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甜点香满园-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端的是稳当。彭大壮坐在一旁田埂上,累得恨不得整个儿躺下才好,见自己老爹踩在耙上轻松耙地,不由升起怂气,“倒是会挑轻省活儿干!”
  只是当下,既没有呛声的底气、更无呛声的力气。
  不过耙地虽则轻松,但也有讲究。先划横耙,再划直耙,土块大的要做到“两横两直”,这样方能把土壤耙细。而且得时刻掌握好平衡度,否则从耙上掉下来,划伤脚趾。耙到田边地角时,要引导牛该拐弯时就拐弯。彭老爹干活儿是一把好手,有时候还会下耙,把耙调头后再上耙,耙后的地一无空白、二无死角,看得彭大壮更是无话可说。
  “爹,大哥!”远远儿的就听到彭二壮叫他们。
  彭大壮没吭声答应,呵,倒是敢自会选时辰来,今儿的活儿都快干完了才来。
  “二壮,你咋来了?”彭老爹从耙上下来。
  彭二壮小跑到跟前,“说春的春官来啦,娘喊你们回去瞅呢!”
  每逢立春前后就有人下乡“说春”并兜售芒神春牛。这些所谓的“春官”都穿着红袍、戴了纱帽、敲着小锣鼓,似说非说、似唱非唱的,讲的大抵都是些与春有关的吉利话儿,主人家通常用米作为酬谢。
  彭大壮已经在地里累得够呛,加之本身就是“恨人有、笑人无”的鬼祟心态,见大家伙儿都热热闹闹地听“春官”唱戏,而自己却被婆娘威胁着要和离,眼内耳中的喧闹声似乎都是对他的嘲笑,愈发扎心起来。
  那春官挨家挨户地唱,眼看着出了隔壁的院门就往自家而来,彭家除了彭大壮都面带喜色地在院门口迎着了。
  “有啥好听的?种地真他娘的累死个人,哪里来的富余粮食送人去?”彭大壮张口就没好话,吆喝着家里几个人回屋,作势要关院门。
  春官们凭的就是嘴上的功夫吃饭,口齿伶俐得很,见状,还没等彭家人有什么反应,自己先开口道:“一见春官把门闩,交了霜降打脾寒。”听得围着的左邻右舍哈哈大笑出声。
  本来该是送福的人迎头就说这个,你说晦气不晦气?几乎没将彭家二老气得倒仰,但也不敢冲着春官发火儿,一股脑劈头盖脸朝着彭大壮去了,“嘴上每个把门儿的东西,既累了不说躺尸去,只管嘴里胡浸!”
  彭大壮被连骂代打得抱着脑袋回了屋,周围围观的乡邻又是一阵哄笑。


第463章 引风吹火、站干岸儿
  “你弟妹怀着孩子你招这些个话,看我仔细捶你不捶!”彭老娘一面拿软话去讨好那个春官,一面冲着彭大壮抱怨。
  彭大壮一贯无赖嘴脸惯了,换作平日早顶撞老娘、恶骂街坊了,可今儿却不得不萎了气焰,耷拉了脑袋往自己屋走,到底意难平,“偏心眼儿!”云云抱怨了几句。
  春官的诙谐与笑骂向来是乡村春日的娱乐活动,成为春天乡野的一道风景,不过这些乡邻的哄笑声中更多的是对于彭大壮的嘲笑,杜小芹要和离的消息早已经被彭二壮媳妇儿宣扬地无人不知了,这种事儿彭家二老自然是不乐意见到的,只不过彭二壮媳妇儿现在依仗肚子里怀着一个,坐稳彭家头把座椅,对于她“宣扬家丑”一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大哥真的是…恁个晦气!”彭二壮媳妇儿叉着腰腆着肚子,脸色不虞看来气得不轻,怀孕之人更图吉利,“歪心邪意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只管怨爹娘偏心!”
  “行啦,行啦!”彭二壮上前劝自己媳妇儿,“春官您屋里坐,我家大哥开玩笑呢。”
  及春官进了堂屋门,又是斟茶倒水又是小意殷勤,那春官百伶百俐的,话头一转,见彭老爹显然是刚从地里忙完回来,立刻来了一句:“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将彭家几人说得高兴起来,更是察言观色,知道合家捧着怀了孕的彭二壮媳妇儿,挑那些个抱子添丁的喜庆话说唱了一番。
  彭家人,特别是彭老爹、彭老娘喜得无可无不可的,从那春官处买了好几张芒神春牛。
  芒神春牛其实就是民间用来预知当年天气、降雨、干支、五行以及庄稼收成的图鉴,因为图内画了一头老牛以及一个牵了牛的“芒神”,从而得名。
  春牛身高四尺,象征一年四季。身长八尺,象征农耕八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立春、立夏、立秋以及立冬)。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牛头代表当年的年干;牛身代表年支;牛腹代表纳音;牛角、牛耳及牛尾代表立春日的日干;牛颈代表立春日的日支;牛蹄代表立春日的纳音;牛绳的代表立春当日的天干;牛绳的质地代表立春当日的地支。并依干支的五行画颜色,属金为白色,属木为青色,属水为黑色,属火为红色,属土为黄色。另外牛口合上,牛尾摆向右边代表阴年;相反,牛口张开,牛尾摆向左边代表是阳年。
  而图中的“芒神”其实是一名牧童,原为古代掌管柭木的官吏,后来做为神名。身高三尺六寸,象征农历一年的三百六十日。他手上之鞭长二尺四寸,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芒神的衣服以及腰带的颜色,甚至头上所束的发髻的位置,也要按立春日的五行干支而定。
  如今这幅图上的牧童正值孩年,代表逢季年;一只脚光着,一只脚穿草鞋,代表今年是雨量适中的好年景。
  这也就难怪彭家二老这么高兴了,如此好的兆头,看来二儿媳妇儿肚子里这个孙子必定是个小福星了。
  又舀了足足三大碗冒尖儿的小米作为答谢送走了春官。
  对于杜小芹要和离的事儿,彭家人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彭大壮是坚决不肯离的,他又不傻,真要离了,他又懒又馋又爱打老婆,那名声,顶风还臭十里啊,到哪儿再找媳妇儿去?再者杜小芹如今在杜家养得水嫩标致起来,更让彭大壮舍不得撒手了,手捂良心来说,除了肚皮儿不争气没给自己生儿子,杜小芹这个媳妇儿还真没什么可挑的了。于是只管叮嘱家里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松口,和离得会及诸亲,只要自家这里不同意,还怕啥?正因为有求于人,彭大壮这几日才安分老实起来,今儿个更是耕地去了。
  彭老爹和彭老娘先是觉得丢人,十里八乡闻所未闻的出格事儿居然发生在自家了,既恨大儿子不中用,更恨杜小芹不守妇道,扬言要去杜家要人。
  彭二壮和彭二壮媳妇儿的心思可就有些微妙了,刚听彭大壮说的承望自然是吓一跳的,那个锥子扎不出一声的大嫂居然有这份魄力,现在好歹大嫂还能顶份劳动力,若是和离了,那大哥这膏药算是要粘自家粘到底了,但是不同意归不同意,笑话还是要瞧的,他俩都觉着杜小芹这是白日做梦呢,大哥咋可能同意?等这出闹完了,大嫂回了杜家只怕没好日子过了,而眼下可巧农忙时节,好容易逮了大哥的短儿,也该他劳动劳动了。
  于是二人在二老面前引风吹火、站干岸儿,多一乐罢了。


第464章 豆渣粑
  彭大壮刚回来那几日全家再怎么表示气愤,甚至彭老爹将桌子拍得“砰砰”震天响,但也都是处于备战状态,毕竟杜家直接撕破了面皮儿,看来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一定会很快上门来。
  彭老娘甚至将两个出了门的姑娘并姑爷都喊了回去,好添人手、壮声势,大姑爷两口子倒还好,表示等杜家来了人必定来帮忙撕撸一番,可小闺女因为上次的事儿仍记恨着,因此上面儿就淡淡的,而小姑爷对于彭大壮的事儿也不过听了心下鄙夷一笑,连自家那么个老实头的婆娘都管不住,真是活打了嘴了,可他的注意力不在这里。
  “大哥,等着也不是事儿啊,要不要我去杜家给你探探口风去?”
  彭家众人皆惊讶万分,这个小姑爷平日里不是个热心肠的主儿啊,还屡次因疑心彭小妹贴补娘家小两口没少拌嘴,彭大壮几乎都要感动了。
  “怪道说男人都偷腥的猫儿似的,没一个好东西!”别人不知道,彭小妹哪里会不清楚自己男人的德行,一时急火攻心也不管屋子里坐着自己的爹、哥哥还有姐夫。
  彭老爹沉下脸来,“没头没脑说的什么话?!”
  “就是,爹,你瞧,实不是我在您和娘面前告状,她在家也是这么着…”
  “你肚子里的那点弯弯绕难道我还不知道?上次见了大嫂那妹子一面,差点没把你馋死,这会子巴不得一声去杜家瞧个过瘾呢!”
  “放你娘的…”彭小妹男人被人当众戳穿了小心思立刻恼羞成怒,张口就骂,骂到一半意识到不对,收了声。
  这下屋子里可就有些尴尬了,彭大壮抬头往妹婿脸上瞅了一眼,哼,长得那挫样也敢动这份心思,刚来不还对着自己翻白眼儿,多看不上自己似的,看来乌鸦站在煤堆上,谁也别笑话谁。
  “爹、娘,这事儿咱们就不掺和了,也甭管杜家来了多少人、如何说,只别去叫我们两口子就完了。”彭小妹是下定决心杜绝自家男人再瞧见那个狐媚丫头,半分情面不给,直接回绝了干净。
  彭大壮不依了,“我说小妹,好歹我也是你大哥,和谁学的这般有是有人、无事无人。说句不好听的,你大嫂这事儿从根儿上还得从你家算起!你大嫂从你家被接了娘家之后才生出的这些糟心事儿,怎么,你现在想拍拍屁股不管了?”
  “呵呵。”彭小妹气极反笑,“大哥,当初还不是你让大嫂来我家干活儿的?铜子儿可是你亲手从我这儿接过去的,就因为这事儿我在婆家被好一顿埋怨,至今都抬不起头来,我不找你,你倒还寻上我了?!”
  杜家人还没找上门来,这头兄妹俩先内讧起来了。
  “行了!家不和万人欺,倒自己先吵吵起来了。”彭老爹气得吹胡子瞪眼。
  彭二壮媳妇儿看够了好戏,假意同彭大妹两口子从中劝和。
  但彭小妹并不领情,她急于同这件事撇清关系,她男人直勾勾盯着杜芊芊就差流口水的样子她还记得,再来一次只怕她得气吐血,站起身来,“以后这事儿别算上咱们。”
  “小妹,好歹吃了饭再走啊!”彭二壮媳妇儿也跟着站起身来留人。
  彭小妹头都没回往门外走,她男人却仍不死心,跟着走不是,不跟着走也不是,“你看,这怎么说的…”
  磨磨蹭蹭的样儿更让彭小妹气不打一处来,“你走不走?不走你就住下,专等杜家那个妹子来叙旧,我一人回去!”
  这下不想走也得走了,二人一前一后、一个气鼓鼓一个尴尬地离了院门。
  一桌六样菜,素菜居多,豆渣粑烩鲜豆腐,去年冬天做豆腐时把剩下的豆腐渣抟成跟烧饼一般大小的的粑粑,放在簸箕里盖上稻草,搁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放上十来天的功夫,长满白色的茸毛后豆渣粑就霉成了,味道鲜美、豆香味浓。另外几样素菜虽然不值什么但胜在春日头的新鲜,也做了样荤的――菜苔炒腊肉,请姑爷吃还是过得去的。
  彭小妹两口子一走,旁的团坐了倒和和气气吃了一顿。彭大壮更是一改平时倒三不着两的惫懒习性,又是斟酒又是让菜,巴望着到时候大妹家能搭把手。
  可自打彭大壮从杜家回来已经小半拉月过去了,杜家却一直鸟悄儿的没什么动静,彭大壮不仅没有放心,反而更加忧心起来,不知道杜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如同头上悬着一把剑,就连去牛二家吃喝赌钱的劲儿都不太提得起来了。


第465章 一整篮的鸡蛋
  南子家的卤煮挑子生意日日红火,他自己也十分吃得了苦,只要当日没当差,晌午后还多出一次摊,收摊的时候必要打那个交了定的宅子门口路过一遭儿,浑身瞬间就有了劲儿了。
  年前还在母子俩还合计着好赖也得半年才能攒够剩下的银子,可加了样茶叶蛋、增加了出摊的次数,钱匣子以更快的速度满了起来,如今只差不到十两了,入夏前应该就能攒齐了。
  今儿个不是送货的日子,因此杜芊芊没有跟了进城,倒是樱子跟了二哥来了,果子结完了帐,兄妹俩又照常去给南子家送破了相的果子去。
  南子今儿在家,正拿了篮子打算去买鸡蛋去。
  “不是每日里买办的送了来吗?”樱子奇怪道。
  南子嘿嘿一笑,“酱园子今儿赶工,作坊的掌柜和伙计就爱吃咱们家的茶叶蛋,让我备上一大锅,下晌送了去。”
  “还能这样卖啊?!”
  “我也是头一次,掌柜的今早过来同我说,还特意给我带了一大碗的麦酱,你和正生哥带回去吃吧,拌面条儿可好吃了。”
  樱子却笑眯了眼摇了摇头:“不用啦,你和大娘留着吃吧。上次就听说蛋行里头孵蛋可有意思了,南子哥,带着我一同去瞧瞧吧。”
  “可又来,家里母鸡下蛋你又不是没瞅过,南子办正事去,你别捣乱了。”张正生拦道。
  一旁的南子娘越瞅樱子越喜欢,是个懂事可人疼的好姑娘,立刻护了过去:“正生兄弟,同咱们自家母鸡下蛋不一样着呐,让樱子去瞅瞅吧。”
  “哥,你也同我们一起去吧。”
  张正生摆摆手,“我可不去了,一路赶车渴得紧,我在大娘这儿喝盏茶,你去了别光用眼瞧就成了,别乱摸乱碰…”
  “哥,我知道啦!”樱子抢过南子手里的篮子,笑嘻嘻地跑在了头里。
  小鸡跟真正的春天一起来,而余五叔是这鸡鸭行里的状元,由他炕出来的鸡跟别家的摆在一起,显得特别大,买鸡崽儿的都指定了余老五。按理说刚刚出炕的小鸡照理是一般大小,上戥子称,分量差不多,但是看上去他炕出来的小鸡要大一圈!那就好看多了,买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如何才能比别家的大一圈呢?余五叔让小鸡身上的绒毛都出全了、出足了。等鸡蛋下炕几十个时辰可以出炕的承望,别的炕蛋师傅都不敢等到最后的热炕极限,因为一旦火炕的火气或者水气出一丁点儿纰漏,一整炕的蛋就报废了,因此还是稳妥点安心。
  但是余五叔就是多了这么一份自信和胆量,总要比旁人多等上半个多时辰,这半个多时辰最是要紧,半个多月的辛苦功夫都在这一刻见分晓了。而余五叔的疲倦也在此时到达了身体极限,眼睛熬眍?了、脾气也大了,完全变了一个人,蛋行里其他的活计都碰他不得。不过奇怪的是,这半个多时辰里他倒不紧守着火炕了,只半倚半靠地在自己那方小床上抽旱烟,小徒弟只管默默收拾好木床和棉絮。
  等时辰一到,小鸡开始放绒毛,余五叔忽而站起身:“起!”之前不敢近前的徒弟们赶紧一窝蜂地涌过来,正是蛋行最神圣的时刻,鸡蛋才放上铺满了棉絮的木床上,小鸡仔就“啾啾啾”出来啦。
  那些小鸡在竹笼里挨挨挤挤,窜窜跳跳,令人感到生命的欢悦。樱子忍不住伸手捉了一只,那点轻微的挣扎搔挠,让樱子不仅手心儿里痒痒的,胸口也暖化了一般。
  “姑娘你要是喜欢送两只给你玩儿罢。”余五叔端着茶壶嘴抿上一口茶润了嗓子。
  因为上炕忙完人还没养回来,余五叔的眼睛仍旧有些眍?,脸颊也有些凹陷,五官方方正正也不爱笑,不是很好亲近的样子,樱子才刚见了还有些怕他。
  “多谢余叔!”樱子彻底放下心来,也不扭捏推辞,提溜起两只绒毛最旺盛的,笑得见牙不见眼。
  回去的路上樱子两只手托着,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看得南子发笑,“又不是没见过小鸡,就这么稀罕?”
  樱子没搭理这茬,继续逗弄“唧唧”叫的小鸡仔,“今儿裴华哥一早去了衙门,是不是就去上任去了?”
  “是啊,以后又能和华子哥共事了。”南子高兴起来,分毫没有嫉妒之意,“今早不是我当差,不过听当差的兄弟们过来说,县丞大人可器重华子哥了,今儿第一天还亲自领了他去户房那里转了转。”


第466章 生病的狗子
  “裴华哥可真厉害!”
  “其实,不光裴华哥,我也有高兴事…”南子挠了挠头,想要说买宅子的银子我就要攒够啦能上门提亲去了,可是话还没说出口,脸却已经红了大半。
  “啥事儿?”樱子紧着问,可越逼着问,南子反而越说不出口了,后来索性拎着一篮子鸡蛋,连走带小跑地往前赶。
  把樱子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高兴事儿还有不敢说的不成?在身后急得大叫,“南子哥,你慢点儿!我不问了还不成吗?你可别摔了鸡蛋!”
  一面自己两手手心上下相对,护着两只嫩黄的小鸡仔跟在后头追赶。
  不过张正生在南子家喝茶的功夫,南子娘却将这个事儿同他说了,只含蓄地说了下个月就能买宅子了,后头的话不用说双方也都明白,张正生很高兴,倒不是势利眼图男方的高宅大院,关键还是南子这小子的确没得说,下了差还得起早贪黑忙卤煮挑子的事儿,能吃苦又机灵,还孝顺,南子娘更没得说,小妹能嫁到这样的人家,自己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
  南子和樱子两人皆气喘吁吁地跑到家,南子娘和张正生都满脸喜色说着话。
  “樱子,你手里是啥?还叫唤着呢。”
  本来还想揪着南子问个究竟的樱子,听到自己二哥这么一提醒,注意到自己一路忙着赶人,手底下
  使的劲儿可能有些大了,小鸡仔的声儿有些微弱,连忙松开上面那只手,幸好幸好,都没事儿,眼珠子都机灵得乱转呢,将两只小鸡仔往南子娘手里一放,“大娘,送给你养吧,我家已经养了十几只了。”
  其实南子家地方着实是小,就连南子睡觉的床铺都是在外屋临时搭起来的,厨房更是转个身都难,不过她兴兴头头的,不忍拂她的好意,南子娘欣然接了过来,“成啊,家里多这两个,也多了些生气。”
  张家兄妹告辞要回去时,南子娘却嘱咐南子一同跟了去,“烦劳正生兄弟绕趟杨家那儿,买几桶子奶给芊芊带回去。”
  “好嘞!”刚张正生说了一嘴,因为又多做了水酪和干酪的缘故,羊奶总也不够用,南子娘就记在了心上,南子上了马车,嘱咐自己娘下水和茶叶蛋别自己一人忙,等自己回来。
  一行三人一路说说笑笑往杨二叔家赶去,可是今日奇怪的是大黄和豆豆两只傻狗却不见踪影,平日里早就“哈赤哈赤”跑来迎人了。
  果然,进了院子里就发现杨二叔的孙子孙女儿俩孩子围在狗笼子前头眼泪汪汪呢,笼子里的大黄和豆豆早已经没了平时的欢快劲儿,脑袋仿佛连支棱起来的力气也没了,耷拉在地上一动不动,笼子里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看来还拉肚子了。
  “大黄,豆豆!”樱子蹲下去轻轻叫唤了两声,两只狗听见了叫自己的声音,可头仍然抬不起来,眼皮儿半睁不睁的,只狗尾巴摇了两下,以示回应,怪不得俩孩子哭得泪人儿一般,樱子看得也鼻子
  发酸。
  “杨二叔,这是怎么了?头两日来还没这样儿呢。”张正生和南子看着也落忍,问道。
  杨泰禾已经拎了两大桶的羊奶过来,“前几日只是有些拉肚子,之前也不是没有过,想着过几天就能好的,谁知道越来越严重了,起先还只是大黄,后来连豆豆也犯病了,哎。”
  “看来得请马医啥的过来瞧瞧啊。”南子给了羊奶钱,建议道。
  “哎,怎么没瞧啊?眼瞅着两只狗一天不如一天,俩孩子饭都吃不调适了,好容易托了关系请了个马医来瞧,可也说不出个四五六来。”
  论起来兽医这个职业那是早就有之了,老早就有关于动物疫(传染病)、瘼(狂犬病)、米猪(猪囊虫)、瘊蠡(疥癣)以及危U(牛虻)等等这些文字记录,也有“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的说法,但其实这个时代的兽医大多数都是医马的,因此也经常被称作“马医”。
  官中的太仆寺里专职兽医约六百余人,尚乘局内六十人。而民间的兽医也有,绝大多数都是师徒、父子相传。整个县有数十家医馆为人瞧病,可兽医却难寻,难得寻到的,也都是主攻马匹饲养、蹄铁、以及鸡鸭猪这些肉用家禽,平心而论在这时代也真的没多少人愿意为狗费那个冤枉钱去瞧病去,人的医疗条件都不行,动不动一个伤寒就能病死人,更甭说动物了。土狗本就不娇气,有福气的活个十来年,运气不好的,得了病,也只能听天由命罢了。


第467章 春雨后的茅针
  杨二叔他们算是对狗不错的人家了,还会想法子给它们请了马医来瞧病。
  “那怎么办?”樱子皱着眉抬起头来发问。
  杨泰禾摇了摇头没吭声,意思很明了了,樱子忍不住眼圈儿都红了,这两只十分亲人的傻狗就只能这样等死了?
  俩狗头相互靠着,喘息声听着也挺费劲,杨二叔家的小孙子和小孙女蹲在笼子边儿上给它俩喂东西一口也不迟,两个小人儿还不死心,将吃的往狗嘴里塞,“快吃呀,吃了就有劲儿了。”
  别说樱子了,就是旁边几个大男人看了也于心不忍。
  “对了,我记得上次大黄和豆豆身上长了蜱虫,是不是芊芊给出的主意结果就治好了?”樱子揉着红眼,突然想到。
  杨二叔点头,“是啊,用了艾灰,往狗耳朵里、全身都抹上一遍,隔天那些个虱虫果然西北风一吹就全掉了。”
  “那就请了芊芊来瞧瞧啊,说不准她就有法子呢!”樱子激动起来,对于杜芊芊,樱子那是万分的信服,立刻觉着这事儿肯定还有救。
  杨泰禾摆了摆手:“那怎么好意思?芊芊姑娘生意那么忙,怎么好让她来回地跑?反正后日又来咱们家买羊乳了,那时候烦她瞧瞧就成了。”
  “哎呦,芊芊不是那样的人,再说狗子都这样儿了,还等后日呢?!”樱子一听,急得要命,拉了张正生,“二哥,咱们快走,接芊芊去!”
  一阵风般,拉了人就走了,南子只好紧跟而去,“泰禾,你们也客气太过了,芊芊如果知道狗子这样铁定也着急上火,我们现在去将人接来,或许就有法子能碰上治好了呢。”
  杨家几人感激地连连跟在身后嘱咐路上小心,大黄和豆豆都养得有感情了,瞧着狗子受罪,他们心里也不好受。起先蹲在狗笼前的俩孩子抹了眼泪,挤挤蹭蹭站到了大人的前边儿瞧着张正生掉转车头,扬鞭而去。
  昨儿个夜里落了一场春雨,原本平地里一声惊雷震天响,可落下的雨点却不大,且下了不到两三个时辰就停了,早上起来路上的泥还没湿透呢。尽管如此,坡地上的茅草已经直起了身子,偷偷儿从地底下冒了出来,一片片的随处可见。
  杜小芹屋后的那片菜园子已经收拾地很成样子了,裴华一大早就去了衙门,合家高兴,直说终于熬出来了,杜芊芊自然也是十分心情愉悦,同时裴华临行前特意过来嘱咐了她,等衙门的交接忙完后就要着手去找彭大壮了,对于彭大壮这种滚刀肉,杜芊芊知道裴华比自己有办法得多。
  雨后的空气愈加清新,杜芊芊按耐不住好心情,带了嫂子、姐姐、妞子和安安一同去山里拔茅针去,吃倒在其次,主要还是为了轻松乐呵一把。
  茅针是茅草的嫩穗,不盈三寸长,圆圆的、细细的、尖尖的。拔了大把的茅针攥在手里,慢慢儿地剥开茅针的外衣,露出白嫩的幼穗,软软的,绵绵的,吃进嘴里甜甜的,像棉花糖一样,还带有一股
  淡淡草香味。
  “真好吃!”妞子咂摸着嘴,还不忘不时剥几根给安安。如今安安走路愈发稳当了,已经能跟在妞子身后跑着叫“姐姐”了,自打杜小芹带着妞子回来,每日里带安安最多的倒是妞子了,俩孩子之间也有闹小矛盾的时候,但是妞子脾气好、懂忍让,姐弟俩在一起玩儿的十分要好。
  杜小芹见杜芊芊也欢快地拔了吃,笑道:“这么个大人了,竟也爱吃这个。”
  “可不嘛?不赶着这会子吃,再过阵子就没啦。”
  这话倒是不假,谷雨之后,茅针便开花了,再没有人吃了。那些嫩绿的茅草就会开始逐渐变黄。等到秋天茅草老了,牛也不吃了,村里人将它一捆捆地砍回家,堆在院落里或码放在在屋檐下,留着当柴烧。
  杜芊芊瞅着杜小芹的气色愈加得好起来,虽然也每日里也忙,忙着一小方菜园子、忙给自己洗果子、打奶油…,但是同在彭家那时的心情截然不同,吃的又好,汤汤水水地每日补着,怪道以前嫂子和自己说“你姐是个没福气的,在家里当姑娘的时候也同你一样水灵儿的,长得都有五六分相似。”
  如今脸上的那层黄气一去,清秀的五官就凸显了出来。杜芊芊在心里咒骂彭大壮糟蹋人的同时,也暗自庆幸姐姐终于马上能脱离魔爪了。


第468章 怕什么来什么
  “小姨,你快看,这里还有地皮菜!”妞子抓着茅针的手朝着树根儿底下一指。
  杜芊芊顺着方向敲过去,两三窝,贴在地上生长,瞅着嫩嫩、绿绿的,稠稠的,这东西总是伴随着几声春雷、一阵春雨来的,都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黑绿色,有点儿像木耳,不过比木耳个头小些、肉薄些。
  “这可是个好东西!”对于茅针兴趣麻麻的杜小芹却眼睛亮起来,“清热下火最好了。”
  可是他们几人上山来本就是为了玩儿来的,竹篮、筲箕或者背篓一样没带,这东西滑不溜丢可拿什么装呢,几人想了一想,去旱莲池旁摘了十来个大荷叶解决了问题。
  妞子听自己娘说喜欢,也不怕脏,茅针也不拔了,用小手去一窝窝捧了来放于荷叶之上。
  “今儿个咱们拿它来炒鸡蛋。”杜小芹一边小心地将荷叶边往上折了折防止地皮菜出溜漏了。
  季桂月显然也好这一口,“那敢情好,这东西又嫩又鲜。就是难得,咱们不若多捧些回去,像木耳一样晒干了,要吃的时候用水泡发开,炒韭菜炒野菜都好吃。”
  于是原本只是想到山上呼吸些清新的雨后空气,顺道拔些这个时节才有的茅针尝尝鲜,可回去时仍旧没空手,就连安安和妞子都帮忙捧了两荷叶子的地皮菜,甭看不起眼,这座连个正经名儿都没有的后山还真是个宝地,总不会让人空手而回。
  半道上就碰见满脸急色的樱子朝着自己方向跑来,“芊芊!芊芊!”
  一旁跟着南子,脸色看着也挺着急,杜芊芊先是心里咯噔了一下,想着二人是从城里过来,该不会裴华哥那里出了什么事故?
  两方都各有各的着急,加紧脚步,不过几个呼吸就碰头了。
  “怎么了?”杜芊芊手里捏着荷叶包裹着的地皮菜,手指头因紧张而用力,地皮菜在荷叶里头被捏得四分出溜开来。
  “狗…快和我去杨…杨二叔家…”驴车刚到杜家大院,张正生还在拴绳子呢,樱子就跳下了车跑了进去,却扑了空,只有杜大山在家,杜大山才说了句人去了后山,樱子就立刻扭转头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