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重生之旺妇-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事了。公子来帮你赎身了。回家就好了。”钱妈妈终于见到女儿,搂着女儿,激动得直哆嗦。

    寻香把银票递给洪五娘,洪五娘一手接银票,一手把卖身契交给她,暧昧地看一眼寻香,笑着摸了一下她粉嫩如玉的手,“公子长得好水灵唔。”

    寻香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往后一退,白勇站出来挡在她面前,冲洪王娘愣了下眼睛。

    “你们走吧。别耽误我作生意了。往后把自家的女儿看好,可别又被不争气的男人给卖了。”洪五娘检查了银票,摇着扇子笑着,冲他们挥下手,瞟一眼程妈妈,她现在一身仆装,但气色已经十分正常,想来是遇到了贵人,主子出面帮她赎女儿了。

    程妈妈拉着莲儿飞快往外走,生怕再有人会把女儿留在这里。寻香招下一手,大家跟着出去。

    刚出侧厅,外面站着个婷婷玉立的女子,衣衫锦翠,一身珠光宝气,淡施脂粉,卖俏的打扮可惜了她俊俏的模样和清伶的气质。

    她一步上前拉着莲儿,“莲儿,你要走了。我送你个东西。”

    寻香一看竟是春桃,连忙别个脸。

    春桃已经认出她来,早些天听彩凤说了,寻香来巡城了,没想到竟是她来帮莲儿赎身,不由一愣。

    “别碰我女儿。”程妈妈推开她,拉着莲儿直往外走。

    莲儿回头向春桃摇了摇手,“春桃姐姐保重。”

    春桃和彩凤被卖到妓院来有一个月余了,尝进欢场的悲苦,与寻香相遇,心中更是感慨人与人命运的差别,早就后悔当初受了文氏的利用,可是身为谷家的丫环,被少爷看上了,不讨当家主母的喜欢,没有松香院那出戏,也会是这个命运,因此心里对寻香有点愧疚。

    寻香没想到那个聪明伶俐、处处会算计的春桃会露出悔怨的眼神,怔了怔,道不同不相为谋,挥一挥手,“我们走。”

    “寻……公子。”春桃在火坑遇到故人,心中莫名感慨,叫了一声,想和她说话,却没道破她的身份,又不知说什么合适。

    寻香看她一眼,她给寻香鞠了一躬,把手上一个好看的粉色荷包递到她面前,“我对莲儿是真心的,送给她作个纪念。若她不喜欢,让她扔了就是。”

    “春桃姐姐。”莲儿在这里受春桃和彩凤关照过,小小的心灵很感恩,挣脱娘跑回来,接过荷包,从耳朵上取下一对普通的银质耳钉,放到她手上,“莲儿没有好东西,这对耳钉送给你和彩凤作个想念。谢谢你们一直照顾我。”

    洪五娘跟着出来,摇着手帕,眉开眼笑道,“我春风阁的姑娘真是有情有义。莲儿你再不走,我可要反悔了。”

    莲儿吓得撒腿就跑,背后传来洪五娘清脆妖冶的笑声。

    从右边的曲廊往大门走去,下曲廊时,廊下窜出个艳丽照人的女子,一把拉着莲儿,“这根金手链是我送你的。”

    程妈妈吓一跳,看着花姿招展的女子,天下竟有这么好看姑娘,不由看着她发呆。莲儿却惊喜地叫了一声,“彩凤姐姐。”接过她递来的链子,又回头看一眼春桃。春桃向她挥挥手,示意她快走。

    彩凤早看到寻香从侧厅出来,她和春桃落到这个下场,极没面子,本来不想出来的,可是莲儿走了,以后可能再见不到面,心中有些舍不得,便厚着脸皮出来为莲儿送行。

    彩凤和春桃这么坏的丫头,竟然会照顾莲儿,还和莲儿极有交情。看莲儿这高兴的样子,显然她们间的情谊是真的。

    寻香暗叹,唉,其实彩凤和春桃落到这一步很可怜的。做人最莫落井下石,低着头从程妈妈身边经过时,小声道,“你和莲儿快点,我在门外等你们。”算是默许了莲儿和彩凤她们告别。

    彩凤那日在雅古行给人坐彩台,看到寻香在台下,回来后思绪复杂。刚被卖出来时,以为凭着绝世容颜可以勾得个好姘头,将她赎出去,谁知长得太俏,身价太高,又出了名,有几个客人喜欢她,却不愿为她赎身。这时方知世情冷落,自己命运不济,今生恐怕将在火坝里焚烧过去了。

    对之前在谷家时作过的一些事,有些悔意。今日寻香来为莲儿赎身,也算是面缘深厚,看着寻香小小的背影,她从汪三处听说了寻香卖珠,后来又听说了城城的珠子一案,心中更是幡悟,寻香富贵,哪里是她这样轻贱的女子能践踏欺负的?

    六少爷被打的事,她也早已听闻,寻香真是不简单,被文氏赶出来,竟然在巡城生根立足,还能收拾郭二那伙人,对她已有几分敬佩,不由脱口而出,“六少奶奶。”

    洪五娘一直在不远处看着他们,觉得有趣,没想到这伙人竟然认识彩凤和春桃。听到彩凤唤的,身子一颤,果然这小公子是个女人,还是大户人家的少奶奶。

    寻香停了下足,没有回头,心道,也许彩凤和春桃落了火坑,已知后悔了吧。算了,那些事已经过去,她不恨她们。低头快步往外走。

    “六少爷的事……”彩凤欲言犹止,看一下廊上的洪五娘,没再出声。

    程妈妈十分机敏,总怀疑六少爷是得罪了什么人,被暗算的,小声道:“你说六少爷怎么?”

    彩凤正欲和她说几句,汪三从大门跑进来,看到彩凤站在西面的曲廊下,欢呼一声,“凤儿。”摇着扇子和寻香一个正撞,寻香的头撞在他肩上,疼得往旁边一闪,揉着额头两眼冒红光地看着他。

    彩凤闭口,连忙走上来。

    “小贱人,你来这做什么?”汪三本来要发作,看清是寻香,好奇心盖过了愤怒。

    汪才跟着进来,看到寻香,愣了,她来这做什么,这可是妓院?

    彩凤怕汪三使坏,连忙过来挽着他撒娇,“汪公子,你来了,人家好想你。”才一个月,她已经是个手段高明的妓女。

31 人情

    春桃跟着从曲廊上跑下来,一只手勾着汪才,一只手挥着帕子往他脸上扫,“才哥。你们怎么现在才来呀?”

    洪五娘心中极震惊,这个六少奶奶来头不小,彩凤和春桃跟她们是故人?为何这个六少奶奶似不喜欢彩凤和春桃,只是赎走了莲儿。可是她从来没听莲儿说过,原来认识彩凤和春桃。若是这六少奶奶将来要再来赎彩凤和春桃的话,这个价钱可得——

    程妈妈看到这欢场里的情景,怕教坏了女儿,拉着莲儿就走,“我们走了。”

    “彩凤,春桃,你们保重,有空我会给你们送桂花糕和叶儿粑。”这是莲儿唯一能够回报她们的。

    “莲丫头,有人给你赎身?”汪三纳闷,寻香怎么会给莲儿来赎身来,看一眼程妈妈象是她家的仆人,猜测莲儿家应是寻家的老仆,不然不会有这样的好事。

    莲儿纯纯的友情和关怀,令彩凤和春桃眼角潮湿,各自勾着个男人疾步往楼上走去。

    出了春风阁,莲儿欢喜得在街上又跑又跳,终于又可以呼吸到外面的空气,她以为这一世她再也见不着外面的太阳了。

    “傻丫头。”程妈妈激动嗔一眼女儿。

    莲儿跑过来搀着寻香,满脸笑容,“少奶奶,你认识春桃和彩凤呀?”

    “她就是寻大小姐。”程妈妈道。

    程妈妈离开寻家时,知道寻香从小就许给了谷家。所以莲儿有听说过寻香的婆家是谷家,把知道一些事一连贯。立即明白了过来。停下脚步看着寻香,黑黑的一双眼睛象清潭,央求着寻香,“少奶奶。彩凤那天去雅古行坐了彩台回来。一直叹气呢,说后悔以前与谷家大太太合着暗算了三房的少奶奶,原来就是她害过的人就是你唔。不过。她后悔了,你原谅她跟春桃好不好?”

    寻香笑一笑,“我干嘛要要一直记着她们的好与不好?”

    莲儿听懂她的意思,搀扶着她,笑眯眯地道,“少奶奶真是个大好人。”

    莲儿如此聪明可爱,难怪彩凤和春桃都要照顾过她。寻香一直没有合适的女伴。十分喜欢她,边走边问,“她们怎么会很照顾你呢?”

    “我一直在春风阁当丫环,给姑娘们端茶送水送糕点。她们是一个月前多点来的,刚开始她们死活不愿接客。可是不知洪五娘用了什么方,后来她俩认了命,她们长得好看,在春风阁很红,有的姑娘见她们红得快很嫉妒她们,只有我没有,她们叫我干什么活,我都有老老实实去做好,她们觉得我比别人好。对我就有了好感。有次我给一个姑娘送糕点,那个客人是个肥老头,他说要包我的身,出了个不错的价,洪五娘就答应了,当时吓得我大哭。彩凤就出面去把那客人哄过去。所以我对她和春桃更好,彩凤喜欢吃桂花糕,春桃喜欢吃叶儿糕,我专门给做了这两样糕点报答她们,她们一吃糕点,就哭了,说想自己的娘,那以后对我便好得不得了。因此,我们成了好姐妹,只要有客人想要欺负我,她们就会出面为我挡着,说我年纪太小了,这么早给人欺负了,太可惜。”

    莲儿数着彩凤和春桃的好处,激动得两眼通红。全靠彩凤和春桃护着她,她才保住了清白。回想着春风阁里的经历,象恶梦一般,拉着寻香的手直庆幸,“幸好少奶奶把我赎出来了。洪五娘最近天天说,我再可以赚钱了,她说楼里有的姑娘十一岁就出场呢。这事太恐怖。我可是宁死都不接客。”

    “没事了。”寻香听得眼睛发红,后悔拖了这事,若是拖到莲儿给破了身再赎出来,那才是后悔都来不及的。心中又分感慨,彩凤和春桃在谷家作过恶,落了火坑,转了性,竟然保护了莲儿。说来也是莲儿福气好,落难处处遇搭救。

    程妈妈心疼得又抹泪,“往后你就是少奶奶的人了,叫你往东,你要敢往西,我和你哥哥非打死你不可。”

    莲儿认真地摇头,“莲儿不会的,莲儿会听少奶奶的话。”听到娘说起哥哥,关切地问,“哥哥也在少奶奶家吗?怎么他今天没有来?”

    “你哥哥被人打了,还是少奶奶救的。”程妈妈此时只会抹泪,一家人欠少奶奶天大的恩,真是三生三世都还不完。

    莲儿停下脚步,扑通一声,给寻香跪下磕个头,“少奶奶,莲儿愿生生世世当奴仆报答你。”惹得街上不时有人看着他们。寻香拉起她,“我们回家吧。

    风伯有些忌讳珠子的事,怕暗中结下仇人,十分警惕地留意作四周。见莲儿已经赎出来,催促大家快走,“太阳越来越大,快些回家,免得晒着少奶奶了。”

    君儿养了十来天的伤,好了许多,已经能拄着拐杖慢慢行走,今天少奶奶和娘进城赎妹妹了,他十分激动,少奶奶他们出门后,便一直拄着拐坐在寻庄的竹林里候着他们回来。

    寻香他们刚刚走到竹林路口,莲儿眼尖看到一身缠着崩带的哥哥,飞奔过去,“哥哥。”

    真的是妹妹回来了,君儿激动得声泪涕下,“莲儿。”

    莲儿跑过搀着哥哥,上下看看,口快道:“听说你被人打了,有老王大夫治你,好了许多,看到你能站起来,我就放心了。”

    “少奶奶。”君儿扔下拐杖,不顾一身伤痛,拉着妹妹,一起跪在地上,给寻香磕了三个头,感恩地道:“今生今世,我们一家都会好好效忠寻家。”

    “莲儿,把你哥哥扶进屋里,他的伤还没好,别才好一点,又开发作了,以后更不易好。往后你们多听风伯和吴妈妈的话就是。”回到寻家,寻香彻底松一口气。

    君儿兄妹俩一起磕了头,莲儿扶起哥哥,风伯看时候早,便叫上白勇和郑富生一起去地里,安排收玉米的事。

    吴妈妈听到门外闹热,跑出来,看到莲儿生得俊俏聪明,感叹不已,“还好赎出来了。这么俊的姑娘,在火坑里多呆一天,便多一分危险。往后莲儿跟你娘住在寻园的女下房。君儿跟风伯住在大门倒房里。”

    “这是吴妈妈,管女仆的。”程妈妈给女儿介绍,“刚刚那几个年纪大的是风伯,管男丁的。”

    “是。吴妈妈,有什么事让我做?虽然我年纪小,可是我会做菜,在春风楼学了不少菜式。”莲儿很识事,连忙粘上吴妈妈要活干。

    吴妈妈怜爱地抡她一眼,“往后只管把你的小本事使出来,不过再别提春风楼的字眼。”

    “是。”莲儿清脆地回答。

    寻香笑了起来,“吴妈妈,你安排吧。我去看看老爷。”

    莲儿有心表现,立即跟吴妈妈去了厨房,泡了一壶新学会的莲子茶,跟着母亲端到内院主人房。

    寻香坐在外厅的躺椅边上,拿着扇子轻轻给沛林扇凉,和他聊着赎莲儿的事,提到彩凤和春桃。

    “少奶奶,莲儿泡了一壶莲子茶,说最解暑热。”程妈妈实则是带着女儿来拜见少爷。莲儿倒好茶递到寻香手上,寻香尝了一口,果然清香好喝,喂了沛林几口,沛林看一眼莲儿,是个可爱的小姑娘,笑着鼓励,“莲儿泡的茶极好。往后你可得好好伺候少奶奶。”

    莲儿行个万福,程妈妈让她先出去,小声与寻香提起先前在春风楼里,彩凤欲言犹止的事,“我觉得彩凤好象有话要和少奶奶说。”

    寻香想了想,也觉得她当时有点奇怪。

    程妈妈道,“我看少爷受伤的事不单纯。不如过些天,我和莲儿做些彩凤和春桃爱吃的,去打探一下彩凤那天想说什么。若是无用,就当我还报她们曾经保护过莲儿。”

    “过些日子吧。就你娘俩去那地方我不放心,到时让白勇和郑富生陪着你们去。”

    莲儿的事一解决,寻香得好好捉摸地里的事了。她没有仓夫人那样的见识、智慧和手段,只能先老老实实经营好地里的事。

    老王已经列出要种的药材名称,准备秋天先种一批山上的野生药苗。每天一大早便带着郑四上山觅药。

    寻香总觉得欠老王人情,知道他想要什么,可是水参子的秘密她不可能告诉他,而且就是告诉了他,他也没法种出水参子来。

    这事得好好和老王说说,不然到时让他失望,以为她不愿意教他。

    傍晚又是给沛林针炙的时候。寻香在一边帮老王递银针,没有了别的杂事,她便想静下心来跟老王学点医识。

    王家的医术传男不传女,传本门不传外人。可是老王想从寻香处得到种水参子的秘诀,不惜破坏祖上规矩,有意无意将王家的医术透露给寻香。

    老王很聪明的,看寻香是个懂感恩的人,所以才这么大方地施恩。

    寻香在一旁开口道,“老王大夫,我们欠你这么多恩情,如何能够回报你?待我把仓夫人的银子还了后,手上宽裕了一定要重重谢谢你。”

    老王的恩情太大,放下浑水县的医馆不管,跟着他们到来巡城,沛林眼睛一红,看着老王,感激得说不出来。

    老王觉得他现在施的恩情还不足以让寻说出种水参子的秘密,水参子毕竟是世上的稀有药材。他想种水参子不全为了想发财,也是一种职业本能。

32 恶与善

    谷园。

    谷家分家两个月了。谷柏熊原来一直经办谷家的生意,带着儿子,每天早出晚归把自己这些家业理得头头是道。

    谷柏新和儿子沛光却是整日不太弄得清楚,好不容易把夏收的帐收了回来,这阵时间谷柏新已经瘦了一圈。

    初秋,清晨清朗,谷柏新终于有点闲光,背着手走到棠苑一角,夏花已经残,只有一些秋海棠还在绽开。棠苑大多被文氏圈进了自己的地盘里。

    如今谷园里砌了许多奇怪的围墙,把三房人奇怪的分隔开来。所幸这片棠苑没有被分割。他看了看松香苑那边,已经被一片围墙连着楠木林给单独隔开,往东头另开了一道门,那一片是分给大哥家的,真难为文氏有那般心景,在最东头开了一道门,她若要去那里,需从大门绕道而行。

    砌墙时,老二那边把一大片竹林围了进去,倒是有向棠苑这边开了道门,西南面开了正门。文氏把北院和父亲名下的几座小院全围进东院一起的围墙里了。谷柏新这边不得不在春和苑外的北面开一道正门通往外面的大路。

    二房和三房要去北院的话,只能各自绕道,从大路上进谷园的老正门。

    谷柏新望了一眼北院那边,很久没看到父亲,想去看看他了,不知他是否还在生气。这些天他三天两头去问过安,每次在大门处都被东院的院丁给挡在外边。说老太爷和老夫人出远门了。

    “爹。我们进城去看看茶叶铺的生意吧。”

    沛光衣衫整齐地从翠竹院出来,他现在跟着父亲每天进进出出的,终于知道经营家计的不容易,好在还算有心,又没恶习,怕家道败落,倒是很勤奋。

    “我们先出去往谷园正大门看看你祖父回来了没有。”

    父子俩从春和院的北面走出去。绕道到谷园正门,大门外的玉兰树叶子已经苍沉。

    原来谷家的大门正门和角门都有大开,现在只开了两边的角门,谷柏新父子从左边角门想要进去,又是两个强壮的院丁挡在门口,冷冷道:“大太太说了,老太爷不在,我们得好生看着家里,以免老太爷回来说他房里少了什么东西。大太太还说了,只要老太爷一回来。便会告诉他,二房三房时常有来请安。”

    谷柏新父子俩对视一眼。沛光撇下嘴,“我们先进城看铺子里的生意吧。”

    唉,谷柏新心情复杂,低头和儿子往大道上走了。

    没一会。谷柏熊带着儿子沛明也来了,那两个院丁还是如此对付他们,沛明气恼地吼道:“分了家,我们是进谷园都进不得了?”

    两个院丁冷冷地瞄他们一眼,呯地一声关上角门。沛明气得上前拳打脚踢一阵,谷柏熊心里有种莫明的预感,却道:“沛明。我们还要进城去粮行办事。”

    父子俩顺着大道走去,还没离开谷家的范围,沛明越想越冒火,大伯母凭什么不让他们去北院,愤愤地道,“恐怕得给大伯送个信了。不然祖父祖母给关死在里面都没人知道。”

    “闭嘴。”谷柏熊低喝一声,拖着儿子快步离开。

    沛明实在憋不住心里的疑惑,“爹,我不信,光天化日之下,有人还能怎么?”

    谷柏熊自然知道文氏的心狠手辣,原来与她勾结,暗地里发过点横财,自己又没官,比不过大哥一家发达,不再给文氏卖力,自然也不愿得罪文氏。拖着儿子狠狠边走边骂,“把你的精神都用到生意上吧!”

    他们走后,大门处的一个院丁上东院向张妈妈报告,二房和三房又来过。

    “来过了,又怎么样?我就不让他们进来。现在各进各的门,我家的门,爱让谁进就让谁进。”

    文氏无所忌惮。老爷来信说要过年才能回家,让她好好伺候着两老。现在谷园里已经被隔成了五块,西院的偏房一块,二房一块,三房一块,松香院和楠木林一块,东院和北院连成一大块,文氏这么隔开,自然是想吞并北院及后面的三座小院。文氏认为,就是把两个老东西打死在北院里,都不会有外人知道。

    不过,她很郁闷,她没有耐性和两个老东西耗下去,一个月来,她接连在饮食里下了几次毒,两个老东西和月鹃居然没事。

    秦妈妈认为老头子和老太婆手上肯定有水参子。

    文氏不只想除掉两个老东西,还让汪三一直稳在巡城,给女儿去了信,说巡城地不好办,有一片好地,被寻香抢去了。

    华姿回信说,让沛丰夫妇回家时,先去巡城办地的事。如是寻香占的地确实好,可以设法弄过来。

    女儿在信上这么说,她便不再担心女儿那边,这说明女儿在威远候府的地位保住了,语气才这么硬。

    安氏和女儿在东院上房里,一边吃葡萄,一边陪着文氏,只要母亲的脸色放晴,她们的日子就好过,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张妈妈跑进来,悄悄禀告,“北院里月鹃在哭,说老太爷病得厉害,要让请大夫。”

    文氏本来半躺在大椅上,坐起身,扬扬乌眉,“一直叫着病,怎么就病不死呢?”

    “那……”张妈妈小心地看着主子的脸。

    “不管他。”文氏看一眼宝凤,孙女在面前,没有说出后一句,毒不死,就让他病死。

    安氏以为母亲要说正事,连忙带着女儿出去了。

    秦妈妈这才道,“这样拖着不是办法。不如让人进去把水参子搜出来。”

    张妈妈道,“虽然现在几面都隔了围墙,外面可能听不到北院的动静,可是惹急了两个老的,闹叫起来,还是要预防有人听到。”

    文氏一边嘴角往上抽几下,不屑道,“谁要听到,谁就是死。不过,为了给老爷积点德,还是让他们死得安静点好。”

    “那……”秦妈妈看着文氏,她越来越不敢再随便给主子出主意了。

    “周妈妈已除掉了。再除掉月鹃,两个老的没了臂膀,就只有安静地死了。”文氏淡淡地道,“张妈妈,秦妈妈,这事你俩得再费费心。三天以内,我要听到月鹃的‘喜讯’。怎么办合适,你们自己去商量。”

    “是。”

    ***

    巡城。

    寻家的夏收十分顺利,十亩果园收入六百两,原来仓家有现成的销货路子,果子摘下来后,由何庄头直接带着大家挑着果子去西码头,卖给皇城来的水果商,虽是卖得便宜点,但不愁出货。

    果园和茶林的利益,与别的田地的利益分成不同,佃户只能占得一成,果庄的六户人家,只果收这一项,一户平均分得近十两,对他们来说已是大丰收。

    另外一百五十亩的玉米全部卖给仓家粮行,仓家粮行还未出让,自然按上等粮价收购,除去佃户所得和税赋,净余五百余两,当季的果粮收入有一半要分给仓家,寻家有五百两的收入。

    地里的事顺心如意。

    寻香越来越担心祖父祖母,都两个月了,还没有他们的消息,想派人送封信去,又怕会落入文氏之手。

    寻香和沛林为此忧心忡忡。

    这夜寻香担心得不能入睡,只得又进碧宵境里弄土参子和读书。原来计划只种一百窝土参子,现在种了两百窝,因此灵池里的水参子少了许多。她按竹简上的记载,切下一些水参子,放进水里让它慢慢生长,虽然水参子成长的年份要很久,但是池里一显空,就得弥补上。

    如今她终于读完了《灵池卷》,正在慢慢读另一卷《菌书》,这里面的内容很不好懂,若非小时跟着梁妈妈在寻园的后山采到过野山菌,她真无法明白书里的东西,就这样还是不太读得懂,但是她知道菌是很值钱的东西,就象黑木耳、野竹荪、灵芝这类东西,可是宫中罕物。

    有时读晕了头,就读仓夫人送给她的《木华经》,这本书多处涉及外国植物,理解起来却容易许多,嫁接、培植都是些稀奇的术语,但她一读就懂。

    当《菌书》里不能理解的,就把《木华经》的一些描述借用过来,便好理解一些。捉摸了好些天,寻香又请教了老王,才知《菌书》是一本人工种植灵菌的奇书。

    老王开玩笑说,“你若是能人工培育出竹荪、木耳、蘑菇、灵芝、茯苓,你就发大财了。”

    可是《菌书》里写的栽培法,实在太难明白。

    读了一会书,寻香在洞外的竹林间漫步,看着长得青油油的土参苗,思付着如何与老王说水参子的事,这事成了一个烦恼。如果,她和老王说实话,他会相信吗?

    老王真诚得很,说得很明白,他会在寻家再住上一年,要帮着她把药圃建起来,明年春天后才会回家。到那时沛林的骨肉都长好了,寻香能熟练地给沛林针灸了,又懂伺弄药圃了。

    寻香说过多次要以金相谢,可是老王就是不要诊金。老王这份恩情,真是一点都不好还。

33 王家来信

    一大早老王和郑四又上凤鸣山了寻草药。

    君儿身上的伤基本好了,能干不少活,早早地在前堂打扫清洁,莲儿和程妈妈昨晚做了点叶儿糕和红豆糕,让白勇和郑富生陪着进城去看望彩凤和春桃了。

    寻香跟风伯和白胜去后门外查看茶林了。

    君儿被人抢走一只灵性的虫子,又被斗乐场的打手打了,心中一直憋曲得很。虽然寻香劝了他多次,放过那事,以后老老实实干活,缺不了他的吃穿。可是年少气刚,欠了少奶奶这么多恩情,总想再寻条虫子训练出来,赚得大钱好还少奶奶人情。

    初秋了,正是拿虫的好季节,他格外热衷于打扫院子,院子里外都花木葱笼,不时会听到蛐蛐的鸣声。

    他拿到不下十只虫子,每只都极普通,根本就上不了战场。院子里除了吴妈妈和他,再没有别人。他扫进内院的花木间,树着耳朵,听着树丛里,蛐蛐,蛐蛐,绿云杉树上有动听的虫鸣。

    绿云杉树极高,枝杆光滑挺直,他身上的伤才新愈,还爬不了树呢。倒房与客房间横着一架梯子,他想去把梯子扛来,可是吴妈妈不时在院子内外穿梭。真是伤神。

    “有人吗?”大门外有人叩门,高声叫喊。

    君儿撇撇嘴,拖着扫帚跑出门外,只见一个驿使背着个连搭布袋,手上拿着封信,冲他笑道:“浑水县的老王大夫在这里吗?”

    “是呀。不过他上山了。”

    “他儿子托我捎封信来。”

    “哦。给我吧。”

    “请你家主人出来收信,好吗?”

    驿使送信的规矩极严,本人取信需出示身份牍。如是代收,需出示户贴。

    君儿跑进去大叫,“吴妈妈,有老王大夫的信,不过要主人来收。”

    吴妈妈跑出来。“少奶奶前些天才办好户贴。那个被她收捡着,你去花圃叫她吧。”

    君儿乐坏了,他早想去花圃,听说金大王当初就在波斯麦竹那里跳到少奶奶身上去的,可是少奶奶许他玩虫子,却不许他养虫子去与人斗,怕他真拿到条好虫子,又惹出什么事来,因此不许他去花圃。

    君儿的腿跑起来,还有点疼。可是能进花圃叫少奶奶,高兴得不觉腿脚的不便。一溜烟地跑得比个兔子还快。

    “少奶奶,有驿使给老王大夫送信,可是要验户贴。”

    君儿打开后门,冲进花圃。看到少奶奶和风伯在茶林里猫着腰走来走去的,高声大叫。

    寻香从茶林坡上下来,赶快回到院里,怕驿使等久了,也顾不上管君儿。

    君儿见她没赶他出去。弯腰钻进花圃里,竖着耳朵,聆听虫语。

    乖乖。君儿和虫子极有缘的。听了听,发觉花圃里的虫子比院里的叫得灵性得多,从衣袖里拿出随身带着的竹筒,寻起虫子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