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色生香-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嘉宁软绵绵地趴在他胸口,又累,又酣畅淋漓。
  “不会有别人。”赵恒拨开她面前的长发,声音沙哑。
  宋嘉宁抬眼,不期然地,撞进一双清亮幽黑的眸子。
  “不会有别人。”赵恒抚着她脸,低低重复道:“这辈子,都不会有别人。”
  他对她说甜言蜜语呢,宋嘉宁撇撇嘴,眼泪不受控制地就下来了,越来越多,埋到他胸口抽搭。赵恒不明所以,抱着她坐正,宋嘉宁继续往他怀里钻,不肯叫他看。她哭得厉害,赵恒暂且没劝,只温柔地抱着她。
  等她慢慢平静点,赵恒才无奈地捏她耳垂:“哭什么?”
  “王爷对我太好了。”心中有波澜,宋嘉宁没留神又用了旧称,轻轻地抽搭道,“我身份不高,还给王爷添了那么多麻烦,王爷从来不嫌弃我,还对我越来越好,真做梦似的,我就怕哪天王爷突然不喜欢我了……”
  怕有一天眼前的一切都会消失,怕从天上跌进谷底。
  “时间长了,你可会厌弃我?”赵恒摸着她脑袋,笑着问。
  宋嘉宁摇头,他这么好,她怎么会厌弃?
  “为何不会?”赵恒扶她坐正,看她泪汪汪的眼睛。
  宋嘉宁不哭了,喃喃道:“王爷,王爷对我好,我,我喜欢你。”说到最后一句,难为情地靠到了他肩头。
  赵恒笑,搂紧她,亲着她耳垂道:“安安对我好,我也喜欢安安,一颗心,装一个人,足矣。”
  有人说夫妻相处难,赵恒从未觉得,安安喜欢他,他喜欢安安,就这么过一辈子,哪里难?
  翌日,宣德帝看着桌子上请求给太子选秀的一摞奏折,派人宣太子。
  赵恒领命而来,进屋前就听里面有咳嗽声,眼看着父皇身子越来越差,赵恒眉头皱了起来。
  宣德帝病久了,习惯了,打断儿子的关心,他捡起几封奏折丢到儿子面前,语重心长地道:“你与太子妃夫妻情深,朕都知道,但你贵为储君,也是未来的天子,就该广纳妃嫔多生几个皇子,这样才能确保皇位传承,只太子妃一个,万一孩子……”
  “父皇。”赵恒略带乞求地道,不想听任何忧虑他子女康健的话。
  那是他亲孙子,宣德帝也不想说,只是提醒儿子要多生。
  赵恒明白,垂眸道:“太子妃一连为儿臣生了一儿一女,她还年轻,儿臣会多加宠爱,早日为父皇多添几个孙子。”
  宣德帝气笑了,他是要儿子多纳几个能生孩子的女人,而不是要他与宋嘉宁多生,一个女人,再能生最多一年生一个,哪比得上一群女人?
  赵恒自然知道方才所说劝服不了父皇,故跪下去,低声解释道:“父皇,儿臣,儿臣不想纳妾,因为儿臣无法保证,身边会不会出现第二个陈氏。”
  宣德帝怔住。
  赵恒弯腰叩首:“父皇,儿臣有太子妃,后宫安宁,儿臣才可全心治理天下,请父皇明鉴。”
  宣德帝抿了抿唇。不是所有男人都会被身边的妾室毒死,但他的一个儿子开了先河,老三亲身经历后引以为戒,也在情理之中。
  “罢了,随你去罢,好好教导祐哥儿。”宣德帝乏了,既然儿子不听劝,他不劝就是,而且老四那个胖媳妇,看着确实像能生的。
  事情顺利解决,晚上赵恒又为了宋嘉宁一颗定心丸。
  宋嘉宁乐坏了,然后为了回谢皇帝公公,搬进东宫两个月后,大周的第一位太子妃,又有喜啦。
  喜讯传到崇政殿,宣德帝真是不服不行,就连文武大臣得知,都默默感慨太子妃天生带福。
  只有宋嘉宁知道,她的这些福气,全是赵恒给她的啊。
  

第234章 234
  解决了侧妃这一忧患, 宋嘉宁就安心养胎了,养尊处优, 成为太子妃唯一的不足, 就是离娘家远了,不能随时回国公府, 弟弟茂哥儿也不能常常来看姐姐外甥外甥女们。好不容易到了中秋,国公府女眷终于有理由进宫了。
  太夫人领着一家女眷先去中宫拜见李皇后,再转到东宫。
  “娘……”宋嘉宁虚扶着小腹,殷切地望着许久未见的母亲。昭昭早领着祐哥儿跑过去跟长辈们撒娇了。
  林氏怀里搂着祐哥儿, 眼睛却难以置信地盯着女儿的肚子,不是刚怀五个月吗, 怎么这么鼓了?她怀女儿时就挺胖的,果然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女儿, 但也没有女儿这么……
  “安安这胎, 估计有俩。”太夫人年纪大,见得多, 一眼就猜到了双胎的可能,不提别人府里, 自家二儿媳当初怀的就是双胎, 一口气给她生了俩孙子。
  宋嘉宁看看肚子,虽然孩子是她的,可到底揣了几个, 她也没谱儿,赵恒早叫太医来看过了, 太医说得等怀胎七月能感觉胎动了,才能断定是否双胎。
  “娘,家中一切可好?”进屋落座,宋嘉宁关心地问道。
  林氏眼里闪过一丝愁绪。家里挺好的,郭家本就是权贵,如今出了个太子妃,就连曾经瞧不起她的望族贵妇们,现在都存了几分巴结奉承。但那些都是身外之物,林氏并不在乎,她在意的,是朝夕相处的丈夫。
  不知为何,这两年郭伯言一下子显老了,曾经意气风发气势十足,如今眼中再没有逼人的锐利,身体依然魁梧,容貌依然出众,可林氏能感觉到,丈夫有心事。夜深人静,她几番柔声询问,郭伯言都不肯说,然后他表现地越来越正常,只有偶尔,林氏才能捕捉到他眼底的落寞,恍惚夹杂着怀念悲痛。
  是在想继子郭骁吧?
  如果是这样,林氏什么都做不了,身为人母,亦能体会他人丧子之苦。
  幸好茂哥儿渐渐懂事,郭伯言教儿子练武时,便会恢复些从前的风采。
  “都好,不用你惦记。”林氏笑着对女儿道,报喜不报忧。
  宋嘉宁就放心了。
  ~
  郭伯言并不是唯一思念长子的人,宣德帝同样想他的长子,而且早在郭骁“死讯”传进京之前,楚王就已经被幽禁南宫了,算起来,宣德帝已有三四年没见过他最偏爱的长子,没见过他的两个胖孙子。
  一直都想,睿王出事前,宣德帝靠失望心寒压制着为父之心,睿王出事后,得知真相的宣德帝,靠的是希望老三顺利登基、大周江山稳固的为君之心。
  可他想儿子啊,身体每况日下,宣德帝几乎能感觉到自己的大限之日要到了,越是这样,他越想,想得在漆黑夜里辗转难眠,想得梦中都是长子爷仨,想得梦呓出声。而这时,陪在老迈帝王身边的,是李皇后。
  这晚宣德帝突然被一阵低低的哭声惊醒,睁开眼睛,就着昏黄的烛光,看到李皇后背对他躺着,肩膀轻轻颤动。他老了,李皇后才三十出头,身姿曼妙。宣德帝半条腿都快踏进棺材了,当然没那种心思,只怜爱地靠过去,慢慢将他后半辈子最宠爱的女人转过来:“怎么哭了?”
  李皇后哽咽:“皇上,您刚刚又说梦话了,一直在喊元崇……”
  元崇是楚王的字。
  宣德帝僵在了那儿。
  “皇上,您这又是何苦,大殿下是您的儿子,您叫他过来见上一面便是,何必苦着自己。”趴到宣德帝怀中,李皇后心疼地劝道。
  宣德帝什么都没说,其中的苦涩,只有帝王能懂。
  “皇上,您不方便见大殿下,我代您去看看吧,好歹让大殿下知道,您没忘了他,没忘了升哥儿成哥儿。”知道宣德帝的顾忌,李皇后哭了片刻,抹着眼泪道,“我带过升哥儿一阵,正逢中秋,我只说去看升哥儿,不会有人多想的。”
  宣德帝隐隐觉得不妥,但,他真的想让长子知道他这个父皇的苦。
  “那你,这几天去一趟吧。”抱住最会体贴他的小妻子,宣德帝叹息着道。
  有了帝王允许,中秋前一日,李皇后微服去了南宫。
  南宫是禁宫,里面的冷清可想而知,但冷清是相对皇宫,禁宫同样是高墙大院,楚王一家的衣食住行虽然差了些,却比普通的农家百姓强。没有锦衣玉食,也没有愧于心,人在南宫,楚王过得十分顺心,春日带着两个儿子犁地播种,夏日拔草浇水,秋季收获谷物,冬天一家四口围着暖炉共享天伦。
  赵恒册封太子后,南宫宫人越发不敢怠慢楚王一家,唯恐将来赵恒登基,惩罚他们为兄长出气。
  得知弟弟成了太子,楚王高兴地不得了。他是冲动,但他不傻,当年清醒后就猜到自家王府那把火是有人存心害他了。一共三个弟弟,亲弟弟不可能,老四不是那种人,就只剩老二个混账,现在亲弟弟将老二赶了下去,楚王十分骄傲。
  “大殿下,皇后来瞧您与两位小公子了。”宫人细着嗓子禀报道。
  楚王正在教导升哥儿、成哥儿练武,冯筝坐在廊檐下,一边给爷仨做鞋一边看。听到宫人的话,已经长成半大少年的升哥儿下意识往父王身边走了两步,犹记得李皇后曾经抢过他,冯筝更是心有余悸,一着急,纳鞋底的大针就扎进了指腹。
  她疼得丢了鞋底。
  “娘!”成哥儿看见了,第一个跑过去照顾娘亲,升哥儿紧随其后。手被两个儿子拉过去止血,冯筝白着脸望向丈夫。幽禁这么久,嫡亲小叔太子都没找到机会来瞧他们,李皇后是什么人,没事绝不会发善心。
  冯筝眼中带着恐惧,希望得到丈夫的庇佑。
  媳妇怕成这样,楚王气不打一处来,虎眸圆瞪,猛地朝传话宫人喝道:“滚!皇上命我们一家四口闭门思过,没有皇上旨意,老子谁也不见!”
  他声音洪亮,打雷似的,宫人吓得屁滚尿流,仓皇逃跑,无奈地去回李皇后。
  楚王声音那么大,李皇后隔得老远都听见了,听见了,一颗心也凉透了。
  她不想赵恒登基,活着的三个皇子,赵恒心机最深,坐上龙椅后,最不会将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太后放在眼中。剩下两个,皇上不可能改口将皇位传给断臂的恭王,唯有最被偏爱的楚王,尚有翻身之机。
  李皇后由衷想帮楚王。楚王心胸宽阔,有勇无谋,容易哄点,而且,如果楚王想翻身,那他就需要她的帮忙,事后自然也会感激她。抱着这个念头,李皇后寻了机会来南宫与楚王商量,可她没想到,楚王连见她都不愿。
  “带路。”这是她最后的希望,李皇后不想轻易放弃。
  宫人犹豫片刻,转身带路。
  然而楚王还是不想见她,好男不跟女人动手,楚王直接领着妻儿进去,大门一关,让李皇后自己在院子里凉快,随便凉快多久。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李皇后彻底心寒,苦笑几声,失魂落魄地领着丫鬟们离去。
  就在李皇后回宫不久,李皇后在南宫的遭遇,也悄悄被人禀报给了东宫太子。
  赵恒微微发冷的身体,终于恢复了平时的温度,负手走到窗前,眺望远方。
  秋高气爽,天空湛蓝。
  这么多年,有的人变了,有的人,还是记忆中的样子。
  同是一母同胞,父皇与皇叔至死都没有和解,他比皇叔幸运,有个待他如一的好兄长。
  ~
  宋嘉宁怀胎七月的时候,赵恒再次宣来两个太医,先后摸过太子妃的胎动,两个太医都信誓旦旦地保证,太子妃怀的是双胎。
  宋嘉宁很高兴。
  赵恒仍记得她当初生女儿时的惊险,最先询问太医双胎是否会有危险。太医哪敢吓唬太子夫妻,只解释双生大多都会早产,精心照料母子自会平安无虞。这种虚词并没能安慰到赵恒,自此越发紧张起来。
  宣德帝也紧张,老三媳妇有福气,一口气给他怀了俩孙子,老来就这么一件喜事,已经靠人扶着才能上朝的宣德帝,很想等到那一日。
  宋嘉宁从来都是孝顺的好儿媳,皇帝公公这么盼望,宋嘉宁特别争气。腊月初,经过一番有惊无险的折腾,宋嘉宁平安生下一对儿双生子。小哥俩生的瘦小,瞧着可怜巴巴,但整个太医院都跪地保证,两位小主子都健康着呢。
  上至宣德帝,下到亲舅舅茂哥儿,都松了口气。
  寒冬腊月,宋嘉宁躲在热乎乎的炕上坐月子,小哥俩吃着乳母的奶,一天一个样,满月时候,都长得白白胖胖了,根本看不出来是早生子。孙子们越来越多,宣德帝命宫中大办满月礼,着实热闹了一番。
  然热闹过后,宣德帝病倒了,其实早就病了,但这次,勤于政事的宣德帝,已经病到卧床不起,无法再批阅奏折。不必太医诊断,宣德帝身边的所有人都知道,他怕是要挺不过这一关了。
  李皇后等妃嫔轮流在龙榻前伺候,赵恒、恭王同样扎在崇政殿,心情沉重地陪伴父皇。
  宣德帝舍不得走,舍不得妻妾儿孙,一日日熬着,熬到三月春暖花开,这日一觉醒来,宣德帝望着头顶富丽堂皇的房梁,冥冥之中,仿佛感应到了什么。
  “你们都退下,朕有话与太子说。”宣德帝缓缓地看向他的老三。
  对上帝王弥留的目光,赵恒呼吸艰难,走到床前,他慢慢跪下,握住了父皇放在一侧的手。
  宣德帝看到了儿子的泪,他最隐忍的老三,为他哭了。
  宣德帝却笑了,笑着笑着,想到了他这一生。
  年少时候,许下诸多心愿,有的实现了,有的,始终都是一场梦。
  对得起谁,对不起谁?
  一个接一个的影子浮现脑海,渐渐的,眼里只有那些人。
  “父皇,父皇……”
  有人在耳边焦急地喊,宣德帝努力睁大眼睛,想要看清是谁,可不管他怎么努力,都看不见了。宣德帝嘴唇颤抖,苍老的手紧紧抓着儿子,用尽最后力气嘱咐儿子:“朕,朕对不起你大哥,朕死后,你,你要善待……”
  最后的话,宣德帝终究没能说出来。
  大周的第二位帝王,去了。
  赵恒伏到床上,面容被遮掩,只有露在外面的双手,攥得太紧,青筋暴露。
  许久,宣德帝耳边,传来新帝压抑悲恸的承诺:“儿臣,遵命。”
  

第235章 235
  先帝驾崩, 新帝登基。
  赵恒继位后颁布的第一道旨意,恢复楚王爵位, 宣楚王一家即刻进宫为先帝服丧。
  父终子送, 兄友弟恭,新帝这道旨意合情合理, 群臣之间,无一人反驳。
  可宣德帝的病逝对楚王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宣德帝因为种种原因三四年没有见长子一面,见不到人, 他也禁止各种消息传到南宫,赵恒封太子是喜事, 楚王才得到了风声,至于宣德帝卧病在床, 楚王压根不知情, 等他知道……
  福公公的圣旨还没念完,跪在地上的楚王恍惚片刻后, 突地一跃而起,发狂般朝皇宫跑去, 口中嚎叫着“父皇”。那是他亲爹, 从小对他疼爱有加的亲爹,楚王一直都知道父皇偏心他,他都知道, 只是父皇做错了事,只是皇叔冤死父皇好好地活着, 他才心中有怨,但他从未想过,父皇未足六旬,就……
  “父皇!”一路狂奔,浑身汗湿地冲到先帝遗体前,亲眼看到曾经被他气红脸的父皇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双眸紧闭面无血色,楚王腿一软,扑通跪地,双手痛苦地抱住脑袋,哭声卡在喉头,里面是彻骨的悔恨。
  他不孝,他不孝!
  赵恒跪在兄长身旁,等楚王身体僵硬地重新跪正,他才低声劝道:“大哥节哀。”
  楚王红着眼睛扭头,视线模糊,他看不清亲弟弟,但他记得弟弟下旨恢复他爵位。眼泪再次滚落,楚王慢慢转向沉睡的父皇,苦涩道:“我不配。”他不孝,他不配再称王,父皇罚的对,他不配再做大周的皇子。
  “父皇遗命,命我善待长兄。”赵恒看着他道。
  楚王闻言,泪落满面。
  ~
  宣德帝葬入皇陵,朝堂也恢复了平静,新帝处理国事,臣子安守本分,一切有条不紊。
  只有郭伯言,在一日早朝后,主动跟随赵恒去了崇政殿,然后恭敬地递上一封奏疏,请求辞官养老,奏疏里的理由是他征战多年留下很多伤,年轻时没什么影响,现在上马都腰酸,反正说得跟真的似的。
  但赵恒知道郭伯言辞官的真正缘由,一是担心他这个新帝心胸狭隘,怕他记旧仇找借口报复国公府,与其被惩戒不如主动辞官,以退为进,二来,郭伯言大概也想试探试探,他对郭家到底是什么态度。
  赵恒什么态度?
  他冷笑,直接将郭伯言的奏疏丢到了地上,盯着低着脑袋的大周悍将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现今幽云未归,岳父未老,却扬言辞官,是岳父畏辽兵,贪生怕死,还是,朕德行不够,岳父不想辅佐?
  语气严厉,声音冰冷,但他喊的是岳父,对郭家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
  郭伯言闭上了眼睛。
  他这个皇帝女婿,既有明君的文韬武略,又有容人的心胸,孽子凭何取胜?
  帝王尽弃前嫌,郭伯言不敢再拿乔,跪伏在地,沉声道:“承蒙皇上不弃,臣当以死效忠。”
  赵恒看他一眼,继续批阅累积的奏折,过了会儿才淡淡道:“死有何用,教好世子,替朕守卫边疆。”
  郭伯言明白:“臣遵旨。”
  “下去罢。”赵恒头也不抬。
  郭伯言倒退着走了出去,离开崇政殿,郭伯言抬头,看到远天万里无云。他驻足遥望,盛夏热风不断地吹过来,但他的心是静的,再无前两年的烦躁不安。逝者已矣,他还活着,家中有老母有娇妻有幼子,千里之外的边疆,还有辽兵虎视眈眈。
  郭伯言长长呼出一口气,肃容跨下崇政殿前的台阶。
  落在守门禁军眼中,卫国公虎背熊腰,步履稳健。
  ~
  先有帝王,再有皇后,赵恒初登基,前三个月忙于稳固朝局,六月底,才正式为宋嘉宁举办封后大典。
  对宋嘉宁来说,她已经嫁给了这世上最好的丈夫,在赵恒登基那日,她就知道自己肯定会做皇后,就像厨房饭菜做好了,肯定会端过来给她享用一样,板上钉钉的事,要高兴早高兴过了,大典没什么值得特别欢喜的。
  她容易满足,京城官员及家中女眷们心里就没那么平静了,臣子们还好,皇后已经连续为皇上生了三位皇子,皇家血脉传承无需他们再担心,可是那些女眷们谈到新皇后,没有一个不羡慕甚至嫉妒的。
  太常寺少卿鲁大人家中,曾经嫌弃宋嘉宁身份配不上她孙子的鲁老太太,心情复杂地坐在椅子上,看着院中孙媳妇弯腰哄她的曾孙。阳光明亮耀眼,鲁老太太神情恍惚,忍不住想,如果宋嘉宁当初成了鲁家的孙媳妇,孙子会得益于她的福气吗?
  谁能想到,一个商家寡妇的女儿,居然能一路青云直上,封了后?
  鲁老太太惴惴的,忧心孙子将来的仕途。
  永安伯府,谭香玉端着药碗守在儿子病榻前,神色憔悴,眼中布满了血丝。看着睡熟的儿子,想到家里又快没有给儿子续命的人参了,谭香玉不知为何,突然想到了皇宫中的新皇后。如果,如果那年宋嘉宁的风筝误落寿王府,她没有在福公公面前退缩,而是承认风筝是她放的,然后与宋嘉宁一块儿去见了寿王,那么,获得寿王青睐的姑娘,有没有可能是她?
  谭香玉目光渐渐迷离起来,身子轻飘飘的,好像一切真的发生了变化,她才是被曾经的寿王当今的皇上深深宠爱的女人。
  但,鲁老太太没那个福气让宋嘉宁给她当孙媳妇,谭香玉也没有那个福气,做赵恒的妻。
  赵恒的王妃、皇后,从来都是宋嘉宁一个人的。
  册封大典,宋嘉宁头戴凤冠,身穿深青色华服,按部就班地接受册封。她曾是卫国公郭伯言的继女,曾是寿王养在王府的柔顺王妃,性喜安静,鲜少出门,可谓养在深闺人不时,但今日,赵恒送了她一场举世无双的风光。
  文武百官齐齐叩拜,王妃宗妇纷纷叩首,乌压压的一片,就连年幼的昭昭公主,都陪着三个皇子弟弟,有模有样地跪在那儿,高兴地看着高台上的娘亲,被父皇封为皇后。
  高台之上,宋嘉宁好热啊,六月艳阳高照,身上压着里里外外十几层的华服,再站下去,她都要晕了。
  “还撑得住吗?”赵恒微微倾身,在她耳边问,面容庄严,笑在眼中。
  脑顶沉甸甸的赤金镶宝凤冠,宋嘉宁艰难地仰起头,就见她的皇上一袭素红龙袍站在那儿,身姿修长挺拔。他戴着墨玉帝王冠,冠下是一张俊美如神仙的脸庞。明晃晃的日头迎面照下来,汗水沿着鬓角往下掉,似曾相识的感觉,宋嘉宁突然一愣。
  她想起来了,上辈子她与赵恒唯一一次的相遇,就是类似的情形,只是那时,她被端慧公主惩罚跪在地上,她是卑贱的民女,赵恒是高高在上的帝王。现在呢,他仍旧是帝王,一身龙袍,但她的身份变了,赵恒将她从泥潭中拉出,邀她与他并肩而立,共看这天下。
  “皇上……”
  忘了暑热,忘了疲乏,宋嘉宁心柔似水,喃喃地唤他。
  赵恒前一瞬还在她眼中看到了抱怨哀求,哀求他快点结束这些繁文缛节,然而仿佛只是一眨眼,她整个人就变了,乌黑的鬓角依然有汗,那双杏眼中的撒娇埋怨却变成了满满的痴恋,如潋滟泉水将溢。
  赵恒不明所以,不明所以地,陷进了这双眼。
  忍着伸手抱她的冲动,赵恒低声询问:“何事?”
  宋嘉宁笑了,没有羞涩,没有紧张,只有好奇:“皇上第一次见我,是怎么想我的?”
  她第一次见他,就觉得他像天上走下来的神仙,本不问世事,但怜她悲苦,故三言两语,救她逃离苦海。
  怎么想她的?
  赵恒试图回忆初遇,但看着她被烈日晒红的脸,双颊潮红香汗淋淋,赵恒就再也移不开视线,情不自禁上前一步,拉她入怀,用只有宋嘉宁能听到的声音道:“吾见安安,犹见牡丹,满城芳华,唯卿国色。”
  那怀抱宽阔,那声音缠绵。
  宋嘉宁心如鹿撞,听过他许多甜言蜜语,这句最动人。
  上辈子,他也是这么想她的吗?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呢?
  这辈子能嫁给他,嫁给赵恒,她已知足。
  ~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连载四个月零七天,至此,国色生香全文完结。
  有几句话想说:
  1。国色有新尝试,我写的卡,大家追的也辛苦,但现在我只记得你们陪伴的快乐,感动!
  2。第171章还是非国色内容,六千字,我会改成番外,831号替换,放心,佳人绝不跑!
  3。国色签约了简体出版,上市日期未定,大家可以关注围脖@笑佳人,随时更新动态。对了,围脖那边有国色全文订阅的福利转发活动,七夕抽奖,附和条件的仙女们快去参加吧。然后实体书上市后,独家番外也会发在晋江,大家可以先继续收藏这本书哈。
  4。现言甜文《你比月色动人》已经开始连载,大家可以从这个坑跳过去啦,我都接着!
  5。如果大家不喜欢现言,可以收藏佳人的作者专栏,将要挖的古言与完结书都在专栏摆着哦,电脑戳这里:;手机戳这里:;app读者可以看《国色生香》主页右上角的小圆圈,点“作者专栏”,进去就有收藏按钮啦。
  6。最后的最后,再发国色最后一次的红包吧,100个,真的好爱你们!【 http://。cc】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