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今天也没成功和离-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江南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饶是他心中想,一时半会儿却也没有办法立刻做下决定。甄家偌大家业还在江南,也不能说丢就丢下了。
  甄父只能唉声叹气坐上了马车。
  年后裴慎上任,还换了一处新的地方办公。年前他与樊大人一块儿扯出了户部的案子,崔尚书做的是通敌卖国之事,皇上最是容忍不了,与崔尚书一块儿牵连的人也有不少,最后空出了不少位置来,又到了年底,朝中大部分官员的位置都动了动,其中户部空的最多,就连裴慎也入的是户部。
  户部可是个肥差,无数人削尖了脑袋想要往里头钻,可谁都没有裴慎的功劳大。若不是他与樊大人一起把崔尚书等人拉下马,这会儿也不会空出这么多位置来。皇帝如今十分看重裴慎,自然也对自己看重的臣子毫不吝啬,大手一挥,便将这令人垂涎的位置分给了他。
  裴慎年纪轻,可功劳却立了不少,他去年才考的科举,短短时间里,先是居养院,后又是源州水患,如今又扯出了通敌卖国的大案,满朝文武都找不出一个比他立的功劳更多的。这会儿,与裴慎一块儿调到户部的同僚,大多都是胡子一大把,瞧着就与他差了辈分,可官职还不一定能有他高。
  年后甄好的铺子开张,凡是遇到了相熟的夫人,都要听人夸一声裴慎年少有为,前途无量。
  升了官,又是初到户部,年后一上任,裴慎就开始忙碌起来,他先前是在工部做事,对户部的事务并不了解,如今要熟悉起来,可是要费不少功夫,年节才刚过,他便开始忙碌起来。
  可与此同时,皇帝也收到了从边境那儿快马加鞭送过来的消息。
  因着处置了崔尚书,敌人留在这边的爪牙被连根拔起,那些人如何能没有察觉。原先崔尚书做的,便是把大笔的银子送出去,这会儿没了人给他们送银子,那些敌人便纷纷露出了真面目。
  从年节时开始,就有人过了边境来骚扰附近的居民,那些敌人骑着高头大马,手中拿着武器,看着是有备而来,抢了粮食就跑,行踪狡猾,难以捉摸,在边境的那些百姓深受其扰,连热闹的新年都没有过好。
  等消息传到京城,传到皇帝手中时,京城的新年都已经过去了。
  皇帝自然震怒。
  先是有敌人在自己臣子之中安插人手,连户部尚书这样重要的位置都是敌国的人,他处置了崔尚书等人,可还没来得及给那些敌人反击,反倒是那些人先与他不客气,还又来骚扰他的子民。
  早朝时,他便重重将边关送来的折子扔到群臣面前,震怒道:“外敌来犯,诸位卿家如何能忍?!”
  谢琅上前一步,道:“儿臣愿意带兵前往,镇压外敌!”
  皇帝眉头稍展,又听有人道:“靖王也太过激进了些。”
  “若是打起仗来,受苦受灾的可是百姓,先前那么多年,边关那些敌人虽偶尔来骚扰,可也一直没开战,依微臣看,还是与他们讲和才是。”
  皇帝眉头顿时又皱起。
  那位大人的话一出,顿时有不少人出声赞同。
  众位大臣说的都是一个以和为贵,可谢琅却不以为意:“诸位大人说的可不对,那些人可都打到家门口来了,这时不反击,难道还要等他们抢完了,杀完了,才反击不成?”
  “靖王这话说的就不对了,从前可都没打过仗,百姓们过得照样好,若是开始打仗了,边关的那些百姓哪里能有好日子过。”
  谢琅冷笑:“把敌人打退,把我们的东西夺回来,百姓如何没有好日子过?如今外敌来犯,边关百姓不堪其扰,按照你说的话,难道一切都被人抢走了,百姓流离失所,这才叫好日子?”
  “这……下官并非是这个意思。”
  “本王听着,你分明就是这个意思!”
  “下官……”
  “好了。”皇帝出声制止,底下两人才闭上嘴。
  皇帝将底下众人的表情一一看过,这些人如何想,他心中也有了大致的想法。
  殿上安静许久,皇帝才忽然道:“裴慎。”
  裴慎上前一步:“臣在。”
  “关于此事,你怎么看?”
  裴慎抬眼,就见谢琅也朝他看了过来,他的视线扫过周遭几位大人,而后垂下眼,恭顺地道:“微臣与靖王殿下是同样的想法。”
  “你说说看。”
  “外敌来犯,百姓不堪其扰,此时正应当要出大军将外敌打退,才能让百姓安心。依臣看来,先前外敌不来,只是因为朝中有崔某等人通敌外国,养肥了敌人的胃口,敌人狼子野心,在朝中安插人手多年,岂会甘于讲和。”
  “裴大人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有人不赞同道:“若是要出兵打仗,这兵马粮草耗费的也不少,再说,若是打仗,又得对百姓们造成多大的压力?”
  裴慎拱手道:“陛下在位多年,海晏河清,国库充盈,仓廪充实,百姓衣食充足,如何能怕了他边陲小国?”
  另一位官员也上前一步,拱手道:“微臣也不同意。”
  皇帝看了裴慎一眼。
  裴慎问了一句:“那照丁大人的意思,若是要与人和解,如何和解?”
  丁大人道:“外地来犯,求得也不过是钱粮,给些钱粮便是。打仗也要耗费兵马钱粮,不如和解,省下干戈,也省去血流之灾。”
  “不费一兵一卒,不过是派出几个人来吓唬,就能讨回大笔钱粮,哪怕是做慈善的也没这么大方,丁大人也不怕养肥了他们的胃口。”裴慎笑道:“想来当初崔某等通敌叛国之人,也是与丁大人一样的想法。”
  丁大人的脸色顿时涨的通红:“裴大人慎言,下官对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下官也是真心为百姓着想,既然能花钱粮将那些人赶走,又何必打仗,要血流成河呢?!”
  “那照丁大人的意思,只要给些钱粮,那些人就会甘心回去了不成?”
  丁大人脱口而出道:“自然不止。”
  “丁大人的意思是?”
  “和亲。”丁大人说:“两国和亲,便是姻亲,那些人能有几十年不再犯,先皇在世时,便是这般稳住了边关。”
  裴慎问:“那这和亲之人,又该由谁来?”
  “自然是……”自然是公主了。
  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裴慎便又飞快地接下:“既然是要和亲,那也不能丢了面子,寻常人家的姑娘出嫁都要讲究门当户对,公主殿下身份尊贵,哪是它边陲小国能配得上?我看,照丁大人的意思,便是从诸位大人家中选吧?”
  丁大人一噎,顿时又有不少大人看了过来。
  谁家没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出嫁了的还好,若是没出嫁的,这会儿都目露震惊。
  “既为臣子,便应当为陛下分忧解难,我看几位大人……”裴慎点了几个名字,都是方才赞成讲和的,“几位大人家中正好有适龄的姑娘,那小国虽是小了一些,可到底是一国之主,配几位大人的千金也绰绰有余,既然几位大人赞成讲和,这和亲之事,几位大人应当也是以身作则了。”
  ……满口胡言!
  可方才说讲和的是他们,这会儿他们又如何能改口。
  谁能想到,裴慎嘴皮子一碰,就能把这把火烧到他们身上?
  可这会儿,又有谁敢说出让公主去和亲的话?
  几位大人支支吾吾,却是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合适的话来。
  裴慎的脸色这才冷了才来:“如今外敌来犯,百姓受苦受难,都被人打到了家门口,几位大人却还想着讲和,先前崔某等人之事,便已经是狠狠扇了一个巴掌,如今旁人都欺辱到了面前,众位大人竟是半点也不觉得愤恨,甚至还想要给予他们钱粮,诸位大人这样的做法,难道就不是寒了百姓的心,让百姓、让敌人,都以为我们是任人宰割的肥羊吗?”
  众人冷汗涟涟,却也再说不出一句话,生怕说了,家里头的宝贝女儿就被拉出去和亲去了。
  裴慎对皇帝道:“陛下,这就是微臣的想法。”
  说罢,他退回原位,老神在在,仿佛什么也没有说的样子。


第149章 
  下了早朝之后; 裴慎出了宫门,后面谢琅追了上来。
  “裴大人且慢。”他把裴慎叫住:“本王还有些话想与裴大人说。”
  裴慎见他时向来没什么好脸色; 靖王是个混账,两人每回见到了可都是水火不容; 连威胁的话; 裴慎也不知道对他说过多少回,这会儿见靖王主动来找自己,他还有些稀奇。
  裴慎在心里回想了一番,可没想出来,最近这混账王爷与甄好有什么接触。他不禁皱起了眉头。
  谢琅不禁道:“本王这回想找裴大人; 与裴夫人可没什么关系。”
  裴慎面色稍缓。
  “方才可多亏了有裴大人帮忙说情; 论口才; 本王却是不及裴大人,裴大人把那些人说得哑口无言; 帮了本王大忙。”这会儿,谢琅是真心实意感激他的。他从前对裴慎是连名带姓的称呼; 这会儿也会喊一声裴大人了。
  裴慎淡淡道:“王爷不必谢,我并不是为了帮王爷,外敌来犯; 我既为臣子,本就无法眼睁睁看着却不作为,哪怕方才站出来的人不是王爷,是朝中任何一位大人,我也都是相同的想法。再说; 这也是皇上的意思。”
  谢琅:“……”
  他哪里看不出来,皇上也是同样的想法,只是皇帝点名让裴慎站出来,裴慎将那些主张讲和的人说的哑口无言,又如何不是帮了他。
  虽说他原先与裴慎是不对付,可裴慎既然帮了他,他也并非是那种忘恩负义之人,只是……他有心倒是想与裴慎处好,可裴慎却是不领情。
  他原先见裴慎竟放下自尊做了一个商户的上门女婿,心底就很是瞧不起,可偏偏裴慎做出来的那些功绩又是实打实的,从前那些不说,光户部崔尚书通敌卖国之案,他舍身冒险调查,谢琅虽然与他看不过眼,可又不得不承认,他是个有本事的人。
  他对有本事的人,向来是尊重有加,可唯独与裴慎却是水火不容。
  两人无言地对视了一眼,谢琅率先道:“本王好声好气与裴大人说话,裴大人竟是这般不客气。”
  裴慎冷哼一声,道:“王爷不必客气,下官也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反倒是王爷先做了厚颜无耻之事,如今又要下官好脸相待,下官却是万万做不到的。”
  谢琅:“……”
  两人对脸冷哼一声,各自甩袖离开。
  外敌来犯,这么大的事情,虽然百姓们暂时还不知道,可甄好身为家人,裴慎自然也不可能把这件事情瞒着甄好。
  听闻此事,甄好还吃了一惊:“外敌来犯?!”
  “不错。”裴慎颔首:“年前户部出了事情,崔某等人通敌卖国,夫人应当也是清楚此事,因为安插在朝中的爪牙被人发现,那些人自然就坐不住了。”
  “怎么会?”甄好不敢置信地说:“怎么会这么快?!”
  “那些外族人狼子野心,对我们觊觎许久,原先有崔某等人给他们送银子送好处,他们才按兵不动,如今连这些爪牙都被找出来了,没了送上门的东西,他们自然也坐不住,边境已经发生好几起事件,是他们主动想要与我们打仗。夫人说快,倒是也不算快,若是崔某等人没有被抓到,恐怕也不过是过几年的事情。”
  甄好想的却不是这个。
  她心里想的,却是这外敌来的比上辈子更早一些。
  在她的记忆之中,打仗也也是要再过几年的事情,不成想,这会儿却是突然来了。可照裴慎说的,那也是情有可原,在她上辈子,户部的事情也没有这么快被发现,如今裴慎提前揪出了户部官员通敌卖国,外敌提前来犯,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甄好多问了一句:“也是靖王出征?”
  裴慎一怔。
  他与甄好说了外敌来犯的事情,可是却没有提过靖王的。
  裴慎醋溜溜地说:“倒是让夫人猜到了一些,今日上早朝时,靖王主动请愿要带兵镇压外敌,可皇上还没有定下人选。素闻靖王殿下风流,也不知道带兵打仗行军布阵的事情有几成胜算。”
  甄好心中想:十成。
  她知道,靖王会带兵出征,最后成功将外敌打退,只是运气不好,偏偏自己中了瘴毒,大军凯旋而归,带回来的是靖王的遗体。
  不过事情提前了几年,也不知道是否会有什么变化。
  甄好想了想,说:“靖王殿下应当是可以的。”
  裴慎:“……”
  裴慎心头一梗,十分勉强才让自己泛着酸意的话咽了回去。
  ……
  皇帝早已经下定了决心,那日之后,便将好几人叫进了宫去,商讨打退外敌的事情,裴慎也在其中,与几位大人一块儿商量了许久,也与谢琅见了好几回面。
  最后不出意外,皇帝果然是决定了靖王带兵出征,
  既然决定了要出兵镇压,外敌来犯的事情也瞒不住百姓们,很快,京城的百姓们便陷入了无名的慌乱之中,甄好感受到的最为明显——她铺子里的生意明显变差了许多。
  就连秦云也有些担心:“咱们都许多年没有打过仗了,这好端端的忽然传出这个消息,如何能让人不担心,就连粮店最近的客人都多了不少,来咱们铺子里买首饰的人也少了。我听说,不少大人都主张想要讲和。”
  甄好气定神闲,反倒是不慌:“那进的货物就暂时减少一些,等这仗打完了,百姓们也就不慌了。不过是个边陲小国,陛下忍让了那么多年,如今人家可都打上门了,哪里被欺负了,还要反过来再送钱送粮讨好讲和的道理?只等陛下派兵出征,将那些外敌赶走,让他们以后也不敢再犯,百姓们这才能生活的安定。”
  秦云想想,倒也是这个道理。
  换做从前,她还会想着要支持讲和,可如今都吃过了一回亏,她也知道,面对厚颜无耻不要脸皮的人,忍让不过是助长他人的威风。脸都凑到面前来了,哪里有不扇巴掌的道理?!
  只是……“也不知道这场战事何时才能结束,若是不结束,咱们铺子的生意也好不了。”
  “慌什么。”甄好镇定地说:“咱们的大主顾可不是普通百姓们,不论到了什么时候,诸位夫人也不会让自己过的落魄,你只再等几日,等大家都知道了这消息,咱们的生意很快就又要来了。”
  秦云将信将疑。
  她的经验到底是不如甄好多,果然,过了些日子,百姓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同时也知道了那些外族的所作所为,听闻了他们做的那些过分的事情,而后百姓们又齐齐振奋起来,激动得支持皇帝的想法,要将欺负到他们头上的外族打回去!
  那不过是个边陲小国,先前是他们大度,不与人计较,可如今是那些外敌蹬鼻子上脸,他们虽说不愿打,可也没有被人按着脑袋欺负的道理!他们国力强盛,又如何能怕了那些敌人?!
  百姓们都冷静了下来,在刚开始的紧张过去之后,又开始在乎自己的衣食,先前囤了一波粮食在家中,这会儿春天快到了,又开始上门来□□衫的料子。
  非但是普通百姓,连其他官员的夫人也频频上门来,只想与甄好多打听一些消息。如今裴慎是受皇帝看重的重臣,此次攻打外敌之事,他也被不停叫进宫中,他便是消息最灵通的人了。
  但实际上,关于这件事情,甄好知道的也不多。
  她知道的更多是来自于上辈子的记忆,反倒是这辈子,裴慎除了刚开始与她提了一句之外,后来也就再也没主动说起过。
  甄好被问的多了,回去之后,也忍不住去找裴慎打听此事。
  裴慎面色镇定:“陛下已经决定了让靖王殿下出征,如今正在调集粮草,再过几日,靖王殿下就要出征了。”
  甄好点了点头,说:“是靖王殿下的话,此次出征定能大获全胜。”
  裴慎:“……”
  思及谢琅上辈子的下场,甄好犹豫再三,又对他说:“我还得要你帮我向靖王殿下带句话。”
  裴慎:“……”
  他酸溜溜地道:“夫人何时又与靖王殿下有了联系?”
  “我是女眷,有话也不好与靖王殿下直说,你平日里与靖王见得多,说的也方便一些。”甄好没察觉出他的不对劲,道:“此次靖王出征,是去岭南湿热之地,除了外敌之外,还得让靖王殿下多注意当地环境,我听说那儿瘴毒横行,一不小心就要没了性命。若是方便,多带些药材去,也有备无患。”
  “……”裴慎说:“夫人可当真关心靖王殿下!”
  甄好道:“事关性命安危,若是他能记住就好。”
  “……”
  裴慎心里头咕噜咕噜冒着酸溜溜的泡,只感觉一阵酸味涌到了嗓子眼,他不开口,反倒是感觉酸味逆行,五脏六腑都搅和在一块儿,又酸又疼。
  靖王好不好他不知道,反正他是有点不太好了。
  裴慎深吸了一口气,才说:“夫人的关心,我会如实转告的。”他在‘关心’上加了重音。
  甄好浑然不觉,还松了一口气:“你千万要记得。”
  裴慎:“……”


第150章 
  谢琅带兵出征大日; 朝中百官都出来送别,大军从京城的主干道的经过; 街道两盘站着无数百姓,目送着他们离开。
  众人一路把人送出了城门口; 裴慎站在百官之中; 目送着军队远走,回头看见甄好与秦云就站在不远处,他与身旁人说了一声,连忙穿过人群去寻甄好。
  “夫人。”裴慎叫住了她:“你怎么也来了?你什么时候来的?”
  “听闻靖王殿下出征,京城里头不少百姓都来了; 我与秦姑娘也来凑凑热闹; 这次刚到这儿没多久; 也没见着靖王殿下的面。”甄好道。
  裴慎面色不显,只是说:“夫人铺子里这么忙; 还特地来送靖王,也不怕耽误了铺子里的事情?”
  “铺子里有其他伙计看着; 这会儿大家都来送靖王,也没什么事情。”甄好说:“倒是你,你还有公务在身; 我就不打扰你了。”
  甄好说完,便想要与秦云一块儿回铺子里,只是她的话音才刚落下,就先被裴慎抓住。
  裴慎看了秦云一眼,秦云便了然地站到一旁去; 不听小夫妻俩的悄悄话。
  “怎么了?”甄好目露困惑。
  裴慎附到她耳边,悄声说:“夫人,靖王走了,之后你可就不能再想着他了。”
  甄好一时哑然。
  “我又何时在想着他了?”
  裴慎心想:如何没有?
  从靖王接差事之前,甄姑娘便笃定靖王能做到,等皇上决定好是靖王之后,甄姑娘更是相信靖王此次会顺利将敌人打退,这也不说,所有的百姓都这么想,可甄姑娘还又关心靖王的身体,还关心他到了岭南之后,是否会不适应那边的气候?
  裴慎心里头酸溜溜的,这些日子与靖王碰见时,更是看他不过眼。
  甄姑娘非但惦记着靖王,还要他来转告关心,这样不说,调集粮草的事情也有户部的一份,甄姑娘又让他在粮草之中对备些药材,前前后后,可是为靖王飞了不少心思。
  那靖王是什么人?不过是一个外人而已,何至于甄姑娘这般上心?
  再之前,有这样待遇的人也只有他而已。
  如今靖王总算走了,没了觊觎自己夫人的混账,裴慎才总算是放心。
  “靖王此去少则数月,多则数年,与京城离得远,夫人就算是想,往后可见不了面。”裴慎面色如常,口中说:“虽说外敌来犯,可京城天高地远,此事说是与夫人相关,夫人也不必放在心上,只等着靖王殿下凯旋归来,在这之前,夫人平日里是如何经营铺子,往后也如何经营铺子就是。”
  甄好眨了眨眼,有些不明白他说这些的意思。
  她道:“我当然明白,除了把我的铺子经营好,我也没有什么其他能做的事情。”
  裴慎狐疑:“夫人当真清楚?”
  甄好更加不懂他忽然叮嘱这些的意思。只是她回想起裴慎平日里的作为,这会儿一本正经的模样,倒是看着像是又小心眼的吃了谁的醋。
  裴慎脸皮又厚,心眼又小,甄好都懒得与他计较他又想到了哪里去,从善如流地应道:“我并不关心靖王如何,倒是你,如今边关出了战事,你才刚上任没多久,可觉得辛苦?”
  裴慎顿时飘飘然,绷着嘴角应道:“尚可。”
  甄好与他相处这么久,早就知道平日里该如何安抚他,又接着道:“可我看你近日每晚都忙于公务,连裴淳都觉得你清减了不少,等你晚上回来时,我给你炖个补汤吧。”
  “夫人亲自炖?”
  甄好点头。
  裴慎心满意足,也不忘多叮嘱一句:“夫人别太劳累。”而后心中飘飘然,脚步轻快地回了百官之中,回了户部。
  等人走了,秦云才好奇地走了回来:“夫人与裴大人看着真恩爱。”
  甄好与她一块儿往铺子走,顺口便道:“这也能看的出来?”
  “那是当然,夫人与裴大人在一块儿时,眼里可就只剩下对方了,方才裴大人还嫌我在一旁打搅呢,我见我娘与我爹感情好,却也没裴大人与夫人你这般好。”秦云不禁羡慕地说:“等我以后成了婚,也要有夫人这般恩爱才好。”
  甄好顿了顿,一下不知道该不该顺着她的话附和。
  她想了想,才说:“秦夫人上回还找过我,让我多注意些,可平日里来我们铺子里的也都是姑娘家,没什么年轻的公子。”
  秦云顿时不好意思,也就不敢再提这件事情了。
  这会儿春天才刚到,铺子里也忙活的很,非但甄好忙,秦云也忙着学习。秦云学起来十分认真,她在穿衣打扮上自有一番见解,这是从小用金银绸缎好东西惯出来的眼光,甄好教了些,后面也没什么好交的,后面便开始着手教她关于经营铺子的内容。
  甄好知道的这些,也是从裴慎那儿学来的,教秦云时,说起话来,难免就带上了裴慎的名字。秦云认真地听了几回,先把她教的内容记下,而后也忍不住道:“夫人话里话外都是裴大人,我知道夫人与裴大人恩爱,可也得多想想我这个孤家寡人吧。”
  甄好哑然。
  她怕秦云误会,便将当初裴慎管理甄家铺子的事情说了,又说起自己也是跟在裴慎后面学时,秦云便木然道:“夫人说了那么多,可不就是为了夸一夸裴大人的厉害吗?”
  “……”
  “夫人也不必多夸裴大人,满京城的人,有谁不知道裴大人的厉害,就算夫人不说,我也是打从心底佩服裴大人的。”
  甄好不敢说了。
  之后她便一直小心翼翼的,避免着再提起裴慎的名字,好不容易等春衫衣料的热潮过去,铺子里才终于有了短暂的空闲日子。这段时间以来,秦云跟在她后面学,如今可学了七七八八,甄好便放心地把铺子里的一部分事务交给了她,自己也终于有了空闲的时间。
  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如意阁不但有裴夫人眼光独到,后来的秦姑娘也厉害,平日那些夫人邀请人上门时,先邀请甄好,若是甄好没空,就再去邀请秦云,两人分摊了事务,甄好也没平日里那么累了。
  她一轻松,裴慎看秦云的眼神这才顺眼起来。
  可甄好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悠哉了一段日子之后,看裴慎每日这么忙碌,而裴淳平时又要去学堂里,甄好一个人待在家中,反倒是与甄父先前一样,开始觉得一个人待得无聊了。
  她开始琢磨着,是否要开个分店。
  如意阁已经在京城里有了名声和口碑,生意已经大好,最开始的投入早已经收回了本,如今已经在大把大把的赚着银子。铺子里每日客似云来,甄好就开始觉得铺面有些不够大了。
  京城里头还分东市西市,京城大,寻常百姓出门全靠脚程,玲珑坊在京城的东市,若是西市那边的百姓要走过来,就得费小半天的工夫,因而如意阁的生意虽然好,可也并不是全京城的人都会往如意阁来,西市那边,自有另外卖脂粉绸缎首饰的铺子。
  甄好寻思着,是否要在西市也开一家店。
  只不过要开分店,也就还有许多麻烦事,她还得重新找伙计,手把手教他们,还要再找一个管理的人来,说不定还要让秦云也去新店,到时候就又要比先前还要更加忙碌。
  只是生意若是要做的大,也就不会只有一家店。
  这等大事,甄好考虑起来还有些犹豫,只等着裴慎有空了,再与裴慎好好商量。在经营铺子这方面,裴慎哪怕是从未接触过,也比她厉害。
  只是裴慎实在是忙碌的很。
  靖王带兵出征,一路过去,所有消息也都会传到朝堂之上,在靖王到达边关之前,边关的消息也不停传来,朝中气氛低迷,裴慎也十分忙碌,每日都要忙到很晚,忙的脚不沾地。
  在靖王到达边关之前,甚至边关还传出来了一个新消息。
  外族时常派人骚扰,抢走百姓的钱粮,甚至也不将那些百姓的人命放在眼中,又有消息传来,有一伙外族人趁夜入了城中,那些人带着武器,带着马匹,所过之处竟无人敢拦,几十条人命丧生于他们手中。消息传到京城,皇帝更是直接在金銮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摔了折子。
  更令人气愤的,便是那城中知府,竟将城中所有百姓抛下,带着家人细软连夜逃走了!
  那伙人入城时,城中群龙无首,连守城的士兵都人心惶惶,当夜并未守在自己的位置上,若非如此,也不会有这么多百姓丧生。还是边关民风彪悍,百姓们自发拿起武器反抗,才勉强将城门守住。
  皇帝阴沉着脸,视线扫过众人。
  “知府叛逃,城中百姓怨声颇大,若是不做些什么,恐怕会先失了民心。只是再过几日,靖王就能抵达边关,到那时,还能将城中事务接管过去。”有人道。
  皇帝的手指敲着龙椅,眉头紧皱,却并不赞同。
  靖王是去带兵打仗,外敌当前,他本就与那些百姓从未磨合过,又向来是高傲的性子,从不与人低头,如何能服众,如何能安抚那些已经生出怨恨的百姓?


第151章 
  一座城里头那么多的百姓; 如何能将百姓弃之不顾。如今外敌来犯,知府叛逃的事情已经失了民心,就更需要一个可靠的人前往边关; 既能在大敌当前稳住民心,协助靖王,还能让百姓重新信任朝廷。
  这样的人至关重要; 连更不能出半点差错。
  可满朝文武百官各司其职; 轻易也调动不得; 更别说,能担此重任的人也没有几个。
  皇帝很是发愁; 当日收到了折子; 却迟迟决定不出一个能送去边关的人。
  倒是有几位大人主动请命; 可在皇帝看来; 那些人都不行。他属意的几个; 却并没有这样的意思。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一调离; 是否就是再也回不了京城了; 边关贫瘠; 民风开放; 即使调离京城外放; 大家也是可劲儿的想要往江南富庶之地; 再说,去外地做地方官,哪里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