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市井贵女[封推]-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甄柯宝什么也顾不上了,将手上的纸往甄大富怀里一塞,对甄大贵和朱氏道:“二叔二婶,麻烦你们,我们先将玲儿送回你们府里好好调养,她不能再受累受刺激了。等我回大名府处理好大宝小宝的事再来京城接她。”
甄大贵忙道:“应该的,应该的,你放心,你二婶会照顾好侄儿媳妇。”
唐氏也道:“这样也好,侄儿媳妇现在的身子,可经不起路上奔波”。
唐氏再不喜欢大房,也知道朱氏肚子里这个孩子的“珍贵”,而且朱氏还算是个识大体的人,对她这个二婶也是一向有礼,同为女人,唐氏真心希望朱氏能顺顺利利养好这胎生下来。
正文 第340章 市井了(一更)
刚回到府里,书瑶就听说了甄家人在慕容府的那场闹剧。
其实,用冬婶的话说,现在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在大街上随便往哪个人堆里一站,保证就能听到他们正在绘声绘色地描述甄府一行人抬着两口棺材进慕容府的事,要不就是甄家二爷一个人失魂落魄地在河边走,结果差点被马车撞死的惊险。
两口棺材?书瑶愣住,甄府的谁死了?
柳妈妈也摇了摇头,立马出去让人打听。
当晚,金喜达没有回府用晚膳,直到大家都消食得差不多了,才见到金喜达一脸愤怒地回来了。
书文眼尖:“义父,谁惹你生气了?”今日姐姐被封为福星郡主,不是件高兴的事么?
老夫人和书杰几人也一脸关切地看过来,平日里,无论在外面忙什么、遇到什么事,金喜达一般都不会将不好的情绪带回来的,今天这是怎么了?被皇上责骂了?
金喜达也没有隐瞒:“倒没惹到我,只是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畜牲不如的人罢了。”金喜达自问,即使是对那个曾经要取他心头血的父亲,他也做不出那么泯灭人性的事来。
今天,有人到京都府尹衙门投了封没有署名的状纸,状告慕容紫烨对自己父亲的尸身下毒,说慕容尚书早在四个月前就死了,还说如果衙门不赶紧派太医去查验,三日之内慕容尚书的尸体就会变成一滩血水。
京都府尹没有听说过这种叫作“苟活”的毒药,但还是不敢怠慢,赶紧上报刑部尚书,这种骇人听闻的事如果擅自隐瞒,一旦被谁揭露出来且查实,他这个京都府尹铁定是做到头了。尤其,密信上还说了,这封信的内容已经誊抄了20份撒在了大街上。
刑部尚书和京都府尹二人火速进宫面圣并请求派太医支持,在宫门口还遇到了在大街上捡到信、赶进宫来求见皇上的两名御史。这类事情,御史一向比任何人都积极。府尹大人暗暗抹了一把额上的冷汗。幸好他没有犹豫太久。
那时,金喜达正好在御书房同皇上谈事,皇上直接让他带两名擅长辨毒的太医,跟京都府尹的人一同去慕容府查证。
金喜达一行到了慕容府,丽妃和慕容紫烨自然不肯让太医“惊扰”慕容尚书,只说已经查明了死因。
金喜达凉凉地说道:“皇上说了,慕容家三代为官,为朝廷做了不少事,为缅怀慕容老大人,特赐琉璃棺一副。停灵三日。好让同僚官员轮流前来祭奠。皇上会在第三日亲自到慕容府来祭拜。琉璃棺明日一早就会送到。”也就是说,三日之后,慕容紫烨才能扶柩回乡,还是个透明的琉璃柩。
慕容老夫人还没来得及为这么大的荣耀高兴呢。“噗通”一声,慕容紫烨坐到了地上,全身都在控制不住地颤抖……
金喜达复命后离开皇宫时,看到丽妃的马车回宫了。
南宫淼惊呼:“这还是人吗?”
金老夫人也不断念着“阿弥陀佛”。
书瑶惊疑地看了柳妈妈一眼,这么快?柳妈妈不是刚刚才放了信号出去让人传播“小道消息”吗?她以为最快也要明天中午左右才能有点动静呢。
柳妈妈轻轻摇了摇头,她很确定,这不是她的人做的。很明显,还有人在盯着慕容府。
此时,皇宫的御书房里。皇上看着跪在地上哭泣的丽妃,脸上是不可捉摸的“深意”。
在丽妃快扛不住的时候,皇上轻叹了一声:“既然提前回来了,就抱病吧,以后不要再出雎鸠宫一步。”
丽妃的呜咽声嘎然而止。张了张嘴,看到皇上那双似乎能洞察一切、此刻明显带上厌恶的眼神,又闭上了。她想到今日离宫前,皇上那句“莫名其妙”的问话,心越发地虚了,脑袋却清明起来。
想明白了一切,丽妃很庆幸皇上只是禁了她的足。她相信,若不是因为一双儿女,皇上很有可能让她去住冷宫了。
果然,皇上冷冷地说道:“为了六丫头和小九,你还是留在雎鸠宫里多念些经比较好,至少也能求个心安。以后每月十五,你可以见他们一次,其他时间还是好好念经反思吧。”说完扔了一张纸过来:“回去自己抄一遍吧。”他真是一刻都不想再看到这个女人了。
丽妃木木地拾起一看,是一份与慕容紫烨断绝关系的声明。
……
待丽妃被人送回雎鸠宫,皇上长长叹出一口气,闭上了眼睛。这场大戏,最终还是要由他来决定结局。皇上很佩服自己,竟然有耐心跟这些人玩到最后。
皇上嘴角扬起一丝冷笑,慕容尚书谋算了一生,所为何来?君臣一场,或许慕容尚书应该感谢他这个君主为他惩治了不孝不义的儿女。
自从上次宁王(大皇子)带着九皇子在皇上面前向书杰讨要“灵丹妙药”,“幽冥”就盯上了慕容府,慕容紫烨整日忙忙碌碌地做着各种准备,却不知道自己身后一直有一双眼睛盯着。
当皇上看到幽冥的报告,知道宁王弄来了“苟活”给慕容紫烨时,冷笑连连,这就是他的儿子、他的臣子,为了利益,人伦天理都不顾了,忠孝都抛之脑后。
皇上当时幽幽说了一句:“为了他的野心,如果有机会的话,想必他也会非常乐意把‘苟活’用在朕身上吧?”
吓得唯一的“听众”大福子赶紧噗通跪下:“圣上有神灵庇佑……”
这几个月,皇上一直冷眼看“大戏”,等着看慕容府怎么唱结尾。所以,当丽妃从皇后那里得了出宫牌,双眼红肿、无限哀伤地出现在他面前辞行时,却一点儿也没有引起他的怜惜。
当时他只是幽幽地问了一句:“现在才去吗?会不会晚了点?”
丽妃怎么能想到皇上话里的“深意”?只能懵懵地答道:“臣妾毕竟是后宫嫔妃,郎中确定父亲无法救了,才通知臣妾,希望臣妾能出宫再见父亲一面。”
……
第二日一早,围在慕容尚书府门口丢臭鸡蛋烂菜叶的人们迎来了宫里传旨的太监。
传旨太监首先大声宣读了丽妃娘娘亲笔写的声明,摘清了丽妃与“苟活”事件的关系:丽妃娘娘惊闻父亲死亡真相,不能容忍兄长慕容紫烨大逆不道的恶行,当众声明与慕容府断绝关系。
接着是皇上的圣旨,令慕容府迅速安葬慕容尚书。慕容紫烨不孝不义,品性败坏,剥夺官职,永不起用,慕容府这一支三代以内禁止为官,不能参加科考。
因为慕容紫烨毕竟是在慕容尚书死后给他下的毒,不算杀人,没有罪名可套用,只能是道德上的惩治。
慕容老夫人惨叫一声,两眼一翻,向后晕死过去。
慕容紫烨安安静静地跪坐在原地,没有表情,谁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昨晚,他就已经想到这样的结局了,还有什么好惊讶?
慕容紫烨的弟弟以及两个庶弟不服,大呼冤枉,说他们并不知道“苟活”一事。宫里来的人轻蔑地冷笑了几声:“慕容府没有分家,作为儿子,长长数月时间里,你们连自己的父亲死了没死都不知道?还配为官?配入仕?”
传旨太监一行摘下“尚书府”的招牌,踏了几脚,才扬长而去。
围观众人大呼皇上圣明,此等不孝不义之人,岂能为官高高在上?像慕容紫烨那等牲畜不如的混蛋就该自裁,向自己父亲的在天之灵告罪。
义愤填膺的人、以及曾经受到慕容府“欺负”的人都纷纷冲了上去,狠狠地踩踏那块“尚书府”的门牌。现在的慕容府,同他们一样是市井小民了。不,他们的子女只要努力,还有科举出仕的机会,慕容府可比他们不如。
人群外,一辆素净的马车悄悄地停在角落里。一早刚刚从庄子里赶回来奔丧的贾巧娘一脸震惊和意外,怎么会这样?“苟活”的事除了丽妃和慕容紫烨,就只有她知道,怎么泄露的?
贾巧娘昨晚刚刚得知自己报了部分大仇,高兴得一夜没睡,只是惋惜没有如愿将甄府的酒楼拿来,还有,竟然让朱氏肚子里那个孽障逃过一劫。
贾巧娘暗骂秋菊(慕容芷的贴身丫鬟)的动作太快了些,破坏了她原先的计划。现在慕容芷这颗棋子废了,慕容府和甄府的关系也断了,她还得另外想办法在甄府埋设毒桩子。
无论如何,她一定要让甄家万劫不覆,只有那样才能平息她心里的仇恨。
她昨晚一直在兴奋地计划着将如何继续,却没有想到,在她兴高采烈的同时,慕容府里又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市井小民”?人群中零零碎碎的字眼从马车外传来,贾巧娘喃喃念道,难道她又要回到没有权势倚仗的生活?那她还怎么报仇?她的两个儿子将来如何做人上人?
贾巧娘这边还在愣神,马车外又再次传来嘈杂的声音:“让开,让开,慕容紫烨,你这畜牲不如的混帐东西,我们于家瞎了眼,才会将妹妹嫁于你,快快签了这和离书,从此我们于家与你们再无任何瓜葛。”
正文 第341章 赠药(二更)
慕容府不敢耽搁,一来,皇上圣旨“迅速安葬”;二来,为了能留下慕容尚书的骨灰带回祖坟安葬,慕容紫烨终于还是决定将尸体送去寺庙里火葬。
大周朝的人过世后,多是土葬,讲究“入土为安”。但因为佛教的盛行,仍然有很多虔诚的佛教徒选择火葬。
佛教的信仰,不仅使其门下僧侣死后采用火葬之法,而且寺院往往还主持火葬,大力宣扬火葬,并免费为百姓办火葬场,即化人亭,埋葬各类无主尸体,以来普渡众生。
因此,火葬在大周并不是惊世骇俗的事情,此刻对慕容府来说,还能让他们留下慕容尚书的骨灰,带回大名府去,这恐怕是他们现在能做到的唯一能弥补、安慰慕容尚书在天之灵的方法。
火葬那天,已经和离回于家的于曼莲也出现了,同僧众一起为曾经的公爹慕容尚书诵经,倒是为她自己挣得了不少同情和赞誉。
于曼莲很感激她的两位兄长没有抛弃她,虽然她再次成为了“莲居士”,总还是官家人,也不用陪着慕容府的人遭到世人唾弃。在火葬那天的出面,更是让善良的人们完全将她从那龌龊的事件中洗脱出来。
不过,人总是喜欢比较的,有人在谈到慕容府前后三位大夫人时,突然“恍悟”:“甄氏出身最低,却最是旺家旺夫旺子女,是有福之人;小丁氏就别说了,绝对的灾星啊,连生下的子女都是;至于莲居士,那个所谓有福气的人,好像也没有什么好表现嘛?既没旺夫、成亲三年了也没生个一男半女,呃,也许只是她自己有福吧?夫家出事了,还能和离回娘家去。
连着几日躲在自己院子里“念佛”的于曼莲好不容易平复心情,取了自己的绣品去寻两位嫂嫂联络感情,就正好听到了这一番比较:
“啊呀大嫂。小姑跟人家甄氏能比吗?人家死了还能被追封为一品候夫人呢。再看看人家的孩子,啧啧,福星郡主、雍亲王府准世子妃。我们家小姑成亲也三四年了吧,却……”
“行了行了,你也别泛酸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好过那个小丁氏不是?老爷和二叔可都是很心疼这个妹子的。好在小姑本身名头上没有什么损失,在府里呆着倒也没什么影响,以后让她几个侄儿养着就是。”
……
于曼莲一脸苍白地退回到自己院子里,身后的亚心、圆心两个贴身大丫鬟紧跟着。大气都不敢出(于曼莲以前用惯了的无心和清心因为嫁给了慕容府的管事。这次都没能跟回来)。
……
没几日。于曼莲带着奶娘李妈妈、两个贴身丫鬟、还有几户原本跟去慕容府的陪房,搬到了一处嫁妆院子里。
于曼莲坚持说自己搬出来是为了静修,且这座院子靠近西城门,去云都山的青莲庵比较方便。她的两位兄长倒也没有怀疑什么。
李妈妈摇头:“娘子这又是何必呢?”两位老爷和夫人算是不错的了,住在府里,以后老了也有几个侄儿照顾不是?反正娘子的私房不少,孝顺的侄儿也不会少了好处就是。
于曼莲知道奶娘是为她考虑,奶娘自己就是失了丈夫孩子,好在把心思都放在了她身上。“奶娘放心,过一阵子,等我们安置好了,我就请哥哥帮忙。在族里过继一个孩子来,没有哥儿,姐儿也行。”
“好,好,这样好。”李妈妈总算放下心来,娘子愿意过继一个孩子,总好过孤独终老。
此时,甄大贵的府里,唐氏也正在同朱氏谈孩子的事。
因为肚子里孩子的支撑,朱氏强逼着自己暂时放下失去大宝、小宝的悲痛,专心养胎、养身子。除非她要离开甄家另嫁,这个孩子将是她以后唯一的孩子了。
为母则强,由这种信念产生出来的爆发力其他人无法理解。朱氏逼着自己笑,逼着自己吃,逼着自己放松心情,只因为郎中说若不是她身子底子还不错,之前那十几日的折腾早就让这个孩子随着两个小兄长去了。她如果真想保住这孩子,顺顺利利生下来,就必须比一般的女子多三分小心。
幸好,唐氏和柯旻去了一趟两侯府,带回了一颗书瑶赠予的保胎丸,说是买了高明德制的药丸,又用吴震子教的方法熏蒸过了,效果增加了一倍。
朱氏一听,马上接过来,让人端来开水服用了,丝毫都没有犹豫。
唐氏略有些惊讶:“你倒是一点都不含糊,我还在想着怎么说服你呢。连瑶儿在给我药丸的时候还有一丝犹豫,让我保证不假他人之手,必定亲手交给你,看着你服下才作罢。”
朱氏苦笑一声:“在甄家这么多年了,若说我真正能信任,敢接过东西就吃的,第一就是瑶儿妹妹,第二是二婶你。
瑶儿妹妹不愿意跟我亲近,但是她也从不敷衍作假,她不愿意说、不愿意做的,就不说、不做,但只要她愿意说,就是真话,愿意做,就不会算计你。
再说了,以瑶儿妹妹如今的身份,更不屑于算计我们了吧?她现在愿意给我这药丸、恐怕也只是看在当年做‘迎亲童子’时,我娘家众人真心喜欢他们姐弟、诚心待他们的份上。他们三兄妹就是那种你待他们三分好,他们待你十分好的人。可惜,祖母和公婆永远不懂这一点,自己亲手把福气往外推。”
唐氏点头叹道:“你是个明白人,不过,瑶儿说了,这药丸她只是赠予你和你肚子里的孩子,与……与你们那个甄府无关。她希望你不要再让你们府里其他人知道这件事,自己好好养胎就是了。”
唐氏这话说得艰难,她也是甄家的媳妇,不过书瑶三兄妹对他们二房另眼对待,没有因为甄老夫人和大房做的那些事疏远他们,这着实是他们二房的幸运,不过对着朱氏说还真是有些别扭。
正文 第342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一更)
朱氏却是比她坦然,去年书瑶他们回京前她去送行那次,就已经想透彻了。甄府与书瑶三兄妹的关系不可能修复,她也没必要再想着为那些人争取什么。
她将从两侯府带回的火龙果送去娘家时,父母也对她说,书瑶三兄妹是有福之人,年纪虽小,却比常人更加聪慧。想与他们交好,只能凭真心,不能去算计,也算计不来。
在书瑶三兄妹那里,居心叵测的亲戚,无论是叔伯还是舅舅,都谋不到半点好处;而完全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街坊邻居却能沾光沾到让人眼红。
再看看二叔甄大贵一家,虽然也是甄家的人,却一点没有受到永平侯府的排斥,“珑玥坊”的生意越来越好,甄柯旻定了一门如意的亲事,听说甄柯瑜能进京都幼学也是书杰写的荐书……
为什么?还不就是因为当年二叔不顾父母兄长的压力跑去慕容府接妹妹甄氏?(这是朱氏住在这里几日偶尔听到仆妇“八卦”的。)还有甄大贵和唐氏从不算计书瑶三人。他们真正将书瑶一家当作亲戚,书瑶三兄妹自然也把他们当作亲戚来往。
朱氏很庆幸,她虽然一直谋划着想拉近甄府与永平侯府的关系,但从来没有做过对那三兄妹不利的事情,否则,今日书瑶也不会赠她这颗保胎丸。
朱氏就是莫名地相信,服下了这丸药,肚子里的宝宝就安全多了。不管药效如何,至少沾了福星郡主的福气不是?
坦然地笑笑,朱氏点头道:“烦请二婶转告瑶儿妹妹,大恩不言谢,我心里明白着呢,请她放心。”让那些人知道了,岂不又自作聪明地以为人家永平侯府图名声,或者自以为是地又开始端外祖母、舅舅舅母的架子?
书瑶救了她肚子里的孩子,对她来说就是天大的恩情,让那些人跑去使坏。她可真成了恩将仇报了。以后万一再有什么事,相信书瑶睬都不会睬她。
唐氏赞许地点点头,她真心觉得,朱氏嫁给甄柯宝真是“可惜了”。
两侯府里,书瑶一边绣着巴掌大的小衣服,一边同柳妈妈几人聊天。前几日全程陪着乌文叻公主逛街市、拜寺庙,游皇庄别院,哪能如此清闲地坐在这刺绣?
墨锦笑道:“那乌文叻公主还真是有趣,来的时候趾高气昂的,回去的时候却依依不舍。哭得稀里哗啦。比我们郡主还大一两岁了。啊哟。倒过来向我们郡主撒娇。”
书瑶嗔了她一眼:“乌文叻公主只是真性情罢了,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本身又是吞武里国王的掌上明珠,难免娇纵了些。但是人也坦率,没什么不好。”
柳妈妈也笑道:“可不?总好过我们大周那些心思九拐十八弯的贵女。番邦也没有我们大周这么多条条框框的规矩。”她倒希望书瑶能受点乌文叻的影响。再活泼一些。当然,不要像乌文叻那么的“活泼过头”就可以了,呵呵。
番邦女子坦率些是可爱,可是太“坦率”了,也让人害怕。
因为吞武里对女子没有那么多规矩和避忌,也没有帷帽这东西,第一日去法门寺游览上香,书瑶戴着帷帽到的时候,乌文叻嫌弃得不得了。直接来了一句:“人家怕丑才要遮挡,你像莲花一样漂亮,怕别人看做什么?还憋得慌。”
可是没一会儿又觉得书瑶戴着帷帽好像更添一种神秘的风情,闹着马上要转道到铺子里也买一顶戴。
亏得紫锦几人细致,每次出门都会在书瑶的马车里备上一套衣物。以及色彩相配的帷帽和绣鞋,便拿了帷帽出来给乌文叻,碰巧那顶帷帽是全新的,书瑶还没用过。
乌文叻可没她们想的那么复杂,高兴地接过来:“戴过的也无妨,都是美女有什么关系?丑女人戴过的就不能给我哈。”
一番话说得书瑶几人目瞪口呆,连书杰、正然等人都镇住了,这位公主衡量事物的标准不会都是经手之人的美丑吧?
乌邦达尴尬地看向别处,他这位妹妹还真是看外貌的(说是让她看着舒服),同样犯错的宫女,丑的肯定比漂亮的被罚得更狠,不过乌文叻的身边放的都是美女,连侍卫都选长得好的。
乌文叻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还有一次,一日逛街的时候,被满眼色彩斑斓的好东西闪花了眼,乌文叻直叨咕“嫁到大周来和亲算了”,还“直通通”地对书杰说:“夏侯爷,你要是没有成亲,我一定嫁到大周来,虽然你老了一点。”
书杰正坐在那喝茶,呛得满脸通红,不知该作何反应。他才二十三岁好吧?就被人说“老了”?啊不,幸好“老了一点”,否则这位娇蛮公主疯了头一定要嫁给他怎么办?他现在可是有妻有子(虽然还没从南宫淼肚子里出来),幸福得很。
乌文叻对书杰的态度非常不满意:“喂,本公主很丑吗?你至少表示一下荣幸嘛。我知道你夫人很美,可是我比她年轻啊。”
“咳咳,”书杰再次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荣幸,荣幸,我很荣幸,内子也很荣幸。”荣幸没有也被说“老”。
书瑶看着自家大哥的窘状,不但没有上前相助,还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位番邦公主真是太可爱了有没有?
……
想到当时的情景,柳妈妈禁不住又“噗哧”一声,话说,这么多年来,她还是第一次看到书杰那么“难堪”、又无可奈何的模样。
书瑶不用想就知道柳妈妈必定是又想到乌文叻公主的惊人言语了,也笑着摇了摇头。其他人不知道的是,那日乌文叻还在她耳边说悄悄话,说如果不是怕南宫淼太过美丽,把她衬丑了,她还真想到两侯府看看的。还说这次到大周输得太惨,不能再受“刺激”了。
几人玩笑了一会儿,话题转到了刚刚带着保胎药丸离开的唐氏。
唐氏倒不是为大名府城甄府、或者朱氏而来的。
甄柯旻下个月初就要成亲了,男方府里很希望书瑶兄妹三个会参加,尤其是书瑶,现在谁不想沾沾“福星郡主”的福?
唐氏自然也希望书瑶能去。那是甄柯旻莫大的面子。柯旻的未来公爹这几年里又升职了,现在是正四品,未来夫婿也有出息,虽然没考中进士,但也是三榜“同进士”,现在在礼部任职,听说明年准备外放,出去历练历练。
甄大贵和唐氏心里都很清楚,自己一个商户的女儿能嫁这样人家的庶子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都是沾了书瑶兄妹的光。也不敢再多要求什么。只是成亲毕竟是大事。能有书瑶出现“撑腰”。自然能让柯旻以后在夫家更加受到重视。
可是,唐氏很清楚书瑶不喜应酬,而且在这当口,甄府和慕容府的事闹得满城皆知。朱氏还住在自己府里,她怕书瑶排斥(毕竟现在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当年甄家与甄子柔断绝关系的事),就厚着脸皮来探探口风,实在不行,也好死心找个借口跟亲家那边说。
书瑶听了唐氏吞吞吐吐的请求之后笑道:“甄府同我娘断了关系,可是二舅舅不是没有断了兄妹之情吗?照样以兄长的身份去慕容府接了我娘回去。既然二舅舅还是二舅舅,旻姐姐还是我表姐,我自然会去参加旻姐姐的喜宴,也会去添妆。这些年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兄妹三人与二舅舅并没有断亲。舅母不必担忧那么些。”
唐氏大大松了一口气,眼里满满的都是感激。她的夫君还是值得的,当年因为坚持跑去接甄子柔,甄大贵被自己父兄“执行家法”,不讲理地揍了一顿。差点没打断左脚,不过他最终也没有按照父兄的要求声明与甄子柔恩断义绝。
既然到了两侯府,唐氏又将当日慕容府发生的事和甄府男人被下了绝子散的事说了一遍,还有朱氏怀了胎、但现在很不稳。
唐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到时候书瑶去添妆什么的,肯定会遇上朱氏,她不想让书瑶认为自己想为大房求情、帮着拉近大房与两侯府关系什么的。
她自己是甄家的媳妇,甄大贵还是个孝顺、重视兄弟情分的,不可能与甄府断了往来。但是作为一个识黑白好歹的人,她真心不认为甄老夫人和大房在对书瑶一家人做出那么多恶事之后,还有什么资格请求原谅,摆长辈的谱,更不会做这个中间人。
书瑶听完大吃一惊,她已经听说甄柯宝的两个孩子被毒死的事,但不知道慕容芷还对甄府男人集体下了绝子散,真是好狠啊!这到底是慕容芷的狠毒,还是贾巧娘的操纵?
不过,书瑶是不会同情甄府的,前世他们一家又何尝不是被甄大富害得“断子绝孙”。
对甄府,书瑶只有两个字,活该!这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但是,对朱氏,书瑶还是深表同情,尤其上辈子自己也曾经历过被生生拿掉孩子的痛楚。书瑶不想同朱氏走太近,但也不忍心看到她在失去两个儿子之后再失去肚子里的孩子,所以,她还是让唐氏带了一颗保胎丸回去。高明德离京前,送了一整盒保胎丸给书杰,以防万一,书杰都交给了书瑶,让她收进红木箱。
蓝锦有些不平:“那朱氏对郡主是不错,但明显是打着算盘图好处呢,郡主又何必对她那么好?”
柳妈妈笑道:“图好处很正常,不正常的是不择手段,无情无义。就好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个道理。
舅太太今儿过来,希望郡主参加旻姑娘的喜宴,又何尝不是图好处,希望旻姑娘有郡主这个表妹撑腰,在夫家能过得更好。但舅太太同甄老太太、林氏不同的是,她知道要付出、知好歹、知分寸。
朱氏虽然精明,好在没有失了分寸,郡主既然知道了,又正好有药,举手之劳,哪能见死不救?”
“……”蓝锦语塞,但是她还是看朱氏不顺眼,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那甄柯宝不是个好人,朱氏又能好到哪里去?不过想想也对,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总不能见死不救不是?朱氏肚子里的胎儿也是一条人命呢。
蓝锦还想说什么,白锦急急进来了:“郡主,老爷和大爷回来了,找您去书房呢。听说还吩咐了门房,二爷一回来,就让他赶紧也去书房。”
正文 第343章 失踪(二更)
白锦一急起来说话特别快,竹筒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干净利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