常自我、独裁决断的人,连犹豫不决的臣子都不喜欢,又怎么容得下优柔寡断的皇位继承人?不怕江山断送于其之手?
  
  郁正然蹙着眉,冷嗤一声:“性子经常是可以经过历练改善的,四皇子还年轻得很。”
  
  郁先生想到这些年皇上派给四皇子的那些看似没什么大难度的事,顿时变了脸色。
  
  
  
  第371章 哑巴章
  
  郁先生一脸赞许:“少主,你早看出那位在锻炼四皇子?”
  
  郁正然一脸苦笑:“我要是能早看出来,我们现在还会被卡得动弹不得?”
  
  郁先生一愣,随即叹息一声:“是啊,那人的心思越发难以捉摸,不怪主公处处谨慎。对了少主,主公来信了,赞成我们的计划,让我们目前就将精力放在筹银子和收集信息、拉拢人上,等他在其它方面谋划了,我们再伺机而动。”
  
  郁正然的手指轻敲着桌面:“先生,你说父亲在中原还有多少股力量?”
  
  “不会吧?原来是有南海那一条线,但是现在主力已经被挖起,留下的也只是些……喽罗了。”郁先生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低下去,他自己都觉得没有底气了。
  
  自从上次知道主公一直在南海拥有大笔财富之后,他发觉少主眼里似乎多了一些内容,可是又说不出具体的感觉……那种感觉让他莫名其妙地不安起来。
  
  “少主,你……”郁先生觉得他应该要同少主好好谈一谈。
  
  郁正然摆了摆手,闭上眼睛:“先生,你先出去吧,我想休息一下。”
  
  郁先生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暗叹一声,出去了。
  
  郁正然拉了拉桌子下面的一条短短的绳头(不是确切知道位置的话,是很难看到、发现的),与郁先生出去的位置相反方向的一扇门打开了,左庆、左贺走了进来。
  
  左庆道:“少主,新买进的那十个人已经安排好了,全送去了哑巴章那个农庄的地下室里,还都服下了噬骨草丸。”
  
  哑巴章并不哑,只是从认识他开始,左庆、左贺极少听到他说话(哑巴章只有对着郁正然,才会多说几句话),就称呼他哑巴章,他也不恼。似乎还挺喜欢这个绰号,现在连郁正然也觉得好,一起称呼“哑巴章”了。
  
  哑巴章是郁正然十岁那年偶然遇到的的一位“怪人”,武功极好,练武走火入魔时被郁正然碰巧救下。他一个三四十岁的人自己说以后就跟着十岁的郁正然,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包括郁正然身边那些什么先生、妈妈的,还对小小年纪的郁正然说:“狡兔三窟,这个世上最可靠的只有你自己,多备几处窝总没错。”
  
  那时的郁正然虽然才十岁。但是三四岁就开始接受各种高压训练的他自然明白哑巴章说的是对的。就当养着一些人而已。对自己并没有坏处。
  
  郁正然给了哑巴章一些银子,哑巴章也没多要,就买了一个小庄子,陆陆续续收留了十多个根骨好、适合练武的孤儿。白天干农活、狩猎,晚上习武,完全自给自足。
  
  郁正然到京城后,哑巴章带着他的人也迁到了京郊的一处庄子上,在京郊买的庄子不小,还建了地下室和各种机关,竟然没有让郁正然出一文钱,彼时庄子上已经有近五十人。
  
  哑巴章让郁正然没有紧急事不要跟他联系,说他的庄子是郁正然最隐秘的一处底气。也是最后一层保障。庄子上每日都有人进京卖野物、卖皮子之类,他会知道郁正然的消息,只要郁正然有需要,他会迅速出现在郁正然身边。
  
  这么多年,郁正然能感觉到哑巴章对他的好。虽然哑巴章从来没有说过什么,但他就是能相信,哑巴章是那种关键时刻可以护在他身前的人。
  
  郁先生和郁妈妈几人对他也好,面对危险,相信他们也会拼死护着他。但是,他们是为了父亲(他们的主公)护着他,而哑巴章只是为了他。
  
  郁正然有时也很奇怪哑巴章为什么会如此待他,救命之恩?当年若是他没有出手相助,哑巴章最多只是会废了武功,但绝对不会有送命之忧。
  
  他也试探地问过,哑巴章只是淡淡一句:“你能让我想起一位故人。”再多的,哑巴章就一个字都没有了。
  
  郁正然渐渐地也就不纠结于此了,特别是在他发现自己面对齐浩宁兄妹俩的奇怪的感觉之后,似乎给自己和哑巴章找到了一个共同的理由:人的感觉就是很奇怪。
  
  ……
  
  回神过来,郁正然点头:“很好,以后这十个人就交给哑巴章了,你们不要再往那跑,免得引起郁先生的怀疑。”
  
  这次送去的十个人武功或许不如庄子里那些人,但都是某些人作为细作培养出来放在别人府里当暗钉的,结果所在主家出事,被卖作了官奴。
  
  这些人都有做细作、探查消息的手段,至于不是自己培养的,有什么关系?郁正然见识过哑巴章特制的噬骨草丸折磨叛徒的可怕劲儿。
  
  听到郁正然再次警告要提防郁先生觉察,左贺奇道:“少……少主,您……怀疑郁先生?”这句话他已经憋了很久了,那个突然出现的哑巴章和农庄,显然与少主有关,但与他们“郁家”、与如愿坊无关,至少,郁先生是不知道的。。
  
  可是,左庆、左贺都是四五岁的时候就被卖到郁家的,让他们相信郁先生不忠,他们宁愿相信天上会下红雨。
  
  郁正然摇头:“不是怀疑,是确信,确信先生绝对忠诚于我父亲。”
  
  左贺二人松了一口气,就是嘛,谁都可能背叛,郁先生却绝不可能。
  
  还不待他们将一口气吐完,郁正然紧接着说道:“可惜,我需要的是绝对忠诚于我自己的人。”
  
  左庆、左贺二人差点呛到了自个儿,反应敏捷一筹的左庆急急拉着左贺跪下:“奴才二人自小就在少主身边侍候,只认少主一人。”
  
  他们连主公长什么样都没有见到过,何必对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人死心眼?何况少主对他们二人很好,少主既然对他们说出这句话,他们就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死,死人最可靠;二是只忠于少主,呃,这并不难,本来在他们心里,少主才是他们的主公。
  
  还有一点,左庆左贺都是被家人或者族人卖掉的孤儿,而他们的少主也是从小就没有父母在身边。在他们看来,少主的父亲将三岁的少主远远地送出去,从小就没在一起,能有什么感情?这其中的……呃,他们不敢说而已。
  
  他们都不能相信这种感情,少主精明睿智,自己留一手太正常了,或者说,才是正常。
  
  左庆、左贺甚至庆幸少主“有私心”,试想,少主带着他们在中原冒这么大的险,那个什么主公和他其他的一群儿子在远远的地方安然享受,何其不公?就算大事成了,谁知道主公和少主的那些兄弟会怎样对待少主?他们是少主的人,少主不好,他们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郁正然疲惫地眯了眯眼睛:“我自然相信你们,否则也不会让你们与哑巴章联系。不过你们要非常小心,你们应该知道,我们这宅子里的人和如愿坊的人都是做什么的。”
  
  左庆、左贺一凛,正色道:“少主放心,我们一定会万分谨慎。”
  
  郁正然挥了挥手,两人退了出去。
  
  郁正然的心很乱,一会儿觉得自己对未来要做的事很清晰,一会儿又觉得茫然,他弄了那十个人到哑巴章那儿,听左庆二人的意思,哑巴章什么也没问。
  
  不过上一次会面,他已经跟哑巴章说过了,庄子里要添加能探查消息的人,他要解开一些疑惑。哑巴章只是看了他一会儿,说道:“你找人送来就是,我不擅长细作之术,无法培养这样的人,但我能让他们服服帖帖,保证不敢背叛你、违背你的意思。”
  
  郁正然忍不住问:“你就不想知道我要探查什么?”
  
  哑巴章看着天上,淡淡一句:“我只要你好好活着”,然后对着一脸疑惑的他又加了一句:“以后才能为我养老送终。”
  
  郁正然相信自己的直觉,哑巴章的第一句话是真心话,第二句只是为了让他安心。
  
  第372章 被撞了
  
  二皇子不安了,马家也坐不住了。
  
  马家势大,又信心满满,志在必得,难免高调一些。如果是二皇子如愿上位没有什么关系,可一旦不是,马家势必会被挖出许多“旧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