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甜点香满园-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拿出昨日的骂人气魄,起码精气神还在,一夜也没睡踏实,年轻时候又吃过那许多的苦,眼下又委顿了下去,眼瞅着憔悴了许多。
“娘,其他事都好说,唯独这件事我真不能听您的,算是儿子不孝……”
裴大娘疲惫地摇了摇手:“我当不起你这声娘,也说了没你这个儿子。你不是要赶回衙门吗?县丞他们一大家子可不是等着你找你算账呢,你快去!”
“华子,那你就去,这事儿闹到县城那儿也算个了结了,哥在家等你。”裴勇拍了拍裴华的肩膀。
不等裴大娘和李菊花骂裴勇呢,外头响起急促的拍门声:“裴大娘!菊花嫂子!快开门!不好了,出事了!”接着就是个大喘气,显然是刚刚跑得太急了,实在喘不过气来。
裴大娘和李菊花当场吓得心都快停了,该不是县丞大人亲自过来问罪来了?这可怎生是好啊!裴勇好些,只是一年三百多日,日日都在地里打转的人,乍乍面对县丞的雷霆之怒,不怕才稀奇。
唯有裴华镇定前去应门,才走了两步,门外那位终于缓过气来,接着“咚咚咚”大力地敲门,边敲边嚷道:“快开门!柱子腿摔断了!”
李菊花当场就吓哭了,立刻往外头跑,可腿不争气,直发软,趔趔趄趄好几步,几乎没拧成麻花跪倒在地:“柱子怎么了?啊?”被裴勇上前搀扶起来。
这下子,裴大娘是真的心停了好几拍,心直往下坠,耳边李菊花的哭嚎声也仿佛有些远、有些虚,仍是勉力用手撑着往起来站,可没等完全站直了,眼睛就一阵黑,身子一歪,就要往下倒。
裴勇自然也着急,可看李菊花急得差点扑地上,他只能强作镇定,先去将李菊花扶起来,可一扭头,自己的娘又要往下倒,急得一头的暴汗,恨不得一个人劈成三份才好。
“华子,快去看看娘!”
裴华已经跑到门边了,听见裴勇叫他,扭头看,裴大娘倒没有真的晕倒,只是仍是闭着眼,脸色惨白,半坐着靠着桌子捂着胸口,嘴里念叨着:“别管我,快去看柱子!”
第203章 邻里间的照应
只是裴大娘已经用尽力气说出来的话,实际效果却如同蚊子哼哼一般,别说快到院门口的裴华了,就是屋门外头的裴勇也听不清。
敲门声还在继续,裴华迅速拿了主意:“哥,你扶着嫂子进屋,看着点娘,我去学堂那里。”
说完赶紧去开门,门外来带信的人是村东头、住得里学堂挺近的李三,实在说起来,同李菊花还带着点亲戚关系,只是出了五服了,也算不得正经意义上的亲戚了,平日里也都是按着乡邻的关系处着,裴华开门太快,他差点一拳砸到裴华胸口:“华子,快!柱子腿摔伤了,不能动。”
裴家院门口已经围了好几个人,杜大山也在其中。
“现在就在学堂吗?”裴华确认道。
那人狂点头:“是!苏先生在那照应着。”
“三个,多谢你,你略歇歇,我先去了。”裴华抬腿就要跑,杜大山也跟上前:“华子,我同你去。”
后面李菊花缓过神来,哭着嚷着:“华子,你等等我,我同你一起去!”
爱子之心可以理解,可是也得分时候不是?
杜大山当了回黑脸,“你别添乱!在家里等着!我和华子脚程快,带上你耽误救孩子的功夫!”
说完裴华和杜大山朝着学堂的方向分奔而去。
被杜大山吼了一遭,李菊花才反应过来,一点没恼,嘴唇直哆嗦,话都说不利索:“对……对,你们快去。”
裴华和杜大山早已经跑得没影儿了。
刚刚李三敲门的时候,杜大山正在帮杜芊芊打发奶油,现如今销量大,每次打奶油杜芊芊手都要废半天不得劲,恨不得自己有个打蛋器才好,这几次都是杜大山帮她打发的,他手劲儿大,打发得又快又好。
一听到说柱子出事儿了,杜大山扔下手里的筷子就赶出了门,季桂月和杜芊芊也挺着急,裴华和杜大山飞奔而去,季桂月想了想:“咱们也去瞧瞧吧,孩子的事儿要紧,若是有什么帮得上忙的地方也好搭一把手。”
季桂月抱了安安,同杜芊芊去了隔壁。
裴大娘还没缓过气来呢,可好歹眼前不黑了,只是心还是发沉发虚,脑门上、鼻头上都是虚汗,病恹恹歪在裴勇怀里,等着裴华带着柱子回来。
而一旁的李菊花也好不到哪里去,手忍不住地打哆嗦,杜芊芊甚至能听到她牙齿打颤的“哒哒”声。
裴勇搂着裴大娘,心急如焚,不知道柱子那里到底怎么样,只要裴大娘和李菊花没晕过去就行,哪里还会注意到她们脸色如何,毕竟他自己也是在强撑着。
“嫂子,你在这里看着点,我去倒些红枣桂圆茶来。”杜芊芊见这婆媳俩这样,柱子还没接到家,她俩再急得病倒了,这家子可怎么弄,裴家的厨房她是知道的,顶天也就备着些蜂蜜,那也是省着给李曼的,她同季桂月打了招呼回了自己家。
拿出个大茶盏,剥了十来颗桂圆,又剪了十来颗红枣,额外加了几粒枸杞子和冰糖,用滚水浓浓得泡了一茶盏的红枣桂圆茶,料加得足,茶汤色红到发黑,甜香之气升起,别说喝了,闻着就贼补人提气。
摆了两个汤匙,用茶托端到裴家堂屋时,虽然还烫,但勉强能入口了。
本来不想喂她俩喝的,可这婆媳俩一个瘫软在裴勇怀里,一个自抖个不停,裴勇也没空余的手,算了,帮人帮到底。
“大娘,别急,先喝点红枣桂圆茶。”说着,用一个汤匙舀了略吹一吹,送到裴大娘嘴边。
裴勇感动地眼泪都快掉下来:“多谢你了,妹子,我这里急得都不知道怎么好了,还是你想的周到。”
“哥,别这么客气,别太着急,小孩子皮闹磕了碰了哪儿了常有的事儿,也许只是崴了脚了。”
知道杜芊芊这是在安慰自己,裴勇领她的情:“那就借妹子吉言了。”
裴大娘这会子哪里还有那个闲心去想之前同杜家那些个鸡毛蒜皮的小摩擦?其实,刚刚杜大山陪着裴华一同去,季桂月和杜芊芊进来照应时,她心里一点不敢动也是假的,垂下眼看着送到嘴边的茶汤,裴大娘依言张了口,喝了下去,十来口的功夫,裴大娘就觉得缓过来好些,她平日里压根不舍得吃这些补气血的东西,突然又是红枣、又是桂圆地补,杜芊芊又冲泡的浓度那么高,正好又碰上身子虚的时候,自然小半杯下肚就会舒服多了。
见裴大娘气色终于从惨白转了不少回来,杜芊芊将剩下的半杯交给李菊花,已经不烫了,正好大口喝的温度,李菊花也不客气,毕竟等儿子回来还需要自己照应,接过来,汤匙也不用,直接举着茶盅几大口喝了,原本牙齿打颤,喝的时候牙齿打在茶盅壁上,发出清脆的“叮叮”之声。
季桂月抱着安安在一旁看着,心里有些生气也有些同情,这婆媳俩也是铁齿得很,芊芊还喂了裴大娘喝,喝完了缓过来也不知道道一句谢,可是转念一想,倒也能理解,柱子那里还不知是个怎样的情形,她方才听到说是摔断了,也吓得不轻,更别说她俩了。
李菊花几口喝完,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立刻觉得手脚缓过来了,心也不那么“突突”地往下沉。
细说起来倒像是挺久,其实从杜芊芊去倒茶到李菊花喝完不过也就十来分钟的功夫,裴华已经抱着大哭的柱子回来了。
刚到院门口,裴大娘他们就已经站起来冲出去去迎了,裴勇一直跟在裴大娘的身后,并不是跑不过她,而是担心她再有什么不适。
裴华抱着柱子,杜大山就在旁边捏着柱子的两只手防止他无意识地去碰受了伤的地方,柱子一脸分不清是汗还是泪,前额的头发都是湿的,嘴里不断喊疼,嗓子都哭哑了。后面还跟着苏岳。
“怎么回事啊?”裴大娘他们看到柱子这样,简直心肝如同被揉碎一般得疼。
第204章 广撒网式拉仇恨
“同其他孩子课间打闹,从桌子上往下跳,腿摔伤了。”苏岳解释道。
“打闹?和哪个死孩子?先生,你可得为我们做主啊,好歹也得大人跟了来看看我们柱子……”
裴大娘和李菊花围着柱子,听见说是和同村孩子打闹才摔下来的,气得头顶冒烟,立即就要去找罪魁祸首的家里人算账。
“娘!嫂子!现在不是说这话的时候!柱子的伤要紧!”裴华脚步不停,抱着孩子走进堂屋,看见自己娘和嫂子比自己赶去学堂前气色好多了,刚刚一路上他还在担心若是抱了柱子回来家里再多一两个病人,就更忙乱了,一眼瞅见桌子上的桂圆红枣汤,虽然汤已经被喝尽了,但里头圆鼓鼓的褐色桂圆还有被茶汤泡发得十分充盈的红枣肉,再看看旁边站着的杜芊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对着杜芊芊感谢地一笑,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柱子眼下的情况:“柱子左腿却是摔折了,得去县里医馆去接上,越快越好,不然容易落下毛病。”
裴大娘和李菊花立时眼泪就砸了下来,这可怎生是好!裴大娘拍着大腿:“那你还坐着干什么?快抱了柱子去呀!勇子你也跟着!”
几句话将裴华还有旁边站着的外姓人都听得有些傻眼,裴大娘说得理所当然的样子,抱着个半大的孩子一路去城里?
柱子皮实得很,少说现在也得有四五十斤重,就算是个没受伤的好孩子,从吉安村一路抱到城里,也得累个半死,左腿还摔折了,一路上还不能换个姿势抱,还得尽量保持平稳,真听裴大娘的话,一路这么抱到县城,裴华非得半路就累趴下不可。
当时季桂月就小声“哼”了一声,这真是把华子当傻骆驼使唤呢,难不成孙子是人,小儿子就不是人了不成?!杜芊芊也很愤怒,刚才的红枣桂圆茶就不该泡,让她睡床上歇着去得了,省得她在这里瞎出主意。
瞬间气氛就有些尴尬,可是满心满眼都只有柱子的婆媳俩没空去体察什么气氛不气氛的了,李菊花也跟着裴大娘催促:“华子,快呀!别再耽搁了。哦对了!是没银子对吧,我去拿!我去拿!”
李菊花的几句话更暴露了不少讯息,裴华虽然是家里每月按时挣现银的人,可是他手头并没有钱,反倒是成日里在村里窝着的李菊花手头似乎有不少,这几点杜大山他们是知道的,苏岳却是头一次听说,看向裴华的眼神也多了些同病相怜的意味。
没家人有没家人的苦楚,比如自己,在旁人眼里总是形单影只好不可怜,可这有家人的,也未必个个都能有家庭的温暖,比如眼前的裴华,一时倒也说不清谁比谁更苦上一些。
怕自己媳妇儿冷哼之后再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添乱,杜大山拉了拉季桂月的衣袖,由着李菊花去取钱,不管怎么去,总得花银子不是?
“大娘,这步行去县里,别说华子身子扛不住,也耽误工夫啊不是?正生兄弟还没到送果子的点,肯定还在家里,我去请他,咱们用借他的驴车,又快又稳当。”
杜大山一番话总算点醒了裴大娘,而此时李菊花也从屋里拿了银子出来了,婆媳俩转脸就开始催起了杜大山:“哎呀,对!对!走着去要走到多早晚?柱子的腿万一耽误了可不得了!大山,你倒是快去呀!”
……
这婆媳俩,可真是一言难尽。
先不说她俩一点也没提裴华一路抱去的辛苦,杜大山又不是你裴大娘的儿子,刚刚陪着裴华跑了一路,这也才刚稍稍歇了喘两口气,怎么听她俩的话音,倒有些责备的意味?
要不是看柱子躺在裴华怀里,一脸汗地嚷着疼,谁理你这婆媳俩?
“大山,你歇着,我去!”裴勇听了都觉得难堪,这娘和媳妇儿也太会拉仇恨了,二话不说,代替杜大山一路跑去了张二娘家。
等张正生驾着驴车来的这期间,裴大娘“心肝儿肉”地摩挲柱子的头脸,又一边狠狠地骂那些同柱子一同耍的同村孩子,什么“有人生没人教”的话不经大脑只管往外冒,苏岳听了有些站不住,没人教?自己不正是村里唯一的先生么?
其实裴大娘哪里敢冲着苏岳去发脾气,她就是在骂那些孩子的爹娘罢了,口不择言,误伤旁人她这节骨眼上也意识不到。
“裴大娘,我这做先生的也有不到的地方,柱子摔折了腿,我也有责任。这里是一两银子,一时慌乱只带了这么多,若是不够,我再拿。”苏岳从袖兜里掏出那枚红青缎口鹿皮荷包,取出了一两银子,放到桌上,“裴华兄弟,学堂那里也离不了人,我就先回学堂了,等柱子接完骨回来我再来看他。”
说完,也不留给裴家人任何来回推托的空儿,说完这几句话转身告辞而去,倒也符合他一贯利落干脆的行事风格。
“哎,不是!苏先生,我这不是说你啊,你看看,这银子……”
裴大娘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拿起苏岳放在桌上的那锭银子,作势要追上去解释,再说,苏岳就怕这种场合,早大步走了,裴大娘恐怕得小跑才能追的上,况且她也不是真心要去追,送上门的银子哪里有往回退的道理?再说了,听苏先生这么一说,那他的确也有责任,这银子也不算白要他的,不只是他,那些孩子家里一个也别想跑!
杜芊芊从裴华抱着柱子进门,就一直一言未发,听着裴大娘左一句右一句不停地得罪人,“佩服”极了,如此精准地全撒网式打击倒也是个“本事”,杜芊芊暗自摇了摇头,仿佛心有灵犀一般,裴华也抬头看了看杜芊芊,眼神里带着无奈和些许难堪,还有只有彼此两个人才能懂的坚定。
“大家让一让!让一让!”说话间,张正生已经驾着驴车带着杜大山到了裴家院门口,院门口挤着不少瞧热闹的人,张正生怕冲撞了他们,提前就嚷着拜托大家伙儿避一避。
第205章 快起开,别碍事
听见声响,裴华赶紧将李菊花拿出来的两吊子钱和苏先生给的一两银子装进口袋里,接着小心地将柱子抱着站起身,几个人簇拥着往院门口去。
“嫂子,你快去拿个小褥子或者毯子来,驴车上风大,别再把柱子吹着凉了!”杜芊芊见这婆媳俩也没个主意,只管将裴华围个水泄不通有什么用,这村子里除了正生哥,就属她坐驴车坐得最多了,到了深冬了,车后面儿的寒风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只需要片刻就能将你的衣物吹透,冷到骨头缝里。
李菊花拍着脑袋直说自己糊涂,连忙去了屋子里给柱子拿了个专门给柱子做的小褥子,里头不是寻常人家用的柳絮或者芦花,而是特意用了木棉花,木棉花的保暖性能比柳絮或者芦花强,且轻薄许多。
春寒料峭时节,木棉就会开出鲜艳的红花,之后才会长出绿叶,等到四五月里种子成熟后就有像棉花一样的白色絮状物,这就是木棉花了,也难为了这婆媳俩,后山上稀稀拉拉拢共也没长几颗,被她俩掐着点去采了个遍才凑够一个小褥子。
可裴华脖子上空空荡荡,穿得也不厚实,裴勇刚下了驴车,门里门外都是人,七嘴八舌的,乱糟糟一片,焦点都在柱子身上,而杜大山早已经在杜芊芊嘱咐李菊花给柱子拿小褥子的时候就已经回了家,拿了自己的风帽出来,二话不说戴在裴华的头上。
几个人稳着后车板,帮裴华抱着柱子坐稳,裴勇也跟着坐了上去,而裴大娘和李菊花也都踩着往车上踏。
“娘,嫂子,你们就别去了,家里也得留人,给柱子熬些骨头汤什么的,人去太多也没什么用。”
其实,还有个缘故,正生哥为了帮忙,一刻也没耽误,车上一筐果子都没放,今儿个看来他还得往返多跑几遭了,等去了医馆也不知要多久的功夫,裴华是想着送到了就让正生哥自己去忙,给柱子接好腿后,雇辆马车回来也是一样,如果他娘或者嫂子去了,只怕又要生出多少口舌是非。
可是婆媳俩哪里能放心,也不听裴华的劝,非让对方留下,争相往上爬,可是俩人经过刚刚的惊吓又都有些腿软,颤颤巍巍地把个车板踩的“吱呀”作响。
裴华低头看了看怀里的柱子,脸色比先前更惨白了些,叫唤的声儿都小了许多。拧了眉头,伸手暗使了点劲将车缘边的婆媳直接推搡出去一两米远,称呼都省了:“不能再耽搁了!你们回去给柱子做好补骨头的,在家里候着!”
又将小褥子围着柱子掖好,对着前头的张正生:“正生哥,多谢你了,咱们快走!”
“好!你抱着柱子坐稳啰!”张正生一扬手里的鞭子,“啪”地一声脆响,打在了车辕上,驴车出发了。
裴大娘和李菊花被裴华推得差点摔了个屁墩儿,被门口几个婆子媳妇搀了才勉强站住,俩人都觉得脸上无光,可毕竟眼下有求于人,只能忍住对裴华的不满,跟在驴车后头小跑了几步,哭天抹泪地殷切嘱咐:“可得给柱子用那最好的药,别攥着银子舍不得花!”
幸好车上还坐着裴勇,不然别人听见了还以为裴华有意拿着银子不给柱子用好药呢,杜芊芊暗自翻了个白眼。
只是杜芊芊不知道的是,那婆媳俩还真有那么层意思,都懊悔银子拿出来早了,被裴华收着,应当交给裴勇就好了,那可是足足三两,只好希望裴勇机灵着点、看着点。
这些小肚鸡肠、弯弯绕绕见不得人的心思,季桂月一下就听出来了,安安沉手得很了,季桂月早就将安安放到地上牵了他的手站着,刚刚这一会子看下来,她早看不下去了:“那银子本来就是华子兄弟挣回来的,一大早为了柱子奔来跑去,怎么就落不着旁人的一句好呢!”
说这话的时候季桂月是脸对着门口聚着的那一群人说的,可是谁都听得出来是讥讽裴大娘和李菊花的小心眼儿,旁边就有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大抵是为裴华鸣不平的。
杜芊芊听了简直要为自己嫂子鼓掌,裴家三个看的顺眼的都走了,剩下两个看不顺眼的,杜芊芊也不想留在这儿了,“嫂子,我去拿了茶盏,咱们回家吧!”
“好嘞,我在门口等你,你快点出来!”
姑嫂俩一唱一和,和那气得脸色发红的婆媳俩颇有暗地里针尖对麦芒的架势。杜芊芊那盏桂圆红枣茶算是白泡了,裴大娘和李菊花此时只记恨季桂月的嘴,连着杜芊芊也埋怨上了,将那杯补神提气的茶早忘之脑后。
“忘人大恩,记人小过”,这是杜芊芊对裴大娘和李菊花的评价,因此她泡这盏茶的时候就没盼着让她们说句好,和嫂子一起暗讽她俩的时候也不怕记恨。
一顿忙乱,送走了柱子他们,季桂月姑嫂俩也回了家,可门口还聚集着十几个乡邻街坊,眼下裴大娘和李菊花可没有心思和他们寒暄。
她们要发愁的事,一件比一件让人头疼,柱子那条腿能不能接好,会不会留下什么病根,而更让她们如履薄冰的是栾县丞那头,村长家三口人去了也快半日了,裴大娘和李菊花简直蜡烛两头烧,滚烫的油里煎熬一般,坐都坐不安宁。
刚打算关门回屋,有两三个媳妇蝎蝎螫螫地挤进门来,她们想要聊的是昨晚裴华和李曼的事儿,一大早被裴大娘她们骂走了几个,可眼下她俩正是满头包六神无主的时候,说不得变个法子问,她们心下一慌什么都说了。
“裴大娘,你家那二小子不会真回了亲了吧?昨晚就有人同我说了,我只不信……”
她们可是错看了裴大娘她俩了,心再慌,也不能让别人占了这口头上的便宜。
“扯你娘的臊!你别打量你这么着说我就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还什么只不信?都给我滚他娘的!”
第206章 正骨
第二拨来探口风的也被骂走了,那几个妇人也没那么好惹。
“以往仗着村长的势,在我们面前拿腔拿调,现在还想压人?呸!有什么了不起,得罪了村长和县丞,只怕连我们都不如!”
“就是,咱们走,等村长他们从县里回来指不定怎么收拾他们一家呢,都离他们远些,别被他家带累了。”
“还到处吹牛放话,说是明年成亲,这才叫现在我眼里呢!”
门外那几个妇人冲着裴家紧闭的大门骂了几句才散了,若是以往裴大娘和李菊花哪里能忍得了这口气?再说也没谁敢这么同她们说话。
李菊花怨声怨气地抱怨:“狗眼看人低,前几日还巴巴儿地来凑近乎,如今看我们家失了势了,立马就来踩了。”
“怨得了别人?这事儿从根上不还是华子惹的祸么?”裴大娘直觉这两天算是倒了霉了,坏事一桩接一桩,说着说着就全都集中到裴华身上了,婆媳俩有气没地撒去,一致认定,裴华就是家里的“丧门星”,这一连串的事儿都打他那儿起的。
所以杜芊芊才会对她们有那样的评价,这会子裴华还在为柱子的事儿忙了,她俩已经翻脸不认人,抱怨上了。
裴华那里一路赶到医馆,和裴华判断的一样,的确是骨折了,幸好送去的及时,且伤的不算严重,只是大夫给柱子接骨的时候费了些精神,孩子么,都是怕疼的。那大夫稍微碰一碰,还没使力呢,柱子就如同被开水焯的虾米一样蹦窜起来,满口嚷着疼。
这可不是惯孩子的时候,无法,裴华负责固定他的身子,裴勇稳住他的右腿,而张正生则在一旁看着柱子四处乱挥舞的手。
好在大夫手法利落娴熟,先是手摸心会,手指指腹轻轻触摸柱子左腿受伤的位置,由轻到重、由浅及深,算是对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本来来的路上已经没力气哭的柱子,被大夫这一检查泪珠儿又爆了个满眼,别说裴勇和裴华心疼,就是张正生也看着心里十分不忍。
“孩子,莫怕,马上就好。”那大夫先是安慰了下柱子,接着又安慰裴勇他们,“幸好没有骨碎,无大碍。”
本来担心地心都撮到一起的裴勇,听到大夫如此说,才放松了一点。
柱子听见说马上就好,明显攥着裴华胸口袄子的手也松缓了些,那大夫朝着三个人使了个眼色,三人心领神会,手底下都使了劲,将柱子紧紧固定住,接着大夫下手稳准狠,拔伸牵引、提按端挤,用力均匀,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正骨复位最忌多次反复,一旦多次正复,往往骨折点周边的肌肉也会受损,肿胀加剧,后续的复位更加棘手。
不过几个起落,柱子的骨折正骨已经完成,这是伴随着这几个起落的,还有柱子快要刺破耳膜的尖叫。
裴勇听见儿子的惨叫,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掌心里全是汗,心里十分感激裴华将裴大娘和李菊花推下驴车的决定,否则这俩看到这情形,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
“已经接好了,孩子,接下来,真的不疼了,再不骗你!”
那大夫行医多年,这场面不知经历了几多,早见惯了,还同柱子开起了玩笑。
可柱子学乖了,不相信面前这看起来和蔼可亲、下手却又快又狠的大夫爷爷,睁大了眼睛,一丝不错地盯着接下来的每一步。
其实这大夫还真没骗他,下面也就是上夹板、抹草药。
杏林史上一直流传有医圣的一则传言,说是那时候有个人锯木头时被木头砸在小腿上,当场昏厥在地,血流如注。那小腿下面有一纵形约一扎长的伤口,骨头外露,且有个寸把长的骨片从伤口掉出,接着医圣先用甘草与银花煎汁冲洗,接着取新鲜桃木一块,按照那掉落出来的骨片形状削就,外包以佛金(佛像外面那层黄金薄片),纳入缺损处,外敷生肌药膏,半月之后,肿消痛减、伤口愈合;三月之后能扶拐行走;一年之后完好如初。
所以后来,凡是遇到骨折病患,大夫都用桃木做成夹板用以固定。
最后上药时,裴勇没忘了裴大娘和李菊花的嘱咐,特意央求大夫:“烦请您一定要用最好的膏药!不用给我们省银子。”
倒惹得大夫笑了起来:“老朽行医数十载,不敢说药到病除,起码尽心尽责。你尽管放心,不信,你可以问问你兄弟,他受伤可都在我这里治的,我可曾给他治坏过?”
什么?华子还受过伤?听这大夫的意思还不止一次?
裴勇和张正生都很惊讶,从来都没听裴华提过。
“哥,你放心,井大夫医术极好,他说没事,那柱子肯定没事。”裴华只管去瞧大夫给柱子上药。
“华子,你还受过伤?怎么没听你提过?”裴勇追着问。
“都是些小伤,没什么好说的。”裴华淡淡地一句带过。
井大夫也抬头瞧了瞧裴华,这小伙子还挺能抗事儿,虽然的确没什么重伤,但也有几次见血的,也算不得他口中宣称的不值一提的小伤了。
连上正骨和夹板、草药这些个加在一起,井大夫收了六百文,其中当然也有看在裴华面子上的缘故,还额外开了二百文的草药,有内服的也有外敷的。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两三个月里,好生养着,别让他乱走乱跑。吃上面,无非就是吃些有营养的,不用我多说了。还有,你们回去,这些草药用完,孩子也好得差不多了,可以自己去采些八棱麻,剁成泥再敷一敷就行了。”
这个八棱麻,就是种野草,乡下地方多的是,茎有约八条棱角,因此而得名。
大人小孩儿、赤脚医生都知道两句俗语:“打得地上爬,只怕八棱麻”、“两脚不能拿(抬),专吃八棱麻”,由此可见它对骨折这种病痛的神奇效力,所以也被称为“接骨草”,这和杜芊芊从溪边采的节骨草,可完完全全两种不同的东西,这个接骨草,药用根茎,捣碎敷之,能活血散瘀,村里人小打小闹的跌打损伤,都不去找大夫,用它就能治。
第207章 姨妈,你要给我做主
刚正完骨,当然得让柱子歇一歇,可是医馆里还有其他病人,井大夫就去忙其他人了。
“正生哥,柱子这样儿,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再颠簸,不若你先去忙吧,耽误你送果子了。我们在城里叫车也方便得紧。”裴华就让张正生先回去运果子。
谁料张正生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我去同杂货铺的活计打声招呼,打了多少年的交道了,下午送来也是一样,你们现叫的驴车哪里有我的方便?就是这乌拉草也断没有我堆的多。”
说完也不容裴华再多谦让,起身去那杂货铺子里打招呼去了。
久病成良医,裴华打小跟着他爹打猎,后来做衙役,致命伤没受过,可磕破皮、流血甚或跌打之类的伤倒是时有发生,因此草药也认得些。
那外敷的草药里头,裴华认出了好几种,其中川乌尖还有草乌头都是止痛用的,所以柱子没一会儿就不挣扎着嚷疼、闭了眼睛睡着了。这一上午也的确够柱子受的了,又是疼又是吓,再皮实的孩子也撑不住啊。
张正生没过一会儿就打完招呼回来了,陪着一起等柱子略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