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高一筹-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晾起来。
  需要趁鲜取汁液的,就研碎处理,穆眠闲着没事干,就指挥姑娘们提纯药i,他前世外祖家就是一个研究院,搞药物研究的,他虽然没有对研究入迷,可是也感兴趣,总去看制药。
  也学了很多技术,只是没有多精,可是他的知识比这个古代的技术是强远了。
  丹参提纯治血管病,当归提纯治妇女病,中草药的提纯在古代是没有的。
  穆眠的技术先进了上千年,被御医叹为观止。
  穆眠临走带了十几个御医,他的两万御林军,十个御医都忙不过来,人是会生病的,遇到了战事有伤亡,御医是男人,方便给战士看病,小姑娘很不方便,不像现代人,都是女护士,古代可是男女授受不亲的,很忌讳。
  十几个御医当然是不想离开京城的,是穆眠临走一个月前让他们随部队前去的。
  他们不想走,可也不敢逃走,都是医术精湛的。
  为了将士强让御医跟着走。
  穆眠是不打算老死山林的,盛锦妍说她的仇人是穆谦和小陶氏母女,他务必消灭小陶氏母女和穆谦,他现在也不希望想杀他的太上皇活在世上了。
  可是他不想亲手处置太上皇,就让那些个反叛对付他吧。
  自己对付最后一个弑君篡位的反叛,才是捡了最大便宜的赢家,自己放弃那个位置是难以生存的,已经摆在了那里,让位的太上皇都想杀他了,哪个成了最后的赢家,都是想要他命的,不会给他留一线的生机,他只有坐上那把椅子,才能保住妻儿,保住身边的人,不让人伤害他们!
  穆眠在想着自己的计划,兵不血刃的做最后的赢家,幸好自己没有把唐元帝当真的亲爹看,否则自己就是真的傻子了。
  他对唐元帝以前对他的好意已经报答了他,让盛锦妍的师傅给他治病解毒,他对这具身体有再造之恩,自己对他也是有再造的恩情的。
  与他已经两不相欠,以后就是陌路人,你死我活的局面已经形成,水火已经不能相容了。
  最大的仇恨莫过于要谁命,唐元帝不想让他活在这个世上,想对他斩尽杀绝!他还能对他客气吗?
  幸好他没有把制造秘密告诉唐元帝,看来人还是得长心眼儿。

☆、第263章 父子决裂

  幸好他没有把制造秘密告诉唐元帝,看来人还是得长心眼儿。
  原来皇帝是最不可信的。
  胡玉显的人在外搜索了多少天,里边的人除了穆眠和盛锦妍知道,就是一慈道长和圣衍道人知道,还有盛伟岸父子。
  其他人都不知道外边的事情,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了,大家还都是快快乐乐的生活,俩月过去,胡玉显的军粮快断绝,求救朝廷发来粮食是没影儿,他的属地的的粮食也是迟迟的没有到来。
  将士已经三天没有食物了,山里的树叶子都吃光了,连干烂的野果野山菌都用来充饥,吃到了毒蘑菇药死了很多兵士。
  胡玉显大伤脑筋,他自己的伙食是没有断,将士们是没有吃喝了。
  他只有下令将士们到百里开外去找寻食物,白云山方圆几百里地,山里的住户很少,胡玉显派下几千人搜寻食物,分散开来只有两三个人一波。
  下去五六千人出去三天,没有一个回来的,原来白云山百里以内的人家的轻壮都到了圣衍道人的飞炮场做工,也就是成了飞炮场的制炮技工。
  穆眠离京,就知道唐元帝得打他的主意,唐元帝知道他没有别的去处,只有白云山,严姑娘的去处他也会料到,唐元帝好色,一定会急于得到严姑娘。
  他和盛锦妍合计一下儿,唐元帝派来的部队,进不来山,得不到严姑娘,不敢撤兵,一定会绝粮的。
  没饭吃,就会抢劫山里的百姓,方圆百里的百姓家也有几百家,这几百家就倒霉了,盛锦妍建议给每家派五名侍卫,保护这一家人,没等他们下山之前,穆眠的侍卫就出发了。
  盛瑶卿亲自带队带了各家轻壮的信,就奔了这些人家,每个村子的轻壮跟随一个,也是安抚大家不要惊慌,有村里的熟人,大家才会相信侍卫。
  等侍卫杀了这批唐元帝的军士,就让侍卫帮村里的老少搬家进封阵,再待下去是很危险的,
  唐元帝不是个容易死心的人,唐元帝的兵一定会把这些村子抢光杀光,这些人可就是得屈死。
  枉死无辜盛锦妍心不忍,这些人都是被她们的连累,怎么能等着让他们死呢,这样的方法就能救得了他们。
  果然胡玉显的兵找到了这个方向的村庄,进村就是烧抢,房屋被点着了一片片的,弄得村里乌烟瘴气。
  胡玉显的兵进村的就有几百人,被埋伏在村里的盛瑶卿的侍卫杀光掩埋。
  每个村里都是如此,胡玉显驻军的这一带的村子都被烧抢,百姓也不用动员,把家里的粮食坚壁清野了一部分,山里也没有什么细软,把鸡鸭鹅,猫狗的都带上,跟了侍卫进山,山里人本来很艰苦的,行一二百里山路就像走平地,出去三千侍卫,带回来三千多口子人。
  这个方向就是唐元帝发兵的方向,唐元帝的兵要是围困白云山四面,得二十万人。
  他也知道他的儿子和妃嫔想夺这个大夏江山,他也不能掉二十万大军围困白云山。
  南边的山民的险境解决了,东西两侧的也有危险,盛瑶卿又带人,埋伏了两侧,果然,胡玉显的五千人没有回来,他以为那些人没有找到食物,望远走了。
  饥饿是人受不了的,他再次派人下去往两侧搜查食物。
  照样没有音信,被盛瑶卿的侍卫消灭了,不留痕迹的掩埋起来。
  天气已经立冬,虽然这里不是大北方,也是很寒冷了,军士有铠甲也是不能过冬的。寒衣还没有到,又没有食物,军士怎么搁得住,士兵有逃跑的了。
  胡玉显大为光火,这是什么朝廷,粮草不接济,自己属地的粮草也不到?
  他不知道,朝廷的粮草被劫了,草被烧了,粮食带走,是穆眠让自己的师弟带了侍卫劫的。
  唐元帝给他往这里送粮食,他不能不笑纳,山里进了上万的百姓,一个月就得几十万斤粮。
  正好唐元帝运来的粮有四十万斤,够这些百姓过一冬的。
  胡玉显属地的粮草也被穆眠劫了,十万斤,百姓一冬可以度命,等机会让他们回家或是取来坚壁的粮食。
  如果唐元帝不罢休,山里开春不缺地种,军民齐开荒,不会缺了吃。
  再说唐元帝,得了胡玉显的奏报拿不下白云山,他赶紧发金牌调五皇子东海的兵三万,让他去围剿白云山,助胡玉显消灭穆眠。、
  五皇子自从得到了消息太上皇复位,他认为他的机会来了,太上皇会不会把江山让给他呀?
  他想得倒美,小陶氏可不是傻子,皇帝让徳太妃回~宫,许她皇后之位。
  小陶氏冷笑:“唐元帝想把徳太妃骗回去,用你去打穆眠,消耗尽你的兵力,他是真会算账,让她进那个牢笼困起来,把她打入冷宫,你就没了助力,你就是他的瓮中之鳖了,把你的兵力消耗完,就杀了你,他现在让你去讨伐他最心爱的女人生的儿子,还是他最看重的儿子o
  我都没有想到他会回来复位,会杀穆眠,我以为他是真心把皇位让给穆眠的,他是真心的修行了。
  看他多会装,装得对穆眠多好,穆眠给他找地方治病解~毒,好了,不用穆眠了,反骨就杀他。
  其实我也看得出来他是喜欢穆眠,可是皇位他是不会让的,穆眠真的没想接他的皇位,如今又让给了他,他还要杀穆眠。
  他明知道你们都是抢皇位的,怎么能容我们活下去,你想要他的皇位,他会急于杀你,用你母妃做人质,引你上钩,千万不要信他的。
  皇家无亲情说的不错,皇家也无父子情,武皇为了皇位杀了几个儿子,我是为了女儿的命运着想,你的王妃要不是我的女儿,我干嘛要操这个心。
  你千万不能发兵,唐元帝才是你的大敌,穆眠现在碍不着你争天下了。”小陶氏即聪明又有心机嘴皮子也溜。
  说的五皇子兴奋全无,傻傻地看着徳太妃,徳太妃在唐元帝皇后的诱饵下,是动了心思,听了小陶氏的话,心也就拔凉了,她看来与唐元帝再没有缘分,多少年的皇宫冷落生活,让她真想儿子登基,也好让那些妖冶的女人下地狱,皇宫的生活虽然富贵,对于女人来说,没有皇帝的宠,比下地狱还要悲哀。
  陶贵人说的冷宫吓住了她,瞬间的幻想全都破灭:“老五,你岳母说得对,唐元帝就是用穆眠消耗掉你的军队,他是防止你造反,六万军队是多少钱养起来的?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和穆眠交战不是很顺利的事啊,要是都被穆眠消灭了,我们就得等死。”这两人的话让五皇子的脸苍白如白灰。
  “那怎么办?他的旨意下来了,我们不去,他会不会派十万大军讨伐我们?”五皇子说到此已经冷汗涔涔。
  小陶氏赶紧接话:“我们按兵不动,唐元帝不见得会来兵征伐,我估计他是在试探你们几个皇子谁想造他的反?
  你们想造穆眠的反已经付诸了行动,他是心知肚明的,他这就是多此一举,试探有什么用,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是不能退缩的了,给他去消灭穆眠损兵折将一败涂地,不如在这儿等着他打,他的兵毕竟没有穆眠的厉害,等得了江山,最后我们就派五十万大军围了白云山,把穆眠杀的鸡犬不留,胜利就是五皇子你的。”小陶氏说的轻而易举,也是她迅速做出来的计划。
  盛锦珠在南诏招了四万兵,五皇子现已有六万,岳阳王那里有两万,南海王有三万,十五万大军联合起来了,要不是太上皇继位的消息公布天下,他们就要出兵反穆眠了。
  唐元帝继位穆眠走了,他们的计划被打乱,穆眠没有唐元帝好对付,她们正在商量出兵的细节,以前想十六万大兵悄无声息的汇聚在一起,到了东海,一起发往京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拿下京城,擒住穆眠,让他让位,她们把穆眠看得比唐元帝严重。
  穆眠走了,她们对唐元帝没有那般的畏惧,她们风闻唐元帝攻打梁国的飞炮是盛锦妍弄来的。
  小陶氏的探子探听到,穆眠临走破坏了唐元帝省下来的飞炮。
  小陶氏是见过穆眠的手雷的,飞炮到底有多厉害?她也是觉得可怕。
  毁了唐元帝余下的飞炮的消息是穆眠让人散布出去的,他知道小陶氏很快就会得到消息,小陶氏知道的消息那些个皇子就会知道。
  穆眠先给唐元帝上了眼药,谁叫他要杀他呢,不会让他得好!
  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小陶氏的快马飞奔的斥候才回来,都累死多少匹马,只有到了南阳和岳阳。
  海南却是飞鸽传书的,淑太妃的信半月也回来了,淑太妃听信了唐元帝的话,唐元帝也是许的她皇后之位。
  唐元帝在瓦解她们,没有皇后之位怎么能打动人心,陶贵人那里却是许了贵妃。以后就是独一无二的贵妃。
  陶贵人并不相信他,他把江山给了穆眠,还不是要回去了,唐元帝的信誉已经不值钱了。就是让她的儿子成了太子,他要是活个七老八十的,她的儿子也老了,到时候江山就不定是谁的了,把她引进京,太子是留京城的,失去了兵力,是杀是废都是他的权利啊,到时都是他的瓮中之鳖。
  陶贵人冷笑一声:“做梦!”七皇子的四万军队就是性命,唐元帝想拿穆眠消耗七皇子的兵力。陶贵人是坚决不肯的,她宁做太后,不做皇后!别说什么贵妃,这就是陶贵人的决心。
  陶贵人做事决绝,不想让人抄了后路,已经准备好的事情她不想变更,四万大军,够围困京城的,可是明晃晃的奔京城一路是会被阻挡的,死伤难免,要是消耗进一万人,那就损失太大了。、
  她还是主张悄悄地分散进入东海,让五皇子和穆谦的兵挡头阵,七皇子的兵不能损伤,最后一个让七皇子的兵剩的最多,除掉其他人,天下就是七皇子的。
  陶贵人账算得清楚,等到了京城谁家的兵力都得损失,最好是损失的越少越好,有三万兵保皇城,扣住唐元帝,谁能来救驾?天下稳稳地就是七皇子的了。
  '
  陶贵人是不会上太上皇的当的。她才不会出兵遭损失的。
  淑太妃却是带领六皇子往回返,太上皇答应的她皇后,有太上皇的亲笔信,她认为太上皇不能反骨,六皇子只有三万兵,也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她认为跟着陶贵人她们造反,六皇子也是去垫背的,他的兵少,也不能占上风,海南的人野,不好驯服,养兵不容易。
  如果她成了皇后,她的儿子就可以成为太子,唐元帝最少还可以当政二十年,几个造反的皇子,也要夺唐元帝的天下,她们都不能等,他们是消灭不了唐元帝的。
  穆眠被唐元帝恨上了,唐元帝死了也不会把江山给穆眠了。
  那几个决定了造唐元帝的反,淑太妃就认为他们斗不过唐元帝,穆眠是新皇,没有根基,想推翻穆眠还是比较容易,唐元帝十年的掌政根基已经牢固,朝廷内外都是他的人。
  几个皇子必败唐元帝之手,自己不会寻死路,他们胜了没有六皇子的好,他们败了,都死光了,只剩了六皇子,不是六皇子的太子还能是谁?
  淑太妃有自己的账码,她看透,几个皇子都会被唐元帝收拾了,她的儿子就会捡一个大便宜!
  六皇子不是很有章程的人,一切听淑太妃的安排,他觉得也是这个道理,只有他们都死了,也就轮到他了。
  但是淑太妃没有让儿子回京城,她自己回去先看看。
  淑太妃也是一路狐疑忐忑,受了一路煎熬,恐怕唐元帝说话不算数儿。颠簸一个多月,才到了京城,身体就吃不消了。
  好容易到了,满怀的惶恐,兢兢战战的进了~宫,见到了唐元帝,唐元帝和她一亲热,让她感激涕零。

☆、第264章解决后患

  等淑太妃到了京城,太上皇果然封了她皇后,立了六皇子的太子,唐元帝的旨意就是这样说的,谁先到京成谁是皇后,这是对徳太妃和淑太妃两人说的。陶贵人要是回京就是贵妃,唐元帝又是旨意又是密信的,说的恳恳切切的,皇宫的女人又散得差不多了,搁谁都会信。坐上了皇后位,淑太妃真是高兴坏了,才信唐元帝的话无疑,封后天下昭告,徳太妃就后悔了,她离得京城近,要是不听小陶氏的话,她就是皇后了,这不是被小陶氏坑了吗?不由得对小陶氏极其的不满。
  恨她在五皇子面前指手划脚,操纵五皇子的行为,将来五皇子得了天下,还不得由她指挥?难道小陶氏想借五皇子的身份攀登女皇之位?因为前朝有一个女皇,所以女人只要争朝权了,就认为她是想当女皇。
  徳太妃就怀疑小陶氏有这样的野心。
  小陶氏挡了自己的皇后路,挡了五皇子的太子路,徳太妃怨念顿生,一发不可收拾。
  对小陶氏冷言冷语讥讽多次,在五皇子的面前说小陶氏的是非。
  五皇子接了唐元帝的旨意,是先徳太妃动的心,被小陶氏的冷水破灭妄想,他就是想当太子的。过个一年半载的寻到了时机,就把唐元帝毒~死,他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皇帝,多么的正大光明,理所应当!
  可是小陶氏胡乱指挥,把他的太子位置指挥丢了。
  五皇子心里是恨小陶氏的。
  可是他是心眼儿少的人,被盛锦玉蛊惑一阵儿,就含糊起来。
  随即唐元帝就封了太子,就是六皇子,昭告天下。
  徳太妃更后悔了,直埋怨小陶氏的阻止,太子让六皇子得了,自己的儿子失去了机会。
  小陶氏嗤之以鼻,偷骂徳太妃是白痴,容易上当的贱~人。
  唐元帝抢帝位又杀儿子的,他怎么会容下造反的儿子?唐元帝选美二万,他怎么会缺儿子。二十年后他不定有了多少皇子?
  你儿子就是有了太子的名也不见得能有用,太子可以废,皇后可以打入冷宫,一切都是皇帝说了算,你自己能掌控皇帝吗?唐元帝能好掌控吗?这不是痴心妄想吗?不真实的吗?
  徳太妃见了小陶氏的面,就是这个嗑,念咒一样让小陶氏的脑仁儿疼。
  小陶氏本来就不喜欢徳太妃想指挥五皇子,她看徳太妃就像一个对头。
  她是要掌控五皇子的,不除掉徳太妃尽给她添麻烦,五皇子登基了她想占据徳太妃的身份摆弄着五皇子,徳太妃就是个碍眼的,早晚会坏了她的大事。
  唐元帝的旨意又来了,赐封徳太妃为皇贵妃,比原先的德妃高了不只一大截儿,要五皇子去攻打白云山。
  另外放出四皇子,恢复燕王的爵位,这个是对徳太妃最上心的。
  封五皇子双王,就是东海王和汾阳王,五皇子动心,徳太妃也是满意。
  她们再也不听小陶氏的,虽然不能比太子,双王可是两处封地,可以两处养兵马,太子又怎样?到最后还不见得谁是。
  徳太妃主意已定,五皇子听了她的,小陶氏大怒,五皇子去消灭穆眠,穆眠在封阵里,他怎么打得到?胡玉显的兵马没有和穆眠的人马接触,就失踪了上万。
  五皇子要是拉去人马,不得全军覆没?穆眠可是有飞炮的,没有五十万大军围困白云山,谁能剿灭得了穆眠?
  唐元帝是想五皇子和穆眠两败俱伤,他得渔翁之利,只要五皇子坐守东海,太上皇是眼一时没有辙他,如果他一去,就会掉进唐元帝的陷阱。
  五皇子剩光棍儿一人了,唐元帝的手掌心他是跳不出唐元帝的手心,就是死路一条。
  徳太妃贪图那个皇太妃,贪图双王,竟然混着昧的去上钩儿。
  五皇子得不到天下,自己有什么指望,指望穆谦那个丧尽天良的畜生?自己的女儿比穆谦还能算计,难道自己的梦想就此终止?
  自己可是要掌控江山,收服盛伟岸只爱自己一个人,整死大陶氏。
  要是穆谦取得了江山,估计他不会杀大陶氏,有大陶氏在,自己在盛伟岸的眼里永远不是最爱,只有大陶氏死,才是自己的幸福来临。
  穆谦不好掌控,五皇子愚钝,才是好拿捏的,一定要五皇子夺天下,穆谦她也别想活在这个世上!
  小陶氏打定了主意,现在五皇子的六万大军在小陶氏的掌控下,军中的主将都是小陶氏安排的,是小陶氏的亲信。
  小陶氏布置下去,五皇子府过了三天正在准备起兵的夜间,东海王府,进了十几个黑衣刺客,杀了徳太妃,五皇子受伤。
  盛锦玉和小陶氏都有轻重不等的伤。
  五皇子起兵的事也耽搁下了,五皇子****受了一刀,绝对是发不了兵的。
  五皇子怎么会想到谋划她们母子的就是他的王妃和小陶氏,因为她们都受了伤。
  小陶氏和盛锦玉疼得龇牙咧嘴,都是装出来的,她们的伤只是划了一层皮,做的假套子,瞒哄五皇子这个傻子而已。
  这次解决了徳太妃这个想掌控五皇子的人,徳太妃死了,五皇子就由着她们母子调度。
  为了掩盖她们杀害徳太妃的秘密,只有忍痛割自己的肉皮,混淆五皇子的思维。
  五皇子不会往她们身上想,他一个缺心眼的把她们当好人。
  贤太妃死于儿媳妇手,徳太妃也是死在儿媳妇手,唐元帝的四妃死俩了,
  淑太妃进京到了唐元帝身边,看看她能死谁手?贞太妃留在了山里,已经是心灰意冷,她是真的迷~恋~修行。
  徳太妃一死,小陶氏就给五皇子下了蛊。
  连盛伟岸她都下得去手,何况是五皇子这个她原就看不起的傻子,盛锦玉嫁给五皇子,,小陶氏就是为了夺江山,盛锦玉被她的娘家侄子玷~污,是个二手货,能嫁给谁?
  能为她夺江山的棋子,傻点是小陶氏最称心的,傻子好掌控,奸的她不喜欢。
  五皇子别看傻,脾气也不怎么地,要是有人挑唆,他也骾骾脖子。
  早该给他下~蛊,要不他也不敢听唐元帝的话。
  这回让他跳吧,跳不出去如来佛的手心,小陶氏母女正在美滋滋的,五皇子气冲冲地冲进来:“是你设计杀了我的母妃吗。”
  小陶氏脸子一下子就撂了:“东海王,你怎么这样说话,我是你长辈,做事都是为你好,我怎么能杀你母妃?你这是又听了谁的蛊~惑?没来由的发怒?”
  盛锦玉赶紧抢上去:“王爷,你怎么能怪我娘亲,那些黑衣人明显是唐元帝派来的,就是为了杀你的,明显的是走错了地方,把母妃杀了,又砍了我们,最后才砍的你,在不明摆着是杀你吗?”
  “父皇为什么要杀我?他还让我去攻打穆眠。”五皇子也会动脑子。
  盛锦玉说的很认真:“王爷,你怎么只看假象,这都是唐元帝的花招儿,表面上让你去打穆眠,背地里就派人杀你,这就是个天下人看的,他不想落杀子的骂名。
  拿她发生的事,谁都不会信是太上皇干的,你说不是他是谁?我们是想死吗?让刺客砍一刀,明摆的事,是谁搞的鬼还把自己搭进去。
  唐元帝就是要把你们几个皇子都一个个的消灭,他还是想把江山给穆眠的,现在我才明白,以前是没想透。”盛锦玉是五皇子的克星,五皇子最容易被她忽悠。
  被盛锦玉说的哑口无言,心里更是害怕,再也不提进京的事,五皇子的伤口并不深,可是一闯一闹也是很疼,看他龇牙咧嘴,盛锦玉赶紧服侍他回去歇着。
  徳太妃死了,唐元帝很快得到了消息,徳太妃被刺客杀死,小陶氏母女和五皇子皆受伤,明显的就是对德妃来的。
  唐元帝很快就明白怎么回事了。这是小陶氏控制五皇子。
  唐元帝大怒,小陶氏胆敢左右皇家之事,对抗他这个皇帝?
  胆子太肥了!唐元帝真想发兵去剿五皇子,杀了小陶氏母女。
  她们竟敢抗皇命?诛杀贵妃?太疯狂了!
  可是他没有把小陶氏母女和五皇子当回事,都是成不了气候的!
  他最大的敌人是穆眠,还有那俩老道,他们才是自己的死敌。
  穆眠的本事,俩老道的能为,他们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妖术成精。
  对他的江山万般的不利。
  他最想除之的就是俩老道和穆眠,穆眠去梁国求雨的事实不容否认,他是得天助的天子,自己后悔说出来杀他的话了,因为一个美女,一时失了方寸,贸然的喊出来。
  得罪了穆眠不是好事,他带走了兵就是心怀不轨。
  不除掉穆眠,他是寝食不安!
  穆眠毁了他的二百飞炮,幸好,他留了心眼儿藏到了三个地方,穆眠那时没有注意剩了多少,自己是要用这些飞炮去吓唬南诏人的。
  统一大业还没有实现,可惜那二百飞炮,盛锦妍的飞炮是哪里来的,自己在山里病和毒轻了之后,多方打听飞炮的出处,套问了俩老道多少回,就是没有个底细。
  自己怀疑过是俩老道干的,可是没有依据,让侍卫探了多回,还是没有找到飞炮的出处。
  他非常的失望,打下了梁国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穆眠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不贪恋皇位,什么事都好办。
  认为是花钱从梁国的地界买来的,永远都能买到,谁知道演变成如今这样的局面,盛锦妍岂会再给他买飞炮,自己也想过把制造飞炮的人收归己有,后来自己得了绝症,这些事全都搁在了一边。
  自己应该把飞炮全弄到手,再和穆眠翻脸,因为一个美女刺激得自己往醉里喝,被俩老道刺探了机密。
  他心里只有一个悔字,悔之晚矣,幸好自己藏了几百枚,就给穆眠用上吧,不知道他手里有没有?
  一个穆眠就够他忙乎的,小陶氏又操纵五皇子和他作对,是先除掉五皇子?还是先除掉穆眠?
  他最想除掉的第一是穆眠,可是穆眠很棘手,白云山的结阵好几层,人马进不去,不知飞炮能不能炸开?
  他运去的粮草被劫,胡玉显的人马无故失踪,猜想着也是穆眠干的。可是连影儿都没有见到,真是神了!
  盛伟岸和穆眠走了,有经验的老将军都在边防守卫,陶谦勋在西北,就是让他去,他的心也是向着穆眠,他想了半天没有好招儿,只有看起陶家人做人质,逼着陶谦勋攻打白云山,起码让穆眠和他自相残杀,让他们反目成仇。
  他想好,就下令御林军围困陶府,很快御林军千总就回报,陶家人只剩了陶谦韧的妻儿,盛伟岸那枝子一个也找不到了。
  气得唐元帝摔了满地的玉器:“把陶谦韧的妻儿打入死牢。”陶谦韧被海盗捉走,变成了海盗,在海岛称王称霸,扰我海疆杀我渔民,越闹越大发。
  陶贵人、小陶氏不尊圣旨,抗命不回,真是罪大恶极!其罪就该灭九族。
  没有捉住陶谦勋的家人,穆眠早把陶谦勋的家人带走进山,给陶谦勋快马报信,唐元帝的旨意,只要他不理,唐元帝奈何不了他。
  陶谦勋自然是听穆眠的,他不认为穆眠是挟持他的家人,这是穆眠想的周到,考虑到了他的处境,是对他的信任和维护。
  唐元帝的旨意他注定是要抗了,他不能听唐元帝的去打穆眠,只要暗自抗旨,他的兵权不能扔,他是要扶助穆眠恢复帝位的。
  唐元帝抓不到陶谦勋的家人,还是派陶谦勋去攻打白云山,陶谦勋默不作声,不说去,也不说不去,就给唐元帝来了一个肉坨阵。
  唐元帝估计他会抗命,穆眠做了几天皇帝,把他的心腹将帅都调教的变了心,唐元帝心里是五味杂陈。
  要是自己不让位是的,几个皇子也不敢反他,都是因为穆眠放纵的他们有了野心,现在是不可收拾了,越发的贪婪大夏江山,把他这个皇帝置于无视,连朝臣都跟他离心离德了。
  盛伟岸和陶谦勋是多么忠心的人,瞪眼儿和自己掰脸,都是因为穆眠才起了风波,真不该让穆眠下山!

☆、第265章 抗命

  唐元帝的旨意下去。陶谦勋按兵不动,唐元帝得到了消息,差点儿气死,他想着陶谦勋可能抗命是一回事,成了真的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打天下的勋臣都变了心,与他这个多年的皇帝离心离德,能不让他愤怒已极吗?
  唐元帝现在的身体即年轻又精力无限,他的帝位还要万万年呢!怎能容臣子忤逆?
  陶谦勋是穆眠的人,是真心向着穆眠,对抗他这个皇帝了。
  唐元帝发出金牌,调陶谦勋回京,没有得到女陶谦勋的回应,陶谦勋没有那么傻,回京?岂不是死路一条,他对唐元帝还没有那么精忠,大夏的江山也不是老皇帝一个人打下来的,只不过大家都是兄弟,保举一个人当头儿罢了,千古只出了一个岳鹏举,猜不透皇帝的心,傻了吧唧的往死里钻,也不知道皇帝的心是不想迎回徽钦二帝,一个劲儿的往北打,既然抗了十一道金牌,为何不抗五十道?
  等直捣黄龙,接回徽钦二帝,再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