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策长安-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门讨说法?
  桓毓公子耸耸肩道:“显然,他们确实有这么大的胆子。”由此可见,皇室的权威到底有多么的低了。
  永嘉帝虽然不是个好皇帝,但确实是个和善的人,他继位这么多年几乎没有杀过朝中大臣。这大概也就给了外界一种皇帝是个纸老虎的感觉。以至于连篡权这种事情都敢掺和进去,而且还是理直气壮的掺和。那些人大约完全没有觉得自己哪儿做错了,既然没错他们自然可以向神佑公主要个说法了。
  黎澹微微皱眉,道:“公主,那些人……”黎澹的神色不太好,显然昨天回去跟黎家老太爷谈的不怎么愉快。黎老大人也不是那种迂腐无知的人,只能说他们如今的所作所为与黎家的立场和坚持相悖了。这反而是最麻烦的,如果仅仅只因为黎老大人的迂腐,黎澹还可以绕过黎老大人说服更年轻一些的掌权者甚至他的父母兄弟。但如果牵扯到一个家族的立场和利益的话,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了。
  所幸,黎家人一向有分寸,并没有掺和这次南康郡王的事情,不然黎澹只怕就要为难了。
  楚凌淡定地道:“不见。”
  桓毓有些幸灾乐祸,笑道:“你一直避而不见,那些人只怕不会知道什么叫收敛,反倒是会得寸进尺啊。”楚凌笑道:“那他们不防试试看,是本宫的流月刀锋利还是他们的脖子硬。”
  闻言,桓毓和黎澹都不由得楞了一下,两人对视一眼桓毓方才叹了口气道:“看来公主是铁了心要跟他们撕破脸了。”就是那些世家想要缓和关系,这位公主殿下只怕也不会乐意了。否则又怎么会明知道那些人心急如焚想要找公主殿下求个两全之策还避而不见呢。
  那些世家望族固然傲气,但是如今自己被人没住了尾巴也不会真的还铁了心想要跟皇家硬扛。如果神佑公主愿意让步的话,那些人自然会立刻识趣的安分下来,至少会安分一段时间。可惜,从一开始神佑公主就没法算和他们将谈条件讲道理。
  楚凌看向黎澹,问道:“黎家怎么样了?”黎澹皱了皱眉,有些郁闷地摇了摇头。
  当年他跟着神佑公主的时候心中对黎家确实多少有些怨气,但是也明白这是家族维持兴盛的必然选择,偌大的黎家不可能支持一个被陛下厌弃的长孙。所以虽然有怨气却并没有什么恨意,这几年和父母兄弟关系也不算差。但是黎家的人显然并不怎么相信他。甚至这一两年关系已经缓和了许多的祖父这次也完全不肯听他的意见。
  楚凌笑道:“意料之中的事情,不必在意。只要这次…包括以后的事情,黎家都能够置身事外,就已经很不错了。”
  黎澹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启禀公主,冯将军和上官大人来了。”门外,管事进来禀告道。楚凌微微挑眉笑道:“这个时候,这两位还有功夫来我这里?出什么事了么?请他们进来吧。”
  “是,公主。”
  不一会儿,冯铮和上官成义便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自从楚凌回来了上官成义还没有怎么跟她说过话,如今见到楚凌倒是有些羞愧。若不是他们这些人一着不慎被南康郡王和北晋人给算计了,神佑公主也不用特意从临江城赶回来。他们虽然在平京但是北方的事情多少也只是知道一些的。前些日子神佑公主在沧云城刚刚受了伤,如今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平静平乱,着实是让他们这样在朝堂上混迹了大半辈子的老狐狸都赶到羞愧的无地自容。
  “见过公主。”两人齐声道。
  楚凌点点头笑道:“两位不必多礼,请坐吧。”两人双双谢过了楚凌才坐了下来,楚凌道:“原本我也想早些与两位聊聊,只是想着这两日两位只怕是不得闲这才作罢。不想两位竟然亲自上门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冯铮和上官成义对视了一眼,上官成义轻咳了一声道:“启禀公主,方才陛下召臣等入宫议事……”
  楚凌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上官成义仔细打量了一番楚凌,方才继续道:“陛下言道,近日深感龙体不适,难以应付朝政。欲立博宁王府嫡长孙为皇嗣,由公主殿下监国。”
  楚凌并不意外,这么大的事情公布之前肯定是要跟一些重臣商议地。楚凌道:“父皇都跟那些人说过了?”
  上官成义见楚凌如此,顿时明白她事先就已经知情了。定了定神道:“只老臣与冯将军,襄国公,朱大人及博宁郡王。”
  楚凌道:“老大人可是有什么想说的?”
  上官成义沉吟了良久也没有说出什么来。女子听政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但多是新皇年幼由太后垂帘听政直到新皇成年可以亲政为止。但是由公主监国的事情,却是从古至今闻所未闻的。上官成义既然这几年都偏向了楚凌,对于这些自然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他没有想到永嘉帝会干脆利落的让神佑公主监国。而不是只让她在幕后参与朝堂上的事务。
  书房里好一会儿没有人说话,黎澹和桓毓还好,黄靖轩早就将眼睛睁地蹭亮,缩在角落里竖着耳朵听得津津有味。公主监国啊,从古至今谁见过?他们家公主殿下简直太厉害了!黄公子对自己的眼光表示十分佩服,老黄家那么多人,可就只有他黄三公子选择了追随公主殿下啊。本公子正是慧眼如炬啊。
  许久之后,楚凌都快要喝完了一杯茶了才听到上官成义道:“陛下圣断,自然英明睿智。只是…公主准备好了么?”
  楚凌默然,有些无奈地在心中轻叹了口气。上官成义不愧是在官场上混了一辈子的老油条,还真是一句话就说到了她的心坎里。如果问她准备好跟貊族人打仗了没有,她表示随时都可以上战场跟人大战三百回合。但若问她准备好了没有管理一个国家…楚凌觉得她一辈子都不会准备好的。
  虽然前世总有许多聪明厉害的女人被人称之为女王,但真的想当女王的大概没几个。至少,楚凌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想要肩负起一个国家的兴盛。
  沉吟了片刻,楚凌深吸了一口气道:“我若说准备好了,老大人只怕也不信。但是既然已经走到今天了,定然是要走下去。我尽我所能,做我能做的事。”
  事到如今,她不可能抛下沧云城,抛下神佑军靖北军还有临江城那些跟着他一起打过江去的禁军。她不可能潇洒地说一句“我不玩儿了”,然后就真的甩手不管跑去闲云野鹤了。既然最初选择了这条路,无论最后是什么结局,必然都要走下去的。
  上官成义仔细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方才点了点头道:“老臣明白了。”
  “冯将军有什么话想说?”冯铮特意跟着过来,总不会是只是来听她和上官成义闲聊的。
  冯铮道:“末将想问的是,如果公主监国…神佑军和靖北军怎么办?”
  楚凌莞尔一笑,挑眉道:“冯将军这是技痒了?”
  冯铮难得地有些不好意思,还带着几分愧色,“末将无能,只觉得难以担负殿前司都指挥使的重任。以至于令陛下连番遇险,还不如上战场做个偏将,也能为天启多杀几个敌人。”
  楚凌含笑摇头道:“冯将军不必妄自菲薄,不过……这些年也确实委屈冯将军了。”
  这也是永嘉帝不适合做皇帝的原因之一,他并不能将人才用在合适的地方。冯铮对朝堂上的那些阴谋算计十分的不敏感,更适合做一个纵横沙场的大将。况且,殿前司都指挥使这个统帅天启禁军位高权重的职位,硬生生给永嘉帝弄得跟大内侍卫统领差不多了。永嘉帝任命冯铮也并不是因为他适合,而是因为他的忠心以及他卓绝的实力。
  只是有些时候,个人的实力并不能保证永嘉帝的安全。如果没有楚凌的话,经过了这两次的事情永嘉帝只怕也不会再用冯铮了。
  “不敢,是末将辜负了陛下的厚望。”冯铮垂首道。
  楚凌想了想,道:“冯将军毕竟是殿前司都指挥使,本宫还要先跟父皇商议一番才行。不过…若是如了将军所愿,本宫只怕是难以为将军提供这样的职位了啊。”
  冯铮却是毫不留恋,道:“便是小小一偏将,末将也于愿足矣。”
  楚凌莞尔一笑,冯铮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偏将。
  第二天清晨,永嘉帝终于在朝堂上宣布了他的决定。这番决定一出,朝堂上下顿时就仿佛炸了锅一般。往常这般形容朝堂上的事情,多少有几分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这一次却是根本连炸锅都不足以形容了。整个朝堂上的朝臣们被炸的头晕脑胀不说,就连整个京城的的百姓也被这惊天巨雷给震得半天回不过神来。
  立嗣子?很好啊,陛下身体不好经过了这次的事情就更不太好了,早日立下嗣子也能让人早日放心。
  公主监国?很不好!从古至今,谁听说过公主监国这么荒谬地事情的?
  毕竟即便是在寻常百姓家,女儿都是要嫁出去的人,迟早是别人家的更何况是皇家?况且,神佑公主早就已经嫁人了,若是按照规矩神佑公主的名字前面都得加一个君字。
  先前驸马死了也就罢了,如今又听说驸马根本没死,就是名震天下的沧云城主晏凤霄。一时间阴谋论不绝于耳,整个平京暗地里都在议论纷纷,说不定是沧云城主觊觎楚家的江山,这才与神佑公主合谋想要谋朝篡位呢。
  永嘉帝丢下一颗炸雷悠悠然回后宫了,根本不给朝臣们议论的时间。等到朝臣们回过神来都已经出了宫门口,立刻就有几个受不住的老大人直接晕死了过去,还有几个直接跪在了宫门口求陛下收回成命。剩下的纷纷回家,上奏的折子如雪花一般地飞向了永嘉帝御书房里的桌案上。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陷入了一种诡异莫名的狂热和躁动之中。
  ------题外话------
  推荐潇湘新人郝月浅浅的现代文——《重生影后你有毒》,喜欢现代文的亲们可以去支持一下哈,写得很好哒。
  (重生+爽文+娱乐圈+甜宠)
  什么?娱乐圈出现了一个可以解决一切麻烦的公关大佬?
  什么?某女明星整容失败,被媒体粉丝群嘲?没问题,请联系林沐女士!
  什么?过气明星被新晋小生处处为难踩压?没问题,请联系林沐女士!
  什么?强势女明星殴打丈夫,引起全网直男口诛笔伐?没问题,请联系林沐女士!
  你问林沐女士是谁?
  重生前她是拿奖拿到手软的全能影后,她是娱乐帝国里的常青树,更是国内行业翘首荃英娱乐的创始人和总裁。
  然后,她挂了。
  然后,她重生了。
第492章 民贵君轻!
  “父皇。”楚凌走进寝宫,就看到永嘉帝正坐在床边喝药。浓郁的药味让楚凌也忍不住皱了皱眉,看向旁边的肖嫣儿,“嫣儿,父皇换了汤药?”肖嫣儿耸耸肩道:“不换不行啊,玉参不能用了,但是陛下的药不能停。太医院的御医们从新调整了药方,药效还凑合就是味道不怎么样。”一边说话,肖嫣儿坐在一边桌案前提笔疾书,“我给师兄写信问问他有什么办法,还有师父…前段时间师父来信说在西域找到了对师兄身体有用的药,说不定很快就能回来了。到时候让师父看看,也许他有什么办法呢。”楚凌轻叹了口气,点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
  永嘉帝放下药碗,朝楚凌招招手笑道:“卿儿过来做,外面那些人怎么样了?”
  楚凌耸耸肩道:“还有几位老大人跪在宫门口呢。”
  永嘉帝倒是没什么不舍的表情,反倒是有些幸灾乐祸道:“卿儿看着办吧。”楚凌有些惊讶,“父皇不担心么?”永嘉帝一向对那些老臣多是宽厚容忍的态度,除了天启一贯的尊重文人以外,永嘉帝本身也是个有些心软的人。永嘉帝道:“朕身体不好啊,若是管得了就用不着这么着急了。他们总是要习惯的。若是等朕不行了才来这么一出,你只怕是要被他们弄得手忙脚乱。”
  楚凌不得不承认永嘉帝说得不错,如果真的等到父皇不行了她再接手的话,只怕真的要被这些人弄得很头痛。毕竟她的刀就算再锋利,也不能把所有反对她的人都杀了吧?而且,现在有父皇撑腰反对她的人其实会比没有父皇撑腰的时候少一些的。
  “父皇,谢谢你。”楚凌轻声道。
  永嘉帝有些欢喜地应了一声,道:“谢什么,是朕拖累了你才是。朕若是…若是…卿儿就可以欢欢喜喜无忧无虑的做个高高在上的公主了,哪里会像现在这样辛苦?”永嘉帝讨厌楚烈,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他有时候也是在心中羡慕着楚烈的。他想要成就一番宏图大业却受限于性格和能力,想要什么都不管不顾干脆做个昏君,又舍不得身后的名声。于是只好这么不干不脆窝窝囊囊的过了大半辈子。
  楚凌摇头道:“父皇对我很好。”永嘉帝对别人或许不太好,但是对她确实是非常的好,即便是这份好里面还包含了对楚卿衣和楚拂衣的愧疚,甚至是对已故皇后和段家的愧疚,但是说到底示意的人是她楚凌。所以,至少她得让永嘉帝往后的日子过的舒心一些。
  永嘉帝身后拍拍她的肩膀道:“想做什么就去作罢,万事都有父皇在。”
  楚凌含笑点了点头,“好,父皇。”父女俩闲聊了一会儿,楚凌便说起了冯铮的事情。如果换一个人来说这事永嘉帝定要怀疑对方图谋不轨,但是楚凌提起他却没有半点迟疑和怀疑,当下便应了,“卿儿觉得冯铮合适做什么就让他去吧。不过…冯铮能力不俗,卿儿还是问问他好得好。”言语之间,只是担心女儿年少气盛让冯铮这些忠心的臣子寒了心。半点也没有考虑楚凌将自己的心腹调走的事情。
  楚凌道:“父皇放心,我会先征求冯将军的意见的。眼下暂时也还不会调动他的职位,不过宫中的守卫只怕还需要一个高手来统领。”楚凌并不是真的想要将夺了冯铮的职位,而是要将冯铮从根本不属于他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一个天启禁军的最高统帅,干得确实大内侍卫统领御前侍卫的活儿,合适么?
  永嘉帝想了想道:“卿儿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楚凌无奈,“正想问父皇呢,我对京城各位将军的了解也不算多。”
  永嘉帝沉吟了片刻,“去问你舅舅。”
  “父皇,宫中的守卫事关父皇的安危,您……”不仅需要实力不凡,还需要忠心耿耿。
  永嘉帝倒是不甚在意,道:“父皇现在这样,能有什么危险?”他都已经身中剧毒了,身体也不好。谁还会花费功夫来刺杀他?见永嘉帝坚持做甩手掌柜,楚凌也只得作罢。思索着回头问问舅舅和冯铮,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宫门外,虽然已经是中午了初冬的天气却已经有些冷了。跪在宫门口的一群老者有不少已经跪不稳,开始簌簌发抖了。不过他们却丝毫没有退却的意思,依然趴跪在地上口中不停地说着“请陛下收回成命”云云。让过往的人看在眼里倒是难免觉得有些心酸。
  距离宫门口不远的一处高楼上,黎澹和黎老大人站在窗口遥遥望着宫门口的方向沉默不言。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到黎老大人道:“澹儿,你可知道…这几个时辰有多少人到府上求见?”黎澹摇头,淡淡道:“孙儿不知。”
  黎老大人皱着眉沉声道:“陛下糊涂了,公主难道也糊涂了么?”
  黎澹蹙眉,有些不悦地道:“祖父何出此言?”
  黎老大人冷哼一声道:“陛下若是疼爱公主,就不该将公主放到这样一个位置上。公主若是聪明,就不该趟这一趟浑水。陛下身体如此,你我都知道,一旦将来陛下龙御归天,公主当如何自处?澹儿,你已经是铁板钉钉的公主府的人,到时候,你又该如何立足?博宁王府那位如今已经十二,距离他长成还能有几年?到时候公主又该如何?说句不敬的话,便是公主和沧云城主生出了什么别的心思…若是有朝一日沧云城主君临天下,你以为公主的身份就会好过么?到了那一天,那才是进退两难!”
  “祖父慎言。”黎澹皱眉道。
  黎老大人道:“你以为,如今京城里说这些的人还少么?老夫原本以为公主是个聪明人,纵然是想要做什么…有的是办法手段达成,没想到她竟然当真…将自己放在火上烤啊!”
  黎澹抬眼,定定地望着黎老大人道:“祖父一辈子都在明哲保身,可想过公主为何要如此做?”
  黎老大人一愣,被黎澹眼中的光芒惊到了。
  黎澹很快又转开了眼眸看向窗外地方向,指着宫门口的那些人影道:“孙儿知道,那些老大人也并不是每个人怀有私心,他们或许是真心实意的为着陛下,为了天启的江山着想的。但是,他们真的为天启的江山做过什么有利的事情么?或者说…祖父,您这一生,真的做过什么为了这个天下的事情吗?”
  黎老大人半晌不语,黎澹冷声道:“所以,或许那些老大人确实是一片忠心。但是在孙儿心中,今天即便是他们跪死在宫门口,也没有任何意义。”
  “你就那么笃定,神佑公主做的就是对的?”黎老大人问道。
  黎澹道:“至少,公主再努力地想做。祖父真的以为上官大人和朱大人,还有那些跟着公主去北方的将军只是因为被公主拉拢了,只是因为公主给了他们想要的利益么?上官大人和朱大人已经位极人臣,他们还需要什么?赵将军和吕将军镇守一方,安安稳稳也可太平一生,岂不是比战场上出生入死要安稳得多?只是因为…公主做了他们想做却不能做做不了的事情而已。”
  黎老大人叹了口气,沉声道:“年少气盛,你以为只有你们才恨貊族人,只有你们才想着驱逐貊族收复北地么?天启与北晋之间实力悬殊,当年更是连战连败…死了多少人…他们只是想等……”黎澹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道:“等到什么时候?等到北晋人在北方站稳了脚跟再图谋南方么?还是等到当年南渡的人和被留在北方的人都死光了?祖父,天启和北晋并没有兵力悬殊,将士的实力差距也没有你们想象中地那么多。天启比北晋差的,只是胸中的那一口气,背后的一根脊梁而已。”
  如果没有跟着公主去北方,他或许也会害怕。但是很多事情,只有你面对了之后才会明白,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黎老大人沉声道:“如果公主败了呢?如果有一天沧云城真的图谋不篡夺天启江山呢?到时候,黎家有什么面目面对天下人和列祖列宗?黎澹,你想过吗?这次黎家人没有参与南康郡王的事情,黎家,也永远不能出谋逆之徒!”
  黎澹淡淡的看着祖父,许久方才轻轻吐出了一句话,“圣人云: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祖父可还记得?”
  “……”
  这一次,黎老大人沉默了更久的时间。终于只是长叹了口气,朝着黎澹摆了摆手什么都没有说转身下楼去了。黎澹垂眸,沉默地看了看窗外方才漫步跟在祖父身后一起下楼去了。
  因为永嘉帝突如其来的奇思妙想,整个平京都变得格外的热闹起来。整个平京皇城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过往商旅文人雅士都免不了想要高谈阔论一番,以舒自己的胸怀。
  从来只听说过皇帝骤然驾崩之后皇室中人争权夺利的,最后这皇权无论落到什么人的手中都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此历朝历代偶尔出一两个太后垂帘听政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稀奇的。毕竟大多数的太后说是垂帘听政,多半也还是听大臣们的意见只是一个坐在那里的摆设罢了。真正能够掌权的只是其中极少数人,而这一次永嘉帝上前在位,就亲手立了一个公主来监国,怎么能不让人震惊?
  监国是什么?和垂帘听政都不太一样,既然是监国自然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执掌朝堂的人。
  “陛下当真是对神佑公主宠爱非常啊。”有人看看四周没人,忍不住低声叹道。
  他身边的人也没有闲着,点头道:“可不是,陛下只有神佑公主这么一点血脉,不疼她还能疼谁?”
  一个年长一些的读书人皱眉道:“陛下若当真疼爱神佑公主,怎么会如此作为?这不是将神佑公主推倒风口浪尖了么?”
  有人嘿嘿一笑道:“兄台这话就错了,这位兄台难不成并非平京人士?”说话的中年书生拱手道:“正是,在下游历至此,初到平京还请诸位指教。”
  “难怪兄台不知,这位神佑公主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有人兴致勃勃地道:“兄台说陛下将公主推倒风口浪尖,却不知道咱们这位公主殿下可是从来不惧风狂雨骤的。”中年书生有些惊奇,“在下虽然听说过一些公主的传位,不过传闻总有虚假夸张之处的,难道神佑公主当真如传闻中那般厉害?”
  有人道:“别人的传闻十成里有八成是假的,但是神佑公主的传闻,十成便有十一成都是真的。别的都不说,就只说这几日这平京城里的变化,兄台可是看明白了?”
  中年书生闻言也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他才刚到平京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宫门口那些跪着的老大臣,还有那些被灌进了天牢的人以及前两天夜里的动静,却还是足以让他明白如今平京城中的非比寻常的。
  “这…这都是公主……”
  “可不是么?”一个青年书生有些不忿地道:“这公主从回到平京便从未消停过,如今竟然觊觎起皇权朝政,当真是毫无女子仪范!”这话一出,楼上不少人都面露惊愕地看向那青年男子。虽然他们对神佑公主监国也颇有微词,不过这毕竟跟他们这些寻常百姓们多大关系,不过就是茶余饭后的闲谈图个乐子罢了。更何况,神佑公主这几年也做了不少好事,倒是没有这青年说得那般不看。
  那青年察觉众人的目光,有些不悦傲然道:“难道我说得不对?若是让区区一介妇孺压在我等头上,我等还有什么脸面自称是读圣贤书的男子,如何立于世间?”
  这话一出,倒是有不少人在心中暗暗赞同。这世道本就容不得女子出头,如今却又一个女子突然一跃而上执掌朝政了,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这都是大逆不道地。只是公主朝堂这些事情离他们这些小民百姓太远了,才没什么心思理会罢了。如果是哪个百姓家的姑娘直接越过了亲爹兄弟当家做主了,只怕早就被他们给骂死了。
  青年见众人被他说动,越发的激动起来,“听说各位老大人还在宫门口跪谏陛下,走!咱们也去为各位老大人助威!”说着便要往楼下走去,几个跟他一起的人自然也纷纷附和。围观的众人见有人带头,便也纷纷跟着凑齐了热闹跟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下楼去朝着宫门口而去了。
第493章 文死谏,武死战?
  宫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这让人不禁想起了几年前似乎也有过这么一场闹剧。只是那次事件的最后结果却着实是让这些天启的文人们有些颜面无光,也导致了这几年朝堂上许多官员在读书人之间的声望直线下降。因此,这一次的事情起因甚至比上一次还要更严重一些,但是参与进来的人却远没有上次多。更多的人都是选择了旁观,宫门周围的人不少,但是跟着那些老臣跪在宫门口朝着要进谏的人却不算多。
  楚凌听到宫门口开始有人聚集的时候脸上也没什么太多的表情,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随他们去”便作罢了。倒是让别人有些止不住地担心。朱大人和上官成义对视了一眼,道:“公主,这样闹下去总归是不妥。”楚凌笑道:“我也不想闹,但是别人想闹我也没法子啊。”上官成义想了想道:“要么先让人将那几位劝回去?”楚凌挑眉笑道:“上官大人有把握劝动几位?”
  上官成义默然,那几位都是一把老骨头了,能够在如今这个季节里直接跪在宫门口,自然都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主儿。即便是他这个丞相的面子,对方只怕也未必会给。
  “万一出什么事……”上官成义有些担心地道。
  楚凌淡定地道:“叫太医院派四个御医过去,时刻准备着看看哪位快不行了就去救人吧。至于别的,他们乐意跪着就跪着呗。”在座的众人都是无语,大约都没有见过对文人如此轻谩态度的掌权者。而且那些人还不是普通的文人,虽然拎出来一个都是桃李满天下的大儒啊。他们官职不一定高,但是名声却一定响。
  “黎澹去哪儿了?”楚凌看向坐在后面的黄靖轩问道。黄靖轩默默鼻子道:“回公主,黎老大人请黎澹回去一趟。”楚凌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想了想道:“宫门外的事情让上官允儒和赵季麟去看着吧。不用管,只要不发生什么大的动乱,看着别处乱子就行了。”黄靖轩的性格略有些跳脱,交给他说不定要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黄靖轩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上官允儒,上官允儒沉稳地点头道:“是,公主。”然后便起身告退去找赵季麟去了。
  黄靖轩有些着急,“公主,我做什么啊?”楚凌道:“你去找邵归远和萧艨,这段时间京城的防务由他们俩负责。邵国公府虽然这几年低调得很,但是在军中还是有一些声望的。有他帮忙,邵国公应该也不会干看着吧?”因为各大世家家主被楚凌直接扔进了天牢,军中许多跟他们关系太深的将领也不能用了。一时间倒是有些麻烦。邵国公虽然这些年一直都低调的仿佛隐形人一般,但毕竟是当年与君大将军平辈论交的人,能力绝对不会差。
  黄靖轩眼睛一亮,立刻从椅子里跳了起来,“是,属下告退!”
  看着黄靖轩消失在书房门外,襄国公摇摇头笑道:“黄大人家中竟然会有这样一个性格外放的公子?”楚凌笑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在军中待久了自然是有些变化的,不过我觉得黄大人大约不太喜欢这个变化。”襄国公也不由一笑,不只是黄靖轩,京城里的权贵子弟跟着神佑公主混地可不在少数,“也是,连公主这样的都有,黄公子也不算什么了。”
  楚凌无语,“舅舅你这是在夸我么?”
  襄国公笑道:“难道不是?”
  上官成义有些无奈地看着正轻松说笑的舅甥俩,叹了口气道:“公主,宫门口那些人难道就这样晾着?那些老大人,若是晾久了…只怕当真要一头撞死在宫门口了。”
  楚凌挑眉道:“若是这么说…岂不是谁都能在宫门口一跪,拿性命来威胁父皇了?”
  “…这个…话也不是这么说的。”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往宫门口一跪的吧?
  楚凌道:“派个人去跟各位老大人聊聊吧,父皇身体不适,不想见他们。想必他们也能体谅一二,若是各位老大人出了什么意外,让父皇因此忧心而导致龙体益发的不安。岂不是……让人觉得遗憾?”上官成义若有所思,沉吟了片刻点头道:“老臣明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