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甜点香满园-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芊芊抿嘴一笑,这可正中她下怀,省得哥嫂他们总是拿“再生个孩子就好了”这种观点来噎她,观念的转变总需要个契机,这次哥去得好,真该让嫂子也一并去瞧瞧。
  添了新丁的张二娘家更是热闹。
  孩子不过出生还没一个月,按理说应该在屋子里头娇嫩地养着,但是或许是这阵子他娘发了奶疮、他需要吃百家奶的缘故,竟也不娇惯,他二婶或者奶奶不管抱着他去谁家,来回大冷天偶尔襁褓头被风吹了开,小子脸蛋儿都被冻得有些红,倒也皮实了,一点儿没有,且虽也不认生,不管是谁奶他,闭了眼睛只管吃了个饱才完。
  饭量也大,比人家自己孩子吃的还多,张二娘她们就不好意思只捎上几个鸡蛋了,索性拿绳子扣了两只鸡、或者草绳串了一大块连肥带瘦的五花肉。
  “臭小子,幸好你遇上了好时候啰,不然奶奶都要被你吃穷啰。”张二娘抱着小孙子,嘴里这样说着,但眼睛都稀罕地笑眯了起来,众人都笑。
  这小子乐了,可他娘却受罪了,奶疮一直有些反复,也就是这两天才大好了。月子里不能下地,饭菜端了去尽管不怎么有胃口,但仍是逼着自己喝了一大碗没放盐的鱼汤,就着汤泡了大半碗饭,每日里蒲公英和马齿笕的茶喝得她嘴里直发苦,没滋没味儿的鱼汤喝到嘴里也觉着鲜味十足、好喝了起来。
  “这就对啦,是病怕三碗!多吃了身子骨好了比喝什么用都强。”张二娘看大媳妇儿大口喝汤,点着头劝她再多吃些。
  “嫂子,我哥让我帮忙端进来的。”樱子端着盆热水进了屋来,正诚媳妇儿正吃完了饭正将枕头竖着抵在腰眼后头消食。
  正诚媳妇儿就有些不好意思,她每天都用生地黄洗净捣烂成泥外敷在奶疮上,因此全身都是一股子药材味儿,她是让张正诚去弄的,连婆婆她都没好意思惊动,结果却是小姑子端进来了,张正诚媳妇儿连忙坐直,“你哥呢?”
  “小子又拉啦,哥在洗尿戒子呢。”樱子撸了撸袖子,“来吧嫂子,我给你擦擦,屋子里这么暖和,你把上衣解了。”
  颇有些摩拳擦掌的意味。正诚媳妇儿不自觉地捂了下胸口的贴身袄子。
  “哈哈哈,嫂子,你和我还不好意思啊?没事儿,快点。”樱子低下头去拧毛巾,刚烧滚的开水,十分烫手,樱子嘴里“斯哈”不断,时不时左右手互相交替着摸摸耳朵降温。
  正诚媳妇儿哪里好意思,“樱子,你放下吧,我自己来。”
  见大嫂的确是不好意思,天儿冷,屋里头再暖和,滚水也没法保持高温太长时间,樱子将拧地送送的热毛巾塞进正诚媳妇儿手里,“喏,给你。你快着些,别吹了风,也别瞎干净,擦擦去去味儿就得了。”
  话糙理不糙,正诚媳妇儿接过来,笑道,“知道啦,看你这小嘴儿嘚吧嘚吧的,只管啰唣。”
  “大嫂,你这可说错人了,这些话都是我哥让我嘱咐你的,还不是心疼你怕你冻病了。”樱子出了屋子,临关门前,头探进门内,还最后不忘逗一句。
  一夜北风紧,雪就像扯着棉絮往下落,杜芊芊想着若是这般继续不停下,只怕正月这几日就真的要窝冬了,不过厨房的梁上挂满了猪肉、羊肉、火腿,地窖里头尽是地瓜、苞米、白菜、萝卜,而屋檐底下的大缸里头满是腌好的各色咸菜,碗橱底下摆了好几坛夏秋时节酿的果酒,木炭和柴火备得足足的,哥嫂子、安安都在身边,裴华哥就在隔壁,樱子和阿青在一个村子里,随时都能见面,杜芊芊想着就觉得日子这般过,美得很,真好。
  要说唯一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也就是姐和妞子了,若是能将她们从万恶的彭家解救出来,那就更好了。
  不过第二日天刚亮雪却停了。门一开,房屋、树木、田地里、村后的山脉都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好大雪,昨儿刚扫完的又白搭了。”季桂月嘟囔着,去小杂物间去拿铁锹,这么厚的雪用扫帚是扫不动的。
  可在杜芊芊眼里,整个吉安村就像是个巨大的奶油蛋糕,想着想着就不由咽了口水,过年其实最兴奋最有味儿的是年前备年货的那一阵子,到了年三十这天,除了贴对联福字,也就只需要包饺子了,反倒闲了下来,要不,今儿个就应个景,做个奶油蛋糕吧。


第383章 大年三十
  季桂月和杜芊芊姑嫂俩站在厨房里,都在挽袖子,互相瞅了眼。
  “你预备做啥?”
  “我打算做个蛋糕。”
  季桂月听了直接一摆手,“家里吃的东西这么多,赶紧别做了,下晌还得包饺子,做了蛋糕咱们可得几个肚子塞去。这会子赶紧将浆糊煮了要紧。”
  接着不由分说,利索开始干活,杜芊芊看了看几乎占了半个厨房的各色吃食,再做了不经放的奶油蛋糕属实有些浪费了,煮浆糊她还真没怎么干过,就帮着季桂月打下手。
  季桂月一手抓着面粉,满满洒进锅里的凉水中,另一只手用筷头顺着一个方向慢慢儿搅动,让面粉完全溶解在水里,口里叮咛着:“火有些大了,赶紧底下压低些。”
  炉膛前的杜芊芊立即按照吩咐抽出了两根柴火,用脚踩灭了。
  随着水温缓慢的上升,季桂月一直保持着匀速搅拌的动作,水分约莫吸收了一半左右的时候,面粉就开始“噗噗噗”地冒鱼眼儿泡泡了,反正炉膛里头也不用添柴火,杜芊芊就站起身来看,此时恰好是面粉向浆糊转变的过程,就见季桂月用筷头挑了些起来,长长地拉起了丝儿。
  季桂月点点头,“去,添几根柴火。”
  三根柴火一添,坐在那里的杜芊芊就看见季桂月手下搅拌的动作明显开始吃力了,就看季桂月快速地用手一抓,打量了一眼,“成了。”
  动作一气呵成,杜芊芊就奇道:“嫂子,你手可真经烫!”
  季桂月好笑地白了一眼。
  杜大山踩着凳子往门框上头贴门笺,季桂月在一旁递浆糊,安安现在太沉手,杜芊芊抱着已经挺费力了,加上小家伙自打学会了走路也不肯老实被抱着,就牵了他的手在一旁瞧着。
  门笺都是用青纸裁的,祈祷来年的庄稼长势好、收成好,上头还镂刻了些吉祥的花纹和吉利话,杜大山在顶端刷了层浆糊,往门框上一粘,下面的部分自然垂下,被冷风一吹就飘了起来,怪有趣的。
  大年三十这日走门串户的少,不过杜家却来了三拨人。
  第一拨是曹松和阿青,两个人一齐送了一小瓷坛的芥末墩来。
  阿青成亲不过也就是三日前的事儿,可眼前的阿青挽起了头发,面儿上说不出的娇羞,比少女时候竟平添了些韵味,“这是娘做的,让我给你们都送些。”
  芥末墩儿都是腊月二十几开始做,因为做起来比腌白菜麻烦许多,也更费东西,腊月里诸事繁忙,如今村里人十亭里头也就一两亭的人家还会费事做上一两坛。
  不仅要青口的大白菜,还必得眼观手掂细心挑选那些顶瓷实的,掰了外头一两层的老帮叶,这时候手底下可千万别舍不得,不然保住了几片老帮儿事小,毁了一坛子的芥末墩儿事大。
  中间段儿切了一寸来厚、粗的圆柱形状,圆柱这个形容还有点太客气了,其实就是个胖圆墩儿,用马莲草转着圈儿扎紧了,至于为啥非要用马莲草,杜芊芊也问过,也没个确切的说法,大概是因为这样肉里就有了马莲草独特的清香味,再问,季桂月就不耐烦了,“哎呦,这论起来,祖上一辈辈传下来的,都用马莲草,等明年清明烧纸,我让老人家给我托个梦给我讲个分明,再讲与你听!”
  烧一锅滚水,用笊篱将这些马莲草扎紧的胖圆墩儿托住,逐个焯到半生不熟的当口,焯的时间千万不能唱,不然大白菜就烂成了泥,没了脆生的口感。
  焯好的胖圆墩儿趁着热乎劲儿装进小瓷坛子里,挨个儿码整齐,码好一层,就在其上涂抹上一层芥末糊糊和一点儿糖粒儿,就这样一直码放到快到坛子口儿,此时锅里焯白菜焯出来的水已经晾凉,手腕用巧劲儿将上头浅浅一层浮沫撇了,余下澄净的舀进坛子里,盖子封严实,这还不算完,最后还得用家里的小被子裹了才行。
  封好后的坛子一定要在屋子里暖和的地方捂着,否则芥末的辣味儿没法发出来。光是听这些琐碎的步骤,就够让人忙累的了,也难怪腊月里愿意做的人家越来越少。
  不过做得了之后的好滋味却很好地证明了自己,证明了这些琐碎和忙累是值得的。
  原本白嫩的胖圆墩儿已经被泡发成饱满的牙黄色,夹了十几个圆头圆脑的摆在盘子里,仅需要滴上几滴米醋和香油,酸甜俱佳、嘎嘣脆,开窍通气,过年这几日鱼肉吃腻了肠子,用它来解腻最合适。
  杜芊芊在阿青喜宴的凉菜碟里第一次吃,她还真不会做,开胃爽口,回来就同季桂月商量自家也做,结果季桂月起先有些扭捏,挽了下头发,后来叹了一声,看开了,“不怕你笑话,你嫂子我,会是会的,就是做不太好,只怕做出来软塌塌的,别糟践白菜和芥末糊糊了,你要是想吃,我替你同阿青家要些来。”
  结果混忘了,今儿个阿青就主动送了一小瓷坛子来。
  阿青继续道:“已经做了三四天,芥末的辣味儿一揭开瓶盖就能冲到鼻子,正好能吃了。”
  “这不是瞌睡就来了枕头吗?”季桂月接了过来,“芊芊前几日还唠叨着想同你要些呢。”
  听了这话,阿青自然高兴,曹松也被杜大山热情地拉了坐下,季桂月忙着去泡茶,被杜芊芊拉住,“嫂子,曹松哥难得来,别泡茶叶了,给曹松哥煮一碗茉莉羊乳吧。”
  “成!”季桂月连口答应着去了。
  杜芊芊对曹松这般热络、周到,阿青心里更是慰贴高兴,拉着芊芊的手,“你若是喜欢吃,家里还有呢,我下午再给你送一坛子过来。”
  “等这一坛子吃完,我自己去找你要去,顺便讨教讨教婶子怎么做的。”杜芊芊说着往堂屋门口瞅了瞅,抿了嘴偷笑道,“婶子手可真巧,会做衣服,这些腌菜也做得好,我嫂子说她做不出正宗的味儿来。”


第384章 喜讯
  “不是我娘做的。”阿青红了脸,说完就又随机反应过来,扭头瞅了眼旁边的曹松,“是曹松娘做的。”
  原来如此,杜芊芊也看着她笑。
  打进门来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曹松这时候开口了,见阿青着实害羞了,替她解围:“今年地里出的好青口白菜,我娘就做了好几坛,若是芊芊你爱吃,我家里尽够。也有黄豆肉酱,下午我给你送些来。”
  杜芊芊知道曹松口中的黄豆肉酱,比芥末墩儿做起来更繁琐,光是要将猪肉皮内面上的油脂仔仔细细刮干净、外面上的猪毛拿镊子一根一根全拔光,就够费功夫、费眼睛了,曹大娘费事做这些,应该是专门为曹松的亲事特意做的。
  一碗茉莉羊乳下肚,曹松更放松了,已经没了刚来时候的些许不自在,同杜大山聊得挺好,两人还相约开春了等裴华腿大好了一起上山打猎去。
  杜芊芊虽然拉着阿青亲热地说话,但一直悄悄儿观察着曹松。
  他对安安很有耐心,安安正是刚学了走路没多久的年纪,恨不得有人时时牵了他到处走,他俩刚来时是季桂月牵着的,季桂月去弄茉莉羊乳时候曹松就自然地牵过安安,带着安安走了一小段,安安食髓知味,就缠着站在他跟前,小手时不时去拍一下曹松的手,曹松一点没有不耐烦,还会带着笑牵了安安溜一圈。
  溜到兔笼子前,安安就献宝一样指给曹松看,“兔子。”
  还逐个介绍:“一一、点点。”
  “还有名儿啊?”曹松逗着安安,弯着腰仔细去瞧笼子里的兔子,“咦?”
  掉过头来,笑盈盈地问阿青:“怎么和咱家的那么像?”
  “嗯,之前就是我养的,送给了樱子和芊芊。”
  看着这些,杜芊芊觉得阿青真是嫁对了人,有这样的人以后照顾阿青,阿青奶奶可以安心了,他俩临走,杜芊芊硬是塞了半桶羊乳和一小包茉莉花茶,让他们回去自己煮了喝。
  阿青还罢了,同杜家众人已经处得十分熟悉了,曹松再三推辞,安安小不点儿站在地上,仰了头,在季桂月和杜大山他们劝他收着的时候,也跟着着急伸了小手推曹松的大腿,意思是“你就收了吧”,逗得曹松掌不住笑了,“那就听安安的,多谢妹子了,芥末墩儿管够,尽管吃去。”
  大年三十自然是要吃饺子的,各家各户午饭点刚过就开始热热闹闹准备上了,“当当当当”的剁馅儿声,在村子里此起彼落,仿佛演奏着交响曲般,馅儿早就预备好了的,今日子时一过,可就是大年初一了,这一天是不许动刀的,人们今儿可不得剁个痛快?
  村里的旧历,管你什么家底,大年三十这日统统都得吃素饺子,因为老人家都说这顿饺子最重要是给神吃的,而不是给人吃的,除夕晚上天上诸神下界来视察人间的善恶,自然不能做肉饺子冒犯了。
  全素饺子的饺子馅儿要是讲究起来,一丁点儿不比肉馅儿的省事和便宜,因为素馅儿的品种十分丰富,加工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杜家的饺子自然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讲究。
  水灵灵的胡萝卜快刀切成丝,开水焯干了再细细剁烂;地里新鲜的耐寒乌塌菜加点盐杀出水分用屉布裹了挤干;黄花菜、粉条儿、木耳和香菇这些干货早已经泡发好,就等着切碎;一般而言,这几样一加一综合,饺子的味道就差不到哪儿去了,不过杜家的饺子远不止于此,切得细细碎碎的冬笋、白豆腐干儿还有芝麻粒儿,乃至于为了素馅儿的柔润口感而额外添加的油饼粒儿,季桂月在一旁看了直咋舌,“这也忒讲究了,这样的饺子只怕神仙也吃得了。”
  如果严格按照祖宗的老规矩,葱、蒜和韭菜也是不能放的,因为这三样东西尽管并不是肉类,但到底称得上一个“荤”字,草字打头的“荤”,原本指的就是这些刺激性的植物,“腥”字更多的是指大鱼大肉,“荤腥”二字的区别大抵也就在这儿了。
  不过吉安村的人们并没有那么彻底的讲究,大多数人家还是会切上几根冬韭菜,用来提鲜走串儿。
  季桂月手里攥着一把碧绿而叶肥的冬韭菜,搬了个小杌子在厨房门口择着,不过这么水灵灵、清脆脆的一把,季桂月左右下不去手,没啥老叶也没啥虫眼儿,哪一根都舍不得给剥了不要,干脆,将已经散开的韭菜复又拢至手心儿里头,头朝下,在一旁的盆沿儿上磕了磕,将上头的泥点子磕了就成了。
  院门外头有脚步声,听着是朝着自家这一溜儿屋子的方向而来,季桂月磕着冬韭菜叶片上的泥点子,一边捎带脚注意着动静。
  很快,脚步声就到了自家院门口,停了下来,院门一推,却原来是南子。
  季桂月非常意外,不过立马热情相迎,“南子兄弟,快进屋来。”
  说着招呼离她最近、就在厨房里忙活饺子馅儿的杜芊芊,“我这里一手的荤味儿,芊芊,你倒杯滚茶。”
  南子一身的寒气,被季桂月连催带赶拉进了堂屋,一进了堂屋,南子感觉屋里屋外简直两个季节,在路上被冷风吹得浑身发紧,眼下立刻毛孔都舒散开来,杜芊芊倒了一杯滚滚的松针茶,趁热吸溜了一口,南子长喟一声,“舒坦!”
  “南子哥可是有什么急事?怎么这会子赶过来了?”杜芊芊是担心南子娘那里出了什么事儿,可是看南子的神情也不像,年三十跑这么老远必定是有什么要紧事儿的。
  从刚进门,南子嘴上的弧度就没放下来过,这会子笑得更开怀了,“具体怎样还未可知,只是栾县丞那里透出消息来,说等裴华哥伤养的差不多了,还让他回去当差呢。”
  杜大山和季桂月喜得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嘴都合不拢,紧着去具体问。
  “裴华哥腿伤好了不少,栾县丞还问了我好几次,这事儿虽不十分准,也有八分准了,过完年,栾县丞还要亲自过来瞧裴华哥呢,我想着这么好的事儿怎么也得先过来告诉你们一声,好叫大家高兴高兴。”


第385章 送饺子
  家里诸人脸上皆是喜色,可唯独最应该高兴的杜芊芊,面儿上却看出有些淡淡的。
  “你是高兴傻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儿!”季桂月捣了捣杜芊芊,“虽然回村种地也没啥不好的,但总归屈才不是?”
  心里又暗道栾县丞还真是个好官,公私分明,若是换个但凡心窄些的,哪里还寻得这等好事去?不过到底南子隔了一层,话多传几遍总会走了样,还是忍住了立时讨论的欲望。
  南子巴巴儿地来送信,也是存了让华子哥和芊芊高高兴兴过个年的打算,也笑盈盈地瞅着杜芊芊。
  “谁说不当差就得种地?”杜芊芊见南子杯中的热茶已经见底,知道他赶了一路,必定渴,屋里温度又高,又热又渴,拿了洗好的梨子递过去。
  梨子皮儿薄,酥脆无渣,核又小,一口咬下去满嘴爆汁,南子三两口就咬到只剩了核了,真是爽快极了,这梨子给的正中心意,伸手又拿了一颗,“芊芊,那你的意思?”
  “做生意也挺好啊。”杜芊芊见南子吃得尽兴,几滴梨汁儿都往下巴滴也管不得了,只管拿袖子胡乱一擦。
  季桂月却嗔怪地“啧”了一声,“你晓得什么?你别小看了衙门里当差,面儿上月俸自然比不上你,但是朝中有人好办事这是真真儿的,咱就只看眼面前,你问问南子,若不是他在衙门里,大娘卤下水的铺子每日里生意那么好,旁边的铺子早就有话说了,再说说你,要不是华子同钱掌柜有交情,哪里有你今日?”
  季桂月掰着手指头给杜芊芊讲道理,话也说得入情入理,杜大山和南子也连连点头。
  “可拿命去博来的富贵,不要也罢了。”杜芊芊只一句,就让季桂月无话可说,这次裴华受伤大家可都还心有余悸,都说巧者劳而智者忧,裴华身手好栾县丞器重,让他去查案子也是提拔的意思,不过南子巴巴儿地过来告诉,也不忍拂了他的好意,接着打趣道,“咱们不还有南子哥吗?”
  这话听得南子甭提心里有多美了,面儿上还有些不好意思,不自觉挠了挠头,结果手上的梨汁儿一股脑沾到了头发上,逗得杜家几人都笑了,季桂月赶忙去拿干净的帕子给他。
  谈笑间裴华的差事也就混过去没再继续提。
  “我等等还想去裴华哥那里坐坐。”南子边擦着头上黏糊糊的梨汁,边同众人道,“还有,我娘说摊子的事儿多亏了大家伙儿,想请正月里头没开市、大家都空儿的功夫去家里坐坐。”
  南子娘的摊子虽小,但每日里的收入大家伙儿心里都有数,也都替这母子俩高兴,杜家几人都凑趣:“必去!必去!就怕到时候大娘厌弃咱们太能吃了!”
  “哪能呢!”南子捏着手里的干帕子,顿了顿,“我娘说,还想请正生哥他们也一同去,他们里里外外也帮了不少忙,那些个磕碰的果子都给俺们家换了,哦,换,换了猪下水了……”
  越说语速也就越快,到后来颇有些语无伦次,帕子都被他捏皱了。
  旁人不知道,杜芊芊自然知道他想说什么。
  “南子哥,你这可得说清楚了,别到时我们多叫了或者少叫了人。”
  杜大山和季桂月听着这里头有事儿啊,南子手脚有点不知道咋放了,头微微低下,用手去拨弄刚刚擦的头发,于是夫妻俩用眼神询问杜芊芊咋回事儿。
  比了个稍后再说的手势,杜芊芊将剩下的梨子一股脑儿塞进南子的手里,“好啦,我晓得了,忘了谁也忘不了樱子,左不过初五初六的样子。这些梨子你带给华子哥和柱子吧。”
  南子红着耳根捧着梨子脚步匆忙逃也般去了隔壁。
  “这事儿竟还真能成了?”季桂月满脸喜色拉着杜芊芊紧着问。
  杜芊芊点点头,“我瞧着应该大差不离。”
  “那可真是件好事儿!”
  姑嫂俩说得兴高采烈,旁边的杜大山却仍是有些迷糊,“啥事儿啊?”
  “你看你哥,榆木疙瘩脑袋!”季桂月收拾着桌上的茶碗,准备继续去拾掇那把冬韭菜,“你家妹子自己还没嫁呢就张罗起给别人当红娘了!”
  杜大山一思量刚才南子和自家妹子的对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着,挺般配!”
  裴华能重回衙门的消息带到了裴家,裴家上下喜不自胜自是不必细说,光说裴大娘,以往对着南子经常有些瞧不上,手头更是紧,这次破天荒地泡了杯好茶,只可惜南子在杜家已经喝了茶吃了果子,渴也解了,到底也没喝,年节下也想早些赶回去,自己娘还在家里候着一起过节呢。
  杜家的素馅儿饺子包得差不多的时候,第三波客到了,不是旁人,正是樱子。
  手里捧着个篦帘,上头是肚子圆鼓鼓的大胖饺子,人刚进院门口,口里就叫嚷着,“芊芊,快来接,我手都快冻僵了!”
  杜芊芊赶紧从厨房里出来,雪后寒,这大冷天两只手都伸老长一路捧了来,连手腕都支棱在外面,岂有不冷的道理,见樱子两只手和手腕都冻得有些红彤彤,杜芊芊接过她手里的篦帘,“你也太实诚了,连着篦帘端过来,你放海碗里只用一只手,岂不又不用这么挨冻又轻巧?”
  “哈――”樱子跺脚呵着手,“不识好人心!刚包好的饺子,若是放在海碗里端来,不都沾到一起了?到时候下了锅到底是吃饺子还是喝片儿汤呢?”
  “没破的那些就是吃饺子,破在锅里的就是喝片儿汤。”杜芊芊和她斗嘴,“我这里也快好了,你赶紧先去堂屋里暖和暖和!”
  樱子没听,直接跟在杜芊芊后头进了厨房,季桂月正在灶膛边往里添柴火,炉火烧得很旺,厨房里倒也不冷。
  “嫂子,你往旁边坐坐,我烤烤火!”樱子说着就蹲下身,将冻得通红的手往炉火边凑了过去。


第386章 饺子里的奥义
  “这饺子个头可真大!”季桂月将灶膛前最暖和的地方让给樱子,让她好好儿烤烤火,她自己起身去看樱子端来的饺子。
  樱子将手在“噼啪”声不断的红彤彤柴火前搓了搓,立刻暖和了不少,就是这一热却又有些痒将起来,看来是要发冻疮了,回去得切点生姜片儿,“那是都挑了个头又大又好的才送过来,你们是没看到,家里大的小的、歪的斜的都有。”
  年三十儿的饺子以前都是五更时辰包,和面、擀饺子皮儿和平时没啥两样,就是做剂子的时候不能动刀,必得用手揪,如今虽然包饺子的时辰提前了,但揪剂子的习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顿“五更饺子”要全家上下老少一起动手包,甭管包得好不好看,全家人坐一起和和美美的,一年里头磕磕碰碰、疙疙瘩瘩,一顿饺子包下来,也都说笑间解开了。
  村里人家怕孩子笨手笨脚糟蹋面粉这些食材,并没有几家会真的让孩子放开手来包,今年张二娘家添丁,难得的大喜事儿,顺子和虎子才有机会猴上桌子包上几个饺子,歪七扭八就不说了,只怕没入锅呢,两片儿饺皮就张了口了,不同其他饺子混在一起,单独煮了,权当喝片儿汤了。
  “芊芊,你也是同我哥一样,正月初六才开始送货吗?”
  “嗯,大家都初六开业,钱掌柜和杨二叔那里都说好啦。”
  “那这几天你都打算干啥?”樱子坐在灶膛旁,火苗映衬地圆圆脸上红红的,一只手支在下巴上,“阿青刚成亲又是回门又是走亲戚去,只怕没空同我们一起耍了。”
  这可不是巧了吗?季桂月和杜芊芊姑嫂俩互相递了个眼色,都笑起来。
  “咋啦?”樱子抬起头,不解地问。
  “刚南子哥来过,说要邀请咱们正月里去他家坐坐,这可不就是叫——”杜芊芊笑眯眯地说着,最后还卖起了关子。
  樱子鼓着嘴,嘴角又是笑又是急,立时站了起来,作势去拧杜芊芊的嘴:“我就知道你又要编排我了。”
  杜芊芊笑着仰脖子往后让,“哪有!真没编排你!你听我往下说呀!”
  “成,那你说。”樱子虽然停下了动作,不过手指头仍然保持捏着的姿势。
  “这就叫——心有灵犀一点通!”
  “好哇,我就知道你嘴里没好话。”被耍了一遭的樱子和杜芊芊闹成一团。
  饺子自然薄皮大馅儿的吃起来才过瘾,不过要把素饺子包得薄皮大馅儿却比肉馅儿难上许多。素馅儿比荤馅儿散,一旦馅儿塞多了饺子皮儿就不太容易捏上,不过这些都难不倒杜家姑嫂。
  俩人还准备了十几二十枚洗干净的铜钱和小枣儿。谁要是吃饺子时候“嘎达”咬到了铜钱,新一年必定财运滚滚,而吃到了枣儿的,就是最有福气的。为了防止下锅煮时饺子的“财”漏了或者“福”跑了,饺子边儿上都捏了一排密密的小褶,就像花边一般。
  第一盘不必说,自然要先给神祗供上,杜芊芊见杜大山带着安安恭恭敬敬供饺子,心里想着或许一年到底,神仙们这会子也该饿了。神仙不贪嘴,供桌上只摆了三碗,每只碗里头不多不少,五只大素饺子。
  供完神祗就要忙活人了,杜大山和杜芊芊兄妹俩一人一碗端了往外走。
  “不吃饺子做啥去?!”季桂月跟在身后问。
  “不知道苏先生回来没有,我去瞅瞅。”
  “我给裴华哥端一碗过去。”
  得,这俩人还有啥好说的?
  “去去就回,我和安安等着你俩吃饺子呐!”
  裴华身子骨底子好,养伤这三两月被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自打能自己起床站起来,走得一日比一日好,又听得进劝,并不一味逞强,该歇息的时候就歇息,今日南子带来的好消息,又给他打了针强心剂,心情飞扬地快要飘起来。
  南子这个消息也让裴家婆媳俩对裴华的态度更好了不少。本来李菊花是想着反正白花花的二十两被杜家丫头拿着了,那年三十的饺子只管让他等杜家端来就得了,可南子一走,李菊花恨不得第一碗就端给裴华。
  同杜芊芊的饺子一起摆在了眼面前,卖相和口味先放到一边不谈,光是蘸料就优劣立现。
  蘸料,乃是吃饺子的点睛之笔。这句话是杜芊芊对自家嫂子说的,虽刚开始被季桂月嘀咕穷讲究,可只一顿饺子吃下来就被征服了。
  论起来吃饺子蘸醋呗,有啥好说的?了不起,口重的剥几瓣白嫩大蒜就着吃,也就齐活了。
  可到了杜芊芊这里,菠菜馅儿就配芥末醋;羊肉白菜的,蒜泥加醋最好;韭菜馅儿的,荤味大,得用姜末醋压一压;冬日里惯常吃的猪肉白菜馅儿,腊八儿醋一倒、夹一小碟碧绿如翡翠的腊八儿蒜,美哉!
  不过,“五更饺子”因为荤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