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斗]蒋贵妃传-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带几个人跟着,她这么大人了,自己心里也清楚。”苏谦阳说着,“总让她留在这宫中,怕是她也闷的。”
  蒋茹茵抱起湛哥儿,无奈道,“皇上您刚才就已经算是答应她了。”
  “朕会派几个人跟着,不会有事的。”苏谦阳安慰她。。。
  最终平宁自然还是得到了蒋茹茵的首肯,可以去元宵灯会了。
  十五这天,临安城长街那热闹的很,从街头到街尾,挂起的灯笼把这长街照亮的犹如白昼。
  在街头就下了马车,平宁拉着俪彤,瞧着这热闹的场景,对一旁也是一脸开心的俪彤说道,“等会我们就去买一个面具,戴上后再去玩。”
  一行人分了两批,约好了半个时辰左右在街尾那看表演,平宁拉着俪彤,又叫上了苏彦昊一块,身后跟着几名乔装了的侍卫,跟着人群去了。
  到了卖面具的摊子上,那架子上满满当当的放着几十个面具,俪彤觉得新奇的很,那摊贩也是个眼精的,一看她们身后跟着有侍从,开口就是从架子后面拿出七八个更好看的给她们,自然这价格上就更贵了。
  平宁和俪彤挑了喜欢的,苏彦昊付钱,两个人戴上面具,笑着朝着街尾那走去。
  苏彦昊可跟紧了她们两个,那几个扮演成家丁的侍卫也是紧跟着,前面一会是一大群人过来,稍微晃点神,人可就会不见。
  俪彤比平宁玩的开心多了,这样出宫她是第一次,面具下的小脸扑红的,看到那些东西都好奇的很,不一会,那几个侍卫手中就拿满东西了,就是苏彦昊都没落下拿了几样,他叹气的看着堆在小摊子面前兴奋的两个人,这女人,不论大小,不论古今,这购物欲,还都是一个样的,没差。
  一路逛过去,猜灯谜,看猴戏,平宁拉着俪彤,等在糖人摊子前面,那年纪略长的摊主笑眯眯的告诉她们,“姑娘,转这个转盘子,转到什么,我就给你们做什么。”
  俪彤伸手拨了一下那指针,转着转着,那针就停在了兔子的图案上,摊主熟练的拿着勺子从一旁的锅子里舀起一勺麦芽糖,在那板子上画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兔子,点上眼睛,趁着糖没有硬,用一根竹签固定住,等了一会拿起一旁的铲子把糖人铲起来递给俪彤,“小姑娘,十文钱。”
  苏彦昊摸了十文钱递给那摊主,平宁看着这转盘上的十二生肖问那摊主,“老人家,这么多,哪一个做的糖人最大了?”
  摊主指着那龙身,“这个是最大的。”平宁咧嘴一笑,“那我转了。”拨弄了一下那针,平宁可认真的盯着,一面还念叨着,那针却极不配合的停在了小老鼠的图案上,平宁略有些纠结,苏彦昊在一旁笑说道,“老板,就这个了。”
  平宁回头瞪了他一眼,苏彦昊无辜的解释,“转到什么就是什么了,老鼠也很可爱,堂姐的生肖不也是。”
  “你还说!”平宁拿到了小号的糖人,看着他乐呵呵的样子,从他手里抢过那钱袋子,掏出了一把铜钱放在摊主面前,“我再来,一定要转到这个才行。”
  摊主愣在那,这姑娘这么较真,万一一直转不到怎么办。
  苏彦昊拉了她一下,对那摊主说道,“老板,我们付三十个铜钱,你就帮我们画一个龙生肖的。”
  说完又即刻低声哄平宁,“我当然知道堂姐摇的到了,可他们还在前面等着咱们呢,更何况,就给你一个人做了,那人家老板生意怎么做。”
  平宁一看她们身后真有年纪小的小朋友捏着钱等着呢,有些不好意思,她只是不服气而已,“那好吧,让他给我画一个最大的。”
  侍卫又掏出了二十个铜钱,那摊主汗涔涔的给平宁画了一个最大的。
  苏彦昊哭笑不得的看着走在前面,晃着糖人的平宁,难怪母妃出发前嘱咐自己,看好了两个公主,尤其是平宁,他现在是发现了,这个看好,还得负责替她解决不少问题。
  再往前走,快到街尾了,人是越来越多,苏彦昊还想喊让平宁走慢一点,不晓得前面发生了什么,人潮一下向后退了一下,平宁来不及避让,一下就撞在了她前面的人后背,才吃了两口的糖人,一半黏在别人的背上了。
  她还来不及惊呼,人潮又后退了一下,平宁被挤着踉跄一步,就快要摔倒了,前面被她撞到的那人,回头手快拉了她一把,一个冲劲,平宁到了他怀里,剩下那一半的糖人,黏在了他的胸口上。。。


☆、150。两番的巧遇
  平宁赶紧从这人的怀里挣脱出来;人群终于不挤了;俪彤扶住她;苏彦昊也赶了上来;“没事吧。”
  平宁摇摇头;抬起头;那被她连撞了两下的人;前胸后背都挂着她的糖人;她的手上呢;就剩下一根小竹棍了。
  平宁把歪了的面具拿下来,抱歉地看着那个带着面具的高大男子;“对不起;把你的衣服弄脏了。”
  低沉的声音从那面具后传来;“没关系。”
  平宁还显得有些惊魂未定,刚刚要不是他拉了一把,自己险些就摔倒了,看那人拨下挂在身上的糖块,平宁不好意思道,“那个,谢谢你刚刚帮了我,你的衣服弄脏了,要不要换一身,我把银子赔给你。”
  说着平宁向苏彦昊要钱袋子。
  那人摆了摆手,看了平宁身后的苏彦昊一眼,“不必了,没有关系。”
  平宁再三感谢了,前面的苏彦昀他们等急了,反着过来找他们。
  去往街尾的人一多,平宁她们被人群带动着往街尾那走去,回头再找那个戴面具的人,已经看不到了。。。
  街尾的人越来越多,平宁被二哥苏彦昀护在身边,手里拿着面具,不远处的台子上,好戏即将开演。
  欢呼声很多,这里是诗赋台,每年这些腹有诗书的青年才俊,总喜欢在这里比拼一下谁的学识更渊博,又比吟诗作对的,也有比对大今朝古往今来了解的,这分门别类的,上台的人都不少。
  平宁拍了一下苏彦昊的肩膀,“你去不去。”
  苏彦昊摇摇头,“不去,我看就好了,这比的还有书院和书院之间的,我们凑什么热闹。”
  没一会,上台的人都是按书院来的,平宁和俪彤低声说了几句,两姐妹笑着,再抬头的时候,那台上的人又换了一批。
  紧接着,主持的人挥着扇子示意他们安静,故作玄虚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这诗赋台,擂主是谁?”
  众人齐齐的喊了一个名字,主持人一拍扇子,“对!”继而又故作玄虚道,“那你们知道,南枫书院今年派出的代表是谁么。”
  台下的人相当配合,问他是谁,主持人扇子一收,即刻指着那正在往台上走的一名少年道,“南枫书院今年的代表,顾家的大少爷,顾长衡。”
  那是一名年约十四五的少年,一身皓白的袍子,俊朗的脸上挂着一抹温和的笑意,看着主持人,又看了那早上台的去年霸主,双手作揖。
  主持人的声音响起,“你们可知道这顾少爷的父亲,顾国公,曾经也是这诗赋台上的擂主。”
  那就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主持人这么一说,众人可就哗然了,那可是有个做平王妃姑母的顾家长子,父亲年纪轻轻就得那先皇赏识,重还顾国公的名号,这身份,也不一般啊。
  平宁有这么片刻的怔了怔,看着那个和煦笑颜的少年,又拉了拉苏彦昊的衣服,“堂弟,那他不是你表哥么。”
  苏彦昊也没注意到她的走神,点点头,“是啊,表哥一准可以做霸主,去年表哥那是没参加。”他言语之间透着骄傲呢,顾家这嫡子,母妃说比当年的舅舅还要优秀很多。
  平宁低了低头,忽然觉得脸颊有些微烫啊,真是莫名其妙的感觉。
  再抬头的时候,这两个人比试就开始了,和苏彦昊说的那样并没有什么悬念,顾长衡赢了,擂主称号实至名归,众人的欢呼声很热烈,平宁觉得有些吵,苏彦昀就带着他们去了旁边的茶楼里面,从茶楼往下看,这热闹的长街又是另外一番景致。
  平宁看了一眼诗赋台,如今台子上表演的是一些杂技,周遭看的人依旧很多。
  楼梯那传来一阵脚步声,苏彦昊站了起来,“来了。”平宁看过去,顾长衡和几个要好的同窗一起出现在了楼梯口。
  再就近一些看,平宁觉得,吟欢婶婶好看,昊哥儿也好看,怎么这顾家的,也这么好看呢。
  之前那脸颊微烫的感觉又来了,平宁扭头过去,正撞上俪彤的视线,俪彤小声问,“二姐姐,你的脸怎么有些红。”
  平宁轻咳了一声,“这太热了。”说着往窗户边挪了挪,直到那冷风吹进来了,这才舒服一些。
  顾长衡坐了下来,和苏彦昀也是年纪相当的,几个人就聊了起来。
  平宁的眼神每每看过去,自己都觉得有些怪怪的,不想呆在这了,就叫了俪彤一起,再下去逛逛。
  几个侍卫跟着她们下去了,平宁拿着从苏彦昊那拿来的钱袋子,拉着俪彤在那买小吃。
  元宵灯会进行到后半段了,这宵食就多了起来,都是平时宫里吃不到的东西,平宁付钱给了摊主,从她手里接过了烤地瓜,放到了侍卫手里,烫的忙抓了耳朵,要求侍卫给她剥开来。
  这几个侍卫平日里都是跟随着皇上出行去的,给公主剥地瓜这种事,也是做的从容不迫,仿佛这就是只烫平宁的手,地瓜到了侍卫手里,三两下就给剥了一点皮,那侍卫还从怀里拿出一块比较厚的布包裹在地瓜外,交给平宁,“小姐若是觉得不方便,可以回茶楼上问掌柜的要个勺子吃。”
  平宁摇摇头,不想回去,她刚才都不敢看那顾长衡,真的是别扭死了。
  把地瓜递给俪彤,“来,咬一口。”
  热乎乎的地瓜冒着烟呢,俪彤低头小口咬了一下,平宁看着她笑眯眯道,“好吃么。”
  俪彤红扑扑着脸,“好吃,二姐姐,你也吃。”
  平宁咬了一口,微含糊着说道,“去年我也吃过这个,回宫还让孙嬷嬷去御膳房里让人给我做了,可味道就是不一样,还是在这里买的好吃。”
  两个人在长街里瞎逛,又买了不少好玩的东西,快走到长街头的时候,平宁看到了巷子口那蹲着几个孩子,远远的看过去个个身子都是缩在那的,翘首以盼的好像都看着巷子口这边的一个酒家。
  没一会,那酒家里面走出几个伙计,伙计手里都端着东西盆子,之间那伙计也不管有没有人蹲在那,哗啦一下,把盆子里的东西都倒在了巷子口那一个角落中,还没等那伙计进去,那几个孩子就扑向了伙计倒的东西,就着头顶灯笼照射下来的目光,飞快的捡着角落里的东西,不断的往嘴里塞。
  平宁的脚步不自觉的往前了一步,她看到那几个孩子脸颊都塞的鼓鼓的,却还不停的塞着,其中一个还小心的捡着这残渣剩饭里比较像样的,往自己的口袋里放,一面放着,另一只手还不忘记往自己嘴里塞。
  他们的脸好脏,一个一个都很瘦。
  一股酸涩感冲上平宁的鼻息,继而眼睛一酸,眼泪就这么掉了下来。
  平宁忽然觉得手中刚刚美味无比的烙饼子一下索然无味了,她回头看侍卫,拿起钱袋子往他手里一塞,“去,买馒头,越多越好。”
  那侍卫很快就去后面些的一家包子店买了满满一袋子馒头回来,平宁走向他们,似乎是听到几个人脚步声,那几个孩子即刻回头,宝贝似的护住了墙角那些东西,其中一个凶狠的看着平宁,看着她身后的几个人,对她们喊道,“我们先来的!”说着,抓起一旁的一把米饭往嘴里塞。
  侍卫上前护着平宁怕那几个小乞丐伤到她,平宁示意他不要阻拦,伸手要他把馒头拿出来,递给了那几个满眼警戒的孩子,“这个给你们。”
  躲在那个大一点的男孩子身后的是个身材瘦小的小姑娘,她怯怯的看了一眼那开口的袋子,拉了拉男孩子,“哥哥,是馒头,好多馒头。”
  “你要干什么!”男孩子赶紧把妹妹护到身后,“给我馒头我也不会把妹妹卖给你们的,你们走!”
  平宁听着他说的话,为他们这么心酸的生活难过,“我不要你妹妹,这些馒头给你们吃。”她刚刚还看到他往自己口袋里放剩菜剩饭,想必,在某个地方,还有别的人等着他回去送东西吃。
  干净饱满的馒头和这些残渣剩饭比起来,哪个更吸引他们的注意呢,几个孩子看的眼馋,唯独那个年长的,依旧一脸警觉的看着平宁,“你把馒头都给我们,想让我们做什么。”
  平宁刚想摇头说不,身后的侍卫开口,“把馒头带走,将来小姐有事情要你帮忙的,自然回来找你。”
  那孩子站了起来,伸手在本来就很脏的裤子上擦了擦,直接从那侍卫手中拿过袋子,挺沉的,打开来,满满一袋子热乎乎的馒头。
  “我叫铜子,这一带我都很熟,小姐要是想找我,随便拉个乞丐问就知道了。”说完,直接拉起身后的妹妹,带着那几个小乞丐,飞快的跑进了巷子里面,消失在黑暗中。
  平宁低头看了那残羹剩饭一眼,转过头去,问那侍卫,“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
  “公主,倘若不这么说,那乞丐不会要这些馒头,临安城里有不少消息都是这些乞丐打听的,相对的,要付出一些报酬给他们,公主的馒头就是给他的报酬。”
  小乞丐自然也怕,一旦接过那东西,他们就会把他们几个抓起来,或者把那小姑娘带走,所以才会跑得那么快。
  平宁轻叹了一声,“走吧。”一行人往茶楼那回去。
  没多久,这巷子口出现了两个人,一个看着平宁他们远去,吩咐另一个,“去看看,那几个小乞丐住在哪。”


☆、151。公主的婚事
  许是心里惦记着刚刚遇到的那几个小乞丐;回到茶楼;平宁对顾长衡的注意力就低了许多;偶尔听闻二哥他们几个笑了,平宁总坐在窗边;低头看依旧热闹的长街。
  亥时回宫;平宁去过蒋茹茵那报平安,蒋茹茵见她闷闷的;让她坐到床边来;“怎么;玩的不开心?”
  平宁摇摇头;“玩的很开心。”顿了顿;平宁抬头看蒋茹茵;“母妃;我在长街那的一个巷子里,看到了几个小乞丐,他们吃着旁边酒楼里倒的残渣剩饭,还生怕别人会抢。”
  “然后我让阿栋他们买了很多馒头给他们。”
  蒋茹茵摸摸她的头发,“那你现在为什么会觉得不开心呢。”
  平宁张了张口,半响,喃喃道,“母妃,因为儿臣发现,儿臣只能帮看得见的,这世上这样可怜的人太多了,儿臣同情他们,却不能都帮助到,儿臣心里有些难过。”
  蒋茹茵脸上一抹欣慰,女儿是真的长大了,她已经懂得不会盲目的去施舍自己的同情,也知道了这世上这样的人千千万,自己是真的帮不过来。
  虽然这样的成长会让她心里觉得无力和难过,但这是必经的过程啊。
  蒋茹茵搂过她,“母妃有时候也会觉得难过。”
  平宁仰头看她,蒋茹茵笑道,“母妃很小的时候,养过一只云雀,但是没多少天,它就死在笼子里了,那时候母妃很难过,恨不得自己能拯救全天下的云雀,它们都可以不用死。”
  似乎是觉得自己崇敬的母妃有这样的小时候很不可思议,平宁脱了鞋子,就要和她挤一个被窝,靠在她怀里,“那后来呢。”
  “后来母妃长大了,会难过每年旱涝水涝的时候那些疾苦的百姓,会难过大雪天被压垮屋子,流离失所的难民。”
  蒋茹茵低头看着她,眼神里温柔,“但是母妃后来明白,即便是难过,母妃也没有去颠覆这些的能力,只能力所能及的帮忙。”
  平宁点点头,“所以母妃说起过,蒋家每年都会去施粥赠灾,这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的平宁长大了。”蒋茹茵摸摸她的脸颊,“我们的平宁是个善良懂事的大姑娘了,再过几年啊,这就是要嫁人喽。”
  听到嫁人两个字,平宁扭捏的从她怀里挣脱出来,小脸俏红着,“我不嫁,我要一直留在母妃身边。”说着,还一头扎进她怀里去掩藏红着的脸。
  蒋茹茵失笑,“到时候有了心仪的对象,母妃想留你都留不住了。”
  平宁闷哼着不嫁,脸颊越来越发烫呢,心仪的对象,她才没有!
  过了一会回去睡觉了,平宁这脸还有些热热的,洗漱过后躺在了被窝里,平宁看着床顶,平日里沾枕就睡的,今天却睡不着了。
  翻了个身靠了内侧,回想起今天元宵灯会的事情,从长街头开始,平宁想着那没吃完的糖人,那个被她撞到后前胸后背都滑稽的贴了糖块的面具人,那香气四溢的烤地瓜,那几个可怜的小乞丐。
  慢慢的,她有了睡意,迷迷糊糊中,她还想到了那个在诗赋台上从容淡定的顾长衡,就清楚的记得他的模样,平宁渐渐的睡着了,入了梦想。。。
  二月,春暖花开了,容哥儿捎来的信也到了,他跟着平王爷已经走了好多个部落,信中写着,那些部落里的人都非常友善,除了南边那一带鱼龙混杂地方的人难缠一些,到了南蛮和疆域内,那的人都是很淳朴喜好安宁的。
  蒋茹茵是能预见他们这一趟的成功,在信的最后,容哥儿还不忘记问候一下出门时候才满月的弟弟怎么样了。
  把信放到盒子里,一旁的湛哥儿不满被忽略的太久,一手攀着蒋茹茵的手臂,摇摇晃晃想要把自己撑起来。
  小孩子腿骨都还软着,这月份宜爬不宜站,蒋茹茵抱他起来,“娘是要抱不动你了。”
  湛哥儿环住她的脖子,扭头往屋外看,意思是他要出去走走,蒋茹茵把孩子交给养娘,“院子里走一会,别让他抓那些叶子。”
  养娘抱着湛哥儿出去了,蒋茹茵这才打开另外一封信,是二嫂写过来的。
  蒋家的祖家虽不在临安城,但离临安城也不远,去年祖父丧事结束后,蒋家就二哥和二嫂留在了蒋家,其余的父亲二叔和大哥,都回去祖宅守孝去了。
  她若要回蒋家祭拜,怎么说也得等到一年之后,父亲起复。
  如今朝中的形式,蒋家是基本退出去了,二哥所在的位置不轻不重,也引起不了多少人的注意,就是想对二哥下点手,这不还有程家看着呢。她倒是觉得,退出去几年也是件好事,如今赵家风头正旺,赵小仪的事赵家都让太后护住了,皇上心中诸多不满,早晚有一天得爆发出来,守孝几年,当时避避风头也好。
  把信烧了,青冬端了汤药进来放在一旁的桌子上,蒋茹茵眉头一皱,青冬率先开口道,“娘娘,太医说了,您生六皇子的时候身子亏空大,这药可还得喝着。”
  蒋茹茵叹了一口气,闷着喝下了药,含了一颗蜜饯,屋外冯盎禀报,说是淑妃来了。
  蒋茹茵让冯盎赶紧把人带进来,淑妃走入屋子,笑看着她,“我可是要来叨烦你了。”
  “哪里的话。”蒋茹茵笑道,“不就是打听个人么。”
  和大公主俪芸定亲的,是硕公府家的小公子,说起来也是缘分,这小公子是个混军营的,还在淑妃的父亲,严都统手底下的军营里好几年,但要向严都统一个大男人打听,肯定说不出什么名头来,如今这方家小公子是在平王爷手底下,所以淑妃就托了蒋茹茵向平王妃打听一下。
  “我这反映总是慢半拍了,婚事都定了,过了这么久才来托你打听。”淑妃也有些不好意思。
  “你要不来,我抽空也得过去你那了,那硕公府是个大家,虽然是规矩多,但几个孩子都是成了亲都出去单过的,分房不分家,每月回家看看老祖宗,还是很自由的。”蒋茹茵笑道,“这些想必你也都清楚,至于那方家小公子,在军营里是个勤恳的,人缘不错,如今已经是佐领了,平王爷对他的印象不错,有上进心,也挺聪明。”
  “是个能说话的就好,和俪芸一起,也不会太闷了。”淑妃听着点点头道。
  “闷什么,小夫妻自有小夫妻的乐趣,你还操这份子心。”蒋茹茵揶揄她,淑妃看了她一眼,“你别说我了,等到平宁的婚事定了,我看你比谁都急。”
  “这不是还没到呢。”蒋茹茵呵呵的笑着,“硕公府虽然家大业大,不过这府中有一个规矩,倒是挺好,娶进门的媳妇,七年内无所出,方可纳妾。”这婚事还是皇上给俪芸选的,说起来,真的选的不错。
  淑妃也笑了,“是啊,没有这些琐碎的,日子也过的安稳些。”
  两个人聊了一会俪芸的婚事,距离成亲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公主府赐下了,如今公主府内正改造着。
  半个时辰左右,淑妃告辞,蒋茹茵让冯盎把淑妃送出去,自己也走到屋外,接近中午的天,阳光正好。
  三月初还有赛马,前几天平宁就说起了这事,今年这比赛,一定很热闹。
  不远处养娘抱着湛哥儿散步回来,出去走了一圈,湛哥儿心情很好,看到蒋茹茵,伸手朝着那挥挥,脸上尽是笑。
  走到屋檐下,蒋茹茵从养娘手中接过了他,湛哥儿乐地笑,小门牙露在那,挥手就想把自己的手往嘴巴里塞。
  蒋茹茵把他抱到屋子里,拿开他的手,刘嬷嬷端着蛋羹上来了,才闻到那味道,湛哥儿就从她怀里要往小桌子上扑,盯着那黄噗噗的蛋疼眼睛便挪不开了。
  蒋茹茵估计伸手捂住了他的眼睛,湛哥儿鼻子耸耸,伸手大力的掰着她的手下来,指着桌子上的碗,冲着她示意,“啊。”
  “坐好了。”拿起勺子在温水里浸了浸,湛哥儿添这辅食已经有一个月了,从蒋茹茵怀里下来,他乖乖坐在那,等蒋茹茵才刚拿起碗来,忙不迭张口。
  蒋茹茵哭笑不得,承认吧,自己小时候听许妈妈说,也是这么爱吃,生了三个孩子,这都跟她一个样了,伸手捏了捏湛哥儿的鼻子,“要是寻常人家,你还不得把人吃穷了。”
  他哪里听得懂,目光盯着那碗,催促蒋茹茵赶紧喂他。
  一勺一勺,不用咀嚼的蛋羹他吃的很快,蒋茹茵刚喂好,这边舀起一勺吹着呢,那边他就已经张口催了,小碗吃的很快,湛哥儿还意犹未尽,伸着脖子往碗里看,一看没了,又往放盘子的桌子上看,也没了,湛哥儿爬到了蒋茹茵身边,打了个哈欠,惺忪的看着她,想睡了。
  让养娘抱着他去睡觉,青冬拎着食盒进来了,这一上午,蒋茹茵都没停过。
  刚吃过午饭,蒋茹茵准备睡一会,景仁宫内来人通报了,说是皇后请她过去一趟。
  蒋茹茵换过一身衣服过去,等到了景仁宫,德妃和淑妃都在,坐了下来,皇后直接和她们说起了这今年宫中举办的赛马活动。
  “今年的时间长一点,还有狩猎,只是这些天五皇子的身体一直不好,风吹身上起了疹子,四公主也受了风寒,昨夜还发了热,两个孩子闹心的,宫中事务多,本宫也忙的脱不开身,这赛马的事,该安排的本宫已经安排妥当了,如今交由贵妃主理,德妃和淑妃从旁协助着,你们看如何?”


☆、152。又一场好戏
  皇后宫务繁忙;蒋茹茵几个本来就要替她分忧;更何况是亲口提出来了;难道贵妃和德妃淑妃的头衔是挂着给人看的么。
  蒋茹茵接过宫女递来的册子,几个人翻了一下;确实该准备的东西也多已经准备妥当了;皇后这边要负责的主要是宫中的,妃嫔皇子公主有参加的;那都在皇后这安排,其余宫外世家等有参加的;都有礼部那统一安排;所以事情也不多,琐碎了点。
  “五皇子开春以来身子就不利爽;若是月底还不好,这赛马本宫就不过去看了,你们几个去瞧瞧。”皇后看着她们继而说道。
  从景仁宫里出来,蒋茹茵看着她们两个,“要不去我那坐会,商量下这事。”
  德妃点点头,“也好。”
  三个人到了昭阳宫里,许妈妈下去备茶了,淑妃在那翻着还没看完的册子,德妃把那册子往那桌子上一放,有些无奈,“我还想找个借口不去的,谁料让皇后先给把话说了。”
  蒋茹茵笑了,“皇后既然交给我们了,也不会落什么话柄,我看该安排的也都妥当,跟进一下,其余的还有礼部那操办呢。”
  德妃这才拿起册子看,从上看下来,哼了一声,“皇家狩猎,妃嫔凑什么热闹。”册子上写着的是马术比赛参加的人和狩猎赛参加的人,狩猎那边上头竟然还有几个妃嫔的名字,在德妃看来,这风头要出的,不就是闲的慌。
  蒋茹茵大概的扫了一眼,“淑妃,马术和狩猎赛中,最重要的是这些马是否合格,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这马房的情况,我看要重新安排。”早年还是侧妃的时候,不就吃过这亏,只不过当时被害的是她,没出什么事。这一回被害的要成了别人,追究起来,她们几个不连带着要加上个职责不到位的罪么。
  淑妃点点头,三个人把事儿分了分,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三月十二这天,天气晴朗,临安城郊外的狩猎场里,蒋茹茵她们到的时候已经是人声鼎沸,狩猎那和马术那是隔开来的,皇后和她当初说的一样,五皇子生病了需要照料,头几天她都不过来了。
  搭起来的棚子那,除了最高位置留给皇上和皇后的,蒋茹茵坐的最高,依次下来是德妃和淑妃的位子,其余的妃嫔坐下来,人数并不多。
  旁侧就是公主们的位子,再过去一个一个的棚子里,都是安排给世家小姐们的,另一侧那才是皇子和世家少爷们的。
  狩猎在后两天,所以前两天的人还不算是最多。
  和往年一样,其实马术的比赛都是一样,这也是德妃不想来的原因,就是坐在这看着,头一两回看着有趣,这么多年看下来了,怎么还能生出有趣的心来。
  倒是去年新入宫的几个贵人对这有兴趣,妃嫔参加的也有十来个,蒋茹茵翻看着写着顺序的册子,很快的,坐在她们下面几个贵人换好衣服准备过去了。
  年纪轻的穿上骑马装,这自然是显得精气神,几个人轮番上场,马术那比的好不热闹。
  没多久,冯盎匆匆过来了,在蒋茹茵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蒋茹茵的视线看向正在等候上场的几个人,眼底一抹冷意,吩咐了几句,冯盎随即离开了。
  过了一会,这一组的比完了,下一组的六个人等着马夫牵马过来。
  冯盎再度回到了蒋茹茵身旁,福低身子回报,“娘娘,人已经绑住了。”
  蒋茹茵点点头,视线坐在正上马的那几个妃子,在连嫔身上多看了一眼,“那且看着罢。”
  哨声一响,六匹马同时出发朝前跑去了,一开始就落了下风的连嫔抓着手中的缰绳,一脸的紧张,眼看着不远处拐弯跑道外的草垛越来越近了,连嫔抓着缰绳的手中渐渐发汗,连着呼吸也重了起来,她瞪大着眼睛盯着那草垛子,等待着即将到来马匹摔倒,把自己甩出去到那大片的草垛子中。
  可直到弯道跑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