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谋天下-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辍
不管后世之人对长孙无忌是何等看法,这个人已经完全不存在了,而让袁紫烟最为愤怒的是,究竟是何人逼死了长孙无忌。
此时李山也追赶了上来,袁紫烟将事情经过简单叙述一遍,李山也是唏嘘不已,三十多年的大唐宰相,身后竟然如此凄凉。而李山更加感激当初袁紫烟为自己指明的道路,不仅可以好好活着,同时还能避免诸多纷争杀戮。
“大哥,我得先回宫问问情况再说。”袁紫烟想要告辞,而李山却眉头皱起,说道:“负责此事之人便是李勣,不妨将他叫到山庄。”
“也好。”袁紫烟点头同意,在宫外说话办事更自由些。
当晚李勣到达山庄,对于长孙无忌的死也十分震惊,他竟然毫不知情,而直到如今,朝廷方面还没有得到消息。
“紫烟,许敬宗素来与长孙无忌不睦,是否他暗中做了手脚?”李勣试探的问道。
“不见得,既然长孙无忌倒台了,他日即便重新启用,也是低人一等,许敬宗何必自讨苦吃?”袁紫烟摆手说道。
“袁公瑜也并未与长孙无忌结怨,而且此人胆量不大,怎会弑杀国舅,除非是不想活了。”李勣哼声道。
“即使做了,他也不会承认的。不过话说回来,唯有和长孙无忌结怨极大的,才会痛下杀手,究竟是谁呢?”袁紫烟在屋内踱着步子,将所有认识的人都在脑海中过滤一遍。
但还是那句话,人们没必要冒着危险去追杀一个被废黜的老者,袁紫烟想着想着,环顾四周,不解的问道:“对了大哥,怎么一直没有看见恪儿?”
“哦,恪儿前些时日去南方做生意,还未归来。”
“何时走得?”
“将近一个月吧。”
“是大哥派他去的,还是自己去的?”
袁紫烟接连追问,李山思索道:“紫烟,你的意思是?”
“难道大哥不这么认为吗?”
“哎,多半就是恪儿做的。”李山叹息道:“若真是恪儿做的,想必很快便能见到他,到时一问便知。”
“紫烟,当初长孙无忌逼迫房遗爱,诬陷恪儿谋反,一代贤王被赐毒酒,由长孙无忌亲自执行,甚至还当面见其服下,最后更是白绫绕颈。紫烟,此事若真是恪儿做的,也怪不得他,希望你不要动怒。”李勣也为李恪说话。
“冤冤相报何时了。”袁紫烟微微闭目,是啊,眼下看长孙无忌可怜,当初他诬陷吴王谋反时,又有多少人替李恪谋不平。
“事情就到此吧,就我们几个人知道,不要对外谈及。”袁紫烟无奈说道。
之后袁紫烟并没有停留在望月山庄等待李恪,而是直接回到了宫里,将这一切交给李山去处理。
果不其然,正像是袁紫烟猜测的那样,李恪回来之后便向义父负荆请罪,他此番南下做生意是幌子,而是借机去看望了一个老熟人。
袁公瑜只是例行公事,询问了些情况。长孙无忌是不会把这样的小吏放在眼里的,嗯啊应付,后来干脆闭起眼睛不理睬。
袁公瑜又气又恼,也难免说些难听的话,最后气鼓鼓的走了。长孙无忌不替自己争取机会,那可就别怪别人不给你说好话。
等袁公瑜前脚刚走,而长孙无忌却赫然发现自己房间中不知何时房梁之上多了一条白绫,环顾室内,竟然发现了吴王李恪的身影。
换了谁,见到冤家魂魄,都会吓个半死,长孙无忌也是如此,大叫着后退几步,惊恐不安。
再后来,长孙无忌发现李恪有影子,并不是鬼魂,诧异的问为何吴王还活着。李恪也没有隐瞒,便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
对于国师偷梁换柱,长孙无忌感到震惊之余,也是倍感无奈,原来在很久之前,国师就已经控制了所有。
李恪说一命抵一命,如果长孙无忌赴死的话,他也会放过长孙家的子孙,反之,都得死。
长孙无忌自感重回京城无望,而且年纪也大了,这么懈怠了几个月,早就不懂如何打理公务,最后在李恪冷漠的注视之下,提前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当袁紫烟得知之后,也没有过多埋怨李恪,只是让李山按照山庄的规矩处置。李山自然不能容忍手下背着自己做事,尤其还是极为信任的义子,亲手杖责三十,而且还罚他做最苦最累的工作半年之久。
李恪毫无怨言,他也知道义父此举是磨练自己的心性。
转过年来,时遇大旱,百姓多有传言,说是武后弄权,排除异己,残害忠良,为上苍的警示。
这些当然都阻挡不住什么,正所谓新年新气象,武媚建议大赦天下,鼓舞人心。
反对武后专权的声音还是有的,然而就在此时,李治的病情却开始加重,甚至犯病之时,眼睛都看不到东西,群医束手无措。
于是武媚更忙了,几乎代替了李治,前朝后廷,由于其性聪明,涉猎文史,为人又心思细腻,所作出的决定无不令人叹服。
李治得知后也欣喜交加,有这样一位贤德聪慧的皇后,真是福气,否则朝政荒废,而太子年幼,不知会引来多少纷乱。
武媚得到了丈夫和朝臣的认可,事业上如日中天,但母子之间的隔阂却是越来越大。明知如此,武媚也十分无奈,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做到与孩子们的良好沟通,只能是隔三差五命人送去足够的东西。
物质的生活是不能满足孩子们对于母爱的需求的,加上韩国夫人的死,更是加深了李弘与武媚之间的母子矛盾。
而贺兰敏月还依旧住在宫中,动不动就哭鼻子掉眼泪,说是想母亲了,这让李弘心中的愧疚更多了一层,甚至还发誓,一定会照顾好贺兰敏月,一辈子对她好。
两个年轻人心中升起一种奇怪的情愫,武媚对此也有所耳闻,但是找不到这孩子合适的寄托之处。贺兰敏之是个甩手掌柜的,自己还需要人照顾,更别说是照顾妹妹了。
而荣国夫人把自己关在九成宫中,吃斋念佛,闭门谢客,也不利于贺兰敏月的成长。只能说是等她快点长大,然后嫁出去了事。
第五三四章 帝王多情
因为长孙无忌等人的接连倒台,再加上李治的身体状况,武媚对朝堂大权独掌,许多人也就默认了现状。
“宝莱,如今局势已经安定,义母也就放心了。”袁紫烟略作停顿:“我是这么打算的,将来的路还需要自己走……”
“不……”武媚听出来袁紫烟话里的意思,含泪握住她的手,说道:“没有义母便没有宝莱今日,只是高处不胜寒,越往前走,我心中越发迷茫,而且陛下身体状况不佳,虽有恢复,但眼睛却十分模糊,批阅奏折十分费力。”
“我也没说立刻就离开你,会留下足够的适应时间。”袁紫烟心头一软,到底改了立刻离宫的口风,做女人不易,而做掌管天下的女人更不容易,眼见武媚这一路走来的艰辛,袁紫烟实在不忍心现在就把她一个人留在这里。
李山对此感到十分遗憾,但也知道袁紫烟心愿未了,并未强求,而且现在袁紫烟还经常能到山庄小住,已经是之前不敢想象的,应该满足。
大唐发展的步伐并没有朝中动荡而停滞,由于前期基础较好,加上君臣一心,励精图治,大唐进入了繁盛时代,国家越来越富强。
不仅是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而且也因为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引来不少国家前来学习,出使。尤其是周边国家,大唐的文化对他们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
而唐代的版图,则以李治这个时期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这种状况维持了几十年。只不过李治父亲的强势,尤其是妻子头顶的光环太大,以至于很多人都忽视了他对大唐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袁紫烟虽然常留工作,但是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自身修行之上,闲暇时也会与所剩不多的老臣们说说笑笑。
武媚勤勤恳恳。不负众望。用自己独特的魅力以及过人的睿智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而她再度怀孕,并且生下了自己第四个儿子李旦。
李旦生下来足足九斤。这在古代绝对是个奇葩,胖乎乎的,不哭不闹,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典型的福将。
武媚难免遗憾,连生几胎。却总也生不出女儿来。这就是人类的矛盾之处,只有女儿想儿子,有了儿子要女儿,只是等到儿女双全的那一天。也不见得事事如意啊。
其实李旦在历史洪流之中不是那么出众,但是他宽厚恭谨,安恬好让的个性还是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为著名的便是三让天下。
第一次是让位给母亲,母亲垂帘听政。自己就是个摆设,每日还得上早朝,有什么意思,干脆重新做回皇太子,让母亲来当这个女皇吧。
再后来武则天年迈,李旦又让位给皇兄李显,自己做了一个不管事儿的王爷。中宗被韦后杀害之后,人们才觉得还是李旦是最适合做皇帝的,于是把他再次推上皇位,只不过李旦对这个皇位实在是没有好感,勉强当了两年之后,又禅位给了儿子,做了一个太上皇,而这个新皇帝便是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
由此说来,李家的天子都是多情的,李渊李世民只有一个皇后,多年中宫无主。李治力排众议,就要娶庶母,甚至干脆把天下都给了武则天。中宗更牛掰,总觉得亏欠妻子女儿跟着自己在被贬之地受罪,一味纵容,最后把命都给了妻子韦氏,大方的很。
李隆基倒是一个好皇帝,但是晚年宠爱杨贵妃,引发安禄山之变,杨氏兄妹成为导火索,也使得大唐飘摇不定。
果然是一家人啊!言归正传。
“灵儿,我都来了好几日了,总也不见淳风,是不是他还那德行,不知道顾家啊?”近些时日,身体本就柔弱的楚灵儿病倒了,竟然还有加重的架势,甚至都下不了床。
“姐姐还真是冤枉淳风了,我病的这些日子,他天天都回来,只不过接了皇命,出去办差。我亦无大碍,一时间死不了,不想拖累他。”楚灵儿满足的说道。
袁紫烟微微叹息,总觉得这些都来得太晚,看着楚灵儿的气色隐晦暗淡,只怕是来日无多。
“姐姐。”楚灵儿轻轻的拉过袁紫烟的手,先是叹了口气,幽幽说道:“我自幼入宫,先是被劫匪胁迫,险些丧命,若非是姐姐挺身而出,只怕是早就没命。之后江都兵变,宇文化及血洗皇城,又是姐姐带着灵儿逃出,最后安顿在京城繁华之地,一身锦衣玉食,实在是灵儿的福气。只不过,前些年灵儿不懂事,总惹姐姐生气,还做了一些错事,希望姐姐不要挂怀。”
“傻丫头。”袁紫烟眼圈红了,说道:“其实姐姐也时常内疚,对你照顾的太少了,物质上只能带给人一时的满足,而忍受孤独的煎熬也是一种不幸。”
“姐姐莫要说这些,淳风近日待我极好,嘘寒问暖,有求必应,灵儿心里就像是喝了蜜一般芳醇,就算是死也能瞑目。”
楚灵儿说完,剧烈咳嗽起来,一直咳了一刻钟才渐渐停歇,满脸涨红,帕子却偷偷藏到一旁,想必是不想让袁紫烟看到上面有何异样。
“姐姐,灵儿能活到今日,已是上苍垂帘,时到今日,只是放心不下淳风。”楚灵儿提到丈夫,不由流下泪来。
“呵呵,净说胡话。淳风能掐会算,名扬天下的小能人,整日笑呵呵的,甚至模样都没变,你还有什么替他不放心的?”袁紫烟笑道。
楚灵儿也忍不住笑了,摸了摸自己鬓边,其上已经有丝丝银发,带着几分自豪的口吻说道:“淳风不见衰老,反倒是我,一天天枯萎,甚至在他面前都有些自惭形秽。”
“不要多想了,淳风是个有责任心的男人,又样样精通,是不会在意外表的。”
“姐姐,你容貌未改许是袁天师配置仙丹所致,但你却不知,淳风为保住青春体魄以及容颜,遍尝各种草药,几次中毒,几欲送命。”
楚灵儿突然说出一个惊天秘密来,袁紫烟倍感意外,哑然失笑:“一个大老爷们对外表怎么这么在意,要说是女子怕老也就罢了,还不知道这个臭小子如此自恋呢。”
“呵呵,姐姐看似是个笑话,但是在灵儿看来,是淳风不敢老去。”
楚灵儿这么说,袁紫烟心里猜了个差不多,这个臭小子看来心里还想着自己,只是他从来不表白,每次嘻嘻哈哈没事儿人似的,竟然心里也藏了如此多的心事。
“姐姐,灵儿命不久矣,唯有放心不下淳风,希望我身后姐姐能继续照顾他。”楚灵儿看着袁紫烟的眼睛,诚恳的说道:“姐姐不用安慰我,只要给我一个明确回复即可。”
“灵儿,我答应你,只要我活着,就会照顾好淳风。假若有一天我离开了,宫内有陛下和皇后,宫外我也有朋友都会来照顾他,保证他这一辈子太平。”
楚灵儿眼泪汹涌而出,使劲点了几下头,又觉得胸闷气短,袁紫烟将她扶着躺下,只能是多休息延缓生命。
不过说来也是,最近李淳风都在忙些什么呢,神龙见首不见尾,整天也找不到人。袁紫烟真想要去派人打听打听,没想到当天晚上李淳风倒是自己来了,风尘仆仆,蓬头垢面,猛一看就跟刚从地里爬出来似的。
“喂,把鞋子脱外面再进来,别弄脏了我的地板。”袁紫烟连忙捂着鼻子说道,李淳风赶紧在室外换好鞋子,又披上件宫女呈上的外套,这才进来。
“师姐,这次我遇到了难题,你可不能袖手旁观啊!”李淳风端起茶杯,里面是袁紫烟剩的半盏,还不解渴,又端起茶壶咕咚咚猛灌一气,打了个饱嗝才算。
“瞧你,还是太史令呢,弄得跟小鬼似的。”袁紫烟埋怨了一句,又问道:“到底是什么难事啊?”
“实不相瞒,前些日子,陛下与皇后将我叫了去,要在附近寻找龙脉,开挖陵墓。哎,我这出去跑了半个月,还是一点头目都没有,风水宝地倒是不少,但难有称心如意的,这不,来求师姐帮忙。”李淳风苦着脸拱手说道。
“呦,这可是密令啊,你也敢泄露。”袁紫烟故意说道。
“还有什么事可以瞒过师姐啊,想必是陛下和皇后正是想让师姐出面,却又不好开口,这才委托给我吧。”李淳风分析道。
“近几百年来的皇帝都喜欢因山造陵,高祖和太宗皇帝也都是如此,你的重点应该放在附近的山脉之上。”袁紫烟皱眉道。
嘿嘿,李淳风摸着后脑勺咧嘴笑了:“我就说师姐慧眼独具,只不过仅靠着我两个脚掌,再有十年也走不完这里的山脉。许是圣上对身体健康有所担忧,所以才急着开挖陵墓。”
“这不是主要问题,治儿不是短寿之人。”袁紫烟想了想说道:“罢了,我带你出去几日吧,先选几处合适的地方再说。”
第五三五章 清净自在
不过等李淳风美滋滋的离开之后,袁紫烟却又有些疑惑了,古代帝王的陵墓风水自然是重中之重,意味着一脉相传,千秋万代等美好寓意,但是另外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又呈现在眼前,那就是如何做到防盗。
盗墓十分猖獗,不仅是那些贪财的盗墓贼,还包括后朝人世,对前朝帝王那是恨之入骨,几乎都要趁机盗掘陵墓,获取宝物另外还将陵墓主人暴尸棺外,有时还会做出一些侮辱性的动作,戮尸啊鞭打啊之类的,其实在袁紫烟看来,无非是想借此机会发泄,巩固自己的政权,另外从这种高等级的陵墓当中获取有用的价值,尤其是文化方面的。
所以,在袁紫烟看来,做好防盗才是重中之重,古代帝王的陵墓风水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还不是一个个都被挖了?尤其是臭名昭著的慈禧太后女士,下葬二十多年就被疯狂盗墓,本来尸身还保存的很好,结果一开棺就风化了,被扔到地上,归根结底还是墓中令人瞠目结舌的陪葬品所致。
兹事体大,选一个不被盗的陵墓,不仅保存的是李治以及武媚将来的身体,而且还可以完好的保存当代的文献资料,对于后人研究唐朝是极为有利的。
所以,袁紫烟认为,紧靠着自己和李淳风很难做好这件事情,一个人名突然冒出脑海之中,袁紫烟下定决心,一定要联系上此人,否则这件事情就做不好。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当然是袁紫烟的父亲,袁天罡。
袁天罡云游四海,行踪不定,外人想要找到他无异于是大海捞针。但是袁紫烟却有这个自信,如果自己想要寻找父亲,应该很快便有反馈的。
之前听说父亲曾秘密在药王孙思邈处学医,顺着这个线索找,多少能得到些反馈的,于是袁紫烟立刻联系李山,让他在宫外打探父亲的下落。
不过李山认为。不需要如此复杂。父女连心,只要将消息放出去,想必袁天师定会现身。
事实也是如此。袁天罡从未放松过对女儿的保护,其实一直都在关注她的一举一动,即便是袁紫烟没有动静,该出手帮助的时候。也不会含糊。
这天郊外,袁紫烟再度见到了父亲。袁天罡的须发全白了,人也显得有些消瘦,但却是仙风道骨,精神矍铄。两只眼睛射出精光,只怕是胆子小的,都不敢和这种人对视。
“父亲。你落得清净自在,却让女儿独自在此受苦受罪。”一见到父亲。袁紫烟就忍不住撅起小嘴巴,袁天罡哈哈大笑,眼中充满慈爱:“我儿造福万民,功德无量无边,这可是常人难以遇到的大造化啊。”
“徒儿李淳风拜见师父!”李淳风上前一步,屈膝跪倒在地:“昔日赌气离开袁府,实是年少轻狂,戾气过盛,还望师父原谅。”
“徒儿快快起身。”袁天罡感叹道:“倒是为师亏欠与你,这些年亏得你对紫烟暗中帮衬,为师在此谢过了。”
“父亲,你真的挺适合做侦探的,看来什么事儿都没瞒过你的眼睛嘛!”袁紫烟呵呵笑道。
“甚是淘气!”
三人哈哈大笑,气氛十分轻松,而李山对二人十分尊敬,也不见外,邀请袁天罡师徒到望月山庄一叙。
因为知道袁紫烟与李淳风的关系,李恪倒也没有回避,不过李淳风早就看出其阳寿未尽,虽然师姐并未泄露这个秘密,但心中也猜了个差不多,所以看到李恪并未露出诧异之色。
程咬金是个闲不住的人,押镖的活计也干,借机沿途游山逛水,逍遥自在。袁紫烟来此十次都不见得能遇到两次,这回倒是看到了更加白胖的程咬金,难得凑齐人数。
“袁天师,我等都受过紫烟的恩惠,天师有何吩咐尽管交代,李某义不容辞。”李山客气的说道。
“呵呵,我一心修道,自然是无所求。唯一牵挂之人便是紫烟,好在有你等照应,倒也可心无挂碍,老朽在此谢过诸位。”袁天罡郑重起身,拱手施礼,其余人都是小辈,哪敢受着,连忙起身,躬身还礼。
“好了,都不是外人,就别客套来客套去了。今天聚在一起,是想让大家出人出力,为皇家选一处陵墓。”袁紫烟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紫烟,不是我不出力,其实人活在世,就该好吃好喝好享受,哪里管他身后之事。”程咬金不以为然的说道。
“咬金所言不无道理,无非是具臭皮囊,早晚腐朽,再好的棺椁又有何用,那些陪葬之物更会招惹祸害。”李山也微微皱眉,之前和李唐是对头,现在虽然看开了,但是连他们身后的事情都管着,还是有些不心甘。
“隐姓埋名不见得不好,不过是几十年光阴,繁华眨眼而过,做此劳民伤财之事,毫无意义。”李恪态度也不积极,他是被皇室除名了的,同样是心里有气。
“我倒还好,身为臣子当为朝廷分忧,紫烟怎么说,我便怎么做。”李勣一直都对袁紫烟百依百顺,这点事儿算不得什么。
李淳风当然是希望大家都积极点儿,毕竟这是他接到的皇命,总该尽心尽力的完成。
“当然,若是紫烟执意如此,我等也不会推辞。”李山补充道,其余人纷纷点头,刚才就是唠叨几句,没别的意思。
不过心里有怨气,干工作心就不齐,最后的质量肯定也不高。为了安抚众人的情绪,袁紫烟说道:“诸位,其实这活是李淳风揽下的,我这么做也是帮他。”
“师姐。”李淳风苦着脸看了袁紫烟一眼,不带这么不地道的,还想着把责任往外推。
“我想说的是,我之所以帮淳风,不是看在治儿和武媚的面子,而是为了给后世之人打开通往当今的通道。”袁紫烟正色说道。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立刻都有了兴趣,袁紫烟接着说道:“咱们大唐的昌盛,也许在此时已经达到了顶峰,将来国运败落,朝廷更替,都是在所难免的。正所谓没有百日的鲜花,更没有千年的朝廷,唐朝也不会躲过这个规律。之前高祖的献陵,说实话,真不咋地,因为当时连年打仗,国库空虚,没有太多创意,大多是直接仿造之前的经验,而且一些文物资料的雕刻上,也十分粗糙。”
李淳风连连点头,识趣的给袁紫烟端来一杯水,惹众人偷乐,小跟班的毛病没改啊。
袁紫烟呷口茶,又接着说道:“还有李世民的昭陵,规模倒是有了,但重在陪葬的豪华程度,而且陪葬的大小陵墓过多,将来难免会引起盗贼的惦记。恪儿,请恕我直言,这都不是长久之计啊。”
李恪脸上现出黯淡之色,从儿子的角度,他是希望父亲能够尸身得以长久保存。
“但是到了李治这一代就完全不一样了,帝后年轻有为,追求新鲜事物,不仅是金银珠宝玉石瓷器丝绸等物,我想还会有大量的文献资料,甚至是整个长安现状的缩略。大家试想一下,后世之人将来有一天,抢救性的打开了这座陵墓,那么就缩短了大唐与未来的距离,这里的一切也可以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袁紫烟说的激情澎湃,李淳风更是激动的恨不得给她鼓掌,但是程咬金却有些想不明白,瞪着眼睛愣了好半天神,不解的问道:“后世人过好自己的日子便可,何必要掘老祖宗的坟?”
袁紫烟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解释道:“不是盗墓,是抢救性质的挖掘,总好过将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给了盗墓贼,然后卖给海外小国。”
“那不行,一件都不能卖!”程咬金这个是能听懂的,想了好半天,嘿嘿笑道:“虽然我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但是紫烟说的应该没错。说吧,我能做些什么?”
既然众人都达成了一致,便开始了分工合作,第一拨人先是广撒网,引导宫中的人选出一些较合适的地方。
然后再由袁紫烟飞掠上空,从高处缩小选择范围。
最后则由袁天罡和李淳风亲自出马,确定陵墓的选址,然后再秘密开工挖掘。
说的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确定的,在宫内外有关人士的辛苦努力之下,几乎黄河两岸的都被翻遍了,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陵墓位置,不是这问题就是那问题。好容易找到一处,但是山体十分不稳定,常有滑坡现象,也许不等施工完毕,就会完全倒塌了。
李淳风急的满嘴都是泡,为了能让李治和武媚安心,袁紫烟带着父亲来到宫里。见到赫赫有名的袁天罡,李治和武媚都十分意外,袁天罡则回答了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那便是寿命的长短。
李治因为担心就像父亲李世民那般强壮的君主,也不过五十岁的寿命,自己自幼体弱多病,又有顽疾在身,怕是活不长久。
武媚则觉得自己身为女子,多有操劳,怕是容颜早衰,早早离世。
第五三六章 大结局
古代帝王对于生命的渴望是超过常人的,因为他们拥有至高的权利和地位,不舍得将这一切过早抛弃。
袁天罡则认为皇帝虽然体弱,但是福禄双全,寿命定可在先帝之上,而皇后体质过人,又与早年得袁紫烟亲自调养,加上家族本就有长寿基因,将会十分长寿。
帝后放下心来,袁紫烟也松了口气,因为这样李淳风就可以慢慢寻找筛选合适的陵墓,甚至都可以暂且缓一缓,在家多陪陪有病的妻子。
袁天罡婉拒帝后留他在朝中做官的热情要求,一个自由惯了的,又看淡生死的人,是不会留恋权势的。帝后万般无奈,也只能遗憾放手。
随着武媚的权势加大,她也做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重农桑,薄赋役,大力发展科举,为国家选用真正的人才,而非是门阀贵族,当然也重用了一批寒门子弟,成为自身的死党。
甚至武媚还喜欢造字,进行文字改革,发明了瞾这个字,并作为自己的新名字,对于太宗所赐的武媚弃之不用。
对于后世人的评价,褒贬不一,反面方则认为她是大唐衰败的源泉,千古罪人等等,更多的是褒奖的声音,夸赞其可与汉武帝相提并论,女中之主。
袁紫烟对此倒并不执着,担当生前事,只待后人评,如果真的要有所评价的话,其实只看一个数字就可以了,那就是大唐的人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武则天统治时期已经由原来的三百八十万户,上升到六百一十万户,人口就是财富,可以证明一切。
这天,李淳风兴冲冲来找袁紫烟 ,说是师父已经找到了一处风水绝佳之地,让她也赶紧过去看看。
袁紫烟兴致勃勃,立刻赶去。地处关中,白日袁天罡并未带二人前去,到了晚上时分才出来观看天象。
“紫烟,你看那处!”袁天罡指着高地。略带兴奋的说道。
袁紫烟顺着父亲的手势望去,只见山峦之上,紫气冲天,而此时北斗星熠熠生辉,与地上的紫气巧妙相交。令人叹为观止。
“妙啊,世间只怕是再难找到!”李淳风唯恐紫气消失,提着官袍就往山上跑,选好位置,并放下一枚铜钱作为标记,这才下山来。
“父亲,师弟,此地虽好,但也不能仓促定义。我建议等选个黄道吉日,又是艳阳高照之时。我带着二位高空巡视一番,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此地,再根据夜间的异象确定最终的位置。”
袁天罡和李淳风都点头称是,既然不急于一时,那就做好充足的准备,将来也好像朝廷复命。
最近的黄道吉日也在一个月之后,三人耐心等待,等到这天来临,正是个阳光普照,难得的好天气。袁紫烟一手搀扶父亲,一手拉着师弟,腾空而起,秦川大地尽收眼底。风光无限好。
三人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细细观察,确实此处灵气逼人,是个万古难寻的风水绝佳宝地,难怪养育了数代优秀帝王。
“师姐,快看哪!”由于激动,李淳风的声音都变得有些尖。
只是。当袁天罡和袁紫烟都望下下方之时,暗叹天地造化奇妙。从南向北看去,起伏山峦好似一位丰腴少妇睡在蓝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