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上,您这是喜脉啊!-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顷,一个清冷的声音在如墨的夜色里传了过来。
段蕴如常道,“安相,你欲对朕如何?”
虽是问句,她语末却并未有上扬声调。
安正则听闻这话身形几乎快要一颤。
她已满十七岁,出口所发不再是昔日软糯出蜜的童音了。这声问句十分干净,不曾有什么情绪暗含,音调不高不低,亦只是寻常声量大小,并未曾刻意加重或放轻什么。
也正是因为如此,安正则芒刺在背,愈发觉得狼狈了。
似乎段蕴完全不在意一般。
又或者,她只是对自己的轻薄举动有些怪罪或是厌恶?
难道这么多年苦苦压抑的感情于当事人来说竟掀不起半分波澜?
“你……要做什么?”
见他许久未曾回应,段蕴那厢再次问了一遍。
同先前的问句别无二致,语调平平毫无起伏,仿佛自己问出口的句子并不是问句一般。
这随即而至的第二句话对安正则来说无疑又是一阵寒风冷雨的打击,他木然转了一下身子,瞬间有落荒而逃的冲动。
然而也那也只是一瞬间的想法罢了,他二十余载坦坦荡荡,到如今这般境况下便还是做不出来“逃”这一字。
安正则索性直起身子下了床,他无比庆幸月色的昏暗,令他和段蕴彼此都看不见对方的神情,然后他便可以假装若无其事,波澜不惊地道一句,“微臣不敢再扰圣驾,这便告退。”
段蕴那边没出声,既没让他走也没让他留。
附近的烛台并未点亮,屋子里仅存的微弱光源还是他之前在墙边角落里翻奏折时所点燃的,本就距离遥远,此刻那灯油也快燃尽,就更只是微萤之光了。
安正则就借着这点近乎不存在的光亮往龙床的方向又望了一望,依稀只能看到床榻上被子隆起的形状,连段蕴的人形都辨不清。
他不由心下戚戚,想到两刻之前两人还在床边默契有加地说着卫玠乐广,怎料到不过短短这么一会功夫,竟连共处一室也觉得困难了。
也罢,这一切还不都是自己惹起来的?
安正则面色复杂地走了出去,轻声替段蕴关上殿门,自己则去偏殿睡了一夜。
自然,一夜无眠。
。*。*。
内殿里,段蕴一直睁着眼睛等着远处御膳房里养着的公鸡打鸣。
哪知今日那群公鸡似乎是齐齐犯了懒一样,她等呀等,就是听不到平日里最烦听到的“喔喔”声。
陛下心里有些气不过,心想这一入冬白昼是越来越短了,平日公鸡打鸣俱是在天亮之前,眼下鸡鸣还未起,再等到那太阳完全升起来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她心急,又分外焦躁,她就想早些天亮开始新的一天,却又感觉昨天的那些事就像这总也到不了尽头的黑夜一般,想甩也甩不掉。
段蕴知道自己喜欢安正则,一直都是知道的。
从黄口之年初遇起,她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定是要说给安正则听;遇到什么猎奇新潮的小玩意,第一时间也是要给安正则看;她高兴了委屈了愤怒了伤心了,所有的情绪也都想着要和太傅哥哥说一说……
安正则总是那样,端方,俊逸,温润,清雅……段蕴觉得世间一切的好都是用来说她太傅哥哥的。
可就是这样的安正则,昨夜竟然用那般低微的语调诉说,说他一直是喜欢自己的?
段蕴初闻这话,首先是大震,继而便是不信。
她并不是不曾怀/春过,市井流传的那些本子,例如《莺莺》《霍玉》之流,她也不是不曾看过。便总有些控制不住的小心思偷偷萌芽,使得她对着安正则修长背影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终成凝望。
自打羞愧万分地自我承认了对安正则的肖想之后,段蕴便时常逮住机会暗示他一两分。
不慎跌倒时,委委屈屈看安正则一眼,指望他来扶。只希望太傅能像小时候那样亲手拉她起身,掸去衣襟上沾染的浮尘,顺手还会拍拍她脸蛋,满眼温和笑意地叫自己日后小心。豆蔻之年的段蕴是多么渴望那人指尖暖玉般的触感,可安正则从来都吝于施舍,只淡淡吩咐清尘扶她起来,甚至有些时候还会皱着好看的眉斥责她一句“这么大了还莽撞”。
皇长孙弟弟夭折,女扮男装离开生活多年的王府,东宫相处的日日夜夜,她惊慌、委屈、惧怕,往往突然一瞬间便失措地寻起安正则来,一是将他视作泰山般的倚靠,二来又是贪恋他怀中的温暖,和那衣袂上令人沉醉的淡淡碧螺春香气。
她练字,笔笔尽仿安正则。
她饮茶,殿内随处可见碧螺春。
……
段蕴感觉自己已经快要将一颗少女羞涩的春心捧在手里,递到他眼前了。
可无论自己怎么做,安正则均是毫无反应。
他仍旧是像先前那样照顾自己,事无巨细,贴心周到,当她是学生。
也仍旧是像先前那样辅佐自己,朝上朝下,明里暗里,或直面谏言,或挡下暗箭,当她是圣上。
当然也会在那些思念母亲的时候,或是歆羡寻常姑娘的时候,温声哄她,许诺她一些平素求不到的物什,只当她是个可怜孩子。
可为什么不能当她是个正常小姑娘?不能体察到她萌动的心思?
段蕴不信安正则那么玲珑心思才华无双的一个人,会看不明白自己的诸多暗示。
所以安正则的总总反应就只能有一个解释:他对她纯洁坦荡,毫无风月之想。
想通透了这些,她心中自然难过不已。然则随着时日的推移,她及笄又登基,太傅亦成首辅,二人君臣之间还似以往师生之时,长相伴,时相见。
段蕴觉得这样也行,有道是多情总被无情扰,她一腔热情付诸安正则身上,权当是烧开了却无人饮用的水,便让它自然凉了也好。总归也不过损失几分傻乎乎的情愫,要之何用?不如就这么算了罢。
于是便这么算了。
自登基之后,她渐渐不再总把目光胶在安正则身上,渐渐遗忘自己曾有过的风花雪月儿女心思,当安正则亦师亦友亦肱骨,仍旧是心头最重要的位置,却不是那种重要。
再后来,段蕴又想明白了。
其实安正则回应或是不回应,喜欢她还是不喜欢,又有什么关系?
反正这一世,她黄袍加身李代桃僵,几乎做了全天下最荒谬之事,开弓哪有回头箭,还奢求什么如意郎君,妄图什么好逑良配呢?
于是更安心地埋葬了自己的心思,不时再给心上添两把土,埋得它再瓷实些。
安正则像悠悠一只鹤,衔了片羽过来轻轻往她心湖上一丢,便漾起圈圈情意绵绵的涟漪。
之后他飞走,那涟漪自己漾了许久,最终也是消弭了,水平如镜,映着碧空云影,青山翠柳。
凭什么又说喜欢?之前被他忽略的种种暗示又算什么意思?
段蕴听他说喜欢,第一反应自是不信的。
不信他会对自己有那种卿卿我我的喜欢,便不假思索地将之定义成了旁的。
再之后安正则同她言明心意,还不待她做出反应便唇齿交缠地吻了起来。
这般绮丽的场景原来也就只在她梦里闪过那么一两回,昨夜却扎扎实实地发生了。
段蕴先是呆愣,许久后才恢复了些许神思。
接下来的反应并不是欣喜于所钟情之人也同样喜欢自己,而是无端而来的一股怨怼,本能地就想推开他,抗拒他。
至于为什么这样,她彼时还未想清楚,脑中一片一片皆是茫茫的虚无,什么思绪也没有。
其后安正则缠绵的亲吻告一段落,兴许是觉得她反应太过木然,又在黑暗中定定瞧了段蕴好一会。
那双目黯黯明黑,煞是好看,一下子便勾起段蕴往昔对他眷恋有加的回忆。
她顷刻间恢复了神识,心境通透之后恍然明白了方才那点怨怼从何而来。
凭什么自己当初一心恋着安正则,他不理不顾熟视无睹;
而今,好不容易段蕴珍藏好了那份少女心,安正则却突然说喜欢,说了之后便立刻上来强吻,逼她回应他的感情。
我渴望你的回应时,你规规矩矩毫无僭越;可你一说喜欢,凭什么就可以毫无征兆地吻过来,也不顾对方愿意与否。
安正则你丫忒自私,段蕴恨恨地想。
☆、第95章 日初升,露未晞
安正则次日亦是天没亮便起了身,他心中沉甸甸的像灌了铅,坠得胸口难受。
忽地想起昨夜自己那句话,他让段蕴当作是一场噩梦,这话如今想来竟也值得玩味。
不由苦笑,诚然是噩梦一场,不但是段蕴的噩梦,更是他自己的噩梦。
“你要做什么?”
脑中毫无波澜的声音又响起,少女清亮的声音似乎在冷水里淬过,只一句话就令他遍体生寒。
也是时候该绝了这念想吧?
安正则倚着窗,颓然地想。
为什么昨夜就那样沉不住气,冲动之下将心思坦露给她了呢?
说了还不算完,自己居然还强吻……安正则扶额,心中闪过一丝后怕:倘若昨夜段蕴并没有屈起膝盖撞他那一下,也没有说出那仿若冰刀的两句话,他将会如何?
正值盛年,血气方刚,自当会有些说不得的欲/望需要纾解。平日里他尚可安然处之,可当段蕴正在他怀中,因他的亲吻而迷乱的时候,还能指望什么坐怀不乱呢?
安正则这么一想,便对自己的定力十分没有信心,觉得当时若没那两盆冰水浇下来,他或许真可能摇身一变,将身体里那些隐藏的淫/邪心思都爆发出来,干出什么更不可思议的事。
该遗憾还是该庆幸?
……
东方渐渐染了些亮色,众生企盼的太阳终于缓慢升起。
安正则凭轩远眺,旭日初升,晨露未晞,整座皇城被薄薄的晨雾所笼罩,像是浸在稀拉拉的乳汁里一般。
他就维持着在窗边的那个姿势一直立着,直到那晨雾散去,雕梁画栋琉璃瓦全变得清晰明艳,方才转身出了偏殿。
清和殿的小宫女见他出来,便上前请示是否需要现在传膳。
安正则本想问她陛下是否已经醒了,然而转念一想又觉得多此一举,遂作罢,道了声“有劳”,吩咐那小宫女端些吃食送进他昨夜留宿的屋子。
若是在以往,他偶然留宿宫中,翌日的早餐必定是要和段蕴一起用的。
而段蕴又时常赖床,几乎每次都是安正则先起了身,看看时辰差不多了便差清尘或何弃疗去唤她起身。
今日却是不一样了。他起床的时间虽是比平常早了许多,可倚着窗边踌躇良久,等到真正踏出房门,那时辰该是同以往差不离的。
可宫人却上前问他是否传膳,似乎不需要他再去差人叫醒段蕴了,也不用等着同她一起用早膳。于是安正则便明白,段蕴八成是已经醒了,而且方才上前来帮他传膳的那个小宫女,大抵也是段蕴派过来的。
早膳差人给他准备了,也就是明摆着告诉他:朕不想同你一道用膳。
再进一步即可解读为:朕不想见你。
安正则目光一垂,果然她还是气恼。
。*。*。
清和殿内殿。
段蕴也早已穿戴整齐,倚着窗边远望东宫顶上琉璃瓦,那姿势乍看竟是与安正则如出一辙。
不一会儿殿中有脚步声响起,段蕴连眼珠子都没动一下便知道来的是清尘。
“他可有说什么?”
清尘先是摇摇头,旋即想到段蕴并没有在看自己,便改为出声回答道,“安相一切如常,并没有多问什么话。”
虽然这回答已经够清楚了,段蕴还是忍不住转过身子来,看着清尘又问,“他就没有问问朕的情况?”
清尘再次摇头,“没有。”
“那安相之后做了什么?”
“吩咐了宫人去取早膳,然后便是回了偏殿等着。”
还真是从容淡定,连起床的时辰都与平常无异,段蕴觉得更是不平衡了。她想了想,又交待清尘道,“你去帮朕看着,看看安相都怎么用膳的,回来禀报。”
什么叫做怎么用膳,这用词也是奇葩得诡异。清尘嘴角一抽,面上的无语之色藏也藏不住。
段蕴见她这副表情,当下便有些恼,“怎么,你对朕有意见?”
“不不不,奴婢不敢!”清尘连忙摆摆手做出一副惶恐样子,过了会见段蕴不再睬她,方才犹犹豫豫地问,“陛下,您和安相是怎么了?可是生了什么嫌隙?”
段蕴不由自主地从鼻子里冷哼一声,嘴上却是斩钉截铁地道,“没有,一切都好得很。”
这是当她瞎呢还是聋呢?清尘心知她明摆着是在敷衍,却还想着要不要再问问。
孰料段蕴突然一个眼风扫过来,不耐地训斥她,“你还在这站着干什么呢?莫不是脚底生了根迈不开步子了?”
清尘无话可说,只得喏喏地退了下去。陛下这会儿似乎心情颇有些不佳,她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少招惹为妙。
段蕴吩咐御膳房准备了一大堆自己爱吃的食物,满满摆了一桌子,安正则不在也没人敢和她同桌,陛下便独自一人开吃,嘴里塞的满是吃食还不忘点评,“嗯这翠玉豆糕好吃,嗯那如意卷也不错,啧啧这荷叶膳粥真是清香扑鼻,还爽滑得很!”
整个屋内就只有段蕴一个人是坐着的,其余宫人都侍立在别处。尊卑有别,宫人们只能安安静静地看陛下用膳,半个字也不说。
所以此时的场景便是段蕴独自坐在偌大的桌子旁,吧唧吧唧地吃着东西,同时还吧唧吧唧地自言自语。
清尘与何弃疗不约而同地看了对方一眼,二人皆是醉了的……这陛下大清早的是抽了哪门子风,怎么看怎么不正常。
何弃疗使了个眼色示意清尘跟他到殿外去,一踏出门槛便迫不及待问,“陛下这是怎么回事?为何今早独自用膳还起了这么早?可是和安相生气了?”
“不晓得。”清尘摊了下手,“不过估计应该是这样的。”
“唉,约莫还是陛下这几日因为身体的原因暴躁些个,可能因为什么芝麻绿豆的小事便赌气了。”何弃疗自行寻了个解释,且觉得照此般理解十分通顺,“哦对了,陛下之前是不是让你去看着安相,安相应当没有同陛下置气吧?”
清尘点头应道,“倒是有交待过这么一件事。安相那边没什么特别的,用了膳便看起折子,似乎与平常并无不同。”
“那就好。”何弃疗放下心来,嘀咕道,“最近几日陛下受到冲击也是大了些,恰逢身子又不适,我还真是有些担心。”
“可话说……陛下虽嘱咐我去偏殿盯着,之后却没有让我禀告。”
“陛下若是问起你再回答,不问便不要多嘴。”何弃疗苦口婆心地提点她,“总归是少说少错,咱们啊就应该尽量当个哑的,免得惹了陛下不高兴。”
清尘对此甚是认同。
“原来她还曾派人去探过我境况。”二人话音刚落,那厢一个清朗的声音便径直传了过来。
兴许是因为音量不大或者距离略远,那语调里似乎还有一些苍凉,总之是把何弃疗同清尘二人给吓了一跳。
须臾,从转角处走出来一人,长衫俊逸,眉眼清肃,徐徐走至近前的身影如松似柏。
“安相。”何弃疗下意识小了声量。
安正则微微颔首应他,却并没有与他说话,反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清尘,“陛下今晨吩咐过你什么事?”
“吩咐奴婢去看看安相。”清尘知道这话先前已被他听去,便光明正大地又重复一遍。
安正则显然不满意这般敷衍的回答,又问道,“除此呢?”
“除此……”清尘有些为难,总觉得转身就把段蕴吩咐她的事情告诉安正则有些不地道,更何况交待给她的事情正是关于对方的。
安正则似乎看出她心中所想,不紧不慢道,“你毋须有什么顾虑,便只要想着,陛下可曾命你不往外说。”
段蕴自然是没这么命令过,可清尘仍旧是犹豫。
“本相总该知道,本相的所作所为是以怎样的言语被传给陛下的,清尘姑娘向来颇明事理,想来当是不会拒绝吧?”
话说到这份上,她再扭捏便就有些不合适了,更何况照安正则的意思来看,自己只是个传话的,只要不胡编乱造,传给谁都没什么差别。
清尘于是老实交代,“陛下今早差人去为大人传膳,又刻意吩咐要留心观察您的神色。奴婢禀告过一次后,陛下再次差奴婢前往查看,可这之后却似乎忘了此事,没有让奴婢禀告。”
安正则默了片刻,道,“那之前那次,你是如何说的?”
“奴婢不敢妄言,便是如实描述的,说安相与平日无有不同。”
安正则面上似乎闪过一丝苦涩的笑,“你这样回话之后,她该是恼得紧吧?”
清尘忙点头,心说安相真是料事如神。
“陛下可在殿内?”
一直没能插上话的何弃疗忙接道,“在的,陛下正在殿内用早膳,不过不晓得此时用完了没有。”
“本相去看看陛下。”
☆、第96章 比安相,好多了
安正则抬脚迈了一步,复又转首对他二人道,“你们只管去做事,不必跟进来了。”
待清尘与何弃疗走远,他方深吸一口气,也没敲门,直接便推开了虚掩着的殿门。
恰逢段蕴吃饱喝足,不羁地冲着殿门方向打了个饱嗝。
安正则纵有千万般设想,也料不到自己一开门会看到这情境,当下那副肃然的面孔便有些绷不住想笑。
段蕴一张小脸唰地就涨红了,颜色就跟她方才吃下去的虾子似的,如此一瞧更是显得有趣。侍立在侧的宫人们忍着笑意分外辛苦,圣驾近在眼前不敢造次,便只敢将爆发的笑意苦苦压抑在微抖的肩头上。
安正则有些担心他们笑出声来更招得段蕴迁怒,便好意开口道,“你们都下去吧。”
众宫人如获大赦,退下之迅速远胜平常,也不过几个眨眼的功夫,殿中便只余了丞相与陛下二人。
段蕴顺了顺气,本不想理睬他却又忍不住冷哼一声,最终还是有些阴阳怪气地说上一句,“朕这寝殿里的人,不问朕的旨意,对安相的话倒是奉如圭臬。”
她居然会先开口,饶是这说出口的话不怎么好听,安正则心上仍是止不住一喜。
“微臣与陛下说些机密的事,有旁人在自然不便,陛下也当是知晓的。”
段蕴又是微不可闻地哼了一声,看样子是不打算理他。
“昨日岭北传来消息,说是派去高索国的李夕恒一行将当年那事探了些许眉目出来,事关朝廷机密,不敢仅以尺素传之,便请旨回国。”
“微臣斗胆,代陛下准了。”
段蕴心说你堂堂一员首辅大臣,代朕批复的折子还少么,这点小事用得着专程屏退左右与朕报告?
“二王妃昨日听闻陛下身体不适甚为挂念,让微臣代为转告,嘱托陛下务必要好好休息,见面之事不用特意放在心上,过些时日再见也是无甚要紧的。”安正则见段蕴不言语,便搬出了王妃来想与她搭话。
段蕴果然接招,却只是极其简单地抛给了他一个字:“嗯。”
“不过王妃明日便要动身去泽荫寺小住,要到下月初才能回府,最近的这几日怕是不能够与陛下相见了。”
段蕴依旧惜字如金,然这会儿到底是多说了两个字,“知道了。”
安正则有些尴尬地摸了下鼻子,不得不承认自己其实有些紧张,本来准备好要说的话眼下全忘了个干净,倒是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有些犯难,不知道该说什么把话题继续下去,而他不开口段蕴便也不张嘴,清和殿内一片寂静。
“李夕恒要回明安的那件事,岭北那边是昨日上报给你的,为何昨日不报?”
竟是段蕴先开口同他说话,她问这话的时候,模样活脱脱便是个小帝王。
昨日?昨日是她生辰,安正则是想着给段蕴放个假,让她与王妃段珊珊等人聚一聚聊聊天。不过谁料因她身体的缘故,白日里竟没能够见上一面,更遑论向她禀告政事。
至于说昨天晚上……昨天晚上那种氛围,是说公事的氛围么?
“微臣念及陛下昨日圣体微恙,加之此事虽重要却并不急于一时,便未曾及时上报。”
回答恭敬而得体,纵是段蕴有意想挑刺也寻不到错处。
小皇帝面无表情地端起一杯清水喝了下去,想想觉得两人之间这般对话委实无趣,便思量着要如何高贵冷艳地赶他出去,而又不显现出自己的刻意疏离与抵触。
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出个头绪来,段蕴索性便将那喝水的动作放慢,再放慢,之后她放下杯子,旁若无人一般去小几上拿了本《西京杂记》,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翻页,却是一个字都没看在眼里。
安正则见此场景竟也不急,从容走至殿内某处角落地方,整整衣袂,淡定在小桌前坐好。
段蕴拿余光去偷偷瞟他,这么一瞧胸中便冒上来一股气,丫居然又看起折子来了!
她旋即想到,昨夜安正则似乎就是坐在那边,因自己怯于独自睡觉才留下来陪她的。要不是因为这个,后来也不会发生那样莫名其妙的事。
如此看来似乎是她自找?段蕴一撇嘴,低头把那本《西京杂记》翻得啪啪作响。
再看安正则,捧卷自读静坐如钟,倒也是旁若无人。
段蕴只得耐着性子又把书又翻了一页,只当屋里某个大活人不存在。
。*。*。
其实如若段蕴再偷瞄他几眼,便会发现首辅大人的双眉不久之后拧了起来。
又过了稍许时候,安正则抬头远望,窗外万里无云,明安郊野远山重重,然因距离遥远看得不甚真切,远山隐隐黛色的影同他此刻眸色并无分别。
他方才又仔细翻了翻那些机密的折子,前些时候大多着眼于其上所报的京郊驻军一事本身,这事情关系重大,因而便攫取了他八分的心神,以至于将某些细节都给疏忽了。
此番他在段蕴寝殿里被那人刻意无视,百无聊赖之下便又再度翻起了那薄薄几张纸,也就是由此才发现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端倪。
关于驻军那件事,并不只是一人上过密折禀告他。
大理国的朝堂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便是但凡抬到明面上说的话都须得是确凿无疑的,如若不然,便是欺君罔上罪不容诛。
这意思其实很明白,若朝臣们有事要奏,却又不能确保所奏之事真实可信,那么朝堂之上请不要多说,写在折子上递交即可。
而明安郊野有驻军的事情,即便从多方消息来看应是无误了,可因为兹事体大,底下的人也都是战战兢兢,并不敢直接开口捅破。
所以安正则那边陆陆续续收到了好几封密折,一一拆开来看,内容上都是大体相同的。
蹊跷之处就在于这些给他上折子的人。
其中有一位曹姓的官员他很有印象,那人是中书令的侄子,为人谦逊办事妥帖,是安正则比较看好的年轻一辈。同时因他的家世,安正则对其也是放心,毕竟根正苗红前途一片大好,委实犯不着蹚浑水倒戈。
至于上奏的其他几位,按官职分有大有小,从正六品至从三品,绿衣绯服直至紫袍皆有;再从旁的角度去看,大理寺、御史台、水部……竟都有人察觉到此事;再细想这些人的资历,除去那位曹姓小哥不论,旁的人皆是碌碌无奇之辈,平日里功少错亦少,总归不是起眼的那一个,即便是那位高居从三品的御史大夫,也不过是凭了历经三朝资历才捡了个紫衣卿相当当。
安正则无意识地用手指在那沓纸张上划来划去,两眼盯着窗外的远山便不再移动视线了,可仔细去瞧,他眼中又分明是没有焦距的。
首次意识到这事不同寻常的那一刻,安正则心中倏地便凉了一小截。
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朝臣不约而同向他上奏同一件事,若是仅仅解释为巧合,那也真是太牵强。
若是不那么解释,便只剩下一种可能性,这些人均非平日所表现出来的那般简单,说不定驻军一事是有人事先透露给了他们,更说不定他们便是受人之命才上奏这件事的。
假使真实情况是后一种,那他便无法再淡定下去了。
安正则转首去看了眼段蕴,小皇帝之前翻起书本分明只是刻意摆架子给自己难堪,可此时观她那小模样倒十分像是认真了起来。
右手捧着书脊,左手捏着书页的一角,估计是正有要翻页的打算。脑袋微微低垂着,一小片雪白莹润的颈从衣领里探出来,分明只方寸间皮肉外露,却是意外的勾人,看得安正则心中痒痒的,蓦地又想起昨夜她齿间淡淡菊花酒的馥郁醉人与那嫩如樱瓣的唇畔触感……
真是绝妙难忘怀。
好想亲手将她身上那身繁复碍眼的龙袍除了,就像剥笋那样,一层一层剥开,到最后玉骨冰肌,巫山神女也比之不得。
又或者干脆放荡一些,直接将那些多余的布料给撕了,管它什么绫罗还是锦缎,统统不配在段蕴身上披着……
安正则觉得自己像个变态。
段蕴终于看完了那页书,嫩葱般的手指一动,便将手中之物又翻了一页。
书页的翻动带起了些许微弱的响声,将某位为人师表之人从漫无边际的联想中拉回了现实。
安正则兀自尴尬,抬眼将天花板望了一望,然不过须臾,却又复转回去看段蕴。他委实好奇,小皇帝看的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让那一刻也闲不住的丫头安静这好些时候。
他目力好,定睛一瞧便将那封皮上的书目尽收眼底——《西京杂记》,也是,毕竟段蕴的性子在那里摆着,又能指望她自觉自愿去读什么圣贤书呢?也就只有这类带了戏说性质的笔记本子之流才入得了她眼。
安正则越看段蕴便越觉得欢喜,他家小皇帝怎么就生得这般可人呢?瞧那饱满莹白的指腹,若是轻咬上去也定是滋味销/魂。
不觉间脸已有些发烫,安正则赧然得有些懊丧,他居然在这深秋时节起了春意……
而且,内容居然还如此龌龊。
于是赶忙低头,接着研究那令人糟心的密折,直到快要把那可怜的纸张给看穿了。
段蕴又翻了两页书,只觉得照这书中所载,大凡帝后将相之流,必曾与某种异象有过什么关联,便是所谓天命归之,生来便不同凡人。
她捏着书页怏怏地想,果然自己本质上便是个俗物,自打出生风调雨顺,明安城里连大一些的雨都没下过,更别说什么异象了。
承认自己是个凡俗之人显然并不是什么令她愉悦的事,段蕴合了书本,托腮望着对空着的墙壁发了会呆。
哎,皇叔不是还说要送朕一个幅绣品挂上去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送过来。
她思及绣品一词,连带着居然想起了初见段清晏的那会儿,在从皇宫去往郊外帝陵的马车上,段清晏给她的那个海棠红色小锦包。
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