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重生之旺妇-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寻香走到外面,正听得此话,不好进来得,便在门外停了下来。李妈妈端着茶走到她后面,高声道:“六少奶奶,在外面发什么呆呢?”

    寻香只得低着头走进屋里,给范氏行个福礼,勾着头退到旁边。

    李妈妈把茶放到范氏手边的桌上,看看他们,笑眯眯地道:“三太太,我在外面,有事尽管吩咐。”

    范太太沉着脸向她挥下手帕。李妈妈低着头出去,站在外面的走廊上。

18 验身

    范氏把桌子一拍,尖声道:“寻香。你要进来便进来。堂堂大户人家的正室媳妇,刚才沛林还说你贤良淑德,你怎么会有偷听婆母和丈夫说话的毛病?”

    寻香有口难辩,也不能辩。自小受的三纲五常的教育,此时,能说什么?低着头,抿紧嘴唇,任婆母骂。

    沛林没想到母亲如此刁难寻香,心中更是怜惜她。淡笑道:“母亲,我们刚才说的,不是不能让寻香听。”

    范氏看眼儿子,不信他说的昨晚和寻香没有同房。他这样子,根本就是着了寻香的道,处处为她说话,处处为她着想,她这当娘的竟不如一个刚嫁进来的媳妇。心中暗骂一声,真是白养了这个儿子。

    顺着他的话道:“你说得也是。纳妾这种事,可以当大家面说的。寻香,你不会反对沛林这么快就纳妾吧?”

    寻香低着头不语。这么快就要给沛林纳妾?前世说给他纳妾,说了半年,沛林就病了,后来没好再谈纳妾的事。这一世,什么都在她新婚的第二天,如洪水决堤一般涌来。若在前世,她不会在意沛林纳妾。此时,说到给沛林纳妾,心中升起一股酸涩。

    “寻香,昨晚你可有记着我的话,没有上少爷的床?”

    寻香脸灰白的脸色升起一抹红晕。昨晚她上了少爷的床,可是她和少爷之间没有什么事。这话怎么回答的好呢。前世是个老实人,今世骨子里还个老实的人,只是多了些防备心,变得比前世勇敢些,但还没学会狡猾。

    “我说的你不听?”范氏看她愣愣地,以为她昨晚上了少爷的床,所以杏儿才没得逞。拿起窗边小几上的鸡毛棒子,劈头盖脸往寻香身上打来,“你个该死的,要害我儿背奸yin之名吗?”

    沛林拉着她娘,叫道:“母亲。我和寻香没有事的!”

    李妈妈听到屋里闹的事,想着文氏说的,昨晚杏儿被六少奶打晕后,醒来看到六少爷和产少奶抱成一团亲嘴,然后被他们扔出来,猜寻香已经破了身子。从外面进来,装作息事宁人的道:“三太太,你莫急,寻香有没有不听你的话,带到里屋看看不就知道了?”

    三太太觉得李妈妈说得也是,可是李妈妈是文氏的人,不习惯叫她作事,便惯性地大叫,“吴妈妈。”

    吴妈妈看寻香走后,把碗收进小厨房,便在走廊上留意着正房这边,听到三太太的叫声,飞跑上来,“什么事?”

    “把寻香带进去,看看,她的身子破了没有。”

    吴妈妈看眼可怜的寻香,心里一阵叹息,十三岁了,虽不算成年,可是已是新妇,就是给男人开了身子,落下什么病痛,那也是她的病,三太太犯得着这样闹吗?

    寻香主动走进里屋,吴妈妈跟着进去。

    过一会,吴妈妈出来,道:“寻香还是完璧之玉。”

    吴妈妈不信,走进屋里亲自检查。吴妈妈有给寻香说过,待三太太看过再穿起衣服。

    寻香傻傻地躺在红木躺椅上,被吴妈妈扳着腿,看了几遍,才信了寻香没违她的话,脸色稍好看些,想着刚才自己闹过火了点,便说沛林几句,学当家的男人了,不能事事都听女人的,然后才悻悻地走了。

    寻香穿好衣服,坐在红木椅上,呆呆地发神。往后该怎么样才能改变这个局面呢?

    沛林进来安慰着她,说些什么,她也没听清楚,脑里只想着往后的事。

    沛林以为她嫁过来没多久,就发生这么多事,不是唠叨,让她歇息一会,便往书房读书去了。

    **

    午膳,全部来到北院的大膳房,中间隔着道十二折的黑色雕花大屏风,女眷坐屏风里面,男人们坐在外面。

    这是寻香嫁过来的第一次午膳。

    前世,也是这般情形。但寻香已经不敢以前世的经历来衡量今世的事了。

    因为祖父突然病重,吃饭时,祖母没有来膳房。

    嫡子柏雄和柏新,以及孙辈的沛丰、沛华、沛明、沛光和沛林坐了一桌。庶子柏亭、柏修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坐了边上一桌。

    女眷按嫡庶之分,却坐满了三桌。

    屏风外面,男人们说着祖父生病的事。沛丰和沛华请了大夫来,大夫说祖父因为受了刺激,急火攻心,一时间神智不醒。

    里面,女人们都不敢说话,只是听着男人们谈论祖父的事。

    这满屋的女人,别看每房每辈都有良妾,这些太太、姨娘,少奶奶、姨奶奶个个家里都很好,可以说谷家从曾祖父时起,发展到现在这么大的家业,跟这些媳妇带着丰厚的陪嫁嫁进来密不可分。

    浑水县,暗地里有句流言,“谷家谷家,越娶越大”,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因此,几辈媳妇、妾室的心里,谁都不服着谁,谁都不觉别人比自己高贵。之所以让着文氏,并不是因为她是当家主母,而是因为她的女儿嫁进威远侯府,威远侯可是皇上的堂弟。每年冬天,威远侯夫人都要给娘家的长辈弄回许多体面的礼物,又常常来信说着皇族里的新鲜事,文氏这份脸面,不是有钱就能显足的。

    寻香小心地埋头吃饭,不敢抬头乱看。所有的女眷都无声地看着她,似乎她是个怪物一般。寻香浑身不适,虽然满桌丰盛的菜肴,却不敢胡乱动筷子,只是挟点面前的菜,胡乱吃下去,吃饱就好。

    吃罢饭,大家去正房,给祖母请安。

    因为祖父不好,祖母在自己房里,吃了点东西,没心思说太多话,安排了几个儿子和媳妇守在外面,别的人又都回了自己的院子。

    初夏之交,天气正好。沛林带着寻香在谷园里慢慢地逛,帮她熟悉环境,顺道散散郁闷的心情。

    他越体贴,让寻香越感到沉重的压力,这么好的丈夫,一定得想法让他好好活着的,可是自己都过得那么难,今世要如何才能与沛林相守到老呢。

    祖父突然病了,沛林其实没太多心情和她嬉笑作娱的,逛了阵园子,便回到松香院里读书。

    次日一早,在吴妈妈陪同和指导下,他们去上坟拜祖不必细说。

19 回门

    因为寻香没了亲人,夫妻俩进城探望梁妈妈,算作回门。

    梁妈妈六十岁了,住在城南一所半旧的小院里。今天寻香该回门了。她早早地换上身干净的新衣服,守侯在院子门口。

    辰时中,四个轿厮抬着一顶暗红的雕花大轿向她家过来,轿边跟着两个衣饰统一,颇有气派的婆子,轿后跟着两个小厮挑着沉沉的喜礼。

    梁妈妈眼角挂起微笑的鱼纹。回门的队伍不算浩荡,在浑水县也算有面子的了。

    她是寻家的老奶妈,从寻香祖父时起就在寻家了。轿子离院子还有好几步路,吴妈妈和李妈妈就笑盈盈地向她躬身一礼。

    吴妈妈掀起轿帘,扶着寻香先出了轿子,接着沛林从里面出来。

    梁妈妈先是向沛林福了一礼,“老身见过新姑爷。”

    沛林颔首笑道:“梁妈妈,劳你到门口来等了。”

    “我这心里天天记挂着你们小俩口。”梁妈向寻香张开怀抱。虽然她是下人,可是她和寻香的关系特别,既可谓寻香的亲人,也可谓她的长辈。

    “梁妈妈。”

    寻香激动的声音有点涩。

    前世回门时,怕让梁妈妈操心,不愿向她倾诉,一切都茫然、默默地忍受,结果沛林和她都早死了。今世,她和沛林得好好活到老,从前世到今生,有多少委曲和苦闷积压在她心里,心头再包藏不住这些苦水,若不是有旁人在,她已经扑在这位至亲至爱的老人怀里倾诉。

    这所院子虽不大,年生又久,但很紧凑好用。院子北面的台阶上是四间洁静的正房,侧边一面是两间厢房,和对面的厨房、净房比正房矮半米高的台阶,角落有口修葺整齐的小石井,院墙边种满青竹,院子显得很幽宁。

    梁妈妈把新姑爷迎进客厅,赏了大家些铜子,让吴妈妈、李妈妈,领着两个老厮把喜礼放到正房端头的库房里,然后请她们去东边的一间耳房歇气。

    “梁妈妈,你年纪又大了,我去伺候少爷。”吴妈妈身上藏着东西,需拿给寻香,所以寻找避开李妈妈的机会。

    李妈妈想跟来,梁妈妈看出吴妈妈和少爷亲近,李妈妈不象个善类,客气道:“李妈妈,请你帮我招呼着大家歇着吧。”

    出了谷家,李妈妈不好肆意妄为,老实地带着几个轿厮和小厮去耳房喝茶吃果子。

    客厅里,茶几上摆好茶器,和煮茶的小炉子,炉上茶壶里的水烧得‘窟窟’作响,吴妈妈帮着梁妈妈泡茶。

    “祖父和祖母好吗?几位老爷和夫人们,以及侄子们都好吗?”梁妈妈和新姑爷话家常。

    “前天早上祖父病了,别的人都好得很。”

    沛林知道寻香有许多话要和梁妈妈说,简短的寒喧几句,便让她们进里屋叙私房话。

    吴妈妈倒好茶,端了两盏进去。

    屋里布置简陈,黑色的家俱斑驳、干净。吴妈妈把茶放到小桌上,从两衣袖里取出两小包东西,交到寻香手上,“少奶奶,这个交给你了。你们慢慢聊,我出去陪着少爷。”

    “谢谢吴妈妈。”

    昨日上坟时,寻香想先进一趟城放东西,吴妈妈说这不合规矩,会招人诽议,她冒着风险,又多藏了一晚这些东西。

    寻香把两包东西放在小桌上,布没包紧,散开来,露出珠子和金锞子。

    梁妈妈惊异地看着这些东西,不敢想象,温良的寻香怎么会怎么出这种事来。

    吴妈一出去,寻香控制不住,哽咽起来。“梁妈妈,我好难过……”

    屋外,沛林和吴妈听到寻香隐隐哭泣,沛林低着慢条斯理地喝茶。吴妈妈道:“我去厨房看看水。”

    沛林点点头。实则,吴妈妈是到外面放风,防着李妈妈他们偷听。

    屋里,寻香把这几天的事和梁妈妈哭诉了。

    梁妈妈万没想到寻香才嫁过去几天,竟然偷偷把嫁饰上的珠子抠下来,和祖母给的红包,趁回门时藏到她这里来。

    她不仅忠诚,还很精明。当初谷老太爷和她说要早点把寻香娶进门,让她跟寻香一起进谷园,当寻香的长辈养着,她没有同意,说年纪大了,病痛多,不愿拖累寻香。谷老太爷才帮她寻了这幢小宅,安置了她。那时,她就怕谷家人多,寻香年纪小,嫁过去难免有委曲之事,外面有个窝子,好歹算有个娘家,不开心时,可以走走,不痛快时,可以哭诉。

    沛林是个好孩子。寻香嫁过来之前,她暗中打听过沛林的品格,谷家下聘礼时,谷柏新带着沛林与她见过面,她见沛林品相端正,才同意将寻香提前嫁过去的。

    如今,坏就坏在当家的大伯母太恶毒,还有婆母又傻又阴,寻香嫁过去,还没与沛林合房,就背上了扫把星的恶名。也是寻香运气不好,偏偏前天早上祖父出了点事。

    要说谷庭仪被停发致休金的事,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大多数官员年迈离职后都没有致休金。即使有的官员有功,朝堂上,为国建功立业,但反落得悲惨下场的事都多得很。

    “我真后悔当初把城中央的那幢二层小院给卖了,没坚持把它给你。”寻香哭道。

    “你给我,我也不会要。人人都知道我只是寻家的一个奶妈。那是寻家留给你的,你嫁出去了,是寻家的都要带走。”

    梁妈妈心里堵得难受,她拼命为寻香省嫁妆,以为嫁妆越丰厚,嫁到婆家就越有地位。谁晓得她才嫁过去,就受这么多委曲。谷家的大伯母不仅仅厉害,还很可恶,还有寻香的婆母,也太刁钻了一点。

    可是,全县的人都知道谷家娶了寻家仅存的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总不能自己要求退回来。这往后的日子还得过下去的。

    “香儿。你这点经历不算什么,你爷爷当年帮着老皇上打江山时,那皇上也才你这么大的年纪,被人算计不说,处处被人追杀,到处是暗害他们的隐阱,又逢国事动荡,可是他们都坚强地挺着,平内乱,坐江山,灭外寇,还不是走过来了。”

    梁妈妈虽懊悔把寻香嫁早了,事以至此,只能鼓励她坚强面对。

20 支持

    寻香抹抹泪,听梁妈妈讲过这话很多回,从没此时听着受益。很佩服爷爷和那老皇上。可她是个小女子,虽然有心要改变这个处境,真是不懂如何应对。小脸愁成一团,依然茫然地看着梁妈妈。

    梁妈妈认为寻香不笨,只是未通世故,心地善良,不懂奸狡之道。象个指挥作战的将士,充满力量的启发她:“有的时候,需要武力征服和反抗,更多的时候需要智慧周旋。”

    寻香一对星眸似悟非悟地看着梁妈。想起黑暗中那个女人和她说的,勇敢和智慧。

    “我相信你一定能随机应变处理好那些事的。”梁妈妈对她有信心,她若真不懂防范,何以才起苗头,便知道藏财物。

    梁妈妈又和她讲了寻家祖父许多有趣的故事。得到老人的鼓励,寻香心里舒服许多。

    沛林听到屋里越聊越开心,脸上跟着绽开笑颜。吴妈妈不时进来,照顾着他,给他添茶。

    “冷落姑爷了。”

    梁妈妈和寻香终于从里屋出来,抱歉地与沛林说道。

    沛林见寻香精神抖擞,全不象出门时,搭着头提不起神的样子,笑道:“寻香难得与你老人家说说话,她高兴就好。”

    “吴妈妈,劳烦你跟我一起去厨房里做点姑爷喜欢吃的。”梁妈妈性格大方,和寻香在屋里说得太久,误了做饭的时间。

    “好的。正好回门的喜礼里有不少菜,可以热着端上来吃的。”吴妈妈看寻香情绪大好,心中跟着舒坦起来。

    “我带沛林去看看后面的小菜园。”

    沛林在客厅里老老实实坐了一个时辰,正想出去走走。小夫妻从西面的拱门绕道,从后院去了小菜园。

    “梁妈妈精神真好,都六十了,还自己种菜。”沛林看着满园丰盛的蔬菜,感慨地道。

    “原来我们寻家的院子背后也有好大片菜园和果林呢。只是后来卖了。”寻香很舍不得寻家的院子,虽然没有谷家大,在浑水县也算大宅院了,因为寻家死过太多人,所以谷家帮着她把院子卖了。

    “其实寻园卖了很可惜的。”沛林觉得有些对不起寻香,惋惜地道。谷家太信风水,怕寻香带着这院子陪嫁进谷家,不好的事都带进来了,才三千两银子就帮她卖了那么大片院子。

    “我们家院子,一到这个季节,往后院出去,看着可好看了,遍地是桃子,杏子,梨子呢。那些果树比我年纪还大,现在正是好结果实的时候。”寻香很回味在寻家的生活,每天跟着梁妈妈往果园和菜园里转悠。

    “香。梁妈妈年纪大了,何以当时不留个帮手?”沛林担忧地问。

    “卖寻园时,家里还有几个四十几岁的婆子和仆丁,我说留一个婆子给梁妈妈作伴,留个仆丁做粗活。梁妈妈说她想清静,待实在做不动时,再找人伺候吧,所以她一个下人都不留。”寻香心里也担心梁妈妈六十了,身边没个人,难免有不方便时。

    “为什么不带个陪嫁丫头给你作伴?”沛林想不明白梁妈妈为何不给她配丫头。

    “卖寻园时,寻家本来就没有丫头。要出嫁时,梁妈妈说买来的丫头不过是做做样子,跟我也不熟的,带一个不熟的进谷家,和让谷家安排丫头,没多大的区别,不如省下那银子,让谷家安排。”寻香脸上微红,低下头有点不好意思,按道理,她该带两个丫头过去的。

    “梁妈妈好精明。”沛林笑了起来。

    寻香不好意思和他说,梁妈妈说若是将来自己的陪嫁丫头暗中算计起主子来,不仅丢人,还不好狠心对付。

    天上日头有些晒人,沛林拉着她从菜畦间走到边上的一棵槐树下。看四周没人,拉着寻香,小声道:“后天我就回书院了。在家里,有些话不好和你说。此处无人,为夫有句话送给你。”

    寻香心里立即生出舍不得,他回书院了,自己在谷家的日子更难捱。

    “大户人家往往比小户家庭多是非和争斗。要在大家庭里活得好,不容易。古人有句话‘柔胜刚,弱胜强’。这话不是要你处处软弱,却是要学会柔中带刚,弱中带强的智慧。”

    寻香读过些书的,学问虽不够入朝当官,却是一点即透,沛林的话让她想起书上讲的,如何融通世俗道理。寻家虽然多难,但她一直有梁妈妈有庇护,所以本性天真善良,未曾想过要世故圆滑。

    沛林这话,婉转地要她学会变通和圆滑,并学会柔韧地保护自己,不受到刚强的伤害。

    心中热热地布满暖流,有沛林和梁妈妈支持她,足够了。抿嘴一笑,粉红的脸儿浮起幸福的红晕,向他福了一礼,款款致谢:“多谢郎君的点拨。你以后放心地去上学,为妻一定好好领会你说的道理。”

    “本来我怕你在谷家熬不下去的,现在我放心多了。”沛林笑着,牵起她的手,快速地在她粉嬾的脸上亲了亲,小声道:“你可要为了我,好好在谷家呆着,等为夫以后考取功名后,就不敢再有人欺负你了。”

    “谢谢郎君。”寻香心里溢满幸福,亦贼贼地看看四周,掂着脚尖,吻了吻他的唇。

    梁妈妈说的,虽然女子要淑仪,可是在丈夫面前,也不能太过拘谨。为何自古以来,男人多爱小妾不爱正妻?就是正妻们太过正经,冲淡了夫妻之间的情趣,所以反而不得丈夫的亲昵,才会宠妾。

    沛林得到她的表示,摸摸她的脸,眼神流露出更多喜欢。四目温情相对,两人不由自主拥在一起,心里生出浓浓的情意。

    吴妈妈来到后院门口,从门缝看到他俩正亲热,不敢冒然进去,故意在门口里面轻咳一声,不高不低地自言自语:“六少爷和六少奶奶去哪里了呢?”

    吴妈来了。两人连忙分开,都看着地里青油油的菜。

    “原来六少爷和六少奶奶在这看菜呀?”吴妈妈笑嘻地进来,“快吃中饭了,我来寻你们呢。”

    沛林笑笑,双手背在背后,寻香微低着头,两人心照不宣地跟着吴妈妈进去。

21 五万两

    依照规矩,回门可以住在娘家一晚。寻香也想多陪陪梁妈妈,毕竟是嫁了的人,往后不是想回来就能回来的。

    晚上,沛林住在客房,寻香跟梁妈妈住在她的屋里,亲密地叨着话

    梁妈妈是个有心计的人,白天捉摸着寻香这事,让她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在谷家独自面对那么大个家庭,的确很难。便想着,如何能帮寻香好过一点。

    卧室西面向着后院开有一扇木窗。两人坐在床上聊得兴浓,外面传来轻微的响动。

    寻香和梁妈妈同时停止说话,看眼窗外。梁妈妈背对着窗户坐着,心中一动,拉着寻香,话峰陡转,声音似低非低,酸涩地道:“香儿。梁妈妈对不起你的爹娘,也对不起你祖父祖母,这么早把你嫁到谷家去。”

    本来兴高采烈地说菜园子里的事,寻香想再种点果树。梁妈怎么说到这上面,便笑道:“梁妈妈,嫁都嫁了,难道还能退回来?”

    梁妈妈流着泪道:“我没想到你嫁进谷家会被人骂作扫把星,寻家的人死得多,跟你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你害死他们的。凭什么别人那样骂你?”

    寻香被她开导了一天,鼓励了一天,心情已经豁然开朗,笑着劝她:“别人骂我是扫把星,用你的话说,我可以努力证明我不是扫把星,而且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要说那是别人的事。”

    “不!”梁妈妈神秘、紧张地四下看看,又下床走到木窗前,把头伸出去看了,回到床上,声音依然似低非低地道:“香儿!还好我为你留有后手。”

    “什么后手呀?”寻香愕然地看着她。

    “你祖父从京城到浑水县来落户时,原来老皇上赏了他很多金银珠宝。寻家人口衰败,得病的多,费了不少家财。可是你祖父去逝时,留了一笔钱,放在四方钱庄里的。给你办陪嫁时,我想,若是全给你了,万一你将来要用钱怎么办?还好,当时那笔钱我没一起让你陪嫁过去。”梁妈妈一向英明、强悍,主意多,她这样子,一点都不象说笑话。

    寻香瞪圆一双星目,惊喜道:“那笔钱有多少?”若真有那笔钱,将来她就不怕了。

    梁妈妈高高地举起一只手掌,不出声。

    “五千两?”寻香认为不可能只有五百两,祖父在世时,寻家家大业大,不可能只存五百两在钱庄里。

    梁妈妈摇摇头,脸上湿涔涔地,却笑眯眯地看着她。

    “不可能只有五百两吧?”寻香不敢想有五万两。她这次陪嫁的是寻家全部财产,都只有一万六千多两。

    “你真是小瞧你祖父。是五万两啊。”梁妈妈握着她的手,不停地摩挲。

    寻香给吓愣了,五万两啊。天!

    “反正那银子迟早都是你的。将来若是谷家对你不好,你就回来!那些银子够你花几辈子了。哼。我家香儿有的是钱,还怕人家嫌弃?当初我留这一手,就是怕你在婆家受气。要是全陪过去,谷家对又不好,将来你怎么办?”梁妈妈气哼哼地道。

    “梁妈妈!”寻香扑进她怀里,又哭又笑,不敢相信。

    “你知道为什么我不要下人吗?就是这原因。虽然我六十了,拼老力都要多活几年,看到你长大,把这财产交到你手上,才能闭眼。”

    “梁妈妈要活一百岁。我不要那些银子,都只要梁妈妈你多活些年头。”

    寻香最怕的就是梁妈妈突然去了。听她这么说,心里直发痛。

    “乖。香儿。你这么有孝心,老天会让我看到你幸福完美的。”梁妈妈搂着她,疼爱地道。

    窗户外传来“嚓”的一声,象有人踩到窗下花坛里堆的一码瓦片。那是梁妈妈才买回来,准备让人修整房子的。

    寻香紧张地看着外面,“有人?”

    梁妈妈笑道,“半夜三更的,哪有什么人?最近院子里闹鼠患,天天在窗外弄得嚓嚓作响,明天等你走了,我去街上买点鼠药消灭它们。”

    “唔。”梁妈妈刚才说的事太重大,可不能让人给偷听去,尤其是李妈妈,上午还老实,一直呆在东厢里,吃了中饭,下午就跟着她和梁妈转来转去的,盯得很紧。

    “睡觉吧。明早,吃了早饭,你们就该回谷家了。后天姑爷又要学书院,明天回家后,你们小两口多在一起呆一呆。”梁妈妈从床上下来,外间的长椅上已经铺成了床。

    “梁妈妈挨着我睡。”寻香象小时候一样抱着她撒娇。

    “你是主子,我是下人。你记着,主子和下人之间有尊卑之分!”梁妈妈严肃地道,“往后,可别感情用事,在谷家乱了这种规矩,惹人笑话,说寻家的长辈死得早,寻家的小姐缺乏教导!”

    “是。”香儿最怕梁妈妈这认人的样子,立即乖乖地躺下。梁妈妈给她盖好薄薄的花棉被,才吹了灯出去。

    黑夜里,寻香兴奋不已。梁妈妈还帮她留着一大笔钱呀。可是,前世怎么不知道这一回事呢?前世,她临死前那两年,多么需要用钱呀。那时梁妈妈还在世的,怎么没把那笔钱给她呢?不但梁妈妈没钱给她,到后来,梁妈妈的日子都过得很紧。

    寻香陷入沉思中。轻轻翻了几个身,睡不着。脑子里便胡思乱想起来。一会想着白天梁妈妈鼓励她的话,一会想着梁妈妈刚才说的五万两银子,一会又想起重生时,黑暗中那个神秘的女人。

    右手轻轻抚摸着那枚祖母绿戒指。梁妈妈问它从哪里来的,她撒谎说是沛林母亲给的。打大婚那晚,范氏来她屋里拿走凤冠和一箱值钱的首饰后,她随时小心地将左手藏在衣袖里,不让人发现她手上戴着枚祖母绿宝石戒指。

    这戒指,象长在她手上了一般,白天她又试过,怎么都取不下来。

    这戒指,怎么这样奇怪呢?

    寻香抚摸着戒指,眼前浮现起那神秘的女人,黑暗中,似乎又回到了那永远都走不到尽头的黑暗甬道里。

    可是,只一瞬,黑暗尽消,一片春光明媚。

22 一池‘白萝卜’

    脚下是一片碧绿的草地,身后有一座底宽,顶尖的小山。山上长满各式竹木,山下有个整洁的洞口,洞外一块条石上镌刻着“碧宵境”的字样,四周长满高大整齐的楠木。

    四周云气渺渺,却不知哪来的亮光透过顶上云气,撒照到碧宵境里来,里面如三月一般明丽。

    “哗哗哗…”

    面前有一座丈余大,半人高的池子,离小山不过五六米远。池中央耸立着一座山石,石水间铺满葱郁的水竹,碧绿的叶丛下结着密密麻麻的白色根果。

    汩汩的水从石山顶上,象几柄伞朵般好看的喷撒出来。

    寻香从没见过池子里的山石里会冒水出来,伸手搅动了一下池水,清凉明净,池中倒影着她的样子,跟照西洋镜一样清晰。

    对着一片池水拢了拢头发,才发现,这满池的植物不是水葫芦,摸摸它的叶子,光滑韧嫩,形状尖长象竹叶,摸着却不象竹叶略带涩感,再摸一摸那手指般长短的白色根果,有些象白萝卜。石峰下长了一大圈‘白果竹’,一拢连一拢的,很是茂密,寻香试着数了数,无法弄清那一棵是哪棵,又或者它们本就是一棵,象水葫芦一样,一棵生出一棵,然后就长满了这池子。

    这不是水竹,从没听说水竹下会长萝卜状的白根。这是什么植物,寻香从没见过。

    这是哪里?寻香迷糊了,好奇地走进山洞里,里面有五六米宽,两米多高,摆着几件竹编家俱,一面洞壁上开着一堵边方角圆的竹木窗,窗前摆着一张条形竹桌和竹椅,坐到椅子上,正好可以看见屋外的土地。用手摸了摸,竹案和竹椅,做工十分精细光滑,一丝竹刺都没有。

    桌上摆着一堆成卷的竹简,和一套笔墨硕。寻香抱起一卷沉沉的竹简,打开来铺在桌上,看那上面,却是图文结合的书写,连猜带认,才认出《灵池卷》,是关于外面的那个会向天空吐水的石池的记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