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嫁人就嫁羽林郎-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听说清薇来访,周徽这一惊非同小可。只因他跟清薇的联系一向都很隐秘,通过旁人联络不说,还连消息都必须用暗语写成。这也没办法,谁叫他们迄今为止仅有的几次合作,居然都是欺君的大罪呢?泄露出去半点,那就是吵架灭族的罪过!
所以清薇怎么会自己跑过来?
虽然心中惊疑不定,但他也没有把客人拒之门外。毕竟清薇一向很有分寸,既然正大光明的登门,想来也是有充足的理由。既然如此,他自然也要表现得坦荡才可。
两人见了面,寒暄数语,清薇便直接道明自己的来意,她是来借书的。
不但要借那本记载着陨星之事的书籍,同时还向借阅钦天监内部的一些资料。也正是因为兹事体大,所以清薇没有派人过来说一声,而是亲自前来。
周徽虽然不知道她要这些是做什么,但他隐隐猜到肯定是了不得的大事,眼睛一转,就有了主意,“这些书籍都是我钦天监秘藏,从不示人。夫人要看,按理我不该拒绝,只是那本书也就罢了,其他的资料我却是做不了主。还需禀奏陛下,听候圣意。”
“这是自然。”清薇笑道,“其实这些东西我也不懂,术业有专攻,到时候恐怕还要请周大人出力。”
周徽见清薇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并且干脆的答应自己加入,这才满意的道,“应该的应该的。却不知究竟是何事,我也好早做准备。”
清薇也不隐瞒,直接问道,“钦天监可能推测天象?”
这是钦天监的拿手好戏,但周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夫人所指的天象是……?”若是大的天象,或许还能观测出来。若只是几日之内有雨这等“天象”,他就无能为力了。
“譬如陨星、日食、月食之类。”清薇道。
第83章 推算天象
原本不知道有孕的时候; 清薇的身体状况是非常正常的,半点反应都没有,以至于听到太医的诊断结果时; 她还有些不敢置信。但好在太医说没什么问题; 而且清薇自己想了想,没有反应; 更方便她做事。
哪知道,从周徽家出来之后; 上马车才走了没多久; 清薇便觉得想吐。
她本来以为是因为马车颠簸的缘故; 结果从这时候开始,她简直有些一发不可收拾,所有的孕期反应都出现了。
赵瑾之本来已经松口让清薇出门了; 哪知道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就一脸煞白,浑身无力,顿时被吓住; 连忙让人去请太医。结果太医一看,说只是正常的妊娠反应,过段时间自然就好了。
“你吓死我了。”等送走了太医; 赵瑾之走回房间里,在清薇身边坐下,僵硬的手脚放松下来,竟然也有些乏力; 二月的天气里出了一身的冷汗。他把清薇搂进怀里,叹气。
见他这样的反应,清薇心里也有些惭愧,“是我的错,原以为没有反应,应该不碍事。早知如此,该更当心些。”
她服了软,赵瑾之反倒不忍苛责了。抬手抚了抚她的脸,又凑过去亲了亲,这才道,“脸都白了,先歇会儿吧。外头的事情别操心,我来安排。有要见的人,要办的事,让他们到家里来便是。”
“好。”清薇点头。
赵瑾之便扶她道内室躺着,替她掖好被子,这才出来。
其实本来想着以后都不让清薇出门了,但转念一想,自己恐怕是约束不住她的。于是只好改成不管清薇去哪里,自己都必须要跟着。但是能不出门,最好还是不要出门。
好在清薇的事情是不瞒着他的,所以赵瑾之安排起来也是井井有条。他先派人去将赵训接了过来,连行李都带了来,打算让他在这边多住一阵子。
老爷子原本还满心狐疑,不知道为什么要请他过来,等得知清薇有孕,顿时大喜。虽说他现在已经有了重孙子,但是孩子们都不亲近他,甚至有些怕他,老爷子要摆出长辈威严的模样,也就不好意思开口去逗了。不过赵瑾之和清薇的孩子,肯定是不会怕他的。
等见到清薇时,他先看了一下脸色,觉得应该不错,这才往小腹处扫了一眼,笑眯眯的道,“好好好,给我生个重孙子玩儿。”
清薇睡了一觉,脸色已经恢复了红润,只是还是不大有精神,靠在软枕上没有反驳,只笑着看了赵瑾之一眼。赵瑾之便板着脸道,“怕是要让祖父失望了,清薇这一胎我们倒想要个女儿。小姑娘家太娇了,倒不适合陪伴祖父。”
赵训便道,“重孙女更好,懂事贴心!”
赵瑾之瞪着他,咳嗽了一声,赵训视而不见,转头对清薇道,“你先放心养着,有什么事情,我老头子先顶着便是。保证办得漂漂亮亮,不会耽误了你的事。”
“有祖父在,我自然是放心的。”清薇道,“只是怕劳累了您,让我们做晚辈的心里不安。”
“跟我说什么客气话?”赵训脸上带着笑,语气却不由分说。
清薇原本还想着他来了,自己能够从旁协助,但看老爷子这个意思,是彻底不打算让自己插手了,于是不由转头去看赵瑾之。哪知赵瑾之只是装傻,半点没有替自己开口的意思。清薇念头一转,也就明白了,这爷孙俩说不定早就商量好了,这是故意的。
知道他们是担心自己,但清薇还是不免心生燥意。她知道这是因为怀孕的缘故,情绪远比平时难以控制,只能竭力按捺住,笑着将自己手里的资料都移交给赵训。
听完她的分析,赵训亦为之叹服。
原来清薇因为万星观最擅长的是星象之事,之前忽然灵光一闪,意识到这种本领只要运用得好,杀伤力绝对是非常强大的。纵观历史,每次出现奇特的天象,总会伴随着各种流言附会。有些没有掀起什么大风浪,有些却在整个历史进程之中,都影响深远。
她虽然不知道福王那边究竟是不是这个打算,但先准备起来,总不会有错。
所以清薇将周徽也拉进了这件事里。万星观的能耐如何她不清楚,但相信集合整个钦天监的能力,总不会比万星观差。所以接下来,就是要根据钦天监历年来留下的资料,开始推算星象。
这件事肯定只能在钦天监进行,赵训接手之后,根本不给清薇接触的机会,但清薇岂会那么容易妥协?
事情的根源还在赵瑾之身上,所以她在赵训面前还是言笑晏晏,只给赵瑾之施加压力,没几日赵瑾之就扛不住了。只能松口。
其实推算天象,说起来复杂,但是手里有了足够多的资料之后,便只剩下从中找出规律,然后计算了。这方面不管赵训还是清薇,都是强项。周徽本人的造诣更是极高,三人商量着来,进展倒也不慢。不过饶是如此,也花费了数月时间,这才有了结论。
当推算的结果出来时,清薇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因为所有天象之中,只有日食发生在白日,而且影响最大,所以他们是从这里开始推算的。哪知道直接就算出了结果,就在今年八月。
生怕弄错了,三人还又反复的算了几次,这才确定。
周徽还有些不敢相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么大的事,如果不是清薇提醒,钦天监之前根本没有任何准备。如果任由它发生,那到时候的后果简直不堪设想。福王是不是会利用这件事做文章周徽不知道,但宫中的皇帝肯定不可能任由他继续坐在钦天监监正的位置上。
这时已是六月,距离八月,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
赵瑾之和周徽当即入宫,将这个推算结果告诉虞景。两个月的时间相当紧张,但至少足够做好准备了。
好事成双,这时候一直没有消息的崔寿那边,也终于找到了万星观的传人。虞景当即派遣内卫,秘密前往抚州将这些人抓回来。
此外,邱庭波那里的进展也不错,依据种种蛛丝马迹,清理出了好几个隐藏在官员队伍之中的钉子。
有了这些成果,皇宫内外的众人心情都比较轻松,并不觉得在这种情况下福王还能翻出什么花样来。不过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警惕的,毕竟福王那边一直没有动静,也是蹊跷之处。
要知道,当时福王可是自己站出来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根本不会暴露。而他站出来之后不但什么都没干,反倒把自己的实力削弱了,这本身就不合理。除非,他是为了掩饰更大的阴谋。
清薇觉得这就像是一个解谜题。解开一个,又有一个。
但开始因为所知不多,他们只能顺着福王的安排去做,但是现在,却没有必要顺着他的思路走了,否则只会被他牵制住。
所以她也不去猜福王的心思了,只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量的做好应对。
……
入夏后清薇的身子渐渐沉重,加上天气着实炎热,又不能用太多冰,待在京城里简直整日都不安稳,就连晚上也没办法睡好。原本她自从怀孕之后,便丰腴了许多,但一入夏,立刻就瘦下来了。
赵瑾之跟赵训合计了一下,觉得不能再如此,便打算送清薇去城外的庄子上住一阵子。正好也可以避开八月的那场风波。虽然不知道具体会是什么情形,但是肯定会有不少人被牵连在其中,清薇一个孕妇,留在京城里大家也不放心,送出去正好。
结果宫里的虞景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让太后一道懿旨,直接让清薇搬进了皇宫里。
大魏的皇宫因为背靠玉皇山脉,再加上御花园里遍植花木,满目绿色,住在宫里的人又少,所以夏天气温往往比城里要低很多,皇室也根本不需要出宫到城外去消夏。
不过这里再能避暑,毕竟是皇宫,寻常人也不敢打它的主意。所以听说太后体恤清薇身体弱,特诏她入宫避暑,赵家人都有些意外。意外过后,自然是欣喜,毕竟不管是为了什么,这毕竟是一种难得的荣耀。反正清薇入宫是跟太后住在一起,倒也不怕什么闲言碎语。
只有赵瑾之和赵训相对发愁。
宫里来的人十分干脆利落,替清薇收拾好东西之后,直接把人给抬走了。
赵瑾之在屋子里转了几个圈,心里有些烦躁,“陛下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你先坐下来,这般急躁有什么用?”赵训道。
赵瑾之按了按眉心,道,“我坐不住。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陛下心里再清楚不过。宫中的确守卫森严,但却未必就安全。这时候让清薇入宫,简直——”
“瑾之!”赵训厉声喝止,总算让赵瑾之将“居心叵测”四个字给吞了进去,但他脸上的表情已经将这个意思尽数表达出来了。否则好端端的,为什么让清薇入宫,难道真的是为她着想?
不怪赵瑾之多想,如今宫里三个有孕的嫔妃,那就是靶子一样的存在。虞景偏要让清薇进宫,怎么想都是不怀好意。
赵训不由一叹,“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咱们只能受着。放心吧,清薇那丫头心里比咱们更有成算,你能想到的,她想不到?况且她毕竟在宫里待了十几年,总该能够自保。”
但赵瑾之的眉头还是皱着,“方才也没来得及叮嘱她一番。”现在进了宫,倒是不方便了。毕竟是内廷,赵瑾之这个外臣不好进去。传信就更不可能了,稍有不慎便会泄露,到时候皇帝才真是会震怒。
毕竟是君臣之别,不管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但他们揣测是一回事,真的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赵训见赵瑾之关心则乱的样子,哪怕是在担忧之中,也生出几分欣慰来。
寻常的长辈,恐怕会担心自家孩子把太多心思放在伴侣身上,受到影响,但赵家不是。因为赵训自己的经历,所以乐于见到有情人终成眷属。他自己跟老太太相互扶持着走过半生,虽然后半生无人相伴,但却始终并不觉得孤单。所以眼看赵瑾之也找到了那个人,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至于这一路上两人会遇到的种种问题,那需要他们自己去体会,去克服,而这些经历,将来都会成为最宝贵的回忆。
年轻真好啊……
见自家孙子已经陷入沉思之中,老爷子索性起身离开了。
既然清薇已经进宫,他也就没必要继续在这里住下去,自然要搬回赵家去。
赵瑾之能想到的这些,清薇当然能够想到。但她心里倒是没有多少担心,就算虞景想用自己滥竽充数,但既然是对方安插在宫里的人,自然对这些都很熟悉,不可能蒙混过去。到时候见机行事,自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安全问题得到保障,其他的就更不用担心了。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八月的天象发生。在清薇等人的推算之中,这件事应该是一个起始,或者导火索,紧跟其后的才是种种问题,种种乱象。但事实上,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还没到八月,西北告急的战报就送到了京城。
西北胡国乃是大魏的属国,不过这个马背上的小国反复无常,狼子野心,历史上曾经臣服过数个朝代,但是一旦朝廷显露出一点若是,他们便会立刻反叛,大肆劫掠,为自己谋取好处。而等朝廷这边腾出手来收拾他之后,他又会麻溜儿的投降,再次归附。所以这数百年间,胡国和中原时战时和,没个定论。
大魏立国五十一年,胡国也曾反叛过一次,就是武帝驾崩,文帝初登大宝之时。
可惜当时文帝虽然年幼,性情也不强势,但朝中都是高祖和武帝留下来的精兵强将。而且文帝一生之中最大的好处,或许就在于他用人不疑。虽然当时朝中的局势多少有点主弱臣强的意思,但他却没有因此压制几位将军,而是给予了充分的权力和信任。哪怕战争期间弹劾几位将领各种罪名的奏章能用麻袋来装,也没有任何改变。
这份信任给他带来了充分的回报,此后四十多年间,胡国一直安分守己,再没有过异动。
前些年,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皇太孙秉政时,胡国就做过一些小动作,但在大魏强势的回击之后,便立刻偃旗息鼓了。算算时候,他们也差不多动一动了。
不管是哪一朝哪一代,皇位更迭时期本来就更多动荡和不安,也是朝廷最薄弱的时候。胡人很会抓时机,自然不会错过。
胡人在边境出现,不仅劫掠粮草,而且还有陈兵的迹象,这份战报一传回来,京城中自然人人义愤。毕竟附属国反叛说出去不是什么好听的事,多少有损脸面。他为什么有胆子反叛?自然是因为觉得现在的大魏不足为惧了。
这是在打皇帝的脸,打朝廷的脸。所以面对这件事,朝中上下的想法倒是很一致:打!
只是怎么打,也有个讲究。毕竟战争通常都要倾举国之力,而国库也实在是不富裕。这两年天灾人祸,国库还有盈余都是虞景治理有方了,自然不可能有多少底蕴去消耗。所以商量来商量去,还是应该跟土人一样,打快速战,在几个月之内结束战争。同时还要控制规模,以免消耗难以承受。
于是这样一来,大家的视线便又放在了赵瑾之身上。毕竟这样的战事他最有经验。
但虞景心里却有些疑虑。毕竟在这个时候将赵瑾之和他手底下的兵调离京城,并不符合他的计划。皇城守备森严,但当初庆王也找到了漏洞,如果羽林卫再离开,那出现漏洞的可能就更大。虽然这一年来虞景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到底还是放心不下。
但西北的战事也不能等。
最后虞景一咬牙,还是决定将赵瑾之派出去。
他的安危固然重要,但是毕竟还有别的办法可想。虞景对赵瑾之本来就有防备之意,不可能没有别的准备。再说,威胁还没有出现,就因此把自己龟缩起来,也不是虞景的风格。这段时间,虽然邱庭波等人一直在忙碌,但对朝政是没有丝毫影响的,现在当然也应当如此。
当然,“也要防备这是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再赵瑾之金殿辞君时,虞景这样叮嘱他,“虽然朕不希望这种可能发生,但你心里应该有个底。”
他当然不希望福王丧心病狂到里通敌国,但虞景又很清楚,这其实是很有可能的。
古往今来,这种例子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少,总有那么几个例子摆在那里。而福王谋划之深,若说他秘密联络了胡国,虞景一点都不会意外。
赵瑾之点头,沉声问,“若这是敌人的计策,该当如何?”
“问得好。”虞景站起来,走到赵瑾之面前,抬手搭在他的肩上。赵瑾之这回身上着的是甲胄,本来就很沉重。虞景这只手一按下来,他顿时觉得肩上一沉,于是心里也跟着那么一沉。
“赵卿切记,不管这是不是对方的计策,朕只要一个结果——让那群胡人给朕老实点儿!”虞景盯着赵瑾之的眼睛道。
这就是要赵瑾之将胡人收拾一顿了。如果胡人真的来了,那就在边境打。如果只是诱敌之策,那就深入草原追击!
这是很危险的命令。因为大魏的军队没有在草原上训练和作战过,尤其是京城里的这些士卒们。草原上无论气候还是地理环境都与这边大不相同,甚至很难辨别方向,一旦深入,会是什么结果谁也说不好。
再说,如果只是调虎离山之计,那么赵瑾之若是不及时回援,京城便会很危险。尤其这里还有他的家人,有他的妻子和即将出世的孩子。
但赵瑾之感受着虞景压在自己肩上的手,只能开口道,“臣遵旨。”
“朕相信赵卿不会让朕失望。”虞景道。然后他才移开了自己的手,“你的家人,朕自然会替你照看。”
他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赵瑾之就觉得心里一紧。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虞景这话里,可能还有些威胁的意味在。——将军领兵在外,让家人居住京城,受朝廷监视和管辖,算是另类的人质,这本来就是潜规则之一,赵瑾之也不是不能接受,但现在,清薇可是住在皇宫里。
“臣离京之前,想见内子一面。”赵瑾之脑子里想了很多,面上却是低下头道。
虞景道,“应该的。朕已经让人将赵夫人请来,她此刻就在偏殿之中,你们夫妻说说话吧。”
赵瑾之心里的那种感觉更加强烈了。
他走到偏殿,果然见清薇正站在地上,便将脑子里的念头丢开,快步走过去将人扶住,“你身子沉重,怎么不坐下来等?”
“太医说适当的走动对身体有好处,生产时也会更顺利。”清薇一边回答,一边盯着他看,片刻后低声道,“你瘦了。莫不是我不在,就不肯好好吃饭?”
“怎么会?想来只是晒黑了,所以才显得瘦。”赵瑾之也看着她,“倒是娘子你瞧着胖了些。”
“宫中太后和娘娘们待我都很好。”清薇说着,在赵瑾之手心捏了捏。
赵瑾之一凛,立刻意识到这里其实并不是个说话的地方。这是在长安宫,四处都是皇帝的耳目,许多话自然不那么方便说出口,只能各自意会了。
见他醒悟,清薇便道,“西北之事我也听说了,你放心的去,我在这里有人照拂着,你不必担心。”
赵瑾之将她揽进怀里,紧紧的抱着,片刻后才道,“清薇,等此事一了我就辞官,咱们到沧州去住一阵可好?我当年离京,便是在那里学艺。说起来也有许多年没有去过了。”
清薇一笑,“好。”
第84章 肺腑之言
毕竟是在宫中; 赵瑾之也不能滞留太久,虽然万般不舍,最后还是离开了。
他一走; 清薇便立刻坐了下来。她肚子已经有快七个月大; 对清薇而言是个相当大的负担,站得久了便觉得浑身都不舒服。不过在赵瑾之面前; 清薇没有表现出来,免得他挂怀。
等她坐下; 虞景才从后面转了出来。原来这偏殿和主殿之间也有暗门连通; 虞景说是让他们夫妻说话; 其实他自己随时都能过来,所以清薇才不让赵瑾之多言。
“好一派夫妻别情,看来你婚后的确过得很好。”虞景走到清薇身侧; 沉声道。
清薇低头笑道,“那陛下想看到什么?我与冠军侯夫妻情深,正该是陛下所乐见的才是。”毕竟这门婚事可是他一手促成。
理当如此,但虞景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大概就是太顺利了; 不论是清薇还是赵瑾之都没有反抗的意思,现在还过得那么好,他心里不免会觉得; 自己打算给他们添堵的做法,是否其实正如了他们的意?这么一想,就不那么高兴了。
但这番想法却是不能说出来的,他道; “这的确是朕想看到的。但是朕也说过,赵氏一门都是忠臣良将,朕要重用。冠军侯年纪轻轻,怎么就说起要辞官归隐的话来了?”
清薇这才抬起头来,看了他一会儿,平心静气的道,“陛下,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做出选择,不能什么都想要。”
虞景是真的不希望赵瑾之辞官吗?应该是真的,但如果赵瑾之当真留下,他心里又会梗着一根刺。他跟文帝不一样,他始终没办法全然的信任某一个人,或者即使有一段时间信任过,等形势一变,这种信任也变了。
就像当初的清薇,她还在虞景身边的时候,知道几乎所有的隐秘,出谋划策,运筹帷幄,那时虞景也是相信她的。但等她想要出宫,他的态度就变了。
他想要的是对方随他的心意,要怎样就怎样,但人毕竟不是泥塑,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中间的矛盾,便永远都不能调和。
在清薇看来,不论是对赵瑾之自己,赵家还是虞景而言,赵瑾之在这个时候退一步,都是有好处的。
但虞景仍然不满意。因为这件事并非出于他的意愿,所以他始终心怀疑虑。但是清薇也不怕他会做什么,到了这个时候,除非是叛国的铁证如山,否则虞景还真动不了赵瑾之。
说完这番话之后,清薇站起身,朝虞景行了个礼,告辞道,“臣妇还有事要忙,先告退了。”
虽然虞景当时表现得不怎么开心,但之后却是一切如常,毕竟赵瑾之率军出京之后,西北战事就成了重中之重,其他的都可以暂且放一放。
对清薇来说,宫里的日子实在是有些无聊。
在宫外的时候,她可以去十二楼,可以过问生意上的事,每天都有许多事要忙。或者即便不忙,只是在园子里逛逛,也觉得悠然惬意。但在宫里,却半点这种感受都没有。太过私人的事情不方便做,虞景那里倒是很忙,但宫里的事,他不愿意让清薇插手,清薇自己也不想沾惹,只能躲在西宫里避嫌。再加上牵挂赵瑾之,便只觉得日子过得更慢了。
尤其是随着身子日渐沉重,身体上的不适越来越强烈,天气又热,白天夜晚都不得安宁,就是睡觉也是时睡时醒,一整天都没多少精神。原本底子还算好的身体经过这么一折腾,倒是耗得差不多了。
为了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着想,清薇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努力调理。毕竟这时候生孩子几乎等于一脚踏入鬼门关,不管是再富贵的身份都无法避免。
为了让自己沉下心来,清薇开始练字。以前她没有这样的习惯,写的字也不过过得去罢了。现在既然要练习,她也不含糊,找了各个流派大家们的真迹来进行临摹,然后从中挑出自己喜欢的一种来练习,每天早晚各写一个时辰,虽然累,但自觉人倒是定下来了,不再似之前那般浮躁。
转眼就到了八月,整个皇宫内的气氛便都紧张起来了。
表面上是因为有孕的张贵人即将临盆,所以宫里都十分着紧,毕竟这若是个男孩,那就是陛下的长子。但清薇知道,暗地里,虞景在为即将到来的日食做准备。
虽然算到时间在八月,但具体究竟是哪一天,却是不能确定的。周徽费了许多功夫,算了好几遍,只得出了三个时间,而且还不确定是不是在这三个时间里。所只能暂且准备着。
不过不提暗地里的这些,单是明面上的这个理由,就足够宫中闹一回了。
宫中有孕的,除了张贵人之外,另外两个是皇后和李嫔。张贵人位分最低,但孩子的月份却是最大。清薇猜的当初另外两个有孕的消息爆出来,说不准就是因为得知张贵人有孕,不愿意让她专门御前。若非如此,至少要安安稳稳等前三个月过去之后再说。
而现在,张贵人要生产了,皇后和李嫔会不会让她肚子里的这个孩子生出来?毕竟这第一个孩子,自然意义非凡,尤其若是个儿子,那么将来占据长子的名义,说不得又会平添许多波折。
当然,这些都不干清薇的事,所以她还是安安稳稳的住在西宫里,跟太后作伴,时不时陪她老人家说说话,早晚练字,再在花园里走上一会儿,一天的时间也就差不多过去了。
然而变故总是会来的,尤其是当你不希望它来的时候。
这日清薇正在给太后念佛经,凤仪宫却忽然来了人。进来禀报的人是碧云,她看了清薇一眼,才道,“娘娘,我瞧着来人面上十分慌张,恐怕不是小事。”
清薇当即站起身,“太后这里要忙,那臣妇就先告退了。”
太后点点头,“去吧。”然后又对碧云道,“宣她进来,问问是怎么回事。”
清薇从后面转出去,还未走远,便听得那边有人呼天抢地一般的道,“求太后娘娘救命,皇后娘娘那里提前发动了,这会儿情形怕是不大好……”
清薇快走几步,后面的话便听不见了。她有些心烦,没有回自己住的地方,而是沿着回廊慢慢往前走,打算到角落的亭子里坐一会儿。
皇后要生了,在张贵发动之前。
明眼人应该都能看得出来,这应该不是什么意外,估计是皇后生怕张贵人占了先,所以选择了催产。她没有在张贵人身上动手,反而是从自己这边设法解决问题,倒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但就算足月生产,对大人和孩子的负担都非常大,更遑论是提前生产,其凶险只怕会增加数倍!
清薇抚了抚自己的肚子,叹了一口气。要知道,皇后的月份是跟她差不多大的。
清薇无法评价皇后的选择,她只是再次庆幸自己没有走上这条路。权力的道路,你一旦踩上去了,就不可能停下来,更不可能后退,否则就是尸骨无存。而且就算拼着命往前走,也还有源源不断的竞争者追上来,必须要随时保持警惕,否则一不小心,就成了旁人的踏脚石。
哪怕是皇后,也要在这种时候,用这样的心机。
清薇能想到的,周太后自然也能想到,所以听到禀报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勃然变色,拍桌而起,“胡闹!皇后这是想做什么?”
凤仪宫的人吓了一跳,但立刻又低下头去,哀哀哭泣。
“行了,住声!”周太后不耐烦的瞥了那人一眼,问道,“太医可请了?现在皇后又是什么情形?”
“已经着人去请太医了,奴婢是直接到西宫来的。走的时候,皇后娘娘已经发动了,刚刚送进产房。”那宫女连忙回道。只是一边说,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