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甜点香满园-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芊芊姨给我的?”柱子高兴地捧着碗,今儿个学里逢初五休沐日,却被他娘拘在家里背书,去年一冬先是腿摔伤了,好歹那时还能三不五时请苏先生开开小灶,可后来偏生出了自家表妹那档子事儿,彻底没脸去找苏先生了,功课落下好些,以前还总能听到柱子回来炫耀自己被先生夸,现在是一句也听不着了,李菊花也曾偷偷在学堂窗前瞧,旁的孩子同先生有来有去答地欢实,柱子却半张着口木愣愣地犯困。
  自家孩子这样,李菊花如何能不急,索性休沐日拘了柱子让他下死力气背去。
  “嗯,特意给你捎的。”裴华摸了摸柱子的脑袋,上次“护驾有功”,这几日小子没少得小零嘴儿。
  李菊花在一旁意味不明地哼哼了一声,显然对于那日柱子差点被推了个倒仰的事儿还耿耿于怀,但吃人的最短,“柱子,赶紧吃了继续背,别躲懒!”
  一边手里还忙活着种眉豆和豇豆要用的竹架子,庄稼人经常将这两种豆子种在一处,须得搭架子,这竹架子很快就要派上用场,春日里头种下去没多久,先憋闷着劲儿,没多大动静,可“先胖不算胖
  ,后胖压倒炕”,不经意间一下就会发出四五颗芽叶来,攀缘着架子不断地上窜,每日里都以惊人的速度生长,瞧着就让人心内欢喜。


第448章 箱底的青布口袋
  李菊花看裴华端着两碗香椿拌豆腐从杜家回来,从出门到回来不过片刻,就知道这是又在杜家那丫头那儿吃了瘪,撇了撇嘴,还没成亲呢就往自家老爷们儿头上骑了,等成了亲还得了?
  兵部的副典吏!那真是裴家祖坟上冒青烟了才有这份荣耀,她敢自拦在头里,不过李菊花也不着恼,反正没了兵部副典吏还有户部副典吏这肥差候着,也不怕到手的鸭子飞了,只是自己心内拈酸吃醋的劲儿又上来了,都是裴家的媳妇儿,一个马上就是县衙里头的官太太了,而自己却仍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命,心里那股酸意弥漫开来,呛得喉咙发紧。
  “华子,要我说,媳妇儿也不能太惯着了,等成了亲你好歹也是一家之主,这般被她一个丫头片子拿捏着,实在不像个样子。男子汉同女人家不同,自然要出去立一番事业不是?”
  暗搓搓挑拨着,实指望能给杜芊芊下点眼药。
  李菊花言语关切,可裴华十分清楚自家这个嫂子“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的性格,既没点破,面儿上也没表现出什么来,只囫囵应了一声:“嫂子,菜园子里的篱笆瞧着今年该换了,我去用木槿花树枝做了。”
  裴华瞧着杜家菜园子里杜芊芊用了这法儿,紧挨着木槿花篱笆旁种了几棵瓠子和冬瓜,这两种瓜果会顺着篱笆攀援,等到六七月份里头瓠子开花,“瓠子花”名儿虽不好听,但白色的花瓣如同湖绸纱,颇有股媚态,冬瓜的花也开得十分鲜明,黄黄的一大朵,配上一朵朵粉色的木槿花,定是个十分明
  艳的夏日角落。
  说完进屋去换粗布衣裳,方便做农活儿。李菊花不满地暗自嘟囔了两句,裴华不是个喜怒形于色之人,因此他到底有没有将自己的话听进去,李菊花无从分辨,见柱子噘着嘴瞅着自己。
  “干啥?”
  “娘坏!”
  “娘咋坏了?”
  “你说芊芊姨的坏话!”
  几乎将李菊花气得倒仰,将手里的竹架子往地上一摔,狠拍了一下柱子面前的书本:“人家养猫拿耗子,我的猫只倒咬鸡。从我肠子里爬出来的,还反了你了!赶紧背书,明儿个学堂里再走神看我捶你不捶!”
  裴华衣服少,连同里衣在内一个半尺来宽的木头箱也没放满,虽然件数少、布料差,但干净整洁,整齐地叠在一起,因为受伤的缘故,那些下地干活儿的衣裳也要三四个月没派上用场了,都压在了箱底,伸手进去取,却意外在箱子一角摸到了一个小布口袋,裴华心中一动,将小布口袋拿了出来,很普通的青色口袋,将袋口打开,摊开手掌,到处里头的东西。
  “叮叮当当”八枚铜钱倒于掌心,每一枚都被擦拭得十分干净。
  这是年三十杜芊芊给自己端来的饺子里的,每只饺子咬开,或是红枣或是铜钱,里头包含了太多的含义,劫后余生的庆幸、驱除霉运的殷切、融融暖意的祈祷…
  那顿饺子越吃越凉,心却越吃越热,如今那几枚铜钱正静静地躺在自己手上。


第449章 红薯藤
  于是,粗布衣裳也不忙着找了,裴华握着这八枚铜钱出神,想着这几个月来杜芊芊对自己的点滴照顾。药饮、饭菜、被褥、火盆、乃至窗台上的各色花卉…无一不用心,自己这一场伤病,倒让她成了担子最重的一个,日夜悬心坐卧不宁。
  懊悔如山倒般涌来,裴华“腾”地站起身来,将那八枚铜钱重又装回那青布袋子里,妥帖地于箱底放好,拔腿出了屋门就往杜家去。
  “小叔,你去哪儿?”柱子被他娘拘着在堂屋里背书,正不耐烦,瞧见他小叔脚步匆匆往外,巴不得让小叔带上自己离了这里。
  可裴华此刻心内焦灼、恨不能立时见到杜芊芊才好,压根没听到柱子那里的动静。
  李菊花顺手抽了根手边用来编竹架子的竹篾子轻抽了下柱子的胳膊,竹篾子韧性大,发出“咻”的破空之声,听着唬人,其实打在厚厚的棉衣上倒也没什么痛痒,“看来今儿你是皮紧了,不真来一顿你就不老实!”
  佯装又要扬起竹篾子,柱子被吓得抱住了头。
  “说是去弄篱笆,怎么转脸又忘了,跟吃了蜂蜜屎似的成天往隔壁跑。”李菊花嘟嘟囔囔地小声抱怨,见柱子抱着头,一双眼睛却在两只胳膊中间咕溜溜乱转瞧着自己,知道他这小子在听着呢,到了狗都嫌的年纪,指不定还会乱学舌去,噤了声,可想到自家男人此时正在地里忙着,同为兄弟的却马
  上要穿上官服彻底当上人上人了,心内总归不是滋味儿,眼下去弄个篱笆还推三阻四失了魂儿似的,并不舍得真打儿子,只能拿手里的死物撒气,那竹架子被上下摔弄得几乎散了架。
  裴华兴冲冲到了杜家厨房,实指望杜芊芊会在那儿,可惜却扑了个空,出了厨房,木匠房里有动静,进去一瞧,是杜大山三口在里头呢。
  烟铺掌柜给拉回来的忆木,刚做出了一批烟斗,材质坚固,其实是做弓把子的上好材料,用来做烟斗着实是奢侈,杜大山每一刀下去都格外用心,因而特别有成就感。
  “安安你瞧。”杜大山献宝一样拖着一个烟斗,“这斗窝大小深浅多合适!”
  安安哪里懂这些个,新奇地一把将烟斗抓在手里。
  “别人家教孩子读书写字,你可倒好,教儿子做烟斗!”季桂月好笑道。
  杜大山嘿嘿乐道:“做烟斗咋啦?一般人还做不来,斗窝大小深浅、烟道宽窄高低,里头讲究可大了,做得好了,让人一叨烟嘴立刻唇喉就能感受到烟气通畅,要不然烟油子倒流,一嘴苦辣…”
  说得兴致高昂,显然这一批烟斗做得很成功,杜大山完全沉浸在成就感中,季桂月瞧着自家男人这般高兴,她当然也跟着高兴,不过嘴里却仍不忘了打趣,“我瞧着你是要疯魔了,整日价烟斗烟斗,快歇了,将这碗杏仁豆腐吃了,大妹和小妹一齐做的。”
  裴华一走进来就看到这其乐融融的一家三口。
  “华子…”杜大山正要招呼,可是裴华等不及了,“哥,芊芊呢?”
  杜大山一直泡在木匠房里,并不清楚,瞧着裴华挺着急的,“咋了?出啥事儿了吗?”
  “没有,就是找她说几句话。”裴华面上含笑,也的确不是有什么坏消息的样子。
  “她们姐俩领着妞子在屋后的新垦菜园子里忙呢。”季桂月给他指了条明路。
  裴华得了信儿,同房里人匆匆打了招呼,扭头就奔了出去。
  “这是有啥急事儿啊。”杜大山还是有些不放心,季桂月将他手里的碗举到他嘴边儿上,“你就放心吃吧,你瞧这样儿还能是啥坏事儿?我看呐,咱家这小妹是真厉害。”
  “咋厉害?”杜大山仍然不解风情,季桂月催着他喝了甜汤,别紧着问了,到时候就知道了。
  红薯都是在麦收后用秧子种下的,秧子从哪来呢?将一冬没吃完的那些在早春的时节埋在土里,等天气和暖后这些红薯就会便发芽,抽出一条条的茎叶,等这些茎叶长得很大之后就可以直接摘下了,这就是秧子,这些秧子没有根部的,一节一节,朝土里一插,浇上水,几天便活棵了。
  早春温差大,午后的大太阳下温度要比早晚高上许多,杜芊芊忙完了送货要忙的那些活儿,就陪杜小芹在这里忙菜园子,她对于种菜这些庄稼地里的把式活儿并不在行,时不时问一问姐姐,觉得十分有趣。
  “姐,你说这些阿青送来的这些红薯好,为啥呀?”
  “你看这皮儿,紫红紫红的,里头粉面儿含的多,煮熟后又甜又粉又糯,用来做粉条儿也是顶好的。”
  “这些红薯藤长得多了还能喂猪。”
  杜芊芊突然笑起来:“那可不成,我还想吃呢,外面那层皮儿给宣了,里头清脆的茎配了青椒丝炒
  了多好吃啊!”
  弯弯的眉、甜甜的笑,在午后的大太阳底下干活儿累出额头的细密汗珠,在阳光底下生机勃勃的美。


第450章 葡萄出窖
  “你看看你小姨,还想着同小猪抢吃的呢。”
  妞子被逗得哈哈笑。
  红薯地是有些要求的,得将土两边的脊堆起来形成一条条的红薯沟,这些红薯秧就栽在这些隆起的脊处,这样既可以方便红薯秧扎根生长,又有助于红薯在土壤里结果,到了秋天将起脊上的土用铁锹一推,或大或小的红薯块就一个个乖宝宝似的一根藤冒出头来。
  妞子也帮忙扒拉,其实她那小胳膊小手的,几刨子下去也刨不了多少土,压根帮不了什么忙,不过杜芊芊将她的袖口挽起来,由着她玩儿去,妞子比其他同龄孩子会察言观色得多,她分明可以感受到自己娘整个人放松了下来,她小小一个人儿也跟着狠狠送了口气,若眼下是在彭家,肯定已经被奶奶他们多嫌着丫头片子碍事了,但是在这里不会,妞子笑嘻嘻地用手抓土帮忙堆垄。
  裴华原本急着找人的心情莫名平复了下来,站在离新垦菜园子十来步远的屋墙那儿含笑瞧着地里忙碌的人。
  “芊芊!我拿来啦!”清脆的叫声由远及近,“哎,裴华哥你怎么自己个儿站在这儿?”
  樱子手里拽着葡萄藤,一阵风似的旋过来,看到裴华,蓦地停了下来。
  “我来找芊芊有点事。”地里的三个人听到了动静也都扭头过来瞧,神情都有些惊讶,表情都带着疑惑,自己刚回了家去怎生这么快又回来了,对着那三双有些神似的眼睛,裴华有些不好意思,“这
  葡萄藤是拿给小芹姐来种?”
  “嗯,是啊!”樱子兴奋地点了点头,“我哥特意挑了最好的,保管长出来的葡萄又多又好吃!”
  说着招呼杜芊芊她们也过来瞧,邀功一般紧着介绍。立春时分要挂上四五十日的摆条风,枝条随风摆动,树便醒了,忙忙跌跌将汁液输送到全身,枝条儿软了、雪也化尽了、土壤是肥沃的黑。
  “地里碧绿的茵陈蒿长出来了,我大哥、二哥他们就将葡萄出窖了,那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葡萄藤露出来,乌黑乌黑。”樱子将手里的葡萄藤往上捧了捧,献宝一般,“你们看,这几根梢头已经开了芽苞。”
  果见樱子带来的这几根已经吐出指甲盖儿大的小叶儿,还嫩得紧,白白的小片儿,杜小芹听裴华说找芊芊有事儿,心里有些着急,但是樱子兴头头地来给自己送葡萄藤,也不好打断。
  “小芹姐,得备上松松的湿土,可别小看这小叶儿,种下去不大一会儿就会变了颜色了,先是叶边儿发红,再一会儿就全绿了!”
  “备好了,正好樱子你懂,你来帮忙姐来看看这土成不成?我怎么瞧着我备好的这些太湿了些?”杜小芹正挽了樱子,另一只手牵了妞子。
  樱子还想回头去拉杜芊芊,被杜小芹含笑悄悄儿捏了下手,这才反应过来,吐了吐舌头,二哥说了这几根是今年出窖里头长势最好的,刚刚自己只顾着高兴说自己的了,完全没在意裴华哥刚刚说的话。


第451章 雷声大雨点儿小
  “说吧。”杜芊芊擦了擦额前的薄汗,庄稼果然不是那么好种的,刚刚不过堆了几垄红薯地,从胳膊到腰连着双腿都泛着酸,想想村子里那些靠天吃饭的乡亲们,不由得感慨地里刨食真是件顶辛苦的事儿。
  恰逢早春料峭,前一刻脖领那儿还觉得热得微微发汗,可站起来后风一吹,脸上毛孔忽地一紧,觉着寒津津起来,忍不住稍微哆嗦了一下。
  裴华瞧着她嫩苹果一般细白的脸,生怕她受了寒,“去堂屋吧。”
  “成!”脆生生地答应着在前头带路,杜芊芊也不忙着先进屋,反而先进了厨房,仔仔细细将十根手指都洗净了,特别是指甲缝里,已经干了的泥巴粘在里面很不舒服,熬炼好了的猪油炸了吃食,剩下的若是直接倒了可惜了得,灶台底下多的是草木灰,抓两把加了清水搅拌后澄清了,同猪油一齐熬煮了就成了最原始的肥皂,用来洗脸会皴,不过用来洗手却挺好。
  杜芊芊两只手都搓满了肥皂,滑腻腻的,见裴华笔挺地立于一旁,心中生起促狭之意,不忙着洗完,开始用标准的七步洗手法,手掌、手背侧、掌心对手背、掌心侧指缝、手指指背、大拇指、五指并拢小鸡啄米一样洗指尖、接着还洗了手腕,揉搓间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除了瞧着挺新奇,裴华并无任何不耐烦的意思,杜芊芊抿嘴一笑,表现不错,赏他口茶喝吧。
  洗净、擦干了手,倒了两杯菊花茶。春日里容易肝火旺,需要茶水的补给来消退肝火,烧滚水的空
  当挑选出三五朵菊,滚水冲滚而下,菊花在沸水里翻滚,花叶得到井水的充分浸润,盖上茶盖,花叶在水汽的蒸腾里复又经受一遍洗礼。
  杜芊芊拿捏着时间,茶盖再严严实实盖个片刻饮用最佳,端了两杯茶就要往堂屋去,裴华手臂从上方伸过来,“我来。”将两杯茶接了、往堂屋而去。
  态度这么好?莫不是想着这样就能让自己心软?杜芊芊跟在他身后腹诽着,捏了拳头提醒自己切不可中美男计!
  杜芊芊这厢还在默念“原则”二字时,“就听你的,我去当户部的副典吏。”
  “啊?!”杜芊芊嘴微张,还有些愣愣地反应不过来,模样怪可爱的,裴华心中又怜又爱又悔,悔的是自己悟得太晚了些,累地她平白多受几日的惊。
  “听你的,那个兵部副典吏不当了。”裴华声音又柔和了几分,耐心地又重复了一遍。
  “真的?!”杜芊芊仍然有些不敢相信,前后不过两盏茶的功夫,怎么回家一趟就突然变了主意,要下定决心说服自己放弃理想多么不容易,杜芊芊心里比谁都清楚。
  “真的!”裴华含笑看着她的眼睛,坚定地答道。
  一双略丹凤、一双如月牙,四只美目都噙着笑,不过显然杜芊芊的情绪要激动得多,内有流光波动,有些氤氲的雾气,看得裴华心里如同被揉了一下,有些疼,轻声问道:“怎么还哭了?”
  杜芊芊咬了下下唇,“为什么?”鼻音有些重。
  “户部副典吏难道就不能护百姓、保平安吗?一样的。”
  当然不一样,杜芊芊知道裴华这是避重就轻,揉了揉眼睛,“骗人!”
  “不骗你。”裴华正色道,“你放心,那些你担心的事儿我都不会做。”
  杜芊芊知道自己贪心,不仅想论迹、更想要论心,但她明白,眼前这个人,不论论迹还是论心都是值得相信和托付的人。使劲儿点点头,俩人之间第一次重大的分歧就这样雷声大雨点儿小地轻松解决了。
  心结一解,俩人安心品茶。
  再揭开杯盖,顿时菊花的香气从茶盏中升腾而出直冲鼻端。原本干瘪的菊花如同回到了初开时的状态,体态轻盈地在杯中舒展而开,翩翩似山间清秀的佳人婆娑又质朴,摇曳又羞涩。瞧着菊叶在滚水中慢慢儿浮沉,时间似乎也放缓了脚步,空出大段的留白,任凭品茶之人遐想山野之间的恬淡:天光乍亮,云气缭绕鸡鸣阵阵,郁郁青山下的沟垄之上,朵朵白菊在徐徐微风中轻曳,来自深山腹地、吸收日月甘露精华,方成就这两盏茶。
  俩人对坐着,交谈并不多,偶尔聊上两句,时不时笑着对望一眼,啜饮口中的菊花茶不自觉间甜得醉人。
  屋里甜丝丝,屋外笑吟吟。
  杜小芹和樱子在堂屋外垫着脚悄悄瞧着这是和好了,放下心来,又踮着脚离开,生怕惊扰二人。


第452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品着茶,谈起彭大壮这事儿来,杜芊芊深知这是个块难啃的骨头。
  “这事儿你别急,办法我来想。”裴华又抿了一口,带着笑对杜芊芊道。
  因为杜芊芊并不知道上次裴华去找彭大壮、牛二等人给自己料理了后顾之忧,因此只当这是在安慰自己,裴华这么个正直的个性,碰上这种难缠无赖的小人只怕多半是秀才遇到兵。
  裴华瞧着杜芊芊的神情,料到她心中所想,也不多解释,且等事成之后再做道理。
  正说着,杜芊芊却“噗嗤”笑了出来,“要治彭大壮,就得菊花嫂子那样的人。”回想起那日的情形,彭大壮被李菊花厮挠地毫无招架之力,裴华也掌不住笑了。
  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说得就是这样了。
  “要是变得有菊花嫂子十分之一厉害就好了,看彭大壮还敢不乖乖就范!”杜芊芊嘟囔着,彭大壮这种要啥没啥的人,其实最难对付,反正也没啥可失去的,自然也就没啥可怕的了,反正烂命一条,现在拽着杜小芹,起码能三不五时过来杜家捞点油水,若是和离了,臭名在外,再要找媳妇儿只怕是妄想。要让他和他家里人同意倒也不是没办法――砸银子!
  别看彭大壮这烂泥扶不上墙的酸窘样儿,其实彭家田地不算少,实实称不得那起吃饭都成问题的薄祚寒门,让他们开价,狮子大张口是跑不了的,反正不可能赔本了去,只管往高了要又何妨?再者彭大壮反复无常的小人,临时变卦或者加码那还不跟闹着玩儿似的?总之,用银子砸彭家人是下下之策
  。
  不过无心的两句话,听得裴华心里一紧,面皮儿都绷了绷,欲言又止地瞧着杜芊芊,让后者更是笑得泪花儿都出来,看来菊花嫂子这做派不仅小人害怕,正人君子听了也犯愁啊。
  于是,李曼翘首以待的裴杜二人分崩到底是没有盼来,虽然很是扫兴,但却并不是她最在意的事儿,这两日她心心念念的全是去邻县未归的李康,本来说好来回不过四五日的功夫,可这会子已经十来天过去了,却仍没见他的踪影,不知是他还没从邻县回来、还是从邻县回来了却没来自己这里。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李曼都挺烦心的,前者是担心是不是生意上出了什么变故、或者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儿,后者那问题就更大了,已经习惯了李康的小意殷勤,突然冷下来,李曼哪里适应得了,在家里胡思乱想起来,一会儿怕他遇到了剪径的贼人,一会儿怕他对自己的心意有变,真个茶饭不思、坐卧不宁,如此焦虑了两天,仍然没等到李康,李曼等不下去了,她决定先去姨妈那里问一问,毕竟从上次过年见面以后,李康的娘已经正式成为了这个县里以栾夫人为首的贵妇交际圈之一员,本来又是长袖善舞的性格,最近同栾夫人走动得很勤。
  “李康这小子这几日都没去你那儿?”栾夫人惊讶地道,“他几日前就回来了啊。”


第453章 忐忑不安
  栾夫人这般惊讶自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李康已经来府里一两次了,没道理一次没去找小曼啊。
  这么一说李曼更是着了慌,“那他来找姨夫是为了什么事?”
  “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左不过生意上的事儿。”栾夫人顿了一顿,避重就轻地应了一句。
  李曼心里无法自制地“砰砰”狂跳了几下,李康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自己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他却没察觉?但拧眉虑了一遍却没想出什么来。
  “我听他意思是生意上有些麻烦,估摸着正忙这事儿呢,你且安心,不出两日必定会去找你的,咱们自己得稳得住些。”栾夫人见李曼乱了心神的样子,安慰道,但是心里隐隐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浦阳镇四处高山,处于盆地的腹部,鲜有山林,因而缺乏柴薪,镇里人需要柴薪时都需去市场上购买,这里的柴炭生意也就兴旺异常。
  这里处于县城的下游,需要大木料就都去县城购买,回程时利用途径这里的水路进行运送,不过水路比较浅窄无法如同大流量的江河一般立于、甚或住在木柴之上。于是这里的集市上会出现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现象:山区的乡民进城赶集常扛上几根木料、半夜就动身,点了灯笼,翻山越岭后天亮前到达集市,卖完了之后匆匆扒拉几口饭,给家里添上些生活必需品,接着徒步回家,等待下一个赶集日的到来。
  而买主就会在这里选购好木料,银货两讫之后雇人将这些木料抗到北桥头,在桥头边有一个埠头,那里有不少专门以放排为营生的人候在那里,看到主顾来了就会一拥而上招揽生意。
  放排绝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因此这些放排人会几人一起合作,组成一个个小团体,放排的价格依据木料的数量和路程的远近来定,价钱一旦谈妥当了,木料之上刻了货主的姓名和地址,绳索捆扎好了放入水里顺流而下。
  放排人手持竹杆,沿着溪堤一路跟随,遇到水流拐弯处或浅水滩,木料在水中难免打旋或搁浅,放排人就用竹杆轻敲一下、将木料引到主水道里头。一路上,放排人需要时刻跟着木柴的进度时而慢行、时而小跑,有时甚至要涉水作业,到达目的地后,用一个特制的钩子搭住木料,把货物拖上岸,再通知货主。
  而此时的水量不大,更是三不五时出现断流,上游的村民们闲时就会将山中的杂木伐倒,锯成了段状,再用斧头劈开、藤条捆了结实,堆在河流旁等待时机。
  三四月份的汛期一来,选好木柴截留的场所,通常是大片裸露的溪滩,拿着大榔头于此处打下一排长木桩用于拦截木柴,等木柴随着水流到了这里,不会儿就会堆积如山。
  李康脑子活泛,这里的需求量极大,上一笔生意跑完就筹谋着这里了。来府邸这一两次也正是为了此事,来找栾县丞打通关节,有买就有卖,有生意就有竞争,没有门路如何淌得了这里的水?


第454章 干酪
  只是通门路而已,比上次的木行事情要简单许多,李康也就跑了两次,栾县丞就应承下来了,但是背地里对着栾夫人却已经有些微词了,“上进是好,但是功利心也太强些则个”,倒是栾夫人劝了些“提携提携自家的晚辈后生也是分内应当”之类的话。
  虽然李曼心内焦灼不安,但是栾夫人再三叮嘱她宽心沉着,其实除了耐心等也无他法,果然,到了第四日的承望李康出现了。
  一见到李康的面儿,李曼满心的委屈还掺杂着些无法言说的怨怼,可是李康却如同什么事都没发生般,仍然笑脸相对、各色妥帖,倒让李曼无从张嘴质问。
  这次李康更是将栾夫人和李曼请到了自家宅子做客,这还是李曼头一次到李府,府里上下无不精心筹备,自打李曼从马车上一下来,就受到了李府最最上乘的招待。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站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小心服侍。
  家里厅堂严格有序、中规中矩,以正厅的中轴为基准,是大户人家惯用的成组成套对称式摆放,如家具、楹联、匾额、挂屏及书画等,十分有气派。入门正对着屏风,“屏其风也”,上头绘了《荷亭儿戏图》,可看出精细的峰峦云水状纹理,不仅挡风辟邪、更添雅致。
  条案前是一张八仙方桌,左右两边各配了太师椅,以右主、左宾或左上右下为序,皆以“序”来入
  座。墙正中挂着中堂字画及翰林为序的匾额,堂两侧摆放着对称的几和椅,是晚辈等人的排列座式。
  整个厅堂端方肃穆,同一旁喋喋称赞李曼的李夫人气质倒不是十分相称,“今儿个人倒也齐全,独缺了康儿的爹和姊姊,老爷外地生意里忙着,他姊已经出嫁,均不得空儿,康儿这孩子,忽了吧地说要请你到家里来做客,不然他姊念叨着要见也不是一两日了,康儿总也夸你是这个咱们县顶标致的,他姊正不服要亲眼瞧瞧呢。”说着,又是一阵笑,“不急,以后有的是机会。”
  李曼听了这话拿眼偷瞧李康,后者俊俏的一张脸含着笑看着自己又躬身去微扶栾夫人注意台阶,李曼心中暗喜且大定,不由就自己给他找好了理由:必定是这阵子太忙,因此才没来找自己云云。
  通常而言,厅堂的家具布置最能体现家庭的生活品味,即便李宅还远不能称上“添一笔则无章,少一笔则意寡”或“相得益彰,起坐之间自成天地”,但竟也不俗,没有股子暴发户做派,只管金银堆砌,栾夫人心内还是比较满意的。
  新贵就凸显在“新”字上,物什一应都较之其他李曼见过的大户人家要新上一些,就比如栾夫人府里所用坐褥、椅袱、引枕之物半新不旧的居多,但这里大多却是簇崭新的,栾夫人一看便知这是乍乍迈入上等之流的做派,但李曼到底眼浅了些,瞧着这些或殷红撒花、或青缎刺绣的崭新用度,想着以后便是这里的女主人,心内还是十分受用的。
  而茶果点心也是极用心。但这方面李曼的确是见了不少市面、吃过不少好东西的,那些个吃食在她眼里也就精心准备的水平,倒是一样引起了栾夫人和李曼的注意。
  丫鬟端上来两种酪,五尖瓣白瓷碟端上来,胎白质细,釉色洁白莹润,碟中的酪被切成精致的小方
  块儿,愈发被白瓷碟衬得可口异常。
  这时候的酪做起来十分费功夫,因此价格很是不菲,但栾夫人瞧着总觉着有些眼熟,笑着拈了块,随意问道:“倒难为你们好找,这酪想必是从外地捎回来的?”
  李康的娘忙笑道:“倒是想岔了,这是家里买办从此地买回来的,价比外地的那些酪便宜不少,虽是用羊乳做成的,但口味竟也不比牛乳的差,夫人、小曼姑娘,你们尝尝看。”
  分了水酪和干酪两种,那水酪颜色更白些、虽然羊乳浓度略低,但胜在细嫩且香;干酪甘沁凝脂,颜色微微带着乳黄,细闻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