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兄宠-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冲出去一样。他没忍住,轻笑出声。
他这个继妹怎么能这么可爱呢。
茶桶已经做好了,许攸宁索性转着轮椅轮子也来到院子里面,就停在叶蓁蓁旁边。
叶蓁蓁听到声音已经转过头来看了,叫了一声哥。
许攸宁笑着应了一声,然后将刚刚放在腿上的茶桶递过来,问:“是不是这样的?我有没有做错?”
其实叶蓁蓁虽然知道有茶桶这么个东西,但其实茶桶具体是什么样的她也不知道。也只是大概跟许攸宁讲了下这玩意儿的作用,和大致的模样,但没想到许攸宁竟然真的做了出来。
而且桶盖的提手还被他雕成了祥云的样子,整体看着一下子就精致了不少。
叶蓁蓁既惊且喜,看着许攸宁的目光满是敬佩:“哥哥,你真厉害。”
许攸宁心里对她的这句话还是挺受用的,不过面上却是矜持的点了点头:“没什么。这东西简单,一点儿都不难做。”
顿了顿,忽然又问叶蓁蓁:“你想学画画?”
叶细妹说话嗓门大,先前她们母女两个在厨房说的话他多少听到了一些,自然能猜得出来她们大概都说了些什么。
叶蓁蓁也没有隐瞒,点了点头:“嗯,想学。”
反正往后她肯定要请许攸宁教她学画画的,既然现在许攸宁主动问起,她倒不如就承认了。
而且还可以趁着这个话,顺势跟许攸宁说一说这件事。
心里正琢磨着要怎么开口,就听到许攸宁带笑的声音在说道:“我教你。”
叶蓁蓁:。。。。。。
竟然都不用她主动开口提这件事,许攸宁就答应了?
她转过头看许攸宁,目光难掩惊讶。
正好许攸宁也在看她。眼中笑意细碎温暖,一张脸庞如画般清隽温雅。
叶蓁蓁被他这副好皮相给晃的整个人有些失神,一时都不晓得该说什么话了。
就又听到许攸宁在问她:“你还想学什么?”
叶蓁蓁想了想,问他:“你还会什么?”
她想学的东西有很多,但是许攸宁从小在龙塘村长大,会的东西应该也有限。就是他画的那一笔好画,这些日子她听许兴昌说起来,还是许攸宁自学的呢,连许兴昌自己都不会。
她总不能说想学一些连许攸宁自己都不会的东西?那许攸宁还怎么教她啊?
只怕心里还会怀疑她。
一般乡下的小孩子,以前还是个傻子,哪里会忽然就知道那么多?所以就只含混的这般一问。
许攸宁一听她这话就笑了起来。
“我还会木雕。”他的笑容看起来温暖和煦,“不过这个我可不教你。女孩儿家学这个太辛苦,我会就行了。”
他看得出来叶蓁蓁虽然话不多,但其实是个性格很坚韧的小姑娘。木雕虽然辛苦,但他若真的教叶蓁蓁,叶蓁蓁肯定会很认真的一直坚持学下去。而且最后应该还会有所成就。
这些日子看她练字就能看得出来了。
不过就算这样,他还是不想教她木雕。
谋生的事由他这个做兄长的来做就行了,哪里能让叶蓁蓁这个做妹妹的人为生计操心?她还是学一些高雅的,陶冶情操的东西比较好。
便笑道:“你若想学旁的,你可以都告诉我。往后我若有机会我便学,学会了我便教你。”
他是男子,学到东西的机会肯定会比叶蓁蓁一个小姑娘要多。
“好。”
叶蓁蓁心中感激他的这一番好意,也不去想往后许攸宁到底有没有机会还会学到其他的东西,就先点头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连着三四天都是大晴天,一竹匾的糯米粉团都晒的干干儿的。叶细妹用手将这些都搓碎,就变成了糯米粉了。
再找个东西装起来,便能存放好长时间。
节气也已经过了小寒,时间开始进入腊月。
腊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对于小孩儿而言却是最有期盼的时候。因为进入腊月,意味着离过年就不远了。
而每逢到过年的时候,哪怕家境再差的人家,也会尽量弄一些比平日丰盛些的吃食。若家境再好些的人家,还要给小孩作身新衣裳呢。
对于小孩儿而言,不用干活,还有得吃,有新衣裳穿,除夕初一还有炮仗可以放,没有比这更好的日子了。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待一大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喝下肚,家里的大人们便都开始买年货吃食,打扫卫生,准备迎接除夕了。
俗话又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龙塘村那些长年在外做长工,或是在外面揽活,在铺子里面做学徒的村民也都回来了。一时之间都觉得村子里较平日热闹了不少。
这里的村民大多是好面子的,不管平日在外面过的如何艰难,仰人鼻息,这会儿回来了,一定要穿的衣着光鲜,言语间说起来外面的好些名人都跟他们同桌喝过茶,吃过饭,同他们是好相与。谈起国家大事来也是侃侃而谈,简直比朝廷里的宰相还要熟悉,有见地,教人恍惚间便觉得皇帝不请他们去朝里做大官真的是屈才了。
腊月二十二这天叶细妹请了村里的屠夫来家里杀年猪,屠夫一边给猪拔毛,一边跟他们说闲话。
就说起村西头有个人在外面挣了大钱回来,身上穿着崭新厚实的绸子棉袄,腰带上挂了一只装的鼓鼓囊囊的钱袋子,整天在村子里面到处招摇。
又说这个人也不晓得在外面听信了哪个算命的说的话,只说自家的宅基地不好,会妨碍他发财,所以这次一回来就琢磨着要换家里的宅基地。
还特地去族长家里走了一趟,想要村里再给他家批块地做宅基地。还说他情愿用他自家现有的宅基地去换。
只可惜叶修和没有同意,说村里已经没有多余的宅基地了,让他自己想办法去,他做族长的不管这一茬。
自打上次叶修文闹了一出要收回许兴昌名下田地的事出来之后,叶永元和叶兴平两个村子里最德高望重的两个人一合计,这叶修文做事心里这般没数也就算了,但自打他继任龙塘村的族长之后,为村里解决过几件事?一年到头都在外面花天酒地,都没有回来过几次。一应事不还都是叶永元这个房长和叶德业这个柱首做的?现在叶修文还敢公然将不孝放在口头,言语间也不将他们两个老的放在眼里。
那要是等到他们两个老的往后一旦咽了气,叶修文还能善待他们两个的小辈?这样的族长,要来有什么用?显见得不是他们两家,也不是龙塘村之福。
便也效仿古人说的立贤这两个字,召集全龙塘村的村民来,废除了叶修文的族长之位,只让他做个柱首。让叶永元的儿子叶修和,也是历年来出任族长那一脉嫡出的子孙,出任龙塘村的族长。叶兴平的儿子叶德业从柱首改为房长。
叶修文对此自然十分不忿。但正所谓胳膊拧不过大腿,他再不忿,可有叶永元和叶兴平两座大山在他上头牢牢的压着,他也掀不起半点儿浪花来。
最后气的他连柱首也不肯做,索性长住在外面不回来。
叶永元和叶兴平对此也无所谓的很,另外挑选了个老成持重的人做了柱首,完全抛开了叶修文。
而叶修和做了族长之后就做了几件让人信服的事,所以现在龙塘村的村民心里也都很服他。他说不行的事,那大家肯定也都认为不行,一点儿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屠夫现在就在嘲笑那个人,说他真是钱多了没处花,听信什么算命先生的话,一定要另找个宅基地盖房子。现在听得说还想拿钱买。但他其实又是个很吝啬的人,只肯出少少的钱,谁会乐意将自家的宅基地卖给他?
其实屠夫口中说的这个人叶蓁蓁也见过。
姓叶名修山,跟叶修文叶修和他们是同一辈。
叶蓁蓁之所以见过这个人,还是因为这个人自己前两日找上她家来,跟叶细妹说要买她闲置在村头的那处房子。
原本叶细妹这些日子也在想着,那房子闲置在那里也是闲置着,若有人诚心要卖便卖了,好歹也能换点钱。但不想这个叶修山是个很不会说话的人。
那叶修山想来原本只是想要挑那房子的毛病,好压价。但不想开口便说叶细妹那房子不好。说什么叶细妹的婆婆,小姑,前夫,都死在那房子里面,那房子能好?只怕阴气重着呢。也就是他,旁人谁敢在叶细妹面前提买那房子的事?
只气的叶细妹当时拿了笤帚就要打他。虽然被许兴昌好歹拦了下来,但也呵斥叶修山,说她便是放着那房子在那里长草,也决计不会卖给他。叫他死了那条心。
那个人想必也是气的狠了,临走的时候还回头说让叶细妹等着,他也决计不会善罢甘休。
第47章 豆花
现在听叶屠也在说叶修山; 叶细妹便将那日叶修山来她家的话都说了一遍。
叶屠听了也骂,说这都快过年了,怎么能跑到人家说这样的话?还说叶细妹当初就算打叶修山一顿叶修山也不冤。
叶屠做事利索; 虽然嘴上在跟叶细妹等人说话; 手上的动作却不停; 很快的就将一头猪杀好洗净。
叶细妹早就和他说好了,这猪杀了; 卖一半给他,由着他拿到外面去卖,自家只留一半。
至于猪下水; 猪头这些东西叶细妹都留了下来,洗干净用大料卤好,吃的时候切一盘; 或是淋点麻油酱料香菜拌着做凉菜吃,又或是调了酱料蘸着吃,都很下饭。
猪血也是好东西。等凝固了,用刀划开来一块块儿的放在水里储存好几天。既可以加葱一块儿炒着吃,跟豆腐一块儿炖,也可以拿出去送人情。
龙塘村可不是家家都养猪的。就算养了; 也不是家家都这般大手笔舍得杀年猪自家留着吃的,多是卖给了上门收猪的猪贩子,得的钱好贴补家用。
叶细妹感念叶荷花和叶小娥当初说成她和许兴昌的这门亲事,所以特地亲自给她们两家每家送了两块猪血,一些儿卤肉。对村子里面跟她相熟的人; 如叶玉珍这样的,也每家都送了一块猪血。
留下来的那一半猪肉则多是做了腊肠,腊肉这样能放好长时间的腊货,余下的则是留着节间自吃。
一边制作腊肠,腊肉,叶细妹也忙着炒从镇上买回来的瓜子花生。浸泡了黄豆挑到隔壁村里做豆腐的人家去磨豆浆,做豆腐。
叶蓁蓁以前还从来没有见过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所以也跟着叶细妹一块儿去了。
就见先将浸泡了一晚的黄豆用小勺子舀着,连水一块儿放到磨盘里面磨。磨出来细腻洁白的豆浆倒到大锅里面大火烧开,然后放了卤水下去,眼见豆浆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的凝固起来。
这就是平常吃的豆腐脑了。
叶细妹见了,就盛了一大碗豆腐脑给蓁蓁,叫她趁热喝。
叶蓁蓁接过来,却不舍得喝,说要带回去和哥哥两个人分着喝。
旁边还有其他也来打豆腐的人,听见这话,有个人就笑着跟叶细妹说:“你这个女儿可真关心你那便宜儿子。不晓得的,还要以为这是小媳妇在关心自己个儿的男人呢。”
被叶细妹骂:“这么一大碗豆腐脑儿还堵不住你的嘴?我女儿才多大,晓得什么,你就说这种话打趣她?”
骂完之后也不理那个人,只跟叶蓁蓁说:“你先喝了这碗,待会儿我再盛,你给你哥送去。”
叶蓁蓁刚刚还在看说话的那个人,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她现在看起来才八岁,怎么就会教人联想到那方面去?而且,继兄妹之间就不能关系好了吗?
听到叶细妹在跟她说话,她才收回看那个人的目光,对叶细妹点了点头,伸手接过她递过来的豆腐脑,坐到一旁的一张小凳子上喝。
昨儿晚上叶细妹说起今儿打豆腐,就说热腾腾的豆腐脑一定要喝一碗。所以今儿上午挑着浸好的黄豆过来时她就自带了一副碗和勺子。碗里面还预先放了两三勺糖,这会儿叶蓁蓁只要用勺子搅一搅,那就是甜豆腐脑了。
叶蓁蓁上辈子也没喝过几次豆腐脑,早饭基本都是在家里吃一碗稀饭了事,连馒头都没有,所以现在喝到这一大碗甜甜的豆腐脑,她心里也觉得挺满足的。
都说不高兴的时候吃点甜食,人的心情就会立刻好起来。叶蓁蓁以前对这句话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体会,但现在却觉得挺对的。
这一大碗热腾腾的甜豆腐脑喝下肚,不但全身都暖和起来,连带着刚刚心里听到那个妇人闲言碎语时的郁闷也都没有了。
而等她这一大碗豆腐脑喝下肚,那边叶细妹早就又盛好了一陶钵豆腐脑。
这只陶钵是她们家烧饭的时候用来装米汤用的,腹大,口也大,这一陶钵豆腐脑够两三个人喝的。
叶蓁蓁将那只茶桶也带了过来,保温用的,不然这一陶钵豆腐脑还没等拿到家就会全都冷了,那还要怎么喝?
屋子里过来打豆腐的人以前都没有见过茶桶,这会儿瞧见,就问叶细妹这是做什么用的,怎么将一陶钵豆腐脑都放到里面去了?
叶细妹很自豪的回答:“这叫茶桶,是我女儿和我儿子一块儿鼓捣出来的。别看就只这么一个小小的木桶,可不要小瞧这个,现在将一壶茶水放进去,隔了好几个时辰壶里的茶水还能是温的呢。”
有不相信的人,就说:“这怎么可能?便是三伏天,一壶茶水放上几个时辰也该凉了,更何况现在是三九寒天。哪怕是一壶滚烫的茶水,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会全都凉了,还能放到这桶里面过了好几个时辰还是温的?你这是在哄鬼?”
她说话不客气,叶细妹说话更不客气:“你爱信不信,我又没求着你信。”
说着,将茶桶递给叶蓁蓁,叫她小心的提着送回去。
叶蓁蓁点了点头,双手将茶桶抱在怀里,转过身往屋外走。
临走出门的时候还听到有个妇人在叫叶细妹:“这个木桶真个有你说的那样神奇?不然就叫你儿子给我做一个,如何?”
要是这茶桶果真有叶细妹说的那么神奇,那这大冷的天也省的大晚上的经常喝凉水不是。
叶真真没有听到叶细妹的回答,她已经抱着茶桶走得远了。
等回到家,许攸宁听到声音从屋里迎出来,见她抱着茶桶,露在袖子外面的一双手被北风吹的通红,连忙探身伸手接过茶桶。还问她:“你怎么不提着茶桶,要抱在怀里?”
若是提着,好歹只用一只手,另外一只手还能放在口袋里面暖和点。
“外面风大,我怕提着茶桶里面的豆腐脑凉的快。凉的豆腐脑就不好喝了。抱在怀里好歹能给茶桶挡点风,里面放的豆腐脑就不容易冷。”
叶蓁蓁回答的挺随意的,因为她自己确实就是这么想的,不过许攸宁听到很感动,也很感慨。
他的这个妹妹真的很会为别人着想,都宁愿自己累一点苦一点,哪怕是吃亏都无所谓。真的是很懂事,也很善良的一个小姑娘。
叶蓁蓁已经推着他到桌旁了,还拿过他手里的茶桶放到桌上。然后打开桶盖。
陶钵就放在一团棉花中间,上面还用一只大陶碗盖住了。
叶蓁蓁伸手将陶碗拿下来,就见有白色的热气袅袅而上。
“豆腐脑还是热的。”
叶蓁蓁一脸笑容,叫许攸宁,“哥哥快来喝。”
说着,急忙去厨房里取了一副碗勺洗干净拿过来放在桌上,伸了双手就想将陶钵从茶桶里面拿出来。
不过她人小,手上的力气不大,陶钵表面又挺光滑的,她试了好几次都拿不出来。
许攸宁在旁边瞧见她咬唇用力拿这陶钵拿不动,但偏偏不肯放弃的模样,眼中不由的就浮上一层笑意。
她这个不服输的性子也挺可爱的。
就笑着叫她:“你放下来,我来拿。”
叶蓁蓁迟疑了下,到底还是哦了一声,收回手。
然后就见许攸宁单手轻轻松松的就把这只陶钵从茶桶里面拿了出来,又倒了一碗豆腐脑到碗里面,重新将陶钵放回茶桶里。
叶蓁蓁忙用碗将陶钵口重又盖了起来,又将桶盖也盖了起来。
“这样等一会儿爹回来了,这豆腐脑还是热的。”
许攸宁一边笑着看她,一边用勺搅动碗里的豆腐脑儿,心里只觉得他这个妹妹怎么看怎么好。连看着她的目光不自禁的满是笑意。
叶蓁蓁却没有注意到他看自己的目光。
她是回来送豆腐脑给许攸宁喝的,现在既然已经送到了,就想回去帮叶细妹。
一来打豆腐是个挺繁琐的事,二来待会豆腐打好了叶细妹要一路用木桶装着挑回来,很重。她虽然人小,但过去多少总能帮到点忙。
她多做一点,叶细妹就能少做一点。
就跟许攸宁说了这话,然后转过身就要走。
却被许攸宁叫住:“你别去,在家里待着。”
叶蓁蓁还小,过去其实能帮到叶细妹的事也有限。而且,最重要的是,打豆腐的那户人家是在隔壁村,叶蓁蓁一个小姑娘一个人走那么多路他不放心。
事先他并不知道叶蓁蓁会一个人回来送豆腐脑给他。而且还是怀抱着一只茶桶一路走回来的。若不然他肯定不会让叶蓁蓁这样跑一趟。那现在他肯定不会让她一个人再原路走回去。
“可是,娘一个人在那里,”叶蓁蓁问难的看着他,“我不放心。”
许攸宁心里直叹气,叶细妹再怎么样都是个大人,你一个小孩子家家还要不放心她?我更不放心你。
就劝说她:“过一会爹也该从村学堂回来了,到时叫爹过去接娘回来。”
其实过年在即,村里的小孩都无心读书,有好些个都找各种借口请假不来,学堂里面现在也没几个学生在读了。
而且就算人在学堂里面坐着,也无心读书听课,心思早就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
若是旁的先生,乐的现在就放假,让学生回家,自己也轻松自在。但许兴昌是个做事认真的人,一定要遵循父亲和老族长以前定下的规矩,到腊月二十四过小年那天才肯放假。
不过今儿已经是腊月二十三了,按规矩只上一上午的课,下午就要开始放假。待会儿等许兴昌回来了,正好可以让他去接叶细妹回来。
到时还能让他将豆腐挑回来,让叶细妹歇一歇。
叶蓁蓁却不大放心:“可是爹看着很瘦。。。。。。”
而且许兴昌看着就是个读书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能干活挑担的人。
许攸宁笑起来:“他再瘦也是个男人,不比你和娘力气大?怎么会挑不动一担豆腐?你只管放心,安心的在家里待着。”
一面心里只叹气,他这个妹妹,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可偏偏不晓得担心她自己。
随即就决定,既然叶蓁蓁从来不晓得担心她自己,那往后他这个做兄长的少不得的就要多‘担心担心’她。
这样想着,就将一碗已经搅拌好糖的豆腐脑推到叶蓁蓁跟前:“趁热喝了。”
叶蓁蓁摇手拒绝:“我刚刚在那里已经喝了很多了,这碗你喝。”
许攸宁不管她刚刚到底有没有喝,又或者是喝了多少,对于乡下的孩子而言,一年到头连糖都吃不上几次,更何况是豆腐脑这样的东西。也只有过年家里打豆腐的时候才能喝上一次。所以许攸宁只想将这碗豆腐脑给叶蓁蓁喝。
见叶蓁蓁坚持不喝,他便舀了一勺凑到叶蓁蓁唇边,半强迫的给她喂了下去,然后问:“甜不甜?好不好喝?”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从小到大喝的豆腐脑都是甜的,后来看到豆腐脑还能放酱油和香菜这些一起喝,当时超级震惊哈哈哈哈。
不过现在我喝豆腐脑都还是习惯加糖,咸的喝不习惯。不晓得小天使们的家乡喝豆腐脑都是啥样的。
第48章 嫉妒
许攸宁喂过来的这一勺豆腐脑是挺甜; 也挺好喝的,但是叶蓁蓁以前从来没有被人这样喂过东西,所以心里就觉得很不好意思。
面上都有些发烫起来; 白净的双颊也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红晕。
为免许攸宁会再这样喂她喝豆腐脑; 她就去厨房又拿了一只勺子来; 说:“哥哥,我自己喝。”
顿了顿; 又加了一句:“你也喝。我们两个一起喝。”
她刚刚确实已经喝了一大碗了,这会儿只想让许攸宁多喝,所以就算她拿了勺子来; 也没想过要真的喝多少。只是做做样子,偶尔用勺子从碗里面舀一点,好让许攸宁不再喂她。
但许攸宁只想着她还是个小姑娘; 肯定会很喜欢喝这甜豆腐脑,就只想让她多喝一点。于是就算他手里拿了勺子,也只是在做做样子,偶尔用勺子从碗里面舀一点。
两个人心里都想让对方多喝,结果就是两个人围着一碗豆腐脑喝了好长时间,碗里的豆腐脑竟然都没有少多少。
叶蓁蓁最后没忍住; 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哥哥,照我们两个现在这样的速度喝下去,就是喝到天黑这一碗豆腐脑也喝不完啊。”
许攸宁抬眼见她笑靥如花,颊边梨涡隐现,唇角不由的也微弯起来。
两个人对着笑了一会儿。然后叶蓁蓁想了想; 去厨房又拿了一只碗来,将碗里的豆腐脑倒了一半过来,说道:“这样,我们两个人一人喝一半,谁都别再推让了啊。”
老这么推让来推让去的,眼见得豆腐脑都要凉了。而凉了的豆腐脑有一股子豆腥味,就不好喝了。所以还是趁着现在还热的时候赶紧喝掉的好。
许攸宁对此没有异议,两个人都低头喝完碗里的豆腐脑,然后叶蓁蓁收拾碗勺要拿到厨房去洗。
刚走出门外,就看到许兴昌走进院门。
叶蓁蓁连忙叫他:“爹,快过来喝豆腐脑。”
说着,将手里的碗勺捧到灶台上放好,另从放碗的小柜子里面拿了一副干净的碗勺到堂屋里来。
许攸宁帮着从陶钵里面倒了豆腐脑到碗里,又将装糖的小罐子递过去。
许兴昌讲了一上午的课这会儿也饿了。看到豆腐脑就问许攸宁和叶蓁蓁:“你们两个喝过没有?”
许攸宁和叶蓁蓁都点头:“我们刚刚喝过了。”
许兴昌又问:“你们娘呢,还没回来?”
许攸宁回答:“娘还在隔壁村打豆腐的人家没回来。”
许兴昌就点头:“那我现在去接她。”
说着,抬脚就要走。被叶蓁蓁叫住:“爹,你先将这碗豆腐脑喝完了再去。不然就该凉了,也不好喝了。”
说着,加了三勺糖在碗里,搅拌好,双手捧着递过去。
许兴昌接过来,很快的就喝完了。
原本想要立刻就去接叶细妹的,但看了看手里的碗勺,又想起刚刚叶蓁蓁捧到厨房去的碗勺,想到他这一走,不是许攸宁就肯定会是叶蓁蓁洗碗。而他们两个一个腿不方便,一个还小,怎么洗?所以先去厨房将碗勺都洗干净了这才转过身往外走。
叶蓁蓁看着他走远,回屋来跟许攸宁说话。因说起刚刚有人想要叫许攸宁帮忙做茶桶的事,就将这件事跟他说了。又问他会不会给那个人做。
她晓得这若是要许兴昌,那肯定会愿意帮忙的,不过许攸宁她还真不说准。
就听到许攸宁回答:“不做。”
很干脆利落的两个字,其实也在叶蓁蓁的预料之中。
她看得出来许攸宁对龙塘村里的村民都没有什么好感,想必若非许兴昌的缘故他肯定会离开这里的。而且他这个人虽然面上看着对人温和,但其实内里很可能是个冷清,不好接近的人,怎么会帮自己讨厌的人做东西呢?
不过就算许攸宁这样叶蓁蓁也觉得没什么。一来她也不喜欢龙塘村里的大部分村民。每次出去都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说外乡人,杂姓,言语间还对你还各种下流,不尊重的滋味好受啊?二来,她觉得谁都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要求别人怎么做。
本来嘛,你的人生怎么过活是你自己的事,但凭什么要求别人也要跟你一样?只要他不做危害社会,危害旁人的事,那他是个什么性子谁都管不着。
而且,许攸宁对许兴昌,叶细妹和她都挺好的。他应该是那种别人对他好他也会回报,但别人对他一般他就会不理睬的人。这样的人想想其实也挺好的。
。。。。。。
叶蓁蓁抱着茶桶走了之后,叶细妹就帮着做豆腐的人将锅里的豆腐脑都舀到一只布袋里面。又将布袋掉到房梁上垂下来的铁钩子里,看着做豆腐的人左右摇晃布袋,好将里面的水都淅出来。
等水淅的差不多了,就分批倒进几只小一些的布里面包起来。每一层放一块平整的木板,再这样一层层的叠加上去,顶上一块一块的加重石头,好将里面的水彻底挤出来。
叶细妹就坐在一旁看着,边跟屋里的其他人说话。
其实以前叶细妹在村里的人缘挺好的,大家跟她聊天的时候也都很实诚。但是自打她嫁给了许兴昌,这些人看她的目光都较以往有些变化,话里话外的也都说她是外乡人的老婆,很一致的将她边缘化了。
特别是当大家都知道许攸宁这个瘸子竟然还会做木雕,抄写经书挣钱,叶细妹嫁过去之后并没有如她们一开始想的那样过的很辛苦,反倒日子过的日渐红火起来。
听得说前几日叫人来杀了年猪,竟然只卖了一半,自家留了一半自吃。
那得是多少斤猪肉啊?旁人家里过年有只割几斤肉,甚至几两猪肉尝尝肉味的,甚至还有一两猪肉都买不起的,可他们家倒好,竟然留了半只猪自己吃。听得有人说这几日路过他们家,瞧见院子里面挂了好些儿腊肉和腊肠在晒呢。
现在竟然还过来打豆腐。而且很显然叶细妹打的豆腐比今儿屋里这些过来打豆腐的人都要多。
于是个个心里都不得劲起来,跟叶细妹说话的时候都带着很浓的酸味。
有个妇人就问叶细妹:“细妹啊,听得说你家前几日杀年猪留了一半自己吃哩。那么多猪肉你们家吃得完?还听得说你往荷花和小娥家每家都送了两块猪血,一盘卤肉,那你怎么没给我家也送一点呢?”
叶细妹转头看那个人,认得是村里有名的长舌妇,叫叶桂枝。天天不是在人前掰扯这家的媳妇儿长得丑,不孝顺,就是说那家的媳妇儿懒,生不出儿子来。就是叶细妹以前还在前夫家做儿媳妇的时候,这个人也没少在她婆婆面前说她的闲话。
叶细妹对叶桂枝原本就没有什么好印象,听她现在这话说的也挺不要脸的,心里肯定会多少觉得有些不舒服。不过想着这个叶桂枝好歹也有个五十多岁了,是长辈,她也不能如何,便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我这门亲事当初是荷花姐和小娥姐帮我说成的,我心里念着她们两个的好,这家里杀年猪了,肯定要送点东西给她们。可婶子,我跟你还没有熟到那个份上,哪能好好儿的就送猪血,送卤肉给你呢?就算我送了,你好意思接啊?”
说的就好像这猪血和卤肉不要钱一样。
哪晓得叶桂枝回答的甚是恬不知耻:“这有啥不好意思接的?反正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