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臣夫人的悠闲日子-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会儿提起程瓒,沈令善的表情也没多少变化。想来当初嫁给程瓒,也是她千方百计。程瓒对她除了对晚辈的爱护,根本就没有其他的意思。沈令善看着老太太的眼睛,说道:“祖母,孙女明白的。”
    从老太太这边出来,沈令善就在外边碰见了三嫂谢宜贞。
    谢家女儿皆是生得温婉可人。谢宜贞比她年长五岁,却身形清瘦,看上去苍老得很快。沈令善上前叫了声:“三嫂。”
    谢宜贞望着沈令善,微笑道:“瞧着你好好的,我也放心了……”说着她的眼眶便有些泛红,拉着她的手道,“倘若害了你一辈子,我真的不知该改如何是好……”
    当初沈迳身陷囹圄之事,是谢宜贞想到办法,让沈令善去找江屿。那时候,也唯有江屿能救得了沈迳了。可是沈迳从小就宝贝这个妹妹,知晓此事之后,同谢宜贞发了好大的火,眼看着半年都过去了,沈迳还是不能原谅妻子。
    她三嫂素来是个善良的人,当初她三哥吊儿郎当孩子气的时候,也唯有温婉沉稳的三嫂包容他。沈令善就说:“你不要这样,我现在很好。”
    她自然是看到江屿待她好了,倘若是不好,沈迳又如何会原谅她?谢宜贞用帕子擦了擦眼睛,笑笑道:“是我失仪了,让你笑话了。”
    沈令善自然说没事,而后道:“可是我三哥还在同你置气?我待会儿便去说说他,让他向你道歉。”
    谢宜贞忙道:“没有,你不要去说。”
    沈令善是不想他俩因为自己的事情闹得不愉快,她三哥待她已经够好了。等江屿过来找她的时候,沈令善就同他说了关于椹哥儿的事情:“……我二哥从小就待我好,椹哥儿是他留下的唯一的孩子,我不能看着他再这样下去。带他回去之后,他的吃穿用度,我都用自己的私房钱,您看这样成吗?”
    江屿神色淡淡,很快就道:“我没有什么意见。只是眼下快过年了,椹哥儿终究是沈家的孩子,让他在这儿过个年,咱们年后再带他回府住一阵子。”
    倒也不急于一时。
    沈令善很快便扬起笑脸:“那好,我待会儿便去同祖母说。”
    她看上去很高兴,比嫁给她那会儿,他揭开大红盖头时的模样高兴多了,她的心里总是装着那么多的人……江屿忽然有些不舒服,错开眼,望着院子里盛开的腊梅,没有再说话。
    回去的马车上,沈令善才想起来,适才她三哥和江屿去厅堂的时候,可有同他说了什么。她三哥那样的脾气,虽说现在看上去稳重多了,可骨子里还是个炮仗性子,一点就着。
    当初她要嫁给江屿的时候,可没给江屿什么好脸色好,嘴里尽是说他残害忠良,没有人性。
    今日……她三哥不会说这种话吧?
    沈令善小心翼翼偏过头看他。他眉眼清俊,看不出来是什么情绪。她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沈令善翕了翕唇想问问,可看他一副冷冷淡淡的模样,还是没有开口。
    她打开马车侧帘看了看,瞧着街道两边热热闹闹的,前面就是玲珑斋了。玲珑斋的点心非常好吃,沈令善从小就吃到大,如今算一算,已经有五年没有吃到过了。她忽然转过头,对着江屿道:“能停一停吗?我想买点东西。”
    江屿瞧着这地儿,心下了然,便陪她一起下去。
    沈令善买了几样她最爱吃的糕点,又给嵘哥儿嫙姐儿他们也买了一些。待瞧见那粽子糖时,沈令善就笑笑道:“这个也给我包一点。”
    江屿看着那粽子糖,便想起幼时她缠着他一块儿待在书房陪他看书的样子。她年纪小,总是坐不住,搬了一个椅子坐在他的身边,动来动去的。后来他想了一个法子,在桌前搁了一碟粽子糖,他左手执着书,右手随手拿起一颗粽子糖,喂到身旁小女娃的嘴里。有了糖,她就不闹了。
    ……那时候只要一小碟粽子糖,她便能安静的陪他一下午。
    江屿的眉眼忽然柔和了起来:“多买点吧。”
    他也要吃吗?沈令善看向他,不过听了他的话,便微笑着点了头。
    包好了点心和粽子糖,准备出去。
    这时候有一个穿着绿色小袍带着瓜皮小帽的小男娃忽然跑了过来。他走到沈令善的面前,亲切的抓着她的衣袖,仰头甜甜叫她:“……二伯母!”
    
    第15章 牵手
    
    福哥儿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二伯母,他甜甜的笑了起来,脸颊上有两个小梨涡,肉呼呼的小手抓住她的衣袖,就这么和她说话:“二伯母是出去玩儿了吗?二伯父在家里等你呢,你要快些回家。”
    他被母亲教得很好,小小年纪,却非常聪慧,一张白嫩包子般的脸,也有几分像他的父亲程珏。
    这小男娃,正是程瓒的三弟程珏的嫡子,福哥儿。今年才虚五岁。
    沈令善下意识的去看江屿,见他表情淡淡的,仿佛没有什么变化,可是她忽然觉得有些害怕,便下意识走到了福哥儿的面前。
    有个年轻妇人走了过来。
    先是看到福哥儿,福哥儿歪过头冲她笑:“母亲,你看二伯母在这里。”他拉着沈令善不肯放手。
    妇人瞧着沈令善,这才惊讶道:“二……”她顿了顿,看向她身后高大挺拔的男子,忽然想起来,她已经嫁给齐国公江屿了。她过去叫了一声“江夫人”,这才将福哥儿揽到自己的身边。
    她便是程家三爷程珏的妻子谢幼贞,也是沈令善的表姐。
    沈令善自幼同谢家两位表姐的关系好,谢宜贞端庄稳重,谢幼贞温婉聪慧,前者嫁给了她的三哥,后者同她一道,先后嫁进了程家,成了妯娌。
    在洛州程家的这五年,她能说说话的,也唯有谢幼贞了。她很少见到程瓒,大多是场面上的事情,私下各过各的日子。比起她,谢幼贞和程珏却是夫妻恩爱,她进门不久,便怀上了孩子,次年便生了嫡子福哥儿。而且程珏生得风流倜傥,看上去不像是个专情的,可成亲之后,身边就唯有谢幼贞一个妻子,而且对她非常尊重。
    这会儿谢幼贞穿了一件水蓝底十锦月季花锦缎通袄袍,戴了一支金镶玉鬓花,非常的雅致得体。她的长相清秀,虽不惊艳,却属于耐看的,她生的比少女时丰腴了一些,如今越发的有韵味。
    ……也有大半年没见了。
    原本是很亲密的,目下听她叫自己一声江夫人,大抵是因为江屿在场。毕竟有之前的事情,江屿见到程家人,心里总归有些不舒服的,是以谢幼贞并未同她表现的太亲密。她总是很细心,这一点她怕是永远都比不上她。
    沈令善便道:“程三夫人。”心里却还是有些诧异,谢幼贞怎么来皇城了?
    沈令善也没有同她多说什么,只弯腰将一包粽子糖给了福哥儿。福哥儿见着二伯母本来非常高兴的,可娘亲却不许他叫二伯母。四五岁的孩子哪里懂这些?大大的眼睛望着面前的二伯母,总觉得以后二伯母不会像以前那样疼他的。
    他忽然有些难受,他很喜欢吃粽子糖,可是二伯母给她的这包粽子糖,他不要的话?能继续叫她二伯母吗?
    福哥儿没有接。
    谢幼贞便替福哥儿接过,然后抱起福哥儿,哄着他:“福哥儿还不快谢谢江夫人。”
    福哥儿怔怔的忘了母亲一眼,而后看了一眼二伯母,便转身将脑袋埋进母亲的肩头,大抵是觉得委屈,眼睫濡湿,不想理人了。
    “这孩子……”谢幼贞低声训斥了几句。
    沈令善笑着说没关系:“……小孩子都这样。”这便同谢幼贞别过,随江屿上了外边的马车。
    谢幼贞缓缓抬起眼,望着沈令善远去的背影。趴在肩头的福哥儿,也转过身,看着二伯母,有些依依不舍。二伯母一直都很疼喜欢他的……
    福哥儿一张包子脸拧成了一团,眼睛也红彤彤的,低声问母亲:“二伯母是不是不回来了?”
    他虽然年幼,却是异常的聪慧,有些事情也记得很清楚。之前他问母亲关于二伯母的事情,母亲总是不说。他就偷偷跑去二伯母住的地方,不过二伯母已经不在了,身边伺候的人也不在了。他只碰到了二伯父,他二伯父看上去好像不开心的样子……
    谢幼贞便教他:“日后见了,不许再叫二伯母了,记住了吗?”
    福哥儿不懂。为什么之前叫二伯母,现在又不许叫了。
    坐在马车里,沈令善能感觉到江屿的不悦,只是她不知道该和他说些什么。离齐国公府还有一段距离,她便打开纸包,捡了一颗粽子糖吃。
    马车很大,面前搁了张紫檀木如意云纹小几,一套青花缠枝纹茶壶茶盅。有些渴,沈令善欲给自己倒杯水,忽然想到了什么,问他:“要喝水吗?”
    耳畔是江屿淡淡的声音:“不用了。”
    沈令善抓着手中的茶盅,用力捏了捏。
    她心里有些闷闷的,便也不再和他说话,兀自倒了一杯水。马车虽驾得稳,可终究还是有些晃动,茶水溅了几滴在衣袖上,衣袖处绣着莲花纹,图案略深了些,沈令善安静的低头,用帕子擦了擦。
    马车到齐国公府门前的时候,外头已经下起了鹅毛大雪。
    雪花如棉絮般,白绒绒的,纷飞的落着。
    江屿先下的马车,他下意识的去扶她,沈令善的手搭在他的手腕上,慢慢的下来,然后很快就将手收了回来。
    冰凉的雪花在手背上融化,江屿伸手去牵她的腕子:“……地上有些滑。”
    沈令善没看他,拢了拢身上的斗篷:“我走慢些就成了。”
    江屿的手顿了顿,看着她冻得有些微微发红的鼻尖,语气平静道:“也好。”说罢,便独自往前走。
    沈令善静静站在原地,看着他迈着步子,走得很快,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背影看上去有几分陌生的感觉……大概是因为他很少这样对她。
    她看了一会儿,身旁一直跟着的丹枝就说:“夫人,您同国公爷置什么气呢?”刚才在玲珑斋遇见了程三夫人母子,国公爷为何事生气,自然是连瞎子都看得出来的。
    沈令善在后面慢慢走着。
    刚下雪,地上还未积雪,落下便化成了水,走上去有些滑。
    走了一段路,丹枝就轻轻叫了她一声:“夫人……”
    沈令善闻声抬眼。
    就看到那个原本已经消失在大雪中的男子,又忽然出现在她的视线中。他步子很快的朝着他走来,玄色斗篷被风吹的猎猎作响,眉眼看上去比平日更冷峻。
    刚走到她跟前,连句话都没说,便用力的抓着她的手腕,拉着她进去。他抓得很用力。沈令善急急忙忙的跟上去,差一点就要滑到。就这么被他拉着走着,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似的,走得磕磕绊绊。
    走了几步,他才忽然慢了下来,静静牵着她回了琳琅院。
    谢幼贞回了谢府。
    这回她来,是因为母亲病重,她远在洛州,着急不已。程珏索性带她来了皇城。她将福哥儿交给了乳母,去了厅堂看程珏。程珏和谢家的几个叔伯兄长们在说话,只是这么多人中,她一眼便能看到程珏。
    程珏实在是太出众。
    当初她在荣国公府看到他和沈令善在说话,那时候他们都还小。她第一眼看到这个少年,便有些愣住。
    少年十三四岁的模样,穿了一件天青色的圆领长袍,腰间佩着一块上好的羊脂玉,面颊白皙,高高瘦瘦,犹如傲然挺立的翠竹,眉梢淡淡染着笑意。
    沈令善便歪着脑袋同她说程珏:“……那是我程家的三表叔。说是表叔,也不过比我大了四岁罢了,就会占我便宜。”然后就小声告诉她,“二表姐,程三叔最会捉弄人了,你下回见着他,可不要被他欺负了。”
    会捉弄人吗?
    她听了沈令善的话,看着程珏在凉亭内,含笑和沈家长房的几位公子在说话,倒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极难想象,这样一个斯文倜傥的少年,捉弄起人来是什么模样。
    一直到成亲五年有余,她还不曾见过他捉弄人的模样。他待她始终非常尊重,在外面一贯给足了她面子。她在程家过得体面,至少比起沈令善,她好了太多。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总觉得自己同他不够亲密。
    晚上谢幼贞伺候程珏更衣。
    快要二十五的男人,生的越发挺拔俊朗。程家男人一贯的好样貌,若要属最出众的,便是二公子程瓒。程珏同程瓒也有五六分像,不过程珏生得有些太精致秀气,不如程瓒的温润稳重,特别是一双桃花眼,在他望着你的时候,便是面无表情的,也总是觉得他在笑。
    这样的男人,也难怪先前有风流的名声在外的。不过那是因为外人不了解他。其实他是一个极君子的男人。
    谢幼贞同他说起了福哥儿:“……这几日福哥儿新学了几首诗,若是爷明日有空,便听他背一背,可好?”
    福哥儿是程珏唯一的儿子,自然对他非常疼爱。
    他就问:“学了哪几首?”
    谢幼贞有些不好意思,垂了垂眼说了名字。程珏一听,才知道她为何害羞了。
    福哥儿背的诗是所作的。
    他低头看妻子,见她小脸白皙清丽,看上去秀净温婉,待他也非常的体贴。他想起了一些事情,微笑着说道:“若要说诗词,我始终比不过我二哥。”
    谢幼贞却忙道:“岂会?夫君的诗写得极好。”
    程珏微微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说。谢幼贞见他心情不错,便替他解腰上的玉带:“……对了,妾身今日遇见江夫人了。”
    程珏没有反应。
    “……我原本还担心善善过得不好,今儿瞧她面色红润,看上去倒是比在程家的时候胖了一些,齐国公倒是对她不错。”她正说着,忽然有一双手抓着了她正解着腰带的手上。
    是程珏握住了她,力道还有些大。
    程珏道:“我忽然想起,还有事情没有处理。”他的语气很温和,“你先歇息吧,不必等我。”
    谢幼贞知他平日公务繁忙,也不敢多问,只好看着他从衣架上拿起刚脱下的外袍重新穿好,然后阔步出了房门。
    她就这么看着他出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却也没有再想下去。只吩咐丫鬟将她纳了一半的鞋底拿来,继续在灯下纳鞋底。
    府上已经掌了灯,外面正在下雪。
    程珏走在长廊上,看着院子里积得厚厚一层的雪,便想起幼时,他经常去沈家找沈令善。他经常被她捉弄的哇哇大哭,有一回他弄坏了她堆了半天的雪人,她穿得像个团子,就坐在地上哭,哭得惊天动地,把沈家三兄弟都引过来了。沈迳可是好生揍了他一顿。那时候他就想,怎么会有这么爱哭的小姑娘?
    现在她嫁给江屿了。
    江屿那人,他从第一眼看到他就不喜欢他。偏生她就是喜欢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他有什么好的?能比得上他二哥吗?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个沉默寡言性子高傲的少年,如今已经成了手握重权的齐国公。
    新帝年幼,朝政到头来还不是由他掌控?
    他那样一个不择手段善于权术之人,娶沈令善,真的会对她好吗?当初沈令善在那种情况下悔婚,他肯定怀恨在心,又怎么可能真的敬她爱她呢?
    江屿一回屋就没坐,直接去了书房。
    沈令善将买的糕点和粽子糖,让碧桃给嵘哥儿和东院的几个孩子们送了一些去。
    晚上便有人传话过来,说他要忙到很晚,叫她早点睡。
    沈令善也没说什么,吩咐丫鬟给他准备了点心,拿着绣绷在灯下绣了一会儿。
    只是往日都能心平气和,今晚却怎么都静不下心来,好几回都戳到了手指。她便放下绣绷,干脆早些睡觉了。她翻来覆去,知道江屿心里在介意什么,生气什么。期初她嫁给他的时候,也是不情愿的,可看着他待自己的态度,她也尽量回应他。有时候她甚至想,可能江屿还念着往昔的情分,会好好对她的。可是她真的想得太好了。
    在江屿看来,她当初背信弃义,之后又嫁给程瓒整整五年,心里如何没有疙瘩?
    沈令善觉得有些压抑,心里有团东西堵着,想和他大吵一架。
    
    第16章 犯错
    
    之后的几日,江屿几乎每晚都回来得很迟。沈令善等得困了便睡了,半梦半醒间,有时候能察觉到他上榻的动静,只是第二天醒来,身边却是空无一人。沈令善知道他心里介意什么,原本她也可以主动开口说这些,只是他这样冷淡的态度,倒是让她觉得无从下手。
    魏嬷嬷便同她说:“国公爷对您还是有感情的,男人爱面子,夫人先服个软,事情就过去了。夫妻间有什么事情不好说的。”魏嬷嬷虽然向着自家夫人,可明白男人心里在意什么,偏生两人都是这样骄傲的性子,怎么都不能给对方一个台阶下。
    听着魏嬷嬷的话,沈令善静静将新折的腊梅插。到窗台的汝窑天青釉面花觚中。
    她自然明白这个理。昔日她在程家的时候,程瓒对她态度也是如此,那会儿她斗志昂扬,结果却是撞得头破血流才肯死心。有了第一回,如今嫁给江屿,又面临同样的问题,她哪里还有勇气。
    ……她真的是怕了。
    一直到了腊月二十九。
    齐国公府热热闹闹的,准备过年。江嵘领着嫙姐儿一道来琳琅院,陪沈令善一起剪窗花、贴春联,两个人都穿着圆滚滚的。
    沈令善是个喜欢热闹的,便让丫鬟将人都领到暖阁去,一道围在罗汉床上剪窗花。
    窗花的图案有很多。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鹤桐椿,五蝠捧寿,犀牛望月,莲年有鱼……江嵘看着自家嫂嫂剪出的窗花栩栩如生,睁大眼睛道:“嫂嫂真厉害。”
    沈令善笑了笑。
    她原本也不擅长这些的,因为心静不下来,心浮气躁的。
    嫙姐儿也很喜欢这位堂嫂,手里拿着沈令善刚剪好的兔儿剪纸,欢喜的笑笑道:“我母亲就不会剪这个。”嫙姐儿的母亲闵氏是大家闺秀,针线活儿一流,这剪纸倒是很少碰。她又仰着脸儿道,“……嫙姐儿以后能经常来大堂嫂这边吗?”她很喜欢这个堂嫂。
    暖阁里热乎乎的,小女娃一张脸红彤彤的,穿得又像个小胖球,脑袋上扎着丱发,脖子上戴了一个金项圈,看上去就像从年画上走出来一样。
    看着这俩孩子,沈令善就觉得心情大好,点点头道:“当然可以。”
    嫙姐儿开心的笑了笑,胖乎乎的小手伸到一旁的碟子里,拿了一块糖瓜给递到沈令善的嘴边。糖瓜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而成的糖,吃起来脆甜香酥。
    沈令善吃着糖瓜,又给嫙姐儿剪了一个灯笼图案的窗花。
    沈令善坐在罗汉床上,看着嵘哥儿和嫙姐儿在窗户上贴窗花。嵘哥儿贴,嫙姐儿在边上看着指挥,胖墩墩的两个小人儿,不知道有多可爱。
    这时候丹枝挑了帘子进来,说了一句:“夫人,表姑娘来了。”
    沈令善搁下手中的活儿,朝着湘妃竹帘那儿一看,就见披了一件白底绿萼梅披风的纤细丽影走了进来。虞惜惜一张白皙的小脸被冻得有些发红,见着沈令善,便浅浅一笑道:“表嫂。”
    沈令善对虞惜惜并没有好感,面上客客气气应了一声,然后请她落座。
    江嵘瞧见虞惜惜,对她的不喜却是表现在脸上,倒是年幼些的嫙姐儿,瞧见虞惜惜,一如既往的,乖巧的喊了人。
    丫鬟替虞惜惜接了披风,又替她搬了个绣墩。虞惜惜坐到了沈令善的身旁,瞧着沈令善手边的剪纸,就赞叹道:“表嫂的手可真巧。”
    再看沈令善的一双手。
    十指白皙修长,嫩如春笋,指甲修得圆润整齐,是健康的粉色,非常的好看。
    怎么她身上哪里都好看?虞惜惜觉着,江屿会娶她,也不过是因为她的容貌,毕竟旁的她也不逊于她。只是女人生得美,本身就是一种资本。倘若她再美一些,江屿兴许也不会对她视而不见。
    女人总是不太喜欢长得太好看的,便是长得好看,也想从对方的身上寻缺陷,仿佛寻着缺陷了,心里才会稍稍平衡些。
    虞惜惜也是如此,偏生在沈令善的身上,她找不出什么不好的地方。
    沈令善就说:“剪着玩儿罢了,让表妹见笑了。”
    虞惜惜微微笑笑,说道:“我也闲来无事,剪了一些窗花,便想着给表嫂送来。”转头吩咐丫鬟拿过来。
    丫鬟手里端着描金托盘,上头放了一些剪好的窗花,搁到了罗汉床的几上。沈令善低头去看,拿了一个起来,瞧着窗花剪得甚为精致,一看便知是个中高手,而且是花了很多功夫的。
    沈令善就道:“虞表妹这百菊图剪得可真好,我剪过好多次,可是每回都剪不好……”
    百菊图非常考验刀法,譬如上面一种叫“龙吐珠”的菊花,叶色浓绿,花尊如玉,花瓣层层叠叠,纤细绵长,错综复杂,剪这种菊花,需要一瓣一瓣慢慢的剪,剪完后,花瓣微微卷曲,形成花朵才成。而另一种叫“绿水秋波”的菊花,它的花瓣非常复杂,长短不一,微端卷曲,中间形成团,花瓣浓密,伸张开时,却逐渐稀疏,剪完后要保持着花朵盛开的形状,自然是非常的难。
    还有这“玉翎管”、“花红柳绿”、“点绛唇”,都需要极巧的手。
    相比之下,沈令善觉得自己剪得这些,的确只能算得上玩玩而已。
    虞惜惜就道:“表嫂喜欢就好。”
    嫙姐儿看着,眼睛睁得大大的:“剪得真好看,像真的一样。”
    虞惜惜面带微笑,心里有些舒坦。
    一旁正在吃糖瓜的小江嵘看了一眼,就凑过去道:“让我瞧瞧……”小男孩动作快,一把就从嫙姐儿手里拿了过去。嫙姐儿还没放手,这精致无双的百菊图,便“刺拉”一声被撕成了两半。
    虞惜惜的表情僵了僵。
    嫙姐儿“呀”了一声,便觉着小嘴看江嵘,语气有些责备和可惜:“撕坏了。”
    沈令善还没来得及责备江嵘,他便转过头,冲着虞惜惜道歉道:“对不起虞表姐,我不是故意的。”
    小男娃生的唇红齿白,模样虽和长兄江屿有些相似,看着却非常的活泼乖巧,这样无辜的表情,任谁看上去都会觉得他不是故意的,不忍心责备他,更别说虞惜惜了。
    她有心讨好他,也就表情温和道:“没关系的,反正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袖中的手却紧了紧。她花了整整半个月才剪出来。
    气氛有些凝重,碧桃就过来说:“夫人,红薯烤好了。”
    暖阁里的火炉上正烤了几个红薯,这会儿烤得差不多了,满屋子都是香味儿。
    沈令善就对虞惜惜说道:“虞表妹来的倒是巧,这地瓜烤了小半个时辰,这会儿才刚烤好,虞表妹可要尝尝?”
    她从小就不会在吃食上苛待自己,虽然出身娇贵,却也尝得了山珍海味,吃得了这些个粗食。
    适才一进暖阁,便闻到味儿了,的确挺香的。虞惜惜便笑笑道:“好啊。”
    丹枝和碧桃将几个红薯端了上来。
    江嵘和嫙姐儿立马就凑了上去。
    沈令善也觉着香,分了一个给虞惜惜,边上的丹枝替她将烤红薯剥好,热腾腾的,沈令善低头轻轻咬了一口,又甜又糯,有些烫口,非常的好吃。
    屋子里吃着烤红薯,外边忽然有些动静。
    江屿进来的时候,看着暖阁里围在罗汉床边大大小小几个,眉目倒是稍稍温和了一些。
    沈令善和虞惜惜立马站了起来。
    因在家中,江屿只穿了一件竹青色杭绸直缀,看上去非常的高大伟岸,因为岁月的沉淀,他一进来便气势逼人。这样的男人,没有其他的,便足以令女人着迷,何况他那样的身份和家世。
    虞惜惜行了礼,江屿轻轻颔首,就走到沈令善的身边。沈令善手里拿着咬了两口的红薯,唤道:“国公爷。”
    “……大哥,这烤红薯可香了,要一起吃吗?”江嵘凑了过去。
    可是……已经分完了呀。沈令善想。这烤红薯原本就只烤了四个,被虞惜惜分走了一个,没有多余的了。
    也就虞惜惜的红薯还没动过,她便对江屿道:“大表哥,我这个给你吧。”她笑容甜美,微微仰着头,露出一截白皙纤细的脖颈,看上去非常的优美。
    江屿淡淡说道:“不必了。”倒也没有多看她一眼。
    之后目光就朝着身旁的妻子看了看。
    沈令善捧着烤红薯,堪堪对上他看过来的眼神,心下倒是疑惑……他看她做什么?却见下一刻,他伸手握住她的手腕,稍稍抬了抬,然后俯下身,咬了一口她手里的烤红薯……她刚刚咬过的地方。
    沈令善懵了一下。
    就听身旁的江屿评价道:“嗯,味道不错。”
    嫙姐儿小声笑了起来,声音脆脆的说:“堂兄在抢堂嫂的红薯吗?”
    脸一下子烫了起来,沈令善低了低头,没有再看他。
    不过……他不是还在生气吗?怎么又忽然……
    晚上同江屿一道用了晚膳,见他搁下碗筷,她也放下。犹豫了一会儿,待见江屿似乎要起来时,就问道:“你还要去书房忙吗?”
    江屿自然将她的表情看在眼里。他回望着她,原本的确有事情要忙的,这会儿就说:“没有,今晚不去了。”
    沈令善低低嗯了一声,眉梢略微染着些笑意,好像有时候稍微低个头,也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之后沈令善去了净室沐浴,出来的时候,就看到江屿坐在边上的太师椅上,穿了一身白绸寝衣,手里拿了一本书在看,样子非常的闲适。看不清是什么书,沈令善就坐了过去,和他说事情:“……等新年一过,我便想把椹哥儿带过来。他年纪太小,而且不爱说话,我想让他住在琳琅院,你看成吗?”
    烛光映衬下,江屿硬朗的眉眼比白日多了几分柔和,他似乎是想了想,看沈令善:“住在这儿?”
    “……嗯。”沈令善点头,这样她才能照顾他,不过听他的语气,好像……“不好吗?你放心,我不会让他吵着你的。”
    她从小就知道,他特别喜欢安静,小时候她在他看书的时候和他说话,他就板着脸让她出去玩。
    江屿缓缓开口道:“也不是不好。不过你毕竟不是他的母亲,暂住一段时间可以,可他是沈家的孩子,不管住多久,总是要回去的。你不能对她太亲近,而且日后你有了……”他顿了顿,才继续道,“不如让他和嵘哥儿住一起。嵘哥儿比他大不了几岁,小孩子之间更容易相处。”
    嵘哥儿的荣竹轩本就里琳琅院不远,而且嵘哥儿的脾气好,椹哥儿是男娃,两个人凑一会儿,再好不过了。沈令善眼睛亮了亮,就说:“嵘哥儿念书的时候,椹哥儿也可以一块儿听听。”
    江屿语气温和道:“椹哥儿才刚开蒙。”
    而小江嵘聪慧,早就学了很多了,便是椹哥儿跟着他一道去学堂听夫子教课,也是听不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