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帝偏要宠她宠她-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七姑娘细声细语道:“五姐姐,你要是没跟二伯娘住在一块,早上得起得更早才行,不然就赶不上给伯娘请安了。”
  薛静婉一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忙摆摆手道:“那还是算了吧,跟娘住一块也挺好的。”
  薛静姝含笑注视她们。
  七姑娘又说:“三姐姐,谢谢你送我的礼物,我很喜欢。”
  六姑娘跟着小声道:“我也是。”
  薛静姝轻声笑道:“你们喜欢就好,我这院里冷清,你们平日里没事,就过来坐坐。”
  “好呀,”薛静婉道:“三姐姐这里隐蔽,又没有大人,不用担心挨批评,可以好好玩玩了!四姐,你说是不是?”
  四姑娘自坐下来便没怎么说话,薛静姝能感觉到她时不时打量自己的视线,只当没发觉。
  眼下被薛静婉提起,四姑娘才道:“没什么好玩的。”
  薛静婉撇撇嘴,“四姐真没意思,天天就躲在屋里弹琴作诗,人都要憋坏了。”
  四姑娘艳丽的脸蛋微微一沉,道:“像你整天顾着玩,就有意思了?”
  薛静婉还未还嘴,七姑娘忙道:“四姐姐不要生气,我看五姐姐不是这个意思,她就是说着玩儿呢,五姐姐,你说是不是?”
  薛静婉撇开头,轻轻哼了一声。
  四姑娘抿着嘴站起来往外走,“我先回去了。”
  七姑娘左右看看,冲薛静姝解释道:“三姐姐,四姐姐她这两天心情不好……”
  薛静姝点点头,道:“我知道,不要紧。”
  薛静婉见自己惹得场面不好看,有点不好意思了,“三姐,我不是故意的,谁知道她会突然生气,吃了炮仗一样。”
  “没关系,四妹妹心情不好,就让她一个人人静一静,或许明日就好转了。”
  “不一定呢!”薛静婉似被这话触动,嘟嘟囔囔起来,“她不就仗着自己长得好,有人喜欢嘛,就把眼睛放到头顶上去了,哼,亏她还老说自己读了很多书,自以为是个才女,连人外有人的道理都不懂,我看她准是看三姐比她漂亮,所以才不高兴耍脸色!”
  “五姐姐,你别说了。”七姑娘忙偷偷拽她的衣袖,一边往院外看,生怕四姑娘没走远,听了这话又要冲回来。
  薛静婉吐吐舌头,“我才不怕她!”
  薛静姝道:“你也别说了,让母亲知道,定要说你。”
  薛静婉听了,这才收敛几分。
  之后几日,几位小姑娘便时常结伴来找薛静姝,只四姑娘没怎么来。
  转眼到了腊月初八,这日早晨,吃过腊八粥,因没旁的人来拜访,薛静姝靠在软榻上看书,柳儿则趴在桌子上算账——她真的做了个账本,每天都要对着箱子里的财物清算几遍,虽算来算去还是那些东西,仍然乐此不彼。
  今日例行算完,她又把从山上带来的行李扒了扒,道:“小姐,咱们带下山的香料快用完了。”
  薛静姝放下书册,“本就带得不多,明日再配一点吧。”
  “可是那些原料府里都找不到。”
  薛静姝配的香,用料都是她们两人去山上采的。
  薛静姝道:“没事,都是些寻常的东西,一会儿我写个单子,请芸香托人去药铺买就是了。”
  “现在只能这样了。”柳儿点点头,好在那些东西便宜,不然她就心疼死了。
  两人正说着,芸香忽然气喘吁吁跑进来,“三姑娘,快……宫里的公公又来了,老太君让您去前头接旨呢。”
  薛静姝立刻起身,柳儿跟芸香麻利地替她收拾整齐,围上披风,往前院去。
  薛静姝心里猜测是不是太皇太后要让她进宫说说话,没想到到了前边,发现来的却是皇帝身边的徳禄公公。
  家里其他人也赶过来,周老太君命人备案设香。
  德公公道:“陛下只让奴婢传个话,老太君不必如此大张旗鼓。”
  周老太君仍恭敬道:“不知何事动劳公公?”
  德禄摆摆手,身后一名小内侍捧着个八宝食盒呈上来。
  “今日腊八,御膳房昨晚就用小火煨着,足足熬了一晚上,才熬出一锅粥来。陛下吃了觉得不错,命奴婢给薛姑娘送来。”


第6章 赠香
  薛府里的人一时没反应过来,陛下让身边得势的大太监特地跑一趟,竟只是为了送一碗粥?
  薛静姝回过神,忙谢了恩。
  德公公道:“太皇太后这两日时常念起薛姑娘呢,今日奴婢出宫,她老人家就说了,若姑娘得空,便请您随奴婢一同入宫,陪她说说话。”
  周老太君听了,忙道:“让太皇太后久侯了,三娘,你快去收拾一番,随公公入宫吧。”
  “是,请公公稍等片刻。”薛静姝匆匆领着柳儿回院换衣装扮。
  柳儿麻利地给她梳好头,将妆盒里的首饰捧出来,问她:“小姐,你看戴那个合适?”
  薛静姝看了看,当日太皇太后赏的头面中,有一支金镶红宝石的红梅流苏钗,与现在的时节正好相称,便拿了出来,“就这个吧。”
  柳儿小心给她戴上,又问:“这套首饰是一整套的,其他的要不要也戴起来?”
  薛静姝摇摇头,“太隆重了,戴这一个就好。”
  柳儿退开一步左右看看,自言自语道:“还差一点儿。”
  她又在盒子里翻找,找出一对小巧的紫阳花耳坠,帮她戴好后又看了看,方才满意。
  薛静姝起身抚平衣服上的褶皱,“祖母定还是让慧香与我一起进宫,你在家里安心等我,若觉得无聊想要出府,记得和芸香说一声,让她找个人陪你。”
  柳儿应下,“知道了,小姐你放心吧,我不会乱跑。”
  薛静姝道:“等我回来,给你带玫瑰卷。”
  柳儿忙点头,“还要焦糖白玉酥!”
  薛静姝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小心把牙齿吃坏了。”
  慧香已经到了院外,两人便不再说笑,柳儿又给薛静姝检查了一遍,才放她出门。
  半路上遇见闻讯赶来的薛静婉,绕在静姝旁边跟左跟右,好奇道:“三姐,我听说皇上特地给你送了腊八粥是不是?”
  “好好走路,别摔倒了。”薛静姝将她拉到身边,“你今日不是要上早课?”
  她妹妹也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这段日子秦氏请了绣娘来教她,希望她到时候好歹能自己绣一方鸳鸯枕。
  薛静婉吐吐舌头,“师傅更衣去了,我出来看看就回去。哎呀三姐你还没回答我呢,宫里的腊八粥跟咱们喝的一样吗?”
  薛静姝道:“我还没喝呢,哪里知道,大约也是白米、红豆、枣泥等物熬成的吧。”
  薛静婉大失所望,“咦?那跟府里的差不多呀,怎么皇上还要特地送来?我听大家都在谈论,以为会很好吃呢。”
  她在后边上课,听到丫头们三五成群谈得起劲,说陛下特地让最得力的公公给三姑娘送了粥,是莫大的恩宠,听得她心里痒痒,趁师傅没注意寻了个空隙溜出来,正准备见识见识呢,没想到那粥似乎一点也不稀奇。
  薛静姝没理会她的话,眼看快到正厅,道:“娘就在厅里,你要跟我一起进去?”
  薛静婉赶紧停下步子,摆摆手讨好笑道:“三姐你去吧,我这就回去上课了。”
  薛静姝摇摇头,带着慧香一同进去。
  薛静婉嘟了嘟嘴,有气无力地往回走,没走多远,看见四姑娘薛静媛正站在不远处往这边看,她立刻凑过去,炫耀道:“皇上特地让人给三姐送了粥呢!”
  四姑娘冷冷道:“不过一碗粥而已。”
  薛静婉不服气,“那可是皇上亲自赏的,宫里御膳房端出来的,整个都城就三姐姐有,皇上肯定很喜欢三姐姐!”
  “喜欢又怎么样?皇上是大衍的皇上,不是谁一个人的。”
  薛静婉气哼哼道:“不是谁一个人的,也不会是你的!我看你就是嫉妒三姐姐,她长得比你漂亮,所以皇上喜欢她,你看皇上会不会给你送粥?哼!”
  “你——”四姑娘俏脸紧绷,面色阴沉,瞪了薛静婉一眼,扭头走了。
  薛静婉冲她的背影做了个鬼脸。
  另一头,薛静姝跟着德公公出府,坐上进宫的轿子,上轿前,她轻声道:“公公,小女斗胆请问,今天让您送粥,是皇上的意思,还是太皇太后的意思?”
  “这……”德公公看她一眼,躬着身道:“今晨陛下与太皇太后共进腊八粥……但让奴婢给姑娘送粥,确实是陛下亲口所说。”
  “多谢公公相告。”薛静姝点点头,这么一来,她就清楚了。看来给她送粥,是太皇太后的意思,不过借了陛下的手,请德公公跑一趟而已。
  方才她就觉得奇怪,以那天初见皇上的反应,分明对太皇太后的安排不甚乐意,怎么今天会突然这么张扬地给她送一碗粥?若这是太皇太后示意,那便说得通了,毕竟她老人家,一门心思地想要撮合她与皇上。
  仍是进了长乐宫,巧嬷嬷直接将她带至偏殿,里头设了个小佛堂,太皇太后正跪在佛像前。
  见她进来,太皇太后也不避讳,扶着宫人的手起身,“姝儿来得正好,我年纪大了,跪不动了,你来帮我把这卷佛经念完吧。”
  “是。”薛静姝见了礼,让宫女引着跪在蒲团上。
  她在庵堂住了十年,虽不曾受戒,平日里也随着师傅念经礼佛,算得上半个俗家弟子,对佛经自然是熟悉的。
  太皇太后见她心意虔诚,更是满意地点了点头,放心地让宫人扶着去了正殿。
  “阿巧,你让人去崇德殿看看,陛下今日政务多不多,说我这里炖了鱼翅蟹羹,请他过来一同用午膳。”
  “是。”巧嬷嬷退出殿外,点了个机灵的内侍跑腿。
  约摸半个时辰后,薛静姝念完佛经,跟着宫女进入正殿。
  太皇太后靠在软榻上,宫人正给她捶腿,见她进来,关切道:“累不累?也让她们给你按一按。”
  薛静姝轻轻摇头,“不累,多谢太皇太后关心。”
  太皇太后吁了口气,笑道:“年轻人身体就是好,我年轻那会儿,能一口气从山脚爬到山顶,再拜上一天的佛,也不觉得辛苦,现在不行咯,老啦。”
  薛静姝道:“太皇太后身体好着呢,必定能长命百岁。”
  “我可不敢指望,”太皇太后笑着摆摆手,“多活几年都是赚来的,我呀,现在就指望皇上赶紧生个重孙子,趁我还抱得动,能再逗他玩两年呢。”
  这话薛静姝不好回,只微微低了头。
  太皇太后含笑注视着她,见到她头上的红宝石梅花钗,眯眼仔细看了看,赞道:“我就知道,这钗子只有你衬得上。好孩子,虽说咱们素净有素净的看头,可你年纪轻轻的,还是要多打扮打扮,不然等到了我这把年纪,再花红柳绿地装扮起来,就要让人笑话咯。”
  “太皇太后教导的是,静姝谨记在心。”薛静姝轻轻点头。
  方才去崇德殿传话的小内侍躬身进来,“回太皇太后,陛下正与大臣们议事,德公公让奴才回话,陛下中午便不来用膳了。”
  “哦?”太皇太后看了薛静姝一眼。
  薛静姝只低头看着脚下的地毯。
  太皇太后便道:“罢了,他不来也好,咱们自己吃,还自在些。”
  吃过午膳,太皇太后兴致起来,又让薛静姝陪着去御花园走走。
  入冬后连下几场大雪,直到这两日才开始放晴,阳光洒在身上,带来久违的暖意。
  太皇太后到底体虚,走了一段精力就有些跟不上,宫人们赶紧将园中暖阁布置好,让她进去歇脚。
  暖阁外邻着一小片梅园,清风一吹,阵阵幽香飘来。
  巧嬷嬷从小窗处探头看了看,感叹道:“今年虽冷,可这梅花开得比往年还好呢。”
  太皇太后道:“要不文人们怎么会说梅花傲骨?这花儿啊,偏就是天越冷它越开,哪一年不下雪,指不定它还不乐意开了。”
  “呦,”巧嬷嬷乐道:“它还挺有气性。”
  太皇太后笑着看向薛静姝,道:“这几年宫里人少,没人走动,御花园的花草也许久没增添了,一到冬天就只剩几株梅花能看,显得冷冷清清的。你往年在山上,可知冬天还要什么花儿开得好的?”
  薛静姝想了想,道:“山上没有什么珍贵花草,冬日里,唯有几株山坳里寻来的墨兰和庭前一株山茶花开得不错。”
  太皇太后点点头,对身后内侍道:“都记下了?去和内管领处知会一声,让他们从别处移些兰花山茶花过来。”
  那内侍得了懿旨,即刻便退下。
  又说了一会儿话,巧嬷嬷忽然悄悄对太皇太后做了个手势。
  太皇太后心领神悟,掩口打了个哈欠,道:“老啦,吃了就犯困,阿巧,扶我回去休息。”
  薛静姝也要起身,太皇太后压着她的肩膀不让起来,道:“难得今日天好,不冻手,姝儿,你在这里帮我抄一卷佛经吧。”
  让她在花园里抄佛经,这要求着实奇怪,薛静姝晓得太皇太后必定有别的打算,且十有八、九与皇帝有关,她心里觉得无奈,却也不得不应下。
  恭送她老人家离开,宫人将桌上的茶点撤下,摆上笔墨纸砚。
  薛静姝净了手,又将随身携带的小香包解下,让宫人用里头的香料焚香。
  等香味散开,她长长吸了口气,又缓缓吐出,摈除杂念,一心一意抄写经卷。
  熟悉的香味漫在鼻间,熟悉的经文在笔下一个个写出来,她仿佛回到在山上的日子,心中的烦恼慢慢消散,这几日的稍显浮躁的心绪也逐渐平复,下笔越来越流畅,越来越投入。
  等将这卷经书全部抄完,她才发觉手腕酸疼得紧,搁下笔揉了揉,一面仔细端详成果,一面顺口道:“柳儿,你来看——”
  说到一半,她便回过神来,摇头轻轻笑了笑,转头欲唤宫人将经卷收起来,却见身旁空无一人,伺候的人不知何时已经退了出去,而皇帝竟坐在桌子对面,以手撑额,双眼紧闭,似乎睡着了。
  薛静姝立刻禁了声,屏息将经卷放下,轻手轻脚往外走,准备退出去。
  不想刚经过皇帝身边,就见他徐徐睁开眼,眼中一片清明。
  薛静姝脚下一顿,只得又收回来,规规矩矩见礼。
  皇帝摆摆手,让她起来,伸手拿过她刚刚抄好的经文,看了两眼,问:“你信佛?”
  薛静姝垂眸道:“是,臣女曾在庵堂度过十年。”
  “坐,”皇帝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为何去庵堂?”
  薛静姝轻声道:“臣女幼时身子较常人孱弱,有位方士来到府上,与祖父说需将臣女送去佛堂静养,方能顺利长成。”
  皇帝点点头,不置可否,又问:“焚的是什么香?”
  薛静姝愣了一下,才知他问的是什么,“不是正经的香料,只是我照着古书上的方子,自己又改了几样,配着玩儿的。”
  “不错。”皇帝道。
  薛静姝有些摸不准他的意思,只好斟酌着说:“之前配的快用完了,只剩香包里这一点,臣女打算这几日得空再配一剂。”
  皇帝将香包拿过去,从里头取出一颗香粒,放在鼻下嗅了嗅,与一般香料浓郁厚重的味道不同,这小小一颗香粒,其貌不扬,其味却清新如草木,闻久了能使人心绪平和,安神凝气。
  皇帝道:“用什么做的?”
  “有柏树叶、小香叶、牡荆子………”
  薛静姝报了十几种草木名称,都是寻常山野里常见的,原本古书上的配方,有两样名贵的药材,她和柳儿翻遍了整座山也找不到,又没有足够的银子去买,只好想法设法用别的材料代替,却不想做出来的熏香别有一番特色。
  这种香料如今成了她和柳儿的最爱,时常装在香包里随身带着,也幸好有了这个习惯,不然两人这次匆忙下山,可能连这点香料都没得用。
  皇帝将香包塞进怀里,道:“多配些。”
  薛静姝看着他一脸坦然地昧了自己的东西,张张嘴,“……是。”
  不久后薛静姝出宫,皇帝招来德禄,“你去查查,十年前薛家为何将她送去城外。”
  “奴婢遵旨。”


第7章 凤命
  薛静姝仍坐着轿子出宫,她记得对柳儿的承诺,半路上让轿子停下,去百味居里买了一包焦糖白玉酥,想想几个小姑娘常来她院里,就又挑了金桔糖、玫瑰露等几样小巧精致的糖果备着。
  回到府里,她先去见过周老太君,将今日宫内发生的事大致说了,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反正她不说,到时候慧香必定也会一清二楚地回秉。
  周老太君听后,心中越发肯定,太皇太后对她这孙女十分满意,想来立后的圣旨,不必多久就会颁下。
  老太君心内颇为复杂,大衍朝上下,暗里将薛家称作皇后娘家,皆因薛家连着几代都有女子入宫为后,到了薛老太爷这辈,进宫的更是他的嫡亲姐姐,薛家因着这裙带关系,得以延续近百年繁盛不衰。
  十三年前,有个游方术士来到府上,批定她的孙女中,有两人皆具凤命,但只有一人将来能母仪天下,当时见过那术士的,一个是大房长女,一个是二房长女。
  这件事只有当初在场的几人知晓,薛老太爷更是下了命令,所有人不许外传。
  两年后,当朝太子上门求娶大姑娘,于是大房长女便成了太子妃。若不出意外,太子登基后,太子妃便是后宫之主了。
  所有事情仿佛都合乎当初那术士所言,只是那句只有一人能母仪天下的话,到底在大姑娘心里留下芥蒂。
  她很快给娘家施压,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不想节外生枝。
  薛老太爷权衡之后,以体弱需要静养为由,将二房长女送至城外庵堂。
  原以为此事就此尘埃路定,哪里料到太子竟会倒台,坐了皇位的,是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六皇子。
  当时薛老太爷不是没有动过心思,想将三孙女接回来送进宫去,只是见陛下对立后之事十分排斥,所有提及的大臣都遭了秧,他才将心里的打算放下。
  却不知太皇太后从何处得知那方士的批命,又说服皇帝,指名道姓要让二房长女入宫。
  周老太君心里感叹,冥冥之中都有定数,如今这一切,竟与当初方士所言分毫不差。
  她看着面前淡然沉静的孙女,心里又是一叹,当初薛府放弃了她,以后想要靠她维系富贵荣华,恐怕要有一番代价了。
  周老太君心中转过许多念头,面上笑得越发和蔼,“三娘,依祖母看,太皇太后确实喜欢你,或许之后要经常招你入宫陪侍,我打算请个宫里出来的姑姑,教你宫中的规矩,省得到时候出了差错,你看如何?”
  到了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薛家三姑娘,日后就是要做皇后的,只是圣旨还没下,于是大家也只好揣着明白装糊涂。
  薛静姝点点头,道:“静姝谢过祖母,让祖母费心了。”
  “哎,好孩子,你也累了,快回去好好歇着吧,一会儿我让人跟你母亲说一声,明早你就别来请安了。”
  “多谢祖母爱惜,孙女告退。”薛静姝并不推辞,福了一礼,转身退下。
  回到迎春院,她发现五六七三个小姑娘都在这儿。
  她拿出自己带回来的糕点糖果,笑道:“你们几个莫不是嗅到了香味,特地来我这儿等吃的?”
  六姑娘小声道:“五姐姐说要来听好戏。”
  六姑娘的娘亲琴姨娘只生了一个女儿,娘家又没有助力,因此在薛府便没什么地位,连带着六姑娘也不被看重。
  小姑娘敏感得很,平日安安分分不敢惹事,害羞又胆小,一开始根本不敢和薛静姝讲话,这几日熟悉了,才稍微放开了些。
  薛静婉听她一句话就把自己买了,顿时瞪着眼道:“好呀,你这么不讲义气,我以后不跟你玩了!”
  六姑娘立刻就急了,小脸涨得通红,泪眼汪汪看着薛静婉,既怕她生气,又不敢解释,看着可怜极了。
  薛静姝轻轻怕怕她,又弹了薛静婉一下,道:“什么义气不义气,你从哪里学来这种话?”
  薛静婉立时禁声,圆圆的眼珠子滴溜溜转着,不知在想什么借口。
  薛静姝又弹了她一下,“乱说话也就罢了,还敢吓唬妹妹,真是本事了。”
  薛静婉赶紧捂着脑门讨扰道:“三姐我错了,别再弹了,再弹就傻啦。”
  七姑娘道:“五姐姐,没事的,不会更傻的。”
  薛静婉愣了一下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当场目瞪口呆,直嚷道:“七妹妹你怎么这会坏!你的嘴巴比四姐还坏!”
  薛静姝失笑摇头,这傻姑娘,还说别人嘴巴坏,自己一句话得罪了两个人却不自知。
  “好了,再说下去天就黑了。”她让芸香拿了个食盒,将糕点装进去,又把柳儿拉过来一起坐下,“马上就用晚膳了,每个人只能吃一点。”
  几个小姑娘连连点头,眼巴巴地看着她手上的动作。
  薛静姝见几人神情,竟是如出一辙的馋,令人哭笑不得。
  有了吃的,还是堵不住薛静婉的嘴,她用舌头把嘴里小小的金桔糖拨来拨去,满脸好奇道:“三姐,皇上宣你入宫做什么呢?”
  薛静姝看她一眼,道:“是太皇太后宣我。”
  “对呀对呀,”薛静婉点点头,“可那不是一样的嘛,你进了宫,就能见到皇上了呀。三姐,皇上长什么样子呢?”
  薛静姝道:“当然是跟我们一样,两只眼睛一张嘴。”
  “可是眼睛跟嘴每个人也有不同啊,就像三姐你长得这么漂亮,我们就普普通通的,皇上的长相,肯定也跟普通人不一样,三姐,你就说说嘛。”
  桌上另外几个小姑娘也撑着下巴,一副等她说故事的模样。
  薛静姝无法,只得道:“谁敢盯着皇上看?我只略略瞧了两眼,陛下确实比常人威严些。”
  “哇……”薛静婉夸张地感叹一声,一脸向往,“那他是不是比大哥哥还俊?”
  她口中的大哥哥,是薛府大少爷,大老爷的姨娘所出,因长相肖其貌美的娘,又在军中效力,被锤炼得越发丰神俊朗,是府中小丫头们谈论最多的对象。
  “你呀,”薛静姝道,“我这么久没见大哥,不知他现在长成什么模样,如何比较?倒是你,整日里不关心正事,反倒好奇男子俊不俊,你说,我若告诉母亲,她会不会由着你胡来?”
  “别别别,三姐姐,好姐姐,我不问了,你别和娘说,她会唠叨死我的。”薛静婉忙求饶。
  薛静姝摇摇头,“知道怕就收敛些。好啦,时候不早了,你们都回去吧,这些东西若想吃,自己带走。”
  几个小姑娘见她下了逐客令,乖乖站起来。
  临走前,薛静婉笑嘻嘻地用帕子包了一小包糖。另外两个姑娘见了,也大着胆子来装,只是脸皮没薛静婉厚,不好意思多拿。
  送走她们,薛静姝轻轻叹了口气。
  柳儿一面收拾桌上的东西,一面看她神色,道:“小姐,晚膳还有一小会儿,您要不要睡一下?”
  薛静姝摇摇头,“现在睡了,晚上睡不好。”
  柳儿看看她,突然咦了一声,“小姐,你的香包呢?”
  薛静姝下意识往腰上摸,却摸了空。
  柳儿碎碎念叨,“是不是丢了?咱们带来的香料只剩那一点了,就算现在配,也得好几天之后才能用……不行,我马上列个条子,请芸香姐姐帮忙买。”
  “是让皇上拿去了。”薛静姝没瞒她。
  “咦?皇上也喜欢咱们的香?”
  薛静姝道:“看起来是这样,陛下让我多配些。”
  “那咱们就多做点,”柳儿拍着掌道:“皇上那么大方,咱们也不能小气,他赐的东西,一颗珠子就够买多少香了!”
  薛静姝微微颔首,“你就让芸香多买些吧。”
  柳儿收拾好东西,见她坐在窗边看着外头出神,便靠过来倚着她,两人都没做声,许久后她才轻声问道:“小姐,皇上他好吗?”
  薛静姝神色微动,缓缓道:“陛下和太皇太后都是胸襟博大之人,也极好相处。”
  柳儿没说话,轻轻抚了抚她的肩。
  薛静姝握住她的手,道:“柳儿,你别担心,宫中比府里清净,若真入了宫,日子跟咱们在山上也没什么差别。”
  柳儿点点头,“我不怕,反正小姐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薛静姝笑了笑。
  周老太君动作极快,第二日便有一个姑姑来教导薛静姝规矩。
  李姑姑看着极为严厉,大约是周老太君对她说过什么,她对薛静姝还算客气,可跟着一起学的柳儿便没那么好运了,被她折腾得苦兮兮的。
  薛静姝有些心疼,夜里给她膝上擦药时便道:“柳儿,明日你别跟我一起学了,等我学会再来教你。”
  柳儿疼得泪花直冒,却不同意,“不行,我如果半途退缩,就给她看扁了。”她鼓了鼓脸颊,接着道:“我不能让她看笑话!”
  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和小姐日后身份不同,学的规矩自然也不同,那个老姑姑折腾得她都受不了,小姐孱弱的身子,怎么受得住下人的规矩?
  薛静姝又是心疼又是好笑,“想不到咱们柳儿还挺有骨气。”
  “那当然。”柳儿仰着脖子得意道,只不过下一刻,就因身上的酸疼皱巴巴了一张小脸,她吸吸鼻子,握拳愤愤道:“小姐,你以后封我做宫里最大的女官,我要让那个老姑姑天天给我行礼!”
  薛静姝失笑,“好好好,都依你。”
  这日下午,因李姑姑告假,让两人能够偷得半日悠闲。
  柳儿翻看着让芸香买回来的熏香材料,摇头道:“小姐,芸香姐托的那人,大约不太懂药材,有几样东西买错了,我想自己去街上买。”
  薛静姝看了看,有几种药材确实出入较大,“不如让那人再跑一趟?”
  柳儿道:“他既然不认识,再跑一趟也没有,我们手上又没有样本给他比对,还是我自己去吧。”
  薛静姝微微皱眉,“我让芸香和你一起去。”
  “好,”柳儿知道她不放心,又道:“以前在山上,我还跟静慈师姐进过城呢,眼下我们就在城里,比那时还方便,小姐你就别担心了。”
  薛静姝点了点头,“那你们速去速回,别在外面耽搁。”
  说完她又把芸香喊来嘱咐一番,让她照看着柳儿些,这才放两人离去。
  午后,薛静姝独自坐在院内,拿了本书打发时间。
  院子外传来一点动静,她偏头一看,就见薛静婉从门外探进一颗头来,做贼一样左右张望,小声道:“三姐姐,李姑姑在吗?”
  薛静姝道:“快进来,扒在那里像什么,姑姑不在。”
  薛静婉拍拍胸口,踮着脚尖走进来,身后跟着两条小尾巴,两个小姑娘也满脸余悸,不住往屋内张望,生怕李姑姑突然冒出来。
  薛静姝看得好笑,这几个小姑娘前两日来寻她,却正好撞在李姑姑手上,被压着学了一个时辰规矩,自那后好几天不敢上门,今天恐怕是听说李姑姑不在,才敢过来。
  几人见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