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想一头杵地上。他很怀疑,这次郭嘉是不是看人看走眼了。这么问一句答一句的主真是可以胜任说客的?不过偏头瞧了眼荀彧,这位“王佐”竟然没有反对?看来文和还有些东西是他不知道,没发现的。

于是曹操直接开口:“文若,你明日奏请天子,下诏讨逆。另着人往江东、徐州传旨,授吕布为徐州牧,孙策为会稽太守。邀其二人起兵讨伐袁术。还有,授意孙策:就说,之前伯符年岁年幼,文台公乌程侯之爵未有袭替。若此役中他能立下大功,孤这里有讨逆将军和乌程侯爵等他来拿。”

荀彧点头应诺。

曹操转眼又面向贾诩,想了想,最终忍着牙疼继续说道:“着贾诩行出使西北之事,钟繇副之。”

曹操话落,贾诩、钟繇出列应诺。其余诸人也都不约而同松口气:嗯,还好只有奉孝糊涂,主公不算糊涂,元常和文和一道,应该不会出啥大乱子。

计较完毕,廷议诸人开始商讨讨袁细节问题和各种分工事宜,议事厅里个人开始各抒己见,看情况一时半会儿完结不了。

而司空府外的许都已经大体得知一大早升帐所谓何事了。袁术称帝这种事在这个时代绝对算是爆炸新闻,想捂也捂不住。所以此事一传开,许都就是一阵风起云涌,百姓间也现出一种惶惶之气:你说这世道是怎么了?董卓那西凉莽夫,不把皇帝当回事,拿着废立之事当儿戏也就罢了。那袁术四世三公的出身,怎么也拉杆子单干了?这天子换来换去,老百姓还有安生日子吗?

军师祭酒府里的蔡妩倒是没想那么多,她在知道袁术称帝后只呆了呆,然后一扭头又继续知道郭照刺绣去了。把给她说消息的柏舟弄得相当诧异:哎,主母这两年气度果然出来了,瞧这都练到泰山崩顶不改色了。他哪里知道蔡妩那是心理有谱:三国她是记得模模糊糊,可再差劲也知道魏蜀吴里没有姓袁的一号。所以,袁术称帝什么的就是找打!炮灰!

但蔡妩身边的其他人就显然没那么稳当了,杜若还好些,至少从小跟她一起长大,受她乱七八糟影响挺多,杜蘅这种经历离乱的丫头对这政治方面承受力也还勉强。但郭照这种敏感又聪明的姑娘表现就不太淡定了。她在刺绣又扎了自己一下以后终于忍不住抬头看着蔡妩问道:“母亲为何对袁术称帝一事反应这么冷淡?国无二主,母亲难道不觉得这事很震惊人心吗?”

蔡妩一手扶着后腰一手抓着郭照,边给她看伤口边回答:“那照儿觉得母亲该怎么反应?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袁公路称帝不过是做了许多诸侯心里想却一直不敢做的事。他现在引这么大轰动,只能说他自己没认清形势。觉得自己实力最强又手拥玉玺,自然可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可是他忘了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会儿的天下不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时候,司空大人也不是短见之辈。所以他长远不了,咱们根本不用担心。”

郭照眨着眼睛思考一会儿以后问道:“那司空大人会兴兵讨伐?父亲会随军吗?”

蔡妩一愣,拿着郭照绣撑子的手一僵,张张嘴,有些底气不足地回答:“这个……看情况吧。”说完蔡妩就极快的转移话题:“照儿,你来看看你的绣品,这里、这里……还有花瓣这里用平针法会好一些。你改改看?”

郭照很识趣地配合蔡妩不再在郭嘉是否随军的问题上纠缠,而是凑过头,一副乖巧女儿状在蔡妩身边接受女红指导。

等把郭照绣品问题说清以后,蔡妩站起身,摸着郭照脑袋跟她告别:“照儿先自己琢磨琢磨,也许有比我这想的更好的法子。等会儿差不多的时候,记得去厅里吃饭。”

郭照点点头,习惯性站起身目送她出了自己屋子。

蔡妩出门后跟杜若吩咐:“去把秦东叫来,我有事想问问他。”

杜若一愣,随即提醒:“姑娘,您忘了,秦东今儿跟着姑爷去司空府呢。姑爷还没回来,他自然也不在府里。”

蔡妩恍悟,拍拍脑袋后问杜若:“我让厨房准备的食盒可备下了?东西做好了吗?”

杜若带着笑意点点头:“都按姑娘说的准备妥当了。要不要让柏舟现在送去。”

蔡妩看看天色:“差不多午时了,让他送去司空府吧。”

杜若应诺后,把蔡妩安置在屋子里,自己去找柏舟传话去。

等柏舟按照传话意思到司空府完成任务的时候,司空府的管家几乎苦着张脸接过的两个大食盒:先前听说郭大人那次胃出血后就被蔡夫人要求少食多餐。所以军师祭酒府里现在因照顾郭大人身体已经从一天两餐改为一天三餐。在朝食和哺食之间又加一顿被蔡夫人称为晌食的东西,吃什么管家不知道,但这事儿是不是真的他却已经能确定了。瞧瞧他手里的食盒,再想想刚才柏舟传话的内容,管家觉得,能在郭大人家当管家真的不容易啊。

管家提着俩食盒,一路恍惚地走到议事厅。跟门口亲兵咬了半天耳朵后,亲兵也一脸踩棉花表情,脚下不稳到了议事厅,跟在曹操耳朵边叽叽咕咕说了半天,曹操脸色变幻一次又一次,最后挥手让亲兵下去。看看下面已经安静下来正迷惑看他的众人,又头疼地把眼瞄向郭嘉,脸色古怪,声音飘渺:“奉孝,你家里来人送东西了。”

郭嘉一愣,略有疑惑地看向曹操。曹操却已经让亲兵把食盒搬了进来,直接搁在郭嘉脸前头。

一边夏侯惇探过头,扒拉开食盒一角,一股浓郁饭香扑鼻而来,夏侯惇捏着食盒盖子对郭嘉呵笑:“奉孝,当真是家有贤妻啊。”

郭嘉呆了一呆,继而有些腼腆无措地低下了头。

旁边一堆人见此跟见了鬼一样恨不得把脑袋杵地上去:这是郭奉孝吧?是吧?是吧?是吧?这厚脸皮家伙也有害羞的时候?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这是我们眼花幻觉吧?

夏侯惇抖了一下,摇摇脑袋开始不怕死的揭开第一层食盒:咦?是两个没见过菜式。再揭开第二层,还是两个没见过的菜式。夏侯惇郁闷了,直接无视掉郭嘉“唰唰”他的眼神儿,两手齐上把俩食盒全部打开:两个四层食盒,一共十六样菜式,没一样是他见过的!夏侯将军郁闷了,瞧着铺了一地的菜盘先是恶狠狠瞪着郭嘉:“你倒是挺会享受嘛。”然后又不甘心看向已经搬完菜的食盒:嗯?食盒底下这信是给主公的?

夏侯惇很困惑地拿起盒底的信,在一众看热闹看的很欢实的目光中把信交给曹操。曹操原本也支着架势打算看郭嘉笑话来着,结果发现夏侯惇捯饬了半天还捯饬出一封给他的信,不由有些纳闷的接过来。接过信一开封皮,“哗啦啦”信纸掉了一地。郭嘉拿手遮了眼睛,一副不忍再睹的表情:蔡妩那丫头,把后世奏章的样式用在了给曹操的信纸里。从外面看什么也看不出来,没防备一打开,不大的纸张折折叠叠居然有两三尺长。曹操胡子抖抖,耳尖的听见下面已经有人忍不住笑出声。

等曹操耐心地捋着头把信内容全看完,脸色又古怪了几分。帐下诸人除了郭嘉都很好奇地看着曹操,想听他到底会说些什么。曹操却把一手握拳放在嘴边轻咳一声:“咳……讨袁大势已定,至于细节诸公心里也已经有了计较。所以今天府议到此为止,散了吧。奉孝留下”

众人听曹操这么说,对信中到底写了什么内容更加好奇了,不过看曹操意思,似乎没有把信公开出来的念头,于是也都心照不宣地站起身,一个个笑呵呵退出厅外。临走还冲给被点名的郭嘉露出一些或善意调侃或幸灾乐祸或自求多福的各种表情,看得郭嘉额挂黑线,眉头直跳。

等人全部都退出了,曹操脸一沉,佯装微怒:“来人,把蔡夫人送来的这些都拿出去……”

郭嘉眼睛骤然睁大,却听曹操语气一转,笑眯眯说道“……放花厅那里。”

郭嘉松了口气:呼,吓他一跳,这恐吓姿势是要跟他一起吃饭吗?

曹操那里却在亲兵收拾东西的时候把蔡妩的信递到了郭嘉脸前头,跟郭嘉边往外一道走,边语有调侃:“奉孝,你这位夫人倒是好文采。元让也没说错,你当真有位贤妻。”

郭嘉眨眨眼,展开信函飞速浏览了一遍。信有点长,洋洋洒洒千余字,蔡妩没发表啥惊世骇俗的言论。只是当头就把郭嘉骂了一顿,从其言谈举止到其饮食,俨然一个管不了老公,向老公领导告刁装的委屈小媳妇儿。紧接着笔锋一转,开始用一种恭敬的语态,客观的口吻,把自己作为医者作为妻子把她对郭嘉身体状况的担忧心疼在字里行间透了个淋漓尽致。期间旁征博引,把她知道的古往今来英年早逝者的坏饮食习惯抓了个遍,充分论证了她这个晌食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但对于是否想郭嘉现在就回家的事却只字不提。最后对曹操来了一堆砌美之词,然后言辞诚恳拜托曹操把人看好,可别再出现司空府离突发急症的事。但是末了,蔡妩却以及其相当理性的逻辑分析了袁术称帝事,论证袁术不能长远,又隐隐晦晦地谈起许都对袁术事多半亦兴兵为主。若当真兴兵,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曹操还是好好把握人才。纳贤惜贤方为王道。

郭嘉看完眼睛弯弯,嘴角浮现出一丝自豪笑意。正向把信折了收自己袖子里,前头却忽然伸出一只手拦住他动作,然后很自然地把信拿了回去,手的主人还面色感慨,声音幽幽:“孤如此行事这么多年,却从来不曾有一人以如此说法劝孤惜贤。孤一直以为为人臣者自当鞠躬尽瘁,以为那些像志才那样早早离孤而去者是天不假年,却忘了……奉孝,你这个夫人不简单,她是许都第一个敢把食盒提到司空府的夫人,也是第一个告诉孤应当如此惜贤的家眷。前番庆功宴时,孤看你表现,还当尊夫人是个如高夫人一样的人物,却不想她比高夫人要聪慧许多,也高明许多。”

郭嘉听了也不谦虚推让,带着与有荣焉地笑容跟曹操走到花厅。

花厅里两人落座。曹操似乎因刚才蔡妩的信还心绪起伏,沉默一会儿才转为正常。看着案上的盘子对郭嘉笑道:“这些东西是你平时所吃?那孤倒要尝尝你家厨房的手艺了。”

郭嘉摇头纠正:“平日是绝对吃不到这个的。这些是阿媚她自己的拿手菜。不过她现在身体状况不允许,应该是杜蘅帮忙做的。”

曹操闻言很好奇地夹起一块糖醋鲤鱼,尝过后赞赏地点点头:“这徒弟做的也颇为不错。想来师父的应该更好。嗯,这么说,奉孝倒是有口福的很。”

郭嘉毫不谦虚地点头承认,然后一点也不客气得跟曹操抢菜。

曹操夹了几道以后,就很识趣地放下筷箸:他可还没养成一天三顿的习惯,这顿饭他跟着吃,完全就是好奇居多。而他对面的郭嘉也是这个夹两筷子,那个夹两筷子,等把菜夹一遍了,郭嘉也吃差不多了。

曹操瞧着郭嘉放下筷箸,忽然手撑额头,皱着眉好一会儿才舒展开,声音略有沙哑,带了一丝复杂:“奉孝,此番袁逆称帝,孤兴兵讨伐,应是大汉忠臣吧?”

郭嘉一愣,随即点点头。

“呵,可孤挟天子令诸侯,权倾朝野,帝诏皆出司空府。这么说来,孤好像又是一个奸臣。”

郭嘉闻言眼一闪,随即朗笑出声。曹操被他笑得一头雾水,眼带疑惑地看着郭嘉:“奉孝因何发笑?”

“嘉笑主公着相。”

曹操不解:“嗯?着相?”

郭嘉笑着回答:“忠如何?奸如何?主公可知大奸似忠,大忠似奸?周公亦曾恐惧流言?王莽也曾礼贤下士。主公何必在意呢?”

“那奉孝觉得孤是忠臣还是奸臣?”

郭嘉修眉一挑看着曹操呵笑道:“啧,嘉遍览史书发现:忠臣最后似乎都不得好死,奸臣则难逃一死。嘉府有妻儿,觉得跟个早死的主公实在不太划算。所以主公还是当个权臣吧。”

曹操愣了愣,随即脸一板,大声喝道:“郭奉孝!你好大的胆子!难道权臣就有好下场了吗?”

郭嘉满不在意曹操呵斥,操起一根筷子往桌案上一放,又拿起另一根儿紧接着这根儿摆了,然后抬头意有所指:“有没有好下场那得看衔接的怎么样。主公若不想做霍光,那就在几位公子身上多下点功夫。”

曹操眼中闪现一丝满意,随即又“啪”的一声拍了桌子连名带姓斥道:“郭嘉!你可知你今日之言有失身份?”

郭嘉又很欠揍哈哈大笑,笑完站起身拍拍身上尘土:“嘉什么身份?嘉不说这话才是有失身份!主公,时辰差不多了。赶紧让您家里仆役给收了盘子,洗好了送回嘉府邸去,嘉俸禄不多,内子也是个小心眼儿的,这几个盘子可舍不得留在主公府上。”

曹操闻郭嘉前半句时绷紧的脸色也瞬间放松,满意露笑,心中感慨:果然是个至情至性的浪子啊。结果还没感慨完,就听到郭嘉那不着调的后半句,司空大人难得面色扭曲了一下,咬着牙从齿缝里蹦出一句:“放心,孤这就让人收了。不贪你几个盘子!”

作者有话要说:先注解一下:郭嘉出的讨袁术的点子里,历史上是没有张绣这一块的,因为那时候张绣还不属于曹操一系。俩人刚打完仗,还算仇家呢。不过这里张绣已经投降了,自然相应策略改变。对于第五条西北那块,历史上也是钟繇出使的,理由也是曹营那会儿木有贾诩。

下一章,管休会露面咯,还有管休家小包子哟。然后呢,许都该出征了。郭嘉二包子该出生了。

哈哈,乃们觉得奉孝会成为小曹冲岳父吗?

嘛,要评论,要收藏。谢谢月妹纸长评哦,还有其他妹纸们的评论和关注,俺乃你们。么

117、随军寿春讨袁术

郭嘉那天回家时间依旧不算太早,不过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在太阳刚落山的时候回家这在之前可是蔡妩想都不敢想的。所以看到郭嘉回来的时候她还有些发傻,被身边陪她遛弯的杜若扯了扯袖子才反应过来:“怎么回来这么早?”

郭嘉很自然地接替过杜若的位置,一手扶着蔡妩胳膊边缓缓前行边笑眯眯揶揄道:“夫人都把食盒送去司空府了。主公怎么还好意思留着人不放?”

蔡妩眨眨眼:“那正事已经商议完了?”

郭嘉点头:“大势已定,只剩分工诸将,整军备战。而且文若这次动作很快。后方这块儿已经基本不用操心了,若是一切正常,五日后就可整军出发。”

蔡妩了然地点头:荀彧对大汉的忠心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回袁术称帝无异于是戳了荀彧肺管子。他动作不快才怪呢。只是五日后出发,到到底还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蔡妩顿下脚步,微抬着头,声音很轻地问郭嘉:“五日后……你会随军吗?”

郭嘉身子一僵,看了眼蔡妩隆起的腹部后微微偏过了头,眼睛里也闪过一丝愧疚、不忍和自责,刚要开口跟蔡妩说些什么,蔡妩却抬手掩住了他的唇:“别说……我都知道了。”

郭嘉眼睛眨了眨,就听蔡妩用一种故作轻松的声音说道:“……嗯,随军都要收拾些什么东西?我好提前准备下。算了,你也没随军过,我还是不要问你,直接去问秦东好了,他有经验。哦……我刚才看见秦东抱了一摞竹简进你书房了,你是不是今儿又打算挑灯夜战的?那可不行,我好不容易才把你身子养了好了些,可不准你又胡乱折腾。快去书房,趁今天还有时间,赶紧把军报公文什么处理了。不许回房太晚!”说着蔡妩就直接揪扯着郭嘉衣服把郭嘉往书房推。

郭嘉满是无奈地被蔡妩扯着往前走了两步,最后终于妥协样的轻叹一声,安抚地拍拍蔡妩手背,跟蔡妩说了句:“好好好,听你的。我这就去书房。”后,才一脸苦笑地转身离开。

蔡妩见他走远,才神色黯淡地扭过头看着杜若:“我们回去吧。等会儿你把秦东叫过来,我有事问他。”

杜若看着蔡妩脸色,小心翼翼开口:“姑娘,您心里是不是不痛快?”

蔡妩垂了眸,绞着手中帕子沉默良久方抚着肚子,声音发闷地回答:“这个时候丈夫不在身边,哪个女人会心里舒坦?”

“可现在咱们是在许都,不是在阳翟,不是在榆山。他现在不止是我的夫君,我孩子的父亲,他还是司空府的军师祭酒。他身上担的总是比以前多了。”

“可你若是不同意,姑爷还能……反正只要姑爷不想,就是司空大人亲点随军,他也有法子混过去。”

“呵,若真如你所说,那你姑爷就不是我认识的那个郭奉孝了!杜若,你知道我为什么总是那么担心他身体吗?因为他这人性子和志才先生实在太像太像了。当年志才先生和高姐姐又何尝不是伉俪情深?可最后依旧……。他们那种人,心里总是有种坚持在的,除了儿女情长,那里还装着家国天下。那样的心,我拘不住,也不想拘,索性放手,让他随意。”

杜若听着沉吟良久,终于有些不甘地吐出一句:“姑娘……你委屈了……”

蔡妩摇头笑道:“委屈什么?许都多少家眷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她们能受的我怎么不能受的?杜若,你家姑娘可一点儿也不娇气。”

杜若低下头,声音很小的闷闷地回道:“是,姑娘一点儿也不娇气。”

蔡妩转头笑了下,也没再开口说什么,主仆俩就这样一言不发地往厅内走。

晚些的时候,蔡妩把秦东叫来问了些随军的注意事项,除了自家要准备什么东西以外,她还着重关注了下曹营的医疗卫生条件和饮食水平。得到结果让蔡妩眼角跳跳,有些担忧:果然行军打仗是对人体力脑力双方面的考验。这样的医疗水平和饮食条件,确实有些太……嗯,有时间还得冲曹操反应下这事,得让他晓得非战损耗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不然打仗攻城没死人,行军伤病却死人,那得多亏呀?

到晚饭的时候,郭嘉没出书房门。蔡妩估摸着这人肯定又工作起来忘了时间点了。指望他能被秦东,柏舟叫过来那是没戏了。于是她只好在照看着俩孩子吃完以后,让杜若拿着托盘亲自到郭嘉书房送饭去。

郭嘉从一堆竹简里抬头瞧着蔡妩,晃了晃脑袋,看清蔡妩手里东西后相当识时务地放下笔纸,很讨好地冲着蔡妩嬉笑道:“夫人身子不便还亲自送饭来了?为夫心里看着实在心疼得紧啊。”

蔡妩瞧着郭嘉表现心里颇为受用,面上却仍旧丢他一个白眼,把东西往桌案上一放:“你还知道心疼啊?那就赶紧吃了把公文处理了回去歇着。”

郭嘉很听话的坐到一边用饭去。蔡妩也不打扰他,从一边书架上取了卷竹简,仰躺在郭嘉书房躺椅上,有一搭没一搭心不在焉地看着。看了一会儿蔡妩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郭嘉:“奉孝,此次征讨袁术……会出征多久?”

郭嘉动作一顿,放下筷子:“这的看诸镇诸侯的应诏反应了。应诏多少出兵多少也关系战局长短。”

蔡妩略垂了眸,想了想觉得至少现在天子还是刘家人,天下也是大汉天下,各位诸侯再怎么样也没到撕破脸的时候,对天子诏书应该不会太不放在眼里。

“陛下诏书难道还有不应的诸侯?”

“嗯……天子诏书,自然没有诸侯不应诏的道理。只是应诏是一码事,出不出兵确实另一码事,诸侯们都在忙自己的事呢,对于袁术这里还真分不出许多心思。”

蔡妩很不解地偏过头:“怎么讲?”

“应诏后,出兵时日出兵多少都是有诸侯自己把握。各方诸侯又不是傻子,此战若是对自己无利益,那还不如推诿搪塞,蛰伏待机以保存实力呢。”

蔡妩听完手捏这竹简略微失神了片刻:郭嘉这意思就是说他也不太确定此次征战会有多长时间。孩子出世错过是其一,但她担忧他往南行军会不会出现什么水土不服的症状。这会儿的医疗条件又不是后世,她还是别幽怨些有的没的,赶紧想法子给郭嘉弄些防止水土不服的小丸药,小偏方让他带着随军是正经。

郭嘉那里见蔡妩走神还当她是在思考自己刚才的话,于是很自然地顺着话头接到:“其实也还好。想益州刘璋那样的,他不出兵倒是很正常,他出兵才让人觉得奇怪呢。当然还有幽州那块,可能也会应诏不出兵。此外文和元常去西北,韩遂,马腾必然也要按兵不动……”

“幽州?”蔡妩回过神恰好听到这句话,脑子卡了卡,终于还是忍不住出声问郭嘉:“幽州现在局势……是不是很……坏?”

郭嘉愣了愣,随即手撑着桌案站起身到蔡妩身边搂着蔡妩肩膀,低头柔声问:“在担心管休?”

蔡妩咬咬唇,最终还是诚恳地点点头:郭嘉脑回路异于常人她已经领教过了,指望他能吃管休的醋,她这辈子估计也没啥盼头。再说对管休她还真没那么多七拐八拐的心思。你想啊,就是从小相处过七八年的阿猫阿狗多少年后会惦念着也算人之常情。更何况管休这样的一位曾让她懵懂动情过的青梅竹马?只是如今世易时移,她今天能在郭嘉跟前毫无障碍的坦诚她对他的关心,郭嘉自然也能明白她心里这位故人于她怕真的是兄妹之情了。

何况幽州跟冀州一向不睦,她就是再不济也知道冀州袁绍最后是胜利一方,不然就没有官渡之战了。可幽州那里,却也着实是个棘手的地方。

“放心吧。幽州兵勇彪悍,公孙伯圭虽民治不行,打仗还算有一套,袁本初一时半刻是攻不下幽州的。”

蔡妩像是得了安抚似的把脑袋靠郭嘉身上,略显疲惫地闭了眼睛。

而在北方幽州,被两口子讨论道的管休此刻则是一身疲惫地从议事厅回来。刚跨入自家大门,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就满脸欢快地扑了过来,到他跟前一把抱住他的腿,扬着脖子脆声脆气地叫:“父亲。”

管休低头露出个温和的笑,一把捞起儿子抱在怀里:“迪儿今天在家做了什么?有没有好好听先生讲课?”

管迪一脸认真地伸出手指给自家父亲计划着算:“早上父亲走后,迪儿扎马半个时辰。然后去听先生文课启蒙,学会写‘管迪’,还背了《诗经·无衣》。下午二姨母来家里探病,跟母亲说了些话,迪儿自己陪着表弟玩,后来……”

管休笑眯眯听着儿子一板一眼的叙述,抬头正好看见不远处廊下公孙琴正静静矗立,嘴角挂着一丝温柔和婉的笑意,满目柔情的看着自己和儿子。

管休见此放下儿子,牵着管迪的手走向公孙琴:“夫人风寒未愈,怎么出来了?”

公孙琴微低下头,声音不大,及其柔和:“一大早就见你被父亲派人叫走,我怕有什么事情,所以听你回来就赶出来看看。”

管休闻言愣了下,随即接过身边丫头手里的披风给公孙琴系上:“夫人不用忧心。岳父大人叫我不过是为公事。”

公孙琴看管休举止先是脸一红,随即听到管休的话,心里又略带了丝失落:他还是习惯什么事一个人扛着。

“子龙等会儿可能过来。让厨房备些饭菜送去书房吧。”

公孙琴温顺地点点头,也不再去计较管休所说书房的公事到底是什么,只是很自然地牵过儿子的手:“迪儿,你父亲要和子龙叔叔商议正事。娘先待你到别处去好不好?”

管迪很听话地偎依到母亲那里,但又有些不舍得跟管休说:“父亲,等你和子龙叔叔商议完正事,能不能让子龙叔叔多留一会儿?他上次教迪儿的几路招式迪儿还有不解,要向他求教呢。”

管休很爽快地点头答应,承诺他赵云来了后肯定让他好好支招。管迪露了个带着酒窝的笑意,心满意足的跟着母亲离开了。

管休见一对母子走远,有些失神:呵,一晃经年,他居然为人夫,为人父了。刚才走过去的那个女子温柔贤惠。她不漂亮,不精灵,却总是安安静静站在那里等着他,看着他。即使在新婚时她就知道他心里的不是她,但她依旧一副心思全扑在他身上。不论付出,不计回报。

捏捏眉心,管休回过神,有些疲惫地吩咐一边丫环:“往书房送壶浓茶。”然后就抬脚进了府中书房。

赵云来的时候也是直接去的管休书房,俩人落座相对无言很久,还是管休打破沉寂:“许都若下诏讨袁,子龙可愿领军?”

赵云抬头冲着管休无奈地苦笑:“兄长,别白费力气了。这么些年你还没看清吗?主公怎么可能让云领军呢?兄长如此用心,云心领了,只是为云一人与主公争执于兄长如今之境有害无利。”

管休一愣,随即摆手冲着赵云笑道:“如今之境如何我心里还有数。大公子还算忠厚之人,只是耳根子软些。至于田楷,不过是个自以为是之辈。只是主公……”

管休说到这里声音顿住,像是想起什么一样,皱皱眉,敲着桌子苦笑:“呵,我倒是才想起一件事,袁术称帝远在扬州。而袁本初却就近在眼前。许都就是有诏书,主公也觉不能老实应诏,便是应诏也不能按时出兵。不,不是按时出兵,是必然不能出兵!”

赵云也颇为赞同地无奈点头。自从玄德公那年离开时婉言请他,被他谢绝以后,他就一直在幽州呆着。这几年随着管休在幽州上层看了不少的人和事,心性也渐渐沉稳。就若管休向公孙瓒举荐他时的言辞变化一样,之前他说他是冲锋杀敌,悍勇无双,能以一当百的猛将,现在再说却是可杀敌可帷幄,战场断机,能掠地攻城地智将。可惜这些公孙瓒都看不到,也不想看,他只相信他自己的判断。轻易不听人言。

管休说完那段话像失了力气一样,颓然地坐到桌案后,过了一会儿声音略微沙哑:“子龙,最后一次。不管对袁术出兵与否,我都会向主公那里再举荐你。只这次如果他还不同意,你就离开幽州吧。”

赵云豁然抬头:“兄长说什么呢?兄长可知若云离开幽州投于他处,他年说不定兄长与云就要刀兵相见了?”

管休听完眯着眼睛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满满的倦意和疲累,像叹息一样说道:“不会了……不会了……。百胜不足扭乾坤,一败以致祸覆倾。”

管休声音很轻,说的这句话赵云却听得明白。当年公孙瓒在下青州后,实力鼎盛,曾不顾管休阻拦,执意攻打冀州。却不想在界桥之战中被袁绍打败。连之前战无不胜的白马义从亦被冀州先登死士所破。至此,一战逆转,幽州在对冀州上局势上由攻转守,再无优势。

却听管休那边继续说道:“只要子龙不投冀州,咱们恐怕不会兵戎相见的。我记得玄德公曾经对你颇为赏识,他现在在徐州吧?讨袁诏书若下达,他肯定是出兵的。等讨袁完了,看看他那里情形如何吧,若是可以……投他也算是……不错的了。”

赵云不置可否,只抬头问管休:“那兄长打算如何呢?”

管休沉吟片刻,指指外头管迪和公孙琴方向:“我是幽州的女婿。自然还得为幽州效力。待讨袁事定后,我会向主公请命,镇守居庸关,北拒鲜卑。”

赵云眼睛闪了闪,终究什么也没说。

兄弟俩这书房论事就在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