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谋天下-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紫烟一怔,半天不语,人活一世,到了最后关头,都是想要看看亲人的,不过杨淑妃认定宫中有危险,不想让他自投罗网,这份感情不是常人可以领悟的。
    “姐姐为何不说话?”杨淑妃凄楚一笑。
    “心里感觉有很多话,但却到了嘴边,什么都说不出来。”袁紫烟替杨淑妃整理好鬓边有些凌乱的发丝,说道:“好好休息吧,改天我再来看你。”
    等到袁紫烟走到门口,杨淑妃猛然直起身,哀怨的喊道:“姐姐,我听说我的后人会登基当皇帝,我唯有恪儿一子,深知他斗不过长孙无忌和治儿。姐姐,为何还会有这样的预言存在?”
    袁紫烟停住脚步,回头看着这个绝望而痛苦的女人,思忖片刻,微笑着说道:“你不只有儿子,还有孙子,重孙子,总会有大出息之人。”
    杨淑妃一怔,似乎恍然大悟,她只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李恪身上,却没有想那么久远。既然儿子还会有孙子,说明儿子这一生就是平安的,管他后人出息与否。
    当夜,杨淑妃病逝,宫女回报说,淑妃娘娘嘴角有笑意,遗容十分安详,走得毫无痛苦。
    李世民知道这袁紫烟安慰的结果,下令将杨淑妃厚葬,遵循淑妃遗愿,李恪不必回宫吊唁。李恪得闻母妃病重,便哭得死去活来。已经打点好一切准备去探望母妃,还有父皇。然而令人十分意外的是,他并未接到宫中的消息,直到淑妃出殡昭告天下,他都未能成行。
    心腹之人说这是淑妃娘娘吩咐过的,李恪却是不信,哪有母亲不惦记自己的儿子。一定是父皇。亦或者是太子从中做了手脚,让自己连母妃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李恪郁郁寡欢,身旁又有人怂恿。心中忌恨更多了几重。
    都知道皇帝剩下的时日不多了,朝堂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涛汹涌,酝酿着一个又一个不甘心的阴谋。
    李治照常每日忙于政务。自然也少不了武媚的支持。对于如此有才气又安分的女孩,李治愈发的喜欢。多年的爱恋一直为能轰轰烈烈爱上一场,李治倍感煎熬的同时,不知不觉之中,这份感情也侵染了他的五脏六腑。终生难忘。
    这日趁着李世民熟睡之际,李治带着武媚悄悄找到了袁紫烟,上来就跪下了。“姨娘,治儿有一事相求。还望姨娘应允。”
    “治儿,说过多少次了,你是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要动不动就跪拜,快起来。”袁紫烟冷下脸来,李治不敢违抗,站了起来。
    武媚也拘谨的揉着衣角,不用说,两人还是为了感情之事而来。
    “姨娘,治儿近日问过太医,说是父皇阳寿已尽,怕是活不过半载。”说到这些,李治难过的几度哽咽,有些说不下去,武媚则体贴的替他擦拭眼泪,两人深情对望一眼,李治鼓起勇气说道:“我知道姨娘手眼通天,能否将武媚这时送出宫去,否则将来要落得个老死冷宫或者是陪葬的下场。”
    袁紫烟看了看武媚,问道:“宝莱,这也是你的想法吗?”
    “姨娘,宝莱不求与太子长相厮守,只求能后半生平安度过,有所依靠。”武媚眼圈也红了。
    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袁紫烟理解二人的心情,说道:“你们下去吧,这件事我心里有数。”
    李治还想着再说些什么,武媚则暗中给他使了个眼色,只得退了出去。
    “媚姐姐,你放心,我拼尽一切也会保你平安的!”李治边走边对武媚说道。
    “能有太子这份心,宝莱感激不尽。说起来入宫这十多年,唯有与太子在一起时方觉快乐。”武媚低声说道。
    夜色之中的武媚显得格外动人,李治一阵心猿意马,不管不顾的抓住了她的小手。武媚想要挣扎,但想到日后的凄苦下场,只是微微动了动便安静了下来。
    李治得到了鼓励,心潮澎湃,猛地将武媚抱在怀中,看着那张樱桃小口,愈发把持不住,猛地就贴了过去。
    “何人在那里!”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两人还没尝到甜蜜,吓得猛然分开,想要逃走不可能了,因为黑暗之中那个人影已经快步走了过来,正是加夜班的长孙无忌。
    “太子?”长孙无忌诧异的失声喊道,没想到鬼鬼祟祟在此的竟然是外甥,而转过头看那个女子,更是惊愕,“武,武才人!”
    李治吓懵了,一时间愣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刚才两人拥抱的场景一定是被长孙无忌发现了,这种事儿如何能隐瞒的过去呢?
    一丝不安同样掠过武媚的俏脸,幸亏是夜色之中看不真切,她深吸一口气,稳住神,款款给长孙无忌施礼,然后又叮嘱道:“太子,陛下近日身子大好,不需要每日服侍至深夜时分。”
    “究竟发生何事?”长孙无忌追问道,他可是过来人,眼前一对璧人,年纪相仿,郎才女貌,暗生情愫也不是没有可能。
    “回大人的话,适才太子晕厥,差点倒地。我恰好路过,扶了一把。”武媚淡定从容的说道,长孙无忌仔细观看并无破绽。
    “是啊,舅舅,幸亏武才人,否则我定要摔破相了。”李治也缓过神来,不由自嘲。
    “既是如此,夜色已深,两位需懂得避讳。”长孙无忌正色道,直到二人走远了,他还愣在原地。
    太子即将登基,眼下可是十分关键时期,千万不能受人把柄,落人口实,再出何差错啊!治儿啊治儿,你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呢。
    由于太过相信这个乖巧懂事的外甥,长孙无忌倒也没有再多想,听说皇帝已经睡下,便打着哈欠回府休息。
    思虑过度,压力过大,长孙无忌翻来覆去烙饼似的总也睡不着,叹了口气,干脆披衣起来,在屋里慢慢踱步思索问题。
    皇帝身体状况堪忧,太子继位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袁紫烟突然一改常态,不再插手朝政,令人十分疑惑。
    这个袁紫烟到底在想些什么呢?她又想要干什么呢?难道真的就像是外界所传,靠山要倒下,她当真放弃了不成?
    可是回头想想也不对,袁紫烟放手太彻底,竟然没有半点留恋,许多人辞官后很长时间都难以适应,袁紫烟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长孙无忌最后坐了下来,望着桌子上的一块黏贴过的石头发呆。这块石头正是当日他运来,试图扳倒袁紫烟的。
    其上八个大字,唐三代后,女主天下!
    虽然是长孙无忌有意而为,要在那奇形怪状有符号的石头上下功夫,但是这几个字确实是天然形成,不是后天作假作上去的。
    女主天下,女主天下!长孙无忌所有所思的摩挲着那块空缺,正是被雨竹那个丫头拼死吞进肚子里的女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啊。
    哎,到底是功亏一篑,败在一个丫头手里,长孙无忌十分遗憾,所以便将此石又找能工巧匠拼接了起来,尽管有块残缺,却时刻提醒长孙无忌不要放松警惕,敌人还未除去。
    空缺背对着昏暗的灯光,越发显得诡异,就像是一只黑漆漆的眼睛,无情的看着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身经百炼,此时也是后脊梁骨发凉,叹了口气便想用绸布盖上,而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了异样,空缺内似乎有字!
    长孙无忌心头猛然一颤,连忙举着灯台凑近来看,可是却又什么都不见了。
    怎么回事儿?长孙无忌试着躲开灯台,那个字似乎又显现了,原来是夜光石。长孙无忌调整好方位,眯着眼睛盯了许久,又将周围碍事的石块敲掉几块,这个字终于清晰可见,而且笔画棱角十分鲜明,极易辨认,竟然,是个“武”字!
    武?
    长孙无忌彻底迷惑了,这好像跟袁紫烟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字儿啊。上苍的暗示如此隐晦,很难一下子看明白。
    玄武门?意思是袁紫烟想要再来一次玄武门兵变吗?可是平时并未见她与哪位皇子关系亲厚,而且玄武门是陛下心中最痛,守卫极其森严,目前守将正是忠心不二的薛仁贵,没有可能背叛陛下啊。
    长孙无忌呆呆的想了一晚上,什么都没想明白,窗外天际开始微微发亮,又到了早朝时间,揉着红肿的眼睛去上朝了。
    由于李世民病重,太子监国,看着李治已成长为茁壮青年,长孙无忌倍感欣慰,只是暗自祈祷李治能中规中矩,千万别跟皇帝的女子有何瓜葛。
    就算是有,也不能是袁紫烟的人,谁不知道武媚可是袁紫烟亲自调教出来的。这个武媚说起来也是人才一个,只不过错跟了主子,一个女子整日埋头政务,将来能有何出息。
    武媚?!
    一个名字映入长孙无忌的脑海之中,联系前因后果,长孙无忌猛然睁大眼睛,啊呀一声,竟然失态蹲坐在地上。

  第四四七章 奉为义母

    长孙无忌还是十分聪明的,那个“女”字里面暗藏着一个“武”字,前后联系起来,那不就是可以理解为女主武氏嘛!
    袁紫烟这盘棋下得好大啊!长孙无忌惊出一头冷汗,太白金星两次白日出现,象征有祸乱出。第一次出现时全长安百姓大都看得真切,而位置就在秦王府附近,有人想要拿此说事,李渊也对李世民起了疑心。
    当时袁紫烟说是应在一位女娃降生,将来会当皇后,等于是变相救了李世民一次。而现在细细想想,武媚的父亲武士彟似乎就在秦王府附近居住,而武媚也像是那几日出生的!
    另外一次,是长孙无忌想要嫁祸袁紫烟身上,却被她分析成宫中有位年幼公主要过世,也是含糊过关,要知道那个时候正是武媚进宫的时刻啊。
    啊!原来袁紫烟并非是为自己打算,而是想要给武媚铺路!武媚成为皇帝才人,十几年却不受宠爱,暗中却与太子拉拉扯扯,难道说,袁紫烟是想要将武媚嫁给李治吗?
    “舅舅!”见长孙无忌跌倒,双眼圆瞪,面色苍白,李治吃了一惊,连忙上前过来搀扶,长孙无忌回过神来,急急的拉着李治的手说道:“治儿,万莫要上了贼人的当啊,此事有悖常伦,天理难容啊!”
    “舅舅,您没事儿吧?”李治怔怔的问道,其余人也都听不懂,长孙大人别是魔怔了吧。
    长孙无忌不顾众人异样目光,挣扎着爬起来,踉踉跄跄就要出去:“我要去见陛下!”
    “舅舅,父皇此时应该服了药睡下了,何况还有国师照料。应该无妨。”李治提醒道。
    “国师在那里我更不放心。”长孙无忌固执的要去含风殿面圣,要把他的惊天发现告诉陛下,最好立即处死这两个深藏在宫中的女子。
    外面起了风,长孙无忌毫无畏惧的往前走,几乎是连跑带颠,他怕去晚了就来不及了,怕皇帝继续被蒙在鼓里。
    赶到之时。果然服侍太监说皇帝刚刚睡下。不便打扰,天大的事儿还是等皇帝醒了再说,或者找太子商议。
    此事唯有皇帝可以解决。因为太子也是当事人。是啊,太子是当事人啊!
    长孙无忌又是一惊,猛地拍了下自己的脑门,见到陛下怎么说。说是袁紫烟处心积虑将老子的女人要嫁给儿子?
    皇帝会信吗,万一气出了个好歹又该如何是好?
    不行。不行,不能这么明说。长孙无忌百般纠结,苦着脸踱来踱去,最后终于想通了。这件事国师做的天衣无缝,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仅仅是靠着一块早就破损的石头,是很难让陛下信服的。毕竟袁紫烟恩宠正盛。其实双方纠结的焦点不就是武媚吗?只要是暗中除了这个女人,那么袁紫烟作为李治的长辈自然不能嫁到后宫之中。随着时日推进,果真就要退出朝堂了。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总算是捋顺了胸中一口气,袁紫烟精心布局,自己莽撞闯入,适得其反,说不定还会被陛下怪罪,难说其故意让自己撞见太子与妩媚拉扯的场面。
    这种情况下,即使告了御状,皇帝也不会再轻易更换太子,长孙无忌可能就会因为诬陷太子和嫔妃被处罚。
    又是一个激灵,长孙无忌被自己吓了几次,终于体格有些承受不住,揉着脑袋回去了。
    因为内心起伏实在是太大,长孙无忌回去之后便病倒了,高烧不退,还总说胡话,只不过没人听得懂他在说什么。
    李治以为舅舅是为国事操劳累得,几次派人送去药物补品之类。
    并非是长孙无忌胆子小,换了谁得知这么大的秘密,也很难保持镇定。长孙无忌有苦不能诉,有秘事却不能上奏,到底让自己憋出一场大病来,前前后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算是康复过来。
    长孙无忌这么想其实是对的,李世民不理朝政多日,早就习惯了清净淡泊的日子,对于外界的纷扰已经不太在乎。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的病情恶化,日子按天来计算,翠微宫弥漫在悲伤的气氛之中。天气开始转热,含风殿却是气候适宜,空气清爽,而李世民也终于走向了末日。
    “世民,醒醒啊,该吃药了。”
    两天两夜没合眼的袁紫烟,精神憔悴的守在龙榻之前,神色哀伤,声音嘶哑,这个她陪伴了一生的男人,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尽管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袁紫烟依然是觉得难以承受,这种痛彻心扉几乎要把她摧毁。是啊,老一代的朋友们都离开的差不多了,离开了李世民的保护,她又会走向哪里?
    “紫烟~”
    李世民幽幽一声,袁紫烟连忙拉住他的手,含泪笑道:“世民,你醒了?”
    紫烟……
    李世民费力的睁开眼睛,看到的是一张绝美的脸庞,泪水冲刷尽脸上的妆容,越发显得皮肤娇嫩,吹弹即破。
    李世民颤巍巍的伸出一只手,疑惑的问道:“为何紫烟从不现老态?”
    “是老天可怜我这个无助的女人,让我总能得到些什么。”袁紫烟将脸贴在李世民的手上,眼泪肆无忌惮的流淌。
    “紫烟,从未见你如此悲伤,难道朕,真的要不行了吗?”李世民心里十分清楚。
    “世民。”袁紫烟泣不成声,原本以为自己看透了生离死别,没想到这一时刻,仍然是撕心裂肺的痛。多年的陪伴早就让二人亲如一人,如今生生扯开另外一半儿,如何不痛呢。
    李世民眼角垂泪,他可以纵马疆场,拢尽天下豪杰,却左右不了命运。
    “让太子、长孙无忌、褚遂良进来。”
    太监连忙照办,知道陛下这是在安排后事了,慌张张出去,群臣都在外面等着,听宣后两位立刻跑了进来,跪倒在龙榻之前,李治更是失声痛哭,不能自已。
    “治儿,朕离开之后,你当向两位大人学习,不可荒废朝政啊。”
    “治儿记下了,定然也要向父皇一样,鞠躬尽瘁,延续盛世!”李治高声含泪答道。
    “老臣殚精竭虑,誓死效忠太子!”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两位托孤大臣也是伏地流泪答道。
    李世民点点头,叹息道:“该说的,该做的,朕平日都做了。这天下事,天下人,朕万般不放心,回头想想却也没有太大遗憾。”
    “陛下洪福齐天,必可熬过此关。”长孙无忌痛哭流涕道。
    “哎,朕的身体自己知道。”李世民微微欠身,盯着长孙无忌说道:“辅机啊,你我是君臣,亦是亲人,朕有一事嘱托,望你莫要阻挠。”
    “臣诚惶诚恐!”长孙无忌连忙说道。
    李世民回头看着袁紫烟,拉过她的手,喃喃道:“朕这一生,多亏有国师陪伴。国师为大唐至今孑然一身,对朕以及朕的几个儿子都有救命之恩。朕常常思索,该如何报答紫烟?”
    “世民,我得到的也够多了,不需要报答。”袁紫烟轻轻拍打着李世民的手说道。
    “治儿。”李世民喊了一句,李治连忙应答,李世民沉吟片刻,说道:“朕走后,你当奉国师为义母,恭孝顺从,多听训诲,有拿不定军国之大事,可咨询国师。”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面面相觑,怎么突然之间又把袁紫烟给推了出来?这样的话,袁紫烟不仅是托孤大臣,还位同太后,等于是全面掌管了朝堂和后廷。
    令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长孙无忌并没有提出激烈的反对,好像是默许了。在长孙无忌看来,袁紫烟在明处反而更容易抓到把柄,武媚按律不应当再留在宫中,等于是把二人给分开。
    “紫烟,你治国多有奇谋,大唐贞观盛世,有你一份功劳。每年朝贡使者,争先恐后,足有千余人,那时便是朕最为开心之时,而朕心中想到的却总是你忙前忙后的身影。”李世民真诚的说道。
    泪水不住滑落,袁紫烟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我只不过在做些顺应天意的事情,而你才是贞观盛世的开创者,历史和人民都会记住你的。”
    “希望如此吧。”
    “世民,我早便说过,日后给你守墓去。我也对朝堂之事疲惫了,真的想要歇一歇。”袁紫烟说道。
    “国师万万莫要推辞,太子尚且年轻,需要国师的鼎力支持。”没想到,长孙无忌唯恐袁紫烟反对,一句话脱口而出。
    袁紫烟也愣住了,这还是平时的长孙无忌吗?竟然极力推荐自己继续留在宫中,不会是听错了吧?
    李世民露出了笑意,他乐见大臣们团结一心,这样才有利于江山的稳固,未来的新皇帝也会轻松许多。
    “治儿,来,让父皇再好好看看你。”李世民冲李治招手,李治连忙扑到跟前,哽咽道:“父皇,治儿在此。”
    李世民摩挲着儿子英俊的脸庞,嘴里说着像文德皇后之类的话,最后直视李治的双眸,面带悲伤之色,似有检讨的口吻说道:“治儿,不要以你的父皇为榜样,朕不知道能否成为千古明君,但却不是一个好儿子,也不是一位好弟弟,好兄长。”

  第四四八章 龙御归天

    室内一片安静,众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李世民苦笑一声,说道:“尽管朕奋发图强,还追封了建成元吉,善待先帝,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弥补朕心中的愧疚之情。”
    “陛下,能如此开诚布公,令臣佩服!”长孙无忌流泪拱手说道。
    李世民摆摆手,又对李治说道:“治儿,在朕的儿子当中,你不是最优秀的,你大哥承乾人脉极广,三哥李恪文武双全,四哥李泰博闻强识。”
    “儿臣惭愧,让父皇失望。”李治低头道。
    “不,朕之所以让你来做这个皇帝,就是太了解你,知道你一定会善待自己的兄弟,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再去承受当初父皇经不住的苦痛。”李世民诚恳的说道。
    李治点点头,李世民哀声道:“朕穷尽一生,为李唐江山,为百姓社稷,更是为了洗去自己这个可耻的杀兄轼弟,逼父退位的污点,可是临到头来,依然是胸口千斤巨石压着一般,实在是透不过起来啊。”
    “父皇……”李治哽咽无语,这确实是震惊中华的朝廷政变,玄武门血流成河,他该说是对还是不对呢。
    哎,李世民松开李治的手,重重一声叹息,说道:“千方百计的遮掩,不如将其说出,心中也觉得踏实许多。”
    “治儿,你先起来。”袁紫烟面色凝重的来到李世民身边,又看看屋内几人,回头说道:“世民,还记得那日在凌烟阁,我说有秘密要告诉你吗?”
    李世民回想了下,微微点点头,袁紫烟说道:“其实我并非只是哄你吃药,是真的有秘密。世民,你听好了,元吉不是你所杀。只是他负隅顽抗,被尉迟恭射杀。”
    “可是建成却死在我箭下,父皇到死都没有原谅朕。”李世民以为袁紫烟在安慰他。
    袁紫烟摇摇头,说道:“其实真正不能原谅你的是自己。高祖也不是心有忌恨,他退位隐居依然也没有摆脱内心的挣扎与苦痛。”
    “国师,这话为何意?”褚遂良诧异的问道,隐约感觉一个惊天秘密要被公开。
    “世民,你听好了。我不是在开玩笑,或者是安慰你。历史事实就是如此,建成也不是你射杀的,而是高祖。”
    袁紫烟话音刚落,李世民惊呼一声,竟然直直坐了起来,颤声问道:“紫烟,事关重大,不可污蔑高祖。”
    “怎么会呢?世民,你可记得建成中箭部位?”
    “十分清晰。正中颈部,亦为朕所用之金箭。”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说道。
    “不错,但是颈部也有三百六十度,这个皇宫之中箭术高超和使用这种箭的也并非只有你。”屋内一片死寂,众人大气不敢喘一口,都竖起耳朵,唯恐漏下一个字。
    袁紫烟微微叹息:“当日玄武门城楼之上金光闪现,继而建成中箭身亡,面对方向不是正对你,而是城楼。后来我追了过去。找到了高祖,高祖郁郁寡欢,溺毙了几位嫔妃,他亲口向我承认。建成是他亲手射杀。”
    “不,不可能!”李世民情绪很是激动,问道:“建成为父皇最爱之子,即便是杀死他,为何又不肯承认,而将所有过错都归在朕身上?”
    “首先。建成元吉谋反,几次给高祖下毒,发兵玄武门也是东宫密谋之事,高祖对其心灰意冷,更是不满元吉连累建成,故而痛下杀手。高祖也并非是不敢担当之人,他说唯有如此,方能成就你一代明君美名。”
    所有人都沉默了,李世民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当初的一幕幕都在脑中回放。其实他也注意到李建成受伤部位非是正对自己,但是这么大的功劳按理说不会没人承认的,所以李世民对此没有起过疑心。
    再想想父皇那些模棱两可的话,李世民突然发出一阵大笑,笑过之后又忍不住落下泪来:“父皇,你害儿皇好苦啊!”
    “世民,高祖也是位伟大的皇帝,心头一方面隐忍对建成的愧疚,然后又尽全力扶持另外一个儿子。一颗父亲的心被分成了好几瓣,这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压力啊。”袁紫烟安慰道。
    李世民点点头:“只是朕误解父皇,以至于父皇临终前还与他发生争执,实乃不孝。”
    “老天并没有怪罪你,不是赐给了你个听话懂事的治儿吗?”袁紫烟将话题又引导回李治身上。
    李世民放下心头所有负担,气色也好了许多,竟然倚着靠垫坐了起来,不过没有谁能高兴起来,这分明就是回光返照。
    李世民让众人出去,打算生命最后的时光与自己心爱的女子一起度过。
    李治虽然恋恋不舍,但圣命难违,还是一再叩拜之后退出去。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内心的震撼也是巨大的,心中感慨万千,暗赞高祖的英明,但帝王的心肠之硬也让他们为之身躯一颤。
    几人出去后,外面的群臣难免打听消息,李治只是默默站立在门前落泪,什么都不说,这种情况大家也都猜了个差不多,皇帝的时辰真的不多了。
    “紫烟,朕的治儿就交给你了。”李世民再次强调,似乎想到什么,看了看门外,虚弱的问道:“紫烟,世上常有传闻,有女主天下一说。如今已没有外人,朕也不会再叫人进来,你能否跟朕说句实话?”
    “世民,原来这个心结,你一直没有打开。”袁紫烟凄然一笑。
    “作为帝王,身不由己。”
    “可是你为何不命人杀了我,永绝后患?”
    “朕相信你即便是成为女主,也会善待大臣以及朕的儿子们。”
    袁紫烟将头轻轻靠在李世民胸前,幽幽说道:“世民,我只不过这里的一名过客,无意插柳,但绝没有夺权篡位的野心。其实时代是进步的,将来出现女王,女总统都是很正常的。”
    “紫烟,你还没有回答朕的问题。”李世民轻轻用手梳理袁紫烟柔亮的青丝,慢慢说道。
    “就像是玄武门兵变,大唐难免会有些波折,但是不改盛世基础,而最终的江山还是你李家子孙来掌控。”袁紫烟微笑道。
    李世民轻轻点点头,此刻他再也没有任何牵挂,眼睛有些模糊起来,很快又清晰了,眼前却出现许多熟人的面孔。
    有父皇李渊,依旧威严慈祥;有建成元吉,但是李世民此刻已经不再惧怕他们;有微笑不语的长孙皇后,看上去仍然那么亲切;还有病逝的李承乾和殉情的妻子,正恭敬的看着自己,还有,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曾经的故友。
    李世民猛吸了一口气,视线在泪水的冲击之下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而袁紫烟听得到李世民的心跳时而激烈时而缓慢。
    终于,那只手从发丝上滑落下来,而袁紫烟耳边的心跳之声,越来越弱,直到消失不见。
    袁紫烟紧紧咬住嘴唇,双手死死抱住李世民,极力忍住哭声,却不敢抬头,怕再也看不见那双明亮的双眸。
    直到李世民的身上再也没有一丝温度传来,袁紫烟终于松开了手,这张平静的英俊脸庞之上布满了释然和解脱,足以证明他走得没有任何痛苦。
    之前是百般照顾袁紫烟的杨广,然后便是时常争吵却无不包容的李世民,袁紫烟全身颤抖,心口剧痛,终于支撑不住蹲坐在地上。
    外面听到动静的御医以及太监连忙走了进来,继而群臣都蜂拥而入,眼前的场景令人动容。李世民安静的躺在龙榻上,双目紧闭,已经龙御归天,备受打击身体虚弱的袁紫烟瘫坐在地上,极其哀痛却哭不出一声,娇躯微颤,却仍然握着李世民一只手不肯松开。
    众人齐刷刷跪下,哭声震天,李治跪着爬过来,揽过近乎奔溃的袁紫烟,哀声喊道:“义母,父皇已经去了,节哀啊。”
    袁紫烟点点头,却觉得天昏地暗,眼冒金星,几次想要站起来却不能够。
    “姨娘,想哭就哭出来吧,千万不要憋着啊!”武媚也急忙摇晃着精神恍惚的袁紫烟,袁紫烟依旧是点点头,胸口好似炸裂一般疼痛,悲伤急剧积累,却无从发泄,这种滋味不好受。
    “御医,御医,快看看义母怎么了!”李治急急喊道,御医连忙过来,无奈之下,只得将袁紫烟几只手指头用银针刺破。
    疼痛让袁紫烟终于清醒过来,眼泪汹涌而出,她推开众人,怔怔的望着已经一动不动的李世民,悲从中来,猛然扑过去,大叫一声。
    “世民!我的夫啊!!!”
    紧接着,袁紫烟将自己的嘴唇贴在那冰冷的嘴唇之上,在场之人无不诧异震惊,哭声更甚。
    袁紫烟心乱如麻,从未有过的空虚之感,眼前一黑,终于昏死在李世民身边。
    贞观二十三年农历五月,李世民驾崩,终年五十二岁,在位共计二十三年,也就是后世人所称的唐太宗。
    贞观年间,李世民攻灭东突厥和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
   

    第四卷 女主天下

  第四四九章 落发为尼

    李世民的驾崩让很多人都无法从哀伤之中走出来,大臣们自然不用多说,后廷的女人们那个个都要哭死,尤其是后入宫的那些,将来的漫长岁月都得守寡了。
    毫不夸张的说,袁紫烟是这个世界上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