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贵秀(舞梦)-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刘进又去查看了一下存放军粮的库房,见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粮食,蔬菜,干果都按序摆放得整整齐齐,遂放下心来,看来冯将军在雁门关这么多年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冯将军的命,我刘进这一次是救定了。

    半夜时分,刘进一个激灵翻了起来,喊道:“范随。。”

    范随便套着衣服边跑了进来,没等刘进问话,就说道:“爷,外面闹哄哄的,我已经去看过了,说是鞑子搞突袭,正好我这手也痒了好多天了,今日我一定要好好的连一下手,给那些天杀的好好吃一顿果子,您可千万不要拦着我,不过,我肯定不会去追穷寇。”

    刘进听了年色凝重,虽然他也知道范随的身手,但是看过冯将军的伤势后,他再也不想去冒险,白白送了弟兄们性命。

    范随没有得到刘进的指示,更是不敢妄加行动。

    他帮着刘进披上铠甲,刘进这才反应过来范随没披盔甲,怒视道:“你是九条命是吧?还不赶紧的,去给爷把盔甲穿上。”

    范随心里一阵暖意,一溜烟跑了。

    等到刘进在周烷和其他将士的陪同下登上雁门关的城楼时,范随已经整装待发,准备随时开门迎敌。

    看着远处无数星星点点的火光,绕是刘进见过大场面的人,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父亲真的分析对了,鞑子们这次是带着拼了命的心思来的,看来去年的收成他们要么是颗粒无收,要么就是少得可怜,预期坐地等死,还不如要雁门关来搏一搏,总不是一死,说不准博准了,还能抢点粮食回去撑到开春播种时节。

    还好,他心里早已经有计议。

    周烷不慌不忙的将雁门关原有将士重新分配了一番,并暗地里告诉大家怎么做,每个人的工作都不一样,基本是五人一组,十人一对,一对分两组,两组的事情一样,共分了五百组,每隔半柱香的时间换一次,这样既能起到防御的作用,又不至于人人都筋疲力尽无法迎敌。

    同时五百组里面又分了五个大组,第一个大组为箭组,即第一道程序放箭,第二个大组为石组,即投递大石子,第三个大组为油组,即往城墙下倒油,第三个大组为火组,即往油上面投递已经点好的火球,第五组为搏组,吩咐在前四组中间,发现了有身手矫捷上城墙的就立马干掉。

    这都是刘进实现吩咐好的。

    看的涌动的星点越来越近,范随是个急性子,耐不住这么干等下去,便小声嘀咕了一句,怎么还不下令。

    刘进没理他,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慢慢举起令旗,心里不停的念着,再近点,再近点,再近一点点,一步两步三步,令旗往下一压,伴着刘进宏大的声音:“放箭。”

正文 第一一七章激战

    第一一七章激战

    众箭齐发,弓箭手选的都是队里最好的百步穿杨之手,只见鞑子前锋部队的人倒下大半,仅仅慌乱了半刻钟,鞑子就很快集齐另一支队伍作为前锋往前进发。

    “第一组弓箭手退下。”城楼上没了任何声响。

    鞑子的首领拉哈将军一阵窃喜,没想到中原的部队这么不堪一击,还没开始就已经被吓得弃城而去。他坐在中间的指挥台上正粘粘自喜,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撕扯着烤熟的小羊腿。

    说时迟,那是快。

    拉哈还没来得及回过神来,第二支前锋部队都被城墙上忽如其来的大石子击倒。

    哈拉大怒,一把甩掉酒杯和羊腿:“谁都不许退,都给老……子冲啊,金银珠宝,女人都等着你们呢,谁最先上城墙,老………子就赏他十个中原美女。。。。”

    这一句话果然管用,刚刚有怯意的士兵们立马就像发疯的狼狗,有几人爬上了城墙,更多的人支起了架梯。

    刘进声色不动,周烷经过这几次的经验,知道元帅已经成竹在胸,也不慌张,静静的等待着元帅的下一个号令。

    一,二,三,刘进默默的在心里数道,数到三的是时候快速的将令旗一挥,第三大组的成员一齐将准备好的滚烫的热油往城墙下倒,顿时,一片鬼哭狼嚎四面遍起,鞑子的军队大乱,正打算接近城墙的兵士们驻足不敢向前,拉哈气急,大声的怒道:“不许退,谁退,立即斩杀”

    往后退的兵士们听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顿时都立在原地不动。

    刘进见时机来了,立马就挥动令旗,指令第四组往下播撒火种,刚有所平息的嚎叫声又响了起来,哈拉好不容易整顿好的军队又乱成了一锅粥。

    哈拉身旁的一位穿着汉人服侍的先生摇起团扇幽幽道:“将军,退军吧今日已大败。恐怕再战下去也是无济于事。”

    哈拉听了这位先生的话,暗暗的骂了几句粗鲁的脏话,但是还是听从了先生的劝告,手一扬,传令兵就带着哈拉的命令骑马飞奔而去。

    刘进看着渐渐退去的大军,眉头不禁蹙在一起,问道身后的周烷:“这次带军的长帅是谁?”

    周烷想都没想就说道:“哈拉将军,听说他是左贤王的得力战将,此人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这两次的战事,冯将军认为绝对不是哈拉的手笔,按照哈拉以前的性子,今日就这么战败而走,他绝对是咽不下这口气的。”

    刘进听了暗暗点头,他也赞同周烷所说的话,他在雁门关呆的时日不比周烷短,哈拉是个什么人,他也知道得七七八八,哈拉听说是草原上最勇猛的武士,左贤王曾经想将齐齐慧兰下嫁给哈拉,以达到拉拢哈拉的目的,但是哈拉却对女人分毫不敢兴趣,不但拒绝了左贤王的美意,还在左贤王面前发誓永远忠诚于左贤王,以报答左贤王的知遇之恩。

    正如周烷所说,哈拉有勇无谋,只是无论是从军队的队形来看,还是从这撤退的阵势来看,都不是哈拉的手笔。

    “岳俊。。”刘进一呼,岳俊就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飞身而来,把立在一旁的周烷吓了一跳。

    “你立马带两个人,去查探一下哈拉最近得了什么人,越详细越好。”岳俊领命飞身而去。

    三日后,粮草和赵离一同抵达雁门关,这一次,哈拉下了战书,将在一日后对战。

    赵离给刘进见礼之后,就径直去了岳父冯将军的卧室。

    仍旧是蒙面女在服侍冯将军,赵离轻飘飘的说道:"秋实,你先下去吧"

    秋实惊愕的看着赵离,问道:"公子是如何看出来的。。。"

    赵离一副不愿意回答的样子:"你现在要改称我为姑爷了,你先下去吧,这里有我看着就行了。"

    临行前,岳母就已经告知自己秋实不方便带入京都,被安置在了岳父的身边,就算是岳母不对自己讲。自己看着这双眼睛也能猜到。

    这双让自己日日夜夜魂牵梦萦的眼睛,他如何能忘记,就算是和冯嫣如大婚后,他也时时想起,只是每当一个人独自想起的时候,难免心痛难忍,每次在屋子里,都把嫣如幻想成幕幕,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告诉自己不要忘记了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自己那个心心念念的人。

    当初听说姐夫四皇子要娶嫣如,他就知道了穆幕茗对此事很是关心,甚至他不惜以自己的一生来换得佳人一笑,只要她开心,他什么事情都愿意做,退一万步来讲,娶不到她,娶任何女人对他来说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传宗接代。

    赵离一晚上都是陪着昏睡的冯将军渡过的。

    起初,他在临时的榻上翻来覆去如何都无法安寝,后来想着与幕幕的点点滴滴,这才含笑睡去。直惹得秋实看了一顿疑惑,赵家姑爷到底是什么事情如此开心,冯将军这还没醒呢,不过她终究是个下人,也不好多想,替两人掖好被角,就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第二日,太阳才露出头,外面就鼓声大作。

    赵离穿戴好衣衫,见秋实裹紧了面容进来,冷冷的说道:"侍候好岳父大人,要是有半点差池,我回来惟你是问。"

    秋实大气都不敢出,默默的给赵离梳洗完毕,弓着身子送赵离出了屋子。

    赵离到城墙上的时候,城下已经有一个肥头大耳的人开始叫嚣,只见他手使双面铜锤,坐下骑着一只肥大的黑色马驹,可能是他体型过重,底下的马显得有点气喘吁吁,赵离见式不禁面露嘲笑之色。刘进看了看赵离说道:"赵兄,你可不要小瞧这个蛮子,他不仅力大无穷,而且身手敏捷,是哈拉手下的一员猛将。"

    赵离这才收了轻视之心问道:"那元帅可有应敌之策。"

    刘进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我门现在军粮到了,不慌,等一个人到了再动手不迟。"

    赵离听了点了点头,遂不再言语,这就让一边的范随急得不可开交,好不容易等到可以和一个高手对弈,可爷迟迟不发号施令,说又说不得,心里就象是热锅上的蚂蚁,难受之至如火烧。

    范随正欲上前问刘进何时迎战之时,岳俊一个轻灵的身影就落到了刘进的身后,对刘进耳语了一阵,刘进点点头说道:"岳俊,你做的极好,这回我要给你记大功,你先下去休息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准备迎战。"

    范随听了再也克制不住,满脸的不服气,但又不敢发作,只是轻声嘀咕道:"爷是什么意思吗?这好的差事不给小的。"

    刘进耳尖,听到范随的话不禁哈哈大笑:"你这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性子急了些,少不得给你差事,就怕你带回又叫苦喊累。"

    范随一听来了兴致,满心高兴的说道:"爷就放心吧,小的一定把这些鞑子杀得一个都不剩。"

    周烷见刘进并无怒色,附和道:"也算上下官"

    刘进和赵离就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赵离就轻声念道:"一而战,再而衰,三而竭"

    刘进便如见到知音一般看着赵离,赵离不做将才真是太可惜了,连他心里的策略都猜到了,现在鞑子想抢占雁门关的心境比谁都强,但是他们迟迟都不迎战,鞑子的气焰就会很快高涨起来,等岳俊休息妥当了,凭借岳俊的身手打败那个肥头大耳的家伙绰绰有余,再让范随和周烷从东西侧面夹击,将对方的阵式打乱,届时,对方首位不得呼应,必然大乱,就算不大乱,那时对方接到军粮库被烧的消息时,也定然会乱成一片,这次一定要趁胜追击,让鞑子以后再也不敢踏进中原半步。

    哈拉见这边迟迟不应战,便大笑道:"贵军中的人何时都变成缩头乌龟了,连迎战的人都没有。"

    哈哈哈哈。。。。一片讥笑之声划破长空,传入刘进等众人的耳中。

    刘进强压住内心的怒火,见岳俊精神满面的过来了,便亲自拿起鼓槌,给岳俊鼓气,岳俊战心大气,连城门都没让开,直接飞身出去,夺过鞑子的一匹战马骑上,与肥头大耳撕斗起来。

    起初,肥头大耳占上风,慢慢的,他的力气消耗殆尽,岳俊却时愈战愈勇,他见时机已到,一个转身打出四枚暗器,死死的定在了对方的坐骑的四条腿上。

    赵离在城楼上看得分明,见胜负已分,便在众人的忽视下下了城楼。

正文 第一一八章智者

    第一一八章智者

    岳俊一个回身,就将肥头大耳一剑刺死,敌军军心大动,刘进眼观鼻,鼻观心,见岳俊已经将敌方的主将刺死,忙激起撤军的信号。

    岳俊一听信号,立马往回奔驰。

    哈拉将军足足呆了三秒钟,刚要下令对岳俊急追猛射时,有一报信兵哭丧着脸喊道:“报”

    哈拉气不打一处来,问道:“何事如此惊慌,给老子振作点。”

    那报信兵吓得跪在地上瑟缩起来道:“回将军的话,我军。。。。我军的粮仓被敌军的探子烧得精光。”

    "岂有此理,看守军粮库的士兵都是干什么吃的,真是没用的东西。"哈拉发完脾气就望向身旁的长者。

    长者摇了摇头,笑道:"将军,两军对峙,兵不厌咋,何况这次我们大军倾巢而出,他们不趁机去烧毁我们的军娘库,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将军且放一百二十个心,崔某已经将军粮库暗中移位了,现在被烧的只是我们三成的军粮,我们还有七成的储备,就算是和敌军战上个十天半月都毫无问题。"

    哈拉听了大喜,遂说了句崔先生可真是本将军的贵人,崔先生可真是诸葛再世之类的恭维之话,遂又对那传信兵狠狠的说了个滚字。

    崔先生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丝毫看不出悲喜。

    哈拉已经习以为常,自左贤王今年年初将崔先生介绍给自己之时,就已经明说眼前的这位崔先生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足智多谋,有他一人,相当于得千军万马,起初他还不以为然,现在看来果真不假,将原先的小觑全都收了起来。

    刘进明明看见哈拉的报信兵已经进入军中半晌,却还是没有半点退军的痕迹,心里不免有点疑惑,长期的经验告诉他,一场生死大仗即将开始。

    哈拉为了鼓动有点气馁的将士们,喊道:"弟兄们,给我杀啊,我门要为草原上的第一勇猛武士报仇。。。。左贤王说了,只要弟兄们攻克雁门关,佳人美酒等着我们去享用。"

    这一句果然有效。

    崔先生又加了一句:"谁要是能攻上城墙,左贤王许诺封妻荫子。"

    优厚的条件往往能激发人类的战斗潜能,哈拉和崔先生一唱一和,效果显著,鞑子的士气顿时高涨,开始整齐有序的排队前进。

    刘进赶紧找来岳俊,问道:"你看,怎么回事?他们怎么还不退兵。"

    岳俊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刘进四处看了看,没见赵离,想着他是不是去休息去了,遂跟范随说道:"传令下去,雁门关原驻守将士三千人稍作休息,补充原料。我们带来的亲军五千人准备迎战。"

    范随领命而去。

    刘进深思了一会对岳俊说道:"你门怕是烧错了粮仓。"

    岳俊一点就透,跪下请罪道:"属下无能,请主上惩处。"

    刘进蹙眉说道:"不要动不动就惩处,你也累了几日了,实在是敌军现在变得万分狡诈,你先去将赵公子叫上城来,休息到掌灯时分来替范随。"

    岳俊犹犹豫豫,看了刘进严肃的脸色,最终还是退了下去。

    赵离再次上城门,看见哈拉带着他的将士门愈杀愈勇的状态,十分吃惊,他正要问刘进是怎么回事,范随就急匆匆的奔了过来说道:"爷,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迟早会让他们攻克城门的。"

    敌军已经涌到城门口,正在用三人合抱粗的木桩撞击着城门,一声声巨响敲打着众人的心弦。

    赵离见战事紧急,遂想都不想就说道:"元帅,你看我们来个声东击西之法如何?"

    刘进眯着双眼看了半晌,说道:"赵兄之法可行,我这就去安排。"

    赵离赞赏的看着刘进,和聪明人说话真是不费劲,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简单的动作,对方都能看出自己的意思,赵离咳了咳,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配娶到幕幕。

    两军大战了半日,到处火烧烟扰,喊爹骂娘之声四处可闻,几万人空着肚皮,因为刘进先前有安排,见自己的五千亲军略显疲色,遂发号施令,让休息了半日的三千雁门关将士接替,周烷指挥作战。

    仍旧分五大组,每组按次序投放东西砸向敌军。

    哈拉见大势已去,虽心有不甘还是听从了崔先生的撤军的意见。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留得命在,还怕不能打胜仗。

    兵败如山倒,刘进这次却不打算轻易放过哈拉,早已经埋伏在菏泽之地的两万援军在草地上扒拉了一整日,见哈拉狼狈而来,站心大起,带队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驸马穆幕晨。

    穆幕晨带援军而至的消息只告诉了刘进一人,知道的越少,就越有取胜的把握。

    这是刘老国公爷出的后招。

    他为了刘家这一点血脉,算是殚精竭虑,如果这次大败左贤王,雁门关起码能保十年平安,左贤王出尔反尔,实在是气人,前脚才议和打算送亲,后脚就侵犯我国土,不给他颜色看看,还不知道我军的厉害。

    他千思万虑,寻思着连冯将军这种老将都不是哈拉的对手,惨败而归,那说明哈拉一定是得到了神秘高人相助,为了安全保险起见,刘老国公爷除了恳请皇上让太子负责军粮运送一事外,还上密折恳请皇上让穆幕晨带两万援兵支援刘进。

    就是刘进将穆幕晨安排在菏泽之地截断哈拉的生路的。

    雁门关大捷的消息传到京都之时,那已经是半月之后的事了。

    穆幕茗早三日得的消息,穆幕晨和赵离先行回京,冯将军因为伤势严重,不宜再驻守雁门关,便升了雁门关副将周烷负责接替雁门关事务,冯将军随赵离一同回京养伤。

    一家欢喜一家愁,冯夫人和冯氏姐妹正在忧心冯将军的身子,穆幕茗则带着丫环们,兴高采烈的打扫着屋子,准备迎接刘进的归来。

    刘老国公爷也得了消息,叫大福给穆幕茗传了话,说刘进班师回朝的那天,万万不可忘记到家庙里祭祀祖宗。

    穆幕茗亲自去了东苑。

    在穆幕茗的惊心照料下,刘老国公爷的身子得到了良好的调养,不紧健壮了些,脸上也满是红润。说话的底气也足了很多。

    刘老国公爷见穆幕茗亲自来了,说道:"这点子小事,你叫红云跑一趟不就得了,还亲自走一趟,你也是不嫌累。"

    "媳妇还这么年轻,多活动活动好处多得是,再者媳妇也想和您商量一声,你那烧坏的屋子已经修缮好了,您看是继续歇在东苑这边,还是到时候搬到那边去住,再就是进哥哥眼看着要回来了,您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西华门迎他,一来出去透口气,二来媳妇带着您四处走走,给您缝制几身合体的新衣。"穆幕茗滔滔不绝的说着,但是听到刘老国公爷心里却是暖洋洋。

    三福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刘老国公爷笑呵呵的说道:"行,你看着办吧,等进儿回来了,我再挪院子,现在挪得话,你既要忙内,还要忙外,怕你应付不来。"

    穆幕茗脸上笑的花开锦绣:"媳妇多谢爹爹体恤,我还真是怕您要现在挪园子。"

    刘老国公爷笑声一片。

    穆幕茗陪着刘老国公爷用完午膳后,便说道:"爹爹,您看冯将军回来也有些时日了,本来媳妇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好去探望他,但是凭着我们家和冯府的关系,再者我和冯式姐妹关心身后,您看我一界小辈,也不知道这样去探望得体不得体,您帮着拿个主意吧。"

    刘老国公爷仔细的端详了一下穆幕茗,这个臭丫头,把心思都打到我的身上来了,遂说道:"行,这些日子也闷够了,你就陪我去冯府看看吧,我去瞧瞧老冯就可以了,你就和冯夫人她们坐坐吧"

    听说冯将军伤得不轻,老头子是怕吓到自己了吧。

    穆幕茗心里不禁对刘老国公爷又多了一分敬意。

    两人便商量好第二日一大早去冯府探望冯将军,穆幕茗拿了刘进的帖子,备了两份,一份送给冯夫人,一份送给冯嫣如。

正文 第一一九章访友

    第一一九章访友

    刘老国公爷看到床上躺着的冯将军时,虽然早有心理准备,还是大大吃了一惊,冯夫人的眼圈通红,冯嫣然小心仔细的扶着冯夫人,显而易见,冯夫人这几日一则没有睡好觉,二则冯将军回来后又大哭了一场。

    刘老国公爷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劝了一句冯夫人。

    冯夫人知道国公爷还有军机要事和自己的夫君谈,便携着冯嫣然退了出去,和穆幕茗絮叨去了。

    此时的冯将军虽是不能动弹,但神智已然清醒。

    刘老国公爷喊了喊:“慎之。”

    慎之是冯将军的字。

    冯将军吃力的睁开双眼,见是老国公爷来看自己了,激动得想挣扎起来,刘老国公爷用手按了按:“慎之,你就躺着和我说话吧,我这都坐了几十年了,难不成你还要我站起来劝阻你。”

    冯将军不好意思的闭了闭眼,算是默认了刘老国公爷的话。

    刘老国公爷也不问他是谁将他伤的如此之重,也不问他是如何伤的,只是与他说着往事,往年的各种心酸记忆及各种战胜之后的快乐渐渐浮现在冯将军的眼前。

    “慎之,以前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只是供我们在无聊的时候回忆而已,你不要一直都把这些耿耿于怀,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不打败仗的将军,也没有不打胜仗的小兵,你就是太过于自责,以至于现在身子都还没痊愈,你不顾着你自己,你也要看看你的妻儿,冯夫人为了你的事情东奔西走,没少遭人白眼,作为一个妇道人家,你说她容易吗?在外受气不说,还要回来看你的眼色,再看看你的大姑娘和小姑娘,大姑娘过不了许久就要临盆了,你难道想就这样躺在床上看你的外孙,现在的小孩子别提多精灵了,小家伙看到你这个样子,还不吓得躲得远远,你再看看你的小姑娘,她的婚事还等着你去操心,我听幕幕说四皇子想求娶她,现在虽明面上没有拒绝,但是实际内心你的小姑娘是不想嫁与四皇子,你再不振作起来,你这个家就要毁在你的手上。”刘老国公爷一番语重心长。

    冯将军的小指头动了动,吃吃的说道:“国。。。公。。。。爷。”

    刘老国公爷见话已经奏效,也不多说:“好了。。好了。你也不必过于激动,等你好了,我们好好的喝上几盅。”

    内室花厅里面穆幕茗看着冯夫人和冯嫣然均是一片愁苦之色,先前在马车上想好的话都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冯嫣如来得迟些,是赵离亲自送进来,他见到穆幕茗稍稍走神片刻,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常色说道:“穆家表妹也来了,让你挂心了。”

    穆幕茗低头对赵离回了一礼,按制穆幕茗是一品夫人,赵离是三品状元郎,但是按辈分来算的话,赵离也是算穆幕茗隔得比较远的表哥,赵离也不客气,受了穆幕茗的礼,遂又温柔的看着自己的妻子,轻声的说道:“你好生照顾着自己,我去看看岳父就来。”

    冯嫣如微笑中带着羞涩,更加的娇艳。

    冯嫣然则如心里投进了一块打石头,压得她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是痴痴的看着赵离,连一声姐夫都忘了叫。

    冯嫣如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幸福当中,妹妹的异样全然没有发觉。

    冯夫人虽见了,也只是蹙了蹙眉道:“嫣然,怎的如此无礼,连声姐夫都不知道喊了。”

    冯嫣然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半是埋怨半是调侃的说道:“母亲,您也真是的,穆姐姐在这里还这么编排女儿,女儿还不是一时见了姐姐姐夫,高兴得忘了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冯夫人转怒为笑:“你这小妮子,尽知道瞎扯。”

    穆幕茗赶紧打圆场道:“人最怕是不知道有错,现在知道了还不改。”说完就撞了撞冯嫣然,嫣然会意,竟然伴着假声娇滴滴的喊道:“姐夫好”引得众人一阵大笑。

    冯嫣然和穆幕茗相视而笑,笼罩在冯府上空多日的愁云总算有点消散。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现在四个女人坐在一起,少不得东家长西家短一番。冯夫人也是个开明的母亲,穆幕茗又故意放开为了逗大家开心,说了很多京中的趣事,比如哪家的媳妇不得婆婆喜欢,婆婆故意刁难,后来媳妇实在无法忍受,就闹着和离,可这和离还没闹成,婆婆就又跟公公的姨娘闹上了等等之类鸡毛蒜皮之事,只说得另外听的三人大开眼界,因为穆幕茗都是用某某某替代的,所以另外三位听众也没深究到底是京中哪个豪门权贵,只当听故事一样享用了。

    “穆姐姐可真是腹中多才,知道这么多事,我就不行,你叫我说出一个来,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冯嫣如本来就是个内敛的性子,不喜多说话,这也许就是她婆婆喜欢她的原因,赵府的姨娘就是个多话的主,很是不得赵夫人的喜欢。

    冯嫣然也是附和道:“是呀,是呀,我虽能说出几个来,但都是比不上穆姐姐说的这么生动的。”

    穆幕茗直被两姐妹说的不好意思起来。

    柳麦及时的端上应时的水果,糕点,穆幕茗不想冯夫人冷了场,便以晚辈的身份问道:“敢问冯夫人,您说要找个宅子定居下来,不知道可找到合适的?”

    冯夫人哎哟了一声,道:“少夫人不说,我还真是把这事给忘记了,你看最近这段时间为了外面加我们家老爷的事情我是脚不离地,等老爷身子好利索了,再让老爷去购置吧,我们妇道人家的,还是好好的在家相夫教子好了。”

    说完,脸转向了冯嫣如,好像是对她说,作为一个妻子,好好的抓住丈夫的心才是关键。

    冯嫣如不敢看母亲,怕母亲又说责备之话。

    穆幕茗摸不着头脑的看着两人,当着面又不好多问,便打着马虎眼,瞟了一眼冯嫣然,冯嫣然哪里不晓,只是对着穆幕茗摇了摇头。

    穆幕茗心里就想着,难道嫣然也不知道是何事。

    詹妈妈进来对冯夫人耳语了一阵,冯夫人面露喜色。

    冯嫣然一向好奇,禁不住问道:“母亲,何事如此高兴,比捡到了一千两银子还开心?”

    冯夫人也不避开穆幕茗说道:“皇上已经下了圣旨,撤了你父亲的一切官位,你父亲以后可以安心养老了,你的亲事,说不准也会搁置。”

    冯嫣然跳了起来高兴的说道:“果真是好事啊,娘,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不用嫁给四皇子了。”

    冯夫人笑着点了点头。

    “这还是多亏了刘老国公爷和少夫人的帮衬,不然事情哪里有这么的顺利,我就在这里谢过你了。”冯夫人说着就起身想向穆幕茗行礼。

    穆幕茗哪里敢受她的礼,一把托住冯夫人说道:“我可没出一点力,都是我公公的功劳,夫人要谢的话也是谢我的公公。”

    冯夫人见穆幕茗死活不受她的礼,也不忸怩作态,直接就吩咐了詹妈妈下去准备好酒好菜,留穆幕茗和国公爷在冯府用午膳。

    另一边,刘老国公爷和赵离相谈甚欢,不住的说真是英雄出少年之类的话,冯将军一脸笑意,与有荣焉,当今最勇猛的国公爷就这么直截了当的夸奖自己的女婿,自己怎么能不高兴呢。

    冯将军一面心里高兴自得,另一面又怕赵离因得到夸奖而生骄,遂说道:“都是年轻人,多历练历练好,国公爷真是谬赞了,比起元帅来,我这女婿怕还是差了许多。”

    赵离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