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我不放心你!”宁王大声说道。
顾幽一愣,语气也温柔了起来,说:“只要你以后对我好,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宁王望着顾幽对他深情的眸子,心里头一片火热,这时候就是把他的命给了顾幽,他都心甘情愿。
第559章 儿臣去了
马车到了太傅府门口,顾太傅刚好从中书省回来,看到宁王,心中一动,把宁王叫了进去,一起商议明天的造势大事。
顾家这边连夜商议,而康王那边,在皇宫落锁的前一刻匆匆进了宫,求见皇帝。
“什么,你也要去边关?”
皇帝困惑了起来,今天怎么了,个个都来跟他请愿,夏静月就罢了,顾幽一个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的弱女子也去,如今他这个素来老实笨拙的儿子也要去?康王跪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儿臣听到四哥带病出战,就心痛得不能自己。父皇有这么多儿子,到了紧要关头,却要四哥一个双腿不便的人去救国救民。儿臣心里难受,既为四哥难为,又为父皇难受,
更为自己难受!父皇最需要人帮忙的时候,儿臣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儿臣太没用了,枉为人子!”康王哭得满脸是泪,笨拙地拿袖子一抹泪,又继续哽咽着说:“儿臣此去,不是为了夺功,也不是为了名,儿臣只想去尽尽力,跟着四哥学一点东西,希望将来父皇用得着儿臣的时候,儿臣能用这绵薄之力
为父皇尽忠尽孝。”
康王这些话,让皇帝心头大震。
他一直忧虑的事啊,只有这个儿子才能明白!
他养了这么多儿子,这么多大臣,事到紧要关头,找来找去,都找不到第二个可以帮忙的人。
他在私底下不止一次感叹着,这些儿子争权夺势起来,一个比一个能耐。但到了实际要用他们的时候,都是酒囊饭桶。
就如同此时一样,只有四儿那个废了腿的儿子处处为他谋划拿主意,帮他想办法调兵遣将,而其他的儿子呢?一个个都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皇帝老泪盈上眼眶,望着面前哭得跟个孩子似的康王,第一次用一种父亲的目光看着这个孩子,这个他从不曾认真地看过的孩子。
老六在几个兄弟中,比不上最聪明的,说他笨吧,在老三的对比下,他还算聪明。他仿佛谁都比不上,默默无闻着。
但到了紧要关头,这个儿子却第一个站了出来。
皇帝也急于需要第二个能助他稳定江山的人!
皇帝从龙座上走了下来,亲自把康王扶了起来,替康王抹去眼泪,“好孩子,朕的好儿子!朕准了!”康王大喜,马上跪下朝皇帝连磕了三个头,起来后,又说道:“儿臣此去是跟着四哥学习的,只是四哥的学生,万不敢请功劳。还请父皇莫要张扬,且当儿臣是四哥身边的一员小将就行,当年四哥是从小将
做起的,儿臣亦愿学着四哥。”
皇帝闻言,更觉得康王是诚心实意去学东西的,并不是图着军功,心中大慰,说:“宫门已落锁了,你今晚就别出宫了,去你母妃那儿呆一晚上,顺道跟你母妃道别。”
“谢父皇!”康王感激地行礼后,去了后宫。
这一晚,康王与舒德妃细谈了一个晚上。
皇帝在这一晚难以入睡,干脆不睡了,对明天大军出战的事想了又想,尽量做到周全。
他虽然对韩潇有信心,但心里还是有一点担心的,担心韩潇的身体受不了,又担心百坻国的毒太厉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若是有了这个万一,大靖就要灭亡了。皇帝想了想,连夜下旨,让太医院的敬御医也随军。敬御医除了不会做人外,医术是太医院最强的人,有他跟着,不管是帮着夏静月照顾韩潇的身体,还是帮着对付百坻国的毒,都是可以的。甚至还能照
顾一下顾幽,免得那孩子身子受不住。
翌日,当第一缕晨光投在大地上时,大靖的国都天京处于一片肃穆之中。
城外,罗列森严的军队已整装待发。
这一批军队,是守护京城的中军护卫军,是皇帝最后的一道屏障。
抽调中军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这等于京城毫不设防,皇帝无兵可用。若有那叛贼乱党趁机起事,京城将无法固守,无兵可用。
皇帝连京城最后一点兵力都抽调出来了,可见皇帝的孤注一掷都投在了韩潇的身上。胜则国兴,败则国亡。
韩潇坐在舆上,看着这一批军队,明白了皇帝对他的厚望与期盼。
他朝着身着龙袍的天子长长一揖,字字掷地有声:“臣这一去,为大靖江山而战,亦为大靖百姓而战,哪怕是血溅沙场,粉身碎骨,亦为大靖子民收复国土,死守江山,不让敌国夺去半片土地!”
皇帝望着重披上战甲的儿子,目光落在儿子无法站立的双腿上,禁不住鼻尖一酸,热意涌上眼眶来。
皇帝想到了数年前,这个儿子还是稚嫩之年时,就为了保护国土披上了战甲。
那一年,年幼的他穿着厚重的铠甲,跟在队伍后面头也不回去地走了,皇帝只看到儿子那还显得单薄的背影。
如今,双腿不便于行的儿子继续为他披上战甲,为他守护着这片江山,仍然无怨无悔。
皇帝这一刻,生出许多悔疚来。
他后悔这些年来对四儿的猜忌与不满,相较于四儿为他洒过的血,流过汗,他为这个儿子做过什么?他除了一次又一次地防备着四儿外,他可曾做过身为父亲该做的任何事情?
此时此刻,皇帝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一切,除了处处算计外,竟不曾做过丝毫补偿这位儿子的事。
皇帝用力地眨了几下眼睛,千言万语,如同鼻尖的酸涩一般,都堵塞在胸口。最后,他只能朝着四儿说:“孩儿,等你回来,父皇给你举行一场轰动天下的大婚。”
韩潇微微一笑,冷漠的脸庞徒增了几分柔和,他再次朝着皇帝长揖及地,朗声说道:“父皇,儿臣去了!”
这一去,路途漫漫。
这一去,生死两茫茫。
皇帝终于忍不住泪流脸颊,模糊的视线中,看着士兵抬起韩潇的坐舆,整军列队。在大军即将开动之时,突然,一阵震天动地的鼓声由远而近。
第560章 战歌
众人望去,只见京城方向驶来十多辆大马车,每辆大马车上都有一面巨大的红鼓。壮实的汉子用力地敲打着大鼓,鼓声阵阵,敲在了前来送别的百官心中,也敲在了无数来送军的百姓心中。
如雷的鼓声,让心脏跟着一起砰然震动。
振奋的鼓声驱散了大军离别的悲壮,仿如一道从天而降的雷声与心脏齐跳,令人禁不住血液都澎湃起来。
“大靖必胜!”
不知谁喊了一句,紧接着,无数的百姓跟着一起呐喊了起来。
“大靖必胜!”
“大靖必胜!”
喊声伴着鼓声,如同山呼海啸一般,仿佛要震裂大地,震塌天空。
皇帝跟着一阵热血沸腾,冬日清晨的寒意也被这鼓声与喊声给驱去了,入目所见,一片火热的激情。皇帝连忙问:“这是谁的鼓队?”
跟随在后的官员踮脚望去,看到了鼓队后面几辆结实的大马车,马车前挂着标志。
很快有人看清了那标志,叫道:“是太傅府的!”
今天同来送军的顾太傅从列队中走了出来,朝着皇帝一揖,“是幽儿!她此举不仅是在为将士们助威,亦在为皇上扬国威,振民心,让百姓相信,此战我大靖必胜无疑!”
“好!做得好!”皇帝看着群情激昂的百姓,听到一阵阵大靖必胜,心中也充满了激昂之情。
很快地,鼓队的主人是谁的消息远远地传了出去。
皇帝为顾幽写的诏书在早上刚贴出不久,还有许多百姓并不知道此事,又因昨天轰动的事情太多,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睿王与夏静月身上,还有今天出征的大事。
大靖的第二个御前女官顾幽也随军之事,在那么多的大事前,就变得毫不起眼了。顾太傅与顾幽早就料到了百姓的冷淡反应,有了夏静月的珠玉在前,顾幽的随军必然会暗淡无色。但顾幽不愿风头被夏静月给全抢了去,顾太傅又想借机给顾家增加政治筹码,故而,经过通宵达旦的策划
后,才有了现在的这轰动所有人眼球的一幕。
大鼓齐响,震动了百姓们的心跳,也吸引了百姓们的关注。
于是,关于大靖第二位御前女官也随军出战的消息迅速地传了下去,并且以极其张扬的方式给顾幽助威。消息能迅速而准确地传遍前来送军的上万百姓耳中,其中的功劳是来自太傅府早早就安插在百姓之中的眼线。这些眼线分散而立,在顾幽带着鼓队一亮相后,就立即把顾幽的事迹说来给附近的百姓知道。
他们还将皇帝诏书的内容抄写下来,趁机发给识字的百姓,又借着这些百姓再广而告之。
不得不说,这么一闹,顾幽女官的风头一下子成了上万百姓的热门话题。
咚咚咚——
一连数声快速而整齐的鼓声连迭响起,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后,鼓声戛然而止。突然,一道高亢嘹亮的男音在鼓声停止之后,唱起了激昂慷慨的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
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无数百姓,包括送军的百官,以及皇帝都伸颈往那唱歌的男人望去。
那一辆四马拉车的大马车上,建了两层高台,上面高高地站了一位身着长袍,头戴玉冠的年轻男子。男子俊郎不凡,气质尊贵,然而唱出来的歌声却圆润响亮,咬字清晰,且歌声中充满了高昂的士气。
皇帝眯着眼睛看清了,一愣:“是朕眼花了吗,朕怎么看着那个人像老五。”
旁边的钱丙乾也看清了,“陛下没看错,的确是宁王殿下。”
宁王殿下的名字又开始在百姓之间广传起来,在一片惊叹的声音中,马车内的顾幽下了车,骑上一匹纯白无杂色的白马。
她一身雪白,如高洁的莲花一般,令不敢亵渎。那飘逸的飞仙髻,更衬得她如九天飞下的神仙妃子。
鼓队分列两行,立在道路两边。
顾幽一身白衣,乘着白马,从两队鼓队的中间走过来,来到宁王的马车前,与之并行往皇帝走去。
“那是谁?好漂亮的女子!”
“宁王殿下真好看!”
“男的俊,女的俏,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无数赞美之声不绝于耳,百姓们不吝赞美之情于顾幽和宁王殿下。
顾幽与宁王在众多赞美声之中,来到皇帝面前。
宁王从车上下来,朝皇帝行了一个大礼,朗声说道:“父皇,儿臣遗憾不能随大军出战,以战歌一首为我大靖好男儿送行,以表儿臣的心意。”
皇帝龙怀大悦,“这歌好!好!”
宁王回道:“这曲子是顾女官所谱的,再借用了上古战歌为词,儿臣只是借花献佛。”
“这花献得好!”皇帝如今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给他给民心鼓励的声音。
宁王回答皇帝的话,也以最快的速度传扬了出去。
听到曲子竟是多才多艺的顾幽女官所作,百姓们再次赞叹不已。
“《无衣》这首诗我可以倒背如流,但从不曾想过,将它谱出曲来,会是如此的振奋人心,激情澎湃。”
“你也不看看人家是谁,那可是京城第一才女顾幽!顾幽女官谱的曲,能差吗?”
百姓们称赞起顾幽女官,很快地,就有人开始疑惑起来:“不是说,还有一位女官也随军吗?怎么没看到?”
“是夏静月女官,那位斗医大赛中的少女!”
“人呢?怎么没瞧见?”
百姓们往大军队伍望去,但从前面到后面,都没有看到夏静月的影子。
“夏女官在哪?也出来亮相亮相呗!”
“对啊!不是说夏女官也随军了吗?怎么看不到人?”
“是不是在最前面的大军那儿,与睿王殿下在一起?”
“怎么可能?大军开发前主将要进行整军仪式,那是不能让女人跟在旁边的,不吉祥!”“那就奇怪了,夏女官去哪儿了?”
第561章 她来了
夏静月不可能在前面,后面的后勤部队又没有夏静月的影子,百姓们不禁困惑起来:夏静月在哪?
太傅府安插在百姓队伍之中的眼线听到了百姓们困惑的声音,灵机一动,马上开始造谣起来:“你们不知道吗,夏静月后悔了,怕去边关送了死,做了缩头乌龟,不敢去了!”他们一口咬定夏静月临阵脱逃,更不怕以后被拆穿。大军就要出发了,不管夏静月是提前走了,还是在后面耽搁了,只要传开了这个谣言,夏静月就算去了边关,哪怕立了大功,他们也可以泼一盆脏水,
说夏静月本来是逃了的,只是听到骂声太多,这才不得不又去了。
如此一来,就算夏静月去边关立下汗马功劳,他们都可以以此在民间百姓中给夏静月抹黑。
顾家眼线的任务是帮顾幽的名望达到最高点,把夏静月踩下去。如今顾幽的名望达到预期效果,再把夏静月黑一把,那效果就更妙了。
于是,顾家眼线们纷纷传谣,说夏静月临阵脱逃,不敢去吃苦,是个欺世盗名的狡诈小人。更有说夏静月已经脱回琼州老家了,皇帝大怒,已准备等大军开拔之后,对夏家满门抄斩。
而昨日傍晚在城门处的百姓,刚好有人看见过夏静月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出城,因带的东西太多,昨日又是特殊备战的日子,被城卫拦了下来。后来夏静月出示了腰牌,才知道那位是夏静月女官。
有了这些百姓的证实,更加坐实了顾家眼线们的谣言:夏静月逃了!
一时间,那些脾性暴躁的开始大骂了起来,骂夏静月骗人。
这些骂声很快就传到了皇帝耳中,他问钱丙乾:“怎么回事?夏女官在哪?”
钱丙乾到处张望,又到处问人,可没一个人知道夏静月在哪儿。
下面有官员窃窃私语起来了:“夏女官不会真的是临阵脱逃了吧?”
钱丙乾见皇帝的脸色开始不好了,上前说道:“夏女官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奴婢认识她这么久,不像是喜欢名利的人,反而一直在默默做着事。奴婢估计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暂时没来而已。”皇帝赞同地点了点头,他虽然比较疼着顾幽,但仔细说来,同为女官,在这些为官的日子来,夏静月是切切实实做到了一位官员的职责,建树不少。她创出的药膳,不仅将他的身子调理好,后宫嫔妃也赞
不绝口,太医院也借了光,研制出来的药膳在民间的名誉也极为不错。
反倒是顾幽,同为御前女官,除了将他照顾好之外,并没有做出杰出的事。
然而,今时不比以往,今天是送军的大日子,才刚振奋起军心与民心,夏静月的缺席让这种激昂的气氛下降到了冰点。从之前的自信,到现在的怀疑,带来了无数的负面影响。
“你去找人,立即让夏静月过来!不管她在哪,在做什么,马上赶过来!”皇帝命令钱丙乾说。
钱丙乾正要答应,百姓们也正在议论纷纷,顾家人正在暗中高兴,顾幽正觉得这意外之喜时,突然——
得得得!
一阵整齐划一又急骤的马蹄声从远处而来。
马蹄声并非是从京城出来的,而是从前面往京城跑来的。
马蹄声阵阵,整齐得如同一匹马在奔跑,但那铁蹄落地的巨大声响,落在众人的耳中,疑似数百战马奔腾而来。
时下正值战火连天时,突然传来战马奔腾的声音,有那些胆小的失声惊叫了起来:“不好!有敌袭!”
“百坻国人杀入京城来了!”
在一片慌乱中,皇帝也闪过惊慌之色,旁边钱丙乾的话及时地传了过来:“不可能是敌袭!大军在此,百坻国人就算来了也有睿王殿下带人挡着!”
皇帝这才心定了,望向远处那个巍然不动的儿子,暗中赞同钱丙乾的话,有四儿在此,就算敌人杀来,也有他挡着。
皇帝定下心来,连忙伸颈朝远处望去,看看那吓唬人的是谁。
惊慌的官员们和百姓们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镇国战神就在此,谁敢来犯?
正当大家都引颈望去时,前面官道之中,数十匹强壮的黑马排列成两队朝这边奔驰而来。
看清之后,众人大吃一惊,几疑身在梦中。
原来,领队的竟是一位少女!
少女身披红得如火鲜艳的狐皮披风,骑着黑马,披风在风中翻腾,如同带着一片红霞飞来,说不尽的英姿飒爽。
随着少女越来越近,最前面的人开始看得越来越清楚了。
只见少女头发极为利落地编了两条麻花辫子,一身黑色劲服,策马奔腾。
那认识少女的人立即喊了出来:“是她!是夏女官!夏静月来了!”
随着这一声喊声,人们惊呼起来了!
逐渐地,惊呼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响!
原来,跟在夏静月后面的,竟然是清一色的女子!
全是芳华正茂的少女们!
那群少女像士兵一样,整齐有序地策马跟在夏静月后面,她们一个个都披着黑色的披风,骑着黑色的马匹,背后鼓鼓的不知道背了什么东西,被披风挡住瞧不清楚。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女兵?”
这一句话,亦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有细心的人在少女马队经过时,数了数,竟有五十多匹马。也就是有说,共有五十多名少女。
夏静月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之中,策马来到皇帝面前,勒住缰绳,帅气地从马上一跃而下。
她身后的少女们齐唰唰地跟着夏静月一起从马上跃下来,整齐划一,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臣夏静月参见皇上!”夏静月清悦利落的声音响起,然后向皇帝行了一个单膝下跪的军礼。
皇帝被夏静月的阵仗弄得一愣一愣的,“夏女官,这是怎么一回事?”夏静月不知道刚才这儿发生的事情,但她来时隐隐听到这边有人喊敌袭的事,以为皇帝问惊扰帝驾的事,连忙回答道:“臣本是带人在前面路边等着的,可等了许久,仍不见大军开来,便以为大军改了路走,就急着往回赶。”
第562章 唤醒血性
皇帝恍然大悟,怪不得没看到夏静月过来了,原来人早就跑到前面去了。“你后面的这些女子是什么来历?”“她们是要随臣去边关的,请皇上放心,她们非但不会给大军添乱,反而能帮上大忙。这些女子,是臣教出来的女医,懂得医术,尤其是外伤包扎接骨,非常熟练。军营缺乏军医,往往一万人的军队中只有
一两名大夫,远远忙不过来,有她们的帮忙,就能救下更多的士兵。”
皇帝又惊又喜,目光从夏静月背后的少女们缓缓扫过,这些少女,年纪最大的估计只有二十来岁,最小的还一面的稚气,估计才十一、二岁。
然而,在她们身上看不到丝毫柔弱之气,她们腰杆挺得笔直,一个个脸上布满了自信与骄傲,仿佛为他而战,那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
皇帝的心跳扑通扑通地跳得厉害,不要说军营缺乏军医了,就是民间百姓生病了也很多找不到大夫的。而面前就有几十个……
皇帝数了数,不算上夏静月,这一共有五十八个少女!
有了这五十八个少女随军救治,他的军队就能减少伤亡,救回更多的将士。
这在正缺将士的皇帝面前,就等于立了一件大功。
“巾帼不让须眉!”皇帝激动地说道。
夏静月背后少女整齐地跪下,齐声喊道:“愿为皇上效忠,保家为国!”
少女们清亮的嗓音响亮如同天籁,又如同一道甘泉渗入心之中,然后发酵为更为澎湃的激情。
若说方才的战歌与鼓声激起人们的信心,那么少女们的行为和立誓就击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血性!
那些花儿一样年华的少女都上战场了,他们这些大老爷却做起缩头乌龟躲在安乐窝吗?
他们这些老爷们已经沦落到了要让女人来保护了吗?
他们还是个人吗?
还有脸活在这个世界上吗?
此时的夏静月并不知道她的无意之举唤醒了大靖国民的血性,在她随着大军离开之后,大靖国的国民仿佛都沸腾了,纷纷从安乐窝走了出来,自愿参军!自愿保家卫国!
今天之前,皇帝烦恼着怎么征来更多的士兵去打仗,今天之后,皇帝又会烦恼起来了,因为——兵太多了!
然而此时夏静月还不知道她会引起的影响,皇帝在激动中也没有想到以后的影响。夏静月不仅来了,还给他带来了一群女救护队,对军队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可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不管任何场合,都会带着极其阴暗的心思图谋着见不得光的私利。
夏静月出现了,还以那样的姿态出现在所有人面前,震撼了无数的人。
这会让谁最不高兴?
顾家人最不高兴!
他们费了一夜的心血,费尽心机要压下夏静月的风头,没想到夏静月什么都没做,只一个亮相,就将他们的所有心血变成一场空。不止如此,还衬得他们张扬的方式是何等下乘。
顾幽心里窝着一把火,看着夏静月重新成为了众人的焦点,亮得如骄阳一样,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她心头恨意如波浪滔天一般。
顾太傅给他的门生打了一个眼色,那位门生接到后,上前两步,状似随意地问:“夏女官的这些马真壮,看着跟战马差不多呢,原来夏静月还养马啊?”
马,在大靖是属于管制的,谁家要养马都必须到官府登记。尤其是战时,军中最缺马匹,各府的马匹大都被朝廷征用了,就是许多大官之家,都把马捐了,只留几匹不时之需,拉车都改成用牛了。
夏静月却私自养了这么多强壮的马匹……
这位官员一问出来,气氛瞬间不好了。面对突然一寂的场面,夏静月爽朗地一笑,说:“这位大人的眼神真好,这些马的确是战马。前方战事不利,必有许多将士等着救命。因此本官就向睿王爷申请了五十九匹战马,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去救人。
”
夏静月转过身来,手一扬。
少女们看懂了夏静月的意思,解开身上的披风。
披风落下,众人才看清少女们背后背着的是什么东西。
那一个个又大又鼓的包是用皮做成的,每个少女背后都背了一个。
这些用皮做成的双肩包,是夏静月让人专门做出来的,款式就跟现代的登山包相似,双肩背的。方便,又可以塞进去许多的东西,最适合长途赶路。
夏静月回过身来,朝皇帝解释说:“她们背包里的东西,除了干粮和水,全是急救的药和工具。”
夏静月让丽娘把包取下来,拿给皇帝过目。
皇帝稀奇地看几眼外形后,用手提了提,竟是极重的,至少有五十斤。
钱丙乾上前打开双肩包,里面放着的,除了十块最顶饱的死面饼子,和一个水囊外,全是药包。
而刚才指责夏静月私养战马的官员早就偷偷地溜了回去,心中一片惶恐,他知道他的官途是做到头了。
看清了包里装的东西,饶是皇帝那样冷心冷肺的人,见这些少女们不惜做到如此,不禁喉间哽咽了下,“带这些饼,能吃得好吗?”
夏静月笑着说:“这比起将士们吃的,已经算好了。我们是去救人的,不是去享福的,能吃饱就最行了。”
皇帝最后连话都说不出来,为恐失仪,强忍着几欲掉落的泪,朝夏静月挥了挥手。
夏静月又向皇帝行了一个军礼后,翻身上去,去了后勤部队最前面的地方,将紧跟着大军而去。
后面的少女再次披起披风,翻向上马,追随夏静月而去。
皇帝望着少女们英姿飒爽的背影,眼眶热热的,视线有些模糊起来。
皇帝深深地呼吸几口气,心情刚刚地平静下来,又听到侍卫匆匆来报,说药盟会长庞道元带着三十多辆马车过来求见皇帝。
皇帝心头诧异着,不知道庞道元此事何意,难不成药盟也派出了大夫支援?
顿时一喜,说道:“宣!”庞道元来到皇帝面前,三呼万岁之后,在皇帝说了平身之后,爬了起来。
第563章 天子一哭
庞道元向皇帝说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闻睿王殿下带军支援边关,药盟有十二位大夫愿随军做军医。”
皇帝一听果然与他猜想的一样,极为高兴地说道:“好!你们药盟是好样的!”
庞道元朝皇帝又作了一个长揖后,说道:“除了这十二位大夫随军,药盟还为大军捐了三十六车药材,其中大部份是药盟的十大药堂以及草民所捐。”
皇帝简直是惊喜极了。
药材也是军备,也是朝廷急需的东西。
没想到药盟一出手就是三十六车。
他远远就看到了那高高堆起的一车车东西,每一车都堆得满满的。
“你们、朕、朕、你们太让朕感动了。”皇帝激动得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庞道元再次向皇帝下跪,朗声说道:“草民与药盟同行愿为陛下江山尽心尽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衣出衣,有药出药!”
听到这番话,望着远处那些高高堆起的药材,再看看那群年轻的少女们,皇帝终于忍不住了,潸然泪下,哽不成声。
天子一哭,万民震动。
当庞道元所说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衣出衣,有药出药的话传来后,前来送军的百姓亦是心潮澎湃,对着皇帝就齐齐跪了下来,高呼万岁。
这一件事又引起了另一个极大的影响。
这一天之后,百姓们回去了,有钱的拿钱捐给朝廷,有余粮的拿余粮出来,还有一些大户人家,想着冬天天冷,士兵说不定会缺御寒的衣服,就把家里的旧衣都捐了出来。
刚开始是在京城,很快地,其他各州的百姓也开始捐财捐物捐粮起来。
可以说今年这个年皇帝过得极其高兴,除了参军的士兵空前之多外,连物质也多得不用发愁了。
大军在韩潇的一声令下后,往边关出发。
冬天的天气,即使太阳升到当中位置,温度仍然很低。
顾幽紧了紧披风,即使她已披上最厚的一件披风,仍感到寒意难当。
这寒意不单来自冬天的风,还有心头的冷。
她的一番心血反成就了夏静月。
顾幽怀疑夏静月是故意的,知道顾家要给她造势,故意才那么巧地在她风头最盛的时候出场,然后来打她的脸。
对比夏静月样样务实到实处的做法,她谱的曲,宁王唱的歌,全成了华而不实的笑话了。
吟风四个丫鬟跟了顾幽一起出来,出门前被顾太傅叮嘱了必须照顾好顾幽的身体。
这会儿见顾幽被寒风吹得嘴唇发紫,想去劝顾幽回马车上,但见顾幽脸色阴沉得可怕,又不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