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言]太平盛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着上次北伐的缘故,这国库中是抽不出多少的布匹去给前方的战士用了。而且这北伐的时间通常都不会很短。

    依着这李昉的估计,最起码也得到明年方才会结束。可是这样一来这布匹就更加的显得紧张了,虽然别的地方。

    也会送来布匹充实国库,但是那些却是远远不够的。这李昉略略算过一笔,这至少还有七八千匹的缺口。

    要知道除了那前线之外,这国库还要准备好今年冬天的布匹。以免到时候突发雪灾,造成极大的损失。

    这太宗是被那李昉给算的心惊胆战的,毕竟他没有想到过这国库竟是会如此的空虚。不过后来想想也对。

    因着这太宗对北伐的重视,这些年在那军事方面所花费的钱财可是不少。再加上前不久又收回了那四座城池。

    为了让那四座城池尽快恢复以往的繁荣,以便能让那城中的老百姓自发的守卫这城池。这太宗亦是花费了不少的钱财。

    这样杂七杂八的算下来,这国库能够苦苦支撑到现在也已经是实属不易了。想到这里这太宗也不得不彻底的打消了让那刘希和尹继伦前去北伐的念头。

    毕竟现在那布匹才是最为重要的,不得不说这太宗倒也是颇为豪气。准许那刘希用一万匹布来抵消这贵州一年的税收。

    当然这太宗可没有指望那刘希能很快就筹集好那一万匹,他准许那贵州分批将那些布匹运送到开封。

VIP卷 一百三十五、苛捐杂税似牛毛

    不得不说这刘希也算是幸运,恰好夺过了这一劫。不过这贵州的百姓,是更加的开心。他们没有想到今年的税赋竟是可以这么轻松的完成。

    那刘希自从接了那太宗的旨意之后,便立马把这任务指标给个个县长派了过去。且不说那些原本准备和刘希做对,而将这些苎麻和果树置之不理的县长是有多么的痛苦。

    单说那太宗此时的心里也是有些颇不平静,要知道在将那圣旨下发给刘希之后。这太宗也不由得重新盘算起了国库。

    刚刚那李昉的话咋听之下,还是颇有道理的。但是这太宗静下心来仔细一想,是越想越不对劲。

    要知道虽然这国库消耗的快,但是这每年进账的税银也是不少。要知道这宋朝可是不仅把那唐朝的两税法给继承了下来。

    就连那五代十国时候的那一系列的杂税也一道吸收了,还“顺便”增添了丁税。这百姓的负担是只比那唐朝大。

    若说是这么多的税收,全都用的一干二净了。那这太宗是怎么也不可能相信的,要知道这太宗虽然对那账务什么的并不是一清二楚。

    但这也并不代表那太宗是一个账务白痴,要知道这么多年的从政的生涯。他好歹也能对那些账目看的明白一二。

    这太宗本就是一个疑心病很重的人,如今既然对那税务方面已经有了疑虑。那自然不会放松警惕的。

    要知道这太宗如今已经对那收复“幽云十六州”充满了信心,现在对他来说凭着这些武将。

    想要在有生之年完全收复那“幽云十六州”,那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只是如今对她来说,这最大的问题便是钱了。

    要知道那国库可不是一次两次的告急了,这太宗怎能不疑虑这其实是否有人在做手脚?只是当这太宗想要派遣人手去查的时候。

    却又不禁犯了难,要知道这国库的事情。可不是一件小事,若是真的有人在这里面懂了手脚。

    那动手脚的人来头肯定不会小道哪里去。而且也不可能是一个人做的。毕竟没有那个人有那么大的能耐。

    也就是说若是这太宗真的想要查的话,必须要派一个能够压得住场的。不会被那些贪官污吏的淫威所吓到的人。

    而且这个人最好和朝廷中的那些大臣不是很亲近,最好是个没有做过官的。因为这样就不会产生那调查的人,也就是那些贪官污吏了。

    这太宗本想着让那些刚刚从科举场上下来的学子们去做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他们可是全都没有做过官的。

    可是很快他就否决了这个想法,要知道他仔细的看了一遍那些中举人的名单。十个里面竟是有九个是那些达官显贵的家人。

    还有一个也是那些名儒的弟子,他们虽然没有做过官。但是他们的家人、师傅什么的可是和这官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到时候若是插到了他们的家人身上,你说他们是查还是不查?再加上他们初出茅庐,这行事的手段自是差了一截。

    想来想去这太宗还是把这主意打到了赵恒的身上,这赵恒一来是这皇室中人。那老丈人也是那武将中的翘楚。

    那些文官若是想要动他。恐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再加上那赵恒的行事能力的确不容小觑,平时又一贯喜欢扮猪吃老虎。

    那些大臣们对他倒也没有过多的忌惮,这样倒也是能够避免那些大臣们事先就好准备来应付这赵恒的检查。

    至于这第三嘛!这太宗其实也想查看一下这赵恒究竟能有多大的能耐。这太宗是一个行动派。

    第二日便下了旨意,命那赵恒前去查看自他登基以来各地赈灾银的使用情况。其实这太宗一开始也没有这么想要让那赵恒去查个清楚。

    但是当那太宗将前不久京师大旱,一个各地洪灾的诊治情况以及赈灾银的发布情况查看了一遍之后。

    这心里是越发的窝火,这太宗生性多疑。故而时不时的便会出宫去查看一番民情,他对比着那些账簿上的开支。

    再联想到那些老百姓的话语。哪里还能不明白其实这些钱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被人给贪掉了。

    这宋朝官员的俸禄可是一向都是出了名的高,而且此时的物价也并没有像仁宗和英宗时候那样涨的离谱的要命。

    那些俸银是完完全全的够那些当官的用的,这是没有想到那些人竟是还是要贪。这让太宗如何能够不恼。

    要知道当初定下这么高的俸禄的时候,那太祖和太宗两人可也是好一阵的肉痛呢!毕竟这样一来这每年所需要支出的银钱可是越发的多了。

    但是当初他们兄弟二人,却是没有一个人有异议,毕竟他们两当初想着。若是这些当官的钱足够他们用了。

    那么他们也自然就没有必要,冒着犯法的危险去最这种贪污的事情了。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切并不像他们所想那般的美好。

    要知道这宋朝重文轻武的气息,是十分浓烈的。而且那太祖又曾订下不杀士大夫的明文规定。这也就养成了那般文人不识好歹的性子。

    毕竟就算你贪的再多,到时候若是发现了最多也就是一个削官贬职的下场。对他们来说这削官贬职和眼前的这些真金白银比起来。

    到底还是差上了那么一点,而且这皇帝们似乎对他们贪污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那后来的滕子京也就不会只是贬官那么简单了。

    若是换到别的朝代,最轻也得是个斩立决的罪名啊!不得不说这太宗此时是肠子也都悔青了,恨不得能够让自己那兄长。

    把当初定下的那条“不杀士大夫”给收回去。只是他也知道如今这种情况就算他再怎么懊恼也是没有用的了。

    还不如抓紧时间想办法把这个漏洞给堵上,至于派谁去堵漏洞嘛!这个人选当然是非这赵恒莫属了。

    要知道那赵元僖可是早就已经入了这仕途。这太宗自然也会担心这赵元僖是否也是和那些人有过瓜葛。

    无论这太宗此时的心里想的究竟是有多么的复杂,但是那赵恒确实也已经被这太宗的这一道旨意给砸的晕头转向。

    要知道这太宗对那些人的贪污行为,并不是一无所知。他本以为那太宗将会一直这么不咸不淡的保持下去。

    可是没想到这太宗竟是突然之间小宇宙爆发了。开始准备查了这让那赵恒如何不惊。不过他也知道他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如今既然这太宗让他来查这些东西。那他就应该一门心思的做这个,哪怕这件事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因着这些年以来这宋朝发生次数最多的天灾,恐怕是非那洪涝灾害莫属。当初那刘娥也曾暗地里留心观察过。

    这宋朝的洪灾竟是那旱灾的两倍,自建国以来是年年有洪灾。饶是这再蠢的人也发现这其中恐怕是有猫腻了。

    要知道每年这朝廷在那修建河堤方面虽花费的钱可不少,可是这年年修、年年毁。以前这太宗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现在这么一想,这太宗也不禁有些生疑。是啊!这么多银钱投了下去,就算要修一个铁做的堤坝都没有问题了。

    可是偏偏每年这河堤都是被那洪水轻而易举的给击破了,搞的是哀鸿遍野。尤其是今年,自打那闰月开始就四处发生洪灾。

    搞的这太宗是头都大了。如今到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让那赵恒去看一下这灾区的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因着那齐州最近在发生洪灾,这赵恒的第一个目的地自然便是那齐州。这潘氏在得知那赵恒要离京的消息后。

    心里也是担忧不已,毕竟这赵恒可是从来都没有出过那么远的门。当然更多的是担心那赵恒在外面沾花惹草。

    便私底下和那赵恒商量让那刘娥陪他一起去。毕竟这潘美可是宁可陪那赵恒的人是刘娥。也不愿那赵恒从外头又领一个女人回来。

    对于这潘氏的提议,这赵恒自然是没有反对的理由。这赵恒和刘娥两个人倒是很快就上路了,毕竟这时间可是不等人的。

    这刘娥在得知这赵恒要前去查看那赈灾情况后,便命那龚美让那陈尧佐和陈尧咨兄弟二人先行前去那齐州等他们。

    要知道这赵恒对那水利方面虽然是略懂一二,但是和那陈尧佐相比那就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再加上这一路上指不定有什么意外发生。若是有陈尧咨那么个功夫好手在一旁帮衬着。或许还能分担一二。

    对于这刘娥的决定这赵恒自然是不会反对,毕竟这太宗派给他的人。他也不是很清楚他们的底细。

    指不定就有别人安插在这里的暗线呢!再加上这赵恒也不敢抱着这些人以前,没有和那些贪官污吏有过勾结。

    因着这赵恒有意隐瞒自己的身份,这刘娥自然也就随他去了。因着这担心自己的女儿身会给那赵恒添麻烦。

    倒也办成了一个小书童跟在了那赵恒的身边,等那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到了那齐州。这赵恒是彻底的傻眼了。

    要知道一开始这太宗对这齐州刺史就有些怀疑,毕竟那蜀、汉两江水涨。而且又淹坏了那么多的民居和土地。

    这洪灾的情况肯定之不容乐观,可是这齐州刺史偏偏说在他的指挥下面这次只淹死了二十一个人。

    这太宗自然是不会相信的,故而一开始就给那赵恒打过预防针。说那齐州可能并不是只有那么简单。

    这赵恒一开始还以为这齐州就算再怎么不堪。最多也就是做空城罢了。但是没有想到这里竟是有这么多的难民。

    光是这么粗略的一扫这赵恒也至少能够发现数十个死人,怎么可能像那齐州刺史张烨所说那样只有二十一个人死去。

VIP卷 一百三十六、易子而食丧人道

    这赵恒也知道此时若是想要隐瞒自己的身份,那肯定是一个不明智的举动。毕竟光是看看别人也知道这赵恒是从外地来的,而且颇有家产。

    这张烨只要不是一个傻的,他就一定会想到自己的身份。若是自己一直藏藏掖掖的反倒是会给那张烨有了可趁之机。

    正当那赵恒准备带着那刘娥和身边的那几个护卫,进城的时候却听到那远处有人在喊什么“开粥棚了!”

    这句话才刚刚说完,这些难民们便一道往那城里面赶了。他们本想着从那赵恒身上搜刮些银钱,但是但他们看到那赵恒身边的人。

    一个个的都是带着兵器的时候,却有都退缩了毕竟这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命去做赌注啊!在加上如今那粥棚又开了,他们自然就没有必要去对那赵恒动手了。

    一个两个倒是跑得个一干二净,除了几个因为身体不便不宜行动的之外。这城门口竟是半个人影也见不到了。

    这赵恒说到底也是对那粥棚十分关心的,便也紧跟着那些难民进城了。这一路上赵恒倒也是看到了很对难民手里都拿着一碗粥。

    不过那或许应该说是米汤更为准确,那碗里基本上是没有几粒米。可是饶是如此那些人依旧是把它奉若珍宝,一滴也不愿洒了。

    这一路上的哀鸿遍野、尸骨遍布对那赵恒的影响是不可不谓之大。要知道这赵恒自小就是含着金汤勺出身的。

    哪里看见过这种场景,心里一时间倒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正当他准备找人询问那州衙怎么走的时候。

    前头却是传来了一阵吵闹声,那赵恒虽然不是一个好事之辈。但是如今这种局面却是让他大开了眼界。

    他不是一个冷血的人,他也想要替这大宋的子民做些好事。不然当那太宗下旨的时候,他也就不会一点异议也没有了。

    当那赵恒挤到了那吵闹声的源头处时,却发现原来是一个约摸二三十岁的清瘦男子,正在和一个中年大汉争个不停。

    那地上还坐着一个啼哭不已的小女孩。在向那一旁的围观者打听过后。这赵恒方才明白了过来,原来那名清瘦的男子原本是个秀才。

    因着这突发大水家中所有的值钱的东西,倒是一件都没有留下。除了他随身带着的那几本书,其他的是全都被那洪水给冲走了,后来那男子因着实在是饿得不行了。

    便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卖给那个中年大汉,来换取些银钱度日。可是这二人却是因着那银钱的事情,谈不拢一时之间吵了起来。

    这赵恒听了之后倒也是恍然大悟了,毕竟这日子不好过的时候。典当子女换取钱财的事情,倒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这赵恒虽然心地善良,倒也不愿插手到这件事情当中。毕竟现在这周围有那么多的难民。若是自己现在出钱把那女孩买了下来。

    难免会被别人盯上,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可是正当这赵恒准备抬腿走人的时候,那名中年大汉却是说了一句让那赵恒不得不停下来的话。

    只听那大汉气冲冲的说道:“一贯钱?你这穷酸的秀才莫不是穷疯了吧!你可知道这一贯钱都可以买头猪了。你这小丫头看上去充其量也就二三十斤,才够老子我吃几口啊!还敢值一贯钱?”

    这赵恒一听不由得楞了一下,“吃?”不仅是这赵恒,那刘娥也是被那大汉的这句话给吓得小脸煞白。

    这刘娥不是没有听过那易子而食的事情,当初她当孤魂野鬼的时候也曾见到过这种情景。但是没想到如今竟是又再次见到了。

    这让她如今不惊讶?这刘娥恐怕是永远也不会忘记当初自己看到的那一幕。一个瘦骨伶仃的小孩子在被人杀死后。

    抛入了一口大锅中,可是不知怎么的。那个孩子竟是在那锅中温水的浸泡下,慢慢的苏醒了过来。

    当他看到自己的处境后,当即是吓得大哭不止。想要从那锅中跑出来,可是一旁的那几个人又怎么会让他如愿。

    要知道这个孩子可能会成为他们活下去唯一的希望,这个孩子还没能挣扎的逃出那口锅的时候。

    就已经被一个汉子给硬生生的按入了水中。没过多久那个孩子便再也不动弹了。那刘娥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

    是恨不得能够去将那个孩子给救出来,可是她却看不到。当时她还抱着会不会有人来救那个孩子的希望。

    在一旁守着,可是当那个孩子渐渐的不再动弹的时候。这刘娥才意识到自己还真是太过天真了。

    在那种情况下有在呢吗会有人去救那个孩子呢?那刘娥当看到那孩子被溺死在了那口锅中后。是再也看不下去了。

    她知道这个孩子注定是逃不掉被人吃掉的命运,如今这旧事的情景再度回现在了那刘娥的脑海里。

    她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孩子久久不愿闭上的双眼,一时间竟是忍不住的吐了起来。那赵恒注意到了刘娥的异常。

    这才反应过来,心里也不禁暗恼自己的粗心。竟是把这刘娥给忽略了,当酒就带着那刘娥离开了那块不愉快的地方。

    当然这赵恒还是让那侍卫暗地里去把那个女儿买下来了。毕竟无论是为了刘娥还好。还是为了他那仅存的一点良心也好。

    ‘

    这赵恒都是不愿见到那么一个好好的小女孩,竟是成为了别人的盘中餐、腹中食了。这刘娥在听闻那个孩子已经脱离了险境之后倒也不再说什么了。

    这赵恒不是没有想过要把那个女孩子。还给她那爹爹。但是这丫头却是死活都不肯回到她爹的身边这赵恒倒也只好把她带在了身边交给了那刘娥照看。

    毕竟他现在的心里可是乱极了,哪里还会在乎这种事情。

    要知道这赵恒可是实打实的儒家子弟,在他眼里这书可是最有用的东西。不然后来也就不会写出那“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个好好的书生,竟是会沦落到了要买自己女儿的地步。这对他的打击可是巨大的。

    要知道他如今也是一个女儿的父亲,虽然那赵嘉有时候会让他很生气。可是若是有朝一日,他需要把自己的女儿卖给别人做食物。

    来换取的自己活下去的机会,那他是宁可自己饿死。也绝对不愿意这样做的,可是他没有想到那个秀才竟是会那样做。

    这让他如何能够不吃惊,而且他刚才还有一件事没有告诉那刘娥。那小女孩之所以死活都不愿回到那男子的身边。

    是因为那男子前不久才刚刚把自己那妻子给煮了吃了,这回若是那大汉不愿意把她给买了。

    那她肯定也逃不出被那男子吃掉的命运,故而才死活不愿意回去。不得不说一个男人,而且是一个读过书的男人。

    做到他那个份上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了,不过也正是因此。这赵恒也开始对自己这么一直以来所坚持的那个信念喀什产生了动摇。

    要知道这一路上走过来,饿的活不下去的是大有人在。可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却依旧能够做到在找到吃的之后。

    第一个拿去给自己的妻女以及父母食用,他看到了很多的男子明明自己已经饿得不行。却依旧硬撑着把那唯一的一碗粥。

    让给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可是有些读书人却是明显和他们不同。或许是不屑和那些难民一道去抢那些食物,或许是生怕掉了自己的身份。

    他们倒是宁可坐在那里等着自己的妻儿,从那么一大帮子的男人手中。抢来一碗粥供自己享用。

    若是有人上前职责一两句,反倒是先回被那读书人的妻儿给刺的说不出话来。这赵恒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倒是突然生出了一种悲哀的感觉。

    只是这种感觉没有持续多久,这赵恒一行人就已经赶到了那州衙。一到这州衙的门口,这赵恒就看到了大批的难民。

    原来那粥棚其实就是这州衙弄得,这赵恒在派人和那看门的通报了自己的来历后。倒也是轻松的突破了那道由那群难民组成的防线。

    轻轻松松的走到了里头,在得知了那几个正在忙的热火朝天的人竟是那张烨和陈氏兄弟的时候。

    这赵恒也不由得惊讶了起来,要知道那张烨一身粗布衣的打扮。活像一个地里的农夫,至于那陈氏兄弟两个就更不用说了。

    那原本干干净净的衣服,也是早就已经变得污浊不堪了。若不是那赵恒眼力好,恐怕是难以辨别的出那衣服胸口处那一块原来写的是白鹿洞三个字。

    这赵恒原本还想对那张烨好生斥责一番,质问他为什么这齐州的情况和那奏折上所说的是一点也不像。

    但是当他看到那张烨这么一身打扮,以及那早就已经陷下去的腮帮子的时候。却是半句责备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在等那些粥全都派完之后,这张烨方才招待起了这赵恒。看着那些因没有领到粥而垂头丧气的难民时。

    这赵恒的心里是别提有多么难过了,那赵恒眼中的那一抹悲哀的神色。自是没有逃过那张烨的眼睛。

    在看到那赵恒也会对那些难民产生悲哀的时候,这张烨的心里倒也是放下了不少。毕竟他可不希望这来的是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贪官。

    在进了州衙之后,这赵恒是越发的说不出话了。这偌大的一个州衙竟是整洁的不行,竟是连一个盆景摆设的都没有。

VIP卷 一百三十七、强龙对阵地头蛇

    恐怕就连普通人家的家里,也比这州衙要好看些许吧!可是那张烨却好似半点也没有对自己的穷酸感到不好意思。

    依旧是一幅恭恭敬敬的样子将那赵恒一行人请了进去,不得不说这张烨倒也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官。

    很快就把这齐州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种状况,以及这城中如今的人员伤亡情况。全都一五一十汇报给了那赵恒。

    那陈氏兄弟二人也是将自己这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全都报告给了那赵恒。在听完之后,这赵恒的脸是彻底的青了。

    原来这齐州的洪灾的确不小,但是那张烨却是一个颇懂水利的人才。早在那洪水来之前,就根据这最近一段时间涨潮的异常推断出来了。

    自然是早就已经组织好人手前来应对这场洪灾,就连老百姓也是一早就撤离了那些低洼的地区。

    只是这人算不如天算,这张烨费尽心思的把这场洪灾的伤害降到了最低。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些老百姓最后并没有被那洪水给淹死。

    反倒是死在了那些黑心商人的手中,得不得说这张烨是一个和那官场格格不入的人才。那刘娥当初也曾听说过他的名号。

    倒也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罢了,这个张烨和前世的王禹偁相比是还要苦上三分。那王禹偁好歹最后来世在那史书上有了一席之地。

    可是这张烨却是个苦命的人,因着一开始就被下派到地方。他倒是连在那太宗面前露脸的机会也没有。

    若不是他有一手治理水患的好本事,恐怕也是绝对混不到如今这个位置的。只可惜他的个性实在是太过刚硬了。

    要知道这强龙不压地头蛇,这货却是和当地的士绅闹得不可开交。原因就只出在这场水灾上面。

    那些当地的土豪,想要哄抬米价乘机多赚些钱。可是这张烨又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一来二去就把自己给搞到一个提前退休的下场。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悲剧的孩子,只是如今这阴差阳错之下。这回前来视察的人竟是变成了赵恒。而不再是当初的那帮贪官污吏。

    或许这个张烨也能够侥幸逃过一劫吧!不论这刘娥是怎么想的,这赵恒倒也还是向前世一般依旧是对那张烨推崇倍加。

    毕竟这张烨的一些有关水利方面的见解,这赵恒也是见识过的。不得不说这张烨的某些看法是颇为有效的。

    只是却并不为大众所接受,要知道若是真的按照了那张烨所说的来做。可是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的。

    这“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张烨想要伤害他人的利益。那些人自认就不会答应,这一来二去这张烨的提议倒也只好搁置一旁了。

    其实这回赵恒前来,倒也是怀了几分想要把那张烨的想法。付诸行动的念头,毕竟这大宋的水灾实在是太可怕了。

    这赵恒生为皇室中人,自是想要为这大宋着想。毕竟此时的赵恒倒也还只是一个一县更想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毛头小伙子。

    和后来的那种追求无为之治的现象,是根本截然不同。只是这赵恒的想法很美好。这现实却是很残酷的。

    这齐州的那么多的难民,已经成为了那赵恒现在不得不去直接面对的问题。其实这年头在那水灾中死去的难民。

    倒也真的不是很多,这些难民多半皆是从其他地方逃难至此的。要知道这年头会发生天灾的地方可是不止这齐州一家。

    这洪水来的时候倒也不是很可怕。可怕的是那洪水走之后所造成的那一系列的影响。要知道那洪水之后会酿成数十万的老百姓没有饭吃。

    若是一个不慎还会引发那瘟疫什么的,不得不说这洪灾的确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只是如今既然都已经发生了。

    这张烨到也只有硬着头皮面对了,因着当初那朝廷下发赈灾粮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齐州会有其他地方的百姓。

    那些送来的粮食很快就捉襟见肘了,那张烨有心想要从那些士绅手里购买一些。但是那些人却总是寻着借口推脱。

    暗地里却是将那些米的价格抬高了数十倍,那张烨有心想要阻止这种情况。可是他翻遍了这宋朝的法令。

    却是找不出半条能够治他们罪的条律。想要派人手去照看灾民。却又架不住这宋朝的官实不符,一个个的都说不归自己关。

    有的人虽然有那个官衔,但是他的实职却不是那个。有的人虽有实职,但是官衔却是和那个一点也不相关。

    虽然现在这一切皆是看那实职,但是这张烨却是无奈的很。要知道那些人的实职什么的是足够让他头昏好一阵子。

    到最后这展业还是不得不重新分派了任务,至于那什么官衔实职的。这张烨是彻底的不想再去理会了。

    只是这张烨也知道自己这么做可是犯了大忌。只是如今情势逼人他倒也只好这么做了。这却是把那赵恒给吓了一跳。

    但是仔细想来这赵恒倒也真的不能说什么,毕竟若不是那张烨想出这个办法。恐怕就连他自己也会霸着些东西给搞混。

    那赵恒在看完那库中的存粮之后,整个人周围的气压是顿时低了下来。就算这赵恒再怎么不知世事。他也知道按照如今这种局势。

    光是那些粮食,是肯定不能让这些难民熬到来年开春收粮的时候的。再加上眼看就要到冬天了。

    可是这州衙中却是连一件御寒的棉衣都没有准备,若是在这样下去恐怕将会死掉不少的老百姓。

    在忙碌了一天回到房间后,这赵恒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区区一日以来的所见所闻,是已经足够让这赵恒觉得身心俱疲。

    在四下无人的时候。这赵恒是再也忍不住了。将自己心中的苦闷是全都说给了那刘娥听,到不是那赵恒有心想要让那刘娥也和他一起烦恼。

    而是从如今这中情况看来。这赵恒唯一能够交谈的对象恐怕也就只有这刘娥了。那张烨是整日都忙的脚不沾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