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莫家阿宝-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宝喘口气,又叹口气:“若论起来,爹爹也是无奈,他身为严尚书的部下,彼时严尚书权势滔天,爹爹若是不听从依附于他,别说出路,只怕连活路也没有;而爹爹即便不为他所用,严尚书自然还能找到害那人爹爹的法子。倒是那人的爹爹,看不清形势,一心想要扳倒严尚书。他也不想想:皇帝带着头糊涂,就算杀了严尚书的头又能如何?他既与严尚书这等人为敌,便该隐秘行事,却又偏偏被人察觉告了密……他又无自保之力,只能连累满门被抄。咱们的爹爹若有七分错,那那人的爹爹便有三分错——”
随即便是她嘴被捂住的唔唔之声,阿娇颤着声儿斥道:“你才活过来便又要胡言乱语了么!你这胡言乱语的毛病要到何时才能改改——”
阿宝断了一只手,锦延略伤了皮肉。阿宝执意要搬走,阿娇也怕再把留她下去;以她的性子,只怕将来要性命不保,因而只得同意。
次日,阿宝与桑果二人便欢欢喜喜地搬到位于府中西北角的那处小院子里。这个小院落虽说破旧,但推开院门便可望见镜湖,镜湖边上有一个凉亭,名字甚美,名曰渡月亭。
这个小院内有瘦弱核桃树几棵,也有老枯葡萄架一顶,窗下植有月季花几株,屋后竹林中还有古井一方。且院中偏屋、灶房一应俱全。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也。
桑果花了半天功夫,将小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又到湖边折了一把芦苇插在一个瓦罐中,摆到阿宝的窗前。房中仅有竹制的一床一榻一桌两椅而已,却因为这一把芦苇花而显得雅致了许多。
阿宝又叫桑果找来一块小木片,歪歪扭扭地提了“渡月居”三个字,叫桑果挂在院门上。
桑果向阿宝笑道:“咱们俩就作伴在这里过一辈子吧。”
阿宝也甚欢喜。与她二人而言,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渡月居距将军府众人居住之处颇有一些距离,等常看不见什么人,只有大夫过个三五天过来为她换药,再不然就是小果子的聋哑爹爹偶尔过来照看花木。
阿宝却又在随后几日里遇着锦延两次。
头一次是她沿着镜湖散步,走得稍稍远了些,又看前面一片芦苇黄得甚美,便想要去折几支带回去。走了两步,又见脚下有许多碎瓦片,便捡了几块掷向湖中打水漂,瓦片飞入湖中,复又掠出水面,一下,两下,三下。
阿宝甚是得意,才掷了三五块,却听到不远处的那片芦苇丛后面有人“啧”地一声。阿宝唬了一条,伸头去看,便见锦延手持钓竿从芦苇丛后起身,远远地瞪了她一眼,又将钓来的三五尾鱼放回湖中,拎着钓竿转身走了。
阿宝赶紧将断手护住,转身就跑,她如今也如同桑果一般地怕锦延了。
又一次是夜间,因断手痒的委实难过,阿宝翻来覆去老也睡不着,于是悄悄披衣起身去院中看了一会儿月亮。不知看了多久的月亮,却忽然听到湖中有扑通扑通的水声传来,起初以为是有鱼儿翻跃,听听却又不像。
阿宝向来胆大,也不去喊桑果——即便喊了,桑果必定不肯起来。
阿宝悄悄打开院门,来到湖边。此时湖面上波光粼粼,天地间一片银白之色,四周一片静谧。夜风微凉,略有潮气。
眼前的景象甚美,甚凄凉,令人甚恓惶。阿宝正在呆看湖中景色之时,湖中却突然冒出一个人来,那人在水中矫如游龙,自在随意。他浮上水面,吐出一口水,又甩了甩头发,随即看见湖边站着的阿宝,不由得微微一怔。
阿宝却似乎是傻了,根本不觉得害怕,半响方揉揉眼睛,再看过去时,锦延却已如一条大鱼般重新沉入水中,游向别处去了。
阿宝在湖边石头上呆坐了许久,又梦游似的游荡回房,做了一夜的怪梦。梦见镜湖中许多水妖鱼精幻化成人形作怪,其中一个甚为凶猛的黑鱼精要吃她,直至把她赶到一处悬崖,看她从悬崖上跳下才冷笑作罢。
阿宝醒来,发觉出了一身的冷汗,且疲累不已,仿佛真的奔逃了一夜。
作者有话要说:
☆、莫家阿宝(二十九)
十一月初十,宜嫁娶、祭祀、开光,忌安葬、破土、上梁。
阿宝一大早找到长安,笑嘻嘻地问:“长安哥,今日我想出府。”
长安想也不想,一口回绝:“没空。不行。”
阿宝嘟嘴道:“我问过了,今日那人进宫去,长平跟着。你今日不当值,应当无事,怎么没空?”又红了眼圈,抽抽鼻子,道,“我想去吃小江南的清蒸蟹啦。从前我爹爹就常常带我们去吃……我有银子,也不带桑果,且有阿娇姐为我担保,你莫要怕。”
长安倒叫她说的不好意思,闷闷应了,道:“你若是敢逃跑,今后莫要再叫我长安哥了。”
阿宝欢喜道:“这是自然。”
阿宝从晌午起坐在小江南二楼的雅间里,叫了几只蟹,一壶酒,倚着窗边,看着风景,吃吃喝喝。
小江南对门则是赵记绸缎铺,绸缎铺今日似有什么喜事,门窗上俱扎了红绸带,进出的伙计无不喜气洋洋。
长安见此情形,心中顿时了然,见阿宝面上不露声色,自己也不好说什么,也不忍出言催她回府。小江南的小二收了长安的赏银,便也不来打扰,由得这两个客人由晌午一直呆坐至傍晚。
傍晚时分,从街东头远远过来一队吹吹打打的娶亲队伍,新娘子的嫁妆铺了长长的一条街,引得过往人群无不咂舌称羡。新郎官骑着高头大马,守在新娘子的花轿前,花轿两边的喜娘身着大红衣裙,喜笑颜开。
阿宝喝得醉眼迷离,看不清新郎官什么长相,但看他高大身形及过往人群中女子们的一脸痴迷模样,那新郎官应当是个美男子。那美男子新郎官经过小江南楼下时,眼睛似乎无意往二楼撇了一眼,阿宝便忙忙缩回头,恶狠狠地将早已凉透的蟹腿扯下几条,塞到嘴里,连着壳咔嚓咔嚓地大嚼了起来。长安苦笑。
阿宝嚼着嚼着,不知不觉泪流满面,苦咸的泪水混着蟹腿肉,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滋味。
阿宝正呆坐间,忽然听得楼梯处有“蹬蹬蹬”脚步声传来,大约是有人上楼来,忙忙将脸胡乱擦了。
这边长安已起了身,道了一句:“将军。”
阿宝眼泪尚未擦干净,不由得心慌,忙扭头看窗外风景,装作未听到长安说话的声音。
锦延上得楼来,踱到阿宝的桌前,欠身看看窗外的娶亲队伍,口中轻笑一声:“不知谁家女子,能嫁与这赵家绸缎铺的独子为妻。我适才从下面上来时,迎面看到了那新郎官一眼,啧啧啧,那赵家公子赵泽之,啧啧啧,当真算得上这京城中数得着的美貌郎君。”
阿宝这才发觉锦延损人的功力并不在自己之下,心中气恼不已,却无话回他,便狠狠地又扯下几条蟹腿。
长平在后面嘻嘻笑道:“听闻新娘子是城东林知事家的女儿。那林知事乃八品小吏,与赵家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了。”
阿宝纳闷为何长平对赵家与赵家结亲的林家之事为何如此清楚,又想问锦延为何会知道自己的行踪,转眼又想到定是长安派人向他禀报过了。
怕锦延要说出难听话,便殷勤地将手里的一条蟹腿递到他面前,道:“送给你吃。喏,极美味的。”又塞了几条到自己嘴里,咔嚓咔嚓乱嚼。
锦延一脸嫌弃,忙闪开几步,再探头向外看,娶亲队伍已吹吹打打,走得远了。
锦延似笑非笑地看了阿宝一眼,随即敲敲桌面,吩咐长安道:“回吧!”
阿宝觉得锦延今日看向自己的眼神与从前大不相同。
至于哪里不同,阿宝也说不上来,硬要说的话,大约是少了几分杀意,又多了几分专注与探究的意味。阿宝从小到大最是会察言观色、又胆大包天的,当下便忘了当日断手之痛,高声喊:“小二!小二!有什么吃的给我包些带回去!”小二上来。阿宝指指锦延,道,“找这个人会账即可。”
长平看了看锦延的脸色,便老老实实地掏银子去会了账。
锦延等一行人下了楼。对门的赵记绸缎铺门口站着一个女子,正痴痴地看着渐行渐远的娶亲队伍。
那女子痴看许久,慢慢留下两串眼泪,正在举手拭泪时,旁边便有一个滚圆的年老妇人跑来,狠狠地在那拭泪女子的背上捶打了几下,口中骂道:“死丫头!我与你爹你哥哥都忙的团团转,你倒有空在这里发痴!死丫头!从今后你可死了心吧! 你也不想想人家是什么门楣,怎会看中咱们这样的人家?”
锦延与长安长平看的有趣,便站定看那对母女说话。
阿宝手拎着小二刚刚捆扎好的油纸包从小江南门内出来。
锦延用下巴指指对门,向阿宝笑道:“有个与你一般的痴情女子呢。”
阿宝“啊”了一声,刚想把迈出门槛的那只脚缩回去,却已是晚了。
对门那个女子幽幽地唤了一声:“表姐。”
恰巧此时小二又堵在身后,笑嘻嘻地哈腰恭送阿宝道:“客人慢走——”
阿宝左右为难,另一只脚也只得慢慢地跨出去。
对面那滚圆的老妇人便松开她女儿,趋步前来,觑着阿宝的脸,一连迭声地问:“可是阿宝?可是阿宝?”
阿宝抬头看天:“我不是阿宝。”又自言自语道,“天晚了,我得赶紧走了。”
那滚圆的老妇人一把拉住阿宝袖子,笑道:“可不是阿宝,我是你舅母呀!”又招手向她女儿道,“快来见你表姐!”
阿宝一只手用不上力,一时挣不脱。朱舅母将她从头到尾打量一番,自顾自笑道:“好一阵子没见,我心里还常常疑惑,不知道你怎么样了——自你走后,你舅父便将茶馆卖了,又在城中盘下一处煤炭铺子,眼下生意还过得去。你得空便来坐坐,看看你表兄表嫂,你怕是还不知道吧?你表兄新娶了媳妇,你表嫂娘家也是这城中做生意的,我说了你必定知道——”
阿宝见挣脱不开,只得装作刚刚认出来的样子,笑道:“舅母你老人家安好?原来表兄他已经娶亲了?只是,即便表兄娶了天上的仙女,那仙女的娘家有金山银矿也与我无干——你老人家倒是松开我呀。”
翠红上前,将朱舅母的手从阿宝身上扒拉开来,问:“一向不见,表姐可好?表姐如今在哪里作甚?今日表姐也是来看赵家娶亲的么?”
阿宝见左右躲不过她母女,便将手里的油纸包亮了亮:“我是来小江南吃蟹的。”
翠红见她一身半旧衣裳,头发随随便便挽了个发髻,身上半件首饰也没有,便不肯相信阿宝能吃得起小江南的蟹,恰好心中又正在郁闷,遂冷笑道:“那赵家人当真无情,不过才几个月,就另娶他人……表姐当日不听咱们的话,眼下——”面上笑笑,不再言语了。
阿宝本已转身要走,闻言便回身道:“我是有罪之人,自然配不上他,他不愿娶我也是人之常情。表妹身家清白,竟也不成么?”
翠红微微红了眼圈,定了定神,反驳道:“我知道表姐心里还恼我气我。但我也是为了表姐好,表姐家里落了魄,又是有罪之身,这个也看不上,那个也看不上,到头来只怕竹篮打水一场空。若是表姐肯听我娘的话,将来咱们一家子亲戚互相有个照应,不是很好么?我倒要看看表姐将来能找个什么样的人家。” 言罢,长长地叹口气,倒是一片真心为阿宝着想的样子。
阿宝笑笑,道:“我找的到还是找不到无需你来操心,你管好自己便成了,我祝你能早日觅得如意郎君。”言罢,转身便走,走了两步,又回头道,“哦,对了,我如今还是有罪之身,你莫要再一口一个‘表姐’地叫我了,当心我连累了你们朱家。”
朱舅母见阿宝软硬不吃,心中早来了气,也冷笑道:“这世上大约也只有咱们一家子不嫌弃你的身份,一片好心为你,你竟不领情!若不是咱们,只怕连那卖鱼的人家也轮不到你去嫁。你表兄看上你也是你的福分,可惜你是个不领情不知福的。”
翠红又叹口气,拉着朱舅母转身要走,忽然一眼瞥见那边倚着马车,操着手看了半天笑话的锦延,无端端地便是一阵心颤,于是驻足,微微扭捏地问阿宝:“那边有位华服公子盯着咱们看了半天,却不知道是谁,脸皮怪厚的……表姐可认得是谁家的公子?”
阿宝抬眼看了看锦延,鼻子里哼笑一声,摇头:“不认得。大约是哪个吃饱了无事做的闲汉。”
长安长平哭笑不得,偷眼看锦延的脸色,继而转身闷笑。锦延气恼,三两步走过来,一个爆栗子敲到阿宝的额头上,低喝一声:“回去!”
阿宝揉揉额头,转身便走。
翠红忙上前拉住阿宝的袖子,殷勤笑道:“姐姐好生小气!莫要忙着走,且去咱们家喝杯茶,坐上一坐!”
阿宝哪里肯与她搭话?逃也似的才挣脱开来,那边的袖子又被朱舅母扯住。翠红连珠炮似的笑问:“好姐姐,你如今到底是在哪里过活呢?可是这贵人府上?不妨告诉妹妹,今后我与我娘也可去看看你!”
阿宝回身笑道:“我已经卖身为奴,做了护国将军府的奴婢了。怎么?你不会也看着眼红,也要自卖自身吧?”
朱舅母母女目瞪口呆,心中半信半疑,还要再追着细问,却被两个侍卫驱往一旁,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阿宝爬上马车。
阿宝慌乱上了马车,却发觉这辆不是自己与长安出府时的那一辆,外头看着大致相同,只是进内便发觉这辆车内的装饰精美,与自己来时乘的那一辆大不相同。原来被翠红母女两个追赶,一时情急,竟然爬上了锦延乘坐的那辆。正要起身出去,却见锦延也掀了车帘坐上来。
锦延抬眼见她也在里面,竟也没有说什么,自顾自地入内落了座。阿宝再是胆大,也不由得慌乱,喃喃辩解道:“刚刚一时情急,上错了马车,我这便下去。”
车内地方颇为宽敞,只是锦延坐下后便微闭双目,双手交叉放于脑后,伸直双腿,将出路给堵上了。
车帘放下后,车内微微有些昏暗,阿宝怕踩着锦延的腿,只得小心翼翼看着脚下往外迈步。锦延忽然屈指敲敲车壁,只听得一声鞭响,马车便猛地往前一动,阿宝“哎呀”一声,身子一歪,一手撑在锦延身上。恰好是那只断手。因尚未长好,用不上力,没撑住,整个人都扑到他身上去了。
两人鼻息相闻间,听得锦延轻笑一声:“又是那套伎俩。”笑看她两眼,又道,“不过,倒也不是不管用。”
阿宝羞愤不已,慌忙从他身上爬起,顺手又在他身上拧了一把,方带着哭腔嚷道:“我才不稀罕你!我才看不上你!我只喜欢我泽之哥哥!”
锦延却不生气,只笑道:“那你卖鱼的哥哥与卖煤炭的哥哥呢?我若没记错,你应当还有一个做大厨的哥哥罢?”
马车渐驶渐快,阿宝站不稳,便只得委委屈屈地回到自己原先靠窗的位子,扭头背对着他坐下,只是心郁气结,无处发散。闷了许久,伸手把油纸包“嗤啦”一声撕开,将里面的卤鹅掌拿出来啃。她前面因为嚼了许多蟹腿,舌尖被刺破几处,鹅掌又甚咸,碰着舌头便刺痛起来。
阿宝不过啃了一口,便抵不住舌头痛,掀开车窗,一扬手,将油纸包扔到外头去,双手捂了脸,抽抽搭搭地哭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莫家阿宝(三十)
晚间,桑果做好饭菜,又去后院提水。不过片刻功夫,等她一桶水提回来时,发觉阿宝已蹲在灶房中将两人的饭菜都吃光了。
阿宝见她过来,抹抹嘴道:“乖乖,好饿。可还能找点什么来吃?”
是夜,阿宝先是撑得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好,到了下半夜才好不容易消停了。桑果睡得正香之时,却又被阿宝晃醒,阿宝问:“屋子里可还有什么吃的?快拿来与我垫垫肚子,饿得不行。”
桑果一边嘟囔道:“半夜三更,哪有什么吃食?”心内疑惑,但怕她真饿着,还是起身,翻箱倒柜找出一包红枣、几只皱了皮的梨子。阿宝也不嫌弃,全部抱到床上,坐在被窝里悉悉索索吃下肚。
次日及再次日,桑果眼睁睁地看着阿宝如同贪食的大肚汉般每顿吃下许多饭食,不仅如此,即便夜里也要爬起来找一两趟吃的。小灶房存的米面菜蔬眼见不够了,下趟送来却是要两三日后了,桑果只得自己跑去阿娇那里的灶房要。厨娘取笑道:“你可是藏了男人在房里?”
桑果愁得饭也吃不下,回来试试阿宝的额头,没有发烧。再看她言行,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举动,也不像是得了不知饥饱的疯病的样子。
桑果便问阿宝:“你前几日到底去了哪里?可有撞见什么不该看见的脏东西?”
阿宝不解何意,问:“什么不该看见的脏东西?”
桑果缩了缩脖子,道:“就是饿死鬼。”
阿宝怒道:“死鬼!”又“嘿嘿”笑了两声,“我正好趁机将他周府吃穷,让他将来只能领着老婆们去大街上讨饭吃。”
桑果摇头叹气:“想来附你身的那个饿死鬼也聪明不到哪里去。”
桑果多去要了几次米面菜蔬,便被厨子们取笑个不住。桑果发了几日的愁,想来想去,只好去阿娇处找武姨母商量。武姨母既然知道了,阿娇也立刻晓得了。
阿娇还不相信,趁锦延不在时,遣人将阿宝叫过去一看,心中便吃了一惊。不过数日未见,阿宝竟圆润许多,双下巴、小肚腩自不必说,伸了手,手背上四个小肉窝一字排开,煞是喜人。
阿娇留阿宝用饭,摆了满满一桌子的菜。阿宝见她及武姨母神色也早已心知肚明,本打算随便用些就走,奈何肚子不争气,一旦开吃,便再也停不下来。一转眼功夫,一个人将一桌子的饭菜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
阿娇惊慌失措,道:“这分明是你前几日出去冲撞了恶灵,叫那饿死鬼附了身——从前只听人家说过,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真真吓人!”
武姨母念了数声阿弥陀佛,道:“听闻但凡叫饿死鬼附了身,起初只吃些寻常吃食,等家里吃光吃穷,再也寻不着吃食后,便去外面找东西吃,哪怕是活生生的鸡鸭牛羊也要生吞活剥,再后来,便连人也要吃了。”
满屋子的人都叫武姨母说的遍体生寒,纷纷离避到阿宝三步开外。
武姨母便又道:“幸而桑果发觉得早,尚不打紧。东山普渡庵中有一位妙真师父,听闻她有降妖驱魔的本事,眼下只有将她请来想想法子了……阿宝这个样子,寻常大夫只怕也无法医治。”
阿娇连声称是,即刻遣人去请妙真。阿宝气恼不已,转身要走时,却被阿娇命人拽住,又怕锦延不喜这些,特特将阿宝叉到她原来住的西厢房内候着。
阿宝央求道:“好姐姐,我回去后便再也不敢胡吃海喝了,你且将我放了再说。”
阿娇喝道:“恶鬼!待你离了我妹妹,我才放你出来!”
阿宝听得哭笑不得。
将军府的人快马加鞭,才大半个时辰,就将妙真师父并两个小徒弟接到府中。妙真才和阿宝打了个照面,便与阿娇道:“这鬼甚恶。若是再晚个几日,只怕任谁也降它不住。”
阿宝听得冷笑连连。
妙真便让两个徒儿将阿宝双手反绑在椅背上,又从怀中取出两张纸符烧了化在水里,命阿宝喝下。阿宝如何肯依?只管将脸扭到旁边去,对她的话不闻不问。妙真气恼,便口念咒语,围着阿宝打转,将符水用手指沾了,洒了阿宝一脸一身。
妙真将符水洒完,又换了一把桃枝在手,劈头盖脸地对阿宝抽去,冷笑道:“我劝你今日及早离去为妙,你若早早离去,我自会超度与你。若是你还执迷不悟,别怪我心狠手辣,便是拼去我一身修为,也要令你魂飞魄散——”
阿宝任那妙真师徒做法,自己只管垂头闭目养神,忽然间却听妙真声音陡然亢奋。便微睁双眼,抬头一看,锦延正双手抱胸倚在门框上似笑非笑地看热闹,神情与那日在小江南门口看翠红与自己的笑话时一模一样。阿宝羞恼不已,只得重新垂了头不言不语。
妙真咒骂了半日方才停了手,喘了两口气,道:“这鬼果真凶恶,不过已被贫尼施法驱走,待贫尼再写两张符,贴在床头,可保日后平安。任他再凶恶的鬼,见了都不敢近身的。”
阿娇命人给阿宝送了绑,偷眼看了看锦延的脸色,见他脸上并无怒气,方才向妙真道谢,又让人去封了谢银与妙真。妙真自是得意洋洋。
阿宝揉揉手腕,起身伸了个懒腰,懒洋洋地道:“折腾了这半天,又饿了。”
众人大惊失色,妙真面红耳赤,唯锦延“噗嗤”一乐。
是夜,桑果悄悄地将自己的铺盖搬到偏屋去,又趁阿宝大嚼一堆茯苓饼时与她商量:“好小姐,若是你哪一日实在找不着东西吃,千万念在我跟你这许多年的份上,莫要吃了我。”
阿宝想了想,道:“我不喜欢黑瘦的,应当不会吃你。”
桑果长出一口气。
阿宝一天要吃无数东西,不吃就饿得心慌。灶房倒不敢短缺她们两个的吃食,只是阿宝每每见桑果在僻静处唉声叹气时,便觉得心里难过,腻得慌,于是又去净房抠喉咙呕吐。呕完后,又觉得饿,只得再去找东西吃,吃完再吐,吐完再吃,如此周而复始。
阿娇又叫府中的大夫来为她把脉,大夫也瞧不出什么名堂来,作难道:“老夫自祖上十八代起都是以行医为生,只是阿宝姑娘的这个病症,老夫却是闻所未闻……不过,老夫有一个表叔,专治疑难杂症,若是找他,只怕还能治得好。只是老夫的表叔今年已七十有二,因腿脚不便,性子又古怪,从不出家门。只有请阿宝姑娘亲自过去让他瞧上一瞧了。他家也不难找,到了城南,一问徐氏永济堂的徐老夫子,那里人人都知道的。”
阿宝嫌丢人,死活不愿意出去。阿娇等人见她除了吃得多以外,并未露出恶鬼的行迹,日子久了,便也都渐渐地放下心来。
十二月头上下了一场大雪。武姨母要过生日,命人来请阿宝两个,阿宝便估摸着锦延大约不在的时候,折了几支腊梅去与武姨母贺寿。
两人进了阿娇屋子,见风晴月明几个正在外间围着火盆烤红薯栗子,武姨母正眉飞色舞地讲古与她们听,阿娇不见踪影,想来还在里间卧着。
阿宝与桑果两个与世隔绝得久了,委实冷清,着实无聊,见如此热闹,不由得眼热,便也都挤到武姨母身边,要了一杯热茶听武姨母讲古。听武姨母正说到:“王大郎这一日又出去做生意,他走到昨日那个林子旁时,又见昨日那个年轻妇人从林子中出来跟他买零嘴。那王大郎便寻思:当真是怪事,这林子怪偏僻的,时常还有山猪野狼出没,如何会有年轻妇人住在此处?便试探问那妇人夫家姓甚名谁,谁知那妇人只笑笑,并不答他的话。待付了银钱给他,便将一堆零嘴拎着,摇摇摆摆地回到林子里去了。
“那王大郎做了一天的生意,晚间回家点数银钱,又发现银子中混了一堆纸灰。王大郎心中惊疑,不解何故。次日,出去做生意时,还经过那片林子,那妇人又出来跟他买吃食。王大郎便长了心眼,将那妇人给的银钱左看右看,并未看出有什么破绽。谁料,晚间又见一堆纸灰混在一天的银钱里面。如此一来,辛苦了一天,一文钱没赚到不说,竟然还亏了好些。王大郎便去请教庄子里见多识广的长辈,长辈便问他近日有无得罪什么人,有无遇着什么奇人怪事。那王大郎便将自己连日来在偏僻密林旁总遇着一个年轻妇人买吃食的事与那长辈说了。那长辈惊道:只怕蹊跷出在这妇人身上!离那林子最近的庄子也有十数里,你可前去那庄子打听打听。
“那王大郎第二日便照那长辈指点,前去那庄子打听。问了几家人家都没问出个头绪来,王大郎心中打鼓,再问到后面一家人家时,那家有个年轻男子,一听王大郎说出那妇人的音容笑貌,当即泪流不已,哭道:你说的这个妇人是我难产死去的媳妇呀。
“王大郎听了惊骇不已,将自己这几日遇着那妇人之事原原本本与那家人家说了。那年轻男子便去庄里找来几个闲汉,与那王大郎一道去了那片林子。林子中的树木遮天蔽日,林子里的坟墓一片连着一片。原来那庄子里的人死了,都抬到这林子中下葬,那男子媳妇的坟墓自然也在其中。
“王大郎越往里走越怕,想想些许银子便是不要也罢,便出言劝阻那年轻男子,谁知那男子只道死去的媳妇又活了过来,无论如何要去救她。且说那男子找到了自家媳妇的坟,带人将棺材挖了出来——”
月明风晴等人吓得抖抖霍霍,桑果也靠过去,与她们挤在一处,远远地避开阿宝。阿宝好笑,从火盆中扒了几只栗子出来,自顾自地剥了吃掉。
武姨母见众人害怕,心中得意,继续道:“众人合力将棺材挖出来打开后,你道里面有什么?那人的媳妇躺在里头,尸身并未腐烂,面目栩栩如生。更奇的是,里头还坐着个两三岁的小娃娃。那小娃娃是个却是个如假包换的活人,手里正抓着王大郎卖的吃食,啃得津津有味。原来那男子的媳妇便是两三年前难产死掉的,算一算,与这小娃娃的年纪正好一样。”
这下众人又听得唏嘘不已,连阿宝也感动得掉了两点眼泪,拉了桑果的袖子擦了。
恰巧此时阿娇从里头出来,与阿宝道:“你不要只顾着自己,也给我泡一杯茶送到里头去。”又向武姨母笑道,“姨母今日说的这个,我从前已听过两次,如今听来,还是一样觉得吓人。”
武姨母笑道:“从前的事,你如今倒想的起来了,想来是近来的药方子好。”
阿娇骤然变了脸色,半响方不悦道:“想起来也罢,想不起来也罢,从前的事总是糟心的多,姨母以后不要再提了。”言罢,慢慢转身退回里间,将帘子“啪”地摔下。
作者有话要说:
☆、莫家阿宝(三十一)
武姨母便坐不住了,起身要走。阿宝等人正听得热闹,纷纷拉住,不许她走。片刻,阿娇又从里间伸头出来嗔道:“阿宝,我的热茶呢?”
风晴此时已泡好一杯热茶,笑嘻嘻地将托盘递与阿宝道:“要你送进去呢。”
阿宝不愿去阿娇的卧房,便将茶杯接过,塞到另一个名为小朵儿的新来的婢女手中道:“不许使唤我,我吃多了,走不动。”
小朵儿无奈,只得端着茶送到里间去。不到片刻,小朵儿又面红耳赤地流着两道鼻血从里间走了出来。
众人唬道:“好好的,怎么流了鼻血?这却是什么缘故?”
小朵儿尚不知道自己流着鼻血,伸手一抹,抹了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