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做皇后嫁阁老-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阶看着渗出来的血迹越来越多,他扶着墙壁喘了一口气,才道,“去你房里,悄悄地。”
  洗墨又皱眉,“公子真不打算告诉夫人这件事吗?”
  “不能让她知道。”孟阶扶着洗墨,嘴唇的颜色都有些发白了。
  宋琬将针线放下,扭头看了一眼黑漆漆的窗外,蹙着眉道,“都这么晚了,他能去哪儿?”
  小厮却是摇了摇头,“小的不知道。”
  “下去吧。”宋琬挥了挥手,闷闷的歪到引枕上。
  喜儿看了她一眼,连忙过来相劝,“姑丈肯定是有事才出去的,小姐不必担心。”
  宋琬摸着突突直跳的右眼皮,摇着头道,“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总觉着哪里不对劲。”她又想起孟阶刚刚在净室里竟呆了有半个时辰。
  宋琬心中一紧,起身去净室看了一眼,只见浴桶里的水全放完了,干干净净的,并没有异常的地方。她挠了挠后脑勺,疑惑的嘀咕,“到底哪里不对了?”
  外面的月色很好,宋琬在游廊上走了一圈,却依旧没有看到孟阶的身影。
  街道里已经响起了三更的梆子声,明月和喜儿在一旁轻声劝道,“都这么晚了,小姐要不你先睡吧。”
  宋琬抬头看着被咬了一口的月亮,声音低沉,“我还不困,再等一会吧。”
  孟阶就站在柱廊后面,他看着宋琬一直不进屋,无奈的叹了一声气,和洗墨道,“拿你的衣服来。”


第九十九章 
  洗墨找了一件差不多的青布直裰和孟阶换上了; 袖口却是短了些。孟阶伸手拽了拽; 才起身走了出去。
  洗墨连忙跟上去; 他看着短了一截的衣摆,问道; “公子; 夫人不会发现吗?”
  孟阶低头看了一眼,下摆的地方果然短了许多。他顿了顿脚步,蹙眉说; “勉强凑合一下吧。”
  他说着便径直往游廊那里过去了。借着月色,宋琬隐隐约约看到一个人影朝这里走来。她一眼就认出了是孟阶; 匆匆下了台阶。
  孟阶快走几步,拉住宋琬的胳臂; 强打着精神道; “你在这里做什么呢?”他脸上一片清冷,也不知是不是月色的原因,看上去有几分苍白。
  宋琬怕他责骂,指着黑漆漆的天空道,“看月亮呢; 正好等着你回来。”她顿了顿; 又问; “你去哪里了?”
  “就在花园散了散心。”孟阶抬头看了宋琬一眼,蹙着眉敲了敲她的额头,“我不是给你说了,要你先睡吗?”
  宋琬吃痛; 揉着额角嗔道,“我可能是白天睡得太久,晚上倒没什么睡意了。”
  孟阶脸色才缓和了一些,他伸手捏了捏宋琬软乎乎的脸颊,拉着她一并进了东梢间。
  打开槅扇,便是内室。屋里就燃着两个烛台,视线有些昏暗。只走了几步路,孟阶就觉着有些喘不上气,腿脚发软。他扶着一旁的高几坐到炕上,握着宋琬的手道,“快去睡。”
  “你不睡吗?”宋琬心头又有一种不安的情绪涌上来。她看向孟阶,只见他眉头紧皱,看上去十分的疲惫。
  宋琬又蹙眉问,“哪里不舒服吗?是不是累到了?”
  会试上答卷定然十分的费脑子,宋琬还以为孟阶是累着了。她拉着孟阶的手便往拔布床的方向走去,“快去床上躺着。”
  伤口就在左面,宋琬这么一拉,便又牵动了伤口,立即有血涌了出来。不一会,便湿透了新换的中衣、外袍。孟阶连忙用手捂住血迹。他迅速的躺到拔布床上,用右手拉了锦褥盖上。
  宋琬见孟阶突然快步走到她前面,微微一怔。回过神来,就见孟阶已经闭上了眼睛。看来是真的累了,宋琬笑了笑,拿着银剪子灭了一个灯台。
  宋琬害怕吵到孟阶,小心翼翼的脱了外衣爬到床上。她又另拉了一个锦褥,刚要躺下,便闻到了一股血腥味,还很浓厚,似乎就在身边。
  怎么会有血腥味?宋琬蹙了蹙眉,却扭头看向了孟阶。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宋琬轻轻将手搭在孟阶身上的锦褥。
  她刚刚拉起锦褥的一角,便见孟阶微微睁开了眼睛道,“乖,快睡了。”
  宋琬咬了咬嘴唇,轻声问孟阶,“你是不是伤着了?”
  一阵沉默后,孟阶摇了摇头。宋琬不相信,拉着锦褥道,“你松手,让我看看。”
  孟阶却是不放,“乖,我是真的累了,让我睡会。”
  宋琬看着孟阶越来越苍白的脸色,突然捂着胸口干呕了起来。孟阶见她掩着嘴唇,十分难受的样子,不由得攥紧了手掌。
  “这样好些了吗?”孟阶微微抬起了身子,一手轻拍宋琬的背。
  宋琬见他终于松了手,连忙拉开了盖在他身上的锦褥。只见孟阶胸口前的衣服已经被血迹染透了一大片,而血迹还在不断的往外蔓延。
  宋琬倒吸了一口冷气,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孟阶微微怔忪,闭了闭眼一会儿,才轻声道,“没什么的,就是个小伤口。”
  宋琬似乎吓得不轻,眼泪不受控制的大滴大滴落下来。她伸着颤抖的手去解孟阶身上外袍,就连说话都不利索了,“是——是不是——很——很疼——”
  孟阶嘴角却是带着淡淡的笑意。他摇了摇头,伸手拭去宋琬脸颊上的泪水,“乖,真的没有那么疼。”
  宋琬的手虽在抖索,却是极小心,生怕再弄疼了孟阶。她将外袍、中衣都解开,伤口便露了出来。
  左胸口的地方,有一道刀伤,很长很深。伤口周边的肉微微向外翻着,用了针线缝了起来,一共七针。鲜红的血不停地顺着伤口涌出来,宋琬连忙拿了锦帕捂住。
  她看着血一会又染满了锦帕,慌忙下了床,翻箱倒柜的找药箱。她头脑还算清醒,慌着拉了两个抽屉,便想起药箱被她放在了衣柜的第三个格里。
  她又光着脚跑到衣柜前,打开扇门将药箱拿了出来。药箱里储备了止血的药粉,宋琬颤抖着拿了几瓶药扫了一眼,当看到瓶子上写着凝血粉三个字样时,便将药箱扔在了一旁,拿了药瓶过来。
  “你快躺下。”宋琬吸了吸鼻子,扶着孟阶躺平。她又拔开药盖,将粉末倒在冒血的伤口上。一瓶药,还没有用过,全都让宋琬倒在了伤口上。
  一会子,血才慢慢止住了。宋琬又拿了纱布过来,小心翼翼的将伤口裹上。此时床上床下已是一片乱糟糟的了,孟阶看着宋琬哭的通红的眼睛,心疼的摸了摸她的后脑勺,“傻子,真的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严重。”
  宋琬撇了撇嘴,表示不相信。她抹了眼泪,将床上的剪刀、纱布和药瓶都收拾了搁到药箱里。
  孟阶见她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来跑去,还要抱着药箱放到衣柜里,无奈的道,“明儿再收拾,快上床上来。”
  宋琬这才又爬了上来,她就躺在床的一侧,生怕再碰到了孟阶的伤口。孟阶却伸手将她揽到了自己怀里,轻笑道,“刚刚还学会骗人了?”
  宋琬仰头看向孟阶,指着伤口道,“如实招来,到底怎么回事?”
  今儿晚上的应天府似乎很不安宁,不止京城一片慌乱,就连隔着十几里路的宛平似乎也有些不正常。城门紧锁,大道上不时地有一排排禁军过去。
  夜深了,谢府里却灯火通明。府门前,不停的有人进进出出。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谢光之子谢严的院子了。
  只见内室里,三四个太医整齐的排成一排候着。谢光就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看上去很是焦急。
  “胡太医,我儿他到底怎么样了?”谢光看着身上缠了一圈又一圈纱布的谢严,不耐的问道。
  那胡太医连忙躬身回道,“回大人,令郎并无大碍。”
  “那怎么还不醒?”谢光又冷声问。
  胡太医敛眸瞄了谢光一眼,战战兢兢的道,“令郎失血过多,身体极是虚弱,怕是一时还醒不过来。”
  谢光皱眉,“那什么时候能醒?”
  “回大人,将煎好的汤药喂下去后,再过半时辰,令郎就差不多能醒过来了。”胡太医年岁大了,不便一直弓着身子,此时额头上已经沁满了汗意。
  谢光扫了他们一眼,声音才和缓了一些,“都下去吧。”
  丫头端了药碗进来,谢光接过来,亲手喂谢严喝了下去。他这才去了另一间房子,召了当时跟在谢严身边的人。
  一共六个随从,死了四人,还剩下两人,身上都负着重伤。谢光冷冷的扫了他们一眼,低声道,“可看清那些人都是谁了?”
  他声音虽小,听起来却阴森森的。
  两人都摇了摇头。那些人出手又狠又快,要不是他们两个运气好,就也被抹了脖子了。
  谢光狠狠地拍了一下桌案,“要你们有何用?”他微微一顿,看向守在门口的护卫,“处置了。”
  那两人连忙求救。谢光却连看他们一眼都没看,眼神冷冽,十分的阴狠。
  他在这里坐了一会,就听外面有人来报,“大人,公子醒了。”
  谢光轻轻点了点头,迈步往内室去了。谢严刚刚醒来,还十分的虚弱。他面色苍白,嘴唇没有一点血色,说话也十分的虚浮,“爹——”
  谢光松了一口气,快步走到床前,“严儿啊,疼不疼?他俨然一副慈父的模样,和刚才的狠戾完全不同。
  谢严比孟阶伤的还要重些,他身上挨了两处刀伤,都又深又长,用了针线缝起来,许久才止住了血。但他也因为失血过多,而晕了过去。
  “爹,我没事。”谢严喘了两口气,又道,“那些人是真的要置我于死地,若不是得人相救,孩儿怕就要死在路上了。”
  谢严被送回来时,浑身上下都是血窟窿。饶是谢光纵横官场十多年,也是吓得不轻,脑袋一片空白。
  跟在谢严身边的人,武功都是拔尖的。却被那些不知来路的人一刀抹了脖子,可见那些人的功夫已经到了极是可怕的地步。
  谢严能回来,便是从黄泉路上捡回了一条性命,实在侥幸。
  “回来就好。”谢光面庞凝重,又问,“严儿,你可看清那些人是谁了?”
  谢严却是摇了摇头,“父亲。那些人的功夫套数孩儿从未见过,变幻莫测,快如闪电。若不是早有准备,只怕一刀便会成为亡命人。”
  “那你认为会是谁?”
  谢严扫了一眼屋内的人,立即都退了出去。他才说,“这么可怕的功夫套数,恐怕只有江湖上的人——”说到这时,他眼眸微眯,低声道,“孩儿又想了想,江湖上的人定然不会轻易的掺和进来,只怕是有人刻意所为。太子和睿王,两者必有其一。”


第一百章 
  “真是陆芮手下的人吗?”宋琬不确切的问; “他不是不谨慎的人; 若是被谢家父子认出来; 那太子这盘棋可就要费些功夫了。”
  如今永隆帝日渐衰弱,越发的依赖谢光。若是谢光真察觉了那些刺客是陆芮的人; 那朝堂上定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只怕太子的宝座也坐不大安稳了。
  孟阶点了点头,说,“太子和陆芮既然布这个局; 必然早有准备,他是不会让谢家父子看出一丁点破绽的。”
  李崇庸真是打得一出好算盘。若是此次刺杀能够得手; 那便是剪掉了鸟儿身上的一对翅膀。谢严虽不是朝廷重臣,但他却是谢光的左膀右臂。谢光能够在朝廷上屹立十多年不倒; 其中他的功劳是最大的。
  即使刺杀不成功; 谢家父子也不能确定到底是谁动的手。而李崇庸那边却只是失去了几个死士罢了。
  谢光必会在这件事情上分心,那在他坐上皇位的道路上就会少一些阻碍。
  反正总有一日是要对谢家父子下手的,正好现在小试身手,也可告诫谢家父子一番。
  宋琬害怕自己又蹭到孟阶身上的伤口,僵着身子一动都不动。脖子便有些酸痛了; 她便将孟阶放在她身上的手拿到一旁; 胳膊支着一边脸颊; 看向孟阶,“那你怎么看出来那些人是陆芮手下的?”
  孟阶一脸倦意,微闭着眼道,“他亲口告诉我的。”
  那些人的确是行走江湖的; 只不过他们还有另外一重身份,陆家的死士。但他们并不在陆家,而是四处谋生,而且他们做任务只按信号接头,根本不晓得上家是谁。就是谢光追究到底,也查不出这些人和陆芮有关。
  宋琬惊诧的道,“他疯了不成?”
  “他没疯。”孟阶睁了睁眼,伸手揉了揉宋琬额前的刘海,嘴角带了一丝浅浅的笑意,“他和李崇庸是想拿我当一把锋利的剑,插到谢家父子胸口里。”
  宋琬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前世沈谦被杖毙没多久后,夏冕为他求情也被永隆帝下了狱。夏冕虽是次辅,但他一向不管党派纷争的,谢光才能容忍他这么久。
  这次夏冕却是头一个站了出来,表示支持沈谦。谢光哪能放过他,一道圣旨便将夏冕打入了昭狱。那时永隆帝已不省人事,朝堂上大大小小的事都是谢光一手处理,但夏冕在民间的名声实在太大,谢光为了不激起民愤,并没有要了夏冕的命。
  而作为夏冕最看好的学生,孟阶竟在他落难的时候投靠了谢光。言官们便纷纷上场了,骂孟阶的谏书铺天盖地而来。后来,谢家父子落马,他们才知道孟阶当时投靠谢光是只是一时的计策。便统统倒戈,又开始写文写诗赞赏起孟阶来。而且他们还给这件风波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孟阁老曲意事谢贼。
  据说当时京城最好的戏班子还为此编了一出戏。堂堂爆满,孟阁老的事迹便在宁朝流传了下来,深入人心。就是三岁儿童,也知晓宁朝有个不畏强权的阁老大人。
  宋琬握了握孟阶的手,抿着嘴唇道,“那你要小心。”即使知道以后孟阶在这场风波中笑到了最后,可宋琬还是十分担心。
  戏里面几句话便将此事唱完了,可谁又知道里面的艰辛。
  宋琬垂着脸,看上去有些低落。孟阶笑了笑,又将她按到自己怀里,“乖,睡觉了。”
  宋琬微微叹了一口气,从孟阶怀里坐了起来,皱着眉头道,“好像是失血过多,连嘴唇都发白了。”她掀开床帐,趿着鞋去桌边倒了一杯温水递给孟阶,“润润嘴唇再睡。”
  清晨醒来,孟阶发现床上早没了宋琬的身影。一旁的被窝冰凉冰凉的,显然是出去很久了。
  胸口前还有些疼,孟阶用右手撑着坐了起来。他掀开帐帘,看到宋琬捧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宋琬也看到了孟阶,她笑着扬了扬手里的汤盅,放到了桌子上。原来是去熬汤了,孟阶朝她笑了笑,起身下床,便见宋琬快步走过来道,“你别动,我给你穿衣服。”
  孟阶闻言笑道,“不用了,我胳膊还是可以动的。”
  宋琬却已经拿了衣服过来,孟阶只好伸直胳膊,任由宋琬给他穿上中衣、外袍。
  已经很久了,宋琬没有服侍过旁人穿衣服了,手法有些陌生。系腰带的时候,她试了好几次才弄好了。
  前世她为了服侍好李崇庸穿衣服,还特意练习过一段时间。可嫁给孟阶后,她似乎从来都没有给孟阶穿过衣服。宋琬鼻头有些酸涩,眼眶也微微发红。
  她低着头吸了吸鼻子,扶着孟阶坐到食桌前道,“这是乌鸡汤,是我亲手熬的,你尝尝味道好不好?”
  宋琬盛了半碗端给孟阶,又道,“你这几天就不要出去了,府上的事我管着,还有母亲那里——我会帮你瞒着的,你就好好养身体就行了。”
  孟阶端着乌鸡汤喝了一口,又放下说,“怎么感觉我家琬琬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
  “什么叫长大许多。”宋琬给孟阶翻了一记白眼,“我本来就比你长了九十多岁,只是——”
  宋琬眼里又泛起了泪花。
  只是一直被你捧在手心里,便也就把自己当做了小孩子。
  谢光二日早早的便入了宫,将谢严遇刺的事情禀报给了永隆帝。永隆帝大怒,势要彻查此事,还拍着桌子愤怒的道,“是谁给了他们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刺杀朝廷重臣,看来是不把朕放在眼里了。”
  永隆帝虽荒唐,但并不蠢。整个大宁朝,想杀谢光的人不少,但敢的人却很少。除了皇室的人,怕都没有这样的胆量。他宠信谢光,那敢动谢光的人便是挑战他的权威。
  永隆帝是真的很生气,竟硬生生的吐出了一口鲜血,堂下的一众臣子立刻慌了手脚。一阵慌乱中,永隆帝被抬回后殿,谢光跟着过去看了一眼,又嘱咐卫公公传话。
  卫圳是谢光的心腹,也是司礼监太监。他能混到今日,除了谢光的扶持外,还有他自己的一套东西。
  他怀里执着拂尘,不紧不慢的走到高堂上,扫了一眼乱哄哄的众人。面上表情很淡,但眼里却一片冷冽,“静一静——”他的嗓音又尖又细,听起来不是很舒服。
  众人见是卫圳,都站好位置不动了。大堂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卫圳很是满意。他才道,“陛下刚刚是气急攻心,并无大碍。为了不在京城里引起混乱,还请各位大臣管好自己的嘴巴。”
  他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又慢悠悠的道,“有些话该说的,不该说的。不用小的说,众大臣心里面都有底吧?!”腔调却是极冷。
  他这句话明明是问句,可语气却是十分的强硬,底下的众人一个吭声的都没有。
  卫圳又慢慢的扫了一眼众大臣,才笑着挥了挥拂尘,“退朝——”
  出事的时候,李崇庸正在皇后娘娘屋里小坐。他穿着玄青色的蟒袍,头发用了白玉冠束起来,看起来很是儒雅。
  一个小太监慌里慌忙的跑进来道,“娘娘,殿下。皇上他不好了。”
  “怎么回事?”皇后娘娘闻言蹙了蹙眉,从正面榻上站了起来。
  那小太监便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皇后娘娘看上去很是着急,她一面听着一面出了院门。相对于皇后娘娘,李崇庸则过于冷静了,他一句话都没说,只跟在皇后娘娘的身后。
  永隆帝好色,常年在后宫混迹,身体早就不行了。他这两年又开始向佛向道起来,吃了不知多少名为长生不老的‘仙丹’。虽说外面看上去好多了,可身子却是越来越不行了。有时候,说一两句话都闷得气喘吁吁。
  皇后娘娘和李崇庸赶到的时候,永隆帝已经醒了过来,太医正在擦拭鑱针上的血迹。皇后娘娘进了后殿,便三步并作两步扑到床前,握着永隆帝的手道,“陛下,你感觉怎么样了?”
  她的声音很轻,永隆帝一会子才道,“娘娘,你不必担心,朕没事。”
  皇后娘娘柳氏,并不是永隆帝的结发妻子。生李崇庸的那个,才是头一个皇后娘娘。柳氏是谢光的远房表妹,生的花容月貌。她刚进宫时,只是一个嫔位,永隆帝很喜欢她。尤其是柳氏生下八皇子时,一下子晋到了妃位,再后来便是贵妃。前年冬月,她生下九公主,就被封为了皇后娘娘。
  永隆帝也看到了跟在后面的李崇庸。李崇庸是嫡长子,从小便被众人捧在手心里,难得他并没有皇子身上所有的纨绔气息,反而沉稳许多。
  永隆帝其实是十分喜欢他的。只是后来柳氏生下一子,甚是聪颖伶俐,再加上谢光时不时的在永隆帝面前提起六皇子冰雪聪明,永隆帝才动摇了太子的人选。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李崇庸的呼声竟比他还要高。任是哪个皇帝都不喜欢自己的皇位被觊觎,就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行。
  只是现在,他觉着自己真的快要不行了,竟释怀了许多。还想起很多李崇庸平日的好,才没再提另立太子的事情。
  永隆帝看向李崇庸,嘴唇蠕动,似乎想说什么。


第一百零一章 
  李崇庸也俯身看向永隆帝; 拱手叫了一声; “父皇。”他眉头皱着; 看上去很是担心的样子。
  “父皇没事。”永隆帝艰难的摆了摆手,又垂下胳膊。他扫了一眼屋内的众人; 又和谢光道; “谢卿,这件事朕一定会彻查到底的。你们都先退下吧,让朕和太子单独说会话。”
  谢光忙拱手谢恩。他出去的时候; 看了一眼侍立在床前的卫圳。卫圳微微敛眸,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庸儿。”永隆帝胳膊支着床板; 像要坐起来的模样,李崇庸连忙上前扶了他一把; 又拿了靠枕过来; 让永隆帝倚在上面。
  “咱们父子两个似乎很久没有这么说过话了。”永隆帝拍了拍床沿,示意李崇庸坐在那里。
  李崇庸便坐了下来,皱着眉头说,“父皇,你还是先歇息一下吧。”
  “无碍。”永隆帝笑了笑; 又说; “父皇精神好着呢; 你别担心。”
  李崇庸便不说话了,二人沉默了一会,只听永隆帝笑道,“朕听娘娘说; 你很是中意杨少詹事的嫡女。既然喜欢,不如就纳进太子府吧。”
  李崇庸笑了一下,点头道,“不瞒父皇,儿臣确实挺喜欢杨小姐的。只是——”他顿了一顿,又说,“母后的意思是让杨小姐以正妃的身份进府,但儿臣想了想,还是给杨小姐良娣的名号最为妥当。”
  “这是什么说法?”永隆帝问道,“朕听娘娘说,杨小姐很是端庄大气,且又知书达礼,是京城一众世家小姐里极出挑的。”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又笑着问,“难不成庸儿心里早有太子妃的人选了?你且说来听听,父皇让娘娘给你做主。”
  李崇庸摇了摇头,脑海里却一闪而过宋琬俏丽的身影。他微微愣了一下,又说,“儿臣其实还想纳威远将军府的瞿二小姐入府。杨小姐和瞿二小姐都是很不错的姑娘,但正妃只能有一个。儿臣不想得罪两位大臣,便想着让她们两个都以良娣的身份进府。至于正妃的位置,儿臣还是想从民间的良家子里来选。”
  “这样也好。”永隆帝笑着拍了拍李崇庸的肩膀,“等会子朕便给娘娘说清楚,就随你的意思。”
  李崇庸见永隆帝脸色越来越差,便又劝说一回,“父皇,要不您先睡一觉,等精神好了再召儿臣过来。”
  永隆帝也觉着力不从心,说一句话都要喘好大一会子气。他摁了摁沉闷的胸口,点了点头。
  卫圳便过来将靠枕撤了,扶着永隆帝躺在床上,又掖了掖锦被。
  李崇庸站在一旁,俯身拱了拱手,“父皇,那儿臣就先退下了。”
  他撤身离开,走到门口的时候,永隆帝突然出声叫住了他。李崇庸又连忙过来,“父皇,还有什么事吗?”
  永隆帝闭着眼睛,许久才开口问道,“庸儿,你实话告诉父皇,谢严被刺的事情是不是你做的?”
  “不是。”李崇庸摇头否认。他看向床上的人,也在一瞬不瞬的盯着他。
  李崇庸也紧紧的看着永隆帝,脸色没有一丝变化。过了一会,永隆帝才笑道,“去吧。”
  李崇庸又躬身行了一礼。他转过来身,从容的出了后殿大门。永隆帝看着他离去,和卫圳道,“看来是朕错怪太子了。”
  很快,卫圳的消息便传到了谢府。谢光将信纸烧掉,便去了谢严的院子。
  “严儿,你怎么说?”昨天晚上,谢严猜测是李崇庸下的狠手。可按今日这情形来看,似乎又不是李崇庸了。
  可若是睿王的话,夏冕和詹士府里的一众文人,哪里又能找来那么多的江湖人士?
  “这不好说。李崇庸心思极深,他不会轻易就露出破绽来的。”谢严摇了摇头,又蹙眉道,“太子身后的英国公府和陆家,都不能小觑,父亲你可要派人好生盯着他们。”
  “咱们不是早就安插了人手,至今还没有发现哪里不妥。”谢光道,“我看真不是太子做的。”
  谢光又道,“严儿,你知道夏老头在民间的呼声很高。说不定那些人,真是他召集来的。”
  “也有可能。”谢严道,“现在还是不能够确定,但父亲现在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皇上是真的不行了,我听太医说,他最多也就能撑三个月,这三个月咱们可要把握好机会。”
  谢光点头,又和谢严道,“我已经让申兴石去做了,现在该是差不多了。”
  “对了,昨儿救你的人已经打听出来了。你猜是谁?”谢光笑着和谢严道,“我已经让人备好了礼,给夏老头送过去了。救你的是他的学生,名叫孟阶,是个不错的人才,估摸着能进今年殿试的前三甲。”
  今日一早,底下的人就查清了孟阶的底细。当然也包括孟昶被杖毙的事情,和英国公府的关系,还有宋琬。
  谢光道,“那小子的岳父,是咱们的人。”
  谢严笑了笑,点头道,“我看他是个可塑之才,不如父亲派人试试他。若是他愿意跟着咱们,必不会亏待了他。”
  下个月才是殿试,孟阶待在家里,倒也很清闲。用过早膳,宋琬又让他小憩了一会,才放他去书房里看书。
  宋琬正在东次间里做针线,就听一个小厮急慌慌的跑进来道,“夫人,外面有个自称梁大夫的人,说是谢阁老派他过来给少爷治伤的。”
  谢阁老,谢光。
  宋琬微微一愣,又连忙趿着鞋下了炕,急匆匆去了书房。孟阶刚刚坐到桌案前,就见宋琬推门进来。
  宋琬和孟阶说了,孟阶却是很淡然的笑了笑,道,“既然来了,便把人家请进来吧。”
  孟阶在书房见了梁知。梁知喝了一钟茶水,又给孟阶换了药,便回去了。宋琬让刘保善将他送到门口,她自己却来了书房。
  孟阶知道宋琬担心,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发道,“没事的。”
  谢家父子想要试探他,这只是第一步罢了。他若是连这个都处理不好,那也就不必要入仕了。
  宋琬看孟阶的眼神坚定了一些,她撇了撇嘴,说道,“我相信你可以处理好的,但是母亲现在应该知道你受伤的事了。”
  果然,唐云芝没一会便来了松竹堂。她满脸担忧,进来便要查看孟阶的伤势。
  孟阶摇摇头道,“母亲,没有那么严重。”
  唐云芝不相信,非要看伤口。昨晚宋琬便吓到了,若是唐云芝看到,估摸着也会吓得不轻。宋琬连忙拉着唐云芝道,“母亲,孟阶真的没有伤的太严重。若是厉害的话,昨儿就请大夫过来了,哪里又要撑到今日。”
  “你们两个别是合起伙来骗我?”唐云芝看到孟阶的脸色确实比素日里苍白了许多,他的身体一向是极健壮的,若不是大伤,不会这般严重。
  宋琬见瞒不过唐云芝,只好道,“伤在左胸口上,缝了七针。”她说着眼眶就不由得红了起来。
  唐云芝眼睛也红了,她颤抖的抓着孟阶的手道,“我的儿——”却是再说不出话来。
  孟阶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母亲,也没有那么严重了,在家歇几日就能养过来。”
  唐云芝想起昨日她看孟阶一脸疲惫的模样,原来不是会试的原因,而是受了伤,她竟然连一点察觉都没有。她深吸了一口气,伸手抹了抹眼角的泪水,道,“阶儿,母亲不管你要做什么,你都不能再伤着自己。你知道你这样会让我和琬儿有多担心吗?”
  说到这里,唐云芝也有些气愤,她扭头看向宋琬,“丫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