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谋天下-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淳风有些激动的说道。
    “说这些何用,明知朕离不开你师姐。淳风啊,朕对你师姐,不仅有男女爱恋之情,更有许多难以言表的情愫。国事繁忙,天下暗涛汹涌,朝堂勾心斗角,朕常感身心疲惫,每日睡下不知明日还能否起来。你师姐宛如和煦淳风,朕看到她便觉得心下畅快,忘却诸多烦恼。淳风,朕如此说,你可能知晓朕的心意?”李世民诚恳的问道。

  第三六二章 明君贤后

    “陛下能对淳风说出这些肺腑之言,淳风感动不已,也替师姐谢过陛下。 ”李淳风感激的说道。
    “淳风啊,朕只为你一句,你师姐是否会祸乱大唐?”李世民换上严肃表情,目光如炬。
    “陛下,师姐只会让大唐成就前所未有的辉煌,人类文明五千年内,难以超越的高度!”李淳风毫不退缩的迎上了李世民的目光。
    李世民并没有在李淳风脸上看出撒谎的意思,最终点点头让他退下。
    李淳风满怀忧虑的走了出来,抬头看看灰蒙蒙的天气,就像他此时的心情。李淳风很想去找袁紫烟谈一谈,将事情始末好好说一说,但是他也知道,周围全都是皇帝的眼线,尤其是像他这种身份,还十分敏感特殊。
    只有和师姐保持距离,才是对她最好的保护,李淳风暗自祈祷了一番,黯然回到了太史局。
    任何事情都有相反的一面,长孙无忌意识到袁紫烟的危险之后,也看到了反击的机会。长捷法师的话被长孙无忌琢磨了一遍又一遍,虽未能体会到其中的具体含义,但是一个含糊的阴谋正在他的脑海之中逐渐成形。
    长孙无忌为自己的这个主意感到欣喜若狂,此时出手,必定能将袁紫烟扳倒。然而还需细细打算,从容应对,不能功亏一篑。
    宇文士及当初被魏征闷死了一只鸟,还惹得李世民大感不吉,回到家后闷闷不乐。妻子百般询问,也只字不提,这就是宇文士及的谨慎之处,朝政止于宫门口,回家绝对不乱说话。
    憋闷了太久,加上天气转寒,宇文士及竟然病了,病好之后虽无大碍,总觉得怏怏不欢。打不起精神来。魏征一行人觉得此人太过圆滑,而且生活奢侈,间接也会影响帝王,所以纷纷上奏折。借口调离宇文士及。
    李世民对于宇文士及的感情还是不一般的,首先他曾经是杨淑妃的前姐夫,这点关系随着时日推进也显得有些牵强,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他深得李世民的欢心。
    皇帝也是人。也需要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每日在魏征等人的高压之下,失去了好多生活乐趣。而宇文士及能说善变,又很会揣摩人的心思,就像是电视剧里的和话悖芩登∫栌孤穑康弁跻残枰猩窬潘傻氖笨獭
    何况宇文士及和和墓餐Γ蔷褪谴永疵挥蟹葱模比唬睦此担钗氖考耙膊桓蚁窈瞳|那般贪得无厌。
    鉴于宇文士及的身体状况目前比较差。李世民还是忍痛将其外放为蒲州刺史,为了避免君臣猜忌,李世民还封了他一个儿子为新城县公。
    朝堂上的旧友逐渐减少,同时也有些人正式踏上历史舞台,侯君集被升迁为兵部尚书,参与朝政。
    少了些哄自己开心,做事又周全的大臣,李世民好几天都显得闷闷不乐。为此,袁紫烟还特意找到了魏征,去时手里还提着一些熟食。
    “呵呵。不知国师大人驾到,有失远迎。”魏征听家仆说袁紫烟赶到了,高兴的从府中迎了出来。
    “魏大人,也没什么好带的。买了些吃的,中午就不用嫂夫人做饭了。”袁紫烟呵呵笑着晃了晃手中的东西。
    “破费,破费!”魏征连忙命令仆人将东西接过去,带着袁紫烟往里面走。
    果然是一代贤臣,魏征的府邸是袁紫烟所见到的最简朴的,没有之一。府邸倒是新建的。但是里面的物件全都是之前的,包括院中摆放的石桌椅,也都是用了多年,磨得十分圆润。
    “魏大人,今天风和日丽,不如就在院中说会话吧。”袁紫烟建议道,魏征没有异议,张罗着收拾。
    坐定后,袁紫烟环顾四周,笑道:“魏大人府上这么清廉,我见了之后都自惭形秽,以后陛下赏赐些什么东西,也绝对不敢拿出来显摆。”
    魏征哈哈大笑,说道:“紫烟,莫要再讽刺我了,你素来知道我不喜这些。今日前来,只怕是应该与陛下有关吧?”
    “呵呵,原来魏大哥心里都明镜似的呢。”袁紫烟忍不住也笑了,随即微微叹了口气,说道:“魏大哥,现在是太平年代,战争少了,之前的老伙计也都离开了长安。陛下不仅失落,还很寂寞。我不能否认你做得不对,但是咱们的陛下实在是太累了,每天工作六七个时辰,连休沐日也难得多歇息片刻。我想说的是,以后不要把陛下逼得太紧了,让他也有个喘息的功夫。”
    “哎,紫烟还是为宇文士及外放一事埋怨我吧?”魏征不由叹了口气。
    “可不能说是埋怨,这只是我的一个建议而已。魏大哥以后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我也是看陛下每日唉声叹气的,在宫中沉闷,所以出来透透气,走着走着就到了你这里。”袁紫烟笑道。
    “紫烟,非是我执拗,而是这天子本身就是个苦差事。陛下顶着山大的压力坐在了这龙椅之上,稍有不慎,失去的可不仅仅是乐趣,很可能便是江山动摇,性命不保。”魏征说道:“也许有人觉得我魏征所言是危言耸听,其实我本人也比陛下清闲不了多少啊。”
    “魏大哥,你可别多想,我绝对没有半点埋怨的意思。”
    “紫烟,你我不是外人,实不相瞒,宇文士及之所以能被外放也与我有关。你也看得出,陛下对其十分依赖,喜听其美言,而宇文士及投其所好,花样不断,危害自然不用我多说。”魏征说道:“不出五年,陛下便会重新将其召回宫中。虽然还是君臣,但也早便不是从前的君臣。”
    哦!
    袁紫烟恍然大悟,不由感叹的点点头,魏征是想借助这个法子让李世民冷静考虑一下自己的过失,而宇文士及也会吸取教训,下次入宫时不会再一味讨好陛下。
    “说起来,宇文士及倒也是位贤能的大臣,只是他出身贵族,生活奢侈,养成了许多不良习好,此番敲打,定可历练出来。”
    袁紫烟笑着问道:“魏大哥,难道你就不怕这些大臣们忌恨你吗?”
    “忌恨我的人,可没有忌恨国师的人多。”
    魏征难得开了一句玩笑,两人不由哈哈大笑。事后魏征也安慰袁紫烟说,他也不是毫不近人情的怪老头,其实也在为如何讨好陛下思索,没必要非得是恭维谄媚的言行,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
    袁紫烟也没有追问,她相信魏征,一定也会博得龙颜大悦。
    此时的皇宫之中,李世民也在与妻子说着知心话:“魏征实在是可恶,对朝政朝臣指手画脚,还大有将朕束缚之意。”
    “呵呵,臣妾恭喜陛下,终获谏臣。”长孙皇后不恼反喜,依偎在李世民身边,微微闭上眼睛:“陛下身旁能有此等犯言直谏的忠臣,等臣妾离开之时,可以瞑目了。”
    “皇后!”
    李世民不由嗔了一句,抬起皇后泪眼濛濛的脸颊,心疼的说道:“你我夫妻十数年,自少年之时便厮守在一起,已经如同亲人一般。昔日秦王妃,你以王妃身份告慰将士,更是不畏生死不离不弃,有此贤后朕方可不被后廷琐事缠身。大唐皇室开枝散叶,更是皇后公正对待嫔妃,视这些皇子公主为己生。朕宁愿失去半壁江山,也不愿意失去皇后啊!”
    “陛下!”长孙皇后感动不已,泪水不断,双手紧紧握住李世民的手,泪水不停滴落在李世民的手上,更是烫在他的心里:“臣妾知道陛下心意,只是身体状况愈加不好,总有大限将至之感。”
    “皇后,你且放宽心,朕会为你请高僧入宫祈福增寿。明君贤后,举案齐眉,造就一段佳话。”
    陛下!长孙皇后泣不成声,猛地扑进李世民的怀中,轻轻喊了一声,世民。
    就像是相识之初,李世民也是紧紧搂住长孙皇后,相比起她的端庄无瑕,作为一个丈夫,也许更愿意看到她的无助和依赖。
    “有陛下此番话,无垢死而无憾。”
    “不许你再提此字!”
    长孙皇后却按下李世民的手,平复下心情,像是下定了最后决心似的,诚恳的说道:“陛下,人有旦夕祸福,假若,臣妾说是假若哪天臣妾离开,臣妾不忍看陛下孤单,还请择选新后,但求她能像臣妾一样爱陛下,爱咱们的孩子。陛下,相信这都是发自臣妾的肺腑之言。”
    “无垢,看着朕的眼睛。”李世民微微抬起长孙皇后的下巴,掷地有声:“这贞观皇后,无论何时,只有一个,那便是长孙无垢。”
    “陛下!”
    “所以,皇后要是先朕一步而去,朕何其孤单也。为了朕,也请皇后好好活着,与朕白头偕老。”
    “臣妾遵旨!”
    长孙皇后起身,随即郑重叩拜,很快被李世民搀扶起来。结发之恩,不是旁人可以比拟的,它是一份醇厚的感情,也许没有轰轰烈烈,但也不会令人生疑,害怕失去。

  第三六三章 群书治要

    比起把握不住,又不能确定缘由的莫名喜欢,夫妻之间的真情实意也让李世民十分在意。为了减轻长孙皇后的负担,李世民亲自过问后廷之事,并由四宫之妃分工协助,不得让皇后太过操劳。
    朝中大臣都知道,魏征平日与袁紫烟走动很近,但是长孙皇后不分彼此,带病还替魏征说情的事传扬开来,大臣们对这位贤德的皇后更是增添了几分尊重。
    为了淡化长捷法师对袁紫烟的影响,李世民有意疏远,军情大事也很少再找她去商量。袁紫烟乐得清静,将更多的闲暇时间用来修身养性,随着年龄以及见识的增多,自然悟性提高了不少,进步还是十分巨大的。
    首先一点,袁紫烟的隐身之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随时随地,而且每次的时效也大大延伸到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可是能干不少事呢!
    另外一点,袁紫烟觉得自己的耳朵更灵敏了,离老远便能听到对方的话,其实她还是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读心之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之中。
    拥有一切的长孙皇后一颗心终于安静下来,身体也在慢慢康复,脸上有了血色和光泽。御医对此改观也十分高兴,叮嘱其一定要坚持下去,原本的身体底子比较好,好生调养几年,寿命过六十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不过恩爱重现,长孙皇后很快又怀孕了,依旧是要坚持生下来。御医对此十分无奈,长孙皇后却不以为然。
    这一段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魏征终于也为自己争取了转机,这天朝堂之上,魏征带着几分激动的口吻,将一大包黄绢包裹的东西呈在掌心,“陛下,《群书治要》历经五年,集千人智慧,共计六十五部。五十余万言,今日终得完成,还望陛下过目!”
    “陛下,可喜可贺啊!”众臣纷纷向李世民贺喜。
    “快呈上来给朕看看!”李世民高兴的招手道。等到厚厚一摞书籍摆在眼前,李世民想要一只手接过来,结果重量太高,差点没掉落在地上。李世民自嘲道:“朕自诩练武出身,手中力道竟不如魏爱卿。”
    哈哈。众人哄堂大笑,魏征也不由笑了,说道:“此书若无陛下恩准,世人怎能看到,皆是陛下之福。”
    “呦,魏大人也会说好听的了!”袁紫烟起哄道,众人又是一通笑。
    “贞观年初,朕令魏征、虞世南等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工程浩大,魏爱卿既要辅佐朝政。又要教导太子,不想五年内又完成此书,劳苦功高啊!”
    “为后世著述,何劳之有!”魏征激动的说道:“秉承陛下教诲,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务乎政术。存乎劝诫,选书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采遮群书,剪截淫放。大唐学者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终得完成,实乃大唐之福也!”
    “魏爱卿乃经国之大器,兼具高尚之道德,学识不俗。才有此书。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后世,亦可贻厥孙谋!”李世民随手翻看了两页,此书删其繁冗,择其精粹,实在是当今罕见的珍本。
    “这也是魏大人的经典之作。”袁紫烟帮腔道。
    “谢过陛下,国师。不过仅凭魏征一人之力,绝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著述,虞大人为此废寝忘食,笔耕不辍,常令魏征汗颜。”魏征并没有独揽功劳,又把虞世南给搬了出来。
    “哈哈,诸位爱卿都有赏!这其中的功劳,朕都会一一记录下来。”李世民开心的说道。
    “谢陛下!”魏征等人齐齐道谢。
    “陛下,虞大人百忙之中还著有《圣德论》一文。”魏征又说道。
    哦?李世民倍感诧异,虞世南紧接着把一本书也呈了上来,看来是提前有所准备。袁紫烟恍然大悟,魏征其实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呆板,圣德论是本旁征博引歌颂帝王丰功伟绩的文章。
    文章并不长,李世民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会笑几声,最后合上,笑道:“虞爱卿,此文辞藻优美,堪称高作。但是朕却不如你所写那般圣明,他日若得善始善终,此文自可传于后世。若是不能,反倒令世人不屑。”
    “那这文章便可留在陛下处,看是流传后世,还是贻笑大方。”
    魏征看似无意的说了一句,李世民一怔,随即摇头苦笑:“魏征啊魏征,你原来还是变相的让朕时刻注意言行,要配得上美文描述啊!”
    “臣不敢!”
    “朕看你很敢嘛!”
    哈哈,朝堂之上笑声一片,魏征也有些尴尬,嘿嘿直乐。袁紫烟也乐得如此,其乐融融的场景总好过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李世民的天下逐渐安定下来,李渊的心腹也在逐渐减少,世人已经开始淡忘了太上皇以及他那个时代的辉煌。
    贞观五年新年临近,长孙皇后说太上皇最近些日子精神不好,人也好像苍老了许多,最好也能出席宴席走动走动,不要总在大安宫中憋着。
    “哎,父皇深居简出,近来身子骨又差,只怕是朕去了也难以说动他出来庆贺新年。”李世民有些为难的说道。
    “紫烟,你可有好主意?”长孙皇后笑眯眯的看着袁紫烟,袁紫烟却正在出神,一直看着她的大肚子,已经都是第六胎了,女人锁住男人只能用孩子吗?
    嗯?袁紫烟被长孙皇后问话,连忙回过神来,说道:“太上皇不肯轻易出宫一则是为了修养性情,另外一点也是怕给陛下增添麻烦,若是强求,也只会惹来不快。”
    “但是人也总不能不出来走动。紫烟,非是本宫为难你,本宫自幼丧父,嫁入李家之后,便视太上皇为生父,看着他老人家每日在大安宫中独享寂寞,本宫这心里啊,着实不是滋味。”
    长孙皇后说着还难过的哭了起来,这个袁紫烟信,长孙皇后十几岁便没了父亲,服侍李渊的时间也超过了生父,还分什么亲生与否。
    “紫烟,想个办法吧!”李世民也认真的说道。
    可是本姑娘能有什么好主意?太上皇很不喜欢袁紫烟,亲自去劝肯定没有后果,袁紫烟想了好久,最后说道:“陛下,人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大安宫虽说是宫人也不少,但没有几个能说得上话的。”
    “承乾这些孩子也常去热闹一番。”长孙皇后补充了一句。
    “确实也是皇后孝道。”袁紫烟点点头又说道:“但是隔代总是有代沟的,太上皇也许很是怀念他之前的故友,陛下,若是新年之际能宴请一些老臣,尤其是太上皇入宫前的那些老友,我想,应该会热闹些,太上皇也会走出大安宫。”
    “陛下,这个主意甚妙!”长孙皇后高兴的附和道,随即还夸了一句:“还是紫烟主意多。”
    “那就速速拟定一个名单,召这些老人在宫中欢度佳节,不仅可以陪陪太上皇,也可以向皇子公主们以身作则,宣讲孝道。”李世民点头同意。
    “皇后,还请别忘了一个人。”袁紫烟提醒道。
    “不知国师所指哪位?”
    “正是现任利州都督武士彟。”袁紫烟说道。
    “武士彟?紫烟,为何是他?”长孙皇后有些茫然。
    “陛下,皇后,武德年间,武士彟对太上皇的资助和友谊众人有目共睹。贞观之初,义安郡王李孝常谋反,当时武士彟的次女刚刚出生,便舍弃长安安逸太平日子,携家带口赶往反叛之州任职。这一晃便过去了好几年,让他回来过节,不仅可以圆太上皇故友重逢的愿望,而且还可以为陛利下详尽讲述今日利、隆、始,静、西、龙等六州军事,平叛的情况。”袁紫烟说道。
    哎,李世民面带愧色,摇头说道:“朕忙于国事,思虑还不如紫烟周到。那武士彟义不容辞,在圣旨下达后三天之内便举家搬迁。招辑亡叛、抚循老弱、开仓赈粱,深得百姓爱戴。但其为人低调,从不邀功,朕虽有耳闻,却不曾真正嘉赏。也罢,便将武士彟一道请来,至于封赏,来后再说也不迟。”
    “陛下,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袁紫烟又笑着说道。
    “一并讲来。”
    “臣与那武士彟昔日出生之女有过一面之缘,还曾给她取了个小名。不知如今长成何样,不妨让武士彟也一并带来。”袁紫烟笑呵呵的说道。
    “想不到紫烟也有母爱。”长孙皇后半是欣赏半是嘲讽的说了一句。
    “人非草木,当然也有所挂牵。”袁紫烟不动声色。
    这有何难,李世民当即就答应了下来。不过袁紫烟何时与武士彟之女见过一面,甚至还给孩子取名字,怎么自己从来都不知道?
    当时武士彟对于李世民而言,也没有太大的功劳,也不在朝中做官,所以李世民没有追问,事后也没有多想。
    袁紫烟却有些小激动,终于又可以见到武则天了!

  第三六四章 赐名武媚

    安排的再好,也要事先跟太上皇沟通,李世民夫妇两人亲自前去。
    一听说是举办新年晚宴,李渊表示没有丝毫兴趣,但是当听到之前旧友也一同进宫之时,李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连连夸赞儿子儿媳有心,甚至还偷偷拭去了几滴泪水。
    李世民终于暗自松了口气,李渊也直夸儿媳妇有孝心,不忘照顾他这个糟老头子。
    “世民啊,无垢为你付出诸多,你可莫要负了她。”李渊叮嘱道。
    “儿皇不会!”李世民斩钉截铁的说道。
    “父皇,儿臣何德何能,能让父皇牵挂。”长孙皇后感动的说道。
    “无垢啊,朕早把你视若自己骨肉,看到你与世民恩爱情深,朕也就放下心了。”李渊说着还叹了口气。
    “孩儿得父皇庇佑,自当尽心服侍,不敢怠慢。”
    长孙皇后也莫名落泪,人到了晚年总有这种令人悲伤的感慨。李世民则盼着新年早点到来,一定要办的热热闹闹的,让父皇好好开心一番。
    “承乾本性良善,又聪慧过人,虽有腿疾,不知情者都已看不出。世民,为君主者,无需武者出身,你莫要对承乾太过苛严。”
    李渊又替宝贝孙子交代,李世民自然称是,还笑道:“承乾虽为太子,但功课认真,十分上进,父皇尽可放宽心。”
    “虽有腿疾,但是骑射功夫不弱,虽比不过太上皇当年风采,亦不输诸多皇子。”长孙皇后也替儿子说好话。
    “呵呵,不错。朕生了个好儿子,文韬武略,样样皆能,就怕他拿自己做标准,苦了承乾啊。”李渊哈哈大笑,还放松的开起了玩笑。夫妇二人也很是心宽,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
    对于宴席之事,长孙皇后自然是不辱使命,亲自督导。由于又怀了孩儿,常有动了胎气卧床休息的时候。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对此都没少提醒她注意,但是长孙皇后总认为父皇年迈,作为后辈多孝敬一天是一天,仍然是病情好转又咬牙坚持。
    一年一度的新年终于来了。这天的长安城街道张灯结彩,人头攒动,每个人都是喜气洋洋,或者购物添置年货,或是访亲拜友,一派热闹繁华景象。
    皇宫忙碌非常,此次受邀功臣、皇亲国戚、上一代元老人数多达三千之众,如此规模的宴席,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堪称历史之最。
    李世民等人也都没有闲着,从早到晚的忙碌个不停,其中不乏外放到京城之外的大臣,难免叙旧。长孙皇后则与命妇们亲切交谈,命妇们直夸赞皇后好福气,陛下宠爱,儿女成群,还保养得法,青春不老,实在是令人羡慕。长孙皇后心里高兴,难免多说了些话,嗓子都有些嘶哑。
    武士彟也应邀在列,一进宫就激动的四处找太上皇。要与他叙旧,但得知太上皇晚上才会正式出席,暂时作罢。
    “烟姨娘!”
    一个怯怯的声音传来,袁紫烟在人群之中寻声望去,只见大眼睛的小姑娘在武士彟身后露出小脑袋,**岁的样子。脸上稚气十足,但是眼神坚毅,不忘与给自己取名的烟姨娘打招呼。
    袁紫烟心头一阵激动,应该就是小武则天吧,冲她找找手,女孩儿有点犹豫,武士彟推了她一把,说道:“去吧,跟烟姨娘还有何好害羞的?”
    小武则天这才上前,不忘礼貌行礼,袁紫烟连忙将她拉了过来,上下一通打量,真是生的好相貌,美艳不失端庄,灵动不乏稳重,还有这小身板,虽然依然是少女的清瘦,但腰杆笔挺,怯场也不忘规矩,好的不能再好了。
    “这位是?”
    李世民看着袁紫烟正拉着一位小姑娘的手嘘寒问暖,不由好奇的问道。
    你未来的小媳妇!袁紫烟又好气又好笑的心里暗道,不过想到这孩子未来经历的坎坷,内心还是有些不忍,说道:“武士彟的女儿。”
    “民女武宝莱,参见陛下!”小武则天又赶紧给李世民行礼。
    “武宝莱?”李世民似乎想起了什么,笑道:“紫烟,这就是你给孩子取的名字?”
    “回禀陛下,听家父时常说起,民女初生之时并不喝奶,烟姨娘说我是吃饱了才来的,所以就叫宝莱。”武宝莱口齿伶俐,反应敏捷。
    李世民微微点头,笑道:“确实是个吉祥的名字,不过不太适合女孩子嘛。”
    “这只是孩子的小名,看样子到如今还没有正式名讳,不如陛下给孩子赐一个吧?”袁紫烟趁机提出要求,同时冲武宝莱眨眨眼睛。
    武宝莱果然机灵,立刻叩头拜谢,李世民想了想,又打量几眼,说道:“娟秀可爱,明眸善睐,举止之间倒也像宫中的公主,武士彟确实生养了位好女儿啊。”
    “陛下,想必你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不如咱俩都将其写下来,看能否一致?”袁紫烟笑着说道。
    “哈哈,心中所想,他人怎能知晓。且汉字颇多,你这次定要输了。”
    “不要太过自信,若是陛下输了,这宝莱的去留便由我说了算。”袁紫烟笑道。
    “若是你输了,就按宇文士及当初提议执行吧。”李世民一本正经的说着,其实心里乐开了花,也惹来袁紫烟一通白眼。
    当时宇文士及提议是想让袁紫烟嫁给他,想什么呢。
    两人各写一字,最后展开来看,李世民愣了,武宝莱乐了,高高兴兴的叩头下拜:“宝莱谢过陛下、烟姨娘赐名。”
    众所周知,就是个媚字嘛!
    看到女儿和皇帝国师都聊得来,武士彟心下高兴,也凑了过来,再看到陛下亲自为女儿赐名,高兴的什么似的,也连连谢恩。
    “父亲,烟姨娘也想到了这个字呢!”武媚拉了拉父亲的衣角,指指那两张字。
    “小女修来的福分,臣感激不尽!”武士彟激动的眼睛里泪花闪闪。
    “武大人,口说感谢可没什么意思,得拿出来实际行动啊!”袁紫烟笑着说道。
    “臣此次来,亦为国师准备了礼品,是夫人亲自挑选,不知能否入得国师法眼。”
    袁紫烟却摆摆手,说道:“对于武大人,我还真有自己喜欢的礼物,就是不知道大人舍不舍得?”
    “嘿嘿,国师说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之所有,亦为天下之有。国师乃陛下倚重大臣,焉有不舍得之理?”武士彟本就视金钱为粪土,满不在乎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我要留下武媚。”
    袁紫烟淡淡的说道,听到的人都愣了,武士彟更是诧异的张大了嘴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国师,武媚甚为淘气,怎敢高攀?”武士彟说话都有些结巴。
    “武大人还是不舍得喽?”
    “这倒没有,只是,只是……”
    “不用那么麻烦,既然你同意了,我来问问小宝莱,愿不愿意留在烟姨娘身边?”袁紫烟笑着问道。
    “愿意!”武媚回答十分痛快。
    “为什么?”
    “父亲在家为宝莱请了多位师傅,师傅都说教导不了。父亲常常叹息,唯有宫中才有名师。”武媚回答道。
    武士彟连忙拱手,表示女儿说的是实情。当初袁紫烟交代武士彟好好教育这孩子,但是穷乡僻壤,也请不来什么有名气的师傅,偏偏小宝莱还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好多细节师傅都忘了,她却还记得清清楚楚。
    “呵呵,看来像她烟姨娘一样,也是位才女呢!”李世民不由赞了一个。
    “武大人,这孩子绝顶聪明,在你那个地方只怕要埋没了人才,宫中为皇子公主授课者皆是当代大儒,你就放心吧。”袁紫烟说的客气,手已经把武媚拉在怀中,轻轻搂着。
    武士彟本来就重男轻女,也时常抱怨为女儿教授琴棋书画浪费了不少银两,如今进宫,想必日后也会成为后廷嫔妃或者是王妃,最次也会是大臣一品夫人,前途无量,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那就有劳国师费心。”
    “武大人,你亦可常带夫人来宫中探视,我也会让孩子常给你们写信。”袁紫烟安慰道。
    “是是!”
    武媚十分有眼色,站在袁紫烟身旁端茶倒水,一丝不苟,连李世民都对她赞不绝口。
    很快众人就发现了一个异常的现象,国师袁紫烟身旁多了一个孩子,从相貌身段一看就是个美人坯子。
    不过袁紫烟留下这么一个女孩是何用意呢?公众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关注,很快各种版本纷至沓来。
    有人认为,这是袁紫烟母爱大发,自己生不了,所以想收养个。只是这女孩年龄也不小了,要收养也得是小时候不记事时,这么大了不好培养感情。
    还有人认为,这是袁紫烟放长线钓大鱼,很显然,这女孩的出身容貌人品都够硬,将来有可能会嫁给太子,袁紫烟还能操控下一代朝政。
    雨竹想法最简单,小姐这是嫌弃她上了年纪,又奸猾懒馋,所以留下个小丫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