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高一筹-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盛锦妍才乐呵一会儿,小陶氏母女就杀上了门。
小陶氏冰冷的脸,阴狠的眼,没有死过的人一定会见了浑身哆嗦,大陶氏倒不怕这个,她惧老太太那是因为是婆婆。
对丈夫唯命是从,那是守妇道。
敌国的奸细够凶狠的,比小陶氏的凶相可怕得多,她都以死抗争,半条命搭在了那里,经过了多少惊险,还在乎小陶氏这脸吗?
大陶氏得意的笑了,刺得小陶氏眼睛生疼,小陶氏心里委屈,可是她不怕大陶氏,大陶氏的哥哥没了军权,没有什么依仗,依仗丈夫,有婆婆横着,她永远被踩在脚下!
小陶氏露出了本相,也不想在大陶氏面前装温柔了,没有了嗲嗲的柔言,尖利的声音带着破锣震耳的效应:“姐姐!……你才当几天家?就疯狂地报复我们母女,你就不会想,我宜妃妹妹会不会饶过你?”
还没等大陶氏说话,盛锦玉的喊声就响起:“老贱~人!你敢这样对待我们,我要撕碎了你!我……”
一个核桃正打在盛锦玉的嘴上,当即牙齿松动唇瓣出血,嘎!一声,骂人的话就断气儿了。
捂住嘴大哭,撕心裂肺,小陶氏尖叫:“为什么打我的女儿?”
盛锦妍大笑:“谁打了?谁敢打她?谁有那个本事?是因为骂嫡母,遭天谴了吧?”
盛锦珠就在跟前,没有看到谁动,怎么就打坏了人呢?真是怪事!
盛锦玉的嘴疼,顾不上骂人了,要去找老太太告状,也不敢继续骂了,怕再遭报应。
盛锦妍开心笑了,对待这样的人就不能来文的。这人吃硬不吃软。
☆、第93章 灭嫡扶妾
大陶氏不善言辞,盛锦妍就替母亲说了:“不是这样专门对待你们,所有的妾侍庶子女都是一样的待遇,以前那是小姨妈当家自我享受,如今侯府经济困难,是要节省的。
妾侍就得妾侍的待遇,庶女的定量也是不能含糊的,如今侯府有了正经主子,再不能允许谁随便挥霍,看看侯府只剩了一个空架子,侯府的万贯家财都到了哪里?是谁黑吃的都要吐出来,谁也别想打马虎眼!
“我母亲是平妻,我们就应该享福!”盛锦玉也不顾嘴疼,还是抢着说,让她娘当妾侍她怎么会甘愿?
“你应该叫姨娘,你的母亲在这儿,你应该禁足好好的学规矩,虽然不是嫡姐,也不是你随便挠着玩的!”盛锦妍夹枪带棒把她们娘仨都损了。
盛锦珠被挠她痛快,也是她怂恿亲妹妹干坏事的结果,可是也不能白白地放过她们,怎么也得损几句,刺刺她们的心!
“我母亲的平妻是祖母抬起的,你不承认不行!”盛锦玉恨恨道。
“祖母很快就会不承认了。”盛锦妍的话让小陶氏心里一震,自己现在还需要老太太活着撑腰,如果侯爷没有班师还朝,自己还真的用不着老太太了,侯爷偏心大陶氏母女,只有老太太能制住侯爷。
小陶氏不禁有些后悔了,给老太太的药下得太早了,如果再晚上个一年半载的,宜妃成了皇贵妃,自己就稳坐侯府夫人了。
时机没有掌握好,就得及时补救,小陶氏想到了让老太太继续多活一年的计划。
盛锦玉还在和盛锦妍辩驳,小陶氏却慌了神,呵斥盛锦玉不要争了。
盛锦妍的话是敲山震虎,她确定不了老太太是不是真的中了小陶氏的毒,眼见小陶氏慌乱,盛锦妍的认为坚定了几分。
一看小陶氏就是心怀鬼胎的着急要走了,临出门,盛锦玉还要指责大陶氏母女:“你们母女为什么不降待遇?”
盛锦妍啐道:“废话!我们再降待遇,就是小姨妈对我的待遇,除了馊粥冷饭就是饿肚子,对不对?”她母女不降待遇还没有小陶氏母女现在的饭菜好,大陶氏五年饥寒交迫,困难得都不会享受一点儿了,进了侯府就被老太太苛待,根本她也没有享受过,自己当家她也不会排谱。
盛锦妍沾母亲的光,不得老太太待见,小时也没有享受过,小陶氏当家,她五年的困苦,捡庶女的剩衣服给她穿,吃的还没有狗食好,长年没有肉星油星,哪有下人吃得好。
小陶氏拉了盛锦玉慌忙地跑,大陶氏这几日当家,只换了大厨房的管事,还是老太太的人主管,她的人还是副手,她不想吃好的喝好的,不想从中捞油,不想让老太太心里不痛快。
小陶氏母女滚了,她看出来小陶氏急着走是存了心思,让绿云去盯她们。
绿云很快跑回来:“小姐,她们母女三人去了老太太的佛堂。”
盛锦妍说道:“明白了,你下去玩吧。”
盛锦妍总也不拘着她,就是让她可处跑探听消息,十一岁的小丫头,个子又小,她都没有狠心使唤她,绿云也很自觉,她也不总去玩,主动帮着几个大丫鬟干活,是个很听话的小丫头,还得看姨母的面子对她好点,毕竟是姨母给的人,自然要善待。
绿云出去就是盯着那些人去了,搜集情报,很是卖力。
小陶氏母女进了老太太的佛堂:“母亲,我们才去了姐姐那里,全府的上下都被新的当家人克扣了伙食和月例,全都减半了,看着那可怜巴巴的一点儿饭菜,我们连早饭都没有吃饱,说是省下的钱是为了补给妍儿被您要走的十万两的。
看看姐姐是多财黑,对您多不满!
还以为这事不能让外人知道的,她这样要把您的脸皮都揭掉一层,这是多么恶毒的心计,这样整治老人家,她们发了财,就不许过过老人的手,也没说没有她那份儿,她就这样迫不及待置您于死地啊,真没有想到她是这种人,不上赶着把这钱交给您还罢了,怎么竟这样坑您,毁您的一世英名,败坏您的名声,这哪是儿媳妇,纯牌儿就是对头冤家,这可怎么好?
母亲,是不是把钱还给她?还是息事宁人吧,我们怕您被人人讲道,实在是不忍,您快拿个主意吧!”小陶氏说了一大路路,就是往休掉大陶氏的上边引。
不休掉大陶氏,老太太死了,自己就会被大陶氏收拾,自己倒不惧大陶氏,她没有什么脑子,就是那个死不了的丫头实在是阴谋,不小心就被她坑了。
老太太变颜变色,在想着利益,自己一个侯府老太君,抢孙女的赏赐是不光明,可是自己不甘心让那个丫头有那么多嫁妆,自己不出头,谁能拿走那些钱?
阖府这样一闹,没有个不被外人知,大陶氏真够个狠毒的,真没有看出来她有这样的心机。
老太太咬牙,咬得腮帮子疼,牙龈都浸出血来,她也没有知觉,现在想措施,已经晚了,自己也是出了名了。
不能挽回名誉,就报复让她身败名裂,就只有休掉她,可是找不到借口,她掌家节俭,没有克扣婆母的伙食,妾侍们是应当的待遇,她自己比妾侍的份例还低,嫡女没有庶女的待遇高,实在是找不到她的毛病。
“找个理由休了她。”老太太对着小陶氏说道。
小陶氏几乎欢呼呐喊,可是达到了她的目的,她还得忍耐,装出痛心的姿态:“母亲,不好吧,侯爷怎么会答应?侯爷跟姐姐夫妻情深,姐姐有出色的嫡长子,侯爷说什么也不会答应的,为了嫡长子,就是姐姐有错,侯爷也不会答应。”
“她不答应休,我也要撵她出府,这个侯府没有她的容身之地,她忤逆败坏婆婆的名声,已经够了七处之条。”一听说儿子和媳妇夫妻情深,老太太的怒意更胜,寡~妇妈在任何年代都不喜儿子和媳妇感情融洽,认为是媳妇抢了她的儿子,抢了她的依靠。对媳妇好,就不会对她好了,这样身份的婆婆最是忌妒媳妇。
小陶氏最会将她的火儿。
“母亲是决意休姐姐了。”小陶氏假意伤心问。
“他不休她,就等着看他母亲的死尸吧。”老太太是下了决心,从没有过的决心,大陶氏还有什么用?她哥哥的兵权没了,病得快死了,接续定远候府的一定会变成小陶氏的亲弟弟,定远候府没有大陶氏这一支子什么事了,兴起了小陶氏那一支,有宜妃在,陶谦勋是得不了好的,不灭了他的子孙才怪。
老太太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小陶氏的一个夫妻情深,狠狠地刺激了她。
她想的很好,账算得清楚,她还没有老糊涂,摆弄一个大陶氏,还是轻而易举的,能够称心如愿的。
小陶氏要振臂高呼,太好了!太好了:“母亲,这个事情不足休了她,您不能借这个罪名,您会担上报复儿媳的嫌疑。”
老太太怔忡之际,小陶氏就附耳低言,一个阴毒之计,既败坏了大陶氏的名声,休她也是名正言顺,老太太不担任何非议。
和这件事择得清清楚楚,一点儿不能损坏老太太的声誉。
老太太大喜:“还是青君有智谋。”
林姨娘也来了佛堂,听了老太太要休掉大陶氏,她想她的机会来了。
她对老太太低言悄语的一阵,老太太乐得眉飞眼笑,立即就宣布:“休了大陶氏,我会把青君扶正,慧茹就做平妻吧。”
小陶氏心里这气呀,自己折腾半天倒给这个贱~人做了嫁衣,她有什么资格做平妻?就凭老太太的资格?
她有什么助力?一个贱妾!小陶氏知道林姨娘的野心,她还不是在觊觎正妻之位?
敢跟她争,她等着吧,等着那个悲惨的下场吧,等老太太一死,就让林姨娘下油锅!
小陶氏狠狠地发誓,一定让林姨娘死的难看,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敢跟她抢妻位,真是色了她的胆!一个侯府只能有一妻,平妻算个什么东西!小陶氏心里骂,恨死了老太太,一定让这个死老太太快死,大陶氏头天滚出去,后半夜就让死老太太嘎嘣暴毙。
小陶氏越狠脸上越笑,那眼底可是满满的利剑,让林姨娘看了发冷,她是懂小陶氏的心性的人,她的这些要求也是让小陶氏立即想掐死她的催命符。
可是,林姨娘不在乎,她是要和她长期斗下去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了自己的儿子,不拼命,就不能出人头地,富贵险中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她还想让儿子成为侯府继承人,成为真正的嫡世子!
怎么会怕小陶氏?怕也不行,到了这份上再退缩,小陶氏也不会放过她们母子。
就是不与她争,自己的儿子也是很危险,小陶氏不会放过任何与她利益相关的人活着,这种情况只要老太太活着,小陶氏还怵手怵脚。
老太太一死,就没有了自己的好,趁着老太太活着,得想法儿把小陶氏这个阴毒的人制死,才是自己的一条活路。
只要老太太休了大陶氏,大陶氏的子女一定会恨死小陶氏,自己就来了机会,利用大陶氏的子女整死小陶氏。
林姨娘断定盛伟岸不敢违寡母的意愿,只要一寻死,盛伟岸必定妥协,自己不必担心大陶氏能留下,何不卖她一个好儿,以此拉拢她的女儿,巧妙地利用起来。
可是自己不利用她,她也会对小陶氏报复,自己什么不做,也能得到渔人之利。
林姨娘算得是百无一失,老太太决定的事是万无一失,大陶氏被休定了!
大陶氏的子女报仇是一定了。
小陶氏倒霉是一定的,宜妃为儿子夺嫡,她是斗不过皇后,唐元帝虽然宠宜妃,可她毕竟年岁不小了,很快就会失宠吧?
小陶氏指望宜妃出手是最不把握的,宜妃夺嫡失败,就会万劫不复,小陶氏终究会失败的。
如果大陶氏的子女失败了,自己有小陶氏的把柄握着,抖搂出来让侯爷知道,小陶氏不被休才怪,自己的平妻就变成了嫡妻,自己母子是贵不可言!
自己有儿子啊,她是信心十足,非常的硬气,儿子才是她胜利的支柱。
林姨娘施施然地走向芜正院,盛锦妍天天赔母亲用饭,哥哥进了皇宫禁卫军,还是墨眠找人送进去的,也不知墨眠是什么来路?处处他都能搞通,墨眠神神秘秘地不说,盛锦妍也尊重他的意愿,这样不问。
阡陌进宫了做了皇后喜宁宫的女官,在皇后的身边伺候,她想到宜妃的成丽宫当差,盛锦妍不许她去,宜妃能不知道她是谁,想法儿也是会害死她的,怎么能让她去冒那个险,盛锦妍说什么也不死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阡陌能帮皇后一把就好,墨眠让阡陌进宫是让她在宜妃的身边潜伏,探听宜妃的秘密,看看她是怎么和梁国奸细勾搭上的。
盛锦妍不同意墨眠的安排,宁可自己被害,也不能人阡陌先被害。
盛锦妍执意的坚持,墨眠也不愿违背她的意志,阡陌说她见机而行,盛锦妍想把她进宫的事情取消了,阡陌还是坚持去了。
皇宫的人心叵测,盛锦妍几天来一直担心阡陌的安危,两天没见到墨眠了,没有阡陌的消息,盛锦妍正烦着呢。
林姨娘来撞枪口了,嬉笑颜开地进了大陶氏的房间:“夫人好早,不用给老太太请安,真是清闲。”
大陶氏看女儿惦记阡陌心情不好,也是一肚子的憋屈,她也惦记阡陌,她把阡陌当了亲生女儿,没有消息她也睡不着觉。
林姨娘连讽带刺让大陶氏不喜,她虽然不愿语出伤人,也不是一句刺话也不会说的:“林姨娘乐这样,有什么大开心的事情,我没有林姨娘的巧嘴,也没有林姨娘的机智,不是个讨喜的,想效仿林姨娘也没那个命,不在这儿蹲着去讨人嫌吗?”大陶氏说的可是一针见血,林姨娘却不尴尬,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态,大陶氏再直性,也看得出了她的得意神色,没有称心如意的事才怪。
林姨娘没有想到大陶氏会这样讽刺她,面上虽然神色不变,心里却是记了疙瘩,受辱的心情油然而生,她记下了这个过节儿。
一个个地都疯了吗?这个胆小怕事的也敢张狂了。
对这个一向别人说什么都不反驳的废物,她是真没有看在眼里,这就欺负她了吗?
☆、第94章 妾侍的算计
林姨娘心中怒极,大陶氏这是要压她一头!她虽然是姨娘,可有老太太这个疼她的表姨撑腰,从来都比大陶氏硬气得多,小陶氏掌家的几年里,都得给她七分脸面,看老太太的威严,小陶氏都不敢待她不好,都没有这样讽刺****,这个该死的大陶氏,竟敢这样对她?
有权的一日,一定要狠狠地报复她!
自己怎么会让她压住?她一个弃妇,怎么能和自己斗,快快地让她滚蛋,自己马上就是平妻,和小陶氏平起平坐,还没有机会搓磨他的两个崽子吗?
她的十万两在老太太的手里,就是自己的了,把女儿风风光光地嫁进公候之家,自己的地位就稳固得很。
她越想越得意,板不住心里的幸灾乐祸和极大的兴致,本来就是到这里在盛锦妍的面前踩小陶氏一脚的,让盛锦妍恨死小陶氏,好把小陶氏整死,侯府就是自己的了。
压下了心中的怒意,高涨了心中的得意,脸上还装得可怜人的表情,表演得自己是个纯粹的好人:“夫人,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夫人也不出去走走,别人害死都不知道凶手是谁。”
大陶氏一怔,随后就明白过来,一定是小陶氏对她下手了,林姨娘怎么会给她报信儿,难道她想置小陶氏死地?
她不是和小陶氏穿一条裤子吗?
怎么?她想出卖小陶氏吗?自己有什么要她企图的,前来卖那个好儿?
“我经过五年的磨难,我还有什么接受不了的?我想死,就没有死了,还有谁能让我死了的吗?”大陶氏睨一眼林姨娘,很不在乎地说道。
林姨娘装得苦笑:“夫人真是个被人欺负惯了的,这回比那五年还悬,在你妹妹的怂恿下,老太太要休你回娘家!”
大陶氏一怔后,很快稳住心神,老太太抢走孙女的十万两,还迁怒于她!她终于做出了她想做的事。
大陶氏明白,她是一品的诰命夫人,是皇上御批的诰命,太后授的金印,不是侯府老太太说休就可以休掉的,老太太真是疯了,她一定是和小陶氏合谋,利用宜妃给皇帝吹耳边风。
那又如何?皇帝一个人也是办不到,还有太后掌管诰命的审批。
太后通过墨眠正吃着圣衍道人的益寿丹,太后还是那个能主持公道的,只要是皇封诰命谁能休得了,除非是皇帝太后同时撤封。
还是自己的女儿有心眼儿,怎么就预料到了她们的招数?
自己的命是女儿救的,新生活也是女儿给的,赶巧遇到了一个墨眠,对女儿的帮助这样大。
大陶氏想着就笑起来,林姨娘以为她是气疯了,要是疯了才好,休不掉她也就被废弃了。
林姨娘看着大陶氏,恨不得她疯狂的打人骂人了,可是没有听到大陶氏的哭喊,见大陶氏拿起绣绷,悠闲得绣起花儿。
林姨娘见她这样不像疯,她是装淡定?还是吓傻了,望望她的花儿绣得乱不乱,看不出端倪,还想继续刺激她:“夫人,你真是有个好妹妹,她说你虐待婆婆的罪名不如失真的罪名休着理充足。”
大陶氏被救回的时候就想到了老太太会以这样的罪名刁难她,她就是这样的预感,她被掳五年,求死了多次,就是为了不让敌人要挟盛伟岸,梁国和大夏的战争很快就会打起来。
梁国就是要以她要挟盛伟岸退兵,他们认为这是决胜之策,没想到这个阴谋被自己的女儿破坏,真是天保佑,这样柔弱的女儿巧遇墨眠,竟然打入敌国,端了敌国的老巢。
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还能活着回来,是女儿鼓励自己好好地活着,等着看她把害她的人一个个都揪出来。
自己的死志被女儿劝没了,别人污蔑也是断定了的,没想到老太太真的干这样的事,亏得自己对她的尊重,这就是一个老糊涂,老变态,老~寡~妇真是没有什么好心,大陶氏不愿恨人,也不由得恨起老太太。
大陶氏心里恨,在敌窝五年,她也学会了装相,她还是淡淡地笑:“人都想称心如愿,想啥得啥,只可惜,老天爷不想赐予也是白费心机,算来算去把自己算进去!害人反而害自己,挖坑想坑别人,结果自己跳进去!”大陶氏的讥讽,让林姨娘很怒,可是她不能跟大陶氏翻脸,她还想两头鼓捣,让她们互相残杀,都死了才好,自己就是侯府最大的了,老太太的心性儿,一定会把她扶正,那才是她最乐意最舒心的。
大陶氏的笑,几乎刺瞎林姨娘的眼睛,她还笑得出来,等宜妃一阵枕头风,吹得皇帝撤了她的诰命,她就乐不出来了。
林姨娘还想说什么,把小陶氏好好地踩踩,半天没有说话的盛锦妍突然就开了口:“老太太休儿妻,小陶氏得利益,你这个老太太最喜欢最亲近的最向着的外甥女得的利益一定更大,一定会把你扶正了吧?你不是对做妾一向觉得委屈吗,和侯爷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被人抢了丈夫,永远都不会心甘吗?”说出了林姨娘的全部心态。
林姨娘的母亲和邓老太太是亲表姐妹,林姨娘从小就愿住盛府,她喜欢盛伟岸英俊神武,一心要做侯夫人。
陶胜利和盛万里是从小的哥们儿,又是通家之好,盛伟岸和大陶氏才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两个老头子更是心甜这门婚姻,两家都是随老皇帝打天下的,都有从龙之功,同时封侯,才是门当户对。
邓老太太一心给儿子娶的是大陶氏这样身份的妻子,两家还是爱好结亲。
根本就没有林姨娘什么事,直到盛万里死了。老太太心魔所致,竟然恨上大陶氏,为了让大陶氏和儿子离心,老太太把盛伟岸灌醉,给林姨娘制造机会。
就一回林姨娘还怀了孩子,顺理成章的就是姨娘了。
林姨娘没少散布言语,她和盛伟岸青梅竹马,两情相悦,是大陶氏抢了她的美满姻缘,致使她一个嫡女做了妾,她就是心不甘的。
被盛锦妍当面揭穿,一点儿面子不给她留,林姨娘那才是大怒了呢,她的忍功比小陶氏还高,还是强忍了怒意,她志在败坏小陶氏,挑拨双方的关系,兼利用盛锦妍除掉小陶氏,她觉得盛锦妍会有法子的。
盛锦妍的话她也知道自己的行径让盛锦妍明白了,可是她就要掩耳盗铃,装傻想唬住大陶氏母女,好像盛锦妍说的与自己无关,这就是障眼法,迷~惑~人,表演得互不侵犯,我们是同党的姿态。
盛锦妍看她比小陶氏还会装蒜,笑模样并不反驳,还耐心的解释:“大小姐,那都是别有用心的人散布的谣言,是想把我踩进去,我一个妾侍,哪有那样的胆子?以我的心性,大小姐认为那样的话是我说的吗?我可没有那样张扬,我一向是低调得很。”
盛锦妍冷哼:瞪眼说瞎话,脸皮比猪肛子还厚,比狐狸又狡又臊,没脸到了她姥姥家!
这个林姨娘是没有小陶氏的见机会,要是她更不是个好东西,她来说小陶氏的不是,这是看出来了自己母女有利用价值了,想收渔翁之利,这是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
只想接大馅饼,也不怕掉了碾盘砸死!
盛锦妍冷笑对林姨娘说道:“林姨娘想放高利贷,可惜我们不缺钱,还是换一个主儿吧,也许利息更大!想学耍影人儿的,那得好好地练练,偷鸡不成蚀把米,里外不是人了,会后悔不及,没有不透风的墙,你今天一登门,小姨妈早就得了消息。
彻底怕老乡,她了解你,比我们透彻的多,毕竟我们不是志同道合的,打的交到少。你和小姨妈是穿一条裤子还嫌肥的。
我们这个门你还是少登的好,我们是无权无势,小姨妈可有宜妃的仗势,你怎么放弃硬的来巴结软的?你难道不怕吃亏?”盛锦妍已经撵人了,一点儿客气没有的!
林姨娘再不满,也得忍,她是不会退缩的,利用人才是最惬意的,坐收渔人之利才是最大的赢家,林姨娘并没有泄气,施施然地走着,心里还是得意的,为了她们自己她们也得按着自己给她们画的道儿走,被人牵鼻子的只有她们,自己永远是耍弄别人的,林姨娘越走越得意,迎面就遇到古姨娘。
“哦……林姐姐,怎么对夫人感兴趣了?你不是和小夫人相好吗?以前小夫人在这个院子,你可没少来,你是冲这个院子来的吧?”古姨娘觉得林姨娘是她的对头冤家,林姨娘抢着有了儿子,想母凭子贵,坐上夫人之位。
自己能不想有个儿子吗?可是就得不到侯爷的宠,林姨娘仗是老太太的外甥女,侯爷回来后她抢去好几宿,老太太为她撑腰,侯爷不敢违逆老太太,老太太吩咐他去,他就得去,林姨娘得意的挺胸抬头。
真是气死人,按理侯爷应该轮换来,没有随便抢的。
古姨娘恨得咬碎银牙,她有儿子就可以和夫人争,自己没有儿子就低她几头。
盛伟岸回来后,一直宠幸花姨娘,大陶氏醒来后,就留宿在大陶氏处居多,花姨娘怀孕了,盛伟岸就去了金姨娘那里几次。
侯爷不登她的门,到底是谁使坏了,古姨娘很聪明,她猜想是林姨娘使的坏。
侯爷几年没有回家了,回来就被别人霸占着,自己何时才能有儿子?
看见了林姨娘她心里升起了怒气,讽刺了两句,就奔香杏院,找小陶氏汇报林姨娘去大陶氏那里的事情。
一进香杏院,就开始恭维:“夫人,林姨娘去了芜正院,她那个嘴,岂不是会胡说,可得小心点儿,别被她卖了。”古姨娘正大光明地挑拨,小陶氏岂不知道她的心思。
她早就得到了林姨娘去大陶氏那里的消息,林姨娘要去是和她说了的,她说是,她要看看大陶氏知道了被休,是个什么样的脸色?
小陶氏怎么会相信她,都是各揣心腹事,各摽各的心眼,小陶氏也是利用林姨娘,林姨娘的道眼多,最恨大陶氏,正和自己的意,让林姨娘在老太太跟前踩大陶氏,比自己说的好使,那个说大陶氏克公婆的和尚,就是林姨娘提供的人选,林姨娘撺掇老太太和她们一起去降香,让和尚说了那么一番话给老太太听,老太太信林姨娘的可比信她的多了。
林姨娘有利用价值,用她控制老太太很好使。明知林姨娘揣的不是什么好心,小陶氏也要和林姨娘合作对付大陶氏。
林姨娘以前是偷偷地干算计大陶氏,就是不出头,不露脸面就把大陶氏整了,她们合作利用老太太,等利用完林姨娘,铲除了大陶氏,林姨娘有什么可怕的,娘家不是大户,没有她兴起的依仗,一无权,二无势,一分的后盾没有,老太太嫌她身份卑微,绝不会让她做侯府的女主人。
自己有宜妃的后盾,还能怕谁?
小陶氏不理会古姨娘的撺掇,只是笑笑给人一种安慰的感觉,她现在是不想得罪姨娘们,专心地对付大陶氏母子女儿,他们才是自己的真正的障碍,分不清轻重岂不误了大事。
古姨娘又说了一套:“林姨娘到芜正院是看到了什么好处?”小陶氏摇头浅笑:“你想多了,都是姐妹,越处的和平越好,你也不要老在屋里闷着,也可以四处走走,到姐姐那里串门儿,姐姐一定很欢迎。”
古姨娘心里暗哼:嘴上叫得多好听,五年,她是怎么对待大陶氏的女儿的?以为别人不知道?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让人家的孩子饥寒交迫,撵到一个破败的院子里,污人名节,抢人家婚姻,就是不透风的墙,也会让人闻到味儿。
古姨娘踩人被厌弃,心理愤愤然,强笑告辞走,迎面就碰上了绿云,赶紧截住套话:“哎呦喂!这不是绿云小丫头吗?才刚,林姨娘离开夫人的院子,立刻就去了小夫人那里,林姨娘是不是探听什么秘密?跟小夫人说话低言悄语,偷偷摸摸地怕人听。”
☆、第95章 折子
绿云小丫头头脑不简单,对院子里的姨娘们掌握了一手资料,把每个人摸得准准地,有什么行动就能猜出来。
古姨娘跟她说这话等于放屁,她才不跟她说什么有用的呢。
绿云头摇像拨浪鼓,给人一种知道秘密不说的假象,蛊惑得古姨娘乱猜起来,觉得林姨娘一定是两面派,对小陶氏说一套,对大陶氏说一套,她就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散布谣言了。那就是林姨娘去了夫人处,败坏小陶氏,兜了小陶氏的底,夫人知道了什么坏事都是小陶氏干的,连夫人失踪也是小陶氏勾结奸细掠走的。
这样的谣言一散,就是林姨娘真的没有说,小陶氏也会认为是林姨娘说的,绿云的一个表情就有这样大的效果,真是出奇了,古姨娘的想象力也是真高。
小陶氏怎么能不信?劫掠大陶氏就是她和宜妃干的,出谋的是林姨娘,这样秘密的事竟然有人揭出来,小陶氏当然以为是林姨娘为了脱自己的罪,先发治人,恶人先告状,先买下大陶氏的好儿,以后暴露了,大陶氏就不会认为是林姨娘干的。
小陶氏是这样想的,信了古姨娘的谣言,古姨娘当然是借别人的口宣传的,她才不想让小陶氏恨到她,这隐秘的谣言,小陶氏只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