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强]医本佳人-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意他们走过来,一行人带着姚驸马和商其予离开樊县。
第八十四章 送君千里(上)
更新时间2013…8…20 23:02:44 字数:2430
《周书》记载:“炎帝十三年,北魏发兵大周,至樊县,北魏大皇子倬不幸遇刺,魏皇怒,亲帅大军,破荆州。周军退守江夏,与北魏隔江对峙,又以南越国水军相助,越国靠海,极善水战,引大船于长江,助周大破魏军。”
大皇子死后,魏皇震怒,当即拍断了九龙案桌,亲临樊县,坐镇指挥。魏军的铁蹄直逼荆州,秦王不与其正面纠缠,让百姓迁徙躲避战乱,并下令全军退守江夏一带,两军隔江对峙。这一次魏皇吸取了十二年前的教训,不再将船首尾相连。但南周这次借助了南越国的水军之势,占据明显优势。
越国是周国的属国,须得年年向南周进贡。周与越犹如唇与齿的关系,唇亡则齿寒,这个道理新越王不会不懂。南越国靠海,常遭海盗骚扰,为了对抗海盗的袭扰,练就了一支精悍的水军,南周与北魏开战之初,他就早早下令将载水军的船开到长江。所以清漪当初在长江会遇到思弘和新越王。不过,以新越王的精明,他绝对不会白白帮这个忙,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有了南越国水军这把利器在手,南周不愁打不赢战争。最后,魏王只得败走荆州,南周趁势追击,又将魏军赶出了襄阳,恢复战前状态。
年关将近,战事已休。清漪裹了一件厚厚的大衣,走在云林山幽静的小道上,整座山被皑皑白雪覆盖,兽鸟都隐匿了踪迹。山很静,很静,来到云雾缭绕的峰顶,没有一丝风动,只有柳絮般的雪花还在飘飞,飞落到她的头上、衣衫上。冰凉的空气将她的手冻得通红。
她抚着手中的骨灰盒,静静伫立,望着脚下茫茫山河,无悲亦无喜,良久,启唇自语:“那一次我和妆姨也是来到这里看云海翻腾的景象,我还说要和妆姨策马天下,妆姨却说我该和……,可是你离开了我,我又去找谁?为什么要选择死?你知不知道我很想你,真的很想很想你。为什么要出现我的生命里,为什么要让我喜欢你,你走了我感觉自己的心都空了,你赔我那颗心啊……”温热的泪水沿着脸颊滑下,滴到雪里,雪上面立即融出了一个细小的空洞。不知过了多久,那些细小的空洞慢慢越变越大,到最后又被飘落的雪花覆盖。而她早已变成一座僵硬的雪人,全然不觉身后簌簌的脚步声。
白玉走到她身旁,替她拂去身上的积雪,又看她通红的手,便想帮她拿开手中的盒子。他一动,她更加紧紧抱住盒子,“别动他!”
白玉仰天长叹一口气,“宁儿,他走了你还有我!我们小时在一起那么开心,你难道都忘了吗?”
清漪沉默不语,他握了握拳,最终松开,“他死了便能永远活在你心里,可我活着却再也住不进你心。为什么会这样?”
是啊,他最后留给她的是那芳华一笑,她会永远记住。转过脸,只道:“姑姑怎么样了?”
“驸马走了,长公主伤心不已,原来驸马早早就做了有去无回的打算,留下了遗书,长公主替他整理衣衫时在他身上发现的。不过长公主看了信之后却是更加伤心,抱着驸马整整哭了一夜。”
长公主和姚驸马情深意笃,她的心情清漪当然能理解,就好比自己一样。
“不过,长公主说希望你早日去见她。”
清漪又抚摸着盒盖,面无表情答道:“等我送他回去了,我会去见姑姑的。我想和他再呆一会,你的伤还未全好,还是先下山去吧。”
白玉又看了她几眼,最终无奈离开。
清漪并未在山顶呆多久便往半山腰的云林寺走去。云林寺的方丈云中大师便是白玉的师傅,也是曾经致使她失忆的人。当年她受不了楚王和楚王妃的惨死,形容癫狂,在逃难的途中遇到云中大师,刘方跪求他,他便用独门点穴手法点了她脑部的一处穴位,使她恢复正常,却也让她失去记忆。然而没想到因为她从长公主那里得到的“息子香”能够刺激她的头部活动,再加上那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多致使她的情绪变化极大,所以才为她恢复记忆打下基础,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一段时间她才会不时头痛。驸马之死是一根导火线,,那样血淋淋的刺激直接激发她记起往昔之事。
寺庙的钟声响起,回荡在空旷的山中,经久不绝。
“佛陀于《增一阿含经》提到:当梵钟叩响时,在三途恶道受苦的众生,都得以停在痛苦烦恼的逼迫,暂时获得解脱休息。”她跪在蒲团上,将骨灰盒置于跟前,向着佛祖拜了三拜,“愿我早日能够脱离苦海!”
“姑娘,你终于来了!”
“是,大师。”清漪看着大殿一侧走出的白眉老人,与十二年前相比,他并未有什么变化,还跟记忆中一样用温和慈目看着她,“我还记得大师曾经给我治疗癫狂之症。”
“想不到你都长这么大了。”
“大师,我心里很苦,我要怎么办才好?”清漪说着说着眼眶便噙满泪水。
云中大师缓步走至她跟前,“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因为我们喜欢痛苦所以才会痛苦。身心之外,如果人们认为有所得,则必定会经历失去。有积聚,必有消散时。有爱恋,必有怨怼时。你要看到得、聚、爱、福背后失、散、恨、祸的势。失去必有得到时,遇祸必有得福时。清漪,心中清明得不起一丝涟漪,当初我赠与你这个号,便是要你明白此道理。”
“原来是大师给我起的名字,多谢大师指点!”
“阿弥陀佛!”
清漪向云中大师作了个揖,便转身下山而去。路过名剑堡的时候,顺道看了一眼陆吉、郝伯还有祥叔,另外也是为了归还被她霸占已久的“落影”。
陆吉早已听了商其予的事情,他见着清漪只字不提商其予,就怕惹她伤心。为了哄她开心,还给她讲有趣的段子,清漪知道他是为自己好。郝伯也在一旁安慰她,叫她不要伤心过度。
陈意知道她和商其予的事情,也不好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说“落影”这匹千里马只有在她这个伯乐手中才能发出最灿烂的光芒,同时他也想报答她曾经对他的治毒之恩,便要她毋必收下“落影”。“落影”跟着她那么久,早就如同她的臂膀,她确实也不舍,所以没怎么推辞就收下了。
商其予盗“裂阳”的事情他也知晓了,清漪对此表示歉意。陈意只说,名剑堡没什么损失,再说商其予归还了“钟情”,人也死了,他更加没有怪他的理由。只是在提到“钟情”的时候,他多看了清漪一眼。
清漪走时,陈意问她要不要他陪同一起去北魏,她摇摇头,说想一个人去他住的地方看看。
第八十五章 送君千里(中)
更新时间2013…8…21 23:32:31 字数:2199
茫茫荒野,漫漫古道,朔风凛冽,路旁的荒草摇晃着枯瘦的躯干,“莎莎”作响,还有一人一骑顶着呼呼寒风趔趄而行。天空一片晦暗阴霾,风稍稍变小,天又开始下雪,这个冬天真是又冷又漫长。难得在这荒芜的原野上看见一间屋子,清漪便冒着风雪向着屋子驶去。
屋顶已白,从烟囱里不断腾出白汽,看着都让人觉得暖和。一间简朴的院落,中间的屋子左右各连一间厢房,传来断断续续的谈笑声。她站在院外,抬头,一旁柱子上挂的旗幡已凝结成冰,依稀可见中间一个大大的“酒”字,风吹不动。牵马朝院内左侧的马厩走去,那里已经有十几匹马,屋内的客人该是很多,都是避风雪的吧!
她敲敲门,酒肆老板娘立即迎上来,温暖的空气和着浓浓酒香扑到面上,既舒服又让人反感。
“哟,客官,快进来快进来,外面雪大。”
清漪抖了抖大衣便进了屋内,屋内燃着火炉,三五成群地人正围着桌子喝酒聊天。她扫视屋里一圈,左边的几桌人商旅打扮,中间两桌像是押镖的。也是,这种天气哪有老百姓愿意出门。不过右边狭小的空间内,倒还坐着一老一小和另外两名男子。
老板娘瞧瞧四座,也就右边那桌能腾出个地来,便拉她朝那桌走去。“这大雪天的,客官就跟人挤一挤吧。”
桌前瘦小的女孩见了清漪,一边挪了挪身子,一边微笑道:“大哥哥就坐我身边吧。”
清漪回笑,“谢谢!”她取下身上的包袱,就着空位坐下来。
将包袱搁到腿上,准备倒碗热茶喝,却见四人都盯着她的腿看。她疑惑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包袱用的布料是上等锦缎,他们许是在想:用如此昂贵的布料包裹的东西该是极其珍贵的宝贝吧!对她而言确实是宝贝,是无价的,不仅仅因为这件宝贝本身,还因为姚驸马的死。
她用大衣盖住包袱,四人收回眼光,她继续接着倒茶。
小女孩从桌上的盘里拿起一个馒头放在她面前的空碗里,傻傻一笑:“大哥哥吃!”
“谢谢。”
“大哥哥要去哪里?”
清漪右手捧着热茶,左手放在大衣上,道:“长安。”
“正好我和爷爷也要去长安呢!”
“是啊,出了这酒肆再往北行二百里,便能到长安了。”这次发话的是老人,他头发发眉毛胡子均花白,饱经风霜的脸皱纹横生,挂上笑容却很是亲切慈祥,一双眼睛也依旧炯炯有神。他打量了清漪一番,问道:“不知公子去长安为何?”
“前一阵子,友人在战乱中不幸逝世,我收拾了他的骨骸,现在是想送回他老家安息。”她一边说着还一边轻轻拂了拂大衣,三个大人顿时明白包袱里面为何物。
老人听了眉头不可见的翘了翘,旁边的小女孩却道:“不如一会儿大哥哥跟我和爷爷一起走吧。”
清漪淡笑不语。
桌上一阵沉默,两名男子未发表一句话,只有小女孩偶尔说几句,对清漪问东问西,不过她实在没有心情回答。最后小女孩无奈,撅着小嘴说了句:“真没意思。”然后撑着下巴趴在桌子上睡觉。
外面的雪渐渐停下来,屋里的商旅和押镖的人陆陆续续起身,收拾一下离开酒肆。她坐了片刻也踏出屋,朝马厩走去,只是未见她的马,她巡视四周,见院门口,两个汉子正爬上她的马。她立即越过去,一把拉下两人,扭过两人的手腕,两名男子痛得直求饶命。
清漪觉他们不会武功,且看着也不像盗贼,问道:“为何要盗我的马?”
“大侠饶命啊,我们也是迫不得已。”
“有何迫不得已?”
“大侠有所不知,我们本是相府的仆人,只因家中公子犯事牵连整座相府,皇上便将相府上下流放到塞北极其苦寒之地,我们两好不容易从相府逃出来,便想去个无人认识我们的地方以躲开朝廷追捕,可走时只顾逃命身无分文,正好看着马厩里还有匹马,这才生了歹念,想偷了马离开,然后卖点银子为生。”
清漪听了哪里还关心他们盗马的事情,只问道:“何时前往边塞?”
“新年一到便离开长安,我听人说往塞北的途中山贼盗匪很多,很多被流放的人根本就不能活着走到塞北。我看皇上明着是流放,实际上是别有用心,以全府上下的性命祭大皇子之死才对。”
清漪默想:今天都二十九了,那不是后天?她急忙从怀里掏出些碎银子,交给两人,“找个没人认识你们的地方生活吧。”说完,便上马,猛抽一道马鞭,向北疾速驶去。
………………………………
传说西方山中有一只怪物,长有尺余,一足,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除夕夜,长安街上华灯璀璨,锣鼓齐鸣,爆竹声此起彼伏,人们的欢声笑语将寒冷驱逐。只是城的南隅偏东一条街上却冷冷清清,原因无它,那里坐落着一座巨大的宅院——相府,因为商其予的叛变,相府也跟着遭遇劫难。
清漪一路打听来到相府,想到这里是他的家。相府门前守卫着层层官兵,魏皇并没有立即将府里上下下狱,可能是想反正新年就几天的事,算是给他淇相最后一点恩赐吧,这样还能给自己博个仁慈的好名声。
忽然门口传来哭喊声,清漪躲在府前的一颗大树后偷偷望着府门口,一名女子向着守门的士兵求饶,“各位官爷饶命,我们这些下人都是无辜的,求求您们放我回去吧。”她刚踏出门槛就被一名士兵拽了回去,心有不甘的她一口咬向士兵的手,士兵吃痛放开,她便拼命向着门外冲去,就差那么一点点便要踏出府门时,她感觉有什么东西穿透了她的腹部,低下头,只见尖锐的枪头,还来不及再说一句话就倒到地上。两名士兵见怪不怪,冷漠地将她拖走,只余地上一道长长的血色拖痕。
第八十六章 送君千里(下)
更新时间2013…8…22 23:34:24 字数:2479
如果商其予不去毁那批黑琉球,是不是整个相府就不会遭此劫难,刚刚那名女子就更不会死?可现在已经成了这样,又是谁的错?但是不管如何,在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眼里,贱民都是死不足惜的。
清漪立在院外的一颗白杨上,望着相府较亮的一间屋子,除夕之夜,本该是家人团聚欢乐愉快的气氛,而这里却传去悲戚的哭叫声。
淇相端坐在大堂中央,府里的管家站在他旁边,手中端着个托盘。地上跪着一群仆人,哭哭啼啼。淇相向管家点点头,管家揭开盖在托盘上的红布,一盘金元宝在灯火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管家将金元宝一一分发给仆人,淇相在一旁说道:“家中稍微值点钱的东西就被官差收刮走了,这些是我私下里偷偷藏的一点宝贝。犬子犯错,连累大家,我实在愧疚,这些银子就分给你们大伙,算是我对你们的一点补偿吧。”
淇相一开口,底下的人哭得更凶。其中有个胆大的男人站起身来,愤懑道:“有了银子有何用,还得有地方花才行,边塞那种地方还能活人?说不定半路上遇上歹徒大伙就直接见阎王去了!”男人一鼓动,旁边立即有人跟着应喝,于是他更来劲了,“都是你那儿子干的好事,凭什么他犯了事,我们这群人就要跟着遭罪。老天真不长眼,我们真是冤!”他越说越怒,越说越激动,最后竟然朝着淇相步步逼近,更是拽住淇相的衣领用力摇晃。
管家见状忙将男人推开,“放肆,就算你们都跟着被流放了,老爷依旧是你们的主子,你竟敢以下犯上,来人啊,给我拖出去乱棍打死!”
“李管家!”淇相高声喊了声,李管家便让人住手,他放低声音,平静地说道:“算了,确是我淇氏对不住大伙。但是大伙放心,有我在一天,我当尽量确保大家性命无虞。”
地上的人听了后一阵静默,里面一个四五十的女人抬起头,道:“我孙大娘有话要说,这些年老爷一直对我们下人不错,从不克扣我们工钱,过年过节还发点小礼,家中有困难的,老爷知晓的话也会尽量帮忙排忧解难。大伙摸摸自己的良心,我说的可有半句不是。遇到这样好的老爷,是我们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有的人竟然不知感激,还要忘恩负义出言大不敬,大伙说说这良心在哪?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又都报了什么?”孙大娘说得正气凛然,“眼下少爷已去,最伤心的要属老爷了,你们不知安慰老爷,竟还要苦苦相逼,老爷这些年真是白养了你们这群人。”
孙大娘一番话将大家说得羞愧无比,当下有人表示:“孙大娘说得对,做人不能忘恩负义。我们要跟着老爷,老爷一把年纪了,少爷一去,老爷正在悲痛头上,我们不能对老爷落井下石。”说话人抬头看着堂上,“还请老爷不要过于伤心,要保住身子才好。阿万会一直守在老爷身边的。”
“就是啊,老爷,我也一直守在老爷身边的……”于是大家纷纷表示衷心。
管家看着淇相因感动而湿润的眼,连忙递过帕子,淇相未接,只抬起衣袖拭了拭眼睛,说道:“多谢大伙!”
“大家今晚好好睡一觉,明早起来吃个饱饭,咱们就上路。”
待管家让众人解散后,淇相也让他离开了,自己出大厅,往后院走去。
后院有一间整洁的院落,里面种植着古老的松柏,淇相推开屋门,屋内中间靠墙设有一张大香案,上面供奉着淇氏先祖的牌位,这里是相府祠堂。淇相跪在香案前的蒲团上,喃喃自语:“天下少淇姓,淇氏发家于淇水边,故改姓淇,后来淇氏更是成为大魏的名门贵族,爷爷曾官至卫尉、父亲曾官至御史大夫,到我这一代为宰相居百官之首,达至顶峰,却也逃不过“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大道啊!”
淇氏家族向来一脉单传,到淇相也不过多了个妹妹,便是田露珠的母亲。如今商其予一死,这个家族便要从此落寞下去了。
淇相拾起案上的香,点燃三根,向着上首的牌位拜了拜,将香插入香炉中。起身,盯着一块新增的牌位,他颤颤地伸出手,摸着牌位上的字——淇奥(yu,四声),喊了声“奥儿……”然后痛苦哽咽得再也说不出一句话。他恨儿子不争气,但如今人都死了,还怨什么,就算他犯了再大的错,也是他的儿子,是他最疼爱的儿子。
清漪早就飞到院内,一路跟着淇相来到了祠堂。看着里面的景象,白发人送黑发人,她难受得无以复加。
“相爷!”淇相转身的瞬间,清漪看清了他的容貌,真地跟商其予很像,她的心又猛地一痛。只是淇相憔悴不堪,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更显他苍老和凄苦。
淇相转身看着来人,有些疑惑:“你……”
“在下清意,是来送回淇世子的。”她将手中的盒子交给他。淇相听到她的名字有些诧异,又很快闪过一丝愤怒,但听“送回淇世子”,他的脸色又极为震惊,激动地伸出手,接过骨灰盒,又紧紧抱住,顿时放声大哭起来:“我的奥儿啊,你可终于回来了!”
清漪为从见过一个男人这样哭,她对商其予与淇相之间的父子情知道得不多,看眼前的情景,该是父子深情之至,再说天下又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还请淇相节哀!”
淇相听此,敛了敛痛苦的神色,右手擦了把泪,又拿食指指向清漪,厉声道:“你就是那个罪魁祸首清意!要不是你,我的奥儿怎么会做出如此糊涂之事!现在他因为你死了,你竟然连泪都不掉一滴!我儿真是瞎了眼,喜欢上你这么个不男不女的人!你到底是何方妖孽,又怎么迷惑了我的奥儿,害得我儿惨死樊县?”
对面淇相的一句句质问,清漪一句辩解也没有,淇相丧子之痛她明白。另外,来到这里后,她突然发现错的人是她。她没有资格责怪他,他是北魏国人,他做那些事一点错也没有,如果换作是自己,也许她不会做他那样的选择,可是他却做了,他背板魏皇是因为她啊!想一想他和她之间,从头到尾一直付出的那个人是他,她只是被动地接受他的好,可她又为他做了什么?一想到这里,她心痛难抑:予之,便是予之么?
“怎么不说话了,你不是很有本事吗?把我的儿……”
“是,相爷说的对,是我害死了予之。”
“住口,谁让你叫他的字的!”
清漪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又睁开,平静道:“相爷真要任魏皇将您流放到边塞么?”
淇相依旧怒火腾腾,咬牙道:“我的事不用你管!你给我滚!”
清漪想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还是让他们父子静静地相处一下,她看了一眼淇相,又看了一眼他左手中的盒子,叹了一口气,便转身离开。
第八十七章 流放之路(上)
更新时间2013…8…24 21:34:53 字数:1891
第二天大伙吃饱饭,便如平常一般聊天说笑,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全然不在意,再说在意了又能怎么样,还是一样会有官差来押他们上路。
淇相坐在大堂中央的桌前,桌上放着一对晶莹透亮的酒杯,半个拳头大,里面盛满了紫红色的液体。他拾起其中一只,轻轻碰了下另外一只,道:“你送我的这对夜光杯我一直舍不得用,是想留着哪天我们父子用来对饮,而今你不在了,留我独饮,让我情何以堪?”他叹了一口气,然后仰头喝下杯中液体。
李管家不急不忙地走进来,躬身道:“老爷,我看见骁骑校尉胡顺朝府上来了。”
“带了多少人?”
“少说也有二三十几号人吧。”
淇相嘴角弯起一丝嘲讽,“府上仆人能逃的早就逃了,剩下的加上你我也不过三四十人,皇上竟然派这么多人来‘相送’。”他收起酒杯,用柔滑的布帛将之包起来,放入怀中,然后用站起身朝门外走去,“走吧,叫上下人们一起去迎接贵客!”
胡顺一身官差的行头,头戴黑纱帽,身披黑色斗篷,腰上挂着一柄乌黑的刀鞘,一双黑靴蹬在马镫上,哒哒地行至相府前,身后还跟着一群士兵。
淇相上前一步,拱手道:“罪臣淇钦恭候胡校尉多时了。”
胡顺转转脖子,双手相互揉着手腕,道:“淇相,该上路了。”他话一完,身后的士兵便走上前给府中的仆人带上手铐脚铐。待仆人们都被带上后,胡顺看着双手双脚仍然空着淇相,傲慢地说道:“淇相至今还摆官架子,难道是想让我亲自动手吗?”
“胡校尉莫非不知‘刑不上大夫’?眼下是想弃大魏礼法于与不顾吗?”
胡顺哈哈一笑,“我是个粗人,不必讲那些礼法?淇相还是自觉点,免得我来硬的!”
淇相摇摇头,感慨道:“想不到有一天我淇相竟然会被你这种人踩在脚下,果真世态炎凉!”他伸出手,正准备接受镣铐,却听突然一声“慢着!”
胡顺一见来人,脸色一变,立即点头哈腰,“二皇子,您怎么来了?”
一席普通老百姓打扮的二皇子靳子明走过来,面色不善地看着他,道:“胡顺,你好大的胆子,你当大魏的礼法只是一席空口白话吗?”
胡顺想着眼前这位皇子,如今大皇子一死,他迟早会是将来的太子,未来的皇帝,他可万万不能得罪。他心里惶恐之际,连忙跪下,又是认错,又是表忠心,“小的该死,小的粗人一个不知大魏礼法,还请二皇子恕罪。二皇子您说怎么样就怎样,小的一定照办不误。”
靳子明走到淇相面前,淇相就要向他下跪行礼,“罪臣淇钦参见二皇子。”
靳子明连忙截住他,“舅父,子明来送您了。”
“二皇子真是折煞罪臣了。”
靳子明向胡顺看了一眼,胡顺知会他的意思,押着一行人先行着。
淇相走在最后,靳子明跟在他身侧,“父皇这次做的太绝了,表兄有错,可舅父是无辜的,舅父一心为朝廷,父皇竟然不念你的功劳将您流放至边塞,舅父放心,我一定会请求父皇让他早日招您回来的。”
淇相摇摇头,半晌开口,“明儿,你勇武有余,但谋略不足,所以以前总是吃大皇子的亏。这次因为奥儿的事,大皇子亡命樊县,对你也算是一桩好事。只是你不知皇上早就对我心怀芥蒂,奥儿的事不过是个借口,关键是大皇子死了。你可否想过,大皇子一死,继承皇位之人非你莫属,珠儿是你的正妻,便是将来的皇后,田将军又与我淇氏联姻,试想若将来你登基为皇,一个有淇氏血脉的田皇后,一个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再加一个宰相,外戚专权,你说皇上会允许吗?皇上是在为你铺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让你无后顾之忧啊。你性子直爽,善良淳厚,定不会拿我们怎么样,纵使我和田将军一心尽忠朝廷,可皇上的猜忌之心太重,我现在如此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靳子明一旁低着话,沉默不语。淇相拍拍他的后背,“明儿,今天你能来送我,叫我一声舅父,我很感谢。奥儿已死,将来他无法再帮你,但舅父要送你一句话:凡事兼听则明,偏听则信,三思而后行!”
“舅父的话,明儿记下来。”
“好了,剩下的路还是我自己走,你还是早些回去,免得皇上知道怀疑你。”
靳子明听了淇相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心里感慨颇多,但还是执意道:“舅父,就让我送您到城门口吧,算是我最后的一点心意。”
淇相不在说什么。路上的行人看着官差押着一大家子人,好奇地观望,只听有人说“淇相”“卖国贼”之类的字眼,大伙纷纷将手中的烂菜叶子和脏水泼到一群人身上。
靳子明在淇相旁替他挡住从四面扔过来的赃物,身上弄了一身污,也没抱怨一句。
至城门口的时候,淇相只说了一句,“我走了,你好自为之吧!”
靳子明看着渐行渐远的人,心底涌起浓浓的悲哀,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他突然觉得身上落了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清漪一直在不远处注意着他们一群人,她凭借深厚的内力听到了淇相对靳子明说的那番话,她突然明白商其予为什么讨厌朝廷,讨厌“淇世子”这个荣耀的称呼,伴君如伴虎,忠和奸都一样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只有维护皇室的统治和威严是最重要的。
第八十八章 流放之路(中)
更新时间2013…8…24 22:04:20 字数:2576
哐当的声音回响在山中,那是脚上镣铐的铁链拖在地上发出的声音。一行人走在山脚下的小道上,胡顺骑马在前,身后的士兵不时驱赶着众人加快脚步。带着沉重的镣铐行走了三四个时辰,一直未没休息过,大伙早就疲惫不堪。
李管家看着手脚都带着镣铐的淇相,他们出城门未多久,胡顺便强行给他带上,说是奉皇上之命,大概就是怕他跑了吧,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老爷,您还好吧?”
“放心,我这硬骨头还称得住。”
因行走过多,手脚又有缚束,淇相的脚踝早就被磨出了血,双腿也一直在打颤。李管家看着都揪心,拖着沉重的脚链子快步走到前面,道:“胡大人,我们老爷身子骨受不住这样一刻不停地赶路,大伙也都走了这么长时间,你看看能不能让我们歇一歇?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大伙休息好了,才能加快步伐早日到达边塞,胡大人您也好早日回去复命以便加官进爵啊!”
胡顺想想也对,便命大家停下来休息片刻。
路旁的小溪流着活水所以并未结冰,众人捧着冰冷的溪水送到口中,感觉牙齿都要被冻掉。想到边塞比这更冷,更加不寒而栗。
李管家拿衣袖擦了擦一块石头,便让淇相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