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潇坐在榻椅上,望着慈宁宫巍峨的宫门,心头涌起些感慨来。他是皇太后的孙儿,但他见皇太后的次数跟夏静月比起来,差远了。
  他努力回想了片刻,从小到大见皇太后的次数绝不超过五次,且见面的原因还是皇太后生辰,或者皇帝生辰等大节日。
  看到夏静月高兴的神情,韩潇笑道:“月儿,我是沾了你的福,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来慈宁拜见皇祖母她老人家。”
  夏静月让宫人去禀报后,回头问韩潇:“你有多久不曾见过皇太后了?”
  “十年前皇祖母生辰时我曾远远见过一面。”自打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这位皇祖母。十年前那遥遥看到的一眼,久得他都已经忘了皇太后的相貌。
  “十年前?”夏静月惊讶不已。韩潇颔首着,说:“自打父皇坐稳皇位之后,皇祖母就甚少出来,随着这些年来身子越来越差,就更不爱见人了。我倒是还好,见过皇祖母几次,宫里最小的七皇子还有几个公主从出生到如今都没有见过皇
  祖母呢。”
  即使夏静月知道皇太后喜静,不爱与宫中嫔妃与皇孙们相处,可怎么也没想到皇太后孤僻到这地步。脑海里浮现那位慈祥的老人家的面容,夏静月不由多想了,莫不成皇太后也顾忌着皇帝?皇帝对自己的儿子都提防多多,有那么一个厉害又强大的母亲,没准也是各种提防顾忌,皇太后不想母子离心,所
  以才闭宫不出。
  若是这样的话,皇太后就太可怜了,哪怕慈宁宫再大,也只是一小片地方,呆久了不闷才怪。
  夏静月联想到老太太,她初来京城时,老太太困在宅中的沉闷与压抑,同理的,皇太后时不时生病,会不会也跟心情压抑有关?
  夏静月低声与韩潇说:“皇太后娘娘总是生病是不是太闷了?不如以后我们多进宫几次,陪她老人家聊聊天吃吃饭的。”
  韩潇也压低了声音,指正她的称呼,“傻瓜,你该唤皇祖母了。”
  两人正低声说着,谭嬷嬷从慈宁宫里走了出来。
  谭嬷嬷笑眯眯地瞅了夏静月几眼,又笑眯眯地瞅了韩潇几眼,朝二人福了福:“奴婢参见王爷殿下,王妃娘娘,祝二位新婚大喜,早生贵子。”
  夏静月虚扶了谭嬷嬷一把,笑道:“几天不见,嬷嬷神采愈发好了。”
  谭嬷嬷乐了,说道:“奴婢都是老家伙了,哪里比得上您。王爷与王妃大婚那日,京城可热闹了,奴婢不知道多可惜没亲眼去瞧一瞧那盛况呢,就是皇太后老人家,也后悔没能去看一眼呢……”
  夏静月见谭嬷嬷站在门口聊了好一会儿仍不请她与韩潇入内,心中有些怪异,若是往常她过来时,谭嬷嬷远远看到她就热情地拉着她往里头走了。
  夏静月心中一动,问:“慈宁宫里还有别的客人吗?”
  “没有,不过……”谭嬷嬷摆了摆手,说:“这几天天气太热,娘娘身子本就有些不爽快,今儿又……”
  谭嬷嬷上前一步,悄悄地告诉夏静月:“早上顾女官过来,不知跟娘娘说了什么,娘娘被气着了,身子一直不舒坦。”
  “顾女官?”
  “是,她早早就进宫了,那会儿皇上正在早朝,就来了慈宁宫求见娘娘。顾女官走了后,娘娘就不舒坦了,说了谁都不见……”
  夏静月听明白了谭嬷嬷的意思,这是连她与韩潇都被迁怒了?
  夏静月没有仗着与皇太后的交情强求去见,识趣地向谭嬷嬷说:“皇祖母身子不舒坦,我就在外头给她老人家磕个头,烦嬷嬷传达一声。”
  谭嬷嬷连不迭地说:“好呢好呢,等娘娘醒来,奴婢这就告诉娘娘两位的心意。”
  夏静月与韩潇在门外给皇太后磕了几个头,就告辞离去了。
  路上,韩潇轻笑说:“月儿,你这是被我连累了。”
  “此话怎讲?”夏静月侧头看他。
  “皇祖母不喜欢我们这些皇孙,以前连太子去拜见她老人家都闭门不见。”韩潇记得在很小的时候,皇太后很喜欢明王与太子,后来不知道怎地,就越来越疏离了,直到今天,连皇上也不爱见了。
  “也许她老人家是为了你们着想。”皇太后的威望,足以影响到朝廷百官的选择问题。皇太后若是跟哪个皇子亲近一些,没准百官心里又会多想,皇帝也会多想。
  韩潇见附近没有旁人,抬榻的也是心腹内侍,低声与夏静月说:“你跟这位谭嬷嬷的交情如何?”夏静月小声地回答说:“面上聊得来,内里不好说,我曾帮你试探过她几次,但除了上次两位美人的事,查不出什么异常来。一直暗中留意着,怕打草惊蛇,没敢去多试探。怎么,你刚才发现古怪了?”


第704章 趁其病,要其命

  韩潇从谭嬷嬷一出来,就不动声色地留意这位闻名已久的人物,“不好说,等我们回去再说。”
  夏静月点了点头,路上时不时有宫女太监路过,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
  韩潇带着夏静月往太庙那边过去,要拜祭先祖,还要将夏静月的名字写入族谱之中,又得去宗人府接王妃的册书,一天都没得休息……
  谭嬷嬷站在慈宁宫门口,等韩潇与夏静月两人走远了,这才转过身往回走。
  走到二门,谭嬷嬷差点撞到站在那里跟个冷木头似的屠嬷嬷,吓得忙捂着心口。
  “走了?”屠嬷嬷冰冷的声音缓缓响起。
  谭嬷嬷连忙回道:“走了,我照您的意思跟他们说了,他们在门外给娘娘磕了三个头就走了。”
  屠嬷嬷的目光如冰霜般盯着谭嬷嬷,问:“夏静月没怀疑?”
  “没,跟以前一样。”
  “睿王呢?”
  “也没有。”谭嬷嬷回答完后,直到屠嬷嬷离开了,才松了一口气,抹了抹额间渗出来的汗。这位一直冷冰冰地阴沉着脸的屠嬷嬷,谭嬷嬷每次看到她,都比面对皇太后还要紧张。
  英武殿这边,钱丙乾又进了来,在皇帝耳边细语几句。
  皇帝阴沉的心情瞬间明亮了起来,再看下面的顾幽,脸色终于和气了一些,说:“朕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然你主意已定,朕就如你所愿,赐婚的圣旨朕会让中书省拟定。”
  顾幽朝皇帝深深地拜下去,“谢主隆恩。”
  “去吧。”皇帝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不等顾幽离开,就领钱丙乾走了。
  皇帝脚步飞快地往引仙殿过去,路上压抑不住喜悦之情问:“你方才说的当真?”
  钱丙乾连忙陪笑道:“奴婢就是敢骗任何人,也不敢骗您呀!那位的大弟子亲口说的,说老仙长正往京城过来,不日就将到了。”
  “那就好!有了这位老仙长,朕长生的事说不准能成。”皇帝飞快地进了引仙殿,却看到引仙殿里一片忙碌,马上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道姑打扮的万昭仪喜气洋洋地从里头走了出,向皇帝行了一个道礼,“小道听闻有仙长将要驾到,正要将引仙殿修缮一新,以迎仙长归位!”
  皇帝听此,连声叫好,“这件事,朕就交给仙姑来办了!”
  “小道做事,陛下尽可放心,保准办得妥妥贴贴的。这儿灰尘多,地又乱,您先到侧殿休息一下。”万昭仪走上来扶皇帝往侧殿走去。
  皇帝心情不错,对万昭仪的体贴更加的高兴,一路乐呵呵地往侧殿去了。
  斟了茶,倒了水之后,万昭仪又恭维了皇帝一会儿,这才说道:“仙长过来的事,小道一接到消息就想跟您分享,好不容易等到您下了朝,却不想您又被人给绊住了,半天不过来。”
  皇帝笑道:“是幽儿回来了,来请旨成婚。”
  万昭仪眼珠子一转,问道:“不知道顾女官想请旨嫁给谁呢?”
  皇帝不曾相瞒,与万昭仪说了起来:“她在边城与老六相处日久,一路上又多得老六照顾,有了些情谊,想跟朕请旨嫁给康王。”
  “顾女官不是跟宁王有情谊吗?怎么从边关一回来,就变心了,跟康王情谊上了?”万昭仪故作不解地问道。
  皇帝听到这话,心中有些不虞起来。皇帝再宠顾幽,可不管怎么说,那些都是他的儿子。顾幽若是只相中一个还好,可她先是追着老四跑,后又跟老五你侬我侬,这会儿又要嫁老六,三心两意。一个女子跟三位皇子纠缠不清,端得是水性扬
  花,若不是念着顾幽在他病重之时照顾有加的功劳上,若不是看在当年爱人顾清的份上,他早就一条白绫赐下去了。
  提起里头的糟心事,皇帝的心情又开始不好了。
  万昭仪状似没看到,不动声色地上着眼药,“原来她又改变心意换个人来嫁了,怪不得把皇太后给气病了。”
  皇帝一惊:“什么?母后病了?”万昭仪忧伤地叹道:“可不是,顾女官大清早就去了慈宁宫,去求见太后娘娘,估计也提了这件事,把太后娘娘给气得病下了,顾女官才一走,慈宁宫就宣了御医。您想想,太后娘娘平时就是与几个孙子的
  关系再淡,可这些也是她老人家的亲孙儿了,哪容得下外人挑挑拣拣的?挑了这个,想想不合心意,又换了那一个,都把皇子当成招之即来,呼之即去的玩意了。”
  皇帝脸色黑得难看,但仍顾着那一份情,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外面把顾幽与老六传得那么难听,除了老六,她还能嫁谁?”
  万昭仪耳尖地听到皇帝终于改口了,从之前一口一个的幽儿,现在直接叫顾幽……
  趁其病,要其命,万昭仪再接再厉地上着眼药,巩固皇帝对顾幽的不好印象。“嫔妾是心疼宁王,您说他对顾女官那样死心塌地的,若是知道顾女官要嫁给他的弟弟,得多难受?”
  “那也没有办法了。”皇帝头疼地闭上眼睛。
  万昭仪上前给皇帝揉着额头,细声细语地说:“顾女官把事情弄到这地步,最难做的人莫过于陛下了。嫔妾就怕宁王想不开,还道是您拆散了他们一对情人呢。”
  皇帝怒而睁开眼睛,“这与朕有何关系?老四出征时,老五若是条汉子,早就来朕面前请命了!他自个窝囊,让个女人替他去挣功劳,反倒成了朕的不是?”“最苦天下父母心,陛下您不容易哪,怪不得老人总说,儿孙都是债……”万昭仪一番通情达理的话,让皇帝的心情终于好转了后,万昭仪再接着说:“宁王为长,康王为幼,您要给康王赐婚了,总不能越过
  年长的吧?”
  皇帝听之有理,说:“那就等宁王大婚了,再给康王赐婚吧。”万昭仪掩嘴一笑,斜睨皇帝的样子端得是风情万种,说:“听说顾女官进宫时身子可不太好,脸色苍白得吓人。她又这般急着来求赐婚,莫不成肚子里已有了?”


第705章 拉一打一

  皇帝愣住了,随即对顾幽的印象更差了。
  未婚先孕,这在大靖,是道德极其败坏的。在素来讲究规矩的皇家,是一桩极大的丑闻。
  万昭仪在皇帝发怒前,又及时说道:“兴许是嫔妾想多了,可能顾女官真的身子不舒服吧。只是外面的那些传闻,让嫔妾不由得不多想了一些,陛下可不要往心里去。”
  即使万昭仪这样解释,皇帝听了之后,心里也跟吃了个苍蝇似的。万昭仪会这样想,外面的人更不用说了,想得估计会更龌龊。
  皇帝最爱颜面,平时做任何事情都惦记着史书会如何说他,怎么才能给后人留下光辉的形象。他战战兢兢地维持着名声,可一想到皇家却因顾幽成了街头巷尾的笑柄,就气不打一处来。万昭仪白白润润的手儿抚着皇帝的胸口,说:“您呀,儿孙自有儿孙福,气这些做什么?气坏了身子到时候难受的还不是您?心疼的还不是嫔妾?要怪就怪以前顾女官表现得太好,把我们都给蒙骗了。不过
  都陛下已经答应了给她赐婚,一言既出,君言无反改,您就吃了这一次哑巴亏吧。”
  万昭仪的话说得皇帝更加的郁闷,郁闷得都想要吐血了。
  万昭仪再趁机给皇帝支招,“不如陛下也给宁王指婚。嫔妾听闻李相国的孙女李雪珠是个相貌人品皆为出众的人物,这才是真正的王妃人选,就将她赐给宁王吧,一则对宁王的补偿,二则……”万昭仪凑到皇帝耳边,悄悄地说:“顾女官和康王让您吃了这么大的一个暗亏,您也该回敬回敬他们才是,不然外头的人还道您喜欢那些道德败坏的人呢。到时候,让康王与宁王同一日成亲,您多给宁王添
  些赏赐多给些脸面,康王那儿就免了,外人看在眼里,自然就知道您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正直人……”
  没有人比万昭仪更清楚皇帝的本质,爱名,自私,如果没有犯到他的利益,一切都好说。一旦侵犯到他的利益,或者让他的名声遭到污点,绝对是六亲不认的主。
  在万昭仪的不断怂恿下,皇帝果然决定让宁王与康王打擂台,还打算明目张胆地拉偏架。
  皇帝手拟了一份给宁王赐婚的圣旨,让钱丙乾送到中书省去,再叫宗人府择好日子,两位皇子一起成亲。
  万昭仪看到钱丙乾拿着圣旨离开的背影,唇边勾起一丝讽笑来。
  顾家想跟康王联盟,她不仅不会阻止,还会玉成此事。
  康王是万昭仪看着长大的,别人不了解,她还不了解吗?她在发现自己儿子不是那块争权夺势的料后,就没有放弃过对几位皇子的观察。
  自己儿子做不了皇帝,那么就认准一个有潜力的皇子,早早地抱好大腿。
  万昭仪为此做了许多努力,几位皇子以及他们的母亲都是她的重要观察对象。
  康王掩饰得再好,但万昭仪在他小时候就开始观察,早就看透了本质。若说明王是个伪君子的话,康王就是个真小人。
  舒德妃不受帝宠,娘家实力又不够,在宫里除了紧抱皇太后的大腿,就是低调又低调地做人。舒德妃要装孙子,当然要让儿子跟着一起装。
  康王本性是个极自负的人,偏偏从小到大都要去装蠢,装傻,装老实憨厚。兴许是装久了,使得他的性格形成极端的自负又自卑。
  大业未成,康王还能忍耐着,也没传出不好的传闻,但万昭仪从种种蛛丝马迹中,早已将康王提高了警惕。
  若是顾幽嫁给宁王,万昭仪说不定要横插一手。宁王有几分小聪明,又对顾幽死心塌地,两人成亲了,没准宁王一系以后就改名姓顾了。
  但康王——
  万昭仪想到顾幽为了吊住宁王,两人相影不离,甚至态度暧味亲切,好几次都让康王看到眼里了。以康王的性子,他能忍受得住才怪。
  哪天康王侥幸地登上帝位,第一个要开刀的,就是顾家了。
  万昭仪如今是坐着看好戏:这人哪,好好的日子不过,真心实意的人不嫁,非要把自己作到绝路上,不等别人出手,自己就找死去了。
  万昭仪再从皇帝这儿打探了一下,得知顾幽竟被康王的爱护给感动了。
  万昭仪听后,差点笑出了声音来。
  她又坐了回去,挽着皇帝的手臂,说:“嫔妾听闻睿王与睿王妃来拜见您,您方才拒见了?”
  “当时朕正忙着顾幽的事。”皇帝说着这个借口,内心是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陛下日理万机,嫔妾看着不知多心疼,才刚忙完早朝,又要忙着一堆的事情,史书上的那些千古一帝也莫过于如此。只是,嫔妾知道实情的会怜您劳累,就怕那些不知道您被顾女官绊住了的人,以为您小
  气,酸上睿王大婚的盛况,这才不见他们呢。”
  这话说中了皇帝的心事,他恼羞成怒说:“哪个混账王八敢说朕?朕忙得昏头转向,不过是让他们先去皇太后那边请安……”“正是,那些个家伙胡说八道太可恶了!嫔妾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了!但就怕他们在暗中议论着,众口难掩。陛下,不如您给睿王俩口子赏些东西,也好把那些人的嘴都堵住了。毕竟那天大婚的事,闹得
  太大了,嚼舌头的百姓估计不少……”
  皇帝小心眼,但又不想自己的小心眼让人给知道,一听万昭仪的话,马上喊了人过来,给睿王府赏下一堆的东西下去。
  惦记着皇太后那边,皇帝站了起来,往慈宁宫走去,万昭仪殷勤地送了皇帝出引仙殿,这才笑吟吟地转回身。
  “如秋。”万昭仪招了招手,把如秋叫了过来,“你去御膳房那边拿些吃食过来,记得经过兰桂宫时,把本宫替宁王讨亲的事要一句不漏地透露给连妃。”
  做好事不求好报的事,向来不是万昭仪的作风。连妃正愁着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儿子娶了李雪珠,得知这个消息,想必得乐疯了。自然,也得承了她的一番情谊。


第706章 热闹非凡

  “宫里哪,以后要多热闹就有多热闹了。”万昭仪轻轻地笑了起来。
  滕贵妃与舒德妃正斗得热烈,刚拿住了舒德妃的一个把柄,舒德妃暗中求到万昭仪这里,若是以前,万昭仪还会帮上一忙,让滕贵妃吃不了兜着走。
  既然舒德妃跟顾家结亲了,那么,仇人的仇人就是朋友了。
  别说帮舒德妃了,万昭仪若不是见宫里的热闹就要起来了,还要上去多踩一脚呢。
  慈宁宫里,皇帝来到皇太后榻前,见皇太后神容疲惫,倦倦的打不起精神,问道:“母后是哪儿不舒服?要不要再宣几个御医来瞧瞧?”
  皇太后摆了摆手,说:“不过是老毛病,多来几个御医到时又要哀家多喝几碗药,还没多大的效果。”皇帝亲自搬了凳子过来,坐在皇太后榻前,陪笑说:“儿臣之前病得不轻,吃了睿王妃调的药膳倒是好了不少,不如宣那孩子过来,给您瞧瞧。她入了皇家的门,已是您的孙媳妇了,孝敬您也是她的天道。
  ”
  “再好的医术,再好的药,也治不了年老的病。算了,他们小俩口新婚燕尔的,别去折腾人家了。”
  “母后哪老了,瞧着比儿子还年轻呢。”
  皇太后不禁笑骂道:“你什么时候学得这般油嘴滑舌的。”
  皇帝见皇太后心情转好,接着说:“儿臣可没有说假,儿臣瞧着,您还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倾国倾城呢。”
  说着,皇帝不由仔细打量了皇太后几眼,除了鬓边的白发多了,这些年的变化并不大,不由问道:“母后您是怎么保养的,瞧着真是比儿子年轻多了。”
  皇太后瞪了他一眼,说:“你一个男人还想跟女人比养颜呢?哀家年轻时就搜集各种养颜偏方,这些年又让太医院弄了不少偏方,还有那些——”
  皇太后一指旁边桌上花容坊的美颜美容品,说:“这是静月给哀家送来的,还有不少面膜,你若想肌肤滑嫩一点,尽管拿去敷着。”
  皇帝只是好奇一问,若是让他一个老男人也跟女人一样,整天抹脂擦粉的,像什么话?
  “儿臣只是说说玩笑,逗母后高兴的,哪就要擦这些东西了?”但见皇太后的心情开朗了不少,皇帝站了起来,说:“母后若是在宫里呆闷了,可以去外头走一走,心情也会好上一些。”
  “哀家年纪一大把了,腿脚已不好使,多走几步就累得慌,就不去外头折腾了。等明儿身子好些了,在后花园逛逛就行了。”
  皇帝听了这话,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您若是不想走,就让人抬着。后花园的景若是看腻了,儿臣再圈几个宫合并到后花园去,给您再添美景。”
  皇太后看着皇帝难得一露的孺慕之情,眸中染上一层慈爱之色,拉了皇帝的手过来,说:“不要只顾着哀家,你也要好好地保重身体。”
  “儿臣会的,儿臣还有一事未曾告诉母后呢,过些时日,老仙长就要进京了。老仙长道法高深,儿臣若是能跟他学几天,说不准这身子骨会好很多。”
  “什么,老仙长要来了?”皇太后难掩激动之情,说:“等老仙长来了,你记得告诉哀家一声,别的不说,养生这一方面,老仙长说第二,大靖还没有人敢说第一。”
  皇太后精神甚好地与皇帝聊起当年老仙长的事迹,皇帝听得津津有味。皇帝听了一个时辰,见皇太后精力不佳了,这才告退。
  在离去前,皇帝迟疑了一下,与皇太后说:“母后若是不喜顾幽,以后就别让她进来了,没得又把您给气病了。”
  皇太后刚倦倦地躺下,听到皇帝的话,再坐了起来,问:“听说你答应了她的要求,把她许配给康王?”
  皇帝有些不自在地笑着:“儿臣以前答应过她,婚事由她挑选,总不好食言。”
  皇太后眸中暗含讥讽,“你对顾家的女人倒是听话。”
  “儿臣也只是看在清儿的份上,才对顾幽的事多有容忍,不过仅此一事。儿臣没想到会把您给气着,儿臣……”
  “哀家累了,你回去吧。”皇太后不耐地挥了下手,躺下不语。
  皇帝见此,只好告辞了。
  顾幽离开英武殿时,正好看到韩潇与夏静月从太庙回来,准备前去宗人府。
  她站在远处,目光冷冷地望着那对背影。
  虽然他们一人坐在榻上,一人走在侧边,但那一对相偕而去的背影,刺痛了她的眼睛。
  顾幽脑中一片的眩晕,深深地闭上了眼睛,手按在心口,抑住翻腾的气血。
  就算再恨他们又能怎么样?现在她身上的烂摊子太多了,自顾不暇,又哪来的闲功夫来对付他们?何况木已成舟,再想对付夏静月与韩潇已非易事。
  顾幽更头疼的是怎么解决她现下的危机。
  她已声名狼藉,怎么才能挽回她的名声?
  顾家因她的事,也遭到不少的打击,如今太傅的影响不比以前了。
  还有宁王那边,她该怎么安抚?
  往后她将是康王妃了,在大事未成前,不宜让康王多结仇敌,因此,怎么让宁王不记恨,是顾幽的当今之急。
  因这些烂摊子,加上身子的亏虚,令顾幽脑海一片的混乱。
  “顾幽妹妹——”
  当顾幽听到这一声熟悉而嘶哑的声音,再次头疼地闭上眼睛。
  宁王冲了过来,也顾不上这是在皇宫,更顾不上这附近有多少来来去去的人,他抓住顾幽的肩膀,问:“顾幽妹妹,你告诉我,你跟康王去哪?你回答我,你们是清白的是不是?”
  顾幽缓缓地睁开眼睛,看到面前的宁王,不由愣了愣。
  宁王的眼中布满了血丝,脸色苍白得像刚大病了一场,人也憔悴得不像话。
  宁王同样看到了顾幽的虚弱,心疼之余,更想知道顾幽与康王私奔的真相是什么。
  顾幽咬着唇,两行泪水缓缓地滑了下来……夏静月与韩潇一起上了舆车后,依稀听到后头的声音,她掀开半边的帘子望去,正好看到宁王与顾幽一起。


第707章 太失败

  夏静月放下帘子,坐回韩潇身旁:“你说顾幽会选择嫁给谁?”
  “她还有选择吗?”韩潇淡淡地说道。
  “这话是什么意思?”夏静月从韩潇的话中听出一些不对劲来。
  韩潇这才想到夏静月并不知道顾幽与康王私下的事,拉了夏静月的手,转移了话题,说:“她嫁谁与我们无关,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夏静月马上将闲杂人等抛之脑后,说道:“方才小娄子传话给我,说皇上让人去开库房了,点了许多东西赏赐给我们呢。我还道皇上会生我们的气,倒是我想左了。”
  “你没有想左。”韩潇将夏静月的手合在掌心,目光望着英武殿的方向,“我们要承人的一份情了。”
  夏静月不是笨人,又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御前女官,对皇宫之事了解甚多。“你是说,万昭仪帮忙了?”
  “这位万昭仪,是个妙人。”韩潇的这么多兄弟中,他只羡慕过穆王,因为穆王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他谋算的母亲。
  其他皇子的母亲也在为儿子谋算,但她们谋的是江山,是天下,是荣华,哪怕明知道她们的儿子不是这一块料,也驱着儿子往那条路上走。
  唯有万昭仪,在穆王还年幼的时候,就只想让这个儿子过上平凡幸福的一生,并一直为此努力着。
  万昭仪是皇宫里活得最明白的人。
  这份明白是极为难得的,先皇后直到走到最后的绝路才看明白,以自尽保全了儿子。
  韩潇年幼失母,没有办法体会这种被母爱的感觉,曾经他极为羡慕着,如果他的母亲还在世,是不是也会如此为他谋算?
  夏静月不知道韩潇在想什么,但见他眼中浮起一丝落寞,将他的手反握住,问:“想什么呢?”
  韩潇侧首,看到妻子含笑而温柔的目光,暖意布满心间。他相信,她会是一个好母亲,他们的孩子不会有这一份遗憾。同样的,他也会努力地做一个好父亲,好好地爱护他们。
  “我在想你。”他唇边含着淡淡的笑意说。
  “信你才怪。”
  “真的,我在想,你一定会是一个好母亲。”
  “你想得太远了吧。”夏静月低声说:“咱们可是说好的,过两年再生孩子。”
  她这身体才十七岁,还是虚岁,生孩子未免太早了,怎么着也得十八岁过后再说。
  韩潇也不舍得让夏静月早早地生孩子,他与她现在正浓情蜜意着,没必要多出一个孩子来打扰他们的二人世界。
  韩潇握着夏静月的手,十指交缠着,“都听你的,等回门后,我们去京郊住一段时间可好?”
  在京郊比在城内方便多了,虽说皇子无旨不得出京,但哪天两人想到其他地方玩玩,可以悄悄地离开,比在京城内方便多了。
  夏静月靠在他的肩膀上,说:“皇上在忙着贸易城的事,没准时不时要召你进宫商议。”
  皇帝发现贸易城深藏着巨大的利益后,不仅批准了西州的平阳城之事,还召集大臣,要在大靖的北边、南边各弄一个贸易城。
  韩潇是最先参与制订这个计划的人,皇帝也极喜欢拿韩潇来做苦力,一遇到难以解决的事,肯定要找韩潇出来的。
  夏静月极不喜欢皇帝那过河拆桥的性格,要用到韩潇时,就把他当牛当马来使,可一等到韩潇做得好了,又怕被抢去了功劳。一边用人,一边防人,夏静月也是无语了。
  夏静月忍不住嘀咕了几句:“大靖这么多官员,皇上就不会找其他人吗?一有事就找你,一用完就打压你,简直就不把你当亲生的。”韩潇苦笑着,大靖不是没有可用的官员,问题是皇帝不信任!而皇帝信的那些,多是庸才,更有像洪明顺那样的只会拍马屁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皇帝找他来打杂,也不是信任,而是放心。皇帝认定了
  他的腿好不了,认定了他是一个废人,不会威胁到他的江山,所以有很多事情都放心地交给他去办。
  如果韩潇的腿没事,皇帝会是第一个疏远的人,甚至任何事情都不让韩潇参与进去。“等明天回门后,我就对外宣布病重,然后咱们去华羽山庄养病。”这都是韩潇计划好的,朝中几位皇子的斗争一直没有平息过,以前是明王与太子,现在是宁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