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做皇后嫁阁老-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时候陈月娥总是嘱咐宋瑶,无论宋老夫人对她再不好,她也要在宋老夫人面前乖巧,讨宋老夫人的欢心。果然,宋老夫人越来越喜欢宋瑶,待宋瑶和宋琬一模一样。后来,老夫人待宋瑶甚至比待宋琬还要好。宋瑶以为她翻身的日子就要到了,她以为她就要将宋琬狠狠的踩到脚底下了。没想到宋琬竟又在其中作梗,又让宋老夫人不喜欢她了。她能不恨吗?她恨不得让宋琬去死。
  送走宋瑶后,陈月娥就坐在临窗大炕上想事情。她从来没想过宋琬竟变得这般难对付了,以前的宋琬明明只会哭哭啼啼,什么都不会,就连被陷害也不会反抗一声。
  她蹙了蹙眉头,难道有人在暗地里帮宋琬?
  春屏打着软帘进来,看见紫鸢朝她摆了摆手,她连忙放轻了脚步。陈月娥听到声音抬头看了春屏一眼,出声道,“什么事?”
  春屏上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姨娘,红玉她家里又来人了,就在后门。”
  许久,陈月娥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去把红玉叫过来,我有话问她。”
  红玉送走周氏刚要回去,转身看见春屏就站在她的面前。红玉心下一咯噔,刚刚——她和周氏提了一嘴赌债,不知道春屏有没有听到。
  春屏屈身福了一礼,笑道,“红玉姐姐,我家姨娘请你去‘归芸院’喝杯茶,不知姐姐可肯赏脸?”
  红玉心头一紧,正要拒绝,却见春屏一下子拉住了她汗津津的手,“红玉姐姐,咱们还是快些走吧,可别让姨娘等急了。”
  看样子春屏是听到了她和周氏的对话,红玉的额上早已汗湿一片,她紧紧的攥住手掌心,‘扑通’一声跪倒在春屏的面前,“春屏,求你放我一马,你的大恩我会报答的。”
  春屏‘咯咯’的笑了起来,“姐姐的大恩我可不敢受,姨娘还在‘归芸院’里等着呢,姐姐若是识趣的话,还是乖乖的跟我走吧。如果姨娘心情好的话,说不定还会帮你瞒着——赌债——的事情呢。”
  红玉一下子瘫倒在地。
  明月就躲在柱廊的后面,看到红玉跟着春屏进了‘归芸院’后就急切的往东跨院的方向跑去。
  喜儿正在廊下晒刚摘下来的桂花,看到明月胡腾胡腾跑来吓了一跳,拍着心口窝轻声道,“明月姐姐,你小声些,小姐在屋里看书呢。”
  宋琬透过碧纱窗往外看了一眼,只见明月一脸着急的往屋里走来。她放下书,轻啜了一口雨前龙井,还没放下盖碗,就见明月气喘吁吁的走到了她的面前。
  宋琬给明月倒了一盏茶水,“出什么事了,这么着急?喝口茶喘匀了气再说。”
  明月接过来‘咕咚’一口咽了下去,拍着胸口喘气道,“小——姐,红玉被陈姨娘叫过去问话了。”
  早就预料到的事,宋琬闻言淡淡一笑。没想到陈月娥她还真能憋得住气,到了今天才唤红玉过去。
  明月看宋琬不慌不忙的又倒了一杯茶水,不免急了,“小姐,你就不担心吗?要是红玉被陈姨娘威胁了怎么办?”
  宋琬将盖碗递到明月面前,淡笑道,“急什么,静观其变。喝完这杯茶,跟我去祖母那里走一趟。”
  既然宋瑶想去济南府,那就让她去。宋瑶都走了,就算陈月娥再作幺蛾子也折腾不出来什么。
  宋老夫人正在东次间里睡午觉,方妈妈见宋琬来了,轻手轻脚领着宋琬进了东边的三间耳房。临窗大炕上的小木几上摆着一本《心经》,正是宋老夫人昨日抄的那一本。
  宋琬踩着杌凳坐到炕上,随手拿起《心经》翻了几页。方妈妈见宋琬对佛经很感兴趣,从里间捧出两卷宋老夫人今日刚刚抄写的《心经》给宋琬看。
  宋琬接过来细细看了几张,抬头问方妈妈,“这些都是祖母给哥哥祈福抄的吗?”
  方妈妈笑着点了点头,“老夫人前几日还给姐儿抄了十卷《法华经》,今日早晨刚刚烧给了佛祖,以求佛祖保佑姐儿平平安安。”
  宋琬过了片刻才问,“祖母时常也为我抄佛经吗?”
  方妈妈叹了一口气,盯着宋琬的双眸轻声道,“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夫人也是疼姐儿的。”
  方妈妈在宋老夫人身边服侍了四十多年,宋老夫人在想什么她岂能不知。虽说老夫人时常是糊涂了些,但对自己的孙儿哪有不疼的的道理。何况宋琬还是老夫人一手养大的。
  宋琬沉默了一会,抬头朝方妈妈笑了笑,“妈妈,我知道了。”
  金缕捧着小茶盘端了茶水和几样果子进来,宋琬吃了几块,就听东次间里传来一阵咳嗽的声音。
  方妈妈打着软帘进去,不一会就搀着宋老夫人出来了。
  宋琬连忙起身,笑吟吟的搀着宋老夫人坐到了炕上。宋老夫人刚刚睡醒,精神很好,含笑问宋琬的行李准备的怎么样了。
  宋琬点头答都收拾好了,宋老夫人这才放心的道,“祖母如今看你愈发懂事,倒让祖母想起你小时候顽皮打碎了一个甜白釉的双耳执壶,你害怕祖母生气骂你,就偷偷的跑了出去。祖母把家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找到你,可把祖母吓坏了。要不是你最后又跑了回来,祖母当时想着也不活了。”
  宋琬想起以前干的傻事,也笑了起来,“自那之后,祖母就在门口多派了两重人手,琬儿再也溜不出去了。”
  宋老夫人叹了一口气,感慨的道,“总觉着那些事情仿若昨日,如今一晃你都这么大了。”宋老夫人想起前些日子她逼着宋琬给宋瑶道歉一事,神情略显黯淡,“你摔下石阶的事,是祖母不好,祖母不分青红皂白就轻信了你妹妹的话,让你伤心了。你妹妹她做的不对,祖母会罚她的。”
  宋琬望着宋老夫人,一时说不出话来。宋老夫人这是在代宋瑶替她道歉吗?果然宋老夫人还是对宋瑶体弱之事将信将疑,她不亲眼看见,是不会完全相信的。
  毕竟宋老夫人怜爱宋瑶这么多年,如果一下子就否定了这份疼爱,那宋老夫人也太薄情寡性了些。
  宋老夫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宋琬来说是个好兆头。这件事倒也不急,纸总是包不住火的,还怕没有烧起来的时候。
  说不定,某些人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将这把火烧起来了。


第十三章 
  宋琬低下了头,淡淡的笑道,“琬儿额上的伤口早结痂了,祖母不必为此事再伤神。何况也都是琬儿自己不小心,也怨不得瑶儿妹妹。”
  宋老夫人看着宋瑶一派风轻云淡的模样,心头微微一痛。她的琬儿,如今也还没到及笄的年纪,就已经这般懂事了。再想想她素日分外怜爱的瑶儿,宋老夫人从心底升起一股悔意。
  宋琬没有忘记来此一趟的目的,趁着宋老夫人提起宋瑶,连忙说道,“祖母,琬儿今日有一事求祖母,还请祖母拿决定。”
  宋老夫人正想着怎样弥补宋琬,闻言连忙看向宋琬,含笑道,“你且说来听听。”
  宋琬起身给宋老夫人揖上一礼,“祖母,琬儿毕竟是女子,出门在外定然多有不便。若是有瑶儿妹妹陪同,琬儿想两人相互照应会好些。所以还请祖母答应让琬儿带上瑶儿妹妹一同前去济南府。”
  宋老夫人眉心一动,看宋琬的眼神分外怜爱。这傻孩子,竟还不计前嫌的给宋瑶求情。这种傻事,也只有她的琬儿做出来了。宋老夫人无奈的摇摇头,笑嗔了宋琬一眼,“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全由你做主。”
  就算老大家当初反对陈月娥进门,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想必他们也不会再说什么。况且宋瑶又是个孩子,去一趟也没什么大不了。
  宋琬亲自斟了一杯雨前龙井,笑嘻嘻的捧到宋老夫人面前。然后又吩咐小丫鬟去‘风荷院’给宋瑶说一声。
  宋老夫人怜爱的看着孙女,任由她去了。
  宋琬吃过晚膳之后才回了‘风荷院’。临走的时候又吩咐金缕给宋老夫人煎一剂冰糖炖雪梨。
  雪梨润肺清热,生津止渴,与冰糖同用。不仅养胃,亦能止咳。
  金缕送宋琬到月亮门前就去厨房忙活了,用文火炖了半个时辰才用小茶盘端着白瓷小盅进了东次间。
  老夫人正坐在罗汉床上抄经书,金缕轻手轻脚的将小茶盘放到一旁的食桌上,方妈妈走过来小声问道,“金缕姑娘,这是什么汤?”
  金缕笑的神秘,小心翼翼的掀开盖子给方妈妈看,“这是大小姐吩咐奴婢给老夫人熬得冰糖雪梨水,说是止咳的。”
  方妈妈想起宋老夫人在午睡刚醒的时候咳了两声。
  老夫人听到二人说话好奇的往这里瞧了一眼,笑呵呵的问金缕,“你又做了什么宵夜?”
  金缕连忙用盖碗盛了多半碗冰糖雪梨水端到宋老夫人面前,宋老夫人接过来用汤匙舀着喝了几口,抬头和金缕说话,“今日怎么想起做这个了?我这两日觉着嗓子不太舒服,只以为是小事也没同你们说,你倒是有心了。”
  金缕不敢居功,连忙道,“老夫人谬赞奴婢了,这是大小姐吩咐的。”
  宋老夫人拿着汤匙的手顿了一下,方妈妈走过来道,“下午大小姐来看您时无意间听您咳了两声,想必放在了心上。”
  宋琬回到‘风荷院’时已经很晚了,夕阳西坠,红玉正和喜儿一起收晒了半晌的银桂。
  宋琬看了一眼有些魂不守舍的红玉,微微敛眸。走到她身边时缓缓停步,含笑问道,“红玉,你家里人走了?”
  见宋琬问她,红玉连忙放下手中的小筐,走到宋琬面前作揖,“已经走了。奴婢将那二十两银子给了母亲,母亲说小姐的大恩大德今世难以回报,让奴婢好生伺候小姐。”
  宋琬笑了笑道,“我也不求什么回报。只要你在我身边一天就好好服侍我一天就行了。”顿了顿又道,“你跟了我这么多年,做事一向勤勤恳恳,也是你应得的。”
  红玉捏紧了衣袖,不敢再看宋琬。小姐对她这么好,可她却——
  宋琬没有再看红玉。她已经提醒的够明显了,如果红玉还这么愚顽不灵,那也只能说明她们主仆的缘分太浅,就是再挽回也没什么意义了。
  宋琬想了想,又笑道,“咱们明儿一早就要启程去济南,怕是得走一天的路程呢,大家今天都早些歇息吧。”
  宋瑶刚听到宋老夫人准许她去济南府的时候高兴地都快要跳了起来。又是收拾衣服,又是收拾首饰,还有她平常用的胭脂水粉,一应挑了上用的打包。
  青茵、翠绢、杏怜、秋桃四个有脸面的丫鬟忙得脚不沾地,还有洒扫锄草的小丫鬟们,也没空闲着,都被宋瑶叫来收拾她去济南府的行李。
  相对于‘会芳院’的热闹,罗家西跨院里的‘听雨堂’却是一片静寂。
  三间耳房内阴暗又潮湿,小木桌上只点了一盏松油灯,豆大的烛光映射出淡淡的光芒。灯下有一个清瘦的男子闭着眼睛似乎在冥思。
  洗墨听到外头的动静,连忙推门出去。唐云芝穿着一件绛紫色的杂宝纹披风,径直往耳房走来。
  洗墨有些兴奋的朝屋里喊道,“公子,夫人来了。”
  只听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灯下的男子缓缓睁开了眼睛,抬头看向来人。
  “母亲。”孟阶下座抱拳行礼。
  唐云芝连忙将孟阶扶起来,拉着他的手坐到炕上,“阶儿。”唐云芝扫了一眼松油灯,眼眶微微湿润,拍着孟阶的手道,“母亲放心不下,再来看看你。行礼可都收拾好了?”
  孟阶默默的点了点头。
  唐云芝才擦了擦眼泪道,“你从小就懂事,什么事情都没让母亲操心过。如今母亲想为你操心一回,你却什么都收拾好了。”
  唐云芝叹了一口气,脸上渐渐露出欣慰的笑容,又道,“母亲虽然从来不过问你的学业,却也知道是极好的。秋闱你只尽全力就行,母亲不会苛求什么名次。”
  唐云芝说完这些才发觉许多话都已经在下午的时候嘱咐过一遍了,她无奈的笑了笑,“你看看母亲,又给你啰嗦起来了。”
  孟阶这才道,“母亲说就行,儿子都听着。”
  唐云芝接过林嬷嬷手中的深蓝色竹叶纹的圆领直裰递到孟阶手里,“这是母亲连夜赶着做出来的,你明日去济南府,就穿上它吧。”顿了顿又道,“你身上这件水洗的也不成样子了,该丢就丢了,母亲再给你做。”
  见孟阶点头,唐云芝才起身往外走,“天也不早了,你早些歇息。”
  送走唐云芝,孟阶又转身回到东次间,执起狼毫毛笔在淡黄色的宣纸上写了几笔。四个遒劲的小楷——‘知行合一’。
  正是王氏心学的要旨。
  二日五更天还不到,罗谓就醒了,他看了看身旁还在睡梦中的唐云芝,悄悄地下了床,穿好衣服才往西跨院的方向走去。
  还没走到近前,就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声音。他沿着抄手游廊走过去,只见一个男子正在练功,他个头很高,身形清瘦,手中的一把长剑却舞得出神入化。罗谓不用细想便知是孟阶。
  罗谓第一次见到孟阶时,孟阶刚满十五岁。那是孟阶第一次来到罗家,看向他的目光还带着敌视。
  罗谓一看孟阶,便知道此人前途不可限量。小小年纪,过目不忘,悟性又高,天生的天才。若不是他的生父孟昶过世,耽误了他,恐怕孟阶此时已闻名举朝上下。
  孟阶曾在英国公府待过一段时间。英国公是武将出身,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他在英国公府那一段时间,跟着英国公在卫所学到许多防身本领。从英国公府回来之后,他早晨练功的习惯一直都在。罗谓曾碰见过几次,每次都是叹为观止。
  罗谓是个严肃的人,孟阶性子更是清冷。两人虽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却常常避开见面。就算见了面,那也只有一声招呼可打。
  罗谓今日来此,倒是做了一番心里功夫。不管两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他总归是孟阶的继父。平常避着点就避着点吧。可今日孟阶就要前往济南府参加秋闱,他一个做继父的,临行前不去看看那真是太说不过去了。
  孟阶收回气息,将长剑收回剑鞘,才出声道,“出来吧。”
  罗谓一愣。他已经把脚步放到最轻了,孟阶竟还能听到。他尴尬的咳嗽了一声,从柱廊后面出来。背着手,脸上一片严肃。
  孟阶神色淡淡,看了罗谓一眼,走上前去抱拳行礼,“罗大人。”
  罗谓摆了摆手,清了清嗓子才道,“你这功夫练得是愈发娴熟了。”
  孟阶沉默了一下,说道,“每日练习,自然谙熟。”
  罗谓看着温和平稳的孟阶,不由得又在心中赞赏一番,话语却依旧严肃,“我看你平常很是用功,这一次秋闱,可有把握?”
  见孟阶点头,罗谓又道,“你放心吧,你去济南的这几天,我会将你母亲照顾好的。”许多关心的话堵到嗓子眼硬是说不出来,罗谓好不容易才憋出一句,却也是牛头不对马嘴。
  孟阶看了罗谓一眼,恭敬的行了一礼,“那就多谢罗大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在济南府五六天改成了十多天。


第十四章 
  宋琬早晨起来后就去了宋老夫人那里。宋老夫人正在堂屋里给菩萨上香,宋琬进去也拜了三拜。
  不一会,宋珩和宋瑶也来了。宋瑶穿一件水红色团蝶百花凤尾裙,流彩如意褙子,桃心髻上簪着两支银镀金穿珠宝蝴蝶簪,精致打扮的面庞上红润润的。
  宋琬看了一眼淡淡笑了。宋老夫人见人都来齐了,才让厨房传菜进来。早膳一应丰盛,豆腐皮的包子、松仁粽、莲子粽、鸡油卷儿、山药糕,碧梗粥、建莲红枣汤、酸笋鸡皮汤,比平日多了一碗丹桂飘香。是给宋珩吃的,图个吉利。
  宋琬盛了小半碗建莲红枣汤,刚夹了一块山药糕,就见小丫鬟翠果打着软帘进来道,“罗夫人带着阶公子过来了。”
  宋琬一愣,手一抖山药糕落在了红枣汤里。她昨天好像听宋老夫人提了一嘴,说孟阶秋闱也跟着住在宋演家里。她当时只想着宋瑶的事,并没放有在心上。现在一想,倒是好极了。她正愁怎么给孟阶套近乎呢。
  两三个小丫鬟打着软帘,唐云芝和孟阶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宋老夫人又令绿荷备了两双碗筷,笑呵呵的同唐云芝道,“你们来的正巧,快坐下来吃点。”
  小丫鬟忙搬了两个梅花凳过来,唐云芝摆着手道,“我和阶儿在家都吃过了,你们快吃吧。”
  宋老夫人又道,“既然你吃过了,我就不逼着你坐了,但有一样东西,阶儿必须得吃。”说着又扭头吩咐金缕给孟阶盛一碗丹桂飘香。
  丹桂飘香其实就是桂花粥,用桂花卤、栗子、糯米、冰糖熬制而成。
  孟阶不好推辞,只好接了过来。桂花粥上面又浇了一层桂花蜜,看上去甜腻腻的,还带着一股清香。
  宋老夫人笑着和唐云芝说,“桂花粥上面浇的桂花蜜是琬儿亲手做的,我吃着不错,你要不要尝尝?”
  唐云芝笑道,“昨儿琬小姐给我送了一小罐,今儿早上尝过了,口感极佳。”说着朝宋琬笑了笑,称赞道,“琬小姐乖巧又懂事,将来若是谁娶了她,那才是有福气呢。”
  闻言宋琬差点没被呛到,一张脸都红透了。
  宋老夫人亦道,“倒是呢,明年初春琬儿就及笄了。罗夫人要是遇到哪家合适的,别忘了拉着老身去听戏。”
  唐云芝笑着应下了,宋琬却差一点没把红到滴血的脸埋进碗里。
  孟阶默默地听着母亲和宋老夫人说话,面无表情的脸上神色淡淡。他抬头看了一眼宋琬,拿着汤匙把上面的一层桂花蜜舀着吃了。
  用过早膳,管事来福匆匆赶了过来,从老夫人这里拿了对牌去马厩取马车,丫鬟婆子们拿着行李,也已经等在了门口。
  宋老夫人和唐云芝走在前面,宋琬、宋瑶跟在旁边,再后面就是宋珩和孟阶,两人似乎在谈论制艺。
  宋琬隐隐约约听到一句,“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她以前倒通读过‘四书五经’,现在差不多忘完了,只觉得耳熟,却不知道出自哪里了。
  到了门口,四辆马车已经稳稳当当的停好了。宋老夫人拉着宋珩的手嘱咐,“珩儿,你好好考就行,中不中的都没关系。”虽然宋珩能跟得上府学先生的教课,但乡试不比府试,是布政使司里优秀的生员们的地方考试,一共几千人。宋珩的脑袋不大灵光,宋老夫人也没抱太大的希望。
  宋琬知道宋珩是今年中的举,笑吟吟的和宋老夫人说,“祖母您放心吧,哥哥一定能中举。”
  唐云芝也在一旁附和,“老夫人您别担心,珩哥儿读书认真,一定能如琬小姐所说。”
  来福吩咐完马夫,眼看着宋老夫人说的差不多了,才过来行礼,“老夫人,时辰不早了,公子和小姐该启程了。”
  小丫鬟搬了轿凳过来,孟阶、宋珩、宋瑶都陆续上了马车,宋琬拎着衣摆上去,挥手和宋老夫人告别,“祖母,你自己在家要好好照顾自己。”
  马夫一扬马鞭,马蹄声‘嘚嘚’ 的响,马车也动了起来。宋琬掀开纱窗挥了挥手,宋老夫人和唐云芝看着马车移动的方向也挥手。不一会,四辆马车就已经消失在立祥胡同里。
  青州府离济南府也不算太远,若是快马三四个时辰就到了。坐马车却得一天的路程。
  红玉怕宋琬在路上颠得慌,在马车里铺了一张岁寒三友的毛毡,又放了一个宋琬惯常用的靠枕。宋琬半眯着眼看着红玉忙来忙去,有些动容。
  红玉做事一向细心周到,比明月要勤快许多。但做丫头的最重要的还是对主子忠诚。笨一些,懒一些都没关系,谁不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若是失了忠诚,再细心周到也没用。
  宋琬摇了摇头,慢慢阖上了眼睛。
  自打来到青州府,宋瑶还是第一次出远门。她满心欢喜,一开始还掀着纱窗看外面的景色,渐渐地却觉着头晕乎乎的,出了一身冷汗。
  她捂着腹部,胃里面又开始难受起来,早晨吃的饭似乎都涌到了嗓子眼。
  坐在一旁的青茵觉着宋瑶有些不对劲,连忙问道,“小姐,你怎么了?”
  恶心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宋瑶刚张开嘴说自己难受,就听‘哇’的一声,吐了青茵一身。
  宋琬已经倚着靠枕睡着了,又被明月晃醒过来。她揉着眼睛一脸迷迷糊糊的问,“这么快就到济南啦?”
  明月‘嗤嗤’笑了两声,“小姐,哪有这么快。是二小姐不好了,她好像晕车了。”
  宋琬的瞌睡一瞬间跑没了,不确定的问,“谁晕车?”
  明月捏着鼻子道,“是二小姐,吐得满车都是,还吐了青茵一身——”明月刚刚跑去看了一眼,还没走到,就被酸臭味熏了回来。现在鼻尖似乎还萦绕着那股难闻的气味。
  宋琬记得宋瑶并没有晕车的毛病,早膳也吃的不多,怎么会晕车了呢。虽然她很不想管,但宋瑶毕竟是她带出来的,孟阶和宋珩又是男子,又不能照应。她无奈的摇了摇头,硬着头皮往宋瑶的马车去了。
  孟阶和宋珩听到动静,也都下了马车。看见宋琬过来,宋珩连忙拉着她的手道,“妹妹,瑶儿妹妹吐得满车都是,丫鬟正在收拾,你就别往前凑了。”
  宋琬笑了笑道,“哥,没事,我就过去看一眼。”说完看了孟阶一眼,只见他脸色淡淡的,依旧没有什么表情。
  管事来福看到宋琬过来,忙行礼道,“大小姐,二小姐晕的不轻,一直再吐呢。”
  宋琬蹙了蹙眉头,问道,“管家可带药过来了?”
  来福摇了摇头,“以前二小姐从来没有晕过马车,临走的时候也没提一嘴,就没带药。”
  宋琬抬头看了一眼四周,不着村不着店的,就是临时抓药也没有地方。
  又是‘哇哇’两声,宋瑶吐得心肝都要出来了。宋琬看了她一眼,快步走了过去。
  青茵刚刚换了一身衣服,拿着帕子在给宋瑶擦嘴。宋琬刚走到近前,就闻到一股浓重的酸臭味,她连忙用手掩住了鼻子。
  宋琬扭头给明月说,“拿茶过来。”
  宋瑶吐了一阵子,才觉得胃里好受了些。听到脚步声,宋瑶转身看向宋琬,可怜兮兮的叫了宋琬一声,“姐姐。”
  宋琬见她脸色苍白,眼眶里还挂着泪水,一副虚弱的模样,语气就软了下来,“现在胃里还难受吗?”
  宋瑶弱弱的点了点头,“好多了。”
  明月拿了茶水过来递给宋瑶,“二小姐,你漱漱口,嘴里要是没有那股味了,你就舒服些了。”
  宋瑶点了点头,接过来漱了几口,又坐下来歇息了一会,才缓了过来。
  宋琬见宋瑶气色恢复了不少,才和管家商量着让马夫们驾车走慢一些。前些天刚刚下过一场缠绵的秋雨,小路泥泞,不免颠簸。若是慢一些,就少颠些,宋瑶的身子也能受得住。
  只是走得这样慢,恐怕今日就不能及时赶到济南府了。
  今儿是八月六,秋闱就在八月九。若是今日赶到济南府,孟阶和宋珩还能歇两天,若是慢了,就只能休息一天。定然会影响到身子骨。
  宋琬想了想,跑去问孟阶和宋珩的意思。
  “阶公子,咱们分两路走吧。你先和我哥哥快马赶到济南府,我和妹妹先在前面的客栈住一晚,第二天再进城。”
  孟阶看了一眼宋琬,淡淡道,“琬小姐,你觉着子升是那种唯利是图的人吗?”
  子升是孟阶的字。
  宋琬有点不太明白孟阶的意思,摇了摇头道,“我只是觉着你和哥哥后日就要参加乡试,害怕你们休息不好。”
  孟阶看着宋琬沉默了许久,才开口道,“我和阿珩不会放下你们不管的。”敛了敛双眸,又道,“还有,我和阿珩的身子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脆弱。”


第十五章 
  宋琬看着孟阶上了马车,在原地呆愣了许久。听到明月喊她,才渐渐回过神来。
  果然是要做阁老的人,她竟然完全听不懂这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只看字面的意思,宋琬倒也能猜个七七八八,反正就是他孟阶今天不会先进城,而是陪着她们住客栈。
  这样一想,倒是给冰碴子脸添了几分人情味。
  在青州府边界交换了身份文牒就进入了济南府,到了半下午,马车才赶到了淄川县。所有的人都已饥肠辘辘,来福让马夫驾着马车进了淄川城。
  人生地不熟的,宋琬就让来福随便找了一家看上去还算周正的酒楼。半下午,酒楼里人还很少,小二们收拾干净了都在打瞌睡。一听到动静惊醒了好几个,还迷糊着就堆满了笑容迎了上来。
  宋琬和宋瑶先坐了,孟阶和宋珩则坐了另外一张桌子。宋琬看了一眼跟在后面的四个丫头和马夫,又同来福说,“来管事,咱们走了快一天了,让他们都坐吧,想吃什么就点些什么,银子我来出。”
  来福连忙按宋琬说的做了,只不过那些马夫自知身份低下,找了一个较远的位置才坐了。
  宋琬看了一眼脸色还是十分难看的宋瑶,点了几盘清淡的菜色,又要了一份芋头山药粥。
  吃过饭,天色还早,宋琬决定再往前走一段路到下一个县城。临走的时候还问小二要了几片新鲜的生姜。
  宋琬用帕子包了递到宋瑶手中,又嘱咐她含在嘴中。果然,一路上她都没有再说有恶心的感觉,马夫驾车也快了些,赶到天黑之前到了章丘县。
  马车到了一家名为‘白云客栈’的门前才停了下来。明月和红玉扶着宋琬下了马车,进了客栈,来福已经订好了四间上房和几间下房。
  颠了一天的马车,宋琬身子骨都快散架了,便没在楼下多停留,而是径直去了房间。
  明月和红玉打了热水进来,宋琬沐浴净身一番方觉得舒爽了许多,这才去旁边的房间看望宋瑶。
  宋瑶这一天也是难受的不轻,虽然换了一身衣服,她还是觉着身上有一股怪味,进入房间第一件事情也是沐浴净身。宋琬去敲门的时候,她才刚刚穿上衣服。
  翠绢过来开门,看到是宋琬,连忙施了一礼。
  宋琬扫了一眼屋里,才问道,“二小姐呢?她还难受吗?”
  话音未落,就见宋瑶穿着一件海棠红折枝纹的褙子走了过来,“姐姐。”想起这一日宋琬对她的照顾,宋瑶竟分不清心里头是什么滋味,低着头揖了一礼,“瑶儿好多了,多谢姐姐。”最后四个字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宋瑶淡笑着点点头,“不难受了就好,若是饿了就去楼下要些吃的。今日累了一天,早些歇息,我就不打扰你了。”
  半下午的时候才吃了饭,宋琬竟觉着自己又饿了。她摸了摸‘咕噜噜’直叫的肚子,无奈的摇了摇头。如今,她的胃口是越来越大了。
  夜色降临,客栈里打尖的人很多,一片乱哄哄的。宋琬准备找一个临窗的四方桌坐下来好好地吃一顿饭,在屋子里扫了一眼,竟瞥到一个相熟的人影。
  宋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