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宝茹传-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茹传》作者:夏天的绿

文案:
谈得来琴棋书画诗酒花
拎得清柴米油盐酱醋茶
既不是高门千金
也不是贫户农女
殷实商贾人家的独养女儿
一个现代女孩子的古代闲适生活录

内容标签: 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搜索关键字:主角:姚宝茹 ┃ 配角:郑卓、姚员外、姚太太、周媺、龚玉楼 ┃ 其它:家长里短、轻松、甜文、经商

作品简评:
市井儿女,家常琐事 一个寻常现代少女穿越时空 不惊慌失措,不夸张跳脱, 早起画娥眉,晚间洗红妆 经历古代市井人家小姐的人生 本文讲述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做到市井之中雅俗共赏。而人物性格自然贴合,阅读体验良好绝没有出戏的嫌疑。另外作者更品良好,能保证日更6000以上,喜欢的读者可以放心入坑!



第1章 纸札巷子
  滴漏刚刚走过未时,小吉祥儿放下绣花绷儿,拈了一把团扇悄悄儿进了里屋。因着夏日里头气候闷热,月洞架子床上挂着的一架青纱帐子用宝帘钩子只勾起了一半,半敞着,红衾绿枕,掩映着一个小小的女孩儿,看得分明。
  小吉祥儿凑近床边,自家小姐的睡相不甚老实,薄薄的锦被已经缠成一团,女孩子穿着月白绫缎亵裤,菡萏色肚兜儿,两只雪白的膀子露了出来,上头沁出一层薄薄的汗珠儿。
  小吉祥儿心道:宝姐儿最是耐不住热,偏这几日家里忙乱,竟把买冰的事都给浑忘了,只怕今日午觉又歇不安稳了。
  思量着便轻轻给小姐扇起扇子来,只盼着能多睡一刻也是好的。
  。。。。。。。   。。。。。。。。
  未时三刻,外头还是静的——大太阳底下谁耐烦出来。只得知了虫儿不住叫唤,听久了便有些心烦。宝姐儿已经睡醒了,只不过睡迷糊了,有些起不来身罢了。
  “姐儿睡足了?”小吉祥儿端着铜脸盆进得屋来,只把脸盆搁在床头一张五足小香几上,便把宝姐儿扶起身来。先拿汗巾儿擦干了汗,宝茹顿觉清爽了许多。
  “先洗脸罢。”宝茹说道,她自然是看见了小吉祥端水进来。
  小吉祥儿拧干了毛巾才递给了宝茹。应该是才打上来的井水,凉浸浸的,擦脸时宝茹舒服地喟叹了一声,人也清楚起来。叫小吉祥照顾她梳洗穿戴。
  三两下打扮停当,上着一件交领白杭绢落梅暗纹中衣,下穿着月白色缎子裙,腰上束着一条豆绿色汗巾子,后又罩了件鹅黄色湖绸撒花直领对襟半臂。乌油油的一头好头发,又厚又密,梳成两只丫髻儿,只簪了几只草虫啄针。除了耳垂上水晶水滴坠儿打秋千,一应首饰全无——她才不过十来岁,人又生得十分娇艳可爱,用不着格外打扮。
  好教知道这是湖州府城纸札巷子姚家府第,这家人不过一家三口,并姚员外、姚太太、主家小姐姚宝茹,住着到底三进院子。又有他家在两条街外的天王庙对门开着一个大大的百货铺子,一年也有千把两银子的进项,小门小户里他家算得上是个头儿,这湖州府里——膏腴之地,江南名府,比不得苏杭扬这几府名声,单论豪富却不见得逊色。这样一份家资在这儿就是一粒白米掉进了米缸儿,实在平常。
  这家家主姚员外本是谨慎人儿,做买卖起就是坐地商,从不做行商的勾当。那行当瞧着烈火烹油的,赚头多油水足,到底不够稳当,且押货卖货的,风霜刀剑吃苦受罪一两年不得归家来也是常有,哪有家里头稳妥。
  但今次开春竟开天辟地以来头一回出门去了,先是与巷子口蒋兴哥并一个外地布商合赁了车船行一只四百料浅船,又雇了十数个船夫,带着一个小厮儿,料理了五百两银子的货,左不过就是湖绸、湖笔几样,在外头儿再是极俏的尖货,本地买来也是寻常。贩这几样再没有更稳妥的了。别的不消说,顺着河道儿,后又走了海路,一路往泉州去,倒是顺顺当当的。一样湖州货在路上能换得来百样各地物什。等到往回走也没遇上水匪等事,却不防害风寒,船上也没得好医好药,捻指四五日过去,就再下不来床来了。没得法子只好把半船的货物托付给同去同来的蒋兴哥,下一个港口弃舟登岸,寻了一个医馆好生养病。
  却说姚员外在外养病,家里却失了信儿。一旬一封的家信连着两回都没得,家里头的妇孺自然不得安稳,不说姚太太如何,只姚宝茹就连着几日没得好歇息了。这可不寻常,姚宝茹不是寻常女童,其中缘故,这位姚小姐却原本不是此间中人,话说这时过境迁,代代相替,自有这后世。后世之人自称所处为现代,与之前诸朝大不相同,学问发展,各种工巧不一而足,皇帝也是没有了……凡此种种。
  时有一女,姓姚,名宝茹,不过双十年华,生死有命,遭逢意外,香消玉殒。不想神光竟未曾消散,反坠入了一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成为湖州府城姚员外姚太太的独生女儿,与她同名同姓,年将七岁——至今已经三年有余。
  有这番经历她的胆色见识自然远超十岁女童,可是这般,她也一日日心焦起来。做了这湖州姚宝茹三年,她早就不是刚来时节什么事体都懵懵懂懂,闹得好些笑话。老话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却是一分不错的,别的不说只说路上就不能太太平平,劫道儿的、做局诓人的,又有那或是店大欺客,或是做生意偏纠集起本地商贩瞒骗外的客商。人离乡贱,说是一辈子不出门才是福气呢!从湖州至泉州,上千里的水路,稍有个差池,人还能全须全尾地回来吗?
  别话休提,只这日刚歇过午觉。姚家那扇青油门被拍得“咚咚”作响,小厮儿来旺开得门来,也惊着了——竟是和主家一同贩货的蒋兴哥。
  蒋兴哥一身风尘仆仆,显见得是刚回来的,还未归家,便上门来。来旺见色也晓得耽搁不得。立时引了他穿过垂花门,进了院子,便直入正厅。姚太太这时候已在厅堂上首位置端端正正地坐住了,见了是蒋兴哥,这才“唬”地一下站起身来显得不安来。
  蒋兴哥忙忙地作了一个揖:“婶娘,连日可好!”
  姚太太请他坐了下首。
  “哪里好得?你姚大叔没得音信,我和宝姐儿整日儿不得安稳喱!一同出去,怎得我家那个没一同回来?”问到这儿,姚太太已是惨白了一张脸儿。
  “婶娘稍安”蒋兴哥忙道:“倒不是那样儿。”
  当下从姚员外船上染病讲起,如何照顾,如何吃药,后头实在不能动身只得下了船寻了医馆将养。蒋兴哥缓了缓话头,见姚太太泪眼涟涟,脸色似金纸般。心里“咯噔”一下,姚太太身子弱整条巷子都是知道的,时常三病两痛。他生性厚道,悄悄儿挑拣起来讲,姚员外的情形,十分的紧急,也只说三分,好教她宽心!
  姚太太脸色缓了缓,晓得蒋兴哥定然是将情形缓了叙,但心里到底好受些。好歹没得先时那般慌乱,想起蒋兴哥带信儿的功劳,自家竟然连个待客的礼儿都没得!现下招呼丫鬟婆子添茶添点心。
  蒋兴哥却打了个推辞,言道:“承婶娘的情,却不能了,急急地上门来,还不曾着家喱。”说着自袖中抽了一张字条儿来递与姚太太。
  姚太太瞧了一眼,却不认得。只见得有几个数儿,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几个她是识得的。只听蒋兴哥道:
  “按着叔叔说的,贩来的货都寄在杭州码头的货栈里头,叔叔回头要拿了户籍去取,若是少了什么,且要拿了这凭条去和货栈说才便宜!如今给了婶娘,我总是不负所托了!”
  原是货单子,姚太太把条子袖了去。又虚留了几次,实在是留不住只得说:
  “实在教兴哥儿你笑话,因你姚大叔的事儿,家里头乱糟糟的,连待客的道理都没得了。”又道“你要家去也是正理,留了你,你家媳妇子却要埋怨我这做婶娘的了!”
  且说话住,姚太太遣了来旺复又送了兴哥儿出了门子。
  外头那样吵闹,怎瞒得过住在东厢房的宝姐儿。只母亲待客时没头没脑地去见人太过无礼,只得暗自忍耐,临着翠色纱窗觑着院子,好容易见来旺送了客。才出了垂花门,宝姐儿立时提了裙子跑去见了姚太太。
  “娘!”才进得堂屋,宝姐儿就见到姚太太像个纸人似的——没得一□□气。忙叫丫鬟如意并廖婆子扶她去卧房。
  原来与那蒋兴哥寒暄时候姚太太不过是强撑着一口气罢了,才把人送去——那一口气就呼了去。像是抽了脊梁骨儿,立也立不住,坐也坐不成,廖婆子拿了两个大引枕给姚太太垫了,这才半躺半靠在了罗汉床。
  宝茹晓得自己这病弱娘亲是说不出什么来,只看了廖婆子。廖婆子原是姚太太的心腹人,人既稳重,又有几分心计,是姚家这小小院落里第一等有眼色之人。
  廖婆子叹了一声气儿,小声与宝茹说了前后首尾。
  初时宝茹也有十分慌乱,眉头也皱了起来。听到后头却渐渐平复了——这些日子没得消息也不是没做最坏的打算。‘乱’下眉头,‘忧’却上了心头。她做了姚家三年女儿,要说像上辈子父母一般亲密是没有的。可她也不是没良心之人,姚员外在她心里纵然不是前世父亲一般,那也是十分亲厚的亲人了。
  如今这个样子,她虽然晓得自己没得兄弟,与母亲靠得着的只有父亲,若是有个万一,自家被人夺了家财,赶出门去也是常理——姚宝茹心中暗恨。但到底她心中有所依仗,有着上辈子的见识,大富大贵不敢说,养活自己和自家娘亲却不难,所以只略作思量便不多纠缠。可担忧的心思却越发重了,只觉得心里坠得慌来!


第2章 恶客上门
  夏日里头辰光长,姚宝茹夜里睡得不甚安稳,起身时天色还是月白的,不过洗漱完坐在了梳妆台儿前,东边已经露出一只咸鸭蛋心儿般红通通的日头来。
  小吉祥儿先给打了梳妆台前的窗帘子,又推开窗子来,一时之间屋子里积了一夜的浊气渐渐散将出去,清爽甜润之气涌了进来。宝茹呼了几口气儿,连着几日压在心头秤砣般的心事似乎都轻了几分。
  平日里这般时候,小吉祥儿总要叽叽喳喳一番。或是讲两句昨日菜市口听来的新闻,或是把宝茹的妆梳钗环铺陈开来,又讲插戴那个装饰这个。陪上俏皮话儿,总教的热热闹闹的才好。可这些日子来,主家上下皆是愁云惨淡的,丫鬟婆子就更是一句话儿也不敢多讲了。
  小吉祥儿不讲话来,眼睛却是尖的,见得宝茹脸皮子松了几分,心里欢喜了几分。轻手轻脚地梳了两只丫髻,又打开了一只漆盒取了一对珠花儿一只珍珠勒子,要给宝茹戴上。
  宝茹却阻了她。
  “家常的,戴这些麻烦做什么?头皮还疼呢。”
  小吉祥儿却晓得这哪里是头皮疼?往常时候,挑这些珠儿环儿花儿朵儿,宝姐儿比她还要有说头。这个坠子衬那件衣裳,又这两样决计不能配的,各有道理。不过是心里藏着事儿,没得心思罢了。
  最后头宝茹还是素着髻儿,往姚太太卧房里去。自那日蒋兴哥来过,姚太太便失了神采,原不过是常常有些小病小痛,来看病的大夫也只开几副家常方子——街坊有时还说她这样病歪歪的才活得长久呢。这几日却不成了,昨日又请了常来的保和堂张太医请脉。他是出了名的好脉息,这脉案摸了有一刻多时辰,才换了药方子。
  宝茹不懂得岐黄之术,只消知道药方子里加了好些名贵之物,好在她家不是吃不起,只吩咐拿了药方子抓了药来,仔细煎熬,伺候姚太太量着时辰喝。
  这两日除却姚太太延医吃药,家里并无大事。虽则姚员外那里不晓得是个什么境况,但姚宝茹却不是第一日替体弱多病的姚太太管家了。只叫上下整肃,闭口缄声,不许把姚员外的事儿透出去。蒋兴哥是一个十分厚道人,不消说,自不会讲半个字。只要自家守得紧,场面便不会乱,总好过最后姚员外什么事儿没有,家里却乱了散了。后又叫了百货铺子里头伙计头儿,诨名叫做‘白老大’的,往姚员外落脚的吴山镇去打探照顾。
  料理完这些姚宝茹才暂且歇了歇神,照顾起姚太太来。
  姚太太才喝过药,精神比前两天好了些。没立时躺下,半靠着看姚宝茹拿了家里这几月的家用账簿子,打算盘子算得账来。
  “宝儿,我这心里一团乱麻似的,你和我说说话,分分我的心。”说到最后姚太太格外六神无主。
  放下账簿子,又丢开了手中的一只湘管,宝茹心里暗叹一口气。她又何尝不忧虑,理了家用账簿不过是找些事情做缓缓心里事罢了,一样为了分心——若心里不忧虑,没法子专心,这般简单的家用账哪里用得着打算盘,心算几下便能得了。
  只是这般忧虑却不能让姚太太瞧出来,如今姚太太身体比平常还不如,又神思不属的。自己显得秉性刚强,或是立得住,便好似一把主心骨,能撑住她一点心神,不至于更坏了身体。
  想到这一节,姚宝茹脸上挤出一点笑影儿。端了一把小杌子,放在姚太太架子床的脚踏上,斜斜地坐了,又倚床沿儿,抓住姚太太的一只手。
  “难得娘今日精神好,到底张太医的脉息好,这才吃了几副药就眼见得要大好了!”
  又讲了几句宽慰话儿,有心想说几句新闻分她的心,偏生这些日子忙乱,竟没什么话头。最后还是想起上辈子一些老掉牙的笑话来,讲了几个应时的。见姚太太眉头松了些,心里头有了主意,编了几个故事,说是《洗冤录》一样的,不过是侦探小说里用的多的桥段。大抵新奇,一时间姚太太却听住了——别说姚太太了,屋子里几个,如意、吉祥并廖婆子均是听入了神。
  见姚太太暂时能忘了病痛,姚宝茹又用心了几分,故事越发离奇惊险起来。
  “吴大夫可惊得不行,只不停道‘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吾亦觉如此’李二哥也道‘十二个坐客船的,已有九个同二十年前那桩官司牵扯,头一回见着办案不是找不着犯人,今次竟是太多了。’”姚宝茹后又学着各色人等说话儿。待气氛铺陈的足足的,就接着讲主角陈捕快出场召集众人结案。
  “‘。。。。。。就是这般,这案子两人毙命,似乎是张道士拿软弓杀了陆员外只为了报仇,后头又畏罪服毒了。其实不然,他瞎了一只眼睛,如何能用软弓杀人。他与姜公子只消提前订好。。。。。。’陈捕快说的众人恍然大悟,就待众人都以为他要绑了姜公子,不想他只是淡淡地说‘我此次却是求了假来探亲,哪里管的来这般事,还是靠了岸交与府衙罢了’,后头府衙派了仵作并衙役,只看了几眼,便报了个张道士杀陆员外后又畏罪自杀。”
  姚太太听完默然了几息:“这陈捕快倒是个性情中人呢!那陆员外十分可恶,竟是死有余辜了,那姜家公子原是为了报家仇,若因此获了刑倒是可惜,这样倒是教人欢喜。”
  话音才落,门外‘哐当’拍门声响起来。这些日子,家里人都成了惊弓之鸟,一时间都静了下来,刚刚缓和了些的样子,立时便烟消云散。众人都望了门口,望着能有些吴山镇的好信儿。只到底失望了,小厮来旺引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如今情势下宝茹与姚太太最不愿见的几人之一。
  姚宝茹心下一沉,还不待说什么,那头先鼓噪起来。
  “你这小猢狲,好生无礼!姑奶奶拍门许久,等得你这小贼开门,这大日头的,就是好人也给晒坏了!我姚家花了几两银子把你从烂泥坑里买将出来,每日好衣好食,纵得你这般轻狂,原是许你做老太爷么?”而后又是一顿贼狗才、贼杀才的粗口骂辞。
  姚员外早年间父母双亡,没得兄弟。后来湖州又在二十年前长沙王‘反正’里受了波及,死了好多人,许多亲戚都没了,只几个不远不近的了。只有两个堂兄名叫姚顺风姚顺水。再有就是这泼辣妇女了,她说姑奶奶倒也没错,论起来姚员外要叫她一声堂妹喱!
  她早已出嫁,嫁的是城南臭水巷磨镜子的孙家老大,闺名唤作淑芬,如今大家都叫她一声‘孙大家的’。这些年只生得一个儿子,平时最是溺爱——姚宝茹记得这事儿不是没有缘故的。一两年前她曾来拜过一次新年,说是拜年,左不过是来打抽丰的,就带着她那唤作贵哥儿的心肝。那半日,姚宝茹捡沙包儿,他就抢过沙包来,翻得花绳来,他就要扯几下她的小辫儿。
  姚宝茹十分厌恶,偏生她在一旁呵呵笑,与姚员外道:“他们表哥表妹的,倒争抢起来,将来可不得是一对儿欢喜冤家。”已经说得十分露骨了,想着要做亲呢!可她哪里是想做亲,分明是见姚员外只宝茹一个女孩儿,将来这一分好家资可不都得是她的。
  姚员外待宝茹如珠似宝,孙家那样穷,自家这堂妹也十分刻薄,他怎么肯把宝茹许给她家?直接便拒了。这姚淑芬性子十分古怪,一般人等前头还与你好声好气,哪怕遭了你的拒,也不能与你立时翻脸罢?她却做的出来,转头撂下脸,嘴里便不干净起来。骂姚员外是没人伦的东西,自家妹子也不帮衬,骂姚太太是淫。娃。荡。妇,整日挑唆着汉子偏帮外姓人,还骂宝茹是小贱蹄子,小小年纪便作模作俏起来。又讲她家不过侥幸多了几个儿钱便不认亲戚,嫌贫爱富起来!那些难听话,宝茹是闻所未闻——一两年了也还记得。
  自那次口角后两家就不再走动了,宝茹已经许久没见过这位大姑了。可她才踏进屋,原已经淡了的厌恶又立刻涌了上来——和以前一般,她看宝茹的神色活似挑青菜似的。时间只是让她暂且忘了这厌恶,而不是没了,只消一个神色,便全想起来了。
  姚太太也不喜欢这小姑,以前没翻脸时也只是淡淡的,只不过她向来脸嫩,抹不开面儿,如今也张不开嘴赶人——且有另一番缘故,多久不登门的亲戚,偏生家里出了事儿就来了,怕她要生出一番事故来。只得硬着头皮招呼。
  “小姑休怪!我这几日病了,没法子迎你。”
  才说了一句话,这孙大家的也不等姚太太给她让座,自己便大剌剌地坐了一把春凳。
  “我们这等贫苦人家没得那许多讲究!”奇的是她今日却只说的这一句,竟没接着奚落。
  宝茹心里越发警惕了,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今日已是她难得的客气了。可没等她弄明白,便被姚太太给支使出去了。
  “宝儿,你且替娘去厨房催一催花婆子,送一套茶果盘儿进来,再嘱咐她午饭用心造做,今日你大姑在喱。”
  虽怕姚淑芬作怪,宝茹却没奈何只得出去。可她没往厨下去,只嘱咐小吉祥儿去厨房看着,自己则蹑手蹑脚躲在姚太太卧房窗户底下听起壁角来。
  “嫂子,你就把我那侄女儿许给我家贵哥儿罢!”


第3章 鱼死网破
  这一声好似一道炸雷!她竟是这般想头呢!心中震惊下宝茹更凑近窗子底儿,想要听的清楚些儿。
  “小姑这话怎么说?我家宝姐儿才多大?我和你哥哥这些年只得了她一个,且要多留她几年呢。”姚太太勉强道。
  姚淑芬撇撇嘴,脸色沉了下来:“嫂子哄我呢?我们且先定个婚约,要留多少年?难不成当老姑娘不成!”
  姚太太没得应对只好抬出姚员外。
  “我这身子费不得心神,家里万事不管,凡是都是你哥哥料理,他又素来看重宝姐儿,你这话儿我不敢应承!”说着背过身子去,不愿看她。
  姚淑芬性子最耐不住人家不顺她的意,今日忍了一回,已经是了不得了。姚太太连着驳了她两回了,她立即现了原形,当即冷笑一声:
  “你这淫。妇怎得敬酒不吃吃罚酒!以为当下三言两语哄得住我!现下外头都传遍了,姚大那没人伦的东西早死在外头了——不然怎的同去的蒋家小子早回了他却没得音信?”
  不理会姚太太目眦欲裂地瞪着她,她却咕噜咕噜喝尽了原本剩在桌儿上的半盏残茶,抹了抹嘴,脸上十分自得。
  “我的好嫂子,你也别嫌我说话不好听!我那哥哥眼见得就要死在外头了,这样病重外乡,有几个回得来的?他若是好好儿回来,你们娘俩儿自然稳当,可若没得这样万一,宝姐儿一个姑娘,我那几个兄弟可是心狠的,到时候占了这家财,只怕还要卖了你们两个呢!”
  说到此时,替宝茹去厨房催促的小吉祥儿捧了一只大大的茶托儿,敛声屏气走进卧房。搁下茶托,她小声道了福,便逃也似的退了出去。
  茶托里盛着几碟点心,不消姚太太让,姚淑芬立时摸了一只红枣蜜丝卷儿,一口咬下半只,大抵觉得味儿不错,把那一碟子全袖在了袖子里——得亏那碟儿小,只盛得三四只。
  姚太太面色越发难看,涨的通红。难为她半辈子与人为善,不曾说过一句重话,这时候连一句‘无耻’都骂不出来。
  姚淑芬见了却越得意:“你且还要多谢我呢!若做成这一门亲,至少宝姐儿将来是不用愁了,我那两个兄弟凭着是姚大的堂弟兄能拿捏没得兄弟的侄女儿,却不能刮了外甥媳妇的嫁妆不是?”
  “这般你这出嫁女便能够名堂正道地插手隔房堂兄的家产了不是?”到了这时候姚太太反倒是神思清楚了,冷然道。
  的确是这个道理,官家律令,说是未嫁女儿也能继承家财。但正经做起来不知多少旁支亲戚,借着宗族规矩吞了那寡妇孤女的傍身钱。并没处说理,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便了结了——宗族的权力便是如此,连父母官轻易都不愿沾手这般案件,怎么判都讨不得好。
  所以,说来姚淑芬的几个兄弟确实能拿捏宝茹母女——前提是姚员外真有了意外。但这不关姚淑芬什么事儿,外嫁女儿,刻薄些说,都不是这家人啦!正经称呼起来,一句‘孙姚氏’她便再也不能啰嗦。
  似是不信这个万事靠丈夫,半辈子也没立起来过的‘嫂子’能讲出这样伶俐的话来。姚淑芬盯着姚太太呆住了一般,足足静了半盏茶呢!
  “嗬!敢情嫂子也是瞎子吃饺儿呢。”一句话半赞半嘲,继而姚淑芬干脆应承“是这般又如何!嫂子能说出我一句不好来?我能得一房带家财的好媳妇,嫂子也不用忧心宝姐儿没了将来,岂不是两相便宜!”
  这姚淑芬虽然性子乖戾,但很有几分心计。几句话追究起来说是寡义廉耻也不为过,她赤条条地说出来便十足是了阳谋。教人恨也好,恼也好,竟觉得她说得有几分歪理。
  姚太太虽刚刚说了两句极有见地的话来,但姚淑芬晓得她依旧是那第一等没主见之人。如今她正慌乱,她先逼迫几声,再动之以利害,还有什么事不能成的。
  “我瞧外头日头正高,您怎么就发起梦来了!”
  姚淑芬正谋划着,却听着了这一句,心里恼怒,再一看,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姚宝茹。她在窗子底下再听不下去,顾不得规矩,闯进门来。头一句便是对长辈不敬,她却不觉得有什么的。一则,对付这等浑人,非得撕破脸皮不可!二则,她到底不是真的古代闺秀,平日里小心谨慎没得什么差错,可到了紧要关头就从来顾不上了。
  “如今我爹还没怎的,您倒咒起他来了!生怕这满天下不晓得您是个心狠手辣的么!”宝茹直瞪瞪盯着姚淑芬,不怕她眼里喷火,这样的虚张声势她看得多了,“要我说您还是消停些吧,出头的桩子哪里得的着好儿?不然我那二叔三叔怎么不来!”
  姚宝茹心里知道,自家那两个堂叔不过是顾忌着父亲罢了。等到尘埃落定他们自然来稳稳妥妥地占便宜,可要是生出什么变故也好有个应对!这两个倒不似姚淑芬,和自家还有个面子情——也不过是为了姚员外偶尔能拉拔他们一下,占些便宜来。若姚员外后头好好回来也不至被记恨,没了这一宗好进项。
  可她也晓得自家这位大姑来得这般早却不是她蠢,做了她兄弟的枪使,来试探她家。反倒是有几分聪明,她若不早早地打算,可不就得不着什么好了么!她那两个兄弟到时候要夺宝茹家的家财,可用不着她——只怕他们还嫌她麻烦,要晓得,姚淑芬多分润一分,他们便得少拿半分喱!
  反正她光脚不怕穿鞋儿的,早同姚员外闹翻了。这几年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她也占不着甚的便宜。如今早早儿上的门来,只怕想着的是若拿住了姚太太便赚了——就是日后姚员外全须全尾地回了湖州,也不能轻易悔了亲事,非得给足了她好处,不然她可不会干休!
  不过,她姚淑芬就是自个儿选了做这出头桩子,心里却未尝是没得芥蒂的。两个兄弟可不是照顾她是姐妹才不阻她来宝茹家的,只是借她探一探虚实!到底外头传的风言风语做不得准的。只怕若她姚淑芬真的成了事儿,明日他们还要好一番罗唣,哪里肯姚淑芬借着嫁妆名头分得宝茹家的钱财,不是非得坏了这一门亲事么?
  当下姚淑芬的脸色阴晴不定,心里种下一根刺来,嘴上却还是气冲冲地对姚太太道:
  “我竟不知你家知礼的千金是这般模样,哎呦呦!好厉害的嘴舌,这般厉害的姑娘,说出去,除了我这做姑姑的,谁家肯要?”
  后又假模假样绕着宝茹走了一圈。
  “侄女儿也休要挑拨,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呢!你小孩子家家懂得什么?”
  “那只怕是大姑吃菜太咸。”宝茹腰背挺地直直的,由着她看,大声道:“大姑与两个叔叔想的倒美,想着我家母亲素来体弱,软弱可欺。可我姚宝茹年纪虽小,却不是那等任人摆布的!你们会仗势欺人难不成我家不会?”
  姚宝茹早不想忍这女人了,当下似吐出了一口浊气,痛快非常,越发嘴如刀利起来。
  “你们会借着宗族规矩来人闹事,难不成我家不会借着朝廷律例说话。虽我家没得男丁,但到底有些朋友,他们中不乏有头有脸的,请得他们来主持公道,具陈条理,如此这般,还怕你们这群破落户闹事?”
  停下一口气,宝茹又逼近了姚淑芬两步,似笑非笑道:
  “难不成你们是想着交往人情从来不牢靠,不是血脉至亲的,没人肯沾这麻烦?”
  不怪这些人这么想,正所谓:各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平日里朋友伙伴,亲亲热热,若真遇上什么事,能靠的着的也只有自家人。真当话本传奇里,朋友之间性命相托,寻常能得见么?
  “也是,只不过是平常交往罢了,哪里值得为我家这样出头。”宝茹摇了摇头,似乎是可惜来着,可话里头却全然不是那回事。
  “可我家并不让他们白白出这个头啊,许些钱财如何?”虽是问姚淑芬,但宝茹可不指望她能答出什么,继而说道:“这笔账好算得很!应下这件事情,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