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恶之极!”
“我们也不能怪她,她也是害怕穆王的报复。”
“你还帮她说话?现在穆王要报复的人是你了,你怎么这么傻……”
夏静月从御书房离开后,往太医院那边走去。
她的手被东西砸中,有点疼,此时离放衙还早,便想着去太医院那边讨些药来擦一下。
她做药膳时,经常要跟太医院那边要些材料,加上认识敬御医他们,一来二去的,和太医院那边的人也熟了起来。
揭开袖子一看,小臂上有些地方红肿了,之前爬墙的时候不小心还把手上一些地方蹭破了皮,渗出血珠来。
夏静月咬牙切齿地想着,死胖子,下次不整死你姑奶奶跟你姓!
“夏女官——”
夏静月只顾着查看手上的伤,没注意到附近情况,直到一道温和的声音唤了她两次才听到。
宫外的方向走来一队人马,那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身穿紫色大袍,头束玉冠的男人。
他长相端正有方,浓眉星眸,气质儒雅温和,徐徐走来,如同雪中的一道紫气。他脸上含着柔和的笑意,向夏静月走近。“夏女官匆匆忙忙地要去哪儿?”
夏静月观他紫袍上绣着的是四爪团龙,亲王特有规制,年龄有三十余岁,比韩潇大很多,长相与皇帝有些相似,迅速猜到了他的身份。
大靖朝的亲王除了皇帝的几个儿子,只有皇帝的兄弟了。
皇帝仅存的兄弟不多,年数也不小了,只有一个最小的亲王才三十出头,然而那位亲王离京差不多十年了,不可能出现在皇宫之中。
所以这个男人只能是皇帝的几个儿子之一。
比韩潇年龄要大的皇子,夏静月见过穆王,见过太子,只有一人不曾见过。
她放下袖子,向男人行了一礼:“下官见过明王殿下。”
“免礼。”明王方才在远处看到夏静月低头看着手呲牙的样子,问道:“夏女官的手受伤了吗?”
第385章 示好
第385章 示好
夏静月回道:“不小心摔着的。”
“天冷地冻的,受了伤可得好好调理一番,免得落下病根。”
“多谢殿下的关怀,不过是小伤而已。”
“小伤不治小心拖成大伤。”明王吩咐旁边的内侍,说:“去拿些药过来。”
夏静月连说不用了,明王却执意如此,并说:“这儿雪大,正好前面有一处暖阁,咱们到那儿歇一会儿,也好给你上药。”
明王强势的态度让夏静月拒绝都拒绝不了,只好跟着过去了。暗中纳闷着,她与明王又不认识,却如此好人,果然如外面所说的是位贤能之王?
这一处暖阁离御书房不远,是平时用于重臣求见时歇脚的地方。
对于皇帝看重的大臣是有优待的,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在等待召见的时候更得好好地侍候着。至于那些普通的官员,就没有这么好的礼遇了,再冷也得在外面等着。
明王是皇帝的儿子,自然有资格进入暖阁之中歇息。
解下披风后,明王走在暖榻上坐下,让夏静月也坐在下首。
夏静月选了一个离明王不远不近、合乎规矩的位置坐下,她摸不准明王的想法,对明王的了解只限于别人的传扬。据说他素有贤王之称,礼贤下士,宽厚待人,比太子好了不止百倍。
韩潇与她讲解过宫中的情况,但不曾与她说过几位皇子的事,因此她除了对穆王最了解外,其他的皇子都不熟悉。
宫女上了茶之后,明王打开茶碗的盖子一看,又喝了一口,不禁笑了,说:“这茶以前从不曾喝过,是夏女官配的吧?”
夏静月往手中的茶碗看了眼,今天泡的是桂花茶。
之前给皇帝泡了清肝泻火茶后,钱公公又向她请教了几个方子,以便让皇帝换换口味,也可用于招待大臣们。
其中便有一道桂花茶。
桂花茶暖胃,散冷气,在这天寒时节喝最好不过了。
桂花的香气,加上茶叶的清香,两种味道叠加在一起,使得屋内渐渐香飘满室。
夏静月回答道:“是下官所配,这道茶在好时节茶楼那边也有卖,喝的人不少,钱公公得知后就要了这个方子。”
明王含笑说道:“本王也去过几次好时节茶楼,那儿不仅茶香,点心也清雅美味,不知道本王可不可以向夏女官讨几个方子?”
“不知王爷要什么方子?”夏静月猜不着他带她来暖阁的意图是什么,便打趣说道:“王爷该不会也想开一间茶楼吧?”
“本王倒是有这个想法,听说好时节茶楼是夏女官与安西侯世子一起开的,不知夏女官可愿与本王合伙开一间?”
夏静月探究地看了明王一眼,笑道:“茶楼的事都是窦世子打理的,王爷想合伙开茶楼应该找窦世子才是,下官是未出阁的女儿家,不便管理生意上的事。”
明王也跟着笑了起来,显得极为平易近人,说:“本王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夏女官可不要当真了。”
夏静月干笑着,把她叫到暖阁来,就为了跟她开个玩笑,王爷您真幽默。“王爷进宫是皇上有事召见的吧,您不去御书房吗?”
“不急,除了本王,父皇还召见了太子与五皇弟、六皇弟。本王刚听说父皇与五皇弟在御书房说话,到时还要轮到太子与六皇弟,等轮到本王时不知还要多久,倒不如在这儿坐坐。”
“既然王爷要在这儿歇息,下官就不打扰了。”夏静月站了起来,说道。
“夏女官的手不是受伤了吗?等上了药再走不迟。”正好这会儿那内侍拿了个药箱过来,明王让夏静月坐下,又问道:“夏女官是怎么受的伤?”
“不小心弄的,是小伤而已。”
明王已猜到了几分,说:“听说穆王今天胡闹了,该不是那会儿弄的伤吧?三皇弟越来越没轻重了,在外面胡闹就罢了,到了皇宫里还如此的胡闹了。改明儿本王会好好地说他一顿,让他跟你道个歉。”
“这倒不用了。”
“夏女官不必客气,三皇弟虽然有些小孩子脾气,但本王的话他还是听的,到时本王叫他过来,不管你们之间有什么恩怨,让他一笔勾销了。”
门外突然走进一人来,说道:“大皇兄不必劳累了,父皇早就让他们的恩怨一笔勾销了。”
夏静月望去,此人眉带煞气,目露傲气,正是大靖朝的太子殿下。
夏静月连忙行了一礼,意外地太子对她的态度好极了,笑容可亲,“听说夏女官新创出一种茯苓糕,连皇祖母都喜欢吃,不知道可不可做几道来让本宫也尝一尝?”
……
皇宫内的事情很快传到了华容山庄,传到韩潇耳中。
费引亲自带着这些消息过来,回禀道:“顾幽进宫之后,与宁王来往最密,与康王也时有交往。”
“月儿那边呢?”韩潇将从顾家查探的消息看了一遍后,问起夏静月的事。
费引将穆王找夏静月的麻烦,结果被闹到御前,皇上反斥了穆王一顿,还下令不准穆王为难夏静月的事说了起来。“还有一事,明王与太子似乎对夏姑娘挺关注的。这些天皇上经常召几位皇子进宫,每次进宫,明王与太子都要找机会跟夏姑娘说话,不知打的是什么主意。”
韩潇冷笑一声,“估计是打上侧妃的主意了。”
宁王与康王势弱,想拉拢顾家,打着娶顾幽为妃的主意。
明王与太子虽然也想拉拢顾家,但他们早有正妃,顾幽的身份是绝不可做侧妃的。
而夏静月有名气还有财路,又得皇太后的看重,他们打的好算计,想纳夏静月为侧妃,得财又得太后支持了。
费引一惊:看样子,已经有皇子注意到夏静月了。
事情比他们想象来得要快,最令他们出乎意料的是皇太后的态度,皇太后对公主都不太亲热,却待顾幽与夏静月好极了,常留二女在慈宁宫用饭。
皇太后是皇帝的母亲,皇帝最为孝顺,皇太后的态度往往能影响到皇帝的决择,明王与太子想走皇太后的路了。
第386章 没钱
第386章 没钱
“殿下,要给夏姑娘提个醒吗?”费引问道。
韩潇摆了摆手,“不要多此一举。”
那个小女人对其他事情聪明又敏锐,偏偏对感情之事迟钝得很,连左清羽那么直白地示好她都一无所知,更加提明王与太子了。
明王与太子越是献殷勤,她猜不到其中意图,越会心生警惕,处处防着二人。
韩潇手落在微热的茶碗之上,清雅的香气扑鼻而来。
太子就罢了,大皇兄那人最擅于迷惑人心,又是个情场高手,不知勾得多少单纯女子甘愿受他驱使,月儿这傻丫头别被他给骗了。
韩潇虽然知道夏静月是个机灵的人,但关心则乱,总怕夏静月也被蒙骗了。
“皇上分派给四位皇子的差事,查出来了吗?”
“查出来了。”费引从袖中取出一本折子,“都写在这上面。”
韩潇接过,低头浏览了一遍。
皇帝在改革之中处处受制,处处受阻,然而又急于求进,急于求功,把四个也同样急于想立功的儿子扯进去一起推行改革,这些都在韩潇的意料之中。
看完手上折子的信息后,韩潇只觉得可笑之极。
他送上去的改革书,是他与一班幕僚花费了数年的时间,请教了各行各业的长者,又深入民间考察,才慎之又慎,再翻阅了无数史书与法规之后才写下来的。
那短短几万字的改革书,是无数人的心血凝成,岂是他们那些坐在朝堂之上动动嘴皮就能办成的?
哪怕如今实行的改革是简化后的,又删减了许多难以推行的内容,但也不是光纸上谈兵就能顺利做成。
费引轻笑道:“皇上也太着急了,按属下等人先前的推演,改革之事全面推行下去,至少需要五十年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就连其中较易推行的青苗法,要想在全国实施下来,也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可属下发现,皇上是要今年就落定法规,明年就要看到效果,如此急功近利,别说往民间推行了,就是在朝中也会遇到众官的阻挡。”
韩潇将折子扔到案上,说:“其他的不提,户部尚书是第一个反对的。”
反对最大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钱。
青苗法,是指在每年耕种之前,让那些买不起谷种的农户到官府来借贷现钱或者粮谷,等他们收获之后再还回现钱或者粮谷,官府收取少量的利息。
如此,不仅可以让贫民有谷可种,不会荒废农田,又可以为国库创造收益,是一举两得的事。
然而很多事情看着容易,做起来却非常艰难。
譬如,如何让农户互相作保,不让那些刁民骗了种粮与银钱?
如何立法、如何派遣官员督察执行?
若是督察不到位,底下的贪官层层剥削,向贫民多收利息,后果就是不仅无法为民谋利,反而使得穷人越穷,富人越富,更加民不聊生。
如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户部没钱,没钱哪来的现钱和谷粮让农户去借贷?
韩潇已经可以想象出,此事在朝中一提,皇上的心腹——户部尚书绝对是反对得最激烈的人。故而,皇上想把这些问题分摊给四个儿子,让他们去做前锋了。
可皇帝都办不成的事,四个皇子能办成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费引低声说:“等四位皇子撞了墙之后,皇上该召殿下进宫了。”
改革书是韩潇制出来的,皇帝现在想把韩潇撇开,独揽功劳,发现做不成之后,只能来找韩潇。
韩潇淡然说道:“等四个皇子都出乱了,你再慢慢地透露消息出去,说本王的毒清了,身体开始好转。”
“是。”
顾幽这段时间过得极为艰难,每次进宫都要斗智斗勇,免得落入穆王手中。
她又不能不进宫,若是躲在太傅府,那恶霸王爷知道后,铁定要带着人来砸太傅府。
因此明知进宫是龙潭虎穴,顾幽不得不准时进宫。好在宁王现在每天要进宫跟进一部分改革的事,可以早早地从宁王府出发,去到太傅府陪着顾幽一起进宫。
善书看到前面就是皇宫大门了,紧张的心情终于平复下来了,“小姐,幸好有宁王殿下护着,路上总算安全了。”
前几天顾幽独自进宫时,好几次穆王当街拦路,吓得车夫连忙改道,差点连进宫的时间都耽误了。
阴暗的车厢内,顾幽的脸色显得极为阴沉:“得想个办法解决此事。”
“小姐想要怎么做?”善书忧心忡忡地问道。
说理是行不通的,若是能说理,穆王就不是京中的恶霸王了。
顾幽提前了进宫,此时皇帝还在早朝中,她往后宫走了去,先投了一个帖子到长春宫请皇后批准,再投一个帖子到千紫宫求见万昭仪。
这是顾幽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向万昭仪求救是最好的法子了。
穆王说他浑,但又没有完全地浑,如果他手段残暴一点,将她弄伤,她还可以让祖父出头去御前告状。但穆王不伤她,总是来各种令她狼狈不堪的小动作,如此,她就是告到御前,皇帝也觉得她太大惊小怪了,没准还遭了皇上的嫌。
皇太后时常召顾幽去慈宁宫,顾幽本可以请皇太后出面训斥穆王一顿的,但此事并不稳妥。穆王一旦被皇太后训斥,便会落得个不孝忤逆的罪名,这个罪名可比穆王以前为非作歹的要大多了。
若是让穆王得了不孝忤逆的罪,顾幽毫不怀疑万昭仪会找她的麻烦。
而且皇太后这一尊神不是随意可请的,请皇太后来压皇孙,此举落在其他皇家人眼中会怎么想?皇上会怎么想?
皇太后年纪大了,又时常小病小灾的,连皇上都不敢让皇太后操心,她岂敢拿这些小委屈去烦太后老人家?
顾幽思前想后,想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去求万昭仪,只要万昭仪肯出面,事情就能两全其美地解决了。
没有宣召不能入后宫,皇太后那儿有懿旨可以时常过去,但其他宫妃之处,若想求见必须先投帖子到皇后娘娘那儿,皇后娘娘同意了才能去求见万昭仪。
第387章 从轻发落
第387章 从轻发落
顾幽在宫门前等了好一会儿,皇后还没有派人来说,她不免有些着急了,时不时往宫门内里瞧去。
这时候,穆王进宫请安,看到顾幽站在那里,大喝一声:“小贱人!可让本王逮着你了!”
顾幽大吃一惊:穆王怎么这么早就来请安了?平常不是下午才来吗?
见穆王带着十几个内侍,人多势众,顾幽也不躲闪,冷然地站在那里,好言相劝:“穆王殿下,你我并有仇怨,一切都是夏静月闹出来的,你应该去找她的麻烦,对付我算什么?反而让夏静月暗中得意了。”
穆王带人围住顾幽,骂道:“要不是你这个小贱人把事情捅到父皇那里,本王怎么会挨骂,还要减什么鬼的肥,谁知道那臭村姑想怎么整本王。本王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本王要受罪,就先让你遭一遍的罪!”
顾幽皱眉说:“那件事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我觉得我们可以好好地谈一谈……”
穆王不耐烦地打断顾幽的话:“那也得先让本王出了一口恶气再说!本王已经打听清楚了,就是你这个长舌妇先告的状!”
没报当日伤了头的仇,穆王已经非常恼火了,偶尔撞见夏静月,看到她那满满恶意的眼神,还有向皇帝请旨的话,穆王感觉到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以前没有人给那臭村姑撑腰,她就敢揍他,如今有皇上与皇太后给她撑腰,还不知道怎么弄他呢。
既有旧怨无法报的郁闷,又有新仇不能报的气,综合种种,穆王将一切都迁怒到顾幽身上了。
“你想怎么样?”
穆王嘿嘿冷笑,抖了抖身上的肥肉,“凡是得罪本王的,一律都要受到惩罚。本王虽然一般情况都是不讲理的人,但偶尔心情好了也可以讲讲理的,这样吧,看在你是女人的份上,从轻发落。”
“怎么从轻发落?”顾幽对上穆王阴险的眼神,生起些惧意来。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顾幽不得其解。
穆王已掏出一把小刀,“就是将你的头发剃了,轻轻飘落到地上,就叫从轻发落。”
说罢,穆王肥大的手掌就来抓顾幽的头发,吓得顾幽落荒而逃,却又被一众侍卫堵住了前后左右。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头发都不能随便乱剪,何况是剃头?
顾幽脸色惨白,她若是被剃了头,还有面目可见人的吗?
头上一疼,发髻被穆王给抓住了,顾幽看到那刀光闪闪,骇得尖叫起来。
“王爷——”皇后宫中的女官出来看到这一幕,吓了一跳,连忙跑出来制止。“不可如此!王爷,皇宫内苑,严禁动刀,否则奴婢就要去请皇上作主了!”
穆王只慢了一会儿,就被一群侍卫与宫女给拦住了。
在宫中动刀,罪名非同小可。穆王在宫中长大,当然没有蠢到家,他扬了扬手中的小刀,说:“本王哪有动刀?哪有?这是一把削果子的小刀,本王是拿它给父皇削果子的,什么动刀,这么个小刀就是你站着让本王捅也捅不死你。”
捅不死,但若是割头发绝对足够。
顾幽双腿一软,抓着那女官的手才没摔倒,她头丝散乱地披着,一双隐于发间的眼睛阴狠地盯着穆王。
可恶的穆王,还有那可恶的夏静月,最好别落在她顾幽手上!
万昭仪懒洋洋地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如秋带着宫女上来给万昭仪梳洗,并回禀道:“娘娘,早上顾女官投了帖子要来求见。”
万昭仪漱了口后,问:“何事?”
如秋把宫门前的事告之万昭仪,“听说顾女官被吓哭了,皇后娘娘请她到长春宫去了。娘娘,您要见见顾女官吗?穆王殿下那儿,您得管管了,不然被皇上知道……”
万昭仪拿起黛笔,对着铜镜画着眉毛,习以为常说道:“皇上知道了再关他几个月呗。”
“顾女官求见估计是想求娘娘说说情。”
“本宫为何要替她说情?”万昭仪放下眉笔,站了起来,伸手让宫女穿衣过来,“不过是个喜欢打雁的人罢了。”
如秋不明白这意思。
万昭仪睡了饱饱的一觉,心情甚好,说道:“终日打雁,反被雁啄。有些人哪,那么喜欢把穆王当枪使,偶尔被枪伤着了有什么好奇怪的?”
你不打雁,那雁啄你作什么?
啄瞎了眼才好呢。
顾幽在长春宫等着万昭仪召见,不想直到中午长春宫那边才来人说万昭仪身体不适,不见客。
宫里没有秘密,穆王差点剃了顾幽的头这件事很快地大家都知道了,然而却没人敢把这件事说到皇帝面前,因为这几天,皇帝的心情越来越暴躁了。
改革之事极为不顺,几个被皇帝委以重任的皇子不仅没把事情办妥,反而把事情弄得更是一团糟糕,反而要皇帝替他们收拾烂摊子。
“气死朕了!不过是几个小改革而已,一个个地跟朕唱反调,这帮该死的臣子!”
皇帝愤怒地在御书房中走来走去,钱公公与一众太监都敛气屏息,生恐被波及了。
顾幽拿着一卷刚抄好的文书进来,见此,上前垂眸低头行了一礼,说道:“皇上息怒,说到改革,下官倒有一个好人选,她一定有办法。”
“什么人?”皇帝停下脚步,立即问道。
顾幽抬起头,缓缓一笑,说:“夏女官。皇上别忘了,药盟的改革如此顺利,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下官听闻其中夏女官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想必对于改革之事,夏女官甚有经验。”
皇帝听之有理,他要推行的这个改革还是因药盟起的心,朝钱公公问道:“夏静月在哪儿?朕怎么好一段时间没看到她了。”
钱公公上前回道:“听说在准备给穆王殿下减肥的事。”
“那件小事先放一边,让她赶紧过来说说改革的事。”
顾幽慢慢地退到一边,唇边隐下一缕冷笑。
夏静月害得她如此狼狈,想置身事外?
想得倒美!
第388章 旁观者
第388章 旁观者
夏静月在去御膳房的路上意外遇到了明王妃。
每初逢一、五,是王妃进宫向后妃请安的日子,见到明王妃,夏静月才记起今天是十一月二十一了,再过几天就是皇帝的寿辰。
因去年办了万寿节,今年国库没钱,皇帝就不打算办万寿节了。
在去御膳房的路上,有一处地方种了两棵腊梅树,这时候,两棵腊梅已经开花了。从梅下经过,闻到淡淡的梅香,点点黄梅盛开争芳,给人在寒冷而萧条的冬季带来愉快的心情。
“夏女官。”明王妃免了夏静月的礼,从梅树下走来,笑道:“倒是巧了,在这儿碰到了夏女官。”
夏静月向明王妃请安之后,悄悄打量了几眼。
明王妃长得脸如圆月,杏眼柳眉,与广平侯夫人有些相像。说起来,广平侯夫人正是明王妃的大姐,大了明王妃十岁有余。
因广平侯贪墨兵饷的事情被爆了出来,已经被削了爵位,曾经在京城显赫一时的广平侯一家都成了庶人。
“夏女官这是要去御膳房吗?”
“回王妃的话,御膳房那边送来几样新鲜的食材,最近皇太后娘娘胃口不佳,下官去瞧瞧能不能做些新鲜的吃食给皇太后娘娘送去。”
“本妃听说,夏女官常在皇祖母处用膳?”
“不多,偶尔皇太后娘娘食欲不佳,就陪着吃了一些。”
“皇祖母对夏女官真好,三天两头可以与皇祖母一道用膳。本妃身为孙媳,一年之中见皇祖母的次数也不超过三次,今年眼看又要过年了,也只是八月十五那天随着母后一起拜见过皇祖母。”明王妃的话中透着淡淡的酸意。
夏静月讶然,莫非明王妃守在这里就是为了表示一下羡慕嫉妒恨?“下官还要去御膳房忙着,先行告辞了。”
明王妃叫住了夏静月,笑容可亲,“午膳刚过,离晚膳还早得很呢,夏女官也不必急于一时,不如咱们找个地方坐一坐,聊一聊体己话?”
夏静月不知明王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件的想法,正琢磨着找个什么法子不伤脸面地拒了,恰好后宫中又走出一队人来。
那走在最前面的女人,雍容华贵,一身紫色的锦袍显得气势非凡。
见到来人,众人纷纷见礼:“参见太子妃殿下!”
“免礼吧。”
夏静月这才知道这位是太子妃,上前行了一个官礼。身为御前女官有一点好处是不用动不动就下跪,可以行官礼作个揖就行了。
太子妃笑吟吟地走上来,目光在明王妃与夏静月身上打转了一圈,“皇嫂与夏女官在说什么呢?”
明王妃随意说道:“刚好巧遇了夏女官,说了几句家常话罢了。太子妃怎么也往这边过来了,不是正在母后那边说话吗?”
“母后说是这儿有两棵腊梅开了,本宫喜欢热闹,就过来瞧瞧,赏赏花。”
“本妃记得御花园北面有一处梅园,那儿也有腊梅,应该也开花了,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太子妃要赏花应去那儿才是。”
“这儿离长春宫近嘛。”
夏静月站在一边,看着两位皇妃都带着一脸的笑容,话中却打着机锋。她微垂下头,状似不感兴趣,暗暗地却竖起耳朵来听着她们话里暗藏的机锋。
多听,多看,就是她此趟进宫的目的。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看着宫里的是是非非,将来有一天进入这局中后,也有些底儿。
然而,没令夏静月旁观多久,战火很快就烧到她头上了。
太子妃转身向夏静月走来,态度亲昵了许多:“夏女官,母后说你做的几样药膳口味不错,不知本宫可否向夏女官请教一二?过些日子就是父皇的寿辰了,虽说今年不办万寿节,可身为儿媳总得尽尽孝心,这药膳本宫看着既新颖又养身,最适合送父皇不过了。”
这不是什么难事,夏静月应下了,说:“下官会整理一份药膳单子给太子妃娘娘送去。”
除了她最近制的茯苓糕,夏静月再根据皇帝的口味,整理一下宫廷常用的药膳方子送去便行,不用花费多少的时间,而且这些药膳都是宫廷常用的,也不怕惹出什么麻烦来。
太子妃先是谢了夏静月了一番,又说道:“如此就多谢夏女官了。本宫见夏女官事务不多,不如抽个空来东宫一趟,教本宫做药膳如何?本宫第一次下厨做药膳,心里总没个底儿。”
夏静月态度恭敬地先赞了太子妃的孝道,然后表示太子妃不懂尽可来问,只是要请她去东宫的话,太子妃得去皇上那儿请旨批准了她才能过去。
御前女官,是为皇帝做事的,哪怕是东宫太子,也不在她的服务范围之内。
夏静月虽然才做不久的女官,但打起官腔来也不比一些老油条官员逊色,不管对方说什么,表面上什么都答应了,但实际上什么都没答应。
当明王妃也参与过来,让夏静月也教她做药膳时,小娄子匆匆过来了,“夏女官,皇上有宣!”
夏静月与两位王妃告辞后,悄悄问小娄子皇帝找她有什么事?这几天皇帝心情不佳,她有多远就闪多远,免得遭受池鱼之殃。
听到小娄子说顾幽去了御书房,夏静月猜测又是顾幽在搞鬼。
果不其然,夏静月去了御书房后皇帝劈头就问她改革的事。
夏静月毫不掩饰她的错愕:“下官一介女子,不懂朝堂事务,是谁跟陛下推荐来问下官的?这学富五车的百官都毫无头绪,下官怎么会懂得?皇上,您莫不是被人给蒙骗了吧?”
顾幽在皇帝发怒之前站了出来,问道:“夏女官这是在藏私吗?”
“顾女官何出此言?”
“皇上推行的改革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业,如今想借鉴一下药盟的改革,你推三阻四的,不是在藏私是什么?”
夏静月落落大方地与皇帝说道:“药盟的改革下官只是提了一些意见,但详细的推行,以及具体的实施,全都是药盟中人在做。下官只是动了动嘴皮子,不敢居功。”
第389章 稀客
第389章 稀客
夏静月又说“有一句话叫做术有专攻,业有所长,陛下若是问下官与医药有关的问题,下官还能娓娓道来,可与政事有关的事情,下官实在是不敢妄言,以免误国误民。”
见皇帝神色不佳,夏静月一笑,说道:“下官虽然不懂朝政,但天下之事,相通之处不少,陛下不妨从精通改革的人中寻找人才。”
皇帝脑海中掠过一个人选,难道必须用他不成?
顾幽察颜观色,见皇帝似有所想,与夏静月笑道:“夏女官果然是精通此事,看来倒是没有找错人了。”
夏静月从容回答道:“陛下如此英明,必然早就心里有数了,只是暂时还没有眉目罢了。其实最怕的就是遇到顾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