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夫君他是科举大佬-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珩再怎么少年老成,也不过是十三岁的少年,如今被母后当场打趣,面色有些不好意思。
小桃子顺着皇后的目光望过去,浓长的眼睫毛眨了眨,唔,这个大哥哥真好看。
感受到直盯盯的目光,周珩移过眼,撞上小丫头的目光,一眼看见的便是她那晶莹剔透的眸子。
小桃子笑的更加娇娇甜甜,两颊酒窝的蜜水快要溢出来似的,她喜欢这个长的好看的大哥哥,大哥哥可真俊。
周珩不由得嘴角也跟着仰起,这个小丫头,可真甜。
顾驰和文正帝你一句我一句的话家常,皇后也很给叶溪和顾母她们面子,聊了几句。
其他臣子可不是那么高兴,年夜饭吃的都不香了,宛如深宫怨妇揪着小手帕一样,眼巴巴的期待着文正帝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
他顾驰怎么就那么好运,进宫吃顿饭还能出风头,自己一个人出风头就算了,连带着两个孩子也跟着出风头,顾家一家人的气运,真是绝了!
宴席过后,众人移步望月楼,望月楼是宫中最高的宫殿,是看星月、看烟花的绝佳场所。
经过方才那一遭,不少人围上来和顾驰、叶溪还有顾父、顾母交谈,舟宝和小桃子待在一旁,站在高高宫殿上,努力的踮着脚,透过护栏看着下面的景象。
可惜小桃子个子小小的,踮着脚什么也没看见。她长吁一口气,猛然感觉身子一轻,整个人被人抱在怀中,眼前不再是漆黑的一片,而是火树银花的一派景象,明明亮亮,精致的八角宫灯散发着晶莹的光华,所有的景色尽收眼底。
小桃子扭头一看,唔,是方才那个好看的大哥哥。
她有些不好意思,除了亲人和熟悉的人以外,她没有被陌生的人抱过。
周珩看着小桃子的目光,嘴角扬起一抹笑容,少年清朗的声音响起,“ 怎么不看了?是不好看吗?”
“不,好看。” 小桃子还是直直的看着将她抱在怀中的周珩,目光移不过去,又脆脆的开口回了一句,“好看哒。”
不知是在说景象好看,还是面前的人好看。
“皇子哥哥,你将我放下来吧,小桃子胖胖,你抱着会累的。”
周珩笑出声,将她在怀里颠了颠,“ 不胖,哥哥抱的动。”
顿了顿,周珩接着开口,“桃子好吃吗?”
桃子?“好吃。” 小桃子点点头,突然想到什么,“你就是大皇子哥哥?给我送桃子的大皇子哥哥?”
周珩笑着嗯了一声,“前几日宫中又派人送到东宫一些脆桃,明日我派人将桃子给你送去。”
“桃子好吃,大皇子哥哥,你太好了。”小桃子欢喜极了,有些忘乎所以,凑过去在周珩的脸颊上啾了一下。
她平日在家也是这么亲爹爹、娘亲、哥哥,还有祖父和祖母的。大皇子哥哥给她送了这么多脆桃,她也要亲亲大皇子哥哥。
香软的红红小唇蜻蜓点水般,擦过周珩的脸颊后离去,唯独留下那一股浓浓的奶香又软软的触感。
周珩的心头涌上一股莫名的感觉,这还是第一次有小丫头亲他,除了很小很小的时候,父皇和母后、还有两位皇姐会亲一亲他,自长大后便说是亲吻,拥抱便已是很少。
而这个甜甜的小丫头,第一次见面就啾了自己一口。
小桃子眼珠子骨碌碌转来转去,去掉自己白莲藕般手腕间的红绳,放在周珩的手掌中,“大皇子哥哥,你送了我桃子,礼尚往来,我也要有回礼,这个送给你,保佑大哥哥你平平安安。”
璀璨的烟花突然在空中绽放,晶莹又美丽,周珩垂下眼,看着躺在掌心中小小的红绳,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桃核,不是什么特殊的样式。
小桃子红红的小唇又道:“这是祖父给我做的,我是小桃子,当然要带桃核啦!这个桃核陪伴了我好久,所以我一直健健康康的,如今将它送给大皇子哥哥,希望你也要健健康康。”
“谢谢,我会好好保存的。” 周珩将桃核红绳紧紧握在手心里,看着小丫头的眼睛说道。
除夕夜没有宫禁,回去的时候夜已深了,小桃子和舟宝在马车上睡的香甜,车上帘帐厚厚软软,阻挡着寒气侵入,还有炭盆子取暖,没有一丝凉意。
顾父、顾母精神的很,临近花甲之年,这是第一次进到皇宫,见到那熠熠生辉的大殿,还有皇帝和皇后娘娘,还有那些尊贵的龙子凤孙,活到他们这份上,真的是值了。
周珩回到东宫寝殿,褪去衣衫入睡时,又看到那一个小小的桃核,这个小丫头,他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如何戴上手腕呢。
小小的核桃,虽不珍贵,却是一个小丫头最真诚的祝福。
罢了,先替她保存着,待日后有机会相见时,再还给小桃子,周珩将这条红绳放在盒子里面。
没曾想,这条红绳却在周珩寝殿的木匣里放置了许多年,直到小桃子长大后的某一天,才又物归原主。
作者有话要说: ‘色出珪璋,振古未睹”,韩琦夸赞宋仁宗的话。
“姿貌英特,眉目森秀”,韩琦夸赞范仲淹。
(韩琦是夸人小能手^ 0 ^)
谢谢小仙女“琹珡”20瓶灌溉,谢谢小仙女“阿雾”5瓶灌溉,我会继续努力哒,比心心!
第109章 老周氏病重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小桃子和舟宝到了入学的年纪; 上京城的孩子普遍启蒙的早; 有些家中有条件的; 会请夫子在家中教导; 或是族中有族学。
顾家虽读书人多,可平日各有各的事情要忙; 读书的事情马虎不得,顾驰盘算着是请夫子还是将孩子们送入书院。
若是只有舟宝一个人; 无论怎么样都好办,主要的问题在于小桃子。
原因无他,顾驰想让小桃子跟着一起读书。乡下人举全家之力供出一个读书人已很不易,但对今日的顾家来说; 自是希望孩子孩子们读书明理。
舟宝在读书上面有天赋; 小桃子则落后一些。
若是请来夫子在家中教导; 小桃子可以跟着一起学习,若是进了书院,女子是没资格入书院启蒙的,如今的风气虽较前朝开放不少,但女子的日子还是不如男子过的舒坦。
正当他发愁的时候; 文正帝下了一道口令,男女子皆可入学。
自打文正帝继位,他就有此想法,可一直难以实施。前一段时间破例让叶溪进国子监教书; 让他更加坚定这个想法。
世人对女子多苛刻,口口声声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若真是大字不识一个,来到夫家还是被人看不起。在乡下,能识几个字的姑娘,会有不少人上门提亲;而在上京城也是如此,有才的姑娘备受追捧。
拿国子监来说,里面的女夫子五根手指就可以数过来,而这些女夫子们各有各的特色,深受学子喜欢。
文正帝下令允许女子入学,让女子和男子一样有所成,不管是日后科举入朝当女官、或是进书院当夫子,亦或是抛头露面做生意,入学是第一步。
文正帝命令一出,不少人家都在张望,世家里都有自己的族学,女子惯是在族学识字,如今和男子一同入学,不少人觉得有违老祖宗千百年来的规定。
不管别人怎么想,这正合顾驰的意,他将小桃子和舟宝送入了书院。
虽文正帝下了命令,可真正进书院的女子还是少数,多是官阶不太高的官员,像顾驰这样的,没有什么根基,才会将自家孩子送入书院。
舟宝得知要去书院读书,面上有些激动,林宝舅舅也在书院读书,以后他们就可以在一起学习了。
小桃子不太开心,红红的小唇抿成一条线,埋入叶溪的怀抱中,“娘,让哥哥去书院吧,小桃子在家中陪你,好不好?”
叶溪笑出声,将女儿从怀里挖出来,点了点她白嫩的眉心,“你这是拿娘当筏子呢,娘有你爹陪着,你啊,乖乖的去书院读书。”
小桃子圆圆的眸子耷拉着,读书一点儿也不好玩,她想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至于读书,就让哥哥一个人去吧。
叶溪握上女儿软软的小手,“还记得给你送来桃子的大皇子吗?大皇子如此尊贵的身份,三岁开始启蒙,寒冬酷暑,一日也不懈怠,君子六艺更是要掌握熟练,不过十三岁的年纪,学识比许多入朝为官的进士还要好。娘也不求你日后成为什么才女,可最基本的识字还是要掌握的,你在书院里,等每日的功课结束了,会有许多小伙伴陪你一起玩耍,热热闹闹的,好不好?”
大皇子哥哥?小桃子眼睛转了转,大皇子哥哥不仅长的好看,读书也好。
小桃子抬手摸上自己的脸,自己也是个长的好看的小仙女,也要像大皇子哥哥一样好好读书识字。
“好哒,娘,我要和哥哥一起去书院。” 小桃子脑袋瓜点头,抿成一条线的红唇舒展开来。
前一日还闹着不肯去书院的小桃子,没过几天,便和小伙伴们打成一片。
大都是五六岁的孩子,不讲究男女大防,夫子在的时候,小手摆的端正整齐,夫子一不在,捉蛐蛐捉蚂蚁等,玩的不亦乐乎。
小桃子和舟宝每天一睁眼,自己穿好衣衫,背着书袋,跟着顾母一起去到书院,傍晚时分再由顾母接回来。
“这两个孩子,一点儿都不让大人操心。” 顾驰笑着摇头,他本想着若是两个儿女闹着不去书院,要怎样才能哄骗他们,想了一堆法子,结果倒好,一个也用不上。
三年又三年,转眼间又是一年会试。
这日顾驰休沐在家,府上来了几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 退之,六年不见,你比以往更加俊朗。” 说这话的便是云阳镇的郭策、王石还有杜齐三人。
他们三人当时和顾驰一起在镇上的求知书院读书,后来顾驰一路夺得案首,而他们的科举之路却不那么顺利,蹉跎多年,三年前考上了举人,如今赶在会试前,来到了上京城,参加一个月后的会试。
“ 你们也成熟稳重不少,走,咱们进屋说话。我料想你们这几日应该赶到京城,赶路辛苦了。” 顾驰将几日请进屋,伺候的婆子们已备好茶水果子。
屋外的牌匾听说是皇帝亲笔写的,方才郭策几人在门口看了好几眼,等进了院子之后,更是睁大眼,三进的大院子,长长的抄手走廊,院子内的假山还有流水,布置的虽不金碧辉煌,却别有一番景致。
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住宅,别说临南县,就是整个宛阳府也没多少这样的房子。
郭策几人想起十几年他们在镇上书院读书的日子,那时为了考取童生,每日早上去到顾家补习。
那时候的顾家,日子真是不好过,住的房屋是黄泥墙,平日一家人还要驾着牛车做一些小本生意,挣了百十个铜板便觉得是一大笔银子。
谁能想到如今的日子呢?像这三进的大院子,在上京城怕是值几千两白银,关键是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等落了座,看着顾驰的举止谈吐,郭策几人心里又感叹起来。
以前在一起读书的时候,那时只觉得顾驰比一般人优秀,可从未想过他能连中六元,成为大周朝唯一一位连中六元的状元,如今更是年纪轻轻,成为正四品的户部右侍郎,皇上面前的大红人,前途无量。
郭策打量顾驰几眼,以前的顾驰稍显稚嫩,衣衫也很是一般。可如今踏入官场几年,经历过许多事情,比以前更加沉稳,浑身散发着说不出来的稳重和光华,似是不管从他嘴里说出来什么话,都能令人信服。
衣衫虽不华丽,可看那阵脚和布料,便知道是上好的料子,谈吐之间也更为博学,眉宇间俊朗非凡,带着一股气势,不再是以往那个出身农家的泥腿子。
反观他们三人,大家本是一样的水平,可这么多年过去,他们落后太多,顾驰为官六年,他们才是举人而已。
郭策叹口气,“看着退之如今的样子,实在令我们羞愧,只期盼这次可以有个好结果,不至于继续落后下去。”
顾驰笑了笑,“哪有什么落后不落后的,你们是举人,已经比许多学子优秀许多,落后与否,不是和别人相比,而是与自己比较。”
郭策点头,“说的不错。罢了,不说这些,我们上京前,去月水村看了一眼,如今真的是大变样,路面宽阔干净,家家户户都做些小生意,看着不像是个小村庄,和云阳镇差不多繁华。你的两位兄长和嫂子,侄子侄女们,还有你外祖家,都健康平安,没有什么事情。”
“几年未回去,若是有机会,要带着孩子们亲眼回去看一看。”顾驰道。
“真是令人艳羡,你小子有了一对双胎,儿女凑成好字。” 郭策接着道。
顾驰摆摆手,询问起他们三人的家中情况,郭策三人的父亲,以前和顾父、顾母交情也不错,后来郭策三人成亲时,顾驰也送去了贺礼。这么多年,虽不经常见面,可大家的关系犹在。
“听说前一段时间你大嫂的娘家,想和你大嫂恢复关系,幸亏有你当时主张签的协议。。。那吴婆子在月水村村头的牌匾下,一句话也不敢吭声。” 郭策将之前吴婆子上门闹事的事情说了一遍。
顾驰苦笑一声,“我当时也是以防万一,想必有了这一遭,以后她也不敢再上门闹事。”
“我们在镇上,也听说了你主管还银的事情,退之,你可真是太厉害了。还回来这么多银子,百姓们都夸你是个好官。还有顾叔他们,研制出的风力水车,特别好用,这几年灌溉省了不少力气。对了,顾叔呢?怎么也不见你夫人。” 王石接着道。
顾驰解释道:“我爹还在工部研究东西,我娘带着孩子们出去玩耍,溪溪则是国子监临时有事,她要到午时才能回来。”
“乖乖,这么说来,如今你们一家人都有官阶在身。”等得知顾父、顾母还有叶溪的事情,郭策他们愈发激动。
光顾驰出息就算了,没想到顾父近花甲之年,凭着自己的能力,也做了官,叶溪一个女子,竟在国子监教书,顾母身上也有诰命在身。
顾家真是厉害了,这可比那些承蒙祖上恩荫度日的世家厉害多了。
顾驰不在意笑了笑,“承蒙圣上看重,才有如今的际遇。”
聊几句后又换了话题,说了家中的事情,顾驰又告诉他们一些上京城的情况,给他们一些指点和建议。
午时在顾家吃了饭,郭策几人方才离去。
郭策对着其余两人开口,“幸亏咱们当时结识了退之,并且和他关系不错,若是我们和谢林以及李杰一样,那可是后悔也来不及。”
王石叹口气,“谢林当初和退之的关系可比咱们深厚,退之也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他解答问题,可惜谢林不领情,最后和退之闹翻,如今考取秀才之后一直无法进取。而李杰,听说前一段时间偷鸡摸狗,又进了大牢。”
杜齐接上话,“他们两人是自作自受,当日看不起顾驰,如今连顾驰的面都见不到。在最后的一段时间,咱们也要更加努力。顾叔和退之的夫人,一个年龄大了,一个是女子,可人家比咱们还出息,咱们不能可不能被比下去。”
郭策、杜齐坚定的应了一声。
不仅他们三人要参加会试,顾问昭,也就是顾大宝也要参加这一次的会试。
做为自己的亲侄子,顾驰自是很用心,每天都要抽出时间给他讲解文章策论等。
一个月后,迎来了三年一次的会试,会试结束不久,又过了半个月,红榜张贴。
可惜,顾问昭还有郭策他们三人,皆榜上无名。
之前顾驰已看过他们四人作答的内容,感觉通过的希望不大,在学识上面还是有所欠缺。
顾问昭年纪轻轻,虽有些郁闷,但很快打气精神,准备三年后再下场。
郭策几人倒是一直未调整心情,顾驰也亲自来安慰过他们几次,有没有效果不太清楚,过了不久,他们三人便离开京城回乡。
临行前,顾驰又找他们谈了话,赠送不少有益的书籍,给了他们指点。
做为年少时的好友,顾驰自是希望他们可以有所成,方不辜负多年的苦读。
日子还在继续,有一日,又收到了家信。
顾驰读完,久久未吭声,他的外祖母,老周氏,恐怕时日无多。
老周氏七十多岁的年纪,身子骨还算硬朗,唯有一点不太好,经常腰疼,前一段日子不小心走路滑倒,平时没什么大碍,可就这么一摔,年纪大了,身子骨承受不住,整日躺在床上无法动弹,请了府城的大夫,也无计可施。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七十多岁的年纪,也称的上是高寿,老周氏后半辈子生活的幸福,没有什么遗憾。
这道理顾驰都懂,可他还是无法接受。闭上眼,慈祥和善的外祖母的容颜浮现在脑海里,当时顾家日子不好过,老周氏总是补贴他们,见到顾驰就是“乖孙、乖孙”的唤着,经常在心里念着他。
可没想到,等他有所成后,来到上京城,和亲人远隔万里,几年不见一次,明明前一段时间,郭策还告诉他,外祖父和外祖母身子不错,就这么短短几个月时间,意外就出现了。
顾驰将消息告诉顾父、顾母,“外祖母念叨着,想要见爹娘一面,也想见一见小桃子他们,我明日就去向圣上告假,咱们回去见外祖母一面。”
顾驰动作很快,第二日一大早向文正帝禀告此事,还向文正帝求了个恩典,求了个太医跟着一道回去。太医医术高超,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作者有话要说: “夏有乔木”1个地雷,“李唐宋朝”5瓶灌溉,“零越”1瓶灌溉,“云”1瓶灌溉,谢谢各位小仙女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哒。
第110章 叶溪怀二胎
六年后又一次踏上故土,这一次除了顾家一家人; 李氏、叶父和林宝也跟着一起回去看一看。
翻过年已十岁的林宝; 脸上带着稍许的婴儿肥; 周身的气度温润; 眉眼与叶溪有几分相似; 整个人好似明亮的小太阳,让人看一眼; 不由得嘴角扬起。
一路上林宝小大人似的,带着小桃子和舟宝玩耍; 小孩子容易和小孩子玩在一起。
回乡赶路,小桃子和舟宝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情形,两个小人也很懂事,紧赶慢赶; 终于回到了月水村。
挂念着老周氏的病情; 路上尽量不停留; 就连沿途巡抚、知府、县令等官员的帖子,顾驰也婉拒了,争分夺秒的尽早赶回去。
村头的几棵杨树映入眼帘,村民们一股脑围上来,和村民们还有顾家亲人们稍稍寒暄; 顾驰他们带着石太医,去到阳山村周家。
石太医仔细的询问后,“你们将老夫人照顾的很好,伤筋动骨一百天; 幸亏之前一直在医治,若是再过个几日,便是药石无救,剩余的时间只能躺在床上。之前遇见过类似的情况,如今倒是省事了,我给老夫人扎几针,随后我开个方子,你们煎药后给老太太服下。”
听到石太医的话语,顾驰悬着的心落下来,其他人也是长出一口气。
回乡要办的事情有许多,和亲人叙旧,还有许多上门见面的人,每日都有许多人递上帖子。
顾大郎、顾二郎的孩子们,也就是顾驰的几个侄子,十二三岁的年纪,个头窜的老高,顾家人都是高个。
吴氏眉眼有些愁色,“三郎,你见多识广,大婶想问问你是如何看待的,三宝年纪也大了,你们在他这个岁数时,已经开始下场考试了,可我瞧着,三宝的学识,不如你和大宝。”
三宝是吴氏的头一个儿子,上面两个都是女儿,眼瞅着自己小叔子成了状元,当了大官,自己的大侄子顾大宝如今也是个举人,前途可期。
吴氏对三宝也寄予厚望,争取日后成为进士他娘,可惜盘算的再怎么好,现实不尽如人意。
三宝打小启蒙开始,肉眼可见的不如顾驰,就连顾大宝也比不上,等进了书院后,每次名次也只是中等,不显山不露水的。
顾驰看着吴氏,“ 读书一事,不走到最后,谁也说不准,如今家中的日子也好过,只要三宝愿意继续读书,依着他来便是。退一步说,如若三宝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子,那也不意味着没有希望。世上道路千万条,读书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其他众多的选择,是去做木匠、当大夫,还是开铺子当账房,这都可以。”
吴氏叹口气,“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可咱们顾家,出了好几个秀才,举人也有,还有你这样连中六元的状元,你们的身份体面。俗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若是三宝真的去做学徒学手艺,面子上有些过不去啊!”
顾驰摇摇头,不赞同道:“读书人、学徒,亦或是在乡下种地的,都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光明正大、不偷不抢的赚银子,都是好样的。如若说我没有成为进士踏入官场,那我此时可能在书院教书,不管是官员还是夫子,依旧是我这个人,哪有什么体面不体面的。”
吴氏点点头,“当娘的总是希望孩子们日子过得好,出去受人尊敬。罢了,三宝还有好多年呢,他要是愿意读书,我们自是会继续支持他。他要是想做别的事情,大郎和我也不会反对。如今的日子和以前相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我也不能太贪心,该知足了。”
想当年顾驰进京时,二宝三宝还是个小萝卜头,如今一个个也走到了人生的分叉口。
此行回来还有一件事,便是顾大宝顾问昭的亲事,他会试没有通过,年龄也不小了,之前已有合适的人选,趁着这个机会,让顾驰还有顾父、顾母把把眼,若是没有什么问题,便将亲事定下。
女方的兄长,和顾大宝是同窗,女方的父亲,是府学书院的夫子,书香世家,要是搁从前来说,这等好事肯定轮不到顾家人头上。
趁着顾驰在家,和女方那边商量好,迅速的将婚事办了。
顾驰心中还挂念着一件事情,他找到了临南县如今的县令,向他说了自己的打算,愿意拿一笔银子出来,专门用于贫寒人家看病、赡养老人。
做爹娘的将孩子们辛辛苦苦抚养大,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同样的回报父母。
或是因为家贫无法孝顺,老人生了重病也没银子看病,也有些只管自己好吃好喝,等着爹娘老了,便不再看管,一个铜板也不愿意拿出来。
经过老周氏这件事,顾驰更加意识到这一点,当人老了以后,若是遇上孝顺的儿孙,出事了也愿意花银子不放弃,那便是幸运极了,可若是遇上不孝的儿孙,那可是大大的不幸。
所以他愿意拿出一笔银子,整个临南县,若是有哪位老人生病实在是拿不出银子,或是年老了无人抚养,只要情况核实,不弄虚作假,都可以从这笔银子里支出。
他能力有限,顾不了别人,只能尽力而为。
顾驰的举动传出去,临南县的百姓更是赞不绝口,纷纷夸赞他是个好官,不忘本。
其他官员有样学样,不仅是这些官员,还有那些富贵的人家,纷纷掏腰包,将银子用于十分贫困的人家修缮房子,定期派遣大夫去各个村子诊治等等。
不管他们出发点是不是为博取一个好名声,最后受益的还是百姓。
待一切事情妥当,到了启程回京的日子。
这一段时间,小桃子和舟宝却俘获了村里大人和小孩子的喜爱,临行时,依依不舍的告别。
小桃子和舟宝从的是官话,在村里待的这一段时间,动不动蹦出来一句河省的方言,配着那白嫩的小脸儿,让人忍不住笑出声。
再次回到上京城,顾驰来不及多加休息,赶忙去往户部处理堆积的任务。
小桃子和舟宝之前耽误了太多时间的学业,也要加倍努力。
书院的孩子们,大多年龄相当,他们知道小桃子回了老家,缠着让她讲一讲月水村的样子。
小桃子打月水村回来,时不时的官话里掺杂着几句河省的方言,“ 村里有条河,形状像月牙儿。。。”
只听见“噗嗤”一声,背后传来一声戏谑,“这是哪儿来的小土妞?”
小桃子好似精致小扇子般的睫毛眨了眨,转过身看了一眼,蜜桃脸爬上一片绯红。
说这话的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旁边还站着一人,修长的墨色深眸带着浅浅的笑意,周身气度不凡,一下子进入小桃子的眼帘,这便是大皇子周珩。
唔,刚刚说的方言被大皇子哥哥听到了,小桃子有些不好意思。
看着小丫头害羞了,周珩示意身旁那人噤声,他朝着小桃子走进,“还记得我吗?”
小桃子乖巧点头,脆生生开口,“记得,是大皇子哥哥,给我送脆桃的大皇子哥哥。”
周珩眼底笑意更甚,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瓜,“ 前一段时间顾大人告假,带着妻儿老小回乡,今日一看,小桃子应该很喜欢月水村吧?” 要不然怎么一口河省方言说的那么溜呢!顶着一张蜜桃脸,说着一口河省方言,真真是可爱。
是的,周珩心里只有一种感觉,那便是可爱极了,虽加上这一次,也不过是第二次见到小桃子,可周珩还是挺喜欢这个粉雕玉琢的小丫头的,一举一动稚嫩又可爱。
“月水村是爹爹长大的地方,我和哥哥还有村中的小伙伴,一起上山摘果子,在月水里摸螃蟹,玩的不亦乐乎。” 小桃子两颊的小酒窝露出来。
周珩看着那小小的酒窝,心中有股冲动,想要用手戳一戳,也不知是什么感觉。
“对了,大皇子哥哥,你来这儿干什么呢?” 小桃子有些好奇。
“如今男女一同入学,父皇派我来看一看成效。”周珩解释道,“好了,你在这儿慢慢玩耍,我还有事情要办。”
“好哒,大皇子哥哥再见。”小桃子乖乖的摆摆手,突然想到什么,晶莹的眼眸转了转,哒哒跑到周珩跟前,“大皇子哥哥,这个糖块给你吃。”
软软的小手拉起少年的大手,将这个糖块放入手心,“这是我最喜欢吃的糖块,很好吃哒,大皇子哥哥也尝一尝。”
小丫头做完这件事,顶着双髻上的桃花珠花离去,好像春日待放的花骨朵,娇娇嫩嫩。
周珩垂着眼,看着手中躺着的糖块,骨节分明的手指拿起来放入嘴中,奶香味迎面扑来,有一股牛乳的味道,还有些甜甜的,好像,好像当日小丫头那香香软软的啾啾一口。
自打月水村回来,叶溪又开始嗜睡,顾驰看着她的反应,心中有些激动,看来自己又要当爹了。
果不其然,在生下小桃子和舟宝的第六年,叶溪怀了孩子。
小桃子摸着叶溪的肚子,此刻月份还不大,看不出什么,“娘,有了宝宝,你还喜欢小桃子吗?”
听到这话,一旁的舟宝也赶紧凑到跟前,眼睛睁得瞪圆,直直看着叶溪。
叶溪看着面前的一双儿女,即便现在已经长大了,可在她心中,还是当初那两个玉面团子。小孩子都是这样,得知爹娘又有了孩子后,会害怕爹娘的爱意被分走,会担忧自己成个小可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