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难得岁月静好-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瑶的脸色也跟着黯淡了一下,随即又自信了起来,“你也不用担心,我是不会让姓方的恶心我的,我这就写信给他,他会处理一切的。”
  张静安就抽了抽?子,“靖江王府的老太妃要给他挑侧妃,他居然不知道吗?没有了方瑾,万一是别人要怎么办?”她怎么想,都觉得这个事情不大对,程瑶的身份其实也并不太符合皇帝的要求,程家虽然做过首辅,但是却是白身起家,虽然在士林中威望颇高,但是毕竟底蕴不比华家那样的人家。就是张静安自己都觉得,皇帝上次给靖江王选的王妃是徽州华家的,这回大约也是要在中原甚至更西一点的世家中选一个贵女嫁给靖江王的。
  还有靖江王府的老太妃。明知道靖江王要续弦一个贵女,居然还敢私下里自己谋划侧妃的事情,真是个不安分的老虔婆,八成得是和袁恭的妈一个德性的。总归,程瑶嫁给靖江王,恐怕难度不小,而且嫁过去,可能就会遇到讨厌的婆婆,和恶心的小妾却几乎是定局了。
  程瑶那么聪明,张静安能看到的,她自然心里也是明白的。
  她叹了一口气,看着程瑶,虽然羡慕她的敢作敢当,可是说句实在话,真的挺替她担心。
  程瑶又怎么会对这样的事情全然无感,可此刻却只能安抚地摸摸张静安的头。“没事的,二郎心里有我,他自然知道这事要怎么处理。”
  张静安想说,万一他靠不住呢?就好像蔡凯那样,王文静不是也寄望蔡凯能有所担当的吗?可到了最后,蔡凯偏偏恶心了她一回。还好她是重活了一世的人,她是知道袁恭靠不住的,不然还好像上一世那样,活活的伤心死了也是活该。
  程瑶送了她出去,又叮咛这事谁也不能告诉,包括袁恭也不能说,张静安自然是答应了的,可不知道怎么的,心里就是沉沉地难过,车子走了好远,她犹自回头,只觉得程瑶站在二门外的身影那样孤高脆弱,不由自主的就愈发伤感了起来。
  回到袁家,正好遇到袁慧的婆家过来送礼,探望老太爷老太太,家里一派的喜庆气氛,她和三房的关系,这一世一直挺不错的,立马就跟着去热闹了一翻,可她刚跟着高兴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在二门口,看到吴氏身边的婆子送了吴大太太出门。
  这回见面,张静安就觉得吴大太太最近的头发白的特别的厉害。
  之前不明就里,但是这回,缘由她可是知道的。
  吴家也是要面子的人家,外甥女儿要去做妾,哪怕是宗室的妾,他们也有点不舒服的。
  毕竟方瑾是吴家嫡出的大小姐唯一的骨血,又金尊玉贵地养在吴家,说起来和吴家的闺女也差不多。他们这样讲究体面的人家,就算是送庶女去做妾,也是丢面子的事儿,哪怕是宗室,也不过是说起来好听吧了。
  可方瑾毕竟是姓方,想必这个时候,吴大太太和袁恭的娘吴氏,之前以为方瑾要做正妃的时候有多舒心,这时候就有多恶心。
  如果只是方瑾要做妾这样的事情,张静安多半只会在心里暗爽一下,不会去挑衅什么。
  可还有方瑾要做侧妃就势必恶心程瑶这事放在头里,就由不得张静安有些按捺不住了。
  既然在二门外头遇见了,多少也是亲戚,不能不打个招呼。张静安心情正是不好呢,这就过去行了个礼,“舅太太这就回去了?”
  吴大太太自然也是不乐意见到这个跋扈又刁钻的外甥媳妇的,只想含糊地回礼就算了,可张静安今天确实是有心跟她过不去,除了打招呼,这又皮笑肉不笑地来了一句,“听说那个方家的表姐最后要给靖江王做侧妃了?这可是件大喜事呢。”特别强调了一个侧字,不怕别人听不出她的意思。
  吴大太太被她噎得一阵头晕,所谓戳人戳肺,打人打脸,这张静安可确实是打在吴家的脸上了。
  其实今天她来找吴氏,就是来跟吴氏吐苦水来的。
  她们之前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被方瑾那个继母误导,以为天上掉下了馅饼,方瑾要给靖江王作续弦,可当真等方瑾的继母带着方瑾回来,才知道,压根不是正室。而是个侧妃。
  吴家的规矩,那是没有女孩子做侧室的。而更要命的是,方瑾要做靖江王的侧妃,靖江王自己就不同意!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以她的想法,索性这事就算了,再去寻一个合适的清静读书人家算了。可这不是她能决定的事情,她看着方家是愿意的,就连方瑾也在两可之间,很有几分心动的样子。
  她这就是来劝吴氏回娘家,劝劝方瑾千万不要这么傻的。
  可没想到,还没出袁家的们,就被张静安给堵在了二门口。
  这话问到脸上,她该怎么回?
  她也不好一口回掉张静安,说“没有这回事儿。”因此心底里那个尴尬羞臊,简直就要从胃里翻出一股子恶心出来,难受得不行。
  偏生张静安还闲闲地站下要聊天的样子。“说起来,方家表姐要去做侧妃,还要嫁到福建去,还真是让人想不到呢。”
  吴大太太的脸已经涨红了起来,张静安看得只觉得特别舒爽,想着这话要是回头被方瑾听到八成也得气死,那就更是愉快。
  继续欢快的戳心打脸,“听说靖江王叔先前的王妃去的早,吴太太可知道这回他续娶的正妃是谁家的啊?”
  吴大太太已经快要晕过去了。
  张静安偏生还来一句,“也不知道好不好相处……,吴太太有没有帮着打听打听?”正打算再戳两句狠得。就听见后头袁恭的声音传了过来,“明珠!出去一整天了,回去也不赶紧给太爷请安?”
  张静安回头,就看见袁恭站在门洞里,半边脸阴阴的,乌黑的一双眸子盯着自己,仿佛下一秒就要冒出火来一样。他一不高兴,张静安那点子高兴还能有吗?
  顿时心里就是咯噔了一声,瞬间便如一盆冷水兜头泼下,一颗心全都凉了。
  果不其然的,只要提到方瑾的事情,袁恭就会这样。
  张静安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胸口,心里是疼的,可也疼的习惯了。
  当下要笑不笑地辞了吴大太太,默不作声地跟在袁恭身后一路回去了。
  一路上,袁恭都不曾看她,也不曾跟她说话。
  想必,他此刻心里正自不好受吧。
  袁恭心里不好受,张静安又岂能欢喜,她只有愈发难过的。一路上也只安慰自己,不管怎么说,这一世比上一世好,老太爷果断的分了家,方瑾就要远嫁,而袁恭就要外放了,她只要能跟着去,上一世一切的悲剧,就一点都不会重演了。
  冷不防的,袁恭突然转身,森森然地看着她,“谁跟你说表姐要嫁去福建的?”
  她就撇了撇头,不肯说实话,只含糊道,“就吴家那个做派,谁不知道啊。”
  袁恭气结,她也没痛打落水狗。
  过了一会儿,袁恭突然顿足,“我突然想到还有件事情要出去,你自己去给祖父请安吧……”
  张静安被扔在原地,默默地看着他一阵风似的走了。
  暗自觉得,这段时间,她几乎高兴得都有点忘乎所以了。
  大概,老天爷都有点看不过眼了,所以会拿程瑶的事情让她忧心,再让袁恭因为方瑾而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在她跟前转。
  她愉快的心情,在这一日,突然有那么一点低落。
  不过,活了两世,张静安终于不至于那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人活着,怎么可能什么都顺心呢?总归跟上一世比,这一世总算是好多了。
  九月十四,靖江王入京。
  皇帝在正大光明殿设宴,宗室郊迎。一路将靖江王迎入宫中,参加饮宴。
  张静安也去了,终于有人比她更拉仇恨了,她感觉很开心。
  论靖江王与皇帝的关系,说近近,说远远,不过总归比在京里那帮宗室要近的多了。
  论起来,靖江王的曾祖和皇帝的曾祖那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先皇起兵造反被前朝诛九族,靖江王家里,也就只逃了靖江王的父亲一个人而已。
  不过若论夺取天下之功,靖江王的父亲倒是追随的江东王赞,后来王赞和先皇对峙长江的时候,他失了王赞的信任,只身逃出王赞的兵营,妻子子女全部没逃过王赞的毒手。
  不过这个人也是个有本事的,等先皇坐稳了天下的时候,他白手起家,又靠着海上的贸易,在闽南站稳了脚跟,俨然一副闽南王的姿态了。
  先皇封他,一则毕竟是骨血亲戚,二则,平定东南,此人之才不可不用。而天下大定这些年,靖江王也真的在福建十分安分,且将海疆控制得极严,这才有了稳定的海上贸易,诞生了好像王文静父亲那样的一大批大海商。
  不过这些不是张静安在意的,她只在意这个表叔长得如何,够不够风雅,配不配得上程瑶。
  只可惜她辈分低。又是外嫁女,被隔得远远的,依稀就看见个中等身材的年轻男人,穿着一身姣白掐金的袍子,并不感觉有如何惊人。
  她站得好累,不免就略觉得失望。在她心里,程瑶是最好的,自然也要嫁最好的男人。
  一直到了饮宴的时候都觉得没什么意思。
  偏生第二天,靖江王给京里的宗室送拜礼,旁人家的不知道,偏张静安却是除了福建的普通特产外,还得了一盒南珠,长二尺,深二尺的一个沉香木匣子,满满一盒南珠,颗颗精圆,每颗都有桂圆那么大。哪一颗拿出去,都可以闪瞎京城老字号首饰铺子师傅的狗眼了,可他送张静安一送就是一盒。
  张静安纵然是再天真,这也晓得,靖江王再豪阔,也不可能给每个宗室里的贵女都送这么一份重礼。她扔下盒子,就跑去找程瑶了。
  程瑶知道了,只矜持地抿嘴一笑,“是我说的不行吗?南珠手串啊,南珠颈圈儿,南珠的鬓花,你不是特别喜欢南珠的首饰?”
  张静安就“……”
  不带你这么秀恩爱的!不过……看来她真的完全不用替程瑶担心了,看人家这情分,果然就是不一般呢。
  程瑶说什么,靖江王就听什么。
  她与袁恭说了不知道多少程瑶的好话,可她家袁恭从来都只说程瑶的坏话。总是防着程瑶带坏了她……
  真是……完全不能比啊。
  王文静也跑来了,说是得了一套七色的猫眼儿。莫名奇妙得此重礼,吓得她也不轻,过来找程瑶讨主意的。
  张静安瞬间就平衡了,看来不是她傻,而是程瑶瞒得真严,精明如王文静,不是也什么都没看出来吗?
  现如今差不多尘埃落定了,这才小露端倪啊。
  王文静的消息,自然是比张静安要灵通的多,背着程瑶,两个人私下咬耳朵,张静安这才知道。
  靖江王刘协今年二十八岁,早年娶妻华氏,乃是江南大族华氏的嫡女。可成亲不过两年,华氏就因为难产留下两个女儿就去了。从此之后,靖江王府就是老王妃许氏当家。
  说起来靖江王的父亲从王赞那里逃走的时候,原配和嫡子嫡女都损了。差不多四十多岁为了香火才讨了许氏做妾,好容易生了个儿子出来,生前一直不曾将许氏扶正。
  也正是因为这样,许氏老太太一直等到儿子当了靖江王之后,才有了王妃的名头,可随即名门望族的儿媳进门,又吓得她萎靡了几年,这才真正当了王府的家。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她那么惧怕再来一个高门贵女做媳妇,在皇帝赐婚之前,非得给靖江王纳几个妾不可了。
  这哪里是给靖江王纳妾,这是在给自己拉队友打气呢。
  这事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也就没有必要瞒着了。
  王文静听了这事就很不屑,而张静安则很同情程瑶,说起来这才叫同病相怜。你说这世上怎么就这么多只想着自己如何做婆婆舒服的妈,一点也不替儿子着想呢?
  为了让儿子不和媳妇好,只跟自己好,这世上做妈的可谓是用心良苦。
  王文静现如今几乎要庆幸自己没嫁给蔡凯了,蔡凯家里还不是亲妈,是继母,这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还不知道要如何折腾呢。
  三个人小酌了一番,说了许多现在婆婆,未来婆婆,可能婆婆的坏话,心情爽了,这就有点小醉的各自回家了。
  可张静安回家,就发觉了屋里的气氛不是很对。
  这世上的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瞒得了别人,总归是瞒不过枕边人的。
  更不要说。袁恭就是个操心的命。
  张静安的一举一动,他就没有不在意的。
  说起来靖江王送礼,是送到了安国公府,特别嘱咐,按照宗室的规矩,还单有一份给张静安也是常理。那份礼物是单独给张静安的,送礼的人也一直将礼物送到了双榴居,可这份礼物确实太惊人了,崔嬷嬷吓得不轻,等袁恭一回来,就赶紧跟袁恭汇报了。
  这就不由得袁恭不问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他们家是勋贵,还是带兵的人,其实比较忌讳跟外头的藩王勾搭。
  这么一盒珠子,一颗拿出来不过是个稀罕,可这一盒一起送过来,那肯定不是一般的意思。
  他问张静安,可是在宫里和皇帝或者靖江王说了什么了?
  张静安开始只是小醉,可一路上靠着,就有点晕头转向的味道,听他全然问错了方向,这就觉得自己很得意,想到他这几日都在外头为家里的事情奔忙,早就把自己忘在了脑后。就自失地笑笑,“你总归是怕我闯祸才搭理我,我跟你说,这回我可没闯祸,你放心就是了……”
  不肯再说什么,这就一头钻到净房里洗了个香香的玫瑰澡,拿被子蒙住头就睡着了。
  张静安耍赖不说,可袁恭并没有把这事当成小事,这就去问她身边的那些人。
  崔嬷嬷一向只在院子里呆着,不明就里。而偏偏水晶和崔嬷嬷一样,看着张静安和袁恭夫妻两个感情日浓,这就起了讨好男主人的心思。
  不过这事张静安知道事关程瑶的闺誉,当然不会和下人透露。
  可水晶是多精明一丫头啊,多少也猜得出来,这事和程家大小姐有关,要不然为什么自家小姐得了一盒南珠,王家小姐会得一盒猫眼儿呢。
  袁恭问过来,她就将自己知道的,连猜带蒙地跟袁恭说了。
  袁恭在宫里和鸾仪卫中也有关系,他如何不知道靖江王进京势必要带一位王妃回闽南的?
  就因为方瑾的事情,他这段时间用尽了心思都在打听打点这件事情,想要知道这未来的王妃是个什么路数。大致的人选他也知道了几个,可是……
  他心头突然一震,一个让人惊骇不已的念头突然闪过脑海,一下子惊呆了他。
  吴氏前天应邀去吴家规劝方瑾放弃这门亲事。据说方瑾欲哭无泪地跪在了吴氏的跟前,跟吴氏说,“我知道二姨是为了我好,可我能怎么样?我已经二十有二了,再不出嫁,也不过是青灯古佛一辈子,说句不要脸的话,我不想那样过,我还想成亲生子,哪怕是与人做侧房也罢了……”
  一席话,说得当场吴氏就犯了病,被人从吴家抬了回来。
  回来自然就是哭的,觉得是自家耽误委屈了外甥女儿。
  回头就责成袁恭去打听,那靖江王府确定的正妃人选是谁,说要不是个好相与的,说什么也要规劝下方瑾来。
  可袁恭动用了姜文姜武的关系四处去打听。可却一直没有个准信。
  他觉得心里发颤……
  素未谋面的靖江王,突然给隔着七八层关系的外甥女张静安送了一盒价值连城的南珠……
  张静安得了礼物,转头就去了程家……
  和程瑶交好的王文静也莫名奇妙的得了一盒猫眼儿……
  张静安从漠然冷待方瑾的亲事,到突然挑衅吴大太太……
  虽然这些都是零星散碎的事情,可结合起来,他就是直觉里想到,靖江王秘而不宣的正妃人选,竟然很可能是程瑶这个死活不肯嫁人的老姑娘……
  从张静安对方瑾从没有减弱的敌意,到张静安和程瑶的关系,再到他这些日子对程瑶的了解,他越想心就越沉……
  他前天在吴家,无意中撞见了方瑾。
  方瑾消瘦得有些吓人。从和他断了婚约之后,方瑾的日子就一直过得哀苦,这些他都知道,尤其是如今,好容易老王妃看中了她。可偏偏又是去当侧妃。
  靖江王一正二侧三个妃子和她们生的子女都会上玉碟登金册,从此都享有宗室的待遇和天下的奉养,可侧妃,毕竟带一个侧字,再论起来,也不是那众人之上唯一的那个人。
  他那如清莲般娴静高雅的表姐,将来总归是要在旁的女人身后讨生活了。
  他看着桌上那盛着南珠的沉香木盒子,只觉得心里沉得要喘不过气了。
  以方瑾的性格,也许他不应该焦虑她远嫁了会过不好。可如果那个做了她主母的人是程瑶,那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想起张静安跟吴家大太太说得那几句话,那眼睛里浓浓地讥讽之色,想必那个告诉张静安方瑾要给靖江王做侧妃的人,就是就要做王妃的程瑶吧。
  程瑶为什么快二十岁不嫁?为什么靖江王会送张静安一份重礼?
  这里头的意思仔细想一下也就可以想明白了。
  程瑶一直就等着这么一天,她早就认识刘协,他们早就有了默契,方瑾在她的手下,还可能得到好吗?
  更何况,别人不知道他和方瑾的那段过往,张静安却是清清楚楚的,她和程瑶无话不谈,那么程瑶也必然是知道的。
  妻妾天然是冤家,妾天然比正室低一头,还有这样的把柄在程瑶手里,程瑶只要动一动手指头,方瑾就再无出头之日……
  而程瑶那个性子,恐怕比张静安眼里更揉不得砂子……。
  他正想得心烦意乱,张静安突然从被窝里爬出来,小脸儿睡得粉红粉红的,撩着帘子问他,“你为什么还不睡?”
  袁恭突然就有些慌乱,更多的就是烦躁,起身就转头走了,“你且睡吧,我有点事……”一个人到书房,坐了半宿。
  张静安全然不知道袁恭心事的变化,她一心只在想着如何跟着袁恭在正定过好日子。
  她琢磨着,就因为正定很近,所以袁恭才不想让她跟着过去,想让她留在家里,显示袁家人虽然分家了,但是还是一家人的意思。
  不过这是袁恭的想法,别说是去正定,哪怕袁恭就调去西山大营而已,张静安也要跟着他去西山。
  虽然正定距离京城很近,可总不用天天和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嘛。
  张静安收拾了一箱又一箱的箱笼,就等着袁恭的任命下来,死活也要跟着上路的。
  她都想好了,如果袁恭不肯带她,她就让王文静家的那帮子护卫送她过去,再请两个镖局,她还就不信了,她人去了,袁恭还能把她送回来?袁恭脸皮那么薄,一定不会的。
  而皇帝和靖江王还在继续展示他们对张静安的亲近。
  说起来靖江王和张静安亲近也有理由,当初先帝封老靖江王的时候,玉太妃还算是先帝的知己伴侣,老靖江王带着儿子和小妾来拜见还没称帝的先帝的时候,是玉太妃接待的他们。也算有旧交情。
  靖江王府的老王妃拉着张静安的手各种亲昵的时候,张静安想到这个面目慈祥,言语絮絮的老夫人背地里给未来儿媳添堵的鬼祟行径,想到她和程瑶一起说的这个老妇人的坏话,想到因为老王妃选中方瑾自己背地里的那些吐槽,心里就免不了有一种极度违和的感觉。呆在老王妃的身边,真是浑身不舒服,有苦也说不出。
  偏偏廖贵妃特别看不上靖江王的老王妃,觉得此人出身太低,就把她扔给了儿媳妇招待。
  这怎么能合规矩呢?
  若论起辈分,老王妃比他们谁辈分都高。
  可论起身份,都是老靖江王的错,原配死了这么多年,儿子都重新生了,也不给老王妃扶正。最后弄了个母凭子贵才弄到了王妃的冠冕,这让正经抬进宗室的贵妃和太子妃怎么受的了她?
  太子妃也觉得为难。
  就拖上了宗室里,唯一不嫉妒靖江王府天恩且还有旧的张静安来应酬。
  且还因为早先在张静安亲事上的那些龃龉,唯恐张静安回头给她使个什么绊子。
  真是累死太子妃了!
  真是烦死张静安了!
  更让人烦的是,老王妃打算一口气给靖江王娶两个侧妃。靖江王的第二侧妃人选也订下来了。是广东将军安都续弦生的四女,母亲家出身,乃是和王文静父亲?名的大海商。安家和靖江王府的关系原本就很好,可以说非常好,安家四小姐明显也是老王妃选给儿子的。
  张静安的肺都要气炸了。
  恨不得替程瑶去挠花了老王妃的脸。
  怎么有这样做婆婆的,难道她不知道自己儿子已经有了两情相悦的对象吗?哪有娶媳妇全然只为了自己日子过得舒服,不去想儿子是不是过得舒服的?
  这简直就是吴氏的翻版。
  一整天在宫里应酬这个死老婆子,张静安憋得差点就要吐血了。
  从宫里出来,哪里也没去,就去找了程瑶。
  她是安慰程瑶来的,可程瑶却很淡定,虽然笑容也带着些苦味,但是总归是笑着的,“你别气了,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我都还没着急呢,你着什么急,又不是你家袁恭要纳妾……”
  张静安就不满,“这是什么意思嘛!”
  程瑶淡然地开口,“这不就是宗室里的规矩?要不让老王妃选两个满意的侧妃人选,她反倒是要在我……我的事情上使绊子的……”
  张静安的眉头就慢慢地皱了起来,“……你……你是说,老太妃其实不知道靖江王叔想娶的是你?她……会不乐意?”
  程瑶就嗤笑,“只要是她儿子喜欢的,她都不乐意……她的口头禅就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张静安一把抓住她的手,“你就一定要嫁给靖江王叔吗?”
  程瑶毫不犹豫地点头,“我要!”反握住张静安的手,“所以,你要先给我保密,千万别在那个老太婆跟前露出端倪来好吗?”
  张静安就点头,“我知道,可你……”
  程瑶就笑,“我和二郎好,就得忍他娘啊!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张静安就黯然了,在她心里,程瑶就十全十美的,至少……不应该和自己一样倒霉,摊上那么一个婆婆。
  这心里就更坚定了,就算袁恭不带她。袁恭前脚走,她后脚就跟上,势必不会留在京里再看吴氏的嘴脸的。
  继续早起,送上肥章。我已经在狗血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了。
  请继续给我加油。
  突然发现我有一个群,欢迎大家来吐槽92921969


第69章 难受

  靖江王选妃的事情,在京里闹得是沸沸扬扬。
  安家四小姐的事情一定,吴家和方家就更不淡定了。
  安家四小姐才十五岁,美貌又得家里的宠爱,虽然出身低了一点,可是老王妃从小看着大的。关键还是,人家的娘家给力。
  基本上,方瑾的失望是接踵而来的,她以为她是最得老王妃的心的,可没想到,她和别人一比,实在也是算不上什么。
  可她能怎么办呢?她也只能硬着头皮装着淡定又期待这门亲事的样子,好歹一个藩王侧妃,也能拿到诰命,也能摆脱如今拖累家人,全无未来的境况。
  哪怕是龙潭虎穴,她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继母就劝她,好生去与安国公府的二少奶奶拉拉关系。
  那少奶奶虽然是个古怪的,但是人家难得既有皇帝的宠爱,关键问题是靖江王和老王妃也很喜欢这个外甥女儿。这多好的机会啊,要知道你可不是当正妃的,当侧妃就得争宠,这事儿说起来可不简单哪。
  若论方瑾的容貌气质,那是不用操心的,如果不是这个继女是个奇货可居的,她也懒得为她操这个心。
  可安家四小姐虽然只有一张脸有几分娇俏,可人家舅家是广东的地头蛇,可谓有钱离得近。这可是个大便宜。
  可没想到,方瑾一口就拒绝了。
  现如今她有多艰难,心里就有多恨张静安。
  她去做侧妃,就已经放下了几乎所有的尊严。
  仅剩的那一点点,她是死活不肯拿到张静安跟前丢的。
  可她和张静安的那些过往,她继母知之不详不说,现如今在她看来,这些都不过是方瑾的矫情而已。
  于是第二天,她收拾立正,竟然跑到袁家来找张静安了。
  事情的起因是下个月初三,宗室里年纪最大,资历最老的简王府老太妃设宴。款待靖江王和靖江王老王。
  方瑾的继母乔氏就想着让吴氏带着张静安一起陪方瑾参加。
  为了给方瑾撑面子,吴氏打算自己强撑着病体,然后再把世子夫人小关氏给带上,正好让没怎么见过世面的靖王府老王妃看看,方瑾可不是那没有娘家的女儿,可以被她挑三拣四的。
  可张静安……
  吴氏现如今已经学乖了。
  再不觉得这个儿媳妇,不,现如今的侄儿媳妇是她能拿捏的了的。
  张静安如今表现出来的彪悍战斗力,实在让她吃不消。
  在家里,她已经拿张静安毫无办法了,她可不敢把脸丢到府外头去。
  方瑾的继母还不甘心,心里还想着张静安的身份又和吴氏她们不同,还想拉着张静安一起给方瑾抬轿子。
  可不管乔氏如何暗示。可是吴氏都蹩脚的给挡了回去。
  你来我往了数个回合,本来乔氏终于扛不住要撤了的时候,那个既讨厌婆婆,又妒忌张静安的小关氏在此时使了个小伎俩。
  把一直在屋里画画写字的张静安给请来了。
  通知的时候,只说是袁恭的二舅母,也就是吴家二太太来了。让张静安去给长辈请安,可到了吴氏院子里,这才发现,来的主宾不是别人,正是方瑾的继母。
  吴氏几乎吐血,心想,张静安从来是心情好就过来请个安,心情不好,就说自己病了,说不来就不来的,怎么就这个时候来了?
  不仅来了,还正好和不要脸的乔氏打了个照面。
  她再阻拦也来不及了。
  乔氏看见张静安就扑了过去,拉着手就约一起去参加简王府的春宴。
  果不其然的,吴氏就看见张静安脸上就浮现了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容。
  方瑾真是个阴魂不散的女人。张静安重生这一世,就想着怎么将方瑾给远远地嫁出去,可都快三年了,方瑾还是没有嫁出去。好容易终于要嫁出去了,还要临出门前恶心张静安一把。
  看着方瑾继母那张脸,张静安就奇怪了,怎么就没人告诉她,这世上若是有人讨厌方瑾。那么她张静安一定是头一个?
  她张静安要不是知道方瑾是肯定嫁不成靖江王的话,她还非要去靖江王跟前说说方瑾的坏话呢!
  她看到吴氏脸上那变幻的脸色,心里暗暗想笑。
  她明知故问地看向吴氏,“大伯母,您要去简王府的春宴?”
  吴氏心在跳,头在痛,浑身都气哆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