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色生香-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桌对面,侧身坐着一个穿月白暗纹蟒袍的少年郎,冬日午后阳光惨淡而温暖,透过纱窗倾泻进来,恰好将他笼罩其中,照亮了他俊美清隽的脸,照清了他唇畔一抹浅笑。宋嘉宁顺着他视线看过去,看到一方砚台,里面是黑漆漆的墨。
宋嘉宁茫然地眨眨眼睛,墨汁有什么好笑的?
就在此时,少年郎忽的动了,抬眼朝她看来。
作者有话要说: 赵恒:为何总盯着我腰下?
嘉宁:不敢看脸。
赵恒:下面就敢?
嘉宁:嗯。
赵恒:……进屋吧。
宋嘉宁迷迷糊糊地跟了进去,过了片刻,屋里传来一声羞叫:“王爷好坏!”
第43章 043
刚吃完柿子的宋嘉宁, 小嘴儿湿润润的,比樱桃还红。
赵恒目光在她脸上停顿片刻,再看向她手, 没看到柿子皮, 赵恒心中微惊, 难道她饿得连柿子皮都吃了?
“王爷,您叫我过来,是有什么事吗?”宋嘉宁轻声问, 非常担心荷包被柿子皮浸湿再弄脏衣裙,想快点回国公府了。
赵恒叫她来书房只为安抚, 免得她被端慧公主吓破胆, 但胖丫头此时已经恢复了镇定,杏眼水亮, 不知是他还是柿子的功劳。思忖片刻,赵恒起身, 走到东南角摆放的多宝阁前, 抬手取了一个扁圆的白瓷盒, 再示意宋嘉宁过来。
“赏你。”赵恒将白瓷盒递给她, 眸光清幽:“招待不周,赔礼。”
宋嘉宁都伸手要接了, 闻言立即缩回手,开心道:“王爷太客气了,今天您本就没错,而且刚刚还赏了我一个柿子, 真的不用了。”意识到这位王爷其实很平易近人,宋嘉宁说话也没那么紧张拘束了。
赵恒依然托着盒子,简单提醒她:“他们会问。”
宋嘉宁可不是福公公,呆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是啊,寿王将她带到书房,回头堂兄堂姐肯定会追问,她总不能说她在这边吃了个柿子吧,那还不被她们笑话一阵子。想通了,宋嘉宁腼腆笑笑,一边去接一边疑惑地打量白瓷盒:“王爷,这是什么?”
“颜料,打开看看。”赵恒放下手,宋嘉宁看盒子,他看着她。
宋嘉宁两辈子都没怎么碰过这等清雅的物件,旋开盖子拿开,入目是一片耀眼的樱桃红,红的新鲜透亮,就像初夏熟透的红樱桃,漂亮极了。宋嘉宁发出一声轻轻的惊喜的赞叹,抬头对上赵恒平静的眼睛,她立即盖好盖子,屈膝行礼:“谢王爷赏赐。”
她这么喜欢,赵恒心中一动,一边往外走一边问她:“喜欢画?”
宋嘉宁老老实实地摇头:“不会,我画的不好看。”
赵恒皱了皱眉,这盒颜料必须送她当幌子,但此物难得,落到一个不擅不喜作画的人手中,还真是暴殄天物。
“你欲,如何处置?”赵恒随口问道。
如果福公公在身旁,听到自家主子与宋嘉宁的几番对话,八成要嫉妒一下的,毕竟赵恒见了外人轻易不开口,以前在景平宫如今入住寿王府,便是根本不会说话,一天几乎都在沉默中度过,弄得王府下人也越来越话少,整个京城都没有比寿王府更静的去处了。
宋嘉宁珍重地捧着未来皇上赏赐的颜料,不假思索道:“我会摆在书房,每日瞻仰。”才不,她要好好收起来,留着将来当传家宝。
每日瞻仰……
赵恒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眼底掠过一道浅浅的无奈,这丫头,明明还是孩子,居然知道睹物思人了,而且还当着他的面说了出来。不过,她说话时脸色如常,想来还是孩子气的幼稚话吧,并不懂真正的男欢女爱。
两刻钟后,宋嘉宁捧着“御赐”的颜料盒回了临云堂,先回自己的小院子解了荷包,再带着颜料盒去见母亲。云芳管不住嘴,有什么事都会嚷嚷地整个国公府都知道,与其让母亲担心,宋嘉宁自己乖乖交待了寿王府的不快,只省略了她在书房吃的柿子。
林氏自然不喜端慧公主,好在寿王公道,没让女儿吃更大亏。
看过颜料,林氏惊道:“王爷这礼太贵重了。”
宋嘉宁不懂,再瞅瞅盒子里漂亮的樱桃红,奇道:“要多少银子?”
林氏盖好盖子,感慨地对女儿道:“这是达官贵人们用的金贵物,普通商贾有钱都买不来的。安安仔细收着,记住这次教训,以后凡是端慧公主在,你便是饿会儿肚子,也千万别招惹她。”
宋嘉宁嘟嘟嘴,靠到母亲怀里抱怨:“我吃完一碗饭就不想吃了,是三哥三姐姐说漏嘴。”至于那个喷嚏,她能憋住不在人前放屁,憋不住喷嚏啊,说来就来,一点准备都没有。
“嗯,娘知道,我们安安越来越懂事了。”林氏抱抱女儿,低头亲了亲小丫头脑顶。
而就在她们母女轻声细语说话时,皇宫,端慧公主一回来,直接冲到宣德帝面前告状去了,也不管宣德帝在批阅奏折,挤进他怀里就哭:“父皇,你管管三哥,我好心去庆贺他乔迁之喜,他竟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骂我,大哥二哥就算了,我表哥表姐也都听见了,我堂堂公主的脸都丢尽了!”
宣德帝皱眉,握住女儿肩膀叫她抬头,见女儿眼睛哭得红红的,宣德帝沉声道:“别哭,到底怎么回事。”
端慧公主便添油加醋地学了一遍:“……嘉宁表姐打喷嚏,我们都听到了,二哥三表哥都笑,我只是跟着打趣两句,三哥就骂我多嘴……父皇,三哥瞪眼睛可凶了,他心里根本没有我这个妹妹……”
宣德帝认真地听完,没放在心上,孩子们小打小闹,不值得他费心,敷衍一会儿就打发女儿走了,他继续处理政事。
~
郭骁、太夫人从安国寺回来时,宋嘉宁还在歇晌睡觉,郭骁将太夫人送到畅心院,出来后对郭符道:“让三弟去颐和轩找我。”
郭符点头。
郭骁大步回了颐和园,换身衣服出来,郭恕已经到了,正在厅堂喝茶。
郭骁坐他对面,询问今日寿王府宴请的情况。
郭恕知道兄长最担心什么,笑道:“大哥放心,我今天一直盯着四殿下,他就用席时与三妹妹、四妹妹搭上话了。”
郭骁看了他一眼。
郭恕浑身一冷,仿佛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似的,误会大哥知晓了端慧公主干的好事,郭恕无奈道:“表妹的脾气大哥又不是不清楚,她连寿王爷都敢得罪,我哪管得了她。”
郭骁脸色一沉:“一五一十地说。”
郭恕靠着椅背,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三殿下带嘉宁去书房做什么?”郭骁冷声问,“去了多久。”
郭恕仰着脑袋想想,不太确定地道:“一刻钟?三殿下挺客气的,表妹欺负四妹妹,他自称招待不周,送了四妹妹一盒颜料。”
一刻钟?郭骁眼底更冷了,单纯送颜料,吩咐身边伺候的人跑一趟便可,何必亲自带人过去?寿王自幼口疾为人孤僻,除了楚王,没人真正了解寿王的性情。看他几次对继妹另眼相看,莫非在书房对继妹做了什么事?
郭骁长这么大未近女色,但他听说过一些事,有的男子癖好异于常人,就喜欢养一些身段未长开的小丫头,甚至半大少年。
“大哥,你不会担心三殿下对四妹妹有那种心思吧?”郭恕终于砸吧出不对了,随即自信笑:“那你真是多想了,四妹妹想摘他的大柿子他都不许,怎么可能喜欢四妹妹。”
郭骁挑眉,方才堂弟可没提什么柿子的事,当即追问。
翌日,宋嘉宁领着双儿去太夫人那边上课,路上远远瞧见一个穿深色长袍的少年郎站在前面的卵石小道上,身形挺拔侧脸冷峻,正是郭骁。宋嘉宁每次单独遇到他都心里犯怵,却又没理由躲,佯装自然地走过去,到了近前,恭敬地唤了一声:“大哥。”
往常两人照面,她一句大哥郭骁回声“嗯“,招呼就算打过了,客气疏离。宋嘉宁最初还会停下脚步,后来发现郭骁都是直接擦身而过,宋嘉宁渐渐地也不停了,就像现在,客套过了她便继续往前走。
“等等,我有话问你。”郭骁喊住她。
宋嘉宁一愣,诧异地看看他,顿住脚步。
郭骁视线越过她,落在陪宋嘉宁来读书的双儿身上,双儿懂了,主动走出一段距离,侧对这边等着,不过两人是兄妹,拦住四姑娘的还是最稳重的世子爷,双儿并没有猜忌什么。
“昨日三殿下带你去书房,都做了什么?”盯着宋嘉宁,郭骁开门见山地问道,目光犀利,恍似审问。
宋嘉宁原本看他胸口呢,闻言古怪地抬起头,对上郭骁阴沉的脸庞,一道寒意顿时沿着宋嘉宁的脚底爬上脊骨,遍体发冷。这人到底什么意思?不但特意打听过她在寿王府的事,现在竟然审她来了?
怕她趁机勾引寿王,就像上辈子,明明是他抢了她,却倒打一耙,怪她眼睛勾人?或许在郭骁心里,她真的勾他了吧,他与宋家二房的婶母一样,因为她长得媚就笃定她心术不正,所以上辈子他冤枉她,这辈子又冤枉她要勾寿王。
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没有比狐媚不端更侮辱人的罪名了。
宋嘉宁很愤怒,但她没有发作,垂眸道:“殿下赏了我一盒颜料。”
“单单如此?”郭骁意味深长问,带着几分讽刺。
宋嘉宁气笑了,直视他道:“大哥为何这么问?”
她仰着头,第一次毫不躲闪地与这人对视。前世她什么都没了,母亲、清誉都没了,就像被郭骁抓住的一只金丝雀,逃不掉,又要靠他供吃供穿。现在不一样了,她有母亲,给他世子身份的卫国公也是她的继父,她虽不如他尊贵,但两人是名义上的兄妹,是平等的,郭骁没资格再那样对她。
最后瞪他一眼,宋嘉宁转身就走。
郭骁怔在原地,心情复杂地看着继妹迅速走远,脑海里是她黑白分明的杏眼。她一直都怕他,郭骁并不陌生,可,就在刚刚,他分明在她眼中看到了一丝……恨。
第44章 044
宋嘉宁整整半个月都没有再跟郭骁说一句话, 不提前世,一个质疑她品行的继兄,她还陪他虚与委蛇什么?自她进府, 郭骁就没给过她好脸色, 总是冷冰冰的, 每次她倒霉,嘴角起泡或是鼻子被撞了,他还会落井下石骂她活该。
当着庭芳几兄妹的面, 宋嘉宁没有表现出来,反正没彻底闹僵时, 郭骁也不会主动与她说话, 然后私底下单独遇见,宋嘉宁就当看不见他, 直接走开。一开始这样做,宋嘉宁多多少少都有点心虚, 见郭骁没有任何表示, 宋嘉宁胆子才大了起来。
腊月二十三, 小年这日, 京城洋洋洒洒下了一场大雪,下人们扫出来的小道两旁, 雪都有一尺来厚了。三房众人晌午在太夫人那儿用的饭,散席后太夫人体贴地道:“这雪估计要下到明日了,夜里你们在自己院里用吧,不用过来了。”
三房人笑着应诺。
庭芳有话要与妹妹说, 叫宋嘉宁待会儿再走,林氏与郭伯言便先回去了,郭骁不知为何留了下来。庭芳看哥哥一眼,笑着将宋嘉宁拉到了她的玉春居,姐妹俩坐到东次间的暖榻上说悄悄话:“安安,明日哥哥生辰,你准备送什么礼物?”
宋嘉宁张了嘴,经庭芳提醒,她立即记起来了。郭骁生辰就在小年后一天,特别好记,前世每次进了腊月,郭骁安排照顾她的李嬷嬷就会提醒她早点给郭骁预备生辰礼,宋嘉宁预备了七年,去年也跟着郭家兄妹们送了,这次要不是与郭骁僵上了,宋嘉宁未必会忘。
“你忘了?我不是提醒你了吗?”庭芳哭笑不得地道。
宋嘉宁佯装不好意思地低头。
庭芳不怪妹妹,热心地帮妹妹出主意:“现在亲手绣什么都来不及了,我之前绣了一个荷包打了一条玉佩络子,哥哥认得我针脚,玉佩络子你拿去吧,就说你送的。”
宋嘉宁觉得不好,玉佩络子这种贴身物件,如果她不记得前世,以继妹的身份送郭骁,并无不妥之处,但宋嘉宁记得那些日日夜夜,她送不出手,找个借口拒绝道:“姐姐打的就是姐姐打的,送礼贵在心意,我回去找找,就算差点,大哥应该也不会在意。”
是这个道理,庭芳笑着点点头,帮妹妹系上斗篷,送妹妹出去。
姐妹俩前后脚跨出堂屋,迎面就见郭骁披着一条墨色斗篷从走廊一角转过来,宋嘉宁抿抿唇,心里突然冒出一个不好的念头。果然,离得近了,郭骁看着她道:“祖母已经歇下了,让我接你直接回去,不必再辞行。”
“也好,那你们路上慢点走。”庭芳朝妹妹笑,瞥见兄长手里拿着伞,随口嘱咐道:“哥哥替安安撑着点。”
宋嘉宁饭前是随父母过来的,并没有带自己的丫鬟。
郭骁淡淡地嗯了声,叫妹妹先回,他转身走了。
宋嘉宁跟在他后面,郭骁先下走廊,撑伞站在台阶下,显然是在等她。宋嘉宁微微偏头,见庭芳姐姐还在望着他们这边,不得不走到他身旁,离得有点远,然后就感觉郭骁朝她这边移了移,手臂高举,伞面阻绝了所有雪花。
往外走时,她步子小,他步子也不大,单看背影,兄妹二人似乎十分亲近。
离开畅心院后,宋嘉宁掀起后面的斗篷兜帽遮在头上,对着地面小声道:“我先走了。”
身体前倾,都跑出一步了,左臂突然被人攥住,攥得太突然,力气还那么大,跑不出去又没站稳的宋嘉宁身子一歪,直接朝他怀里栽了过去。郭骁一手举伞,一手扶住她肩膀,等她站稳马上改成攥着她胳膊,抢在宋嘉宁开口前道:“是不是这辈子,都不打算跟我说话了?”
宋嘉宁没料到他会这么问,暂时忘了挣扎。
知道她不会跑了,郭骁松开她胳膊,声音缓和了几分:“一起回去。”
宋嘉宁抿唇,扫眼男人腰间轻晃的玉佩,默认了。
今日无风,只有鹅毛大的雪花簌簌降落,只有两人浅重不一的脚步声。宋嘉宁目视前方,暗暗猜测郭骁是不是有旁的话要说,郭骁垂眸,看到她帽檐下白里透红的脸颊,天越冷,越显得她肤白莹润,嘴唇红嘟嘟的。
眼看就要长大一岁了,脾气也越来越大,换成刚进府的时候,她敢给他脸色看?
不过敢生气恰好也说明她真是受了委屈,郭骁仔细想过那天他说的话,如果叫她误会他主要防的是她蓄意接近寿王,那胖丫头品行遭人质疑,确实有愤怒、恨他的理由。郭骁不想平白无故地被继妹恨。
“那日在书房,三殿下除了送你颜料,有没有欺负你?”郭骁边走边低声问。
宋嘉宁下意识皱眉:“他为何要欺负我?”
郭骁只道:“没欺负就好,他脾气阴晴不定,又因你被端慧羞辱,我担心你受牵连。”
宋嘉宁错愕地停下脚步,难以置信地望向他,清澈的杏眼在兜帽雪白狐毛的衬托下,显得越发黑润透亮。郭骁不着痕迹地打量完这张精致的小脸,用一副兄长的口吻提醒道:“你年纪虽小,却是咱们郭家姿容最出众的姑娘,我身为兄长,不得不考虑周全。那日换成别的外姓男子,我同样会过问。”
宋嘉宁心头巨震,原来郭骁审问她,并不是怀疑她狐媚,而是担心寿王道貌岸然?真是这样,那,郭骁其实是好意了。这么一想,不再愤怒的宋嘉宁,突然记起了郭骁对她屈指可数的几样好,这个人,也曾在端慧公主欺负她的时候,维护过她。
“为何生气?”误会澄清了,郭骁反过来问道。
宋嘉宁脸一红,无论如何都不能告诉他实话,窘迫地朝一侧扭头。
她不愿意回答,郭骁也没有追问,一直将宋嘉宁送回临云堂,快进门之前,郭骁突然挡在宋嘉宁面前,看着她眼睛问:“可记得明日,是什么日子?”
宋嘉宁点头,心里怪怪的,两辈子记忆中,这是郭骁第一次主动跟她讨要礼物。
回了自己的院子,宋嘉宁抱着紫铜小手炉坐在床上,默默地发愁。既然和好了,她送郭骁的生辰礼就不能太敷衍了吧?只是,送什么好呢?
冬日天冷,宋嘉宁最近都没碰针线,叫六儿打开箱笼,里面几乎都是姑娘家用的稀罕物。宋嘉宁弯腰翻了翻,翻出一个香柏木小匣子,小心打开,里面是寿王送她的那盒樱桃红的颜料。宋嘉宁灵机一动,重新藏好未来的传家宝,歇过晌后,去母亲那边讨颜料了。
林氏是才女,书房自然预备着这些东西,笑着打听女儿怎么突然想学画了。宋嘉宁保持神秘,捧着几盒颜料走了,整个后半晌都待在房间,哪都没去。
翌日雪停了,郭符郭恕兄弟俩精神好,一大早就把国公府逛遍了,跑来与四个妹妹商量:“后花园腊梅开了,堆着雪特别好看,我让人把那边的亭子收拾出来,咱们兄妹去亭中烹雪煮茶,为大哥庆生,如何?”
云芳第一个赞同:“好啊!”
宋嘉宁与庭芳、兰芳也都同意,六兄妹便先带着各自的礼物去了凉亭,到齐了才派小厮去请郭骁。
郭骁得知后,斗篷也没穿,直接去了后花园。高挑挺拔的少年郎,穿一袭黑色锦袍,从两侧皑皑白雪中间徐徐走来,如玉脸庞冷峻俊朗。宋嘉宁抱着手炉坐在庭芳身边,看着这样的郭骁越走越近,回想昨日与郭骁的对话,便觉得,如果郭骁真的愿意当个好哥哥,她,也会努力试着与他做真正的兄妹。
“大哥,这是我花大价钱买的匕首,削铁如泥,送你了。”郭符自豪地率先送出礼物。
郭骁接过匕首,抽出来一看,刀锋锐利寒光凛冽,果然是把好刀。
郭恕送的是一本据说已经失传的“兵书”,书交到堂兄手里,他故意挡在旁边不让妹妹们看。郭骁狐疑地看看他,随手翻开一页,看到里面抱在一起的一对儿男女,郭骁神色未露任何异样,合上书收起来,拍拍堂弟肩膀道:“明日来我书房。”
郭恕顿时笑不出来了。
轮到四个妹妹了,庭芳送的是亲手绣的荷包,兰芳是一条腰带,云芳送的是一双厚厚的鞋垫。宋嘉宁最后送的,将一卷画轴递给郭骁,浅笑道:“祝大哥功夫越来越好,将来当了官,一路青云直上。”
郭骁瞅瞅她,当众打开画轴,露出一幅梅花图,显然是照着一幅名家梅图临摹的,枝干不像枝干,傲雪的红梅也看不出任何风骨,一朵一朵堆簇在一起,只能看出作画之人的圆润。云芳哈哈大笑,郭恕松了口气:“好了,我的礼物总算不是垫底的了。”
宋嘉宁被他们笑话惯了,不以为意。
“下次好好练练。”郭骁一边卷起继妹送他的亲笔画,一边威严地道。
宋嘉宁敷衍地嗯了声,既然都是哥哥了,还在意什么美丑?
送完礼物,四个姑娘走出凉亭去赏梅,没赏一会儿,身后忽然传来两道嗖嗖的风声。宋嘉宁反应慢了一步,后脑勺被雪球砸中,碎雪掉到脖颈子里,冰得她直吸气。云芳也被砸了,跳脚过后立即攒雪球反击,宋嘉宁怕冷,攥着庭芳胳膊只四处躲。
双生子挑衅的笑声,小姑娘们清脆的嗔怪,越过墙头,清晰地传到了隔壁寿王府。
同样出来赏雪景的赵恒,慢慢停在路上,侧首聆听。
第45章 045
鞭炮声中, 京城百姓又迎来了一个新年。
卫国公府收到了一摞帖子,但正月郭家却不准备待客了,因为二月初六太夫人过五十五大寿, 届时再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庆贺。宋嘉宁去年嘴角长泡几乎没怎么串门, 今年身子好好的, 随母亲去赴了几次宴,认识了几个谈得来的伙伴,也遇到了几个瞧不起她的, 有喜有忧,左右都是小姑娘们之间的磕磕绊绊, 高兴最好, 生气也只是一时片刻的气,回家吃点好吃的就给忘了。
辞旧迎新, 宣德帝对朝堂官员做了些微变动,禁军也裁减了一批伤残老兵, 上元节一过, 禁军便开始了新一批禁卫的选拔。十八岁的郭骁成功入选, 成了禁军三大营中马军营中的一个新人禁卫, 三日后便领了一套骑兵轻甲回来。
长孙有出息,太夫人高兴地不得了, 欢喜地叫孙子换上铠甲给她看。郭家三芳、双生子与三房四岁的尚哥儿都在一旁起哄,宋嘉宁安安静静地坐在母亲身旁,脸上挂着应景的笑,心思却早跑到上辈子去了。
她被郭骁从江南带回京城时, 郭骁已经是马军都指挥副使,从三品的武官,一身银甲,英姿勃发。军营在郊外,郭骁常常直接从军营到庄子上找她,大多数时候都会宿在庄子上,偶尔必须回国公府,他进门便将她抱到内室,铠甲都不脱,只将她剥得一丝不挂。
想到那情形,宋嘉宁突然无法再直视对面接受众人贺喜的少年郎了。这辈子郭骁不再质疑她品行,宋嘉宁真的愿意与他当一对儿普通的继兄妹,可每当上辈子的某些回忆浮现脑海,想起两人曾经同床共枕,宋嘉宁就会尴尬片刻,尤其不适应与郭骁靠得太近,尽量避免身体碰触。
就在宋嘉宁走神的时候,郭骁已经去偏室换了轻甲回来,头戴帽盔脚踏马靴,英气逼人。太夫人笑眯眯地赞不绝口,郭骁并不觉得他进禁军有何值得高兴的,现在不过是一个最低阶的禁卫,待他立下战功官职高了,才算真的光宗耀祖。
但看着祖母与妹妹自豪的笑脸,郭骁神色还是比平时柔和了几分,目光无意扫过继母继妹,继母笑容温柔,胖丫头……低着眼帘,不知道在想什么,并没有像其他三个妹妹那样,注意力都在他这个大哥身上。
郭骁抿了抿唇,收回视线对太夫人道:“祖母,我先去更衣。”
太夫人欣慰地点点头。
与此同时,一辆马车缓缓拐到了卫国公府、寿王府所在的这条清平巷上。车中,谭舅母嘴角高高翘起,为外甥十八岁便入选京城禁军而骄傲,十五岁的谭香玉则靠近车窗,偷偷掀开一条帘缝往外张望,意外看到卫国公府隔壁的寿王府前,停着一辆马车,看规制,应该是寿王要出行了。
谭香玉一眨不眨地望着王府门口,对寿王充满了好奇,虽然谁都知道寿王在皇子当中最不得宠,但他毕竟是王爷,谭香玉这辈子见过的最大权贵便是姑父卫国公,内心里非常憧憬能瞻仰一番龙子龙孙的风采。
“好了,准备下车了。”马车越来越慢,谭舅母理理衣裙,低声提醒女儿。
谭香玉嗯了声,丫鬟在外面挑开帘子,她先下,再站在车门右侧等着扶母亲,可她的眼睛却期待地望着对面的寿王府。说来也巧,就在谭舅母探头出来的时候,几十步外的王府正门中,不急不缓地走出一道身影。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年郎,修长挺拔,穿玉白色暗纹蟒袍,腰系玉带,只看扮相便透露出与生俱来的清贵雍容,谭香玉情不自禁屏住呼吸,视线上移,恰好对方若有所觉侧头看来,露出一张仙人般的俊美脸庞。
谭香玉看直了双眼,表哥郭骁五官出众,但表哥太冷,冷得叫她有心没胆靠近,可对面的寿王爷看起来平和多了,也更清雅俊秀。
谭舅母先看见女儿呆呆傻傻满脸羞红的怪异样子,这才顺着女儿视线往前张望,却只看到一抹玉青色的衣摆,以及刚刚放下的晃动的车帘,等她下了车,寿王府的马车已经徐徐出发了,不知要去何处。
谭舅母望着马车出了会儿神,再看看女儿情窦初开的模样,谭舅母咳了咳,示意女儿先进国公府。林氏等人都在畅心院,丫鬟通传需要功夫,谭舅母坐在窗几明亮的厅堂,看着丫鬟们端茶进来再退到一旁,谭舅母终于有时间琢磨女儿的事了。
其实她一直希望能撮合女儿与世子爷外甥,将来外甥继承了爵位,她的女儿便是新的国公夫人了,如此郭、谭两家的联姻便能一代一代地结下去。但谭舅母心知肚明,太夫人与郭伯言瞧不上谭家,如今又有了林氏这个绊脚石,女儿想嫁外甥,太难。
换成寿王?
寿王说话结巴,不受皇上待见,连个正经王妃都没捞到,可他再怎么说都是王爷,正因他自身条件差,女儿这样的身份才有机会,真成了王妃,纵使寿王没有实权,女儿一世的荣华富贵却到手了,平时见面,连国公夫人都得向王妃行礼。
只是,该如何搭上寿王?
心事重重,郭骁、庭芳兄妹到了,林氏也想过来招待一下的,被郭骁劝住了。到了临云堂,郭骁直接领着舅母表妹去了他的颐和轩。
谭舅母笑盈盈地恭喜外甥:“现在你是有差事的人了,好好干,早点立功爬上去,给国公府争光。”
郭骁颔首:“谨记舅母教诲。”
谭舅母打发女儿与外甥女去院子里走走,表姐妹俩走远了,她看看外面,疑惑地问外甥:“你都十八了,现在也有了功名,怎么,国公爷太夫人还没张罗你的婚事?”在谭舅母看来,外甥的世子之位还不够稳当,早点成家立业生个儿子才算正经。周、辽边疆常起战事,禁军不定何时便会上战场,万一外甥有个好歹,子嗣还能承爵,不然便宜都要被林氏母子占了。
郭骁只当舅母关心他的婚事,道:“父亲提过一次,我暂且没那个心思,过两年再说。”
他想先建功立业,女人都是包袱。
外甥主意大,谭舅母不管了,朝门外扬扬下巴:“庭芳呢?这都十六了……”
郭骁眉头皱了皱,如实道:“父亲属意政昌兄,祖母也赞同,大寿那日叫他过来相看,如果妹妹不反对,今年便把婚事定下。”
镇北将军韩达的长子已故,次子韩政昌,今年十九,生的一表人才,枪术超绝。郭骁与他幼年相交,后来韩政昌随父镇守边疆,每年只有年底才回来,但两人的交情并未受影响。作为好友,郭骁很欣赏韩政昌,只是,妹妹真嫁过去,恐怕要跟随韩政昌一道去边疆了,兄妹分隔两地,郭骁实在不舍。
谭舅母更不舍,外甥不会亲近人,外甥女十分关心她,有外甥女时常说她的好,外甥才能记住她这个舅母的情,一旦外甥女去了边疆,外甥渐渐疏离她了该怎么办?心中一酸,谭舅母的眼泪就下来了,歪着头哭道:“我可怜的庭芳,亲娘走了,国公爷也不疼她,竟然狠心把她嫁到那种苦寒之地……”
“政昌兄德才兼备,乃父亲千挑万选才定下的良婿,舅母休要胡思乱想。”郭骁只是有点舍不得妹妹,却从未觉得这门婚事有何不妥。放眼京城,年龄适合的,别说父亲,他都没有看得上的,全是一群仰仗老子的酒囊饭袋。
谭舅母苦笑,抹着眼睛道:“他是你父亲,你不喜欢听我说他坏话,可咱们等着瞧,你那个继妹十二了吧?再过两年也要出嫁了,有林氏护着,我不信你父亲会把她嫁到边境之地,只欺负庭芳老实罢了。”
郭骁眼前忽的掠过一张胖嘟嘟的小脸,想象贪吃犯傻的继妹有朝一日会嫁给别的男人,被对方捏脸欺负,欺得她脸红红的杏眼如含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