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谋天下-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不高兴的人当属李治,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一想到未来很长时间都由他来监国,这可是不小的工作量啊。
“哎,世人都想要当皇帝,殊不知这却是最苦的差事。父皇也是久为其扰,这才想出什么御驾亲征。否则高丽年年作乱,怎就今年想着要去征讨,实在是太抬举了它。”李治气哼哼的说道。
武媚忍俊不禁,凑过去说道:“太子殿下,不是还有我吗?咱们两个加起来虽说不一定能赶得上陛下,但也不次于哪位重臣吧?”
“幸得有媚姐姐在身旁,否则我真不知该如何处置。”李治笑呵呵的说道。
“好了,你先去休息一会儿,这里交给我吧。”武媚大包大揽,李治感激的不得了,因为有些头疼,也禁不住忙中偷闲的诱惑,环住武媚的腰问道:“媚姐姐,我该如何报答你才好?”
“将来啊,做一位一言九鼎的皇帝,那样我就再也不怕孤独老死了呢。”武媚随口说道。
“有我在,姐姐绝不会到此下场!”李治信誓旦旦。
李治也已经长大成人,武媚跟他朝夕相处,又是个多情的小暖男,难免芳心暗许,不过袁紫烟三令五申,两人不可越过最后一道界限 ,否则还真有可能落实这段感情。
每日忙着帮助李治,武媚虽然疲惫,但是乐在其中。
“宝莱,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袁紫烟问道。
“回姨娘的话,原本该提前一个时辰回来,不过陛下接见了大臣,所以就耽搁了。”武媚如实说道,看袁紫烟不信任的打量自己,俏脸一红。低头小声道:“姨娘,我知道你的规矩,并未跟太子逾矩。”
“呵呵,知道就好。”袁紫烟放下心来。
“姨娘。宝莱有一事不明?”
“嗯。”
“既然姨娘有意让宝莱接触太子,为何又不许有非分之想,宝莱实在是想不通。”武媚红着脸问道。
哎,袁紫烟不由叹了口气,幽幽说道:“天底下的男人都一样。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治儿以后是要成为皇帝的,那个时候会有大量比你美貌年轻的女子入宫,你对其付出全部,又能保证这份感情能维持多久的新鲜感呢?”
“我听姨娘的?”武媚伏在袁紫烟膝边,认真的倾听。
“宝莱,还是那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让一个男人真正对你死心塌地。就要住在他的心里,而非是**。你将来的路还很长,要从长远考虑,如果你在治儿面前再无一丝的**,治儿也就失去了对你的好奇感。痴情皇帝罕见,因为他们的诱惑太大,唯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给自己的未来争取到机会。”
看着一脸茫然的武媚,袁紫烟苦笑着抬起她的脸,“孩子。我知道你现在听不懂这些话,但是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姨娘真的是为了你好。”
“现在姨娘就对宝莱最好。”武媚将头轻轻靠在袁紫烟的膝盖之上。目前拥有爱情和亲情的她无疑是幸福的。
多了许多默契,少了些冲突,袁紫烟和宝莱的相处十分融洽,从外貌来看,两人好似姐妹。但是从感情上来论,她们更像是母女。互相依靠,在寒冷的深宫之中互相取暖。
皇帝御驾亲征高丽的消息一传开,全国都为之沸腾了。武将们自然不用多说,摩拳擦掌,想要发挥余热,而那些从未经历过战事的青年们也都跃跃欲试,希望可以应募从军,为国效力。
听说外面招募工作十分火爆,李世民有些坐不住了,想要出去看看,袁紫烟也想给武媚多争取些工作时间,当然是极力赞成。
两人换了便装,带着几名侍卫,走出了宫门。
“哈哈!”李世民伸展下胳膊,高兴的说道:“朕许久没有如此畅快淋漓的呼吸了!”
“这话可不对,空气可是哪里都一样,不分宫里宫外的。”袁紫烟好笑道。
“在朕看来就是不同!”李世民说着竟然拉起了袁紫烟手向前奔跑,袁紫烟被带的双脚离地,要不是会些遁走术,只怕都得趴在地上。
“世民,慢点啊,我都要摔地上了!”袁紫烟急声道。
“有朕在,绝不会让你摔地上。”李世民哈哈笑着,继续往前狂奔,似乎要把多年的郁闷全都挥洒出去。
后面的侍卫们憋着笑,紧紧追随,唯恐有何闪失,一步不敢放松。
两人说说笑笑,沿途还会买几样小吃拿在手里,前方出现一队长龙,分外热闹。
“世民,这里应该就是募兵的场所吧。”袁紫烟笑道。
“百姓踊跃从军,朕心甚慰。”李世民点头道。
“还是国家补贴的丰厚,这些年轻人都不想在家务农为生,有了经济基础,谁不想上阵杀敌,创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来?”
正说着话,只见几名官兵推搡着一名粗壮青年过来,袁紫烟一看这人就觉得好笑,颇有当代二流青年的范儿,头发挺长,衣着另类,嘴里还骂咧咧的。
“你们这些人瞎了眼,不用你爷爷我,这仗别想打胜!”青年叫嚷道。
“再胡说割了你的舌头!”一名官兵瞪着眼睛唬道。
“来啊,舌头给你,噜噜噜。”青年毫不畏惧,伸长脖子吐着舌头。
几名官兵不耐烦,猛地推了他一把,呵斥道:“在家游手好闲,依仗老丈人才能混口饭吃,这种人怎能从兵?”
“你说这话不在理,我老丈人家中有人种田收租,洗衣做饭生孩子那也不是老爷们干的事儿啊。我若是当兵,管保封官加爵,让你们这些孙子小瞧爷爷我!”
此人废话连篇,惹来众多,几名官兵将其围住,噼里啪啦就是一通打。青年倒也嘴硬,就是不肯服输,被打得鼻青脸肿还是不肯说句软话。
“世民,你看此人如何?”一旁看热闹的袁紫烟问道。
“虽然口上不积德,但也绝非贪生怕死之辈。”李世民用兵无数,识人还是有自己独到之处的。
“那就你来做个裁判官,看他究竟能不能立功?”袁紫烟来了些兴致,李世民哈哈大笑,对侍卫几句耳语,很快便将那名青年给领了过来。
青年吐掉嘴里一口血,抬头看见前方站着两人。男子龙行虎步,不容冒犯,女子明眸善睐,笑靥如花。
青年使劲掐了一把内侧大腿,疑惑的挠挠头:“难道我已经被打死了,看到了天神仙女?”
“行了,我家老爷看上你了,如果你能回答上他几个问题,也许可以帮你说情从军。”袁紫烟笑道。
青年眼中冒光,真的?不过看二人衣着光鲜,非富即贵,倒也识趣的跪了下来:“小的一心想要投靠朝廷,还望二位贵人多多提拔。”
“你为何想要从军?”李世民缓声问道。
“哎!”青年身子一歪,坐在了地上,“我家境贫寒,不过也交了狗屎运,与柳家小姐眉来眼去,暗结珠胎,做了个上门女婿。虽说每日不愁吃穿,但是受人嘲讽白眼,害的妻子暗中落泪,心里着实不是个滋味。”
“原来只是为了脸面。”李世民有些失望。
“不过直来直去,倒也不是虚伪之辈。”袁紫烟帮腔道。
“女贵人说得对!俺要是认准的人,管保拿命去拼!”青年将自己的胸脯拍得山响,衣服上的尘土溅起一层。
“你适才口出狂言,此番征讨高丽会建立奇功,封侯加爵,朕,呃,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李世民又问道:“你读过几本兵书,又可否带兵打仗,为何有此自信?”
“俺没有读过兵书啊,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不能让书困住了自己。”青年振振有词:“俺也没有打过仗,那时俺还不够岁数,但是不管是吐谷浑还是薛延陀,俺都能料到最后结果。”
“大言不惭!”袁紫烟鄙夷道。
“女贵人还别不信,因为这个,俺还赌赢了好几两银子呢!俺媳妇头上的银钗,就是用这钱打的!”青年自豪的说道。
“哦?原来你也懂些谋略,那便说说看,此次征讨高丽应当如何?”李世民来了些兴致,问道。
“这个简单!”
啪啪,青年往自己掌心吐了两口口水,然后对着搓了搓,在地上随手捡起几块小石头,比比划划的摆开了。
外行人一看,一堆乱石好像没有什么。但是内行人一眼便能看出,这还真是个较为专业的沙盘。
“首先呢,此战必胜!”青年说着斜眼看看袁紫烟,袁紫烟却不屑一哼,说道:“大唐实力摆着呢,不胜才怪,这个不能算数,所以我也不会给你银子。”
“嘿嘿,怎敢跟贵人要钱。”青年讪笑两声,很快脸上又堆满了自信:“但是三月能打完的仗,非得用上三年的话,这样可就太不值了。就像是百姓种地,多用人集中几日干完,总比稀稀拉拉每日做一点强。我那老丈人啊,就是不听劝,多费银子还落埋怨!”
第四二三章 家道中落
“跑题了,这跟你老丈人种地不一样。”袁紫烟纠正道。
“其实是一个理儿。我老丈人小气,农忙之时不舍得花大钱多请几个人,非得可着几个人用,结果这些人偷懒不说,还容易赶上阴雨天气,不知要坏了多少粮食啊。”青年摇头叹息。
“呵呵,以你的意思,大唐此次要多用兵才能取胜吗?”袁紫烟问道。
“嘿嘿,贵人说对一半,兵力自然要足,但是方式一定要多!”青年一条腿跪地上,指着地上的石子说道:“一条应为水路,当造几百艘战船,从东莱出发,跨过渤海,直扑高丽平壤!”
李世民微微点头,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薛仁贵!”青年随口答道,袁紫烟却暗自吃了一惊,原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薛仁贵就是眼前这个无业青年啊。
“还有啊,其余则率领几万骑兵,中途联络那些归附的异族,沿陆路攻取辽东,当然,两军要同时出发,算好行程,不可靠前,亦不可靠后,至于兵器嘛可监督工匠打造,来不及也无所谓……”
当,一块东西落在薛仁贵前方,他咧嘴直笑,直拍大腿,“嘿嘿,贵人看得真准,这处地方也不能忽视,先把这块石头放下。咦?”
``薛仁贵突然发现自己手中拿着的不是石头,而是一块黄灿灿的金子,他不可思议的抬头看去,眼前空无一人。愣愣的拿金子在嘴里使劲一咬,真的!
“我就说遇到神仙了吧!”薛仁贵傻愣愣的将金子揣兜里,拍拍身上的土。四处打量着回到家。当然,很快他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而且成为了陆路军队当中的一名小吏。
突如其来的幸福让薛仁贵整天乐得合不拢嘴,首先这锭金子,赶老丈人三年的收入,当然对这个姑爷换上了笑脸,还让人给闺女扯了几块花布做新衣裳。
另外。不学无术的薛仁贵一下子成了军官,街坊四邻无不前来巴结,礼品虽然不够贵重。但架不住多啊,米啊面了的,都够全家人吃一年的。
薛仁贵将金子和礼物全都给了老丈人,嘱咐他好生照顾自己的媳妇。来日他可是要封侯拜相的。媳妇就是未来的一品夫人,谁得罪了她就是死路一条。
此次随李世民出征的还有他的王牌师玄甲军,总共十五万唐军兵力,正是按照薛仁贵的计策兵分两路,直逼高丽。
薛仁贵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浮夸,逢人便四处炫耀这是他的计策,而是心中明白,上次一定是遇到了权高位重的人物。才能虚心听取他一个市井之徒的话,于是更加勤勉。奋勇杀敌,希望早日立下大功,回报当时的知遇之恩。
李世民擅长骑兵,自然是走陆路,从洛阳出发,直逼高丽。然而,由于唐军的盲目自信,一路以来,也并非是顺风顺水,好几次还出现了险情。
“陛下,不好了!刘君邛将军被敌军围困,无法脱身!”一日清晨,侍卫匆匆来报。
此时正值贞观十九年春季的一天,清晨的温度还很低,北方更是如此,不少人都穿着棉衣。
李世民疾步走出营帐,皱眉道:“为何不派人前去支援?”
“启禀陛下,对方有意困住刘将军,在路上设置障碍,堵截援军,鲜有人能冲破。”侍卫战战兢兢的回答。
“鲜有人,那就是还有人进去了?”袁紫烟问道。
“有一红脸虎背士卒当枪匹马闯入,想必此时已经殒命。”
李世民摆摆手,示意侍卫们下去,同时下达命令增加支援,务必要救出刘将军来!
李世民登高远望,下方的情形确实令人揪心,刘君邛被五千人围困,而他身旁的唐军不过数百人,他本人身上鲜血淋漓,想必是伤情不轻。
再往南看,果然有伏兵死死拦住前去支援的唐军,偶有人突破重围,也很快被追杀。
“世民,他们应该是想生擒刘将军,作为人质来逼迫我等。”袁紫烟分析道。
“哎,刘君邛忠义双全,怎会甘做俘虏,必定会自裁保节。可叹我大唐又失一良将!”李世民叹息道。
“世民快看,你看那人!”袁紫烟指着离刘君邛不远处的一人急急说道。
李世民顺势望去,诧异的发现一人挥动着方天画戟,向着敌军扑去。方天画戟大家都知道,三国时吕布便使用这种武器,是力量兼技巧的战将才能完美驾驭。
方天画戟划出一道道亮光,所及之处倒下一片,血染铠甲,已经看不出原来模样。
“此人好生勇猛,不知是哪位将军?”李世民激动的问道。
“从服饰看,应该就是名普通士兵吧。”袁紫烟分析道。
“哎。”李世民微微叹息,颇为遗憾:“此人十分勇猛,力大无穷,但是仅靠一膀子臂力是绝难以杀尽这数千人的。莫不如擒贼擒王,能捉到对方一名将领,这样反而能震慑对方,救出刘君邛。”
“呵呵,我猜啊,他听到了你的话。世民,你再看。”袁紫烟满脸笑意的说道。
李世民再看去,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甚至是叫了一声好。那人的目标确实不是被围困的刘君邛,而是对方的一员将领。
对于单枪匹马的唐军士卒,对方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而当唐军士兵杀出一条血路冲到眼前不足十米的地方之时,那名将领慌了,连忙命令放箭,挡住此人。
嗖嗖嗖,铺天盖地的箭支激射而来,唐军士兵不慌不忙,方天画戟舞成一面盾牌,将箭支悉数打落。而他也并非一味如此,为防止敌军偷袭后方,还不停的纵马调换方向,使自己总是处在敌军人数密集的地方,让对方弓箭手有所忌惮。
然而对方人数实在是太多了,眼看敌军将领就在离自己不足三米的地方,而潮水般涌来的敌军挥舞着武器朝自己砍杀过来,唐军士兵左躲右闪,到底还是战马传来一声惨烈的嘶鸣,原来战马已经被戳出了好几个窟窿。
“哎,此人智谋双全,实在是可惜啊。”李世民不忍再看,不由闭上了眼睛,痛失刘君邛之前,竟然又错失了一位潜力将军,这必失去几万大军都令人心痛。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此名士兵竟然还是个拼命三郎,趁着战马倒地之前,大喝一声,猛然跳到马背之上,空中交替脚步,手中方天画戟直刺对方将领。
对方完全没有想到这名士卒会使出拼死的招数,愣神的功夫,突然喉咙一痛,已经被方天画戟刺中,紧接着便看到自己身子落下马背,脑袋已经被高高举起,不甘心的闭上了眼睛。
唐军士兵哈哈大笑,顺势骑在了这名将军的战马之上,高高举着盯着头颅的方天画戟,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士气锐减。
而刘君邛趁此机会,夺路而逃,到底在如此艰险情况之下捡回来一条命。
李世民哈哈大笑,甚至还有些激动,高声吩咐道:“速将此人带来见朕!”
很快,这名满身都在淌血的士兵给带了过来,不知道是累的,还是吓得,一双大眼珠子嘀哩咕噜直转,愣愣的站在原地。
“贵人?!”
两个字从此人嘴中喊出,袁紫烟恍然大悟,这就是那天大街上遇到的薛仁贵啊。
李世民也认了出来,笑道:“薛仁贵,朕果然没有看错你,单枪匹马,救出刘将军还杀了对方一名将领。说吧,你想要何等赏赐!”
“喂,陛下问你话呢!”
“那,那您是?”薛仁贵结结巴巴的说道。
身旁人有些不悦的提醒道:“此乃当朝国师!”
“哎呀呀,小的碰到的竟然是陛下和国师!薛仁贵叩见陛下,叩见国师,感谢两位贵人的提携之恩!”薛仁贵砰砰磕头,倒是泥土把额头的鲜血都给蹭干净了。
“薛仁贵,陛下说了,要赏赐你,不需要如此。”袁紫烟笑道。
薛仁贵缓缓起身,垂头丧气的说道:“小的嘴贱惯了的,不知不觉犯了欺君之罪,罪该万死,哪敢再要赏赐?”
“哦?你何罪之有?”李世民纳闷的问道。
“陛下,您那日问我为何参军,小的,撒了谎!”薛仁贵说着竟然噼里啪啦的掉开了眼泪,显得很是伤心的样子。
“那究竟是何原因?”李世民追问道。
“回禀陛下,小的并非是为了颜面从军,而是为了光耀门楣,不辱没祖宗!”薛仁贵说着抹了把眼泪,拱手道:“南北朝名将薛安都是俺先人,澄城县公薛荣是俺曾祖父,祖父御伯中大夫薛衍,家父薛轨亦在前朝当官。后来家父早逝,家道中落,俺只懂习武,导致日子愈发艰难,不得已入赘柳家,几乎要变了姓氏。俺为了能吃口饭,忍辱负重,可心中着实不安,那日夜间做梦,梦见家父,他怒骂俺不肖子孙,不思上进。又说陛下招兵,何不前去,哪怕战死疆场,也不辱没薛家儿郎!俺已有儿子,无后顾之忧,故应征入伍,却被小瞧!至于后来,后来两位贵人就都知道了。”
第四二四章 驭人之术
“当时你也不知道是陛下微服私巡,当然也不存在什么欺君之罪。”袁紫烟微笑道。
薛仁贵感激不尽,还是有些不放心的看了看李世民,李世民哈哈大笑:“国师的话也正是朕想说的。”
“谢陛下,谢国师!薛仁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薛仁贵信誓旦旦的说道。
“薛仁贵,你今日有功,即刻起封你为游击将军,赐良种战马两匹,绢四十匹,十人奴仆!”李世民说道。
薛仁贵感动到无以复加,只是一味的磕头。因为这些赏赐不仅仅是名誉,其余皆是家用之物,皇帝心细如丝,知道他在媳妇家地位不高,让他将财物送回家,可使其妻用来打点之用。
无名小卒,猛然间就提拔为了将军,薛仁贵一夜走红,在军中威望极高,不愧是将门之后,哪怕是深陷泥淖之中,见的天日照旧璀璨夺目。
从此,薛仁贵就留在了李世民的身边,也一改昔日的邋遢形象,总是一袭白衣示人,看上去也有几分威严。虽然身份高了,薛仁贵充当先锋的劲头一直都有,每次冲锋陷阵,冲在最前面的总是他,手持方天画戟,腰挎劲弓两把,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在与高丽的几次冲突之后,唐军势不可挡,大破高丽军,威名远播,一路乘胜追击到了安市城。
其实从眼下看,此次征战已经是成功了,大唐远途而来,不可能占据所有城池,即便一时占领,并无兵力镇守,早晚还得失去。
接连的胜利喜悦让将士们冲昏了头脑,想要再度攻克安市。安市戒备森严,城墙十分坚固,铁质城门目测足有两米之厚,若是强攻。自然会有不小的伤亡。
“诸位有何良策?”李世民问道。
“陛下,臣有一计,可迫使安市城退军!”江夏王李道宗说道。
“哦,快说来听听。”
“我军可分兵。佯装攻打平壤,声东击西,等城中兵马退走,即刻攻城,大事成也!”李道宗眼睛放光。自信满满的说道。
“不可!”长孙无忌立刻提出反驳,说道:“分兵会使唐军主力减弱,你又置陛下安危何在?”
“只是佯装进攻,又非当真!”李道宗直着脖子辩解。
“非有大部队转移,城中守军不傻,怎会轻易上当。若其也使用声东击西之术,分兵一路支援平壤,而另外一路直扑此处,又当何论?”长孙无忌逼问道。
这,李道宗涨红了脸。气哼哼的坐下,嘟囔道:“你又不曾带兵,前怕狼后怕虎,安能成大事?”
“好了,都不要吵了。”李世民制止想要上前的长孙无忌,皱眉问道:“此计暂时放下,可还有其他计策?”
“陛下,待明日臣前去叫阵,若能引出对方守将,杀之必能震慑城中守军。”李勣拱手说道。
袁紫烟不由看了李勣一眼。征战以来,李勣奋勇杀敌,立下不少战功,但其杀戮之心过重。好似发泄一般,总让人觉得哪里有些不妥当。
“如此也好,先试探一下,总好过按兵不动,否则对方还以为我等怕了。”李世民点头同意。
晚上等李世民睡下之后,袁紫烟想去找李勣交代几句。可是刚走出大营,就听侍卫来传,陛下召见,袁紫烟连忙又折返。
然而见了李世民之后,也没有什么重要事儿,闲聊了接近半个时辰,等袁紫烟再去找李勣的时候,他已经睡下了,不好深夜打扰。
李世民当然是故意的,他可不想袁紫烟再跟前夫李勣有什么瓜葛,最好是有多远离多远,一辈子不见面才好。
第二天一早,天色刚刚亮,袁紫烟立刻起身去找李勣,却得知他已经带领五千兵马前去叫阵,连忙骑上一匹马追了出去。
等李世民醒来,得知袁紫烟去追李勣去了,心里老大不痛快,派人前去保护国师的同时,对李勣的意见也不小。
李勣,原名徐茂公,前妻袁紫烟,战乱年代,为了保护丈夫,袁紫烟声称自己已与徐茂公离婚,却被李世民借机霸道的留在身边。
面对郁郁寡欢的徐茂公,李世民又是封侯拜爵,又是赏赐,还未他操办亲事,甚至还赐了李姓,意思是咱们哥俩一家亲。君臣之间的隔阂随着时光流逝开始消除,但是两人之间的敏感点总还是因为袁紫烟会被再度触及。
李世民对李勣那是老大的不情愿,实在是坐不住,不顾众人反对,翻身上马也追了上来。
袁紫烟追赶李勣,当然不是旧情,而是对他不放心,唯恐他有何过激的行为。然而等她感到之时,却发现有点晚了。
李勣派人击鼓叫阵,根本不管用,对方就是拒不出战,目的想要消耗唐军令其不战而退。毕竟唐军的战线太长,物资补给很是困难。
一计不成,李勣又去派人前去叫骂,什么难听骂什么,但是对方的脸皮贼拉厚,守军干脆把耳朵给堵上,就当做是听不见。
李勣勃然大怒,亲自上阵,城楼上守军立刻拉开了架势,弓箭石车全都对准了他,等李勣一进包围圈就立刻下令射杀!
“雕虫小技!”李勣身经百战,当然不会轻易上当,但是无功而返让他十分恼怒,当即就撂下了狠话:“尔等鼠辈,待他日本将军攻破城池,定要屠尽城中军民,一个不留!”
“茂公,你这是放的什么屁啊!”
身后传来一声娇喝,李勣慌忙回头看去,发现袁紫烟骑着一匹马飞快的赶来,满脸怒气,好似在责怪他。李勣连忙策马迎上去,问道:“紫烟,你怎么来了?”
“还不是为了你!”袁紫烟怒气未消。
“呵呵,我并未危险,难为紫烟挂怀……”
“你少在这里自作多情了!我不是担心你有危险,是怕你做出过激之事来!”袁紫烟怒道。
“我,我做了什么?”
“安市本就是固若金汤,你这番恐吓,军民一心,势必更要难攻,将士们背井离乡到此,就是想要死在这里吗?”袁紫烟怒问道。
李勣惊出一头大汗,连忙拱手道:“紫烟,皆是我之过,真的疏忽了,我自会回去向陛下请罪!”
“哼!”
袁紫烟转身离去,没多久就遇到了迎面赶来的李世民。袁紫烟正在气头上,谁都没搭理,纵马飞奔,回到自己营帐便蒙头大睡。管他东西南北中,先睡够了再说。
李世民却不由呵呵笑了,就乐见两人翻脸,于是招呼众人也回去。李勣垂头丧气的回来,自然是跪地谢罪,李世民心情不错,没有责罚他,反而好生安慰了一番,让他退下去休息。
至于安市恐怕是不能再攻了,诚如袁紫烟所言,全城戒备,老少皆兵,固若金汤,再想攻城,难上加难。
“何人愿意带兵攻城?”这天早上,李世民皱眉问道。
众人噤若寒蝉,将目光偷偷瞄向了薛仁贵,这小子每次都抢在最前面,也许他去最合适。果不其然,薛仁贵出列,不过说出的话却令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意外。
“陛下,冬日已到,北方分外寒冷,不日便会天降大雪,将士多有不适应。且粮草供给十分困难,若久居在此,军心涣散,安市尽起兵马,我方反倒没有胜算。”薛仁贵说完,单膝跪地,低头道:“陛下,末将恳求即刻退兵!”
一片哗然之声,此番已然击退高丽,若能占据安市便等于得到了辽东,轻易放弃岂不是可惜?
“国师意下如何?”李世民问道。
袁紫烟沉吟片刻,说道:“陛下,臣以为薛将军言之有理,而且离开京城也近一年的时间,将士们思乡心切,斗志锐减,臣认为也当退兵。”
大多人内心深处也是这么个念头,此时保持了沉默,李世民微笑起身,上前搀扶起薛仁贵,点头道:“就依薛将军之言,来日再图辽东!”
其他的武将听到这话,心里都酸溜溜的,都知道又一位新星冉冉升起。
薛仁贵激动不已,一再发誓誓死效忠皇帝,永不背叛之类。等众人都退下之后,李世民留下了薛仁贵,薛仁贵难免又是叩头谢恩。
李世民叹息道:“朕为秦王时的这些将领都老了,有的体弱不能再承受战事繁琐事务,有的则居功自傲,口放豪言,朕想要提拔青年骁勇将领,无奈久居宫中,久不能如愿。此番远征,朕即便得了江东,也不如得到将军更令人开心。”
一旁的袁紫烟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头皮都有些发麻,古代帝王驭人之术那是杠杠的,太煽情了。薛仁贵几乎可以用嚎啕大哭来形容,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君臣一心,皆大欢喜。
回宫之后,李世民将薛仁贵又提拔为右将领中郎将,也许这个职务大家没有太清晰的概念,但是看看他的工作范围就知道是多么的重要了。
薛仁贵从此之后镇守玄武门!
玄武门一直是李世民心中一扇打不开的宫门,这里发生的一切从未真正远离他的记忆,所以镇守此地的都是他最为信任的武将。所以,薛仁贵荣极一时,从此真正踏上了仕途之路。
第四二五章 外强中干
李治对于父皇的凯旋而归喜极而泣,虽然李世民气恼他都当了太子还动不动就哭鼻子,但是真情实意,还是很暖人心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