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算盘-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娘耳边传来了一醇厚的男音,也知道这会立在她面前的就是她的未婚夫婿,不过身份有别,她虽然心里很是好奇,但依旧没有贸然抬头去看他。
  “谢王爷,”陈氏起身之后,五娘也跟着起身了。
  “一路上还安稳吗?”昭亲王虽然这话是问陈氏的,但他的眼神却扫向了立在陈氏身后微微低垂着脑袋的小丫头。只见她卷翘的眼睫毛微微轻颤着,标准的美人尖,显得额头十分饱满,衣领上雪白的兔毛衬得她的肤质如凝脂一般细腻且白皙粉嫩。
  在昭亲王问话的时候,陈氏也似无意一般瞅了他两眼,这位爷行事一向低调,又常年不在京里,见过他面容的还真是没多少人,没想到今日会先在这遇见。
  据传太后娘娘年轻之时跟奉国夫人韩氏并称为“京城双姝”,眼前的这位爷还真是没辜负太后娘娘的美貌,就单瞧着相貌在这京城里也难有男子能够比及的,倒是跟她家小妹十分般配。
  陈氏收回了思绪:“多亏了太后娘娘记挂,臣妇跟小妹一路上很是顺畅。”
  “那就好,”昭亲王虽然很想让小媳妇把头抬起来,不过这会不合时宜,他也只能多看看小媳妇黑麻麻的发顶:“母后在里面等着,你们就先进去吧。”
  “是,”陈氏又朝他福了一礼,才带着五娘跟在魏公公身后进了慈宁宫。
  昭亲王站在原地看着他小媳妇的背影,在自己下巴上摸了一把,嘴角一勾:“有趣。”他今天总算是见着了敢贿赂他的姑娘了,这个姑娘还是他媳妇,也不枉他厚着脸皮在他母后这赖到现在。不过他母后还真是很了解他,单看这小媳妇身上的清爽劲就合了他的心意。
  跟在昭亲王身后的小应子刚刚也拿眼偷看他未来的女主子了,看完之后,他心里很是庆幸,还是太后娘娘慧眼识珠,至少光看打扮这女主子也不像是个苛刻的人。
  “臣妇(臣女)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千岁金安,”陈氏跟五娘进了慈宁宫,就提着心,稍稍加快了脚步上前,双双行着宫礼。
  “快起来坐,”太后端坐在榻上,难得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感觉整个人都有了股人气:“小西,你去泡两杯大红袍来。”
  “谢太后娘娘。”
  陈氏跟五娘起身后,就随花嬷嬷来到一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两人都低垂着首,不敢四处打量,以免显得轻浮。
  太后看着坐在陈氏下手干干净净很是清爽的五娘,心里已经有些满意了,她又把目光投到陈氏身上,淡笑着问到:“你们母亲怎么没来?哀家还想跟她叙叙话呢。”
  陈氏闻言也稍稍抬起了头,看向太后:“回太后娘娘的话,母亲觉得今日是您的千秋,她来有些不合适,只能等日后再找机会进宫来您请安。”
  “她心思也忒多了,”太后想到米氏寡居才没多久,也不怪她会多想:“原哀家还想着她能来陪哀家说说话,现在只能等过些时候再请她进宫了。”
  陈氏掌家这么多年,心里清醒着呢,太后这般态度就已经说明她老人家对她家小妹是满意的,她起身朝太后福了一礼:“那臣妇先替母亲多谢太后娘娘记挂。”
  “坐吧,不用这么多礼,”太后这时又看向安安静静坐着的五娘:“这就是府里的五姑娘?”
  “是,”陈氏坐回到椅子上,淡笑着说:“臣妇小妹性子安静,平日里很少出门走动,倒是让太后娘娘见笑了。”
  五娘从遇见昭亲王之后,心就怦怦直跳,缓到现在才平静了些。她慢慢起身,走到大殿中央:“金氏五娘给太后娘娘请安,恭祝太后娘娘福寿安康。”
  “好好……,”太后朝五娘招招手:“过来给哀家瞧瞧。”
  五娘也不扭捏,起身后就慢慢走到太后跟前,行着蹲礼,把头稍稍抬起,双目下垂。
  太后见她五官精致,两颊藏肉,天庭饱满,双目虽低垂着,但不见一丝怯懦,举止也十分大方,没有一点小家子气。她心里头舒了一口气,这孩子是个好姑娘,倒也配得上她那冤家:“花儿,快扶五丫头起来。”
  五娘轻轻呼了口气:“多谢太后娘娘,”后她也没真的要花嬷嬷搀扶,自己就稍稍借了点力在花嬷嬷的虚扶下起身了。
  太后退下左手腕上的紫玉镯,拉着五娘放在腰间的手,就直接把那镯子戴到了她的手腕上。
  五娘原本还有些退缩:“娘娘……使不得……”
  太后笑着拍了拍五娘的手:“哀家今日见到你,心里欢喜,这镯子你就好好戴着,这是哀家给你的。”
  太后既然都这样说了,五娘也就不再扭捏推辞了:“臣女多谢太后娘娘赏赐,臣女定会好好戴着。”
  “回去坐吧,”太后笑着点了点头,便松开了五娘的手。
  而此时坤宁宫里,韩国公夫人正拉着韩冰卿在跟皇后道苦:“卿丫头也是你看着长大的,怎么就被赐给了昭亲王为侧妃?要是府里的那几个庶出也就罢了,卿丫头可是你大哥的嫡女。”
  皇后也懊悔得很,她那天只是撺掇了皇帝几句,没想到皇帝不但把冰卿赐给了昭亲王,还把她看中的儿媳妇辅国公府的嫡女也赐给了他,她这心都疼了好几天了:“母亲,圣旨已下,本宫也没法子。”
  “安平伯府那个嫁不出去的都能捞个正妃,咱们卿丫头哪样比不上她?”韩国公夫人拿着帕子按了按眼角:“真的没法子了?”
  皇后点了点头,以前她也许会动手除了那安平伯府的姑娘,但现在她不敢,宫里到处都是太后的眼睛,她怕搬起石头砸到的是自己的脚:“昭亲王侧妃也是有品级的,能入皇家玉蝶,这也不算辱没了卿丫头。”
  韩冰卿面上很平静,是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不满,不过心里却在冷笑。说来说去,她这姑母还是怕,也是,她只是她的侄女。不过既然她姑母不帮她,那她就只能自己帮自己了,反正她是绝对不会下嫁给昭亲王为侧妃的。
  “可怜我的卿丫头,”韩国公夫人心里发苦:“你父亲跟镇国侯一向不合,这次镇国侯逮着理了,更是紧咬着你父亲不放,这府里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皇后有时候也觉得奇怪,为什么那两个老不死的会这么厌恶她韩国公府:“您回去给父亲带句话,就说叫他让着些镇国侯,咱们家是金镶玉犯不着跟那块茅坑里的石头硬碰硬。”
  “这茅坑里的石头也是石头,”半天不吭声的韩冰卿冷不丁地开了口:“会砸死人的。”
  “那还能怎么办?”皇后冷哼了一声:“跟他就这么硬碰硬,你是不是忘了镇国侯是昭亲王的舅父、太后的亲弟?”
  “侄女儿没忘,只是觉得镇国侯太碍眼了,”韩冰卿叹了口气,细白的手指搅动着锦帕。
  “娘娘,”坤宁宫的管事太监吴起在殿外回禀:“安平伯夫人带着安平伯府的五姑娘去了太后宫里,据下面人传是太后宫里的魏公公亲自出去迎接的。”
  “哦?”皇后嗤笑了一声:“本宫就没见过这么偏心的娘,太后这心里指不定压根就没有皇上这个儿子。”
  “姑母还是去看看吧,”韩冰卿也不再玩着帕子了:“祖母跟冰卿进宫已经有一会了,也是该去给太后娘娘请安了,侄女顺便去看看那五姑娘是怎样一个灵秀人物,竟能入得了太后的眼?”她进进出出皇宫这么多年,太后可是一次都没主动宣过她。
  慈宁宫里,这会又多了一位女眷,这位女眷看着慈眉善目的,正打趣着五娘:“我说今儿怎么不见人来接?原来啊,是有人有了媳妇就忘了我这舅母了。”
  “哈哈……,”太后也掩着嘴笑了:“那冤家刚离开不久,等下次见到,你得好好问问他。”
  镇国侯夫人莫氏摆摆手:“那臣妾可不会搭理他,臣妾怕他又去府上闹腾,侯爷今天特地嘱咐臣妾离着他点,哈哈……”
  太后想到她那弟弟就止不住的笑:“真真不知道他俩是怎么互看不顺眼的?”她那弟弟也是个小孩子性,嘴上嫌弃得不得了,实际上呢,心里可疼他那个外甥了。
  “皇后娘娘驾到,”殿外传来了守门太监的吟唱。
  五娘的小脸被镇国侯夫人打趣得红扑扑的,这会皇后来了,她用手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脸,就起身跟在镇国侯夫人和她大嫂身后,跪迎皇后。
  皇后领着韩国公夫人跟韩冰卿进入慈宁宫后,就快步走到太后那里请安:“臣妾给母后请安,母后吉祥。”
  “起来吧,”太后看了眼皇后三人,就越过皇后,对还跪在一边的三人说:“你们也起来坐吧。”
  “谢太后娘娘、谢皇后娘娘,”三人谢恩后,就起身了。


第17章 
  皇后坐到了太后右边的榻上,笑着对太后说:“臣妾听闻安平伯夫人跟五姑娘进宫了,就过来见见,没想到舅母也到了。”
  莫氏淡而一笑,看向皇后:“皇后娘娘还是直接唤臣妇周莫氏吧,这‘舅母’臣妇是万万不敢应的。”
  莫氏这话一出,皇后跟韩国公夫人的脸色就都变了,在座的其他人也都是只当没听见刚刚的话。
  皇后没想到莫氏会这么不给她脸面,不过就算是心里再恼火,在这慈宁宫也没她撒气的地儿:“真是多谢镇国侯夫人提醒,不然本宫这一高兴,都忘了‘君臣有别’了。”
  “今儿是太后娘娘的千秋大寿,皇后娘娘太高兴一时忘了规矩也是在情理之中,”韩国公夫人适时的打着圆场:“倒是莫妹妹太较真了。”
  莫氏才不管那娘俩唱得什么双簧,反正她镇国侯府跟韩国公府是结了世仇,这辈子是不可能和睦共处的。她翻了一个白眼,扭头就拉起陈氏的手,开始低声说起昭亲王跟五娘的婚事:“你母亲最近也要开始忙了,谁能想到日子会这么紧,不过这样也好,两个孩子年岁都到了。”
  因着前些日子镇国侯给他们伯府撑腰的事儿,陈氏对镇国侯府很有好感,再说刚她也瞧见了太后娘娘对她这娘家弟妹的态度可是亲近得很。这慈宁宫里暗潮涌动,陈氏心里也明镜似的,恐怕这镇国侯府跟韩国公府之间还有他们不知道的龌龊。
  不过这些都不关他们伯府的事儿,韩国公府那位要入昭亲王府的韩家嫡孙女,陈氏也瞧见了,是个美人,外表看着有些柔弱,但是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就把她整个底给漏了。
  陈氏反手握住莫氏的手:“您说得在理儿,自从婚期定下之后,母亲就忙得脚不沾地儿的。您也知道我家小妹是最小的,几个哥哥姐姐都比她大上一大截儿,她啊,不但是母亲的命根子,也是我们这些哥嫂的心头肉。”
  “你回去跟你母亲说就说是我这个当舅母的拍着胸脯保证的,让她放心,定不会让五丫头受委屈,”莫氏也喜欢大大方方的姑娘,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看出高低了,那坐在对面的韩家女,还是嫡出呢,自入了慈宁宫,那眼神就没个消停的时候。她们都是成了精的狐狸,还能估不出那韩氏女的斤两。
  “看您说的,”听了莫氏的话,陈氏在心里默默打算着回去把给镇国侯府的年礼再加厚几成:“咱们王爷也是个好的,今儿我也算是有福气,进宫刚巧遇见,真真是龙章凤姿。”
  “性子也好……”
  五娘两只耳朵竖得高高的坐在一边听着她们的叙话,在对面那韩冰卿又一次把眼神放在她身上的时候,她终于抬头回视了韩冰卿。
  那韩冰卿估计是没想到五娘会突然抬头看她,正巧逮到她还未来得及收回的目光,一时间韩冰卿有些尴尬。五娘见她那有些不自然的撇头,嘴角一弯,笑了。
  “说来这赐婚的懿旨已经下了有些日子了,”皇后那边奉迎了太后半天,也不见太后给她个好脸,心里的火有些压不住了,刚巧瞥到五娘脸上的笑,她就忍不住出声了:“本宫还未见过安平伯府的五姑娘呢。”
  五娘闻言,就起身来到大殿中央行礼:“金氏五娘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吉祥。”
  皇后看着五娘的脸,好一会也没叫五娘起身。五娘微微低垂着头,脸上依旧带着笑,也好似完全不在乎皇后的迟疑。
  “哎呀,”又过了一会,皇后才笑着说:“瞧瞧本宫这没出息的样儿,安平伯府的五姑娘可真真是好容色,竟叫本宫看呆了,快起来吧。”
  五娘丝毫不在意:“多谢皇后娘娘。”
  皇后从手上脱下只景泰蓝手镯,递给了站在她一边的燕嬷嬷:“本宫来时匆忙,也没带什么好东西出来,今儿算是头一次见,这手镯还算拿得出手,就赏你吧。”
  太后坐在一边,眼睛轻轻眨了一下:“皇后给你,你就拿着吧。”
  “是,多谢皇后娘娘赏赐,”五娘脸上依旧淡笑着,全然不在意皇后的敲打,她上前了几步,伸出了细长白皙的左手,露出了太后娘娘之前赏赐给她的那只紫玉镯。
  燕嬷嬷原本想要把那只景泰蓝手镯戴在五娘的左手上,不过在她看见那只紫玉镯之后,就拿着皇后的那只镯子退到了一边跪着了。
  皇后在见到五娘手上的那只紫玉镯之后,她就忽地从榻上站了起来,脸上的笑再也绷不住了,右手中的帕子都飘落在地,过了几息,她才颤着音说到:“母后很喜欢五姑娘?”
  太后轻笑着说:“她是哀家亲自挑的,自然是很喜欢,也很满意。”
  皇后的双腿有些发软,她是先帝圣旨赐婚的,她很早就知道她不是太后满意的儿媳,太后当年属定的太子妃人选是奉国将军府的赵希冉。
  当年她嫁进东宫的时候,她也想过要好好孝敬太后,让太后对她改观,可是太后的心好似石头一般,怎么都捂不热,她尽力了,就不想再自讨没趣。
  皇后用力眨了几下眼睛,憋回了眼泪,坐回到榻上,不过双目还是有些湿润:“母后高兴就好,五姑娘这份礼,本宫日后再补,你先回去坐吧。”
  “是,”五娘收回了左手掩在袖子里,她用手指轻轻抚摸着腕上的紫玉镯,心想着这紫玉镯不会就是大景的开国始皇送予孝文成皇后的那紫玉镯吧?不然皇后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会失态成那副样子。
  “太后娘娘,”魏公公快步走进来回禀:“大长公主与辅国公夫人及其小姐来了。”
  太后伸手摸了摸炕几上的杯子,才开口说到:“让她们进来吧。”
  自先帝死后,黄氏每年只能进一次慈宁宫,而每次走进慈宁宫的时候,脑子里都会想到她出嫁时,镇国侯对她说的那句话“自此以后,你不许再用周这个姓氏”。
  是的,她是辅国公夫人黄氏,不是黄周氏。她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她自己争取得来的,她想要过得好一点有错吗?
  太后看着跪在她面前的女人,心都揪在了一起,要不是强压着,她几乎想要上前去撕了她。要说她周作灵这一生最恨的也就只有三人:先帝、奉国夫人韩氏,剩下的那一个就是眼前的这个女人,她的好堂妹:“都起来吧。”
  “谢母后(太后娘娘)。”
  大长公主起身后就笑着扫了一眼殿内的人:“儿臣还以为儿臣来的算是早的,没想到还是晚了些。”
  太后也不欲与她多说,实在是她不想见那黄氏娘俩杵在她眼前,她怕她下一刻就控制不住自己:“都找位置坐吧。”
  大长公主笑了笑就坐到了韩国公夫人让出的位置上,而黄氏看了看坐在太后下手纹丝不动的镇国侯夫人,后便带着女儿来到韩国公夫人的下手坐下了。
  皇后这会已经调整好仪态,一脸欣喜地看着黄英:“有些日子没见英丫头了,怎么看着好似纤瘦了不少?”
  “姑娘家家的还是要长点肉,看着有福气,”莫氏没等黄氏开口,就笑看着太后说:“还是咱们五丫头瞧着舒服,太后娘娘您说是不是?”
  “是这样,”太后笑着看向五娘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弱柳扶风的,跟风一吹就倒似的,看着更是一点精气神都没有。哀家瞧着五丫头这样子挺好,要是再长点肉就更好了。五丫头你可不许学人节食,把自己搞得跟皮包骨似的,哀家光看着就不高兴。”
  五娘起身朝太后福了一礼:“五娘谨遵太后娘娘教导。”
  “快坐下,”太后抬了抬手。
  韩冰卿瞅了一眼坐在她上手的黄英,见她脸都白了,心里默念了句“蠢货”,后就把眼神投向了一直注视着太后娘娘的辅国公夫人黄氏。
  韩冰卿心里一肚子数,不要说昭亲王现在已经有了准王妃,就算是没有,也应该轮不到黄英。
  辅国公夫人黄氏是现任镇国侯小叔家的嫡女,不过黄氏自幼父母双亡,被前任镇国老侯爷接进府里养着。自她出嫁之后,就再没有回过娘家。不知道是她不想回,还是镇国侯府压根就不让她进?
  黄英抬首看向坐在对面的五娘,心头顿时酸涩无比,那就是他的准王妃吗?可真漂亮,他是不是很满意?应该是满意的,毕竟他要是不满意,太后跟镇国侯夫人也不会这么高看这位五姑娘。
  五娘早就察觉到黄英盯在她身上的眼神了,过了一会她微微扭头看向了黄英,见她面色苍白,眼中含泪,就微笑着朝她点了点首,后又再次扭过头,安安静静地坐着了。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后宫妃嫔跟各家女眷也都到齐了。碧霄宫那里的管事太监过来回禀说一切已经准备妥当,在座女眷可以入席了。
  五娘跟在镇国侯夫人和陈氏身后,走出了慈宁宫。
  刚走了没多久,辅国公夫人黄氏就领着女儿渐渐挨了过来,她有意走到莫氏身边,迟疑了很久,才终垂首低声叫了一句:“大嫂。”
  莫氏瞥了她一眼,嗤笑一声,也不避讳四处竖着耳朵的人群,开口毫不留情:“可别这样叫,当年你出嫁的时候,侯爷就已经说了你再不是我镇国侯府的人,也不许再用周姓。”
  说到这莫氏顿住了脚步,转身面向黄氏,眼神冰冷:“如果你忘了,那今天我作为镇国侯夫人就替他再对你说一遍,黄氏你自出嫁那一日起,就跟我镇国侯府再无瓜葛,有些事情在你那算是过去了,但在侯府这却永远不会被原谅,如果你还有一点良心,就想想……就想想老侯爷吧,希望你牢牢记着今日我说的话。”
  “大嫂,”黄氏眼里的泪有些含不住了:“我……我……”


第18章 
  莫氏不再搭理她,直接拉着陈氏跟五娘快步离开了。
  黄氏看着莫氏离开的背影,嘴里都是苦涩,大错已经铸成,她这辈子是进不了镇国侯府的门了,不过就算能进,她也是没脸进的。
  她自小父母双亡,被她的大伯已逝镇国老侯爷接进了侯府,养在了大伯母膝下。她从小就特别羡慕她大堂姐,羡慕她的出身,羡慕她的姻缘,羡慕她的一切一切,天长日久的,那羡慕就变味了,变成了无尽的妒忌。
  在她十三岁的时候,镇国老侯爷率领西北军远征边莫,在那场战争中老侯爷受了重伤,被送回京中医治。
  在老侯爷被送回京中的次日,皇帝驾临镇国侯府探望老侯爷。也就是在那个下午她撞破了皇帝跟那奉国将军夫人韩氏的奸情。谁能想到奉国将军赵毅在常青堂跟老侯爷叙话,而他的夫人却正跟当时的皇帝在假山后面苟且呢?
  那个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皇帝即便被她撞破了奸情,在她面前依旧是高高在上,他替她选了一条路,而她也遵从了。
  一生征战沙场,手握着大景半数军权的老侯爷,她嫡亲的伯父,在回京一个月后病逝,而她这个侄女却是帮凶,在老侯爷病逝的前一刻,她被赐婚给了当时的辅国公世子黄石青。
  “母亲,”每次遇见镇国侯府的人,她母亲都会面露悲伤,黄英想知道其中的内情,但她问了几次,次次都是还没等到答案,她的母亲就已经痛哭流涕,后来她就不再问了:“咱们快些走吧。”
  此时慈宁宫里,太后面色也很是不好,她走进了书房,来到紫檀木书架边上,伸手拿出了那本她时常翻看的佛经,翻到了中间的一页。
  那一页上面没有经文,只有一个字,一个大大的“忍”字,太后用力眨了两下眼睛,手指顺着笔画勾勒着这个字。这是她父亲临死之前让人递给她的,她看了这个字看了三十二年。
  她父亲——镇国老侯爷,是那样的一个豪杰人物,为大景是鞠躬尽瘁,可到了最后先帝竟趁他病,要了他的命。也是,她父亲手握西北军的兵权,她父亲不死,先帝哪能活得快活?
  她已经忍了足足四十五年了,她熬死了先太后、熬死了先帝,熬到她儿子长大成人,现在她终于不用再熬下去了:“放心,我会一个都不落地送你们去阿鼻地狱。”
  莫氏拉着陈氏跟五娘走了好一段距离,才慢下脚步,缓了缓气息,后扭头嘱咐五娘:“五丫头,太后给你的那只紫玉镯你要好好收着。”
  “五娘知道,”五娘见镇国侯夫人面色严肃,心里已经能够确定这紫玉镯就是孝文成皇后传下来的那只。
  莫氏叹了一口气:“看你这神情,想必你也猜到了,”她扭头看了一眼左边的陈氏,才低语道:“这紫玉镯是开国始皇送予孝文成皇后的定情之物,原本是一对的,不过孝文成皇后在世的时候把其中一只送予了她的儿媳妇文纯皇后,你手上的这一只就是那只,剩下的另外一只,就一直陪在孝文成皇后身边。”
  五娘知道这紫玉镯的故事,皇后会失态是因为这紫玉镯意义特殊,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上位者有意为之,这紫玉镯到现今已经被传了五代,代代都是当朝国母所拥有。
  五娘手指按在紫玉镯上,心里头有些不平静,太后跟皇后之间的间隙似乎已经到了无法弥补的地步。在这状况下,太后把这紫玉镯送予她,就不知道她老人家到底要干什么?
  想了好一会,五娘还是没能理清这其中乱七八糟的关系,不过有一点她算是看清楚了,她这婚事应该是捡来的。
  安平伯府根基浅,而且立府还不到五十年,所以对京中世家盘根错节的关系也不是很清楚。今日在慈宁宫那么一会,五娘就已经看出镇国侯府跟韩国公府、辅国公府之间都有很大的间隙,只怕这间隙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大,毕竟镇国侯夫人连表面的功夫都懒得做了。
  眼看着就要到碧霄宫,五娘也不再出神想下去了,目前看情况也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她既已入局,就已然无法脱身了,既然如此,那就只能一往无前的走下去。至于皇帝赐的那两个侧妃,她现在是一点都不用担心了。
  到了碧霄宫,五娘她们就要跟镇国侯夫人莫氏分开了。虽都是功勋之家,但这爵位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安平伯府只是不入流的伯爵,而镇国侯府是真正的超品侯爵,世袭罔替。
  分开时,莫氏抓着五娘的手,不住地嘱咐:“在这宫里切记不要离了人群,有什么事儿你们就差人过来找我,要是见不着我,你们就去找慈宁宫的人。”
  “多谢侯夫人提点,”陈氏心里原本还能平静点,现在被她这一警醒,又突突的了。
  “那好,我就先过去了,”莫氏觉得有太后跟那小子在,估计也不会出什么事儿,就放开五娘的手离开了。
  陈氏跟五娘看着莫氏入席了,她们才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五娘坐下之后,耳边就传来了她大嫂的声音:“一会你要是有什么事儿,就跟我说一声,万万不要私自离开,知道吗?”
  “大嫂放心,五娘知道的,”感觉太后娘娘这寿宴跟场鸿门宴似的,在座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着点心思,不过五娘心里倒是没在怕,她不想算计人,也希望不要有人瞎了眼想要算计她,说句不着边的话,她今日进宫连银子都没带,只带了银票。
  陈氏捏了捏五娘的手,低声说了一句:“咱们静观其变,最好啥也不管,吃饱喝足回去。”
  “好,”五娘跟她大嫂对视了一下就笑了,只怕没这么简单。
  各家的女眷虽已入席,但离寿宴开始还要有一会。说来也巧,今日坐在五娘跟陈氏姑嫂下手边上的竟是傅家的女眷。
  傅天明的夫人洪氏见边上是安平伯府的人,心里就开始滴血。前段日子,镇国侯带着安平伯府给出的账本,到傅府跟抄家似的,几乎搬空了她家大小库房,她能不心痛滴血吗?
  不过洪氏心痛归心痛,安平伯府已今时不同往日,她还是得小心应酬着:“今日真是有缘,跟金夫人坐在一起。”
  陈氏也越过五娘笑脸相迎:“原来是傅夫人,好些日子没见,傅夫人更见风韵了。”
  这两人你来我往的,等她们终于互捧完了,皇帝跟太后也到了。
  碧霄宫外传来了太监的吟唱:“皇上驾到、太后娘娘驾到、皇后娘娘驾到、昭亲王到。”
  五娘虽是第一次参加宫宴,但礼数都是很到位的,毕竟她娘在她身上花银子从不手软。她幼时,宫嬷嬷一请就是两个,今日一番宫礼下来,不见她有丝毫差错,就知道那银子没白花。
  等五娘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她才有空稍稍抬首看向坐在太后身边的那人。早上的匆匆一瞥,五娘就已经窥见到那人出色的容貌,这会细看,她心里有些踏实了,她那三十万两白银算是没白给,至少单说他那张脸,她看着就很下饭。
  昭亲王在进入碧霄宫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他小媳妇了,这会他低垂着首,正跟他母后低语,不过他小媳妇的眼神可真是够火热的,都盯着他瞧半天了,估计是被他给迷住了。
  “你小媳妇看你呢,不要板着张脸,会吓到你小媳妇的,”太后只觉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过,等她这冤家成了亲,有了贴心的人,她就是哪天有什么不测她也能安心了。
  “您儿子容颜绝色,”昭亲王眼里带着笑,嘴里说着大话:“估计您那小儿媳已经被您儿子给迷得晕头转向了。”
  “母后在跟九弟聊什么呢?这么开心,”景盛帝见太后笑得这么欢喜,忍不住插了一嘴。
  听到皇帝的问话,太后脸上的笑没有一丝收敛:“没什么,就是听了一个笑话。”
  太后不欲多说,景盛帝也不敢多问:“还是九弟有办法,总是能让母后笑口常开,”说着他就端起了面前的酒杯站起身子,举杯面向太后:“儿子祝母后寿比南山,长乐无极。”
  “祝太后娘娘寿比南山,长乐无极,”原本殿里坐着的人见皇帝起身后,就都跟着端起酒杯起身行宫礼。
  “都起来吧,”太后也端起了酒杯跟皇帝还有边上的昭亲王一起饮尽了杯中酒。
  接下来的宫宴就开始越来越热闹了,先是皇后所出的逸王搬来一株半人高的红色火珊瑚敬献给太后,恭祝太后福寿绵长。接着就是高贵妃所出的安王抬出一个四面屏风……
  五娘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坐在靠近主位的大长公主突然冒出来一句:“据闻安平伯府五姑娘心思灵巧,今日母后大寿,不知道五姑娘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