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陆小琬行商手札-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哉夥蚋玖┛醋抛约憾际且桓贝认榈哪Q靠醋潘橇┠茄凵穹置髟谒担骸澳阌惺裁茨汛Ρ憧炜旄嫠呶颐牵形颐钦肿拍悖隳枪牌啪桓移鄹耗悖 

迎着郡守夫人的视线,陆小琬慢慢的走了过去,让郡守夫人看到她那悲苦的眼神:“大伯和大伯娘都这样关爱文君,文君真是受之有愧。只是文君却真有两件为难事儿向两位长辈禀报。”

郡守夫人没想到陆小琬一见面就真的直接提出了要求,略微愣了愣,旋即又笑着说:“这才是好孩子,没有将大伯和伯娘当外人!有什么为难事儿你就直说罢,看看我们能不能帮你想个法子。”

陆小琬低头恭敬的说:“文君昨日嫁进刘家,便是刘家的人了,理当为刘家出些力气。我见夫君身子虚弱,院子里却不闻药香,恐怕是公公和婆婆并未延医请药。昨日在新房里边,两位小姑闯入进来,开口便问我借头上的金冠……”说到这里,陆小琬眼中泪光闪闪,看得在座的几位刘氏兄弟也是怜惜万分:“这金冠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可也是我阿娘的一片心意,为了我出嫁聘请了巧匠打造的,还请了玉虚宫的三清道长祭了七日,祷告了上天请佑我一生福运,所以实在难以从小姑之命。”

听到这里,郡守夫人脸上已是不悦,对刘夫人道:“弟妹,你回家后该好好管束着两位侄女,这般眼皮子浅,日后嫁了出去,别堕了我们荆州刘氏的名声!”

刘夫人老脸涨得通红,只能唯唯诺诺的点头,眼睛斜觑着陆小琬,心里不住的咒骂着她,没想到这倒是一只不会叫的狗,表面上对自己恭恭敬敬的,转身就狠狠的咬了自己一口,也不知道她答应得好好的嫁妆会不会送到自己手里来。

“大伯娘,文君倒也不是想说两位小姑什么,只是觉得这般看来,公公和婆婆委实日子过得拮据,文君愿意为刘家减轻些负担,故盘算在荆州城开个铺子,所获之资皆用来供夫君诊病以及为我们俩的日常嚼用,只是希望这事公公婆婆不要干预不要插手。”陆小琬尽量把话说得委婉些,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我想开店子赚钱供养自己,希望公公婆婆不要来打秋风。

刘梁听了她的话马上便叫了起来:“这怎么成?儿媳妇开铺子赚得的钱财当然要交公中,由我们俩来打理。”

众人听到这话,也皆是蹙眉不语。刘梁说的话没错,只要是没有分家,那便该把钱财上缴,可若是上缴给了刘梁夫妇,那陆小琬就别想从他们手里拿到一个铸钱。于情,他们极想支持陆小琬的想法,可于理,却又只能站在刘梁这一边。

陆小琬笑吟吟的看着刘梁道:“公公,钱财上缴也可以,只是你必须要当着众位伯伯伯娘之面写下契书,这赚来的银俩只能用在我夫君延医请药和我们的日常嚼用上边。”她顿了顿道:“我在家里是散漫惯了,现在看着公公婆婆手头不宽裕,也只能紧巴一点过日子,每月大概用三百两银子也便差不多了。”

刘梁和刘夫人听了,两人眼前好一阵晕眩,三百两给他们过一年都差不多了,这新娶的儿媳妇,竟然一开口每月便要三百两银子!两人皆露出忿忿之色道:“这话怎么说?给你三百两银子一个月,那我们喝西北风去?”

郡守夫人却点头道:“文君这个提议倒也是个理儿,她赚的钱财,交与公中,也当然得主要花在他们二人身上,只是请你们保管一下罢了。”

听到大嫂如是说,刘夫人眉头一皱,拍着手便叫了起来:“若是她每月连三百两银子都赚不回来,那我岂不是要倒贴?这又叫我如何能答应?”

“五弟妹倒是好算计。”郡守夫人嘴角露出冷冷一笑:“文君赚的钱全要悉数上交与你,赚得多了自然全被你占了,若是赚少了你又不愿意贴补,世间哪有这样的好事儿?我且不用宗妇这身份来压着你,就问问在场几个妯娌,看看她们赞成不赞成?”

刘家几兄弟和几位夫人看着刘梁和刘夫人的眼神都是极端不满的,看得刘梁夫妇不禁打了个哆嗦。

“你看看你们夫妇两人,愹儿病成这样子都舍不得给他延医请药,是不是都钻进钱眼儿里边了?不管了,这事儿我就做主了,阿春,去拿笔墨过来。”郡守夫人脸上有薄薄的怒色:“文君,你那铺子的收成就自己管着罢。”

陆小琬心中大喜,撇了一眼旁边刘梁夫妇一副蔫头蔫脑的模样,深深向郡守夫人拜了下去:“文君谢过大伯娘做主。”

PS:由文君当垆的故事来说,汉代女子应该可以在外经商的,喜欢正剧走向的菇凉包容下啦,若是拿了后世的男女大别来考据陆小琬,那我这小说也不用写了,(*^__^*)嘻嘻……

☆、知轻重嫁妆得保

一线温暖的阳光从祠堂的天窗照了进来,明晃晃的映在郡守夫人的脸上,让她的脸如同镶了一道暖黄的金边一般,显得格外的温柔。陆小琬站在她的面前,心里掂量着该怎么开口说第二件为难事儿比较好。

“还有一件事儿,便是我的嫁妆。”陆小琬掂量了下,迟疑着开口了。

很明显这个问题比上边那个问题更令人关注,几位长辈们眼前顷刻间便晃过了那温润油亮的紫檀木家什,毕竟那些实在太打眼了,由不得让人不记得。几个人眼睛互相扫了下,都露出了一个心领神会的笑容,不消说,这位弟弟和他夫人在儿子新婚第二日便打起嫁妆的主意来了。

刘夫人愤怒的看了陆小琬一眼,一口牙齿都几乎要咬碎——这个不相识的夯货,在家里答应得好好的,一出门便找人给她撑腰,想反悔不是?她总归是住在家里头的,看回去以后自己怎么收拾她!

陆小琬温柔的笑着对众人道:“婆婆怜惜我年纪小,不会打理,所以主动提出来帮我掌管嫁妆,文君也是感激涕零。”回头看了刘夫人一眼,陆小琬脸上全是感激的神色:“只是文君想着怕旁人误会了婆婆的一番好意,到时候外边传出去说婆婆侵吞了儿媳的嫁妆,又是如何难听,文君又怎敢让婆婆背着这样的骂名?”

听到陆小琬赞扬自己,一心为自己名声着想,刘夫人心里舒服了些,装出一副慈爱的模样道:“我还不是怕你打理不了才这般做?拼着让人误会也就罢了。你现儿又准备要开铺子,自然更没心思去打理这些的,不如我在家帮你管着便是了。”

刘梁的几位兄嫂听了刘夫人这番话,只是心里冷笑,侄媳妇陪嫁过来的都是金玉器具和紫檀家什,既无店铺,又无田庄,这样的嫁妆还需要打理?这可真是闻所未闻。分明是刘梁和他老婆打算把侄媳妇的嫁妆据为己有找的由头罢了。郡守家里虽说不上富可敌国,但也颇有些财力,对刘梁这做法自是不屑,而其余兄长皆是眼热,见他无端端便要进一大注财物,心里愤愤不平。

“婆婆说得在理,可文君却想着不如这样更妥当。”陆小琬朝几位长辈行了个礼道:“文君把嫁妆悉数交予婆婆掌管,但把嫁妆单子交给宗祠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收藏着,若是到时候文君要动用嫁妆,便可由这位长辈替文君出面向婆婆讨要。这样一来,婆婆就只是行了替文君保管的事儿,别人也不会再说什么,婆婆的名声自然就无碍了。”

郡守夫人听了陆小琬的话,不由得多看了她一眼,心道好个机灵的丫头!知道嫁妆放在婆婆那里是羊入虎口,没有回来的时候,干脆横下一条心,把嫁妆单子拿了出来交给自己保管,自己做为宗妇,就算眼热,也没办法去从刘梁夫妇手里把嫁妆抠出来,而刘梁夫妇若是想要侵吞儿媳妇的嫁妆却也是个难题,毕竟嫁妆单子在自己手里,他们又怎敢把那嫁妆昧了去!

这边刘梁和夫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两人的眼珠子只盯着郡守夫人,希望她不会答应陆小琬这个请求。刘夫人清了清喉咙道:“文君,你这孩子也忒不体贴人了,想你大伯娘乃荆州刘氏的宗妇,每天有不少的事儿要打理,又哪里能分出时间来帮你保管着这嫁妆单子?还不快些回去,莫叫人看了笑话。”

此时刘梁的二嫂却不紧不慢的开口了:“五弟妹说的哪里话!大嫂作为宗妇,做的事儿便是处理族里的日常庶务,这事儿不正得归大嫂管的?”抬眼看了看陆小琬,刘二夫人点点头道:“好一个体贴孝敬的新妇,为了怕婆婆难做人,竟然想出这样的法子来,既顾全了婆婆的名声,又能让婆婆达成心愿,真正是个灵巧人儿!”笑着望了望郡守夫人,刘二夫人细声细气的说:“是不是该抄一份嫁妆单子让侄媳妇自己也留一份呢?”

郡守夫人眼角扫了一下刘二夫人,知道她是怕自己在中间得了好处,于是也笑着说:“我正有这意思呢,还没来得及说,二弟妹便提出来了。二弟妹果然是心细如发,难怪府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们在外边看了都爱呢。”

陆小琬见这些贵妇人眉眼带笑的说着话,话里话外都带着机锋,心里虽觉得累,可还是能听出来她的提议被接受了,甚是开心,于是也笑着对几位长辈道:“长辈们这般为文君着想,文君感激不尽。时候也不早了,不敢耽误各位长辈的时间,还请大伯娘随我回府去做个见证。”

郡守夫人瞅了瞅刘梁夫妇脸色灰败,站起身来道:“文君,你既然是我刘家媳妇,我们这些做长辈的自然要关心着,五弟,五弟妹,你们前头带路罢。”

刘梁夫妇见事情无可挽回,只能耷拉着脑袋走出了宗祠,陆小琬满心快活的看了看刘梁夫人的背影,朝几位伯伯伯娘行了一礼:“多谢长辈们厚爱,文君的店铺开门之日,定会给府上送些店里的出产,略表文君的谢意。”

刘氏几兄弟见陆小琬这般识大礼,一个个都很是满意,催促着郡守夫人快快跟去刘府,替侄媳妇坐镇,免得被刘梁夫妇下了手去。郡守夫人挽了陆小琬的手道:“文君,你放心,伯娘不会让你吃亏的。”

陆小琬本来已经准备了一份厚礼,打算来贿赂郡守夫人,现在看她如此热情,却又犹豫了。她原计划是按着她和卓武后边拟的嫁妆单子清点嫁妆,然后把原来那份嫁妆单子给郡守夫人,到时候自己跑路回临邛时,非得叫刘梁夫妇大大的破一次财才行。要能让这个计划实施成功,最主要的就是要靠郡守夫人,现儿她见这位伯娘不像是个贪心之辈,不知道送厚礼会不会弄巧成拙,所以有些拿不定主意。

两人一路走了出来,郡守夫人见了陆小琬那辆豪华的马车,啧啧称赞了一番,顿了顿话头,又问到了她带来的陪嫁:“听说你带了百来号陪嫁来荆州,刘府又如何能安置得下?”

陆小琬不知她问这话什么意思,只能揣摩着回答:“家里陪嫁了八十口过来,本来还说要在荆州置办百多人的,可刘府确实院子太小,也就没买了,原来那八十多个,文君也未曾见得,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郡守夫人感叹的拍了拍陆小琬的手道:“文君,有些事儿可不能糊涂,毕竟关乎自己的利益。伯娘也不是想挑拨你和你公婆之间的关系,只是想告诉你,人可千万别太实诚,有些事儿你就该像今日一样直接摆出来,否则自己吃亏了也只能憋在心里,难道你就不会觉得憋得慌?”

陆小琬是个机灵的,听了郡守夫人这番话,心里大喜,知道这位大伯娘是站在自己这边的,于是装出一副很柔弱的模样道:“文君受教了,日后倘若有什么事情,自然要来找伯娘的。”

春风吹起了郡守夫人鬓边一缕秀发,她慈爱的朝陆小琬笑了下:“文君,你不远千里嫁来荆州也不容易,愹儿又是这个模样,你心里本来就很苦了,若还有人要欺负你,伯娘绝不会放手不管,定然会帮你撑腰。”

来到刘府,由郡守夫人带来的管事和刘府管事一起对着嫁妆单子把陆小琬的嫁妆清点了,除了那套紫檀木家什和一些铺盖衣物,其余皆一件件的放进刘家的库房封存起来。刘梁夫妇两看着那金灿灿的饰物和白玉翡翠之类,眼睛直冒火,一想到只能看看,却不能挪用,心里更是火大,巴不得能把那嫁妆单子抢了过来,揣到怀里不放,只是畏惧着郡守的势力,又畏惧着宗妇亲自跟了过来,两人站到那里,额头上的汗珠子滚了下来,把衣襟都沾湿了。

陆小琬等嫁妆皆进了库房,从管事手里接过嫁妆单子,转身向郡守夫人走过去,在行走的时候,悄悄从袖袋里摸出原来的那张嫁妆单子,双手恭恭敬敬的呈了上去。郡守夫人接了过来,看到那么多精美陪嫁,也是暗暗赞叹,召了管事过来道:“把这单子抄一份我带回去。文君,这份你还是自己保管罢。”

管事拿了单子便跪坐在小几上写了起来,才写了几件,突然觉得有些不对,自己分明没有见过那些东西,为何又出现在这单子上边了?可既然是主家吩咐下来的,自己也只管照办便是,于是不再考虑,游龙走蛇的把那份单子照抄了一遍交给郡守夫人。

陆小琬见那份单子到了郡守夫人手里,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笑着对她说:“伯娘,文君还想麻烦你一件事儿。”

“你说便是,不必客气。”郡守夫人把那嫁妆单子放进了怀里,笑眯眯的看着她。

“我想请贵府管事帮我去荆州城转转,在比较热闹的地段租下一个铺面,我想着手开始准备开店的事宜。”陆小琬心里已经计划了个七七八八,她要在荆州开一家成衣铺子,利用她艺术设计的专业优势,打造荆州汉服品牌。

“这有何难?”郡守夫人点了点头,转身吩咐管事带了如霜出府去帮陆小琬去聘店面,然后向刘梁夫妇辞行:“五弟,五弟妹,你们家可真是娶了一位好媳妇儿,一进府便急着想帮你们分忧解难,他们小两口的嚼用不用你们操心,这可是去了一桩大事呢!”

刘梁直着脖子道:“若是一定要分得这么清楚,那便每月交饭米银子过来便是!”

陆小琬笑眯眯的看了看刘梁,阳光照在她脸上,更显得白里透红,就如春风里的桃花一般:“公公,婆婆,我的侍女昨日也曾去了家里的厨房看了下,说里面狭窄不堪,怕是做不了这么多人的饭食,我准备今日下午便请工匠来在院子里砌个小厨房,以后公公婆婆也不必操心我们的饭食了。”

这样一来,刘梁夫妇又少了一笔可以克扣的银两,刘夫人气得瞪了刘梁一眼,拂袖而去,刘梁摸了下老鼠胡须,也悻悻然的跟着夫人大步走去了主院。郡守夫人看了陆小琬一眼,赞许的说:“文君,这便对了,正是要如此强梁,否则你定会被你公婆欺负得死死的。”

陆小琬脸上一红,没想到这郡守夫人还会夸奖她,低声说道:“伯娘,您真好,就像我阿娘一样对我好!”说罢从袖袋里摸出一支簪子道:“这支羊脂玉簪子乃是我阿娘最爱,今日文君把簪子转送给伯娘,请伯娘不要嫌弃!”

郡守夫人接过簪子一看,那簪子通体透亮,温润柔和,在阳光下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心里便知价值不菲,笑着收到袖袋里边,拉着陆小琬的手道:“文君,我没有女儿,今日一见,甚是投缘,就把你当亲生女儿看了。”

陆小琬感激的跪了下来,行了个大礼:“文君见过阿娘。”心里得意的想,以后在荆州城里头总算是有个靠山了。

郡守夫人伸手把她扶了起来,心里赞叹,真不愧是卓王孙的女儿,算盘打得精刮响。一支羊脂玉簪子认了个干娘,以后有什么事情,自己自然会替她出头。其实就算没这支簪子,没认下她做女儿,自己不也帮她出头了?就如方才这张嫁妆单子,分明就不是入库清点的那一份儿,自己不也一声不吭?

或许这便是缘分罢,郡守夫人看着面前言笑晏晏的陆小琬,心里不由得也快活了起来。喜欢本文请下载魔爪小说阅读器(。mozhua。)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生活充实忙开店

陆小琬忙碌的生活开始了。

下午她就请了工匠过来在小院里砌了一个厨房,在围墙上挖了一扇门出来,方便她出出进进,又叫小莲去了外边药堂替刘愹请了个大夫过来看诊。

刘愹被翠花扶着坐在院子里边,躺在树下晒太阳,看着陆小琬指挥着那些工匠干活,全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他心里羡慕不已,真想自己能健康的站在她身边,替她分忧解难,可自己却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坐在旁边歇息。

陆小琬似乎意识到了身后的视线,抬起手来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儿,回过头来对着刘愹一笑,那洁白的牙齿在阳光下闪烁着柔润的光泽:“你若是坐累了便起来走走,老这么坐着也怪难受的。”

西汉的桌子都是矮矮的小几,难道就不能做高些,跪坐久了膝盖便会发麻,难道大家都意识不到这种坐姿的不便?陆小琬心里合计着,把那木匠拉到一旁道:“你能不能做套高些的桌椅?”

那木匠摇摇头道:“我们做家什都有自己的尺寸,除非少夫人有图样给我,我去琢磨着做套试试。”

陆小琬听了大喜,赶紧拿了笔墨出来,在一副素色的丝绢上画了套桌椅出来,把那结构和木匠说了说,那木匠也是个活泛的,陆小琬一说他便知道了意思,点着头道:“少夫人,我今日回去便着手做做看。”

这边陆小琬正在和木匠说着话,就见一位老大夫跟着小莲走进了院子。

老大夫走近了些,看见刘愹那模样,心里暗自摇头,这位公子看上去不是长寿之人,只怕延医请药也是枉费功夫了。伸出手来号上一脉,更是心惊,这脉象虚浮,极为微弱,已是病入膏肓之症,看来是活不过一个来月了。

刘愹按着胸口轻轻咳嗽两声,对着老大夫道:“大夫,我这病可是药石无效了?”

老大夫为难的看着刘愹,怕自己说的话会伤了他的心,所以只是沉默的写着方子,刘愹见了,咧了咧嘴道:“大夫,你也不用回答我,我自己的身子情况自己知道。”望了望那边指挥着工匠们干活的陆小琬,他的眼神里闪过一抹失落:“只是她刚刚嫁进来,便要做寡妇,实在是命比纸薄。”

老大夫循着他的视线看过去,见一位美貌的年轻女子,正挽着袖子在和工匠们一起干活,不由得也惋惜起来,可人的命运老天爷早就安排好了,旁人的嗟叹惋惜也改变不了。老大夫开好了方子交给小莲道:“拿这方子去抓药罢,只能是尽人事知天命了。”

陆小琬得知了大夫的交代,心中也是默然,只希望能在刘愹最后的日子里让他活得轻松自在些。

院子里的小厨房外边有一个熬药的小灶,白雾从黑色药罐的嘴里吐了出来,袅袅的往天上去了,走进院子便能闻到浓浓的药香。刘梁夫妇带着女儿刘旻刘琰过来看刘愹时,闻着那股药香,皱了皱眉头:“媳妇,为何成天都在熬药?”

陆小琬放下笔,看了看那一家子人:“夫君病成这模样,为何不要天天熬药?”

刘梁摸了摸几缕稀疏的胡须道:“过日子便是要节约的,若不节约,这日子自然愈过愈穷。听说那药熬两次就倒了,那岂不是可惜?可以多熬几次罢?”

看了看陆小琬身上的穿戴,刘夫人也笑着说:“文君,你这孩子原来在家里就散漫惯了,不知道过日子的艰难,阿娘帮你来掌掌柄如何?”

这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看来刘梁夫妇嫁妆主意没打到,又想把手伸进她们院子里来,陆小琬站了起来,朝刘夫人施了一礼:“婆婆如此关爱,文君受宠若惊,只是这院子里事情杂,婆婆也没这么多空来打理,我身边还有奶妈和贴身侍女可以帮我分忧,倒是不敢劳烦婆婆了。”

听着这话,刘夫人顿了下,又笑着说:“我知道文君你是个能干的,不用我帮,那你就帮阿娘一个忙,带着你两位妹妹学学打理家里庶务,免得她们将来出嫁以后被婆家欺负。”说罢把刘旻和刘琰望前边一推:“还不谢过你二嫂。”

刘旻和刘琰极其配合的行了个礼,娇滴滴的说:“二嫂,辛苦你了。”

陆小琬一看这架势便知刘夫人是想把两个小姑子塞给自己,要自己管她们的饭食,说不定过两天梳妆匣子里的东西便会少了一半。可刘梁夫妇已经打了这样的主意,自己也没办法回绝,只能笑道:“既然婆婆这么信得过我,那文君也就厚颜做下两位小姑的老师了。”

刘梁夫妇见陆小琬没有回绝,笑得眉眼都挤到了一处:“如此甚好,那我们先走了,刘旻刘琰你们好好向二嫂学学如何打理庶务。”

看着那两人的身影在自己面前消失,陆小琬看了看对正在不住打量自己房间的姐妹花,淡淡的说:“两位小姑且跟我来。”

刘旻刘琰不知道陆小琬要她们做什么,互相看了看便跟着走了出去,陆小琬指着那正在冒着白色雾气的药罐对刘旻道:“请小姑劳烦看着,若是有药水从罐子嘴里边溢出,就把盖子揭开凉一凉,再放上些水,让药滚三次就把药汁倒出来,凉上半个时辰,然后让你二哥喝了。”

对刘琰笑了笑道:“你现儿和翠花一起去陪着你二哥说说话罢,我这边忙着,也没有顾得上他,刚刚好小姑你来了,可真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呢。”

听着陆小琬这般吩咐,刘旻和刘琰都大叫了起来:“我们是来学着打理庶务的,可不是来给你做使唤奴婢的!”

陆小琬冷冷一笑:“照顾病人自然是极重要的庶务,你们二人应该好好学着,若是心里头不愿意,那便回自己院子里好了,免得说我欺负了你们二人。”说罢,也不看那两姐妹,便转身离开。

刘旻和刘琰面面相觑,想到阿爹阿娘交代的,务必要在二嫂这里搜刮点东西回去,再不济也得在这院子里混饭吃,家里厨房没有弄她们的饭食,两人忧愁的叹了口气,无奈的做起了陆小琬交代的事情。

陆小琬透过窗户望外边看,点了点头:“不错,刘梁两口子真大方,给我送来了两个不要钱的侍女。”重新坐了下来看了看摆在小几上的企划案。店铺地址已经选好了,在荆州最热闹的大街上;名字她也想好了,叫“缟衣青衿”,取自《诗经》里边的“缟衣綦巾”和“青青子衿”;做衣裳的女工从自己的陪嫁里挑了五名精通针黹的,又在外边招了数十人,已经在那店铺后边的院子里开始按照她的设计图样开工了。现在最需要的是要确定店长和招募伙计了,陆小琬的手指敲着桌子,心里计暗暗盘算。

本来想着要如霜去做这个店长,可她见着如霜素日里的行动,和大家闺秀相差无几,若是让她去做了这个店长,恐怕都会用团扇遮着脸儿和别人谈生意,这自然是不妥当的。转了转眼睛想到了小莲,小莲是个泼辣货儿,做事爽利,说起话来一溜一溜的,这可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就定了她罢!

至于伙计,男女伙计都要招募些来,要招些俊男靓女,可以兼职做模特,让到铺子里来买东西的人见了他们穿在身上的衣裳便心里喜爱。陆小琬想了想,点点头,这样的伙计必不可少,干脆把前世的那种奖金制也推行进来,成功推销一件一两银子的衣裳,奖励铸钱五铢,这样便能调动伙计们的积极性。

想到这里,陆小琬拿起笔来,飞速的在企划案上加进“员工奖惩制度”一项,这是必不可少的,今日下午便叫小莲去铺子门口贴告示,招募一些伙计,过两天就去面试一次,精挑细选出几个合适的人来。

下午小莲依着陆小琬的吩咐去了铺子,回来的时候带回了几大包衣裳,这都是陆小琬自己设计的汉服,准备送给几位伯伯伯娘的——这也是活广告不是?特别是郡守大人和郡守夫人,那可是她这家铺子的活广告呢。

陆小琬把包袱打开,拿出一件浅棕色掺点豆沙绿的提花织锦衣裳,这是一套曲裾深衣,高高的交领,从腰开始流水线般下展,到裙裾的地方呈鱼尾状,每一重滚边上都有着精美的绣花。陆小琬摸了摸那光滑的面料,微微一笑:“郡守夫人该会喜欢罢。”

带着小莲,陆小琬坐车去了郡守府,看门的见这马车豪华,也不敢怠慢了她,派了小厮一溜烟的跑进去通传,郡守夫人正坐在窗前听侍女们说外边的闲话儿,听到陆小琬来拜府,一连声的说:“快快请了进来!”

陆小琬进了内室,跪坐下来,笑眯眯的朝小莲一招手,小莲把那包袱打开,露出了那款衣裳。郡守夫人疑惑的看了看,眼中流露出赞叹的神色:“文君,这是你自己做的?”

“阿娘,正是文君的店铺做的。”陆小琬看了看郡守夫人道:“文君也是估量着阿娘的身量,画了几张图,让铺子里的绣娘连夜赶制出来的,阿娘穿上看看合不合身。”

郡守夫人的手抚摸过那柔软的织锦,望了望陆小琬道:“文君太体贴了。”说罢站了起来,走进旁边的屋子,叫侍女们给自己更衣。当她再走了出来的时候,陆小琬的眼睛一亮,不由得大声赞美起来:“阿娘穿这件衣裳可真是让人看着眼馋,走在街上,保准别人会说你是我姐姐。”

郡守夫人听了心中得意,面上却是淡淡儿的不显半分:“文君,你这小嘴可真是甜。”在陆小琬身边坐了下来,望了望她道:“你要不要还打算着买个田庄?”

听着郡守夫人这话,陆小琬心中一惊,莫非她在试探自己?

PS:汉代通用的货币是五铢钱之类的铸钱,银子不是做流通货币,金子用得多些,有时候布帛都可以当做货币使用进行交换货物,这里为了写文更方便些,我就把白银也写进来啦,请菇凉们轻拍!

☆、向伟之应聘伙计

“文君,你长在深闺,自然不知道外边的形势。”郡守夫人见陆小琬一副懵懵懂懂的模样,慈爱的摸了摸她的头道:“我大汉天下初定,百姓尚未得温饱,又因着商人各处流动,没有田产,朝廷不好征收赋税,故本朝重农轻商,所以生意做得大的商人不是捐钱买爵位,便是买田庄把自己的身份变成农户,我想你父亲该有爵位罢?”

陆小琬心里突然便有些明白了。她知道汉代商人地位低下,士农工商的排位里边是最后一位,前世就看过一本书里边写,汉高祖规定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当时心里还觉得奇怪,难道汉代商人全是穿着麻布衣,靠两条腿走路去洽谈商业的吗?听了郡守夫人这么一说,方才明白原来他们都会巧妙的钻空子改变自己的身份。

“你那夫君,我见着也不是个长寿的。”郡守夫人拍了拍陆小琬的手道:“你可要给自己好好的谋算下才行。你现儿是刘家的媳妇,那自然可以鲜衣怒马招摇过市。可若是不幸成了寡妇,照你这性子,我琢磨着自然会要求出户,可此时你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很多事儿就不好办了,所以阿娘建议你去买个田庄,这样就会方便得多。”

听着这推心置腹的话,陆小琬心中大呼侥幸,穿来汉朝虽然遇到了一些小人,例如刘梁夫妇,例如那半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