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货娘子-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翠姑娘纠结了下,叹道:“温大人果然聪明绝顶!”
  “……”
  这算是赞喻呢还是讽刺呢?
  即便是聪明绝顶的皇帝御用军师,在某人微妙的话语中,也难得地纠结了。
  最后觉得纠结无益,还是多做些能泄火的事情吧,免得积太多以后会流鼻血的,男人流鼻血多难看啊。
  于是轮到二翠姑娘苦逼了,因为她天天守着温良灌他喝补药,补得他龙精虎猛,有用不完的精力,又逢过年没事干,所以就尽情地折腾她了。
  ******
  第二天如翠姑娘自然是疲惫不堪,幸好她还年轻,平时也不像那些贵妇身娇体贵,所以没有腰肌劳损之虞,但若是天天这么“打架”折腾,她也受不了。
  如翠姑娘琢磨着,是不是真的给温大人补多了呢?要不要少点量?
  没给她琢磨个透,老太太早已经出手了,给温良补身体的事儿老太太吩咐谭府的嬷嬷接手了。连她自个儿也跟着一起补,顺便调养身体,说以后好生个胖娃娃。
  于是,也说不出温良与她到底谁比较苦逼了,但老太太的好心他们也不好意思辜负,所以继续补着吧。
  弄得如翠姑娘劳累无比的罪魁祸首温大人一早便精神焕发,十分温柔地为她揉了揉使用过度的腰部,见时间差不多后,扶着她起床去泡了个热水澡舒筋活血,终于让她好过了一点。而如翠姑娘原本的抗议在温良如此的贤良照顾下,只能堪堪咽回肚子里。
  如此,便到了年三十的除夕之夜。


    ☆、第 63 章

  除夕夜晚;谭家一大家子人聚在正堂里热热闹闹地吃了个年夜饭。
  谭家人多,便分成了两桌;大人一桌孩子一桌;温良和如翠姑娘被老太太留在身边的位置;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六岁左右的男孩一同被老太太留在身边。
  男孩是谭家三老爷所出的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名叫谭寄溪,自幼体弱多病,如翠谭家两天,一直未见过他,和谭家女眷们一起说话聊天时;时常便听到她们提及这个谭家老太太的命根子。听闻巧近来天气大寒;谭寄溪又开始病歪歪的了,前些日子又生了场病,被三舅母拘在屋子里养病,所以如翠姑娘是今天才见着这个小男孩。
  初见之下,如翠姑娘也有点发傻,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男孩是温良的亲儿子呢。虽然病弱,但那孩子漂亮得让人惊艳,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镶在陶白的脸蛋上,瞪大眼瞧人的时候,那眼瞳大得几乎要满出眼眶,宛若最光华璀璨的黑珍珠,一头又黑又密的头发扎了两个童髻,个子矮不伶咚的,带着孩子特有的绵软可爱。用她家小姐的话来说,就是个矮墎墎的可爱小正太,让人恨不得抱进怀里使劲儿地蹂躏几下以表达喜爱之情。
  不过等男孩开口后,很快便发现他与温良的不同,简直就像是个被宠坏了的小霸王,对丫环颐指气使,对长辈也挺随意的,缺乏了温良身上那种天生让人着迷的风流雯然的气质。两相对比,男孩精致可爱,温良温润如玉,风姿更堪。
  老太太左看看温良,右看看谭寄溪,笑得见牙不见眼,直道这是个好年,明年准是个丰收年,因为她有两个长得最漂亮的孙子。
  谭家人听得又是一阵无奈,大伙都已经习惯了老太太的脾气,老太太将对早逝的女儿的念想都投诸在长得最像女儿的两个子孙身上,随着年纪越大,越加的糊涂了,时常会做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来。偏生谭家子孙孝顺,老太太再怎么不着调,都愿意附和着她。
  难得的团圆日,大人也没有了往日的规矩,餐桌上一派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吃过团圆饭,天色已经完全黑了,老太太年纪大了,便回了瑞香园去歇息,而精神充沛的大人及小孩又移到院子里去看烟花。
  每年为了讨个吉利年,谭家都会特地去定制烟花,今年的烟花品种就有三十多种,一组组升空,黑暗的天幕上光华璀璨,好不耀眼。随着谭家的烟火升空,平津城里的大户们也开始放起烟花,不时地有烟火升空的声音响起,天空各式各样的烟火美丽极了,满天火树银花,几乎成为了整个平津城的盛景。
  如翠姑娘看得正起劲时,便听到一道小孩子嫩嫩的声音。
  “表嫂,我也要放烟花,你带我去放烟花好不好?”
  如翠低头,便看到缩小版的温良——不,是谭寄溪正仰着一张漂亮的脸蛋儿朝她笑,露出一口小玉米白牙,大大的黑瞳里折射着漫天明明灭灭的烟花,流光溢彩,让人惊艳。不过这样美丽的一双瞳仁里,却多了抹狡黠无赖,看起来就像个要做坏事的孩子。
  “对不起,寄溪表弟,我可不会放烟花。”如翠姑娘摊手道。而且点烟火的除了仆人,便是谭家那些年纪比较大的孩子,谁敢让个六岁的孩子去玩火?他身子弱,外一吓着怎么办?
  男孩眼珠子骨碌碌地转着,狡猾道:“表嫂是个妇人家,不会玩不要紧,我会!”男孩拍着胸膛说,“表嫂只要叫人帮我拿烟火过来就行了。”
  如翠略一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看来男孩这是自个偷偷溜过来了。而且是个贪玩性子,偏生他年幼身子骨又弱,谭家上下将他像易碎的水晶一般护着,哪敢让他去玩烟火?这小子也不是个安份的,便打起了如翠姑娘的主意,想让她带自己去玩。
  一旁的温良等明白了小表弟想做什么后,也开口了:“小表弟,你又作弄丫环了,这样可不好。”
  “我才没有作弄丫环呢,是她们总是盯着我,烦死人了,我才不要那些丑八怪跟在我身边惹人嫌!”谭寄溪对这个与自己长相相似的表哥极是好奇,听到他的话抬头仔细地盯着他的脸看,说道:“温表哥,你长得真像我!”
  温良笑盈盈道:“我比你年长,应是你长得像我。”
  “是这样么?”虽然年纪小不懂什么,但总觉得这位笑得一脸温和的表哥不好惹,谭寄溪心眼颇多,又道:“温表哥,你是最好的表哥了,就满足寄溪一回吧。”
  温良伸手弹了他仰起的脑袋一记,不理会男孩愤怒的表情,气定神闲道:“你还小,就别想着玩火了,你爹娘和祖母会担心的。小孩子就要乖乖听话哦。”然后无视男孩要咬人的目光,将正到处寻找男孩的丫环叫了过来,将他带回房去,免得吹着风冷着。
  谭寄溪鼓起了包子脸,然后对如翠姑娘露出一个很讨喜的笑容,伸出白嫩嫩的手心道:“表嫂,恭喜发财,早生贵子,红包拿来。”
  温良抚额叹笑,如翠姑娘也喷笑,将早就准备好的红包放到他的手心里。
  拿到红包的男孩喜滋滋地说了几句吉祥话,带着伺候他的丫环一溜烟地往屋子里钻去,要去讨红包。
  如翠姑娘一路目送着男孩消失,脸上的笑容一直未散。
  温良发现她的视线,有些不是滋味道:“别看了,要看就看本大人,比他好看多了。”
  如翠姑娘不知道某人吃味了,笑道:“小表弟长得真像温大人,虽然气性有些大,不过也不讨人厌。温大人你小时候是不是也像小表弟这样?”
  “本大人小时候比他讨喜多了。”温良哼声道,“你若喜欢孩子,咱们以后领养十个八个孩子,不用羡慕旁人。”
  如翠瞠目结舌,这哪跟哪啊?
  因为除夕要守岁的传统,看完了烟火后,众人皆聚到了老太太的瑞香院里的暖阁陪着老太太,丫环早已准备了瓜果点心热茶。谭家的几位舅父及舅母皆已经陪着老太太说话了,温良带着如翠过来时,一些表哥表妹们还在外头玩烟火。
  见到他们进来,老太太少不得又将他们招到身边坐着,两人皆笑着给老太太请安拜岁,又与长辈们祝贺新年,一轮下来拿了很多红包。等孩子们都进来后,便轮到他们给晚辈们红包了。
  守岁一直要过了午夜时间,孩子们熬不住,便让丫环带他们去歇下了。大人们也没闲着,让下人摆起了桌子,搓起牌来,男人一桌女人一桌,一整晚下来,无论是男桌还是女桌,温良如翠这对夫妻们都来了个通杀,钱赢了不少。
  谭家人都知道温良的脑子好使,以前和他打牌他们就从来没有赢过,赢钱并不奇怪,可是如翠姑娘没有那个好脑子吧,怎么她也频频地赢钱?而且手气好得不行,若不是众目睽睽下,大家都要怀疑她作弊了。
  “表嫂的手气真好……”谭家大舅母家的表妹惊奇迹地说道。
  谭家众位女眷皆表示认同,大舅母不禁附叹道:“你这丫头的运气也太好了。”
  听罢,众人眉来眼去一翻,可不是运气好嘛,不然她一个王府里的丫环,能被才貌双全家势显赫的温良聘为正妻么?不说世家林立的京城,就是远离京城的平津城里,多少人打着温良的主意,那些世家财阀恨不得将自己女儿塞给温良为妻好拉笼这位皇帝跟前的红人,却不料到头来便宜了个没身份的丫环。
  老太太的眼睛不好使,所以没有跟着年轻人打牌,但也让一旁的丫环给她解说,听到几人的话,笑呵呵道:“果然是个有福气的,才会让我们良哥儿看重。良哥儿媳妇啊,你要好好努力,以后给良哥儿生几个大胖小子。哎呀,我那里还有几个养身的方子,你在这里的这段时间,就好好地调养身子,不必委屈自己,咱们谭家可不是小家子气的镇国公府……”
  听着唠叨起来的老太太,谭家女眷们歪了歪嘴,得了,什么也甭说了,不然老太太又有话说了。不过众人心中也感慨,若不是老太太思念女儿,加之年纪大了越发的不着调,不然第一个对温良媳妇出身有意见的便是老太太了,年轻时的老太太可不是个软和人,将门当户对看得极重,端看她千挑万挑,不惜大老远的将女儿嫁到镇国公府就知道了。
  如翠姑娘不好对老太太说自己不能生养的事情,所以很听话地应下了,反正就当有病治病没病补身子就行了。然后又将自己从谭家长辈及表嫂表妹们那儿赢来的钱都推到老太太面前,笑嘻嘻哈哈地说道:“外祖母,我今晚的手气好也是因为外祖母在这儿镇着,所以这些都算是外祖母赢的。”拍着马屁的同时,也聊表下孝心。
  得,这一举动又让老太太乐上了,直道她是个好孩子,看得谭家的女眷们嘴撇得更那啥了。
  如翠姑娘回来的这两天,天天都陪着老太太,与谭家的女眷们并不熟悉,说话也不多,所以她们心里有什么想法,一时间也没有表露出来过。就算有些人轻视她的出身,但看到老太太喜欢她的份上,就算心中有想法,现下也不敢说什么了。
  直到过了午夜,又放了烟火后,众人方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歇息。
  回到飘湘院,如翠和温良一起去看受伤未醒的小孩,两个丫环守在外室打瞌睡,听到敲门声一个机灵醒过来,赶紧去应门,见到温良两人,赶紧施礼让他们进来。
  天气很冷,呵出来的气都成雾状。进到房里时,便感觉到一股子的暖意。温良观察了下,见丫环们照顾得细致,心里有几分满意。
  “她今晚可有醒来?”如翠习惯性地问道。
  画箳摇头。
  如翠坐到床前的绣墩上,看着床上趴着睡的孩子越发瘦弱的脸,心里越发的觉得对不起她,若不是当时她扑过来挡了那一刀,也不会现在仍昏迷不醒。
  温良站在她身边,看着小丫头腊黄的脸,这张脸生得不算好看,睁眼也不知道是咋样的,不过一对眉毛却生得极好,添了几分姑娘家没有的英气。
  正当如翠将小孩滑落到脸上的头发捊开时,突然发现她眉宇皱了皱,然后缓缓地睁开眼,露出一双迷蒙的眼睛。


    ☆、第 64 章

  大年初一;温良和如翠早早地就起身了,两人先去隔壁房看了小孩;画箳说她还未醒。两人知道昨儿小孩既然能醒一会儿;估计今儿也会醒来;便吩咐人不要吵着她;相携到瑞香院给老太太请安拜年。
  谭家的子孙都早早地来到瑞香院,在老太太醒时便第一时间去给老太太拜年。
  温良他们到来的时候;瑞香院已经热闹起来了,老太太此时正精神地坐在上首位置,和几个儿子媳妇拉家常。正叨念着他们呢,他们便到来了,可教老太太高兴了。
  “外祖母;子修来晚了。”温良先是告罪;然后才一脸喜气地说道:“那孩子昨天夜里醒了一回,大夫说,若能醒来,以后应当是无碍了。外祖母,等孩子好了以后,子修让她过来给您请安,您又要有个僧孙女儿了。”
  温良说得极迎合老太太心意,连连说着好,眼睛都眯起来,然后拉着如翠姑娘的手说:“你是个好的,要好好照顾孩子,等她好了就带来给我瞧瞧。你自己呀,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外祖母这里还有很多生子偏方,很快的,你们也会有孩子了……”
  如翠姑娘笑着应下了,没有丝毫不耐烦及委屈。
  谭家的女眷暗暗撇嘴,老太太的生子偏方都是她年轻时候为求子倒腾的,一直收着,后来娶回的几个媳妇除了三媳妇外,其他的都是进门就有了孩子,使得老太太的生子偏方没有机会拿出来。甭管有没有用,但也算是老太太的一片心意,看来这温家媳妇倒是得老太太的眼缘,她们再多的心思也不好显了。
  而深知如翠姑娘受过伤导致不能生养的谭家老爷们目不斜视,当作没有听到。再瞧瞧温良他媳妇,见她脸上挂着笑意没有丝毫不愿的,心里也松了口气,生怕老太太提这话题儿多了,踩着她的痛脚让她埋怨上老太太,到时温良也不好做。现在看来,倒是个识大体的。
  其实在温良成亲那会儿,谭家的几位舅父也是使了人过去询问的,毕竟这是嫡亲的妹妹留下的唯一的孩子,心里也是关心着的。如此便知道温良娶如翠的缘由,温良当时说得感人,好似他媳妇为了他可以连命都不要了,天底下如此有情有义的女人再也找不到了。温良处处说着夏氏的好,倒教他们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加上他素来是个有主意的,他们作舅父的也不要对他的婚事指手画脚惹他厌。不过当时温良却是将她因为受伤不能生养的事情瞒下的,不然他们也不会如此无动于衷,或许早就劝着这侄子将人纳为妾也算是报答她的救命之恩了。
  大年初一正是走亲戚的时候,谭家是平津的大族,一早就有族人上门拜年了。温良不是谭家的子孙,所以这送往迎来之事他本人并不需要出面。等拜见了老太太后,夫妻俩便一起回飘湘院了。
  刚回到飘湘院,便有谭府的下人来告知大夫过来了。昨儿见小孩醒了一回,虽然时间短,但也教他们高兴了,所以一早便让人去将大夫请来瞧瞧。
  大夫给小孩搭了脉,又检查了一翻,笑着恭喜他们,孩子的脉相平稳了,无生命危险。不过孩子的身体本来就亏损得厉害,这会又是大伤,今后得仔细调养,免得留下病根。
  如翠很认真地记下了,深觉不够又教画箳将大夫说的话都用本子将注意事项都记下来。
  最后大夫让跟来的女医给孩子背上的伤换了药,又给她扎了针,不一会儿,孩子便幽幽转醒,比昨晚醒是还多了些精神,至少能认得人了。
  “夫人……”小孩朝如翠叫了声,昏睡了五六天,原本就瘦弱的脸更是瘦得可怕,显得那双眼睛特别大。
  如翠姑娘此时满腔母爱,温柔地为她理了理发,笑眯眯地道:“饿不饿,先吃点东西吧。”
  煮早已经用小炉子慢火炖着,加了些百合枸杞,软软糯糯的,正适合病人脆弱的肠胃。小孩因为背上的伤只能躺着,如翠便让人拿了个大引枕垫到她身下让她趴得舒服一些,然后接过丫环端来的粥一口一口地喂她。
  连续灌了好几天的汤药,嘴里的味道苦,吃什么都不香,但小孩却觉得这一碗粥是世间美味了,吃着吃着,竟然掉下了眼泪,一下子呛着喉咙,惊得如翠姑娘忙为她抚背喂水,问她是不是疼得紧。
  小孩虽然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一觉醒来什么都变了,明明已是隆冬屋子里却暖如阳春,空气中飘着令人放松的安神香,身下垫的是柔软精致的绸面床褥,吃的是软糯的精米粥,就算父母在时,也没有这般奢华。现在又见当时寺里好心地赏自己一碗粥和蛋的夫人亲切地给自己喂食,如何不知道那些强盗这次终于遭了报应,她算是为父母报了仇了,心里既畅快,又为这位夫人的亲切感动,心里庆幸自己当时救人的举动。
  “这是怎么了?”
  这时,送大夫出去的温良走了进来,见小孩眼泪掉得凶,不由得诧异地问了声。而且看她的哭相,明明眼泪流不尽,但却咬着牙不出声,哭得久了,抽气不已,画箳等人赶紧去拧了湿毛巾给她擦脸。
  “吃着就哭了,莫不是疼了?”如翠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两人的话小孩听得到,但此时哭得耳鸣头晕,说不出话来,只能连连摇头。
  温良想起那些和尚说的这孩子的父母皆被强盗所杀,自己又在强盗窝里挣扎两年,心中便有些怜惜,也明白小孩子哭得这般凶估计是觉得大仇得报,一下子发泄了出来了。如此小的年纪便有此等坚韧心性,而且灵敏机警,倒是个好苗子。
  不一会儿,那孩子便哭着睡着了,粥也只吃了半碗。如翠见状也不叫醒她,吩咐画箳将一些吃食随时准备,等她醒来给她吃。
  *****
  小孩既已醒了,温良如翠两人都松了口气。
  知道她醒来,谭家的长辈也过来瞧了一回。几位舅母知道这是温良收的义女,自然给面子,纷纷给了见面礼和新年红包,让第一次得到这么多属钱物的小孩惊得张大嘴巴,然后嘴巴十分甜地道了谢。画箳见她高兴,便用一个匣子将之收了起来放在床前的柜子抽屉里。
  过了两天,小孩终于能起身了,而且睡眠的时间也短了很多,温良终于寻到了时间与她说话。
  温良虽然不是谭家子孙,但他却是美名在外,平津城的人知道他回了平津皆过来拜访,知道他现在已是皇子师傅,皆想着将自己的孩子带来给他瞧瞧让他收为学生,这样不只孩子的前程有保障,家族也脸面有光,所以使得原本以为可以轻松过个年的温某人只能被几位舅父频频拉着到外面应酬,如翠姑娘也被那些女眷递帖子拜见。
  次数多了,两人都有些耐烦,最后以要照顾孩子为由让谭家人都将一些应酬给推了,说等孩子的伤好了后,会亲自摆宴请他们过来相聚,这才得到些空歇息。而温良收了义女的事情,由此也传了出去,听闻小孩受伤,纷纷送了慰问礼物来,堆到小孩住的厢房里。
  这天,如翠喂小孩喝完药后,正精神着,温良寻了空过来。
  看到温良,小孩几不可查地往如翠身边凑了凑,温良看在眼里也不说什么,让人搬了张椅子坐在床对面。
  温良因为长相出众,气质雯然,素有美名,从小到大无论在哪里从来都是人群的焦点,人们一般可着劲儿地往他身边凑,又因他会说话,所以几乎没有人能拒绝他,忽视他。可是温良发现,这个孩子对他有些防备,对他家的丫头却亲近得紧,嘴巴甜得像抹了蜜一样,连谭家那些长辈与表姐妹们都让她哄得叫起了她的小名儿。
  小孩醒后,他们才知道她的名字,姓温,闺名彦平。这名儿倒是雅,不是山中猎户能取得出来的,后来听小孩说是父亲去镇上寻了位算命先生才得到这个名字。
  听说小孩姓温后,谭家人都凑趣地说这真是太巧了,这孩子天生就注定要成为他们的孩子的,也免了改姓。小孩当时也听到了谭家人的打趣,心头十分惊讶,不过当时温良没开口,她也忍得下不说话,只是这两天来除了腻着如翠,时常小心地打量着温良。
  自从听了小孩在寺里做的事情后,温良便知道她心眼颇多,也没有在意,既然决定要收养她,以后便会带她回京城,京城的水深着,以后还要接触很多人事,有点心眼也是好事。
  “彦平,你的身子可好了?今儿还疼不疼?”温良和颜悦色地问道。
  这样长相出色的男人,又是这般温柔和蔼,再冷硬的心胀也难以拒绝。小孩的脸红了红,扯着如翠的袖子,说道:“今天没有那般疼了,就是有点痒。”
  温良笑道:“这是要结疤了,都会有些痒,你要忍住不能用手抓它。”
  温良又问了一些话,柔和亲切,很快便让小孩放下了心房。温良虽不知道小孩为何防备自己,但他懂得攻心为上,绕着话儿尽量让小孩放松,然后才将话题导入正题。
  “彦平,你救了我夫人一命,算是我们欠着你的。而且我夫人喜欢你,我们夫妻欲收你为养女,你可愿意?”
  小孩虽然从谭家的女眷谈话里知道他们有这个意思,但现在乍然听罢,还是有些呆愣,一时间怔怔地没有说话,直到坐在她身旁的人摸摸她的脑袋,拍着她的手宽慰她:“没事儿,若你不愿意叫我们爹娘也没事,我们依然会养你,将你养得白白壮壮的,将来给你挑门好亲事嫁了,谁敢欺负你,咱们让温大人玩死他们。”
  原本好好的气氛却将某人破坏了,温良心中抚额,小孩一时间的伤感却了大半,觉得如翠姑娘这话是不是有点古怪儿。
  “没、没有!”小孩紧张地说,看了看温良,又看向朝自己微笑的如翠,小声道:“我是乐意的。”
  听罢,如翠与温良皆松了口气,愿意就好。温良笑道:“如此,叫声爹娘来听听罢。”
  小孩犹豫了下,方朝他们叫道:“爹,娘。”
  如翠脆声应了一声,然后给了她一个大红包作见面礼,又喜得小孩美滋滋的,看来相处几无,如翠姑娘也了解了这小孩有些财迷的性格,一个大红包就收买了小孩的心,而温良精心准备的刻有“温彦平”三个字的玉佩倒没有那般看重喜欢。


    ☆、第 65 章

  大年初五;谭家女眷到寺里上香。
  这是老太太的习惯了,每年都要到寺里烧香,祈求合家安康;顺便会将体弱的孙子带去寺里见见方丈。
  谭寄溪是早产儿;生下来时叫声像小猫一样弱弱的,几次呼吸都弱了,请了无数名医也无法医好;最后还是去寺里求了方丈才捡回一条命。老太太认为方丈是谭寄溪的救命恩人;每年都要带着他去烧香给方丈瞧瞧。
  如翠也被老太太叫着跟去了,谭家的女眷都知道现在她就是老太太心里的红人,所以这些天来虽然态度不算亲切;但也是笑脸迎人。如翠姑娘也明白这些人对自己原来的出身不看重;反正自己以后不会和谭家的人住一个屋檐下,所以也愿意维持着表面的平和友好。只是有几个表妹偶尔看自己的表情颇为幽怨,如翠姑娘转眼一瞧,便明白了根源在她家的温大人身上。
  温大人果然是朵漂亮的花儿,惹得无数蜜蜂都想来采一采。
  去上了香后,如翠扶着老太太去见方丈,老太太身边跟着几位舅母还有谭寄溪,其他人知道老太太和方丈还有话说,每年都是老生常谈,可不耐烦听这个,都各自散去玩了。
  小沙弥上了香茶后,老太太开始同方丈说佛理,几位舅母陪着旁听。谭寄溪年纪还小,根本不耐烦听大人们说那些深奥的佛理,眼睛瞅了瞅,然后扯着如翠的袖子小声道:“表嫂,好无聊,你带我到寺里转转好不好?”
  这事她不能作主,只能望向几位舅母。三舅母是谭寄溪的母亲,自然明白儿子的性子,年年都如此将他拘着心里总是怜惜几分,正巧他今儿身子骨好了一些,外头也有些日头,自然是愿意他去走走的,看顾好便成。
  大舅母也见到两人的互动,望向老太太和方丈,在方丈突然提起谭寄溪的身体情况时,大舅母醒觉,便笑着对如翠道:“你且带着你小表弟到外头走走,听说寺院里的梅花开得不错,吸引了很多香客。”
  如翠得了令,方带着眉眼俱是喜意的谭寄溪一同出去,身后跟了几个丫环。
  一出了禅房,谭寄溪马上原形毕露,那乖巧可人的模样不复在,扯着如翠往寺中后山的梅花林而去,那里的梅花开得正艳,空气中暗香浮动,与山中清冽的空气相得益彰,让人忍不住深深陶醉。
  “表嫂,我去那里玩儿。”谭寄溪指着梅林不远处。他利用如翠出来后,又不想让人跟着,松开如翠的手,小小的身体就要往前冲,却不想被人一把拎了回来,抬头却见如翠姑娘盈盈的笑脸。
  “寄溪表弟,你的身子才好,可不经折腾,还是走慢点好。”如翠慢条斯理地说,捏着男孩软乎乎的手,看到他漂亮的小脸染上气出来的晕红,心中越发的喜爱——好像在欺负幼年版的温大人一样,真是太有成就感了。
  谭寄溪虽然对丫环颐指气使,仗着老太太的宠爱对家里的哥哥姐姐们也不放在心上,但家教在那儿,总给人几分面子,原本以为这个出身低微的表嫂好拿捏,却未想到她竟敢这般对自己,一时间愣了愣,不想起这段日子来在如翠姑娘手里吃的暗亏,马上又生气了。
  “放开,你这个女人,你欺负我,我要告诉祖母,告诉温表哥,让表哥休了你!”男孩拼命地扯着她的手,让她放开自己。
  后头跟着的两个丫环早就明白小少爷性子顽劣,总让伺候他的丫环疲于奔命,原本看到男孩要跑时,心中暗暗发苦,若是让他摔着磕着,届时她们这些丫环可少不得被主子罚。等看到如翠姑娘拎着男孩的举动,丫环们顿时对她感激涕零,对男孩投来的求救目光视而不见。
  “那你就去告诉他们吧。”如翠姑娘无所谓地说,学温良的动作弹了男孩额头一记,笑嘻嘻的,“到时看是你温表哥要休我,还是你被他弹脑门儿。”
  男孩有些气弱道:“我和温表哥长得这般像,温表哥才舍不得打我……”声音里明显底气不足。虽然他年纪小,但也在私底下听过母亲和几位堂姐们说起这位温表哥,堂姐们似乎都极喜欢温表哥,只可惜温表哥竟然娶了个出身低微的女人,让她们好生失落怨怼。
  谭寄溪和家里的姐姐们比较熟悉,与如翠姑娘不熟,听她们说多了,自然也觉得这女人抢走了温表哥让姐姐们难过,所以有时候会想着法子折腾如翠姑娘,只可惜的是,由于他年纪太小,反而被如翠姑娘折腾了。
  像现在,他本是央得大人他们让发翠姑娘带他出来玩,然后在梅林里趁机甩掉她。他每年都来看梅花,对这里的地形早就熟悉了,到时拐近路离开,让她好好急一急。只可惜如翠姑娘根本不吃他那一套,将他死死地拘在身边,气得男孩都想咬她了。
  “寄溪表弟,你身子不好,还是走慢点好。”如翠用帕子为他试去脸上的汗渍,牵着他的爪子慢慢地走进梅花林中。
  无法挣开的男孩只能憋屈地让如翠姑娘牵着走入梅花林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