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宝茹传-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这墓园可气派,每年姚员外都要修整一番,外人看了不知是谁家,也知道该是一个大户人家。
等到宝茹全家上坟祭祖那一日,大概是天公作美,日头高高的,出行倒是方便。宝茹怀里抱着婧姐儿,郑卓怀里抱着新哥儿。至于安哥儿,姚员外倒是想抱来着,但是他自认为不是小孩子了,扭捏着不肯。
到了墓园里,也不消多找,其中最大最气派的几座墓必然就是姚员外一系的祖辈了。这也是应当,虽然姚员外看重宗族,但是当然是自家父母爷奶重要一些。
这时候也不用自家动手,自有亲随小厮烧那些金纸银马之类。姚员外只是接过小厮递过来的烛火,点燃香烛纸钱,然后燃了一炷香。旁边还有几篇请庙里大师傅写的祭文,也一并烧了去。
姚员外如此,宝茹这几个跟着自然也是一般——除了姚太太和郑卓,因为他们是外姓人。这也是本地风俗,总之是外姓人不得上自家祖坟的,就连自家的出嫁女都不行。其实新哥儿也不行,不过是因为姚员外特许了,算是破例才算了。不然他也该像郑卓和姚太太一般,等在外头。
宝茹没什么特殊的感觉,按着规矩烧香烧纸钱,三跪九叩就是了。但是姚员外不同,真个哭地动情,只挨着爹娘的墓,说些话儿。左不过就是如今自家出息了,或者是宝姐儿争气,给家里添丁进口,可比自己这个儿子强得多了。
宝茹不由得有些无奈,或许在姚员外眼里,自己和郑卓将家里的事业发展地如此好,也比不上多生几个孩子吧。说来姚员外已经算是开明的人了,但是他也会这样想,这果然还是一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时代。估计姚员外因着没给自家生个儿子也愧疚过许多年了。
这一回祭祖,说宝茹没心肝也好,她是真的没什么感觉,纯粹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思,回来后就忘了——她还有两个孩子要照料了,可比当初安哥儿的时候忙的多。但是很快她就发觉了一些不对劲。
是郑卓,回来后这几日他是一直有些魂不守舍的,有时候宝茹叫他他也反应不过来。这不正常!郑卓只是话少,显得稍稍有些木讷而已,但是他其实对着宝茹的时候并不‘木’。反应不过来这种事,更是从来没发生过。
所以宝茹肯定,一定是他有了什么心事。但是是什么事情宝茹就不知道了。但是宝茹并不是一个踟蹰不决的,当即就问了郑卓:“这些日子你有心事!我都知道了,但是你怎么不和我说呢?你知道的我又不介意这些,如今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宝茹故意说的模糊,实际上她是在诈郑卓的话呢!若是平常郑卓绝对会发现,但是这几日他一直在为这件事辗转反侧,实在是有些迟钝了,竟然真的被宝茹诈出来了。
他有些迟疑地看了看宝茹,然后飞快地别开了脸,过了一会儿才道:“只是觉得这事儿不合情理,哪有这样的去祭祖的。况且,泉州离湖州千里之遥,也不是随随便便到的,你和安哥儿、婧姐儿还有新哥儿——”
话一下被打断了,宝茹哭笑不得,道:“原来你纠结了这些日子就是为了这个事儿?这有什么为难的!身为人子想要为父母上坟,到祖坟祭祖,这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了,也是应当。你这般,是怎么想的?”
饶是最近郑卓迟钝,也明白了原先不过是宝茹在诈他罢了。他当然不会为这个生气,但是却更不知所措了:“不,不是你和父亲母亲的事,只是规矩不是这样。随随便便这样了,不好。”
宝茹叹了一口气,晓得这是郑卓又是‘谨守本分’了,但是真的不必这样的。只得快速道:“什么规矩?哪有这般不近人情的?况且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和爹娘都不会反对,你还别扭什么?就这般说定了,现如今虽然不行——婧姐儿和新哥儿还太小了,受不得舟车劳顿。等他们还大些,两三岁的时候,咱们一家去泉州,陪你祭祖,我也拜见公公婆婆。”
宝茹快刀斩乱麻,直接替郑卓做了决定。因为她知道郑卓的性子,若是自己不‘强迫’他,只怕他自己的意愿就会无声无息地消失掉,毕竟他本就是这样一个‘沉默’的人么。
似乎是宝茹许下的那个孩子两三岁的期限的缘故,宝茹只觉得养这两个孩子真是极快的,比起安哥儿那时候,简直可以说是‘嗖’地一下了。宝茹还没反应过来,两个孩子就要过周岁宴了。
周岁宴其实有什么稀罕的,说穿了还是一帮子大人在那里吃吃喝喝,本质上和其余的宴饮也没什么不同。只除了一个热闹还有些意思——抓周。
抓周其实有些算命的意思,正如它还有一个‘试儿’的别称,是测试孩子天赋的。颇有些一次定终身的意思,最早有些时候,为了求一个好意头,一些母亲还会训练孩子抓取特定的物品。这样的事情,其实现在也有。
不过宝茹是没做这些事情的,比起一个好彩头,她觉得这种算命的未知更有趣,反正她也不觉得这真能说明什么——况且,如今的人多精啊!无论抓了什么,其实都有好话说,总之是不会少了好口彩的。
早先安哥儿是抓了一本账册——大概是那段时间他在宝茹怀里的时候见了太多了吧。自然有人说的天花乱坠,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继承家业的。而且必定青出于蓝,姚家在他手上一定是步步高升。
说实在的,在商人之家,抓了账册这些人说好话都不用过头脑的。宝茹反而希望婧姐儿和新哥儿抓些特别的,到时候难一难这些人。最好是能让他们哑口无言——这大概是不可能了,放的东西有定数,每一件他们都已经总结出了话来。
抓周很快开始,奶娘抱出两个孩子放在堂前陈设的大案上,上头摆着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因为还有婧姐儿这个女孩还加摆了铲子、勺子、剪子、尺子、绣线、花样子等等。
这些东西大都金银玉石做成,且精致非凡,对于小孩子来说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很快两个孩子就飞快地爬到了一堆物品中间,但是东西实在太多,左右为难。
不过婧姐儿虽然是个女孩子,这时候却显得格外果断,抓了一个漂亮的印章把玩起来。立刻就有人叫道:“了不得了,婧姐儿这是要做官夫人的命格!将来少说也是三品以上的诰命!”
男孩子抓了印章是做官,女孩子抓了就是做官夫人,这才有品级嘛!一旁的新哥儿则是犹豫的多了,左右摇摆,最后才选了一块糕点,立刻就要去咬。这样的小吃货,在抓周这一日也不会说是贪吃,旁边另一位就道:“新哥儿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
总之宝茹是失望了,各样东西无疑都是有话说的。
事后一回和周媺喝茶,谈起这一回事,宝茹还提起来,满满都是遗憾之情。周媺听了则是笑地打跌,差点一口茶水喷了出来,道:“你呀你,都这般大了,却事事如同当年那般促狭,倒是让我想起了当年咱们念蒙学的时候的事儿。”
宝茹翘了翘嘴角,道:“是么?我还以为是你家晴姐儿要念蒙学了你才触景生情的,不然哪里记得起我来?”
周媺家的大女儿名叫晴姐儿,下一个秋天就要上蒙学了。说来当年她和宝茹还有玉楼三个人一起在蒙学的情景可是历历在目,一切仿佛是昨天的事情,但是今日她的女儿都要上蒙学了,这可不是沧海桑田?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十分美好的事情,周媺脸上自然浮现出一种微笑。就连刚刚宝茹的调侃她也没有还击——她当然是想到了当初她们三个的蒙学岁月。她想着自己的女儿晴姐儿渐渐长大,如今也上了蒙学,她一定也能在那里经历许许多多不一样的事情,并且找到一生的挚友。
这样的挚友,是朋友,是亲人,也一定能陪伴你一生。无论你在什么处境,她都一定是你最坚定的支撑。无论别个怎样,她总归是站在你这边的,正如当年她和宝茹玉楼三个一样。
周媺这时候慢悠悠地开口:“是有些触景生情了,我已经决定了,送婧姐儿去丁娘子那里上蒙学,就像咱们当初时一样。”
丁娘子啊,宝茹也忍不住莞尔微笑。其实这些年比起已经做了邻居的徐娘子来,她和丁娘子的接触已经不多了。只是逢年过节记得送上老师礼物,或者偶尔上门拜访罢了。但是那的确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遇到的第一位好老师,对于她来说也是意义非凡。
宝茹也柔和了面容,道:“你挑选了那么久,比来比去,各样对照,最后还是选了最初挑出来的丁娘子,也不知你是纠结了一些什么。不过这的确很好呢,将来婧姐儿长大了发蒙,我也给送到丁娘子那里去。”
其实以姚家如今的身家,应该给送到更好的蒙学,这样才能融入圈子嘛。不过有些时候这些都是不重要的了,丁娘子是一位极好的老师,而她的蒙学是自己和自己一生的朋友姐妹念过的,这个理由已经足够了。
似乎是有默契的,周媺一点都不去说宝茹为什么把婧姐儿送到丁娘子出发蒙,只是捂着嘴笑道:“你可要抓住机会,我想着丁娘子也不知还能教几班学生,弄不好到了婧姐儿就不教了。”
就如同徐娘子一般,就是她再不服老,年纪就在那里,精力自然越来越差。去岁教完一班学生,她就只能闭馆了。现如今每日只能和老友喝茶,或者出城寻访。偶尔宝茹这些学生来拜访,她就能高兴得不得了。
宝茹摇摇头,按着丁娘子的精力,等到婧姐儿上学是十拿九稳的,宝茹才不理她。只是微微叹息道:“真的,蒙学时候似乎是昨日的事情,似乎又是上辈子的事情了。人生真是妙不可言,怎么会有这样的岁月,既远又尽。”
周媺看宝茹有些痴了的样子,慢吞吞道:“这样的岁月?不是的,宝茹你什么时候这般没有悟性了,你可一直是我们之中最有灵气的。就连素香,我也觉得她有时候过于‘执’了,你这样才刚刚好。应该说,所有的岁月都是一样的——等到你失去之后。”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两个人突然不约而同地说出了同样一句诗,然后相视而笑。这仿佛是她们当初在学堂学习的时候,有夫子在上头讲解,她们也经常脱口而出。回来了,一切都回来了。只要和熟悉的人一起,再多的记忆都能找回来。
宝茹捂着肚子笑了一回,等到缓过来了,才对周媺道:“今日也不知是怎么了,尽是想起蒙学时候的事情。那时候遇到的那些人,白玉奴、玉小霜、金瑛。。。。。。有的人我是喜欢的,有些人却不见得。”
“但是如今回忆起来,竟然都是很好很好的了小性子也很可爱,羞答答的也很可爱,就是有些霸道也是可爱。还有那些争吵,甚至互相看不顺眼,如今想来,我都是要笑的。岁月啊,真是奇妙。”
周媺只是看着她说话,末了才道:“的确是这样,当初觉得天要塌了了大事,其实现在想来也是不值一提,曾觉得要痛恨的,这时候竟有些想念了。确确实实,十年八年的,原来会变成这个样子。”
宝茹听到这儿再也忍不住了,提出了心里的主意:“不然咱们来办一个当初蒙学同学的同学会吧!”
“同学会?”周媺忍不住诧异道。这时候自然没有过正经的同学会,就是男子念书都没有,他们最多看重‘同年’这个概念。不过汉话的好处有一点,就是‘新词’也能望文生义,周媺自然懂得这个词的意思。
周媺思索了一番,今日确实有些勾起了往日回忆,这时候说要办‘同学会’自然对她来说也很有意动——当年那些熟悉的,但是很久不联系的女孩子们,你们还好吗?如今你们在做什么,和以前相比变化大吗?
而现在,我们相见,能说些什么?说到曾经一起上过的课,看过的书,聊过的天,你还记得多少?最重要的是,你还记不记得,我们两个曾经有过的一些交集——虽然不多,但是确实有过。很奇妙的,虽然你没有成为我最好的朋友,但是一些事情,我一直记得清清楚楚。
不过周媺并不会这么就莽撞地‘入伙’,反而格外矜持道:“你先去问一问玉楼吧,若是她也来一同办起来,再说我来不来。”
其实这就是答应了——按着玉楼爱热闹爱揽事的性子,这样的事情她都是积极参与的。果然宝茹与她一说,她一拍大腿就道:“这样的事儿当然要叫上我,到时候肯定热热闹闹的。唉!说起来有些人都好久没见了,陡然说起这个,心里百般滋味,说不出来。”
说定了玉楼,周媺就再没摆架子了,立刻积极地出起了主意,最先道:“这个事情也要从头计较呢,你们以为只是找以前同学聚一聚?可是你们忘了,其中好些人都已经许久没联系了——这可不比玉瑛她们一直是一起玩的。”
周媺扳着指头算道:“若是在湖州的还好,可是有些人外嫁了如何?就是还在湖州,但是不在湖州城里,那也够麻烦的了!更何况想想大家家里都是做生意的,为了生意举家搬迁也有可能,这样的怎么找?”
宝茹却是信心满满:“咱们先找白玉奴,这几年我和她还常常说话,她是第一个寻的到的,既然找到了她,也就找到了蔡淼和玉小霜。然后蔡淼与玉小霜一定也有更亲近的,这样一路连着,也很容易呢!毕竟包括咱们也总共只有十二个人,实在好找。”
玉楼听着,眼前一亮,道:“还是宝茹你的主意多,这个法子好,只要做起来,很快人就差不多齐了。”
宝茹撇撇嘴道:“这可不是我想出来的主意,要知道生意场上,联络人脉大多是用的这个法子。我不认识杀猪的,难道就卖猪肉了?当然是找个认识的朋友介绍。说来你也是咱们商贾子弟了,怎么这样的事情也不通?”
玉楼却是欢快道:“你这只纸老虎可别再像以前一般教训我啦!我反正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你说了我也不听——况且我也不归你家管呀!当初我的功课还有求于你,如今,哼哼,再不怕你了。”
宝茹本就没有教训她的意思,只是突然想装出以前的样子,却没想到一向嘴炮不过她的玉楼如今已经‘成长’了。也不是她随随便便能‘欺负的了。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宝茹喝了一口茶,就道:“啧啧,不错哇,倒是从我这里学会了一点点耍赖的本事了,不过你还差的远呢!”
然后宝茹又‘调戏’了玉楼一番,两人嘻嘻哈哈。大概是之前谈起同学会,怀旧的意思有了,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觉得有些回到了小时候。
等到两个人的‘战争’停了下来,都一左一右地抱住了周媺的胳膊——蒙学时候她们三人就是坐一排的,那时候最爱这样了。
玉楼这时候不像之前那般活泼了,反而小小声道:“唉,你说到时候大家还会都和小时候一样么?不会大家已经认不出来了吧?到时候什么都没得说,多尴尬。”
宝茹也是小小声的:“你说的真的极可能呢!毕竟已经这些年了,咱们变化好多,认不出来也是有的。至于你说会不会和小时候一样,自然不会,大家性子都是会变的。其实咱们不是也不同了么?只是咱们天长日久的在一起,不觉得罢了。”
“不过我还是想要办一回这同学会,因为是真的很想念那个时候,即使说来那时候也没什么不同的东西。”
第137章 故人相聚
“这真是; 好久没见了——你那时候就不在湖州城里念书,后头也没再回来过。数一数; 该有十几年没见过了。你不知嘴唇上有一颗淡淡的胭脂痣么; 若不是记得这个; 我都不敢认你了。”
之前宝茹和周媺玉楼两个说了要办同学会的事情; 之后就为这个奔忙了。这事情说难也难,但是说容易也容易。宝茹一开始就去找了白玉奴,透过她果然就寻到了玉小霜和蔡淼。
而巧合的是蔡淼如今和莫道聪嫁到了湖州同一个县里; 莫道聪这条线便搭上了,然后玉小霜也联络上了甄静静。这几个是容易的; 只是几封信就全得了肯定的讯息,说好到悦东楼相聚。
但是韩四娘韩五娘姐妹和金瑛晁月娘四个就难了; 四娘五娘远嫁苏州——更何况是与人做妾,这就是行动不由自主了。金瑛则是没人知道她如今是在广州还是回了湖州,而晁月娘倒是好好嫁在湖州了; 但是之前送信; 却说随夫婿去了苏州。
好在过了两日; 她自己来了信儿说回来了; 肯定会来‘同学会’。甚至她还带来一个颇为意外的消息; 她能联络到金瑛——据她所说,她夫家和金瑛的哥哥有生意往来。不过她也不能确定金瑛能不能来,因为如今金瑛嫁了一个湖州行商; 而且她整日与丈夫一起经商,哪里都不落脚。
就是怀着疑问、忐忑、期待等等; 到了临近同学会的时候,宝茹才确定,除了韩四娘和韩五娘,其他所有的蒙学同学都会来!这可大大出乎宝茹的意料之外了,毕竟随着事情遇到各样意外,她自己也觉得当初是想的太简单了,却没想到最后能得到这样的一个好结果。或许大家也都是想见一见的吧,以己度人,宝茹乐呵呵地想。
宝茹那一天和周媺玉楼早早地等到悦东楼里——连包间都是当初吃散伙饭的那一间。虽然这些年来,宝茹不是没有再来过这一个包间,但是没有那一次能让她如此感慨。
就在等待的时候,第一个人就过来了,正是莫道聪。再见她,宝茹真真是十分感慨,当初那个会和她吹嘘别的孩子在打七巧板的时候,她已经会拿毛笔搭架子的女孩子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呀——一副妇人装扮,老成稳重。
而且样貌也变了好多,宝茹不知是不是自己的记忆有问题,她明明记得那是一个清瘦的女孩子。即使性格并不算文弱,但是长相绝对和她家的文具店生意相得益彰。但是现在,现在她竟然是有些丰腴的。一只手腕上套着三只玉镯子,也不晃荡一下,似乎是连一条丝帕也不能从里头抽过的样子。
当初那个穿青碧色裙子,腰肢纤细的女孩子,若不是宝茹还记得她唇上的那一颗胭脂痣,真是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了。不管宝茹这时候的恍惚,宝茹的身体快过思维,立刻与莫道聪说话,她急切地想通过话语,找回一点当初的熟悉。
莫道聪倒是很容易认出宝茹——虽然过了十几年,宝茹也有很大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身体发育带来的,至于基本的特征宝茹都是没有变化的。甚至莫道聪很容易可以辩认出宝茹一些习惯的专属于少女时期的小动作,这才是让莫道聪有些惊讶的,毕竟宝茹孩子都有了么。
很久不见宝茹这些老同学,莫道聪也是很有怀念之情的,但是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只是爽朗道:“是变了好些,那时候我姑姑最爱管着我吃喝,说是小姑娘胖了就不好看了,将来带出去相看不成样子。不过我嫁人后自然没人管着了,我贪嘴呢,不知觉就这样了。”
“不过也不要紧,如今我儿子都有三个了,在家里是铁打的江山——除了我以外,屋子里其他女人没有一个儿子。我家夫君如今依旧时不时地有个小妖精,我也不管他了,守着儿子,还能翻了天去。”
莫道聪的话是十分豁达的样子,明明是咬牙切齿的事情,但是她说来竟然再无所谓的——显见得她是真无所谓了。宝茹一时竟然不知说什么好,还好这时候又有人;来了,算是缓解了宝茹的不知所措。
来人是蔡淼,她一进来就道:“刚刚仿佛听见道聪说什么‘小妖精’之类的,嗐!她的话可别信,她家如今她正是王母娘娘,她婆母不管事,全家她当家就罢了。就连她丈夫也怕着她喱!外头行院里‘莫老虎’的名字谁不知道?连带着都不敢接待她夫君了。”
本来宝茹还不知说什么好,这一下就笑了,旁边的玉楼和周媺也一起笑了。这样的事儿听着确实可乐,就连莫道聪自己也笑了:“唉唉,我本来说的也是真的,如今我是再不管他的了!那是早些年留下的名声。那时候懂什么,夫君出去找个唱的,那就以为是天塌了,什么事儿都做的出来,谁能想到能记到如今?”
“但是现在早就不那般了,其实那有什么?这世上男子啊,就没有一个一心一意的,只有能不能多受用的。既然是这般,当初那般寻死觅活又有什么用。况且我如今有儿子傍身,外头能翻了天去么?”
莫道聪是用调侃诙谐的语气说起这件事的,在场的的确都被她逗乐了。宝茹当然也跟着笑,但是心底却叹了一口气——最悲凉的不是莫道聪从对丈夫实心实意到‘随随便便’,而是她如今竟然把这件事视作理所当然,并且真的毫不在意。
不管怎样,这时候气氛的确热烈起来了,就着准备好的茶点瓜子之类,大家追忆了一下当年蒙学里发生的几件事儿——似乎一下子原本真真实实存在的隔阂消除了许多,真的有了些宝茹曾想过的同学会的样子。
这时候白玉奴和玉小霜联袂而来,她两个不晓得是约好了还是在门口遇上了,竟然是一起进来的。白玉奴不必说,宝茹这些年见她是很多的,当年她还是宝茹的女傧相呢。除了玉楼和周媺之外,她应该是宝茹蒙学同学里唯一一个一直固定联络的了。
不过玉小霜就不同了,她嫁回了老家。那么自然的,宝茹也就没见过她了。她的变化不如莫道聪那么大,但是终归和小时候是不同的了——记得当初她让宝茹记得最深的是她一头枯黄的头发,还有个戏称‘黄毛丫头’。
她自己也一直不满意来着,一直坚称是小时候在山林里野惯了,晒的!但是如今再看,她竟然也有了一头她曾经心心念念的黑油油的头发。
所以宝茹一看就笑道:“嗳!这头发,这头发,真是不一样了!当初的‘黄毛丫头’大家都是记得的,没想到如今你是这个样子。”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玉小霜哪里不知道这是在说自己。她用手摸了摸头发,笑嘻嘻道:“当初我不是想了许多法子,家里还托人从外头买来据说是上用的桂花油。那时候我拿泡过桐油的黄杨木梳日日梳头,但是也没什么好转。直到后来嫁人,他家做茶油生意的,倒是与我家有往来。让我试了试他们本乡特制的一种茶油,起初没什么效验,后头却没想到能这样。”
宝茹也去摸了摸她的头发,旁边的周媺道:“有时就是这般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真真特意去做是始终不成的。等到那一日不做了,却又不经意的时候迎刃而解,叫人欢喜也奇怪,叹息也不好。”
玉楼却摇头晃脑道:“才不是这般,这样当然是好事。毕竟早到比迟到好,迟到比不到好。既然当初想的事情,就算迟了一些,但总归是成了嘛!如今晓霜这般,难道不是更好。”
周媺愣了愣,一下子回过神来,玉晓霜吃吃笑道:“还是玉楼一直是这般了,总归能想的最简单,也从不为了些已经有的事儿影响,不管好坏。她这般的,日子过的最是舒心。”
几个人说笑之间甄静静到了——说来,在当初的蒙学同学里宝茹对她印象最浅。并不是她的存在感低,存在感最低是明明是白玉奴。她的性格本身有一种小女生的娇气,偶尔当然会有小脾气,但是总的来说是很可爱的。但是宝茹和她的交集实在太少了——似乎她们两个从没私下单独说过什么话的。
甄静静的面相显得特别小,宝茹觉得一伙人里头只怕她的变化是最小的了,她的变化大概就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长成了十六七的小姑娘。
同样的,自从当初蒙学散伙饭以后宝茹也是没有再见过甄静静的,所以这个时候格外惊讶,只围着甄静静转了一圈,喝了一声道:“妖怪,快快现出原形来!”
一开始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她是什么意思,等到反应过来个个笑的不能自已。就连被调侃的甄静静也一点不在意,反而和大家一起笑了起来。毕竟哪一个女人不喜欢人说自己年轻呢?
还有玉楼,这些年的默契也不是白来的,她立刻就能接住宝茹的话,也大喝一声道:“兀那妖猴,休得无礼!那是观音娘娘灵台之下白莲所化,真有什么不对,也该交由观音娘娘来理论!”
这下大家笑得更欢了,甄静静眼泪都出来了,捂着帕子道:“哎呦喂!你们两个真是比当初还要厉害了!当初你们两个一起就够逗乐的了,如今更是了不得了。说出去谁信这是湖州城里有名的贵妇?真是两个一起的泼猴!”
“这是在说什么,笑成这样?我在外头都听得到了!”
人未到话先到,宝茹还在想晁月娘么?不然金瑛不是这个样子啊!但是事实总是出乎意料的,进来的是一个皮肤微黑的俏丽妇人。宝茹险些没认出她来,幸亏只有晁月娘和金瑛没来了,排除法,这绝不是晁月娘,所以只能是金瑛了。
但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莫道聪的变化已经足够大了,但是金瑛比起她来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同的是,莫道聪的变化大多是样貌上的,但是金瑛更多的变化却是精神气质上的。
其实仔细看看,除了皮肤黑了一些,五官底子上很容易看出当初金瑛的影子。但是气质上可就是天差地别了——当初的金瑛是什么样子?虽然本性不像是白玉奴那般内向羞怯,但是因为自身处境,所以总有些局促畏缩,并且隐藏在敏感下的自卑也很突出。
但是现在这个妇人,身上穿了一套红色缂丝的衣裳,头上满满的赤金首饰——虽然金瑛的品味不错,不至于像个土财主妇人,但是还是太多了。然后是她的精神面貌,是一种爽利洒脱的市井味儿。
宝茹想,可能是这些年她也经历了很多吧。跟着哥哥去广州打拼,她应该也是她哥哥生意上的助手。而且宝茹也知道,她如今是和丈夫一同跑商的,身上的这一种气质也是顺理成章。
这时候其他人只是笑,没有人空的出来答她的话,只有周媺还算稳当,但是她其实也不是什么‘老实’人,立刻意味深长道:“咱们刚才呀?是在说《西游记》里孙猴子捉妖怪的事儿呢!”
金瑛的问题更多了,但是她也立刻明白过来——刚刚一定是她们在说笑话了,只笑道:“不知你们在说什么!不过定是宝茹在说什么有趣的,当初常常这般,她一个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戏谑笑话。”
宝茹连忙摆手道:“可别赖我!我做了什么我都是一概承认的。这一回我固然是算一个,但也不是我一个是事儿。我只是起了一个头了,谁知道就有人接了下去呢?”
说完这一句,宝茹忽然凝视了金瑛一会儿,终于微笑了一下,道:“你呀!当初——算了,不说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