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高一筹-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我要狠挖坑,各处都挖好坑,不定能抓到谁呢!”穆眠虽然觉得难,要是下功夫,定能抓住大鱼,他就是这样感觉的。
混在陶贵人宫女群的盛锦妍的丫环三四个,最是机灵谨慎的几个,由于盛锦妍最怀疑陶贵人和外敌勾结,把精灵的丫环都给了她,陶贵人虽然奸得要死,她也不知道丫环是盛锦妍训练出来的。
借着宫女大换血,盛锦妍安插了几十人,都是招来的有名有姓有家的女孩子,陶贵人做梦都想不到有奸细在身边,有俩眼力见儿好的,会来事的,把她恭敬得晕乎的,她身边缺人,还近了她的身,跟她在皇宫走动。
陶贵人先见了两宫太后,说些什么她们听不到,陶贵人不会让她们听,这就是实际的情况。
穆眠放松了两宫太后几天后这几天陶贵人天天来个两宫太后请安最少两次。
这几天来给两宫太后请安的嫔妃逐渐增多,太上皇的妃嫔不少,他在位七年,选了一次秀,还划拉了不少,有分位的也得五六十,他临幸过的也不少,有的都没有加封。
太祖皇帝是现在的太皇太后的丈夫,老太皇太后,现在就是太太皇太后,是穆眠的曾祖母,太祖皇帝的妃嫔也得给她请安。
太祖皇帝在位也是六七年,选了两回秀,前朝的妃嫔他也收纳了不少,要给太太皇太后去请安的,排队也得有一百多人,俩老太太得烦死闹死。
大夏的内~宫不够品位的两宫太后是不见的,请安全免,不够品位的进不得两宫太后的寝殿,这几天突然天降异象,给两宫太后请安的排了队。
盛锦妍把这现象告诉了穆眠,穆眠笑道:“得了机会,能不动作吗?她们是想把水搅浑,混水摸鱼。”
“这些妃嫔有那通敌之人吗?”盛锦妍问道。
“是谁发动的这些人?”穆眠答非所问。
“这个还没有追查。”盛锦妍有些懵:“那个发动的人能查出来吗?”
“这么多人很难查!”这些个妃嫔会说真话的不多,不能拉过来揍屁~股,都不好说实话吧。
“让你的人快速的查,到底是谁发动了这些人,其中哪个有嫌疑?”穆眠觉得那个发动的人嫌疑最大,可以顺藤摸瓜,一定会找到那个人,主动给两宫太后请安的,接着查下去。
这边天天请安,闹得邪乎,那里,就是德妃的儿子五皇子穆璘要大婚。
这桩婚姻是太上皇在小皇后墨九娘的怂恿下给五皇子和盛锦玉赐的婚,盛锦玉也十四岁了,五皇子穆璘过年就年满十六该去封地,去封地三年才能回来一次,没有皇帝的召见,就不能回来,小陶氏着急,怕五皇子一走三年,盛锦玉就十七八了,耽误的青春,大夏的女孩子成亲最晚在十六虚岁,再晚就是老姑娘。
陶贵人有自己的算计,五皇子不是很通窍的人,盛锦玉也是个心眼不健全的丫头,这两人最好利用,五皇子的的封地正好在东海,是倭寇出现最频繁的地方。
她的哥哥陶谦韧,二年前,被海盗掠走,就投降了海盗,只是为了活命而已,正好在东海发展实力,为七皇子夺嫡垫背。
她的许诺是,只要七皇子得了天下,陶谦韧就是一字并肩王。
盛锦玉是个野心大的,让她控制五皇子的身心,只要把五皇子玩转了,在那里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就是七皇子的一大助力。
谎称让五皇子夺嫡,盛锦玉就得拼命死玩儿,东部有一大帮海盗,还有东海王穆璘的势力,再把盛伟岸拉下马,最次掌控半壁江山,瓜分一半儿也不错,要是再能联合南疆和梁国两大助力,三分天下也不错。
成亲的日子不少了,进了宫就是一辈子不出宮,省亲以往也是几年才有一次机会,只有那么半天。
到了盛锦妍这里,可是穆眠的皇帝,盛锦妍想怎么样?穆眠听之任之。
她想家,也想母亲,她想三天回一次家看望,她实在不放心府里有一个小陶氏还有盛锦珠,这这娘俩是诡计多端,心术黝黑。
自己不在,父亲不在,小陶氏怎么能规矩?
穆眠下朝回来,盛锦妍跟他说:“皇上,臣妾要回家省亲。”
穆眠笑了:“阿妍,这里也没有外人,何必那么正式,叫我阿眠。”
盛锦妍笑了:“叫什么只是一个称呼和代号,可是我要是叫你阿眠惯了,会叫走嘴的,外人听到了不好,对你不尊重,别人还不在心里轻视啊?”
“不让别人听到。”穆眠说道。
“会叫走嘴的。”盛锦妍还是决定对皇上郑重些,免得被人议论,嫁前,大陶氏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能对皇上题名道姓的。
尊重皇帝一分不能马虎,大陶氏教育孩子是严格的,她的母亲就规矩严,教的她十分的规矩,她教了盛锦妍八年,耳濡目染大陶氏的规矩,大陶氏丢失五年,盛锦妍总是规规矩矩的被小陶氏控制。
前世她十三岁前的心性跟这一世十三岁前没有什么区别,母亲失踪五年,她被小陶氏降服得胆小懦弱。
她这一世重生,因为杀身之仇,她的性格才有所改变。
又遇到了穆眠,他是那么开明,那样没有阶级观念,没有尊卑之分,平等的心态待她,她也学了很多没有尊卑。
跟穆眠随便惯了,就不犯拘束,平常他嘴里阿眠、阿眠的叫,他也妍儿、妍儿的叫,皇帝听到都没有呵斥过她,她就养成了习惯。
这几天她叫皇上又叫顺嘴儿了。
他不能再跟他叫阿眠了。
他是一国皇帝,至高无上的皇上,他的年龄也逐渐增长,皇宫的制度等级还是森严的,御史们要是知道她管皇上叫阿眠,不但要参她,连皇帝也得被参。
还是不要给穆眠找麻烦,他挠头的事情不少,他忙那个样子,没有功夫对付那些御史们。
一个个的眼睛像瞎蒙,不用瞅,就能盯上你,是很麻烦的事情,自己不能给他添乱。
陶贵人借着盛锦玉和东海王大婚的由头在皇宫到处乱串,盛锦妍的人天天向盛锦妍汇报陶贵人的行踪。
陶贵人见谁都是秘密谈话,没有一次当着宫人说事情的,这就证明她在搞鬼,她外甥女的婚事她也太积极了,不该说事的人她也串门儿,这就大不对头。
盛锦妍先让她活动吧,次日就回了曲阳侯府,大陶氏见女儿真的回来,不由得喜出望外,盛锦妍给母亲磕头请安,大陶氏要给皇后下跪,盛锦妍怎么能让:“母亲,女儿到了哪里,都是女儿,母亲怎么能给女儿下跪,您这是折煞女儿。”
诸葛千英紧忙来接盛锦妍,噗通!就跪地:“参见皇后娘娘!”
盛锦妍一下子就拉她起来:“以后千万别这样,我们是一家人,不用那些虚礼。”
诸葛千英也是世家女,规矩也是极严的,诸葛家教十分的严格,尊卑上下分得清楚,是个守礼收规矩的人,见了皇后不施礼,可是大罪,她怎么敢那样干?
姑嫂,母女三人进了大陶氏的内室说话儿,寒暄了几句,就谈到盛锦玉的婚事上来。
☆、第185章 寄托的颠覆愿望
大陶氏苦笑了一下儿:“你小姨妈恨不得把曲阳侯府都搬给东海王,这也嫌少,那也嫌少,拿盛锦玉的嫁妆和你比。”
“和我比?我的都是皇上赏的和我的名誉损失费,都是她的功劳,只按照盛锦珠和盛锦华的档次就行。”这就是为了侯府的脸面,不然盛锦玉也就是个进家庙和削发为尼的下场,还争嫁妆?想把侯府搬给五皇子,为争嫡奠基吗?
“强调正妃皇上赐婚追嫁妆,你小姨妈很疯狂,好像仗势多大似的,不知她哪来的底气?给你父亲送信儿的已经回来,你父亲还不知道盛锦玉失贞的事,要是知道得气死,我定的嫁妆你父亲同意,这件事我不好让你嫂子出头,你嫂子有了身孕,不能让她生气。”大陶氏愤愤然说道:“她可真是个得寸进尺的,干了那么多亏心事,还张狂得起来,也不心虚。”
盛锦妍不由大喜:“嫂子有身孕了?太好了!监视着小陶氏母女,她们会下手的,可别让她们得逞。”
盛锦妍给诸葛千英道喜:“恭喜嫂子,好好养胎,不要磕着碰着,人多的场合要当心,小陶氏阴损着呢,你成亲这么多日子了,她就是不知道你有身孕,也会使坏的。”盛锦妍嘱咐一阵。
诸葛千英明白盛锦妍不是说瞎话的人,曲阳侯府还真是有祸害。
她点头应诺:“妹妹的话,嫂子谨记,你放心,她敢祸害我,我没有母亲和妹妹老实。”小姑对她这样关心不由得她心暖,脸上浮起了红云:“谢谢妹妹!”
“说谢就外道了,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才是亲的,真的不能大意,防范最重要,出了闪失后悔迟,嫂子谨记,盛锦玉成亲的时候嫂子不用管她的事,让那几个姨娘张罗吧,把任务交给她们。
你有孕的事要保密,你就装受了风寒,那几个姨娘都不是省油的灯,哪个都得当心,让母亲监视那些姨娘干事就行了。
也得让她们干点啥,光吃喝玩乐,一点儿力气不出便宜死她们了。”这个事儿盛锦妍是最关心的,给盛锦玉办婚事她才懒得费心呢,至于东海王娶一个二手货,她也不愿意揭穿,德妃也是个有野心的,盛锦玉配那个不聪明的五皇子也是很般配的。
倒要看看小陶氏怎么遮掩盛锦玉的那层膜?
只要不让小陶氏再得逞才是最重要的,诸葛千英是个有心眼儿的,嘱咐几句也就明白了这个小姑子对她的心意。
“我把你给我的几个会武功的丫头给了你嫂子在身边伺候,小陶氏没有机会的。”大陶氏眉眼都在笑,她的子嗣单薄,丈夫常年在外,没有机会相聚,几年才见一回。
自己的儿子说什么也不能去边关了。
盛锦妍也是因为兄妹二人太单薄,但愿得哥哥树大枝繁子孙旺盛。
盛锦妍以前想把阡陌给哥哥做妾,想到小陶氏,林姨娘那些人,觉得男人三妻四妾真是荒唐,闹得宅院鸡飞狗跳,争得你死他活的,没有一刻的消停,看看唐元帝的女人斗的,还不就是嫡庶之争,财产利益,要命的掐。
如果男人不许纳妾,家宅得多么的太平,也不用养这些丫环院公仆妇下人,怎么能这样消耗钱财?养出来的那些玩意儿都有什么用?
盛锦珠盛锦玉,盛锦华,为这个家庭做了什么,搅得是乌烟瘴气,一群败家的丢人现眼的垃圾。
看来哥哥是不能纳妾,纳妾就是坑一家人,搅得不太平,哪个妾侍是安分的?都是野心魅惑的,像穆眠说的,有一个世界是一夫一妻制度,取消了纳妾的律条,普通的百姓大多是安分守己的,搞外遇的极少。
有钱有势的有养小三儿的,那些小三都是为了男人的钱势,也是搅得妻离子散,妾和小三儿没有区别,没有一个好东西。
决不能让哥哥纳妾,自己会帮嫂子的,曲阳侯府以后杜绝妾侍进门,父亲也是照样没有那个权力,他如果接受不了,就永远让他在边疆待着,不许他回来。
谁要是敢往曲阳侯府里塞女人,自己就不会容气了,自己这个皇后不能太窝囊,被人欺负了十几年,也该挺起来胸膛。
诸葛千英就听着她们母女的闲聊,笑眯眯的看着,一句言也不插,大陶氏不让她搭理小陶氏,最好是躲着她,她一个人对付小陶氏,她虽然软弱,也算锻炼出来了,也算强硬了不少,对小陶氏不客气是她应该的。
“娘亲,不要拿小陶氏当平妻看,就一个媵妾,说白了就是一个贱妾,不要拿她当人看,把她说的话就顶放~屁!”
诸葛千英“噗嗤笑了”小姑子都是皇后了,是话怎么那样逗。
大陶氏也笑了:“大家闺秀,怎么能说这样粗鲁的话?”
盛锦妍笑道:“深究起来,哪句话不是大家造出来的文字,有那个词,就有那样的话,那些个文字没有一个是穷老百姓造出来的。”
“怎么学会了歪理?”大陶氏教育女儿从来都是和颜悦色,没有掉脸子的时候,现在女儿是皇后了,更不可能说狠话了。
盛锦妍都是跟穆眠学的,她不认为是歪理,正经的道理,说什么家教好坏,大宅门就是规矩严,规矩都是给别人用的,父教子严厉的,其父不也是心思龌龊吗?
母教女善良仁孝,自己不也在勾心斗角坑别人为自己谋算吗?
世上没有真正的好人和坏人,杀人放火的人是为数不多,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斗的也是正常现象,都是社会造成的,没有这样的制度,就不会有这样的坏人。
没有纳妾不限的律条,就不会有大宅门的争斗,没有一夫一妻不许纳妾的制度,就不会出现小三儿,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不同的社会,出现不同的牟利手段。
环境影响人心,欲~望佐佑人的行为,不会争斗的人还是极少的。
像母亲这样的人还是万里挑一的善良,再学也学不坏。
小陶氏那样的人要是站在正妻之位,就是个谋死妾侍的高手,天生是会狠心害人的人是不会手软的。
陶贵人是没有得势,陶贵人要是皇后的话,小陶氏就得举刀杀人,就不用暗算了,暗算人那就是为了逃避罪责,担不起罪责,不敢担。
东海王的封地不错,临海近,可以与海盗勾结,陶贵人的哥哥至今没有下落,陶贵人也不咋呼救她哥哥了,莫非她得到了她哥哥的下落,穆眠怎么会同意五皇子去东海呢?
穆眠办事出神入化,有的事盛锦妍都猜不到。
让穆眠去操心吧,自己还是多关心曲阳侯府重要。
盛锦妍嘱咐了在诸葛千英身边的几个丫环,她们都点头应诺,盛锦妍才放心。
母女三人说够了话,才宣布皇后娘娘回府了,盛锦妍是轻装而来的,不想銮驾惊扰百姓,轻装简从坐了马车悄悄出了皇宫,进府也不让惊动人。
她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到了这个时候,那些人的目标不是她了,已经对准了穆眠,穆眠的师兄弟都来了,就是为了保护他。
小陶氏现在也没有功夫对付她,也许正在谋算东海王夺嫡大计,东海王得了天下,小陶氏才能成为正妻,盛锦妍母女才没有活路,小陶氏的账算得好着呢。
盛锦妍能猜她骨子里。
小陶氏可是这样想的,陶贵人可不是这样想的,她是想利用东海王那个二傻不奸的夯货。
各有算盘,德妃也有小算盘,东海和燕京可以相互呼应,两个儿子占据这样大的地盘儿,她的心机动了。
她想当太后,掌管后宫,让盛锦妍一个小毛丫头管着她们实在是不甘心,自己伺候太上皇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被一个小辈管,那样的一个没有规矩的丫头骑在她头上,让她愤怒,除掉这个丫头,会来另一个。
不抵除掉穆眠,换上自己的儿子,十年后也行,自己才三十多岁,老还早着呢,有得地的一天。
德妃自从魏琰蓉带了五皇子后,心就动了,皇上年轻,以前想过,也是孩子小,跟哥哥商量不答应帮她。
她也是无可奈何。
如今自己的儿子占据了半壁江山,不争等什么?
小陶氏和如今的徳太妃,就是那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德妃娘娘,现在两个儿子都封了王,她的腰杆子也挺起来。
陶贵人跟徳太妃也成了亲家,开始跟徳太妃密切的联系,她俩身边都有盛锦妍的人,她们的行踪自然是一清二楚,她俩支走下人密谈可不是一次了,背人的话就是见不得人的,盛锦妍就这样论断,徳太妃的野心盛锦妍自然是不知道,她要求诸葛瞻给四皇子夺嫡,诸葛瞻怎么也不会告诉任何人,穆眠更是不知道,陶贵人跟谁一蹿腾,准是有利用价值。
魏蓉琰领走五皇子的时候,德妃就得意过,这就证明她是有野心的,诸葛瞻再忠心,也不会把兄妹的秘密说给穆眠。
人家陶贵人干事隐秘得很,连自己的心腹都不让听到她们的谈话,不差心腹联络,都在皇宫~里,没有几步道,她就接着请安的由头到处乱窜,抓不到她的把柄,她才不怕呢。
给两宫太后请完,还要给贤太妃、徳太妃请安,就是这样的借口都是亲自出马,她这个贵人也算合乎身份,有时她还要给盛锦妍这个皇后请安,就是在混水摸鱼。
盛锦妍和她本来就是仇人,才不喜欢她登门呢。
跟盛锦妍她怎么不密谈?也没有遣走下人,这就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来给盛锦妍请安掩盖她乱窜的真相,可是她也暴露了她的阴谋,遣不遣下人是让她最露骨的行为。
她是没想到她身边有别人的人?还是没想到这事不妥?
陶贵人在唐元帝面前得~宠,也是霸气自以为是惯了,傲娇得不会把人看在眼里。她是没有瞧得起穆眠和盛锦妍,要不穆眠已经登基了,她也不敢这样想推翻穆眠了,就是始终没有被人抓到她的尾巴,她是得意惯了,认为她就是心想事成的命。
那些个人微言轻的唐元帝的,只临~幸几次的女人,还有连封号都没有的,那个人一点儿也不敢乱窜,她们没有权威,没有依仗,窜也没有用,也没人理她们,就是陶贵人这样有儿有女得过帝~宠的,才猖狂,不知道天高地厚,认为天下就应该是她的了,不掌控天下就是不死心。
陶贵人的外表和小陶氏及其的相仿,典雅温柔,嘴巴极甜,言语取巧,面慈心黑。
人家那才是正经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
穆眠也没有过于勤政,君王就是摆弄人的,他不要自己乱忙,指挥着百官,让他们忙,监视好他们就行。
小陶氏三天两头往陶贵人那里跑,现在陶贵人不够太妃的品位,大家还是称呼她陶贵人,她要是宜妃的话,就得称她宜太妃。
陶贵人心里很脑,她一定要登上太后的宝座,皇宫正没有太后,她的儿子登位,她不是太后还能有谁?
所以她特别的忙,策划五皇子的婚事如期完成,快快的到封地,有她的人掌控五皇子,成就是她的天下,败就是徳太妃的罪孽,坏事一点儿也找不到她。
她尽等着好事,儬家当,当太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穆眠的人会把她看得紧紧的。
盛锦玉和东海王的大婚如期举行,大陶氏没有那么热心,指挥着几个妾侍忙了几天。
总算把盛锦玉这个瘟神送走,款待了一下儿添箱的人家,小陶氏把搜罗的大陶氏的东西给了盛锦玉添箱了两大半儿。
盛锦珠恨恨的,邓老太太在盛锦华和盛锦珠嫁去安乐王府的时候,把抢的皇上赏给给盛锦妍的银子,给了两人一人一万,剩下的三万她都给了盛锦玉,盛锦珠当然气氛,恨自己没有盛锦玉的运气,一个破货,嫁一个憨傻的王爷也是高攀,老太太还把三万两都给了她,不禁恨起老太太偏心,看等自己再嫁的时候她掏什么?
小陶氏的心眼儿真多,诸葛千英没有出来招待客人,她就想到了诸葛千英是否怀孕的事情,没有把盛瑶卿害死,怎么也不能让盛瑶卿有下一代,自己的儿子就是死于他们手,他们要不是带了林姨娘的儿子走,林姨娘岂能怀疑她杀了她的儿子?
她的儿子岂能死。
这笔血债要大陶氏母子偿还!
☆、第186章 庶女婚姻
盛锦玉大婚的次日,倒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德太妃倒是高高兴兴地接受了盛锦玉的新媳妇茶,盛锦妍也到奇怪,盛锦玉怎么搞出来的落红?
盛锦玉给徳太妃,贤太妃,两宫太后敬茶,顺顺利利的就过了关。
盛锦妍才不理会这些,她估计五皇子娶了盛锦玉,这辈子也就算完了,盛锦玉不会往好里调理五皇子,五皇子有点儿缺心眼儿没有章程,得顺着盛锦玉的套子往里钻。
盛锦玉野心勃勃的秉性,一定会被陶贵人利用,陶贵人是为自己的儿子着想,小陶氏一定会为自己的位置着想,恨不得五皇子明天就登基,灭了她们母子们,她好成为曲阳侯府的女主人,盛锦妍就是这样断定小陶氏姐妹的野心。
大婚才几天,五皇子就张罗去封地,徳太妃舍不得儿子,跟盛锦妍说让东海王夫妻过了婚后百天再走,盛锦妍满口答应,就猜东海王不会待几天,三天就张罗走,真是心急,很明显啊,迫不及待啊!
诸葛千英很奇怪,这个傻表弟,好吃好喝好玩耍,怎么就舍得离开京城繁华之地,他怎么舍得优渥的环境去海滩?
他也不是什么责任心自尊心强的人,混吃等死,只会吃喝玩乐。
他愿意去东海,真是奇怪的想法儿。
诸葛千英专门问了婆婆,大陶氏也不太明白,二人越猜越糊涂,诸葛千英说道:“要是阿妍在家,她会想明白的。”
大陶氏似明白非明白的,比诸葛千英是明白点儿,她懂得小陶氏母女的心思,她们怎么会死心?
可是东海王是诸葛千英的血亲,大陶氏就是明白也不能当她讲说徳太妃家人的事情:“妍儿更不会明白,别人心里想什么谁能猜出来。”大陶氏虽然软弱,可也心眼儿够用,盛锦玉嫁给了徳太妃的儿子,盛锦玉必会操控她们,陶贵人必会操控盛锦玉,盛锦玉操控东海王,不知会闹出什么乱子,还许会牵扯到诸葛家,结局什么样谁知道,跟诸葛千英说什么不会到徳太妃的耳朵里?自己还是缄口不言才对,也不能猜测阿妍的想法,跟诸葛千英说些没用的。
免得言多语失,她岔开了这个话题:“阿卿不知多咱能回来?他知道了快要当爹了,一定会高兴极的!”大陶氏高兴地说道。
诸葛千英粉面一红,低头不语。
林姨娘花钱买凶杀了小陶氏的儿子盛瑶珍,盛锦华死于墨八娘之手,林姨娘被终身监禁,这是小陶氏要的结果,让林姨娘生不如死,盛锦华死了,小陶氏就去探监,把盛锦华的死信儿告诉了林姨娘,林姨娘哭的背了几次气儿,疼得死去活来,真是生不如死,她还有个儿子盛瑶栋,今年都虚十五了。
盛瑶栋深得邓老太太的欢心和娇惯,老太太手里有家底,供盛瑶栋吃喝玩乐,花钱如流水,读书,练武他都不喜欢,只注重玩乐,斗鸡遛狗玩蛐蛐,喝花酒逛~妓~院,玩~花~魁,外加豪赌。
这都得归功于小陶氏的娘家侄子,陶谦韧的儿子,给盛锦玉破~处的那个,被盛锦华甩了的那个陶世伟,都是陶世伟领着盛瑶栋,培养出来的。
妾侍古姨娘带着十四岁的盛锦凤盛锦凤,盛锦凤是侯府五小姐,盛锦妍十三岁重生,盛锦凤才九岁,转眼十四岁的大姑娘了。
娘俩来给大陶氏请安来了,古姨娘没有带头闹过事,这人言语很少,看不透她的心思,她只此一女,再没有生育,盛伟岸是总不在家,这次回来都没有进她的屋子。
“夫人!”古姨娘见礼,给大陶氏请安。
看古姨娘很抑郁的,好似有什么愁事,盛锦凤也是个闷葫芦,只喊了声:“母亲。”福了一个礼,就没有下言。
诸葛千英话少,古姨娘也是话少,大陶氏话更少,全都是闷葫芦,场面很僵着。
院里响起嚓嚓的脚步声,沉鱼打起绣绿叶大红花金丝蕊牡丹花的青缎门帘儿,来的也是母女二人,侍妾金姨娘和十一岁的女儿盛锦绣。
金姨娘进的门来,满脸的笑:“请夫人安。”金姨娘后边的盛锦绣也是眉眼儿飞扬。
进门就施礼:“请母亲安。”礼毕就乖巧的站到一边。随后又进来一个花姨娘。
花姨娘无子女,盛伟岸这次回家,专宠了她有半年,也没有怀上一次,她到落得无忧无虑,大陶氏掌家,没有为难过她,诸葛千英掌家,跟她没有交涉,她清闲自在,那么长时间没有孩子,她觉得也没有希望了。
她的命倒是不错,小陶氏掌家,只顾的对付盛锦妍母子三人,丈夫不在家,也不用争~风吃~醋,她真没有受过委屈。
“请夫人安。”花姨娘说罢,就退后一步,坐在往日自己坐的位置,抓了一把南瓜子嗑起来。
大陶氏这里好吃的很多,盛锦妍派人把皇宫的好吃喝送来不少,大陶氏怎么吃得了,除了赏下人,就是这些侍妾带孩子来也给她们吃。
盛锦绣和盛锦凤人腼腆,很有规矩,不放到手里是不会去拿的,大陶氏心善,不会记仇,她们说走嘴了话也不追究,这些妾侍愿意带孩子来。
曲阳侯府真是人丁稀薄,三个小子,死了一个,一个还不着调,盛瑶栋不务正业不着家,盛瑶卿送太上皇出去很久了,家里连个男丁都没有。
盛锦珠被休在家,侯府的姑娘只还有这俩在家。
花姨娘和金姨娘好说点儿,花姨娘看看盛锦凤,小姑娘长得挺俊的,也有十四岁了吧?花姨娘想着就说了出来:“该给五小姐说亲了。”
听了这话,古姨娘的眼睛闪起了光,看向大陶氏,大陶氏也抬头,看向盛锦凤,盛锦凤臊得通红的脸。
这姑娘比盛锦玉盛锦珠强得多,看着老实懂规矩,大陶氏是主母有责任为庶子女的婚事操持,小陶氏的两个女儿,都不打她的知字,就自作主张解决了婚事,大陶氏才想到这事儿是要自己管的,妾侍没有权利管儿女的婚姻事。
大陶氏并没有出声,她这个主母在曲阳侯府是被踩在脚下的,她进门八年,老太太也没有让她管过家,老太太当家林姨娘和小陶氏帮她管家,自己没有一点儿说话的权利,丈夫不在家,婆婆不待见,宠妾灭妻的曲阳侯府,她就是一个透明人,没人拿她当人儿。
她不当家,也没有想到庶子女的婚事应该是她掌控的。
她回来这两年,看似她掌家,还是老太太说了算,大事都得请示老太太,大陶氏没有小陶氏的权利,老太太大权不放,大陶氏也不是争权的人,如今让儿媳妇掌管这滩子事儿,儿媳妇怀孕还得她操心。
管庶女的婚姻,还是交给老太太,她要是管了,老太太一定会不满意。
大陶氏说了一句:“大事我不当家,还是老太太说了算,老太太人脉广,会给五小姐找到合适的。”能推的东西,她为什么要管?好了赖了的,她也没有那个承受能力。
被老太太控制着,她的人脉极窄,她认识谁?上哪里给她们找称心如意的?自己也不想操那个心。
承认自己这个主母就是个不称职的,没人拿她当主母看,自己也没那个本事摆弄人。
自己要是定了哪个,一定会被老太太否决,她们也不值得让她长那个责任心,她们起码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信条,八岁的女儿被小陶氏苛待,几个姨娘没有一个有点儿怜悯心的,没人瞅过妍儿一眼,没人偷着给她一口吃的,孩子饿得面黄肌瘦,被人下~毒~残害,没有阡陌早就尸骨无存了。
大陶氏推了这责任,管不抵不管,更不会落老太太口实,大陶氏决定不言。
古姨娘眼神暗淡,她是想大陶氏可以仗盛锦妍的气势,给盛锦凤搭搁一个王爷,侧妃也行。
要是到了老太太手里,就是落入小陶氏的掌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